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银行的变迁与发展

上传人:苏**** 文档编号:243441104 上传时间:2024-09-23 格式:PPT 页数:132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投资银行的变迁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32页
投资银行的变迁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32页
投资银行的变迁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二章 投资银行的变迁与发展,2.1 投资银行在世界各国的变迁轨迹,投资银行最原始的形态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流域)上出现的金匠,经过古希腊古罗马的业务扩展,直至欧洲工业革命的萌芽时期,金匠们利用职务之便为商人提供资金融通。,如票据兑现、各类证券的抵押放贷和转让、财务和经营咨询等投资银行业务;同时从货币保管人到货币兑换商,从收取储存货币到“库存货币”转借获利,从开据存款收据到据此直接支付,行使着商业银行的一些基本职能。,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金匠既是商业银行的鼻祖,又是投资银行的初始状态,由此说明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千丝万缕的渊源联系。,如果说原始形态的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同出一源,均诞生于古代的金匠铺的话,那么现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则起源于18世纪中叶的欧洲商人银行,这是由从事贸易的商人转化为专职提供资金融通的承兑所(Accepting House)演变而来的。,2.1.1欧洲主要国家投资银行业发展概况,1意大利是投资银行的发源地,13世纪威尼斯是世界最早的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一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始于18世纪的英国商人银行,但早期商人银行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欧洲。,作为意大利著名的海港和旅游城市威尼斯,凭借着欧、亚、非三大洲贸易交汇的枢纽地位和对君主的信贷以及发达的结算信贷系统,从13世纪开始到15世纪之前,一直占据着世界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位置。,政府公债及其自由转让市场都最早出现在威尼斯,这可以说是最早的金融市场雏形。,14世纪开始的欧洲文艺复兴始于意大利,随后扩大到德、法、荷兰、英国等欧洲其它国家,特别是15世纪欧洲航海技术的发展和新航道的开辟,结束了威尼斯垄断东方贸易的历史。,继葡萄牙、西班牙之后,荷兰、英国、法国等国,都开始积极资助航海活动并在欧洲以外的地区建立殖民地,商业大战、贸易大战竞争激烈。,那些实力雄厚、声名显赫的意大利商人凭借地理优势,主宰着欧洲的国际贸易活动。,他们大多是在从事海外贸易的同时从事货币营运,通过承兑贸易商人们的汇票为他们自身和其他商人的短期债务进行融资,这便是投资银行的雏形。,其中最著名的商人银行是位于佛罗伦萨的麦迪西商行(Medici),在15世纪中叶就开始了国际性的商人银行业务,其营运场所包括伦敦、日内瓦、里昂,并遍布意大利。,2荷兰是称雄海上的殖民国家,17世纪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进入17世纪,欧洲经济中心由地中海向北转移。1609年,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成立,这是历史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可以同时容纳500人并对300多种商品进行交易。,由于证券交易所的设立,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的资本纷纷涌入荷兰,使得阿姆斯特丹成为当时世界投资中心,并且随着市场规模的发展,交易技术也趋于复杂化和专业化。,股票的卖空、远期、期货、期权和担保契约等多种交易方式均在这一时期产生。,正是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欧洲商业信息中心、良好的经济环境、稳定的货币环境和发达的资本市场等优势,阿姆斯特丹成为当时的国际金融中心。,然而,在股票市场飞速发展和国际资本大量流入的同时,,资产泡沫,也急剧膨胀。,美丽迷人而又稀有的郁金香成为猎取的对象,竟然在1636年达到了与一辆马车、几匹马等值的地步。,随着,“郁金香泡沫”,的破裂,荷兰经济从此走向衰落,17世纪中后期,阿姆斯特丹也丧失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欧洲的繁荣中心随即移向英吉利海峡彼岸。,3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18世纪伦敦成为当时最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为了满足国际贸易分散拓展海外市场风险和融通资金的需求,大约从1825年开始,大批承兑商号在伦敦迅速崛起,这些承兑商便是商人银行的前身,其中著名的有巴林(Baring)、罗斯柴尔德(Rothschild)、施罗德(Scbroder)、汉布罗(Hambros)等。,起初,他们把主要业务局限在汇票承兑和贸易贷款上,后来,他们率先为外国政府和从事国际业务的大公司筹集长期资金,投资银行业务逐渐成为主要业务。,19世纪的,工业革命,使英国生产能力发生了质的飞跃:1860年左右,占世界人口2%和欧洲人口10%的英国几乎生产了世界工业产品的4050%,欧洲工业品的5560%,欧洲对外贸易量的30%,欧洲出口工业品的43%。,1870年英国对外贸易量超过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总和。,伦敦成为世界级的国际金融中心:,英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实际上的金本位制;,世界上40%的国际结算使用英镑;,英国的海外投资高达40亿英镑,占西方总投资额的一半;,19世纪中期以后,股票交易在英国成为证券市场交易的中心,到1905年会员达到了5567个,同时利物浦、曼彻斯特、格拉斯哥、爱丁堡等城镇都建立了以伦敦交易所为中心的大小不等的地方证券交易所。,随着股票、债券的大量发行和证券交易的日益活跃,英国的商人银行逐步壮大起来,一些实力雄厚的大银行,如,巴林银行,在证券市场和整个国民经济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一战以后,特别是二战在欧洲的爆发,英国经济受到重创,国际金融中心从伦敦转移到纽约。