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背诵教学课件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243438429 上传时间:2024-09-23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8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背诵教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古诗词背诵教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古诗词背诵教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古诗词背诵,七 步 诗,作者,简介,:,曹植,,字子键,,是三国魏杰出的诗人,是曹操第,四,个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他的诗语言精练,词采优美,是建安时期的代表。,写作背景:,曹植的,哥哥曹丕,当上魏国的皇帝之后,怕曹植跟他争夺王位,就想迫害他,于是就宣他入宫,要他在七步之内做成一首诗,做不出来就把他处死。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伤心又愤怒。他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着想着果然,他在七步之内就作了一首诗,当场念了出来。因为这首诗要求在七步之内做成,所以叫七步诗。曹植也因此而保住了性命。,七步诗,三国魏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f),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注释,1釜(f):古代的一种锅。,2煎:煎熬,隐喻迫害。,3.燃:燃烧,4.泣:小声哭,5.本:原本,本来,6.相煎:指互相残害,7.何:何必,诗意:,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过后,留下豆汁来做成羹,把豆渣压干做成豆豉。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豆子和豆茎,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豆茎,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表现了作者对兄弟相逼,骨肉相残不满与厌恶。,简析:,前两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一“燃”一“泣”写出“萁”“豆”的尖锐矛盾,及豆萁对豆子的残酷迫害。最后两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 急!”画龙点睛提示诗歌主题。“同根”一语双关,表面上指“萁”和“豆”是在同一根上面生长起来的,实际上是说自己与曹丕是同一父母所生,责问曹丕为什么 要对同胞兄弟逼迫得这样急。,王维,:,生于公元701年,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今存诗400余首。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他的成就主要表现在田园山水诗的创作上,诗风淡泊宁静、清新自然、描写传神。苏轼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王右丞集传世。,鸟鸣涧,注释,鸟鸣涧:鸟儿在山中鸣叫。,涧:两山之间的,流水,。,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空:空寂、空空荡荡。空虚。这时形容山中寂静,无声,好像空无所有。,月出:月亮出来。,时鸣:时,不时。不时地啼叫。,时:时而,偶尔。,桂花:木犀的通称。有的春天开花,有的秋天开花。,惊:惊动,惊扰。,闲:安静。,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意:,夜晚,人们都安静下来,只觉得桂花在春风中簌簌飘落,夜静悄悄的,山中显得特别空寂。月亮升起来了,惊醒了山里正在栖息的鸟儿,时而在山涧鸣叫。,赏析:,这首诗主要写春山夜静。花落,月出,鸟鸣,都是动的,作者用的是以动衬静的手法,收到“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闲”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有此作为前提,细微的桂花从枝上落下,才被觉察到了。诗人能发现这种“落”,或仅凭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触觉,或凭声响,或凭花瓣飘坠时所发出的一丝丝芬芳。总之,“落”所能影响于人的因素是很细微的。而当这种细微的因素,竟能被从周围世界中明显地感觉出来的时候,诗人则又不禁要为这夜晚的静谧和由静谧格外显示出来的空寂而惊叹了。这里,诗人的心境和春山的环境气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山居秋暝 (mng),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hun)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昌龄,(西元,698-756,年)字少伯,世称王龙标,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汉族。,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王昌龄为“七绝圣手” 。,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体现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写作背景:,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以后。王昌龄当时遭贬谪离京赴,江宁,(今,南京市,)丞任,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这诗原题共两首,这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边离别的情景。,注释:, 芙蓉楼:黔阳(今湖南省洪江市黔城镇)的名楼。,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寒雨:寒冷的雨。,吴:三国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简称这一带为吴,,与下文“楚”为互文。,平明:清晨。,客:在这指辛渐。, 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的山为楚山。,孤:独自,孤单一人,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在玉壶之中,比喻人清廉正直。,冰心:比喻心的纯洁。,诗意,:昨天晚上,寒冷连绵的雨笼罩了江面,清晨送别了好友,只留下了楚山孤独的影子。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向你问起我,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珍藏在玉壶里的冰一样晶莹、纯洁。,简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郎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的诗被誉为,“诗史”,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独步寻花,注释:,(,1,)独步寻花: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找花欣赏。