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拔火罐护理操作,1原理 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产生刺激,使被拔部位的皮肤充血、淤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2适应症适用于感冒咳嗽,肺炎,哮喘,头痛,胸胁痛,风湿痹痛,腰腿痛,扭伤,胃痛,,疮疖,肿痛,毒蛇咬伤(排除毒液)等病症。,3拔罐常用方法,火罐法:利用燃烧时的火焰的热力,排去空气,使罐内形成负压,将罐吸着在皮肤上。,有下列几种方法:,a、投火法:将薄纸卷成纸卷,或裁成薄纸条,燃着到1/3时,投入罐里,将火罐迅速叩在选定的部位上。投火时,不论使用纸卷和纸条,都必须高出罐口一寸多,等到燃烧一寸左右后,纸卷和纸条,都能斜立罐里一边,火焰不会烧着皮肤。初学投火法,还可在被拔地方,放一层湿纸,或涂点水,让其吸收热力,可以保护皮肤。,b、闪火法:用78号粗铁丝,一头缠绕石棉绳或线带,作好酒精捧。,c、滴酒法:向,罐子,内壁中部,少滴12滴酒精,将罐子转动一周,使酒精均匀地附着于罐子的内壁上(不要沾罐口),然后用火柴将酒精燃着,将罐口朝下,迅速将罐子叩在选定的部位上。,d、贴棉法:扯取大约公分见方的脱脂棉一小块,薄蘸酒精,紧贴在罐壁中段,用火柴燃着,马上将罐子扣在选定的部位上。,水罐法: 一般应用竹罐。先将罐子放在锅内加水煮沸,使用时将罐子倾倒用镊子夹出,甩去水液,或用折叠的毛巾紧扪罐口,乘热按在皮肤上,即能吸住。,4拔罐法的应用,临床应用拔罐法时,可根据不同病情,选用不同的拔罐法。常见的拔罐法有以下6种:,(一)留罐,又称坐罐,即拔罐后将罐子吸附留置于施术部位1015分钟,然后将罐起下。此法,拔罐法,一般疾病均可应用,而且单罐、多罐皆可应用。,(二)走罐,又称推罐,一般用于面积较大、肌肉厚的部位,如腰背部、大腿部等。可选用口径较大的玻璃火罐,罐口要平滑,先在罐口或欲拔罐部位涂一些凡士林油膏等润滑剂,再将罐拔住,然后,医者用右手握住罐子,向上、下、左、右需要拔罐的部位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的皮肤潮红、充血甚或瘀血时,将罐起下。,(三)闪罐,采用闪火法将罐拔住后,又立即起下,再迅速拔住,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上起下,起下再拔,直至皮肤潮红为度。,(四)留针拔罐,此法是将针刺和拔罐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即先针刺待得气后留针,再以针为中心点将火罐拔上,留置10-15分钟,然后起罐拔针。,(五)刺血拔罐,此法又称刺络拔罐。即在应拔部位的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皮肤针叩打后再行拔罐,使之出血,以加强刺血治疗的作用。一般针后拔罐留置10-15分钟。,(六)药罐,此法是指先在抽气罐内盛贮一定的药液,一般为罐子的1/2左右,药物常用生姜、辣椒液、两面针酊、风湿酒等,或根据需要配制,然后按抽气罐*作法抽去空气,使罐吸附在皮肤上。,拔罐的作用和适用范围,拔罐法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其适用范围较为广泛,拔罐法,,如风湿痹痛,各种神经麻痹,以及一些急慢性疼痛,如腹痛、腰背痛、痛经、头痛等均可应用,还可用于感冒、咳嗽、哮喘、消化不良、胃脘痛、眩晕等脏腑功能紊乱方面的病症。此外,如丹毒、红丝疗、毒蛇咬伤、疮疡初起未溃等外科疾病亦可用拔罐法。,起罐方法,起罐时,一般先用左手夹住火罐,右手拇指或食指在罐口旁边按压一下,使空气进,入罐内,即可将罐取下。若罐吸附过强时,切不可硬行上提或旋转提拔,以轻缓为宜。,5 注意事项,1拔罐时要选择适当的体位和肌肉丰满没有毛发和骨骼凹凸有孔的部位。,2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的罐。操作时必须迅速,才能使罐拔紧,吸附有力。,3用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的无须处理,仅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泡刺破放出水液,涂以龙胆紫药水,或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4. 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者,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以及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亦不宜拔罐。,5、 留罐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防止火罐松动脱落, 留罐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8-15分钟即可,流罐时间长容易损伤正气。,6 拔罐三小时内不宜淋浴。,7 注意防寒保暖。,6 禁忌症,1、皮肤病局部、皮肤溃疡、水肿、大血管等部位。,2、人体的九窍部位。,3、孕妇的腰骶部。,4、严重感染性疾病。,5、结核病。,6、高热抽搐、狂躁不安者。,7、血液病及有出血倾向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