直到20世纪70年代,英国商人银行才重新崛起。,(1)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使英国陷入了经济萧条,为此英国政府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对铁路公司、货运公司、电信公司等国有企业实施上市、私募、出售、重组、分割或吸收私人资本等形式的“民营化”改革浪潮。巴林、华宝、施罗德等商人银行表现出色,并借此与企业之间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2)为扭转以中小商人银行为主的伦敦证券交易所难以与美、日以大投资银行为支柱的证券交易所和西欧大陆以大商业银行为主体的证券交易所相匹敌的局面,1986年10月英国政府颁布了金融服务法案,允许英国商业银行直接进入投资银行领域开展业务,使英国的证券业发展有了更为强大的银行支持。,(3)英国商人银行利用自有资本或代管的共同基金积极参与到80年代的全球兼并收购风潮。,1994年底对全世界跨境并购业务的统计表明,当时全球前10大跨境并购业务中有6桩是英国商人银行参与筹划的。,伴随着民营化、证券市场改革和企业并购浪潮而发展壮大起来的英国商人银行形成了与商业银行共同经营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格局,并在国际投资银行业中处于领先行列。,4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全能型投资银行的形成与发展,欧洲大陆各国基本采用混业经营的投资银行发展模式,其中德国和瑞士最具代表性。,德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16世纪末17世纪初,在英法等国影响下,德国开始出现了股份公司,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里,股票市场也得以缓慢发展,出现了法兰克福等比较有名的证券交易所。,但为了实施国家主导型的赶超经济发展战略,政府出面要求银行出资认购股票,实施金融市场准入限制和银行破产的保护性扶持政策,因而证券市场上直接融资行为受到了限制。,由此决定了,德国金融制度的基本特征,:银行与企业紧密结合;银行内部金融业务与证券业务紧密结合;企业融资制度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中心。19世纪后期,银行统一了证券买卖业务和金融信贷业务。,此后,德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完全随着银行体系的扩张和银行业务的发展而同步进行。,1957年以后,德国经济开始飞速发展,民间储蓄能力不断增强,股票投资才开始活跃,但证券市场的发展与其经济水平极不相称。,而欧洲的债券市场发展规模庞大,商业银行雄厚的资金、技术实力与便利的分支机构为投资银行提供了在欧洲债券市场上的金融服务支持。,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垄断集团就在政府的默许下大规模地开展并购活动,银行又通过购买企业股票进而控制巨额资产与生产资料,银企相互依托相互发展的合作关系渐渐地形成了以大型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中心的垄断性财团。,名列全球投资银行十大排行榜之内的,德意志银行,就是这种银企联合模式的典型:它是由德意志银行、西门子电器、戴姆勒一奔驰等企业集团联合组建而成的。,正是由于上述银企发展的历史、资本市场的发展情况及无分业法律法规限定,德国的德累斯顿银行、德国商业银行和瑞士的瑞士信贷银行等欧洲大陆投资银行自然而然地采用了,以商业银行为基础的全能型银行,。,1980年以来,为顺应世界金融自由化潮流,德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放松管制的措施,尤其是两德统一前后,世界各国投资者纷纷看好德国特别是东德公司,1990年初以德国电信改组上市为契机,德国证券市场得到快速增长。,股票市值占GDP比重从1991年的22.9%,迅速上升到1997年的39.4%,2001年达到58.1%。,法兰克福,成为欧洲第二大金融中心,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是世界最大的证券交易所之一。,全能型银行下的投资银行竞争力先天不足,欧洲各国全能银行近年来都加大了对投资银行业务的投入力度,如德意志银行通过1989年收购英国投资银行摩根格林费尔(Morgen Grenfell)、1993年业务整合和中心移至伦敦、1999年耗资92亿收购美国信孚银行等一系列动作,说明了其调整业务结构向国际市场进军的决心,同时也说明了依托全能银行的投资银行在国际市场中能够获得很多便利。,2.1.2美国投资银行业变迁历程与发展格局,美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历史虽然没有英国长,但发展速度最快,堪称现代投资银行发展的典范。,美国投资银行起源于19世纪初,快速发展于一战之后,二战之后美国经济高速腾飞,尤其是“马歇尔计划”的实施,美元取代了英镑成为国际货币,国际金融中心从欧洲转向美国,从而孕育出当今世界一流的投资银行,如高盛、摩根士丹利等。,119世纪自然分业阶段,美国投资银行大多是由投资公司演变而来,美国最早的投资银行是TA汤毕尔在费城建立的。,1792年美国证券交易所成立。而公认的美国投资银行则是撒尼尔普莱姆1826年创立的专营证券包销的普莱姆伍德金公司,在政府信用扩张和工业大量筹资历史背景下,他从几十年的股票经纪业务中迅速拓展到证券批发业务。,19世纪中叶的杰伊库克则是一个辛迪加领袖式的投资银行家,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多次买下政府债券,由公司成员推销到全美各地;,战后库克继续把他的证券推销术运用到铁路、桥梁等大的项目建设中,然而在1873年的经济危机中,库克公司随着北太平洋铁路的破产而破产。,大萧条过后,海内外投资者又携带巨资涌向美国大陆,掀起了建设基础设施的高潮,纽约雷曼兄弟公司、克鲁斯公司和库恩洛布公司、费城的德雷克塞尔公司、波士顿基德尔皮博迪公司等投资银行伴随着筹资和融资业务的开展而相继成长起来。,其中最杰出的是JP摩根,1861年公司创立,1879年利用与英国的天然联系,在伦敦为纽约中央铁路公司包销25万股股票,不仅得到丰厚的推销费用,而且也获得了在中央铁路委员会中的代表权。,220世纪初至1929年的早期混业阶段,证券金融机构是万能机构,华尔街从过去的投机乐园变成美国经济的晴雨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铁路、钢铁、汽车等大工业的兴起和繁荣,带来了证券市场的投资、投机、包销、经纪活动的空前高涨,社会各界投资者和交易商都获利丰厚,因此也带来了隐患:,(1)吸引着商业银行资金进入证券市场。