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产业空间布局

上传人:门**** 文档编号:243419224 上传时间:2024-09-22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1章 产业空间布局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第11章 产业空间布局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11章 产业空间布局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十一章产业空间布局,Business School of LC University,Wang Bing-,yi,2010,第十一章 产业空间布局,一、产业布局的理论基础,三、产业布局效果评价,二、产业布局的机制与模式,一、产业的理论基础,1.,产业布局的含义,3.,产业区位理论,4.,以后起国家为出发点的布局理论,2.,产业区域分工理论,就一个国家范围而言,,产业布局,是指各个产业及产业内的各部门在整个国土范围内的分布与组合。就全球范围而言,产业布局则是指国际间或国际区域间的产业分工与空间分布。,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首先,产业布局是各产业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状况。,其次,产业布局是产业的地域分工与协作关系,是各产业的地域组合。,第三,产业布局是对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协调与组织。,第四,产业布局是对产业空间转移与产业区域集群的战略部署和规划。,1.,产业布局的含义,绝对优势论,认为各国产业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有利的生产条件,(,主要是生产技术,),;,相对优势论,认为通过合理分工生产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国际,(,或区际,),分工和贸易仍能使双方得到好处;,动态优势论,认为产业优势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时间的推移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绝对优势,相对优势,动态优势,技术差距理论,资源禀赋理论,认为要素票赋的相对差异决定了区域及国际分工与贸易的产生;贸易产生的结果是逐渐消除不同国家之间商品价格差异,进而使两国生产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价格均等化趋势是贸易使产业活动适应于生产要素地区供应情况的自然结果,又称创新与模仿理论,认为技术差距是产生比较优势和贸易利益的一个重要因素。技术创新国家总是可以靠技术创新和控制技术外流而不是靠要素禀赋来获得特殊利益、保持其贸易结构的。,它也是一种动态优势理论。,2.,产业区域分工理论,1,它是技术差距论之一。该论主要研究了各种生产要素在不同状态下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因而可以用来解释部分工业品的国际贸易格局,解释世界性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的某些趋势。构成了后来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的核心内容。,P25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中心外围理论,普雷维什理论的重要特点是从区际收支角度,而不仅仅是从资源禀赋差异角度来考察产业区际分工、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广泛采用非初级产品出口和进口替代战略。为发展中国家改善贸易条件、制定产业布局战略提供了思路和理论基础,。,2.,产业区域分工理论,2,杜能在,孤立国,中认为,在农业布局问题上,什么地方适合种什么作物,并不完全由自然条件决定,农业经营方式也不是任何地方越集约化越好。在确定农业活动最佳配置点时,要把运输因素考虑进来。,杜能的农业圈层论,韦伯工业区位论,认为工业布局主要受到运费、劳动费和聚集力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运费起决定作用;劳动费在生产成本中占很大比重或与运费相比在成本中所占比重大一些的工业而言,运费最低点不一定是生产成本最低点;聚集力是指企业规模扩大和工厂在一地集中而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和企业外部经济效益的增长。聚集经济效益:一方面取决于聚集产业或企业的种类与结构,另一方面取决于聚集规模。,3.,产业区位理论,古典区位论,其理论核心是以生产成本最低为准则来确定产业最优区位。,该学派最早的代表人物是龙哈特,主要代表人物是韦伯。韦伯之后成本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是胡佛、赖利、艾萨德等。