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第1课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沪教版)

上传人:猪** 文档编号:243665906 上传时间:2024-09-28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3第1课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沪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6.3第1课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沪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6.3第1课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沪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新知预习,新知预习,互动探究,互动探究,课堂小结,课堂小结,问题导学,问题导学,当堂检测,当堂检测,第,6,章 溶解现象,第,1,课时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第,6,章 溶解现象,问 题 导 学,新 知 预 习,一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第,6,章 溶解现象,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中的能力称为,_,,它是物质的一种,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明确,影响溶解性大小的因素有内因和外因:内因,物质溶解性跟,_,、,_,的性质有关;外因,对于固态物质来说,其溶解性还与温度有关,对于气态物质来说,其溶解性还与温度和压强有关。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大多数固体的溶解性,_,,而气体的溶解性,_,;压强增大,气体的溶解性,_,。,溶解性,物理,溶质,溶剂,增强,减弱,增强,第,6,章 溶解现象,二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_,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作这种溶质的,_,;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作这种溶质的,_,。,2,判断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方法:一般来说,确定某溶液是否饱和,需加入该溶质,如果固体继续溶解,则原溶液是,_,,如果固体不能继续溶解,则原溶液是,_,。,溶剂,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第,6,章 溶解现象,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关系,(,适用于大多数固体,),饱和溶液,4,饱和溶液,_(,填,“,一定,”,或,“,不一定,”,,下同,),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_,是稀溶液,,“,浓,”,和,“,稀,”,与溶液是否饱和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对于同一溶质而言,在相同温度时,它的饱和溶液要比不饱和溶液,_(,填,“,浓,”,或,“,稀,”,),。,不一定,不一定,浓,互 动 探 究,探究点一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情景展示,第,6,章 溶解现象,问题探究,食用油在水和汽油中的溶解情况相同吗?物质溶解性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思考交流,第,6,章 溶解现象,归纳提升,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中的能力称为物质的溶解性。影响溶解性的因素:溶解性的大小与内因,(,溶质、溶剂的性质,),有关系,也与外因,(,温度、压强,),有关系。例如:食盐易溶解在水里,却不易溶解在汽油里;油脂易溶解在汽油里,而不易溶解在水里。,课堂速记,第,6,章 溶解现象,应用示例,例,1,某兴趣小组利用家中的材料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步骤如下:,.,称取一定质量的冰糖,研磨成粉末,每,10 g,为一份,分成若干份备用。,.,按下表进行实验。,第,6,章 溶解现象,第,6,章 溶解现象,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实验,温度,20,20,20,20,20,20,80,固体,种类,冰糖,冰糖,冰糖,(,粉末,),冰糖,(,块状,),冰糖,食盐,冰糖,固体,质量,10 g,10 g,10 g,10 g,10 g,10 g,10 g,溶剂,种类,水,植物油,水,水,水,水,水,溶剂,质量,50 g,50 g,10 g,10 g,10 g,10 g,10 g,第,6,章 溶解现象,(1),根据上述的设计,你认为他们准备研究的影响因素有,_,,其中不会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_,。,(2),在第一、三、四组的实验中使用研磨好的粉末状的冰糖而不使用块状冰糖的优点在于:,_,_.,(3),你认为第四组实验设计是否会影响实验结论的得出,请简述理由:,_,。,温度、溶质种类、溶剂质量、溶剂种类、固体颗粒大小,溶剂质量、固体颗粒大小,增大物质间的接触面积,加快溶解速率,不影响,可以与第二组或第三组进行对比,探究点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情景展示,第,6,章 溶解现象,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问题探究,可溶物质在水中可以无限制溶解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如何判断?,思考交流,第,6,章 溶解现象,归纳提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解的量是有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它就不能继续溶解了。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作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作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第,6,章 溶解现象,课堂速记,第,6,章 溶解现象,例,2,2014,雅安,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溶质碘溶剂水酒精汽油苯,(,有毒,),溶解性微溶可溶易溶易溶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的最佳选择是,(,),A,水,B,酒精,C,汽油,D,苯,应用示例,第,6,章 溶解现象,溶质,碘,溶剂,水,酒精,汽油,苯,(,有毒,),溶解性,微溶,可溶,易溶,易溶,方法点拨,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是不同的;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也是不同的;在不同温度下,同一物质在同一溶剂里的溶解性也是不同的。气体溶质的溶解性与压强、温度相关,而固体、液体溶质的溶解性一般只与温度相关,不考虑压强的影响。,第,6,章 溶解现象,解析, C,碘在汽油和苯中均易溶,但苯有毒,不适宜。,探究点三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情景展示,第,6,章 溶解现象,问题探究,如何实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升高温度一定能实现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吗?,思考交流,第,6,章 溶解现象,归纳提升,增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一定能使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增加溶剂一定能使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对于改变温度而言,应根据物质溶解性受温度影响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大多数物质升温会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少数物质例外,如氢氧化钙,当温度升高时溶解能力减弱。