,1927年麦克法顿法(the Mcfadden Act)批准商业银行机构承销股票,商业银行由过去的控股证券附属机构转而直接进入证券市场;,(2)为争夺业务和高额利润,各银行机构和证券金融机构都成了万能的机构;(3)20世纪20年代,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变成了大的证券投机分子。,两次并购浪潮不仅使投资银行成为美国工业结构的策划者,而且就此拉开了金融控制工商业的时代帷幕。,18981902年间,美国发生了以大公司横向兼并和规模重组为特征的第一次并购浪潮。投资银行家凭借其信誉和可行的融资工具为企业筹集了大量资金,同时通过并购业务改变了美国的主要工业形式。,如JP摩根对钢铁公司重组后,不仅通过华尔街市场和摩根银行向投资者销售股票,把美国证券公司的销售能力和投资理念提高到新的层次。,同时摩根财团还控制着该公司,类似的还有通用电气公司、国际商用公司、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纽约中央铁路公司、几家全国最大的保险公司等。,到1912后,摩根在120家大公司中占据341个董事席位,控制着规模高达240亿美元的资产。,20世纪20年代,美国发生了以纵向产业重组为特征的第二次兼并浪潮。主要涉及公用事业、银行、制造业和采购业。,反垄断法限制了横向兼并转而以产业纵向兼并为主要形式;同时在股票市场的带动下,中小企业间的并购活动异常活跃,但带有明显的投机倾向,1929年股市崩溃把后者的兼并结果多数化为乌有。,319291933年金融危机爆发后至1973年,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现代分业阶段,1929年证券市场的“非理性繁荣”导致的经济危机,使得1929年前迅速发展的投资银行业惨遭重创。,1921年纽约股票交易额为1.7亿股,股票平均价格为66.24美元;,到了1929年9月,股票交易额为21亿股,股票平均价格为569.49美元,共同看涨的预期使得股票与债券价格背离其价值越来越远。,尽管摩根、大通、花旗等银行家们承诺,救市,,但仍没有抵挡住股价的狂跌不止,从1929年到1930年,纽交所股票价值下跌82.5%。,股市危机的连锁反应是银行业危机,,从1929年末到1933年末,美国银行业关停并转近万家;大批投资银行纷纷倒闭,证券业萎靡不振。,美国政府在对证券业和银行业进行周密而详尽的调查后认为,,银行信用盲目扩张和商业银行直接涉足证券市场,是危机的始作佣者,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业务游离于监管之外,使危机爆发成为可能。,1933年受命于危难的罗斯福政府上台,首先形成了一系列的金融立法,加强了对经济的全面控制,其次调整了联邦储备体系,加强了12个地区联邦储备银行的权限。,其中,最著名的是格拉斯-斯蒂格尔法,(Glass Steagall Act),它不仅标志着现代商业银行与现代投资银行的分野和诞生,也为英日等其他国家的银证分业经营管理提供了成功经验。,该法案主要内容有两点:第一,商业银行必须与投资银行严格分离。第二,建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第16,20,21,32款),英文名称:Glass-Steagall Act,又称:1933年银行法,主要内容:联邦银行法管辖下的银行与其证券子公司分离;商业银行可以做政府债券业务,不可以做与公司证券有关的证券业务;禁止私人银行兼营存款业务和证券业务,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业务必须严格分离开来;禁止银行在证券公司安排雇员或董事会成员。,核心: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分离商业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意义,美国国会通过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是基于当时美国社会上下一致的看法,认为,商业银行的证券业务导致了股票系统和整个金融系统的崩溃,。,这表现为商业银行用自身的资产投资于证券,给商业和储蓄存款带来极大的风险,为了抬高银行自身资产投资的公司的证券价格或加强其财务状况,商业银行为其提供不良贷款;商业银行还会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迫使其银行客户投资他想出售的证券,等等。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目的就是在于,防止利益冲突的弊端,减少银行系统崩溃的风险,。,“,中国墙,”,(Chinese Wall),在分业经营过程中,既从事存贷款业务又从事证券业务的大公司,为了避嫌,在证券承销部门和证券交易部门或者是证券投资顾问部门以及银行部门之间设立的人为蔽障。,根据,格拉斯-斯蒂格尔法,,金融机构必须在一年内对,证券业务与存贷款业务,作出抉择:,(1)花旗银行、大通银行、美洲银行等甩掉其证券附属公司退回到商业银行领域;,(2),所罗门兄弟公司,(Solomon Brothers)、美林公司 (Merrill Lynch)、高盛(Goldman Sachs)公司、雷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等都选择了证券业务;,(3)JP摩根则分拆为专营商业银行的JP摩根和投行业务的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战后投资银行业务的重新扩张。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及其后的1933年证券法、1934年证券交易法、1938年玛隆尼法案、1939年信托契约法、1940年投资公司法、1940年投资顾问法等一系列法规,,使投资银行业成为美国立法最为健全的行业之一,。,伴随着战后西方工业国家发展黄金时期的到来,美国金融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公司股票、债券、公用事业债券和市政债券的发行、上市显著增长,筹资工具日趋多样化,促进了证券业电子技术的普遍应用。,美国政府于1970年颁布了证券投资者保护法,设立了与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相似的,“投资银行保险制度”,。,基金管理业务的全面兴起。,从朝鲜战争到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这段时期,美国的投融资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战前,公司是普通股票的主要发行者,战后,共同基金、保险基金、养老基金纷纷登场;投资者和储蓄者开始把资金投入到投资公司,倾向利用共同基金规避风险,分散投资组合。,这时的投资基金转向了国内市场,以股票证券为主;以中小投资者为主,机构投资者不多;从基金类型看,开始从封闭型转向开放式,投资目标从追求稳定的收入增长转向长期资本利得,这是与投资者心理素质及基金管理者经营能力逐步走向成熟相适应的。