《好仁而不好学其蔽也愚》(定稿)精讲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3880142 上传时间:2024-10-01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4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好仁而不好学其蔽也愚》(定稿)精讲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好仁而不好学其蔽也愚》(定稿)精讲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好仁而不好学其蔽也愚》(定稿)精讲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导入新课,我们每天都在学习,却很可能不曾认真思考过:究竟什么是学习,为什么要学,什么是学的基本内涵,什么是好学,学什么先贤孔子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下面就来看看孔子的观点是什么。,导入新课 我们每天都在学习,却很可能不曾认,疏通课文,1,【原文】,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译文】,孔子说:“生来就知道(有知识)的人,是上等人;经过学习以后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再去学习的,是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人,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人了。”,疏通课文1【原文】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评析】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最喜欢学习也最善于学习的人之一。,孔子虽说一等人是“生而知之者”,但他不承认自己是这种人,也没有见到这种人。他说自己是经过学习之后才知道的。从比较可靠的文献来看,孔子评论过许多名人,但从没说过哪一位是生而知之者,可见,生而知之只是一种美好的理想,,这就强调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他希望人们勤奋好学,不要等遇到困难再去学习。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评析】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最喜欢学习也最善于学习的人之一。孔子,2【原文】,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译文】,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文化,,,勤勉,地去求得知识的人。”,【评析】,在孔子的观念当中,“上智”就是“生而知之者”,但他却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之所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在于他,爱好古代的文化,勤勉地去求得知识,。这是他总结自己学习与修养的主要特点。他这么说,是为了鼓励他的学生发愤努力,成为各方面的有用人才。,2【原文】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3【原文】,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译文】,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厚诚实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喜欢学习罢了。”,【评析】,孔子是一个十分,坦率直爽,的人,他认为自己的忠信并不是最突出的,因为在只有10户人家的小地方,就有像他那样讲求忠信的人。但他坦言自己比绝大多数人好学,常常引以为豪,,表明他承认自己的德性和才能都是学来的,并不是“生而知之。”,3【原文】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4【原文】,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1),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2);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3);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4);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5);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注释】(1)居:坐。(2)愚:愚蠢。(3)荡:放浪而没有准则。(4)贼:害人害己。(5)绞:因急切不容忍而伤害人。,【译文】,孔子说:“仲由,你听说过六种德行、六种弊病吗?”仲由回答:“没有啊。”孔子道:“坐下!我告诉你:一味喜欢仁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愚蠢(不应以仁爱之心对待的,却以仁爱之心去对待);一味喜欢智慧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放浪而没有准则;一味喜欢诚信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害人害己;一味喜欢梗直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因急切而伤害人;一味喜欢勇猛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闯祸;一味喜欢刚强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狂妄而不知道天高地厚。”,4【原文】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孔子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对那些不讲道义的人,仁人是充满厌恶之情的。,按照孔子、孟子的看法,德行高尚的人不一定要,“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论语子路),其意思是说,言语一定要信实,行为一定要坚决,这是不问是非黑白、只知道贯彻自己言行的小人啊!,孟子,也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总之是否坚持信,关键要看是否符合义。,孔子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对那些不,“仁”“知”“信”“直”“勇”“刚”是值得肯定的六种德行。但是如果偏执这些德行而不好学,就会产生种种弊端。孔子认为好学就可以防止这些弊端。这意味着他所说的学,主要是一种道德修养。其实孔子强调的是,一个人的品质是要通过努力学习去完善的,,如果不加强学习,不善于运用,即使你有仁、智、信、直、勇、刚这样的美德,也照样会出现大的弊病。学习应该放在首位,,学习能弥补人的不足。,【评析】,“仁”“知”“信”“直”“勇”“刚”是值得肯定的六种德行。但,5【原文】,子曰:“恭而无礼则,劳,(1),慎而无礼则,葸,(2),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3)。君子,笃,(4)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5)不遗,则民不,偷,(6)。”,【注释】(1)劳:辛劳,劳苦。(2)葸:音,畏惧的样子。(3)绞:急切,不容忍而伤人。(4)笃:厚待、真诚。(5)故旧:故交,老朋友。(6)偷:浇薄,不厚道。,【译文】,孔子说:“一味谦恭而不拿礼来作节制就会很辛苦,一味慎重而不拿礼来作节制就会畏首畏尾,一味勇猛而不拿礼来作节制就会犯上作乱、闯祸,一味直率而不拿礼来作节制就会急切而伤害人。