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大家好,1,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病损的定位诊断,运动、感觉、反射,张淑琴,027-82416014,2,运动,3,运动神经系统的组成,上运动神经元(锥体束),下运动神经元,锥体外系统,小脑系统,4,上运动神经元的解剖及生理,上运动神经元(锥体系统),组成:大锥体细胞-皮质脊髓束-皮质脑干束,功能:随意运动,病损:痉挛性瘫痪(中枢性瘫痪),5,下运动神经元的解剖及生理,下运动神经元-运动的最后通路,组成:脊髓前角细胞-脊神经,脑神经运动核-脑神经,功能:随意运动,病损:迟缓性瘫痪(周围性瘫痪),6,锥体外系统系统的解剖及生理,锥体外系统,组成:广义:纹状体系统(纹状体、红核、黑 质、丘脑底核)、前庭小脑系统,狭义:纹状体系统即基底节(纹状体、红核、黑质、丘脑底核),功能:调节肌张力,协调肌肉运动,病损:肌张力改变、不自主运动,7,运动神经系统的解剖及生理,小脑系统,组成:小脑,功能:协调随意运动,病损:共济失调、平衡障碍,8,上运动神经元的传导通路,大脑额叶中央前回运动区-大锥体细胞,下行轴突形成锥体束(皮质脊髓束&皮质延髓束),特点: 经2级神经元传导(图2-21),9,下运动神经元的传导通路,脊髓前角细胞-脊神经,脑神经运动核- 脑神经,是运动冲动到达骨骼肌的唯一途径,10,瘫痪,肌萎缩,肌张力改变,不自主运动,共济失调,运动系统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11,1.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痉挛性瘫痪(spastic paralysis),中枢性瘫痪(central paralysis),2.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瘫痪-常用分类,弛缓性瘫痪,(flaccid paralysis),周围性瘫痪(peripheral paralysis),12,痉挛性瘫痪与弛缓性瘫痪的鉴别,(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与下运动神经元瘫痪),临床特点,痉挛性瘫痪,弛缓性瘫痪,瘫痪分布范围,较广, 偏瘫单瘫截瘫和四肢瘫,多局限(肌群为主), 或四肢瘫(如GBS),肌张力,增高, 呈痉挛性瘫痪,减低, 呈弛缓性瘫痪,反射,腱反射亢进, 浅反射消失,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浅反射消失,病理反射,(+),(-),肌萎缩,无, 可见轻度废用性萎缩,显著, 早期出现,肌束震颤,无,可有,皮肤营养障碍,多数无,常有,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正常, 无失神经电位,神经传导速度减低, 有失神经电位,肌肉活检,正常, 后期呈废用性肌萎缩,失神经性改变,13,1. 皮质型,定位诊断-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上运动神经元不同部位病变引起不同临床表现,2. 内囊型,3. 脑干型,4. 脊髓型,14,病变部位 瘫痪类型,大脑皮层 单瘫,内囊 偏瘫,脑干 交叉瘫,脊髓横断 截瘫,前角或神经干 单瘫,瘫痪的定位诊断,15,1. 皮质运动区,上运动神经元病损的定位诊断,刺激性病变,对侧躯体相应部位局限性阵发性抽搐,如杰克逊(Jackson)癫痫,局限破坏性病损,引起对侧单肢瘫,对侧上肢瘫合并下半部(中枢性)面瘫,大范围病灶可致偏瘫,16,2. 皮质下白质(放射冠区),放射冠皮质与内囊间的投射纤维,愈接近皮质, 神经纤维分布愈分散, 引起对侧单瘫,愈深部纤维愈集中, 导致对侧不均等性偏瘫,3. 内囊,运动纤维最集中出现“三偏”征,对侧均等性偏瘫,(包括中枢性面瘫舌下神经瘫),对侧偏身感觉减退,对侧同向性偏盲,17,4. 脑干,交叉性瘫痪 病灶水平同侧脑神经下运动神经元性瘫,对侧肢体上运动神经元性瘫,(包括病变水平以下对侧脑神经上运动神经元性瘫),Weber综合征,Millard-Gubler综合征,Foville综合征,Jackson综合征,18,5. 