,20世纪60年代,美国出现了以混合兼并为主第三次并购浪潮,其特征是以跨国公司多元化产业扩张为内容的品牌重组。战后国际市场一体化,为跨国公司品牌的迅速成长提供了发展空间。,自19601970年共发生25598起并购,其中工业企业占一半以上。,典型案例是可口可乐的品牌重组。投资银行为并购双方提供多种金融中介服务。,41973年至20世纪80年代末现代分业坚冰融化和放松限制下的投资银行,金融自由化,趋势开始萌芽。,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实行的浮动汇率制,,石油危机,带来的通胀加剧和利率剧烈变动,促使金融创新工具层出不穷,投资银行在开拓创新向多元化发展的同时,向商业银行资金存贷市场渗透;,相反,,商业银行,重要性日渐下降,不得不利用其广泛的网络、人才、经验和技能优势,与投资银行展开激烈的角逐,金融“防火墙”开始松动。,如美林证券1977年为投资者推出的现金管理账户,花旗银行推出的大额可转让存单(CDs),都是相互渗透的结果,且规避了现行法规的制约,从而迫使美国当局颁布了一系列放松管制条例。,货币市场基金的崛起。,为规避通胀损失和存款利率制约,中小投资者选择货币市场基金,80年代初货币基金曾占到基金总资产的3/4,达到历史最高峰。,投资者结构由过去的中小投资者为主,向机构投资者并重方向发展。,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发生了以金融杠杆运作为特点的第四次并购浪潮,并延续到整个80年代,1985年为最高潮。,投资银行既为收购方提供专业服务,也为出售者出谋划策,还为目标企业及大股东提供反收购服务,,如杠杆收购(LBO)、管理层收购(MBO)、垃圾债券(Junk Bond)、过桥融资(Bridge Financing)等并购新技巧和新工具,以及毒丸(Poison Pill)和焦土(Scorched Earth)等反并购策略。,随着大企业病的显现和内部人控制问题的日益突出,同时随着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壮大,小公司借助金融杠杆兼并多元化发展的大公司,通过并购与分拆转让,调整大公司内部产业结构,因此说此次并购的本质特征是美国企业资本结构和运营机制的全面重组。,由于机制变革涉及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深层矛盾,敌意收购案例增多。,520世纪90年代现代混业经营确立,全能金融机构主宰金融业的时代已经来临,20世纪90年代国际投资银行业出现了“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局面,投资银行业日益向“金融超市方向”发展。,1989年批准,JP摩根重返证券业,,接着一些重量级的商业银行纷纷建立各自的证券机构;,90年代美国银行业兴起了业内并购浪潮,对美国严格分业管理制度造成极大的冲击,,银证再度融合,的趋势变得越来越明显;,1999年11月4日美国国会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标志着美国废弃分业经营,开始跨入混业经营的新纪元。,直接融资比重已经超过间接融资,而直接融资更倾向于证券化,使资本市场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1999年全球股票市价总值首次超过全球GDP,标志着证券市场在金融深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到2007年底,美国投资基金总资产达到12万亿,远远超过银行规模,是美国最大的金融中介机构。,美国家庭投资基金的比例由1980年的6.25%上升到2007年的50%以上,基金占家庭资产的40%左右。,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出现了以大银行和大企业为主调的“跨行业、跨国兼并和强强联合”为特征的第五次并购浪潮。,投资银行不仅是作为兼并的中介机构,而且本身也卷入了此次并购浪潮中。,1997年2月摩根士丹利与证券零售商添惠公司的合并,1998年5月旅行者集团与花旗集团的合并;美林公司收购英国兆富、西班牙独立证券商以及日本山一证券等。,美国前十大投资银行通过行业内兼并、重组与整合交易,其资本总额占全行业比重由70年代初的1/3增至90年代的2/3。,投资银行的规模化与行业内集中聚合的趋势表明投资银行在全球金融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但是自2007年下半年美国“次贷风波”爆发后引发华尔街金融危机,目前正在危及全球金融市场,这次危机被称为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为严重一次。,2008年3月16日因次债危机导致破产的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2008年9月7日,涉及5万亿美元贷款规模的美国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简称房利美)、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简称房地美)被美国政府接管;,2008年9月14日,雷曼兄弟宣布破产,巴克莱银行乘机低价购买其相关资产;,为免遭破产,美林被美国银行500亿美元收购;,2008年9月17日,为防止金融危机继续恶化,美国政府提供850亿美元贷款出手援救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不到6个月时间内,美国前五大独立投资银行消失了3家,剩下高盛与摩根士丹利两家,也于2008年9月21日被美联储批准转型为联邦银行控股公司,至此,,象征美国华尔街的“投资银行时代”宣告结束,。,总结:投资银行的发展过程与趋势,投资银行的发展过程:,融合 分离,再融合,(1)欧洲国际贸易的兴起和美国经济的繁荣,(例如,Baring,J.P. Morgen),(2)1933-35年金融危机与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 (“中国墙”),(3)金融自由化,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混业经营”,“金融证券化”),“融合 分离 再融合” 的原因,投资银行的历史有时也是著名金融人士的历史,摩根,摩根家族的辉煌历史(1),1854年 朱利厄斯,摩根作为合伙人加入乔治,皮博迪开办的银行。,1869年 约翰,皮尔庞特,摩根掌握了公司权利,创立J.P.摩根公司。,1873年 成为美国最强的投资商行,控制美国公债市场。,1877年 帮助政府调拨军费,成为政府部门的有力后盾。,1879,年 在伦敦市场承销了25万美元纽约中央铁路公司股票,从而获得了在美国中央铁路委员会的代表权。,1890,年,朱利厄斯,摩根逝世,约翰,摩根重组J.P.摩根公司,对美国铁路网提供了财政支持,开始投资美国钢铁、电气等事业,在商业届的威望超过了美国政府。,摩根家族的辉煌历史(2),1912年 J.P.摩根公司的合伙人在47家公司里占据了72个董事职务,财力总额达100亿美元。