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施肥

上传人:门**** 文档编号:243362878 上传时间:2024-09-21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9.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施肥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科学施肥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科学施肥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土壤肥料学,(肥料部分),资源与环境学院,刘春生,CSliu,植物营养与科学施肥基础知识,植物营养,科学施肥,作物靠什么生长,?,作物与环境的关系,?,如何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植物营养,一、 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二、 作物矿质营养的基本特点,三、 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四、 影响作物吸收养分的环境条件,作物生长发育从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施肥是满足作物营养的手段。要合理施肥,就要研究作物需要什么营养元素,作物怎样吸收这些元素以及受哪些环境条件的影响?,一、 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作物体内元素组成及含量,水分,75,95,新鲜作物,C,(,1,),H,(,3,),O,(,2,),N,(,4,),95,99,干物质,(,5,25,),灰分元素,Ca K,Si,P S,Cl,Al Na Fe,(,1,5,),灰分元素:,将作物干物质进行煅烧后,,C H O N,以气体形态挥发(气态元素)残留下的不挥发的物质称,灰分,,灰分中的元素称灰分元素。,植物体中元素有七十多种,含量相差很大,这与:,植物的种类有关,如:盐生植物含钠多、豆科植物含氮多、水稻含硅多,马铃薯、甜菜含钾多;,环境有关,如:红壤土上的植物含铝多;施肥可以增加植物体内该元素的含量。,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自然界的元素在植物体内几乎都能找到,但并非全部必需。可以用除去某一元素的营养液进行培养试验,通过作物生长和发育的情况判断。,D.I.Arnon,和,P.R.Stout,1939,年提出了判断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三条标准,:,1.,这种元素对所有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不可缺少的。如果缺少该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活史,必要性,2.,这种元素的功能不能由其它元素所代替。缺乏这种元素时,植物会表现出特有的症状,只有补充这种元素后症状才能减轻或消失,专一性,3.,这种元素必须直接参与植物的代谢作用,对植物起直接的营养作用,而不是改善环境的间接作用,直接性,目前认为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16,种,(大量元素,9,种,微量元素,7,种):,大量营养元素 主要吸收形态 主要来源 在干物质中的含量(),C CO,2,大气,45,H H,2,O,土壤水,45,O CO,2,O,2,大气和土壤空气,6,N NH,4,+,NO,3,-,土壤,1.5,P H,2,PO,4,-,HPO,4,2-,土壤,0.2,K K,+,土壤,1.0,S SO,4,2+,土壤,0.1,Ca,Ca,2+,土壤,0.5,Mg Mg,2,土壤,0.2,微量营养元素,种类 吸收形态 含量 主要来源,Cl,Cl,-,0.01,土壤,Fe Fe,3,Fe,2,0.01,土壤,Mn,Mn,2+,0.005,土壤,B BO,3,3-,B,4,O,7,2-,0.002,土壤,Zn Zn,2+,0.002,土壤,Cu,Cu,+,Cu,2+,0.0006,土壤,Mo MoO,4,2-,0.00001,土壤,必需营养元素的分组和来源,C,、,H,、,O,天然营养元素,非矿质元素,来自空气和水,大量元素,N,、,P,、,K,植物营养三要素,(0.1%以上) 或,肥料三要素,Ca,、,Mg,、,S,中量元素,矿质元素,微量元素,Fe,、,Mn,、,Zn,、,Cu,、,来自土壤,(0.1%以下),B,、,Mo,、,Cl,CO,2,O,2,SO,2,H,2,O,O,2,Mineral,Nutrients,植物养分来源示意图,必需元素的作用,1,、构成作物活体的结构物质及生活物质,:,C