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本章框架:,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第三节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第四节 就业与失业,1,一、研究对象,劳动经济学是一门怎样的科学?,研究对象: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2,理解几个概念(只要求理解),1、劳动资源的稀缺性,(1)相对,(2)绝对,(3)本质表现,2、效用最大化,个人追求最大化满足,企业追求最大化利润,3、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3,劳动经济学研究的任务(研究对象具体化):,认识劳动力市场的种种复杂现象,,理解并揭示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工资和就业决定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原理,4,二、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法,规范研究法,注意实证研究法的步骤,,理解什么是规范研究法。,5,第二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一)劳动力与劳动力参与量,1、理解劳动力的概念,注意,失业人口是否是劳动力?,2、理解劳动力供给,本质是劳动时间,3、了解劳动参与率计算方法,4、理解劳动力供给弹性计算公式(P6),Es=(,S/S) /(,W/W),5、了解劳动参与假说,注意,劳动参与变动较大的是一级还是二级市场?,6,二、劳动力需求,理解劳动力需求的概念,企业意愿与能力的统一,理解劳动力需求弹性,结合图示理解劳动力需求弹性不同取值的涵义(P9,E,d=,=(,D/D) /(,W/W),7,三、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一)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如何理解边际?(第4个包子),对照P10图1-4,理解三个产量随劳动投入的增加发生的变化规律,8,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理解短期企业劳动力需求决定的原则:,MRP=VMP=MPP=MC=W,9,四、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一)劳动力市场的含义,广义本质是 经济关系,狭义本质是 一种机制和形式,作用:实现劳动资源配置,劳动力市场的构成,个体,企业,劳动力,10,劳动力市场的性质,了解劳动力市场的性质、劳动力市场本质属性的表现,无需完整记忆,注意填空题,(二)劳动力市场的静态与动态平衡,平衡的两重含义,理解两种平衡,(三)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11,一、人口、资本存量、均衡工资率,(一)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人口规模,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城乡结构,(二)资本存量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理解,(三)人口、资本存量与劳动力市场均衡,12,一、均衡价格论的一般原理及工资决定,需求,均衡价格 工资,供给,第三节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劳动力,?,?,?,13,二、工资形式,结合人力资源规划了解工资的构成:,(一)基本工资,掌握什么是工资率,掌握实际工资与货币工资的换算关系,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了解计件工资的特征(对个人、对企业)P16,注意,,生产要素分为哪几类?,14,(二)福利,福利的本质是什么?,劳动力价格的构成部分和工资的转化形式,福利的特征:,具有一定灵活性的、法定的间接工资,了解实物工资、延期支付的作用、特征P17-18,15,第四节 就业与失业,一、就业总量的决定,就业的概念:,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求业人员走上工作岗位的过程。,就业的含义(即如何判定是否就业?),1、能就业、愿就业,2、有益,3、有报酬,16,(一)总供给、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1、总供给,从生产结果来看,一定时期内,,总供给=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消费+储蓄,从生产过程来看,一定时期内,,总供给=生产要素供给总和=生产要素收入总和,2、总需求,总需求=消费品需求+投资品需求,何谓均衡国民收入?,17,(二)就业总量决定,需理解为何一国的就业总量与一国的均衡国民收入是同时被决定的?,18,二、失业及其类型,1、对应就业理解失业失衡,2、类型,(1)摩擦性失业,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再结合过程中偶然失调所造成的暂,时失业。(比如就业和转换职业时),实质是职业选择的代价,可看作是“正常”的失业。,19,(2)技能性失业,从个人角度即个人,缺乏就业技能,而处于失业状态,解决办法:提高失业者的就业技能,(3)结构性失业,在劳动力供求总量平衡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之间结构不对应,不统一所造成的失业。,原因:,一是求业人员不具备从事社会有需求的职业岗位的能力(比如生物工程、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软件产业);二是求业人员对某项职业评价不高,不愿意从事该类工作。,20,(4)季节性失业,05.05多选,93、下列失业类型中,主要是由于个人方面原因造成的是( ),(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技术性失业,(D)技能性失业(E)选择性失业,(,ACDE,),概念:,由于气候状况有规律的变化对生产、消费产生影响所导致的失业,原因:,a.气候影响生产,b.气候影响消费,21,三、需求不足性失业,理解需求不足性失业的两种具体表现形式,注意,最严重、最常见、最难对付的是哪种失业?,如何缓解需求不足?(了解),22,四、失业的度量、失业的影响,失业率=,(失业人数/社会劳动力人数),100%,平均失业持续期=,(失业者周数)/失业人数,年失业率=?,23,失业影响:,家庭生活,劳动力资源浪费,劳动者个人,24,五、政府行为和劳动力市场,(一)政府支出,分类:,政府购买、转移支付(收入再分配的手段),(二)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掌握),1、最低劳动标准,最低工资标准、最长劳动时间,2、最低社保,3、工会,25,(三)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掌握三种手段),1,、财政,2、货币,3、收入,含义,作用(了解),衡量指标:,扩张和紧缩,26,对于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有:,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最常用)、库兹涅茨比率、人口(或家庭)众数分布频率、帕累托定律。