,1913年 约翰,摩根去世,其遗产:不动产总额6,600万美元;遗产(个人名义股票等)2,000万美元。,1929年 摩根家族总资本为( 银行家信托银行,保证信托公司,第一国家银行)34亿美元;摩根同盟总资本为(国家城市银行,契约国家银行)48亿美元 ;摩根集团总资本200亿美元。,摩根集团,摩根家族的辉煌历史(3),1935年 亨利,摩根脱离J.P.摩根公司,与哈罗德,斯坦利建立,摩根,斯坦利公司。,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为全球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金融服务集团之一,由大通银行、JP摩根及富林明集团在2000年完成合并。,2.1.3日本及亚洲新兴市场投资银行的发展历史,1日本投资银行的发展历程,日本的证券公司历史悠久,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就出现了证券公司雏形。然而由于历史原因,间接融资在日本的金融体系中始终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大财阀雄厚的资金实力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因此,长期以来日本的证券市场始终发展缓慢,直到二战以后,日本的证券市场才逐渐活跃起来,证券公司也随之发展起来。,1878年,日本最早的两家证券交易所在东京和大阪成立,主要从事公债交易。,1947年3月日本颁布了新的证券交易法,标志着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分业经营模式的确立和现代投资银行业的诞生。,证券业务规定由证券公司承担,证券公司在证券市场上起主导作用,从而刺激了证券市场的繁荣。,1949年4月东京证券交易所成立,随后大阪、名古神户、京都等8个会员制形式的证券交易所也相继开放,其中东京、大阪、名古屋可进行全国性证券交易。,1949年5月16日,东京证券交易所“日经平均价格”指数为176.21日元,经过证券市场的两次繁荣,股价指数从1955的374点上升到1961年的1549点。,2亚洲“四小龙”投资银行的发展概况,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是20世纪80年代闻名全球的亚洲“四小龙”,利用证券市场为“东亚奇迹”发挥了重要作用。,(1)韩国投资银行的发展概况,1956年2月,韩国证券交易所成立,并在一个月后开始交易,当时上市的证券只有12只股票和3只政府债券。,(2)新加坡投资银行的发展概况,1930年6月23日,在华尔街股市崩溃后,15家证券经纪商行联合成立了新马第一个证券交易组织-新加坡证券交易商协会。,在此基础上1960年“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正式建立,并在新加坡和吉隆坡各设一个交易厅,1973年当马来西亚终止了与新加坡的货币可兑换后,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在该交易厅基础上重新注册成立。,1984年,新加坡成立了亚洲第一家金融期货交易所-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1999年12月1日上述两所合并为目前的新加坡交易所。,新加坡投资银行是依靠发展银行类金融机构创立的,第一家投资银行是创立于1970年3月的渣打投资银行。,(3)中国台湾投资银行的发展概况,1960年10月台湾证券交易所成立,1962年正式营业。,1980年4月成立了专业性的证券金融公司复华证券金融公司,主要从事融资业务和证券集中保管业务。,为吸引华侨资本和外国资本,1983年成立了国际证券投资公司,1984年成立了证券投资顾问公司。,(4)中国香港投资银行的发展概况,1891年2月3日,香港历史上第一个证券交易所香港股票经纪协会成立;1921年香港第二个证券交易所香港证券经纪人协会成立;,1947年3月两所合并为香港证券交易所。,1968年随着经济不断增长,证券市场融资功能逐步显现。,1969年12月远东证券交易所成立;香港金银证券交易所和九龙证券交易所分别于1971年9月和1972年1月营业,从而使香港同时拥有4家证券交易所。,港资当局和中外财团投资迅速增长,资金需求旺盛,涉足纺织、航运和银行等领域的新股票纷纷上市,交投活跃。,到1973年,香港一跃成为东南亚金融中心,股市交易量仅次于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占世界股市总值的10%左右。,1986年4月上述四所合并为香港联合交易所,9月成为国际证券交易所联合会的正式会员,使香港证券业进入了与世界证券业广泛合作的新时期。,2000年3月6日由香港联交所、香港期货交易所和结算公司组合而成了香港新交所。,截止到2006年1月底,香港位居以市值计算全球第八大的证券市场,以外汇交投量计算全球第六大及以外汇及场外衍生工具市场计算全球第七大的金融中心。,香港聚集了大批国际银行及其他各种机构,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一直是仅次于伦敦、纽约之外的外国银行最多的第三大金融中心;,香港外汇市场交易量排在伦敦、纽约、东京、瑞士与新加坡位之后,居世界第六位;,香港黄金市场一直同伦敦、纽约、苏黎世并列为世界四大金市。,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香港成为内地企业在海外上市集资的最主要地点,而上市筹资活动的集结效应,也帮助了香港资产管理业务的蓬勃发展。,1993年至2005年底,内地在港上市企业335家,占香港上市企业总数的30%,其中国有企业175家,民营企业160家;在港股份集资总额10974亿港元,占香港股份市场的51%。,现代投资银行业发展的共性分析,1、证券与证券交易,2、战争等特殊事件带来的资金需求,3、股份公司出现给投资银行承销业务带来革命性影响,4、满足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而发行债券,是投资银行快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5、企业兼并刺激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和咨询业务的跃升,投资银行的发展模式,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间的关系可分为:,1、银证分离型(例如: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美国和日本),2、银证综合型(例如: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日),该模式下的银行被称作全能银行,德国实力最雄厚的全能银行是德意志银行、德累斯顿银行和商业银行,它们都是集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于一身。