H O N S Ca Mg,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等,蛋白质、氨基酸、核酸、脂类、叶绿素等,2,、加速作物体内代谢,:,Zn Cu,Mn,Cl,Mo B Fe Ca Mg K.,是酶的辅基或活化基,3,、对作物具特殊功能的元素,:,K Ca Mg .,调节渗透势,增强抗逆性,必需营养元素间的相互关系,1.,同等重要律,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的 数量不论多少都是同等重要的,生产上要求:,平衡供给养分,2.,不可代替律,植物的每一种必需营养元素都有 特殊的功能,不能被其它元素所 代替,生产上要求:,全面供给养分,二、作物矿质营养的基本特点,1,、数量:作物需,16,种必需元素是通性;,但作物不同所要求的数量不同:,块根、块茎类作物如:马铃薯、甘蔗需钾多;,以收获叶子为主的蔬菜、茶、桑需氮多;,豆类作物能固氮,需氮少,需磷、钾多;,油菜、甜菜需硼多;,大豆、马铃薯需钙多;,水稻需硅多。,2,、比例:各种作物对不同营养的要 求有一定适宜比值,如:,Ca/B,: 甜菜,100,大豆,500,烟草,1200,Fe/,Mn,: 大豆,1.5,3.5,小麦,2.5,K/Mg 8,烟草缺镁症,P/Zn 400,马铃薯缺锌,作物每生产,100,斤籽粒需,N:P,2,O,5,:K,2,O,约为,3,:,1,:,3,斤。,3,、形态:作物营养特性不同,对营 养元素的形态有特殊要求,马铃薯:以,NH,4,+_,N,为好,马铃薯喜,S,,施氮肥应优,选,(NH,4,),2,SO,4,,不宜用,NH,4,Cl,。,忌,Cl,作物:茶、烟草、柑桔、甜菜、甘薯、甘 蔗、,葡萄等。,甜菜: 以,NO,3,-_,N,为好,因喜,Na,,施用氮肥优选,硝酸钠。,烟草: 硝酸根有利燃烧,,NH,4,+,促进芳香族挥发油,形成 (香味),优选,NH,4,NO,3,。,水稻: 优选,NH,4,Cl,,因,S,形成,H,2,S,毒害根系,,Cl,抑制亚硝化细菌的活性。,三、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根部对养分的吸收,根是作物吸收养分的主要器官,吸收最集中的部位在根毛区。,吸收形态:,离子态:,NO,3,- NH,4,+,HPO,4,2-,分子态:尿素,生长素,CO,2,叶部对养分的吸收(根外营养),(一)根外营养的机制,根外营养是作物吸收养分的另一种方式;,根外营养的部位是茎叶,主要是叶;,叶部吸收可通过植物叶片的角质层上的裂缝进入;,叶背面是比较疏松的海绵组织,细胞间隙大,孔道细胞多,吸收养分比上表皮快。,(二)根外营养特点:,1,、提高肥料利用率(无土壤中的固定作用);,2,、用量少,:NPK1%,3,,是土壤施用的,1/5,1/10,;,3,、有利于作物后期和密植作物的追肥;,4,、转化快,:,32,P,肥示踪表明,5,分钟后各器官有,PO,4,3-,;,5,、是施肥的辅助性方法,需和主要措施配合。,(三)叶部吸收的影响因素:,1,、养分种类:,钾肥,KCl,KNO,3,KH,2,PO,4,氮肥 尿素,硝态氮肥,铵态氮肥,硝酸钾进入体内时间,1,小时,氯化钾进入体内时间,30,分钟,硫酸镁进入体内时间,20,分钟,氯化镁进入体内时间,15,分钟,铵态氮进入体内时间,2,小时,硝态氮进入体内时间,15,分钟,2,、溶液的,pH,值,溶液酸性,吸收负离子多,有利于,H,2,PO,4,-,、,SO,4,2-,、,BO,3,3-,、,NO,3,-,吸收。,溶液碱性,吸收阳离子多,有利于,K,+,、,Ca,2+,、,Mg,2+,、,Zn,2+,吸收。,3,、溶液与叶面接触时间,时间少,吸收不完全,无风傍晚好,遇雨重喷,营养液加湿润剂。,4,、叶子部位,叶背面有气孔,易吸收;叶正面液体易存留,注意喷施。,5,、作物种类,双子叶植物:,叶片大,角质层薄,有利吸收,单子叶植物:,稻、麦、谷子等作物叶片小、厚、加大喷施浓度,四、 影响作物吸收养分的环境条件,(一)、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养分吸收随温度增加而加快,温度过高,酶变性失活。,温度影响:,ATP,生成量;,养分移动速度;,根系酶活性。,低温时,阴离子吸收的影响比阳离子明显,如,:NO,3,-, NH,4,+,这可能与阴离子主要是主动吸收有关,因,ATP,少。,越冬作物施水溶性磷,与温度低、磷扩散系数小、以阴离子吸收有关。,影响顺序:,PO,3,3-, NH,4,+, K,+, SO,4,2-, Mg,2+,Cl,-, Ca,2+,(二)、通气,大气地面含氧量,20.34,,土壤空气含氧量,10,20,,正常情况下够用,但如果含水过多、通气不畅,造成氧气下降。,棉花在,O,2,小于,3,、玉米小于,6,生长受影响。,通气影响吸收的原因:,1,、根系的有氧呼吸;,2,、土壤的,Eh,;,3,、养分的形态及转化;,4,、二氧化碳含量。,深翻整地、中耕松土、形成良好结构等都有利于通气,促进吸收。