,成本学派,成本市场学派,市场学派,主要观点是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尽量将企业布局在利润最大的区位。在瓜分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市场划分与市场网络合理结构安排。代表人物有谢费尔,费特尔,帕兰德,罗斯特朗,克里斯塔勒和廖什等。,该学派是在成本学派与市场学派的基础上形成的。该学派建立了一般均衡理论,而且探讨了区域产业布局与总体产业布局问题。其主要代表人物有艾萨德、俄林、弗农等。,3.,产业区位理论,现代区位论,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其核心内容是:在一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某些主导部门或者有创新力的企业在特定区域或者城市聚集,从而形成一种资本和技术高度集中,增长迅速并且有显著经济效益的经济发展机制。,增长极,理论,地理性二元经济论,点轴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过程看,产业、特别是工业先集中于少数点,即增长极。随着经济的发展再进一步围绕交通线路形成经济带(轴)。,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在,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一书中认为:在后起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发达地区由于存在成本和价格优势而吸引资源与要素集中;但集中超过一定限度后,往往出现规模报酬递减。这样,不发达地区将通过发达地区的外溢效应而获得经济增长的机会。,4.,以后起国家为出发点的布局理论,二、产业布局的机制与模式,1.,产业布局的制约因素,3.,产业布局模式,2.,产业布局的机制,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区位、人口、社会历史、文化、制度等,经济发展水平、市场需求及竞争状况、基础设施等,1.,产业布局的制约因素,技术因素,技术存量及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布局的主体是中央政府;产业布局的目标是国家整体利益;产业布局的手段是行政命令,计划机制,两种机制的比较,市场机制,产业布局的主体是企业;产业布局的目标是企业利润最大化;产业布局的手段是经济利益导向,决策过程比较:,市场决策权利分散,迅速,转换也比较快,区域经济稳定性比较:,市场盲目性大,,区域分工效率比较:,市场分工的效益比较低,利益驱动比较:,市场的利益驱动作用大,激励性大,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可操作性比较:,市场可操作性比较强,2.,产业布局的机制,主要特点:首先确定一些区域,并根据其自然、人文和交通等状况,选择主导产业;然后通过政策引导培育增长极;最后通过各增长极带动其他地区及其周围的经济发展。,增长极,模式,网络模式,点轴模式,特点:在增长极基础上,通过建立和完善极与极、点与点之间的各种连接线路和流动管道,以形成连接增长极的轴线。通过轴线的培育与发展,再带动其两侧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是:经济发达地区,根据交通通讯网络状况,把网络的中心城市和主导城市作为高层次地区增长极,把网络主轴线作为一级轴线,布局和发展区内高层次的产业。,3.,产业布局的模式,区域梯度开发模式,首先让有条件高梯度地区引进、掌握先进技术,然后逐步向处于二、三级梯度的地区报移,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三、产业布局效果评价,1.,产业布局效果评价的含义,3.,均衡度分析,4.,区域产业结构专门化分析,5.,区域产业结构变动模式分析,2.,集中度分析,产业布局效果评价,包括两种类型:一是预评价,二是后评价。,预评价,是指在产业布局决策阶段,对布局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评价论证,并进行各种效益预测,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后评价,是指在产业布局方案实施后,再进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评价论证,,评价内容,主要包括集中度分析、均衡度分析、产业专门化分析和区域产业结构变动模式分析等。,1.,产业布局效果评价的含义,2.,集中度分析,(,1,) 集中指数及其变化,(,3,) 区域集中度及其变化,(,4,) 分散度及其变化,(,2,) 地理联系率及其变化,(,1,)集中指数及其变化,是表明某种经济活动在某区域内集中程度的指标。,含义,式中:,C,为集中程度指数,T,为全国或全区总人口或总面积,,H,为占全国或全区经济总量半数的地区人口或面积,集中度指数在,0,100,之间波动。,公式,作用,一般说来:如果,C50,为相当分散;,50C 70,为分布比较平衡;,70C 90,为相当集中;,90C 100,为高度集中。