,我国目前采用分离型模式,并将这一模式通过证券法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分离型模式的利弊分析,优点:,1、有效降低整个金融体制运行中的风险;,2、有益于保障证券市场的公正与合理;,3、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分离促成了金融行业内的专业化分工,两者分别利用有限的资源,各司其职,拓展自己的业务。,缺点:,限制了银行的业务活动,从而制约本国银行发展,严重影响和削弱本国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综合型模式的利弊分析,优点:,1、全能银行可建立“金融超市”的战略发展目标,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实现金融业的规模效益和范围经济,降低成本,提高盈利;,2、有益于降低银行自身风险,一种业务收益下降可用另一业务的收益弥补,从而保障利润稳定性;,3、可以充分掌握企业经营状况,从而降低贷款的呆帐率和投资银行承销业务的风险;,4、加强了银行业的竞争,有利于优胜劣汰和提高效益,促进社会总效用的上升。,缺点:,可能会给整个金融体制带来很大的风险,因此实行这一体制需要建立严格的监管和风险控制制度。,小结:,分离型模式有益于银行体制的安全和稳定,综合型模式则更注重效率,选择何种体制,一定程度上是在安全和效率之间取舍。,我国投资银行管理体制选择,1、从银行角度看,四大国有银行和新兴中小商业银行都需建立和完善风险控制机制;,2、从证券业角度看,我国证券市场规模已居全球新兴市场前列,但规范程度仍需提高,市场容量依然狭小,承受能力有限,实力雄厚的银行介入证券市场很可能造成证券价格大起大落,妨碍证券业健康发展;,3、从宏观金融监管角度看,,一是缺乏对商业银行有效监管机制,央行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缺乏科学的掌握和控制,,二是对证券投资监控的制度和技术仍不够科学,难以及时有效地发现并解决问题;,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市场目前的状况,适宜采用银证分离型管理体制,即投资银行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分业经营、分业管理。,1999年7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重申和强调了银证分离政策。,证券法第6条规定:“证券业和银行业、信托业、保险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证券公司与银行、信托、保险业务机构分别设立。”,证券法第133条规定“禁止银行资金违规流入股市”。,投资银行的发展趋势,混合发展倾向,一、混合发展的状况,二、混合发展的原因,1、许多国家监管当局认为,造成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社会条件已不存在,因此普遍放松对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的金融管制;,2、二战后,许多新的金融市场被开拓出来成为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竞争的场所;,3、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都找到了互相侵蚀对方传统业务领域的方法;,4、国际业务的拓展极大地推进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的混合发展。,三、混合发展环境下投资银行的发展对策,在全球范围内,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的混合发展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由于商业银行实力更为雄厚、分支机构更为众多、信息渠道更为迅捷,金融人才也不缺乏,因此在这样的竞争中,投资银行将处于某种不利的地位。,这样的形势下,投资银行可采取如下策略:,1、主动兼并其他金融机构发展金融超市;,2、集中有限资源保持核心竞争力;,3、开展地方业务发挥区域优势;,4、和其他金融机构合并或向外出售。,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从形式上看,证券化可分为:,1、融资证券化指资金短缺者采取发行证券的方式而不是采取向金融机构借款的方式筹措资金,即西方国家出现的“非中介化”倾向。,融资证券化极大地削弱了商业银行作为存贷中介的作用,迫使商业银行转向证券市场发展投资银行业务。,2、资产证券化指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换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的证券的行为。,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一、住宅抵押贷款的证券化,一般认为,资产证券化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美国住宅抵押贷款市场。,因为住宅抵押贷款的总金额十分巨大,按借款方、贷款方或地区标准进行划分与组合非常容易,而且不同住宅抵押贷款的基本状况极其相似,其还本付息又具很强的可预测性,其期限结构也符合许多机构投资者的投资习惯,因此住宅抵押贷款具备证券化所有条件,从70年代开始取得飞速发展。,最早出现的住宅抵押债券是转嫁债券。,二、汽车贷款的证券化,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之后,证券化技术被广泛运用于抵押债权以外的非抵押债权资产,由非抵押债权资产为担保发行的证券被称为资产保证证券。,最早发行资产保证证券的领域是汽车贷款市场。,汽车贷款证券化的思路与住宅抵押贷款完全一致,也是从事贷款的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盘活自身资产、获取新资金来源的手段。,三、信用卡贷款的证券化,四、应收账款的证券化,一般由专门的中介机构即特殊目的实体进行,它介于投资人与借款人之间,负责购买组合应收账款,寻找途径使之信用级别增高,想方设法提供流动性,并委托投资银行进行证券承销,是应收帐款证券化过程的核心。,最具代表性的应收帐款证券化形式是资产保证商业票据规划。,资产证券化对一国经济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它通过盘活非流动性资产,提高了资产的运行效率,优化了资源配置,降低了宏观经济运行成本;它改变了证券市场的结构,使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核心地位日益突出;它革新了企业的融资模式,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通过资产证券化,商业银行成功地避开了分业的金融管制,有力地进入投资银行的业务领域,使两者的业务区别日益缩小,竞争则日益激烈;,而投资银行通过帮助商业银行实施资产证券化和销售证券,大大加强了其与商业银行的关系,两者之间的优势互补日益明显。