,(三)、土壤水分,各种养分溶解在水中方可吸收,土,壤水分太多,造成通气不畅。,田间持水量的,70,80,有利于吸,收。,水分影响:,养分溶解;,养分扩散;,土壤通气。,(四)、养分状况,1,、养分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浓度增加养分吸收增加,过多烧伤根系(生理干旱)。,2,、离子间的关系,(,1,)对抗(,拮抗,、,颉颃)作用:,一种离子的存在能降低另一种离子的吸收。,科学施肥,一、 科学施肥的定律,二、 肥料分类及施用,三、 肥料在生产中的作用,四、 养分平衡法计算作物施肥量,一、 科学施肥的定律,(一)、养分归还学说,德国化学家李比西,1840,年提出。,含义:,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每年收获必带走某些,物质,使土壤贫瘠,如果不正确归还带走的物,质,土壤就要衰竭,要维持地力,必须归还养,分给土壤。,作用:,1,、调节土壤和人类之间的物质交换,,不以养分归还为基础的耕作是掠,夺性的耕作制度。,2,、对当时的化肥工业的兴起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评价:,1,、养分要归还,不是取走的都归还,,不缺的可不归还。,2,、归还的数量,不是取多少归还多,少,而是归还多于取走。因为肥,料利用率低,地力要提高。,(二)最小养分律,(,1843,),要点:,作物,产量的高低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低的养分,所制约。也就,是说,决定作,物产量的是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最小养分律示意图,最小养分随条件而变化的示意图,而最小养分会,随条件变化而变,化,如果增施不,含最小养分的肥,料,不但难以增,产,还会降低施,肥的效益。,意义:,指出作物产量与养分供应上的矛盾,表明施肥要有,针对性,,应合理施肥。,(三)、报酬递减律和米采列希学说,1,、报酬递减律,从一定土地上所得到的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大而增加,但随着投入的单位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加,报酬的增加却逐渐减少。,2,、米采列希学说,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关系符合报酬递减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产量增加,但单位施肥量的增产效应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减少。,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1975,1978,1982,1985,1988,1991,1994,1997,2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50000,55000,60000,65000,70000,75000,肥料施用量,粮食总产量,粮食产量,(,万吨,),肥料施用量,(,万吨,),1975,年以来我国肥料施用量与粮食总产量的变化,0,10,000,000,20,000,000,30,000,000,40,000,000,50,000,000,60,000,000,70,000,000,80,000,000,90,000,000,1961,1964,1967,1970,1973,1976,1979,1982,1985,1988,1991,1994,1997,Nitrogenous Fertilizers,Phosphate Fertilizers,Potash Fertilizers,Total Fertilizers,发达国家化肥消费量的变化,消费量,t,年 份,发展中国家化肥消费量的变化,0,10,000,000,20,000,000,30,000,000,40,000,000,50,000,000,60,000,000,70,000,000,80,000,000,90,000,000,100,000,000,1961,1963,1965,1967,1969,1971,1973,1975,1977,1979,1981,1983,1985,1987,1989,1991,1993,1995,1997,1999,Nitrogenous Fertilizers,Phosphate Fertilizers,Potash Fertilizers,Total Fertilizers,消费量,t,年 份,二、肥料分类及施用,来源:,人类生存环境中的,资源,生活和生产的,废弃物,分类和种类:,按组分分:,有机肥和无机肥(矿质肥),按来源分:,农家肥和商品肥,按主要作用分:,直接肥和间接肥,按肥效快慢分:,速效肥和迟效肥,按组成可把肥料分为三大类:,铵态氮肥:,NH,3,.,H,2,O