,利用这一指数来揭示区域产业集中程度,可分别计算区域布局前的集中度指数,C0,和区域产业布局后的集中度指数,C1,,如果,C1,C0,,则说明集中度降低;反之,则说明集中度升高。,(,2,)地理联系率及其变化,地理联系率是反映两个经济要素在地理分布上的联系情况的指标。如果两个要素在地理上的分布比较一致,地理联系率高,就意味着产业空间集中度低;反之,地理联系率低,就说明两要素的地理分布差异大,意味着产业空间集中度高。,含义,G,为地理联系率,,Si,为区域第,1,要素(如总产出)占全国或全区比重,,Pj,为区域第,2,要素(如人口)占全国或全区的比重。,公式,作用,利用这一指标评价区域产业布局集中程度时,可分别计算区域布局前后的地理联系率。如果前者小于后者,则说明集中度降低;反之,则说明集中度升高。,(,3,)区域集中度及其变化,区域集中度也是反映经济现象在全国或地区集中程度的指标,用全国或地区构成中比重居前,3,位或前,5,位的区域的比重之和来表示,。,含义,J,为集中度;,X,1,、,X,2,、,X,3,分别为占全国或全区经济总量的比重居于第一、二、三位的地区的比重。,公式,作用,利用这一指标评价区域产业布局集中程度时,可分别计算区域布局前后的区域集中度,J,。如果前者小于后者,则说明集中度上升;反之,则说明集中度下降。,(,4,)分散度及其变化,分散度从相反的角度描述了经济布局的集中度。它是指在全国或全区经济总量中居前,3,位或前,5,位的地区的比重之和减去其余各地区比重平均值的差,与其余各地区比重平均值之比。,含义,F,为分散度,; Xi,(,i,1,,,2,,,3,)是前,3,位区域的比重,;,Xj,(,j,1,,,2,,,3,,,,,n,)是其余区域的比重。,公式,作用,F,越趋于,0,,表明集中度越大;,F,越趋于,l,,表明分散度趋大。同样,利用分散度来揭示区域经济布局集中程度时,可分别计算区域布局前、后的分散度,如果前者小于后者,则说明分散度升高,集中度降低;反之,则说明分散度降低,集中度上升。,3.,均衡度分析,(,1,) 静态不平衡差及其变化,(,3,) 变异系数及其变化,(,4,) 基尼系数及其变化,(,2,) 标准差及其变化,(,1,)静态不平衡差及其变化,区域之间的产出差距越大,则说明该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空间集中度越高,不平衡度越高,平衡度越低;反之,则相反。不平衡差就是衡量区域经济不平衡的指标。,含义,C,为两个区域之间的静态不平衡差;,L,为经济实力较弱的地区的经济指标;,M,为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的相应经济指标。,公式,作用,C,越大,说明均衡度越低;反之则反之。此指标只能用于两个地区间的对比,不能从总体上反应区域内经济分布的均衡度。当然,为了说明均衡度的变化,也必须计算区域布局前后的静态不平衡差,如果,C0,C1,,说明均衡度降低;反之则反之。,(,2,)标准差及其变化,衡量区域布局的均衡度也可以用标准差指标,标准差可以较全面反映区域绝对差异。,含义,为标准差;,Yi,(,i,1,,,2,,,3,,,,,n,)某地区的经济指标;,Y,为各地区相应经济指标的平均值;,n,为地区数。,公式,作用,该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均衡度越低,反之则均衡度越高。,4.,区域产业结构专门化分析,(,1,) 区位熵,(,3,) 区域结构专门化指数,(,4,) 区域结构相似系数,(,2,) 专门化率,(,1,)区位熵(产业地区集中度),是反映各产业专业化程度的指标,也可以用来分析产业的地区集中程度和区域产业竞争优势,因此也称产业地区集中度。,含义,LQ,是,i,地区,j,产业的区位商,,e,ij,是,i,地区,j,部门的就业人数(或产值),,e,it,是,i,地区就业总数(或总产值),,Enj,是全国,j,产业就业人数(或,j,部门产值),,Ent,是全国就业总数或总产值。,公式,作用,如果,LQ,大于,1,且数值越大,说明该地区,j,产业专业化或集中化程度越高;反之,若,LQ,小于,1,且数值越小,说明该地区,j,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或集中化程度越低。,(,2,)专门化率,与区位熵一样,也是反映各产业专业化程度的指标。,含义,Sr,为专门化率;,m,为某区域某产业的净产值;,M,为全国相应产业的净产值;,n,为该区域全部产业的净产值;,N,为全国全部产业的净产值。,公式,作用,专门化率超大,说明产业的专门化程度也就超高。专门化率越低,该产业的专门化程度就越低。通过对比区域布局前后产业专门化率的变化,可以看出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和产业布局效果。,(,3,)区域产业结构专门化指数,是反映整个区域产业结构倾斜度的指标。它是区域产业构成比与全国产业构成比之差的绝对值总和的一半。,含义,Z,为区域产业结构专门化指数;,Aij,为,i,区域,j,产业的比重;,Aj,为全国,j,产业的比重。,公式,作用,此指数在,0,1,之间。当其值为,0,时,表明该区域没有专门化产业,其产业结构与全国完全一致;当其值为,1,时,表明该区域产业与全国不同,即该区域有的产业,全国其他地方没有;全国其他地方有的产业,该区域又没有。指数值越大,表明区域产业结构越具特色。