,(,2,)黄四娘:,杜甫,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3,)蹊,(x),:小路。,(,4,)留连:同“流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该诗句用来形容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恋恋不舍的样子。“留连”是个“联绵词”。,(5),时时:时常。,(,6,)自在:自由,无拘无束地。,(,7,)娇:可爱的。,(,8,)恰恰: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9,)啼:(某些鸟兽)叫。,诗意:,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旁开满了缤纷的鲜花,千朵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蝴蝶,在花丛中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可爱的小,黄莺,在花间不断欢唱,叫声和谐动听,美妙无比。,简析:,这是一首别具情趣的写景小诗。小路上花团锦簇,长满花朵的枝条被压得低垂下来,花瓣之上是流连忘返的彩蝶,它们围绕着花枝翩翩起舞。从这里,我们嗅到了浓郁的花香。花旁的小路上,有清脆啼鸣的黄莺,它们活泼自在的神态,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诗人用“时时”、“恰恰”这些极富韵律的字眼,使得全幅明丽纷繁的画面充满了动感,也使得诗歌有着更明快、更流利的节奏。全诗语言充满了口语化色彩。读起来令人感到非常亲切,而诗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乐跃然纸上。,于谦,号节庵,字廷益,浙江钱塘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汉族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他是永乐年间进士。,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注释】,(1)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2)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千、万:指撞击次数多,不是实指一千一万。锤,锤打。凿,开凿。,(3)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闲:平常,轻松。,(4)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人间:人世间。,译文:,(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鉴赏:,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浑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郑燮,,又名郑板桥 字克柔,号板桥,又号理庵,江苏兴化人,生于1693年,卒于1765年,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竹 石,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注释:,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竹 石,立根:扎根,生根。,原:本来,原本,原来。,破岩:破裂的岩石。,磨:折磨,挫折,磨炼。,击:打击。,坚劲:坚韧、刚劲。,任:任凭。,尔:你。,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顽强地生存着。,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 。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是一首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姿态,从来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郑燮不但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话说是“画竹子以慰天下劳人”。,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体现了爱国者的情怀,。,它还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词语注释,闻:听见;看见。,官军:指唐王朝的军队。,剑外:剑门关以外,这里指四川。当时杜甫流落在四川。也做剑南。,蓟北:泛指唐代幽州、蓟州一带,今河北北部地区,是安史判军的根据地。,涕:眼泪。,词语注释,却看:再看,还看。,却:回头,妻子:妻子和孩子。,愁何在:哪还有一点的忧伤?愁已无影无踪。,漫卷:胡乱地卷起(这时还没有刻板的书)。是说杜甫已经迫不及待地去整理行装准备回家乡去了。,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欣喜若狂)。,白日:,白天,,表现时光美好。放歌:放声高歌。,须:应当。纵酒:开怀痛饮。,青春:指明丽的春天。作伴也作:与妻儿一同。这里的青春是人格化了的。,“即从”二句:写还乡所采取的路线。,即,是即刻。,穿:穿越。,便:就的意思。襄阳:今属湖北。洛阳:今属河南,古代城池。,译文:,剑门关以南的四川,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这个消息,我,惊喜得涕泪交流,沾湿了衣裳。回过头来再看妻子,和孩子,,平日的优愁已不知跑到何处去了;我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几乎要发狂。白日里我要放声歌唱,纵情畅饮;美好的春景正好伴着我返回故乡。我们要立即动身,从巴峡乘船,穿过巫峡,顺流直下到达湖北襄阳,再从襄阳北上,直奔洛阳。,写作背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公元763年(广德元年)春天,作者-杜甫54岁。公元762年(宝应元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持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到此算是结束。正流寓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过着飘泊生活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作。,中心思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写出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欣喜若狂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简析:,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丧乱的诗人,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全诗八句。开头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因此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诗的后六句都是对偶,但却明白自然像说话一般,有水到渠成之妙。,贯穿全诗的是一个“喜”字。前四句由“忽传”、“初闻”、到“却看”、“漫卷”几个连续动作,把他惊喜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后四句通过想象,尽情描写“喜欲狂”时的激动心情:不但要高歌痛饮,而且恨不得趁着大好春光马上回到家乡。