NH,4,HCO,3,(NH,4,),2,SO,4,氮肥 硝态氮肥:,NaNO,3,Ca(NO,3,),2,NH,4,NO,3,酰胺态氮肥:,CO(NH,2,),2,水溶性磷肥:过磷酸钙 重过磷酸钙,磷肥 弱酸溶性磷肥:钙镁磷肥 沉淀磷肥,化学肥料 难溶性磷肥:磷矿粉 骨粉,钾肥:硫酸钾 氯化钾,微肥:,ZnSO,4,Na,2,B,4,O,7,.,H,2,O CuSO,4,FeSO,4,.,7H,2,O,肥料,化成: 磷酸二氢钾 磷酸氢二铵,复合,(,混,),肥:,混成: 各种作物专用肥,生物肥料:磷细菌肥 生物钾肥 固氮菌肥,有机肥料:人畜粪尿 厩肥 绿肥 杂肥,基肥,种肥,追肥,含义,播前或定植前施用的肥料,播时或定植时施用的肥料,生长过程中施用的肥料,目的,满足作物全生育期对养分的要求,满足作物苗期对养分的要求,满足作物各生育期对养分要求,施用原则,培肥土,供养分,易吸收,无毒害,促生长,不过劲,肥料种类,有机肥为主,,迟效及不易流失的化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速效化肥,化肥为主,,,腐熟的有机肥,施用方法,结合深耕撒施,集中施、,条施、穴施,拌种,,浸种,,沾秧根,,,穴施,根外追肥,,条施、穴施,(1),提高农作物产量,(2),改善农产品品质,氮提高谷类籽粒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的含量,磷改善糖料作物、淀粉作物、油料作物等的品质,钾“品质元素”,(3),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包括土壤结构、土壤养分含量和比例、土壤反应、土壤生化特性等),三、 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钾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钾充足,不但能使作物,产量增加,,而且可以,改善作物品质,,如:,1.,油料作物的含油量增加,2.,纤维作物的纤维长度和强度改善,3.,淀粉作物的淀粉含量增加,4.,糖料作物的含糖量增加,5.,果树的含糖量、维,C,和糖酸比提高,果实风味增加,6.,橡胶单株干胶产量增加,乳胶早凝率降低,钾通常被称为“ 品质元素”,四、养分平衡法计算作物施肥量,科学施肥,是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土壤供肥特性与肥料效应,在产前提出氮、磷、钾和微肥的适宜用量和比例及其相应的施肥技术。,我国推行的科学施肥方法很多,有养分平衡法,土壤肥力指标法和肥料效应函数法等。,养分平衡法,养分平衡法是以作物与土壤之间养分供求平衡为目的,根据作物需肥量与土壤供肥之差,求得实现计划产量所需肥料量。计算公式为:,计划产量所需养分量,(,Kg/,亩),土壤供肥量,(,Kg/,亩),施肥量,(,Kg/,亩),肥料养分含量,(),肥料利用率,(),(一)计划产量所需养分量,作物需肥料可通过分析常见成熟农作物植株的养分含量而获得。,计划产量则是当地作物,3,年平均产品产量再增加,10%-15%,。,常见作物 百公斤经济产量所需养分,Kg,作物 收获物,N P,2,O,5,K,2,O,水稻 籽粒,2.1-2.4 0.9-1.3 2.1-3.3,冬小麦 籽粒,3.0 1.25 2.50,春小麦 籽粒,3.0 1.0 2.50,玉米 籽粒,2.57 0.86 2.14,甘薯 鲜块根,0.35 0.18 0.55,马铃薯 鲜块根,0.50 0.20 1.06,大豆 豆粒,3.09 0.86 2.86,(二)土壤供肥量,1,、田间试验法,在有代表性地块上进行缺乏施该元素肥料的田,间小区,如:,施肥,PK NK NP,玉米产量,Kg/,亩,380 420 450,则该土壤,供氮量为:,(,380/100,),2.75,9.77Kg/,亩,供磷量为:,(,420/100,),0.86,3.61Kg/,亩,供钾量为:,(,450/100,),2.14,9.63Kg/,亩,2,、测土法,利用化学法测定,并利用土壤养分利用,系数进行校正。,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100,缺素区作物吸收养分量,(,Kg/,亩),土壤养分测定值,(,mg/Kg,),(三)肥料利用率,可利用田间差减法求得:,肥料利用率,(),100,a,:施肥区农作物吸收养分量,(,Kg/,亩),b,:不施肥区农作物吸收养分量,(,Kg/,亩),c,:肥料施用量,(,Kg/,亩),d,:肥料中养分含量,(),cd,a,b,一般情况下,化肥的当季利用率为:氮肥,30%-35%,,磷肥,20%-25%,,钾肥,25%-35%,(四)肥料中养分含量,肥料中的养分是一个重要参数,各成品化肥在包装袋上一般有注明。,常用化肥可查表,否则需进行化学测定。,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