,(,4,)区域结构相似系数,结构相似系数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采用的,用来衡量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产业结构相似或差异程度的指标。,含义,S,12,是结构相似系数,,X,li,是区域,1,中,i,产业的结构比重,,X,2i,是区域,2(,一般是全国,),中,i,产业的结构比重,,公式,作用,该系数介于,0,1,之间,系数值越大,说明两区域间相似程度越高,反之越低;系数值越小,相似程度越低。,通过计算区域开发前后的结构相似系数,也可以评价区域布局前后产业结构的专门化程度的变动情况。,5.,区域产业结构变动模式分析,(,1,)区域结构变动模式分析的理论依据,(,3,)总体转移指数,(,4,)区域产业结构变动模式,(,2,)比例转移指数与差异转移指数,区域产业结构变动模式是区域产业布局与结构调整的结果。分析区域产业结构变动模式,可以从区域经济结构整体演变的角度研究产业布局的效果,并对区域产业布局效果进行评价。,区域产业结构变动模式评价的依据是,H,S,帕洛夫提出的产业转移分析理论。该理论对工业结构变化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概括。,该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增长中客观存在两种不同转移因素的作用。一是比例转移;二是差异转移;二者之和是总体转移。这两种因素决定了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动模式、经济增长的特点及模式。,(,1,)区域结构变动模式分析的理论依据,(,2,)比例转移指数,比例转移指数,是用来量度全国范围内工业结构变化对区域经济影响的指标。,比例转移,是指全国范围内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即如果一个区域的专业化部门同时又是全国范围的低速增长部门,则比例转移下降;反之,则比例转移上升。,含义,式中符号的含义见,P270,公式,经济含义,若,Sp,o,,表明区域拥有全国工业结构变动中高速增长的部门,且支持了区域经济增长。若,Sp,0,,说明区域拥有全国工业结构变动中高速增长部门,但对该区域的经济增长影响并不显著。若,Sp,0,,说明区域不存在全国工业结构变动中的高速增长部门。,(,2,)差异转移指数,差异转移指数,是用以量度区域工业结构变化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指标。,差异转移,是指区域经济增长可能由本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推动,尽管该产业可能是全国范围的衰退产业或低速增长产业。,含义,式中符号的含义见,P270,公式,经济含义,若,Sd,o,,表明区域内存在着比较优势部门,且支持了区域的经济增长。若,Sd,=0,,表明区域比较优势部门末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显著作用。若,Sd,0,,表明区域比较优势部门衰退,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负效应。,(,3,)总体转移指数,总体转移是,比例转移和差异转移之和,即两种工业结构变动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总和。,总体转移指数,是两个变量之差,即实际区域经济变化和按全国平均变化速度计算的区域经济变化之差,它包括比例转移和差异转移两部分。,含义,式中符号的含义见,P271,公式,经济含义,若,S,0,,表明区域工业总量增长高于全国水平,意味着该区域经济发展较快;若,S,0,,表明区域工业总量增长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若,S,0,,则表明区域工业增长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即意味着该区域经济发展相对缓慢。,(,4,)区域产业结构变动模式,即当,Sp/S,0.5,时,也即在一定时期内、区域主要赖以发展那些在全国工业结构变动中高速增长的部门来促进该区域的经济增长。,与全国结构变动趋同模式,即当,Sp/S,=0.5,时,区域产业结构向优势产业倾斜,也即在一定时期,区域产业结构主要依靠发展本区域内的优势产业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优势产业主导模式,平行发展模式,即当,Sp/S,=,Sd,/S,时,区域产业结构既发挥了区域优势,又与全国产业结构变动一致。也即在一定时期内,区域充分利用了全国工业结构变动及区域比较优势产业的双重有利条件。,本章思考题,1,、简述现代各派产业布局理论的主要观点,2,、制约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产业布局的主要模式有哪些?,4,、如何评价产业布局的效果,5,、谈谈我国产业聚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不用做,4,、,5,小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