脊髓,(1) 脊髓半切损害,病变同侧损伤水平以下痉挛性瘫痪,病变损伤水平以下分离性感觉障碍,(图2-24),19,颈膨大以上: 四肢上运动神经元瘫,颈膨大病变: 双上肢下运动神经元瘫&双下肢上运动,神经元瘫,胸髓病变: 双下肢痉挛性截瘫,腰膨大病变: 双下肢弛缓性截瘫,5. 脊髓,(spinal cord),(2) 脊髓横贯性损害,受损平面以下两侧肢体瘫,完全性感觉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20,下运动神经元病损的定位诊断,迟缓性瘫痪(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1)周围神经、,(2)神经丛,(3)前根,(4)脊髓前角细胞,21,1. 脊髓前角细胞,节段性弛缓性瘫,无感觉障碍,2. 前根,节段性分布弛缓性瘫痪,见于髓外肿瘤椎骨病变压迫脊髓膜炎,后根常同时受累,伴根性痛节段性感觉障碍,3. 神经丛,一个肢体多数周围神经瘫痪,感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4. 周围神经,瘫痪分布与每支周围神经支配一致,伴相应区域感觉障碍,22,小结,上下运动神经元组成,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鉴别,不同部位瘫痪的特点,23,感觉,感觉是作用于感受器的各种形式的刺激在人脑中的直接反应,24,感觉分类,1 特殊感觉:嗅觉、视觉、味觉、听觉,2 普通感觉,(1)浅感觉:是皮肤、粘膜感受的外部感觉,如痛觉、温度觉、触觉。,(2)深感觉:来自肌肉、肌腱、骨膜和关节的本体感觉,如运动觉、位置觉、振动觉。,(3)复合感觉(皮质感觉):实体觉、图形觉、两点辨别觉、皮肤定位觉、重量觉,深感觉传导路,浅感觉传导路,第1级神经元,脊神经节,脊神经节,第2级神经元,薄束核、楔束核,脊髓后角,第3级神经元,背侧丘脑,背侧丘脑,纤维交叉,脑干(丘系交叉),脊髓(前连合上升2-3节段),25,解剖及生理,1 感觉的传导径路:由三个向心的感觉神经元相连而成。,刺激-感觉纤维末梢感受器-后跟神经节-脊髓后角细胞、延髓薄束核、楔束核-丘脑外侧核-内囊后肢丘脑辐射-大脑皮层中央后回。,26,解剖及生理,后索包括薄束、楔束,来自下部节段的纤维组成薄束在内,来自上部节段的纤维组成楔束在外。,脊髓丘脑束的排列则与后索相反,外部传告来自下部节段(L、S)的感觉,内侧部传导来自上部节段(C、T)的感觉,传导束排列的规律性对髓内髓外疾病的诊断有意义。,27,节段性感觉支配(图2-16),皮节,每个感觉根或脊髓节段,支配一片皮肤感觉,(31个皮节),每个皮节均由3个后根重叠支配-三根定律(图2-17),脊髓损伤上界比查体平面高1(1),解剖及生理,28,感觉障碍-解剖学基础,颈腰&骶部脊神经前支,形成颈丛腰丛&骶丛,节段性支配关系有助于定位诊断,周围神经(体表分布与脊髓的,节段性分布不同)图2-18, 2-19,29,神经干型感觉障碍,末梢型感觉障碍,后根型感觉障碍,髓内型感觉障碍,后角型,后索型,侧索型,前连合型,脊髓半切型,横贯型,马尾圆锥型,脑干型感觉障碍,丘脑型感觉障碍,内囊型感觉障碍,皮质型感觉障碍,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30,末梢型,四肢对称性的末端各种感觉障碍,2. 神经干型,受损害的某一神经干分布区各种感觉均减退或消失,3.后根型,单侧节段性完全性感觉障碍,感觉障碍范围与神经根的分布一致,31,前连合型,双侧对称性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后角型,单侧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同侧节段性痛温觉缺失, 触觉保留),髓内型感觉障碍,32,髓内型感觉障碍,33,马尾圆锥型,肛周及会阴部马鞍状感觉缺失,马尾病变出现后根型感觉障碍伴剧烈疼痛,见于肿瘤或炎症.,髓内型感觉障碍,34,脊髓半切综合征(脊髓半离断型),(Brown-Sequard syndrome),病变平面以下对侧痛温觉丧失,同侧深感觉丧失,脊髓横贯性损害,病变平面以下全部感觉障碍,见于急性脊髓炎脊髓压迫症后期,髓内型感觉障碍,35,同侧面部对侧偏身痛温觉减退或丧失,伴其它结构损害症状&体征,e.g, 小脑后下动脉闭塞,(Wallenberg综合征),病变累及三叉神经脊束脊束核&对侧,已交叉的脊髓丘脑侧束,5. 交叉型(脑干型),36,脑桥中脑丘脑&内囊等,大脑皮质感觉区分布较广,局灶病变仅损及部分感觉,6. 偏身型(丘脑、内囊型),7. 