,第,6,章 溶解现象,课堂速记,第,6,章 溶解现象,应用示例,例,3,室温下,向,200 g,硝酸钾溶液中加入,20 g,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2 g,固体未溶解,再加入,20 mL,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溶液是饱和溶液,B,加入固体搅拌后得到的是饱和溶液,C,加水后得到的一定是饱和溶液,D,加水后得到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第,6,章 溶解现象,解析, B,向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后有部分溶解,说明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加入固体搅拌后因仍有固体未溶解,故得到的是饱和溶液。加水后固体全部溶解,则溶液可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第,6,章 溶解现象,探究点四,饱和、不饱和溶液与溶液浓稀的关系,情景展示,第,6,章 溶解现象,问题探究,“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这样的说法是否正确?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思考交流,第,6,章 溶解现象,归纳提升,某溶质溶液是否饱和取决于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是否能继续溶解该溶质,而溶液的浓稀是指一定量的溶剂中所含溶质的多少,与溶液是否饱和无必然联系。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第,6,章 溶解现象,课堂速记,第,6,章 溶解现象,应用示例,例,4,2014,海南改编,20 ,时,在三个各盛有,100 g,水的容器中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各,10 g,,充分溶解后,情况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得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B,丙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D. 20 ,时,甲的溶解能力最强,第,6,章 溶解现象,物质,甲,乙,丙,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5,2,0,解析, C,丙溶解得最多,所以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第,6,章 溶解现象,方法点拨,(1),当溶液中没有固体溶质时,,,可向溶液中加入相应的溶质,,,看加入的溶质是否溶解。如果溶解,,,表明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如果不溶解,,,则原溶液是饱和溶液。,(2),当溶液中有固体溶质时,,,就看固体溶质是否继续溶解,,,如果继续溶解,,,表明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如果不溶解,,则原溶液就是饱和溶液。,应用示例,例,5,在一定温度下,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升高温度,降低温度,增加硝酸钾,减少硝酸钾,增加溶剂,蒸发水。其中正确的是,(,),A,B,C,D,第,6,章 溶解现象,解析, D,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改变温度、加溶质、蒸发溶剂。硝酸钾的溶解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选降温。,第,6,章 溶解现象,方法点拨,增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一定能使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增加溶剂一定能使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对于改变温度而言,应根据物质溶解性受温度影响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大多数物质升温会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少数物质例外,如氢氧化钙,当温度升高时溶解能力减弱。,应用示例,例,6,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B,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C,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其浓度一定增大,D,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饱和溶液比其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第,6,章 溶解现象,解析, D,溶液的浓稀与饱和、不饱和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故,A,、,B,错。某温度下,一定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通过降温可以变为饱和溶液,当降低温度使得溶液刚刚变为饱和溶液的时候,因为溶质和溶剂的质量都不改变,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C,错。虽然溶液饱和与不饱和及溶液的浓和稀一般没有必然联系,但是在温度不变,溶质和溶剂都相同的情况下,物质的饱和溶液是最浓的。因为此时在相同量的溶剂里,饱和溶液中所溶解的溶质是最多的,(,达到了最大限度,),,故,D,正确。,第,6,章 溶解现象,第,6,章 溶解现象,方法点拨,某溶质溶液是否饱和取决于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是否能继续溶解该溶质,而溶液的浓稀是指一定量的溶剂中所含溶质的多少,与溶液是否饱和无必然联系。,课 堂 小 结,第,6,章 溶解现象,当 堂 检 测,知识点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1,下列因素中,与物质的溶解性肯定无关的是,(,),A,溶质和溶剂的多少,B,温度的高低,C,溶质的种类,D,溶剂的种类,解析,A,物质的溶解性是物质本身的性质,所以溶解性决定于温度的高低、溶质的种类、溶剂的种类等因素,而与溶质和溶剂量的多少无关。,第,6,章 溶解现象,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2,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B,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D,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解析,D,不同溶液、不同温度下,不能比较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溶解性随温度升高而减弱的溶液升温后仍是饱和溶液。,第,6,章 溶解现象,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3,将,20 ,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A,倒掉一半溶液,B,加入硝酸钾,C,加入水,D,升高温度,解析,B,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改变温度、增加溶质、蒸发溶剂。硝酸钾的溶解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强,故若由饱和变为不饱和应降温。,第,6,章 溶解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