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怀乡之情。“即从”、“便下”、“向”这四个富有动感的词充分表现了作者想象自己穿过巴峡、巫峡、路过襄阳、洛阳,回到了梦寐以求的家乡的喜悦急迫的心情。,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尔玉,又字璱人,号定盦(an),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后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庵 ,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后人亦常称之为“龚定庵”。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出身于世代官宦学者家庭。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第220首,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jing)人才。,【注释】,九州:中国。,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恃(sh):依靠。,风雷:疾风迅雷般的社会变革。,万马齐喑yn: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究:终究、毕竟。,天公:造物主,天子,也代表皇帝。,抖擞:振作精神。,拘:拘束、束缚。,降:降下。,译文,只有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气,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语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皇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赏析,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现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廷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从大处着眼、整体着眼、大气磅礴、雄浑深邃的艺术境界。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的名句。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诗人、词人、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经拜过欧阳修为师)。(分为唐二家,宋六家)。,浣溪沙,宋,苏轼,(序言),游蕲(q)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上阕),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下阕),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注释,1.蕲水,县名,今湖北浠水县。,2.浸:泡在水中。,3.子规:布谷鸟。,4.唱黄鸡:感慨时光的流逝。因黄鸡可以报晓。表示时光的流逝。,5,.无再少:不能回到少年。,6,.白发:老年,7,.潇潇:形容雨声,译文,游历在蕲水的清泉寺,清泉寺面对着兰溪,兰溪的水向西流去。,山脚下兰草嫩芽一小部分泡在水中,松林间小路清净无泥。傍晚细雨,潇潇,,布谷鸟时不时啼鸣叫着。,谁说人老不能再回到少年时代?门前的流水还能执著地奔向西方呢!不必因为烦恼而抱怨年老,而过度感慨时光的流逝。,赏析,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春,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这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然而这首词却在逆境中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上阕,写自然景色,首二句描写早春时节,溪边兰草初发,溪边小径洁净无泥,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却以潇潇暮雨中,布谷鸟哀怨的啼声作结。子规声声,提醒行人不如归去,给景色抹上了几分伤感的色彩。,下阕,却笔锋一转,不再陷于子规啼声带来的愁思,而是振起一笔。常言道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岁月的流逝,正如同东去的流水一般,无法挽留。然而,人世总有意外,门前流水尚能西,既是眼前实景,又暗藏佛经典故。东流水亦可西回,又何必为年华老大徒然悲哀呢?看似浅显,却值得回味。词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然而上阕结句的子规啼声,隐隐折射出词人处境,也更显出词中达观态度的难能可贵,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谓:愈悲郁,愈豪放,愈忠厚,令我神往。,王观,(公元1035年1100年),字通叟,宋代词人,如皋(今江苏如皋)人。王安石为开封府试官时,科举及第。宋仁宗嘉庇佑二年(1057)考中进士。后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在任时作扬州赋,宋神宗阅后大喜,大加褒赏。又撰扬州芍药谱 1卷。官至翰林学士。相传曾奉诏作清平乐一首,描写宫廷生活。高太后对王安石等变法不满,认为王观属于王安石门生,就以清平乐亵渎了宋神宗为名,第二天便将王观罢职。王观于是自号“逐客”,从此以一介平民生活。,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n)边? 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注释,卜算子:词牌名。,鲍浩然:诗人的朋友。,水是眼波横:这里的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是眉峰聚:这里的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欲:想要,眉眼盈盈处: 山水交汇的地方。,译文,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朋友要去哪里呢? 到水交汇之处。,刚送走了春天, 又要送好友离去。如果你到江南赶上了春天,,,就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简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词中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巧妙别致的比喻,风趣俏皮的语言,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鲍浩然时的心绪。 词的上片着重写人。起首两句,运用风趣的笔墨,把景语变成情语,把送别诗所见自然山水化成为有情之物。当这位朋友归去的时候,路上的一山一水,对他都显出了特别的感情。那些清澈明亮的江水,仿佛变成了他所想念的人的流动的眼波;而一路上团簇纠结的山峦,也似乎是她们蹙损的眉峰了。正因为友人鲍浩然在归途中怀着深厚的怀人感情,山水都变成了有感情之物。 三、四两句 ,点出行人此行的目的:他的去处,是“眉眼盈盈处”。“眉眼盈盈”四字有两层意思:一指江南的山水,清丽明秀,有如女子的秀眉和媚眼;二指有着盈盈眉眼的那个人。因此“眉眼盈盈处”,既写了江南山水,也同时写了他要见到的人物。此两句写送别时的一往情深却又含而不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