,基尼系数:,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它是社会居民或劳动者人数与收入量对应关系的计量指标。,基尼系数越大,表示收入越不平等。,(1)基尼系数的取值在01之间,当基尼系数接近0时,收入便绝对平等;当基尼系数接近1时,收入便接近绝对不平等。,(2)通常基尼系数在0.20.4之间。基尼系数小于0.2时,表示收入差距非常小;在0.4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比较大。,05.05多选,95、现代经济学中对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主要有( ),(A)洛伦茨曲线 (B)基尼系数,(C)库兹涅茨比率(D)人口众数组分布频率,(E)帕累托定律,27,第二章 劳动法,本章框架:,一、劳动法的体系,二、劳动法律关系,28,一、劳动法的,概念 、内容和作用,(一)劳动法的概念,1、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劳动关系是劳动法调整对象的,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关系。,2、调整对象:调整劳动者因参加,社会劳动,而与所属的,企业、事业、国家机关,及,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那一部分劳动关系,3、劳动法是从民法中分离出来的,29,05.05单选,27、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A)某公司向职工集资而发生的关系,(B)劳动者甲与劳动者乙发生借款关系,(C)两企业之间签订劳务输出的合同关系,(D)某民工被个体餐馆录用为服务员产生的关系,05.05单选,26、劳动法是从( )中分离出来的法律。,(A)民法(B)工会法(C)宪法(D)工厂立法,30,(三)劳动法的作用,1.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2.预防和解决劳动争议的必要手段,3.对劳动力市场的运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体现为:,(1)确认,劳动者为劳动力所有者,,使劳动者在劳动市场上处于劳动力供方主体的法律地位。,(2)通过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为劳动力供求双方通过市场相互选择和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在市场上自由流动提供了法律条件。,(3)实行统一的劳动标准和社会保险制度,使劳动力在使用和流动过程中得到,基本保障,,同时也使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力资源不中断。,31,二、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一)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含义和特征,了解劳动法基本原则的特点,1、指导性、纲领性,2、针对性,3、稳定性,4、权威性,(二)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作用,(大体了解),32,(三)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1、保障劳动权原则,注意几个概念:,平等保护,对各类劳动者的平等保护和对特殊劳动者的特殊保护。,全体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到劳动法的保护。,全面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包括,财产权益和人身权益、法定权益和约定权益,,都应纳入劳动法的保护范围之内。,基本保护,指对劳动者的,最低限度,的保护,即对劳动者基本权益的保护。,33,3、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较重要),具体内容的七个方面,4、物质帮助权原则,失去劳动能力或就业机会有获取物质帮助的权利,特征:社会性,互济性,补偿性,34,三、劳动法律渊源,(一)含义(大体了解),(二)类别,能够理解和判断哪些属于法律渊源。,35,四、劳动法律体系(重要),掌握我国劳动法制度构成及主要内容(结合P39图):,促进就业法律制度,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劳动标准制度,职业培训制度,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工会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36,第二节、劳动法律关系,一、劳动法律关系及其特征,(一)劳动法律关系的含义,劳动法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条件:,1、存在现实劳动,2、存在法律规范,劳动关系的存在及运行不以劳动法律规范是否存在问前提条件,37,(二)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能够判定某种行为属于何种法律关系),1、劳动合同关系(了解),根据所有制关系细分,2、劳动行政法律体系,3、劳动服务法律关系,38,(三)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理解),1、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2、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利和义务,双方权利和义务互为前提,3、劳动法律关系的,双务,关系,两个主体,4、劳动法律关系具有国家强制性,39,(一)劳动法律关系,主体,是劳动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工会是集体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二)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三)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劳动权利和义务指向的事物,即劳动法律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和结果,如劳动、工资、福利等。,二、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40,三、劳动法律事实,依法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为劳动法律事实。,法律事实分类,1、劳动法律行为,注意:只有合法行为才可以成为劳动法律行为,大部分单方行为都不属于劳动法律行为,意思表示的基本要求,2、劳动法律事件,不以当事人主观意志为转移,能引起一定劳动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如企业破产、劳动者伤残等,4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