在上位的人对父母、亲族笃厚(即厚待父母、亲族),那么老百姓就会兴起仁厚之风;在上位的人不遗弃旧交,那么老百姓就不会不厚道。”,【评析】“恭”“慎”“勇”“直”等德行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以“礼”作指导,只有在“礼”的指导下,才能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联系第4则、第5则,可知孔子所说的学的基本内容是学礼、修身。,5【原文】子曰:“恭而无礼则劳(1),慎而无礼则葸(2),勇,6【原文】子夏,(1)曰:“,贤贤,(2),易,(3)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注释,】(1)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2)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崇尚。贤贤即尊重贤者。(3)易:轻视、不以为意的意思,即看重贤德而轻视女色。(4)致其身:致,意为“献”。这是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译文】,子夏说:“尊重有才有德的人而看轻女色;侍奉父母,能够竭尽自己的力量;侍奉君上,能够贡献自己的身家性命;跟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有信用:这种人虽说没学,我也一定说他学了。”,6【原文】子夏(1)曰:“贤贤(2)易(3)色;事父母能竭其,其一,“贤贤易色”。,“,贤贤易色,”就是尊重有才德的人而轻视女色。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常常,把女色看成是美德的对立面,,要求人们崇尚、爱好美德。孔子几次感慨“,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卫灵公子罕),我没见过喜欢道德犹如喜欢美色的人.,这话是孔子对卫灵公说的,是讽刺卫灵公的。因为当时卫灵公请孔子出游,卫灵公和他的妃子做第一辆车,卫灵公的一个大臣坐第二辆车,孔子则坐在第三辆车也就是最后一辆车。孔子感觉自己不受尊重,随便的一句牢骚便被其弟子记录下来,记录这段话的是子贡。,其一,“贤贤易色”。“贤贤易色”就是尊重有,其二,“事父母,能竭其力”;,其三,“事君,能致其身”。,在我国古代,侍奉父母和君上是人生在世的两大义务。子夏也是把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侍奉君上能够奉献身家性命,视为人生两大要求。庄子也认为如此。,其二,“事父母,能竭其力”;,“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义也。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之谓大戒。是以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夫事其君者,不择事而安之,忠之盛也”庄子人间世,“天下有两大规律不可违反:第一是天命,第二是道义。儿女孝敬父母,这是命中注定的,不可以懈怠于心;国民服从国家管理,道义责任,没有哪个地方会没有领导人管理,这是到任何地方都无法逃避的现实。这就是规律性。所以,侍奉双亲的人,无论什么样的境遇都要使父母安适,这是孝心的最高表现;为国家办事的人,无论什么事都要尽力办安稳,这就是对国家最大的忠诚”,“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义也。子之爱亲,,其四,“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古人非常重视朋友之间的关系,把它跟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并称为五伦。子夏认为朋友之间应该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言而有信,也就是说话算话。,其四,“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评析】,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子夏提出的这四点,说到底都是道德修为,,跟现在所说的学习知识或技能没有太大的联系,但是他却把做到这四点的人看成是学习过的人。由此可见,他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跟现在所说的学大不相同。,这也说明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评析】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有人认为这话说得不好,,“其流之弊,将或至于废学”,,,你如何理解?,学贵实行,,认真揣摩子夏的语气,这里指,知行合一,的意思。这一章里,孔子提出敏事慎言即好学,这就意味着,言行也是学问。毛主席说:“,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有人认为这话说得不好,“,红楼梦里那副名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可以说,书斋里是一种学问,书斋外又是一种学问,两种学问做通了,才是大学问。,红楼梦里那副名联:,7【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1),有道,(2)而,正,(3)焉,可谓好学也已。”,【注释】(1)就:靠近、接近。(2)有道:指有道德的人。(3)正:匡正、端正。,【译文】,孔子说:“有德者吃东西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勤勉于做事而谨慎于言谈,接近有道德的人来匡正自己的错误,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评析】,这是对“什么是好学”问题的一种回答,,包括四个方面。前两个方面是“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说的是不要做什么。后两个方面是:“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说的是要做什么。孔子说能够做到这四点就是好学,,凸显了古人以完善道德品质为基本点的教育思想。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道德要求。,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是值得借鉴的。,7【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名人事例】,宋代名臣,王曾,考科举连中三元,道贺的人说:,“士子连登三元,一生吃着不尽。”,意思说你考出来了,一生不愁吃不愁穿了,王曾正色回答:,“曾生平志不在温饱。”,做官固然是一种职业,但绝不能仅仅把它看作一种谋生的手段,因而庸庸碌碌,甚至为非作歹。,【名人事例】宋代名臣王曾考科举连中三元,道贺的人说:“,8【原文】,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1),,不贰过,(2),不幸,短命死矣,(3)。今也则,亡,(4),未闻好学者也。”,【注释】(1)不迁怒:,不把对某人的怒气发泄到别人身上。,(2)不贰过:,“贰”是重复、一再的意思。这是说不犯同样的错误。,(3)短命死矣:,颜回死时年仅39岁。,(4)亡:,同“无”。,【译文】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呢?”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从不重犯同样的过错,。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那样的人了,,再没听说过好学的人了,。”,【评析】,这里,孔子极为称赞他的得意门生颜回,认为他好学上进,自颜回死后,已经没有如此好学的人了。在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中,,,他特别谈到不迁怒、不贰过这两点,也从中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