单肢型(皮质型),37,躯体感觉障碍的分类,1 刺激性症状:,(1)感觉过敏(hypersthesia),(2)感觉倒错(dysesthesis),(3)感觉过度(hyperpathia),(4)感觉异常(paresthesia),(5)疼痛 包括局部性疼痛、放射性疼痛、扩散性疼痛、牵涉性疼痛。,2 抑制性症状 完全性感觉缺失、分离性感觉障碍,、皮质感觉缺失 。,38,小结,感觉的分类,感觉的传导通路,感觉障碍的定位,躯体感觉障碍的分类,39,反射,40,定义,反射就是神经系统在调节机体的活动中,对内外环境的刺激所作出的适宜反应,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41,分类,1 浅反射:是刺激皮肤、粘膜、角膜等引起肌肉快速收缩反应。如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跖反射、角膜反射、咽反射和软腭反射等。,2 深反射:为肌腱和关节反射。如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反射、膝反射、踝反射、阵挛、Hoffmann征、Rossolimo征。,3 病理反射:锥体束征。如巴彬斯基征及等位征、强握反射、脊髓自主反射等,42,反射弧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深反射,肱二头肌反射(C56),肱三头肌反射(C67),桡骨骨膜反射(C58),膝反射(L24),踝反射(S12),浅反射,角膜反射,咽反射,腹壁反射(T712),提睾反射(L12),跖反射(S12),肛门反射 (S45),43,深反射减弱 & 消失(下运动神经元),深反射增强(上运动神经元):,Hoffmann sign,Rossolimo sign,浅反射减弱 & 消失(上 & 下运动神经元),病理反射(上运动神经元),Babinshi sign,Chaddock sign,Oppenheim sign,Gordon sign,Schaeffer sign,Gonda sign,脊髓自动反射(防御反应)、总体反射,反射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44,小结,反射的分类,45,讨论,46,定位诊断,女性,9岁,1月来右眼外展不能,左侧上下肢中枢性瘫痪,病变部位在,舌尖向左偏,右侧痉挛性偏瘫,右侧可引出Babinski征,病变部位在,某患者神经系统检查时发现自肩以下左侧深感觉障碍,右侧痛觉与温度感觉障碍,左上肢为弛缓性瘫痪,左下肢为痉挛性瘫痪,其病变部位在,47,定位诊断,男,30岁,2个月来感右下肢无力,左下半身麻木。检查:左侧乳头水平以下痛觉、温度觉减退,右下肢腱反射亢进,右侧可引出Babinski征,右侧髂前上嵴以下音叉震动觉减退,右足趾位置感觉减退。应考虑,某患者神经系统检查时发现左眼不能睁开,翻开左眼时左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左眼球处于外下斜位,示齿时嘴向左侧歪斜,伸舌偏向右方,右侧痉挛性偏瘫,其病变部位在,48,定位诊断,患者女性 65岁 自述“半身不遂”。左上、下肢瘫痪,肌张力,腱反射亢进,无肌萎缩;左侧腹壁反射消失,病理反射();左半身(包括头面部)各种感觉消失;双眼左半视野偏盲;发笑时,口角歪向右侧,伸舌时,舌尖偏向左侧,舌肌肌萎缩;余(),患者:男性 成人 嗜烟,自述右手食、中指末节相邻部位溃烂而不感疼痛。两上肢及乳头平面以上痛温觉消失;余(),49,定位诊断,患者:男性 半年前背部曾受外伤。右腿瘫痪,肌张力,无肌萎缩;右膝跳反射亢进,右腿病理反射() ;右半身自乳头平面以下精细触觉消失,右腿本体感觉消失;左半身自剑突以下痛温觉消失;余(),患者:女性 5岁 在一次发高烧后发现左下肢不能活动。头、颈、两上肢、右腿活动良好左下肢瘫痪、肌肉萎缩、肌张力左膝跳反射消失,病理反射()全身深、浅感觉均正常,1.病变部位 2.损伤结构 3.症状发生原因,50,掌握内容,1、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鉴别,2、上下行传导通路,3、运动、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4、感觉的分类,5、反射的分类,6、感觉传导束在脊髓的解剖特点,5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