,这些在客观上引发和促进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混合发展。,仅从投资银行的角度看,资产证券化极大地加强了投资银行和工商企业的联系,促进了其证券业务的大发展。,一般,投资银行以两种方式介入资产证券化活动:,一是投资银行仅充当承销商,承销由资产支持的证券,此时其业务运作和获取报酬的方式与普通承销业务基本一致;,二是投资银行可以购买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以资产证券化的发行人身份出现,创造并销售证券,此时其利润来源于它在证券销售中获得的收益与购买资产和创造证券中花费的成本之差。,全球投资银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投资银行也已跨越地域和市场的限制,经营着越来越广泛的国际业务,成为,全球,投资银行。,另外,从投资银行的本源业务即证券业务看,投资银行的国际业务是国内业务的扩展和延伸。,全球投资银行发展的三个阶段:,1、萌芽阶段(1960年之前),此时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投资银行。,2、大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此时投资银行国际业务的特点是:,(1)世界大投资银行纷纷设立国外分支机构,从而使国际业务依靠代理行的局面彻底改变;,(2)业务出现了综合化、一体化趋势,一家投资银行开始兼营多种国际业务,不再局限于某一、两种专门业务;,(3)其国际业务发展与欧洲债券市场有非常密切的关系;,(4)虽然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有明显区别,但由于国际金融环境相对宽松得多,所以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已在许多国际金融市场上开展了直接竞争。,3、全球投资银行最终确立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 许多大投资银行都已发展成为全球投资银行,主要表现在:,(1)全球业务网络已建立和逐步完善,许多投资银行已基本上在世界所有的国际或区域金融中心设立了分支机构;,(2)国际业务规模迅速膨胀;,(3)国际业务的管理机制已比较完善,全球投资银行都有了负责协调管理全球业务的专门机构;,(4)国际业务多样化、一体化已成为现实;,(5)投资银行拥有大量国外资产,在国际范围内从事资产组合管理和风险控制等活动。,全球投资银行发展的因素:,1、投资银行的主观要求获取更多的利润来源、获得更多的信息、分散经营和降低风险,2、投资银行全球化的客观条件各个相继拆除金融壁垒、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不平衡发展、国际证券业在80年代的发展、企业的需要,随着金融虚拟经济的高度发达和全球融合,在21世纪,投资银行国际化的广度和深度仍将继续加强,全球投资银行对国际金融市场和各国国内金融市场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因特网对投资银行的影响,一、全方位革新证券业的因特网,因特网为证券业提高效率、增加信息流通和交易规模创造了无限机会,越来越多的市场参与者、投资银行、证券交易场所、登记清算机构、证券监管机构以及其他中介机构均利用因特网拓展和从事证券事务。,二、因特网对承销发行的影响,1、网上发行的起源,利用因特网进行网上发行和上市是证券市场利用因特网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因特网已成为一个发展迅速的新兴集资渠道,与由投资银行承销相比,旨在发行后去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行为称为首次公开发行(IPO),,通过因特网集资的行为被称为直接公开发行(DPO),。,机灵资本公司是网上发行的始作俑者。,2、因特网对投资银行的影响,(1)改变了承销发行的传统作业习惯。,(2)降低了承销发行的成本和投资银行的收入。,(3)给投资银行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三、因特网对交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网上交易的迅猛发展。,网上交易又称联线交易,指证券商通过国际互联网把投资者的订单输入到证券交易所的电脑撮合主机进行匹配成交。,目前,美国的网上交易已相当发达。,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历史,Monday, September 23, 2024,page,116,历史回顾,萌芽阶段:,1979,年,1991,年,1979,年,10,月,我国第一家信托投资公司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立,标志着我国投资银行进入萌芽阶段。,早期发展阶段:,1992,年,1999,年,数量扩张阶段(,19921995,),分业重组阶段(,19961999,),规范发展阶段:,1999,年至今,1999,年开始,证券法颁布,资本市场走向规范。,19871989,年起步阶段,规模小,业务单一,.,1987,年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成立,1989,年底,有证券公司,30,多家,总资产,50,多亿,19921995,年快速发展时期,数目急增,资产规模大幅扩张,.,截止,1995,年,全国有证券公司,95,家,总资产,832,亿,1995,年至今黄金时期,出现了三次增资重组的浪潮,中国当代大型投行,2010年度投行业绩盘点显示,:,中信 中金 平安证券 中银国际,银河证券 国泰君安,以上几家大型券商业绩处于投行业领先地位,。,中国市场仍是本土投行的天下,外资投行,2010年170亿元承销费本土投行尽揽9成,中国市场仍是本土投行的天下,2010年全球最大IPO农行上市,A股承销由4家本土投行瓜分,中国投行待遇,中国待遇最好的投行中金,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特点,Monday, September 23, 2024,page,121,投资银行的总体规模,我国证券公司的总体规模比较小,虽然证券公司在这些年随着市场的发展,增长迅速,但是,总体规模依然较小。,作为资产规模最大的四家投资银行,海通证券、银河证券、中信证券和国泰君安在,2009,年底总资产都超过了,1000,亿元,但是与国际投资银行的标杆美国高盛公司相比,只是其五十分之一,高盛公司,2009,年底的总资产是,8489,亿美元,此时还是高盛公司身处危机之时,在鼎盛的,2007,年,高盛公司的总资产达到了,11198,万亿美元。,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特点,Monday, September 23, 2024,page,122,序号,证券公司,总资产,序号,证券公司,总资产,1,海通证券,11,034,764,6,广发证券,8,906,317,2,银河证券,10,341,689,7,申银万国,8,177,458,3,中信证券,10,286,078,8,国信证券,7,495,573,4,国泰君安,10,172,240,9,华泰证券,6,862,343,5,招商证券,9,184,109,10,中信建投,6,554,551,投资银行的总体规模,2009年度总资产最大的10家证券公司 (单位:万元),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特点,Monday, September 23, 2024,page,123,序号,证券公司,净资本,序号,证券公司,净资本,1,中信证券,3,490,428,6,国元证券,1,278,814,2,海通证券,3,439,088,7,申银万国,1,133,069,3,光大证券,1,824,619,8,广发证券,1,077,644,4,国泰君安,1,806,639,9,国信证券,1,071,808,5,招商证券,1,797,590,10,银河证券,1,002,854,投资银行的总体规模,2009年度证券公司净资本最大的10家证券公司(单位:万元,),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特点,Monday, September 23, 2024,page,124,经营模式,我国的证券公司因为受到分业经营的限制,同时对金融创新和金融衍生工具监管严厉、市场化进程慢,因此,证券公司的核心利润来源于传统的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尤以经纪业务为主要支撑点。,以承销业务比重较大的中信证券为例。,2009年年报中,中信证券根据业务种类划分成经纪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证券投资业务、证券承销业务四个业务单元,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特点,Monday, September 23, 2024,page,125,2009,年度,经纪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证券投资业务,证券承销业务,其他,合计,营业收入,121.75,35.82,31.76,25.75,4.96,220.06,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08.97,32.99,-,25.83,1.39,169.19,其他收入,12.78,2.83,31.76,(0.08),3.58,50.87,2009,年中信证券各个业务单元的营业收入,2009年中信证券各个业务单元的营业收入,(单位:亿元),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特点,Monday, September 23, 2024,page,126,经营模式,在经纪业务方面,,我国券商的交易佣金一向比较高,但是,2002年5月1日开始实施浮动佣金制,使证券公司的经纪业务迅速进入了一个高度竞争的时期,各家证券公司已经将原先3的佣金水平下降到1,对大客户甚至更低,佣金价格战将严重影响券商的利润水平。,在证券发行承销方面,,证券公司之间也是分化严重,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大的券商手中,在并购方面的利润贡献几乎可以忽略,资产管理业务、投资基金业务逐渐成为证券公司重要的利润来源,但是这也只是集中在一些大券商之间。,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特点,Monday, September 23, 2024,page,127,监管模式,我国采用了集中监管模式,经历了早期的财政部独立,管理阶段(1981年1985年)、中国人民银行主管阶段 (1986年1992年10月)、国务院证券委员会主管阶段(1992年10月1998年8月)和中国证监会主管阶段 (1998年至今)。,从监管方式看,我国采用了分业监管模式,分业监管的出发点也在于强调风险控制,但是,随着金融市场日渐复杂、金融机构的经营界限越来越模糊,分业监管的困难也越来越大,目前,各监管机构的协调监管是主要的解决办法。,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特点,Monday, September 23, 2024,page,128,行业竞争格局,目前我国的证券公司采用分类监管模式,即根据核心竞争力、抗风险能力等指标将证券公司分为A、B、C三个等级,不同等级的证券公司可以开展的业务不同,排名靠后的券商的业务将会受到较大的限制。,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特点,Monday, September 23, 2024,page,129,分类,家数,净资产,净资本,管理客户资产,累计营业收入,累计净利润,金额,占比(,%,),金额,占比(,%,),金额,占比(,%,),金额,占比(,%,),金额,占比(,%,),A,类,31,2426,68,1949,68,29038,66,910,73,398,83,B,类,66,1031,29,841,29,12965,30,296,23,73,15,C,类,9,120,3,90,3,1600,4,45,4,11,2,合计,108,3577,100,2880,100,43603,100,1251,100,482,100,我国证券公司的业务集中度,(2008年,亿元),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特点,Monday, September 23, 2024,page,130,抗风险能力,与美国的投资银行相比,我国证券公司的,杠杆比率较低,,美国的五大投资银行在金融危机前,杠杆率都达到了30倍左右。而我国的证券公司,长期以来主要靠资本金运作,较少利用贷款融资和债券融资,杠杆比率普遍较低。,证券公司的,主要风险体现,在证券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方面,证券公司由于业务集中在证券经纪、自营和资产管理方面,当市场不景气时,难以抵御收入的锐减,盈利结构的单一是我国证券公司目前最大的风险。,另外,虽然目前我国证券公司的杠杆比率较低,但是较低的杠杆率反映的是目前较低的发展程度,未来随着投资银行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杠杆率存在着提高的空间,这也就意味着资产负债的风险将会上升。,中国投资银行发展优势,1,2,中国资本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