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传染病传播和预防

上传人:cel****303 文档编号:243362265 上传时间:2024-09-21 格式:PPTX 页数:14 大小:2.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传染病传播和预防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微生物传染病传播和预防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微生物传染病传播和预防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4,节 微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享学课堂,1,什么叫微生物传染病,?,能够从一个宿主传播到另一个宿主的微生物致病因子,如细菌、病毒、真菌、原生动物等微生物,产生的疾病称为微生物传染病,2,1,、传染源,(1),概念:一般是指能将病源微生物直接传播给宿主的生物。,(2),最主要的传染源是染病的生物。,一、微生物传染病的传播,3,1,、传染源,2,、传播途径,(,1,)空气传播:飞沫、尘埃,(,2,)接触传播:触碰、及口腔分泌物或身体伤口接触、胎盘,(,3,)媒介物传播:通过被污染的无生命媒介物传播,(,4,)病媒传播:带有病源微生物的动物,一、微生物传染病的传播,4,1,、传染源,2,、传播途径,一、微生物传染病的传播,3,、易感人群:,对该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微生物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连在一起构成,传染链,5,二、病原菌和病毒的致病过程,1,、病原菌的致病过程,病原菌,侵入、粘附、,定居,人体特定组织,高度专一性,激活,免疫系统,隐性感染,潜伏感染,显性感染,引起炎症、损伤和破坏组织,分泌细菌毒素,6,首先病原菌通过空气、或媒介物等途径迁入到人体,并粘附和定居于人体的特定组织。病原菌定居的位置具有高度的专一性。,进入特定组织的病原菌激活人的免疫系统,当机体免疫力较强、病原数量较少、毒性较弱时不出现明显的病症,成为隐性感染;当病原菌及人体免疫力相互作用保持平衡时,病原菌潜伏在病灶内,成为潜伏感染;当人体免疫力较弱出现明显的病症,成为显性感染。,显性感染致病,有的病原菌在组织中大量繁殖引起炎症、损伤和组织破坏,如肺结核;有的是病原菌分泌较强烈毒性的细菌毒素,引起人体中毒,如霍乱。,7,2,、病毒的致病过程,(,1,)基本结构:,(,2,)种类:,DNA,病毒:,RNA,病毒:,逆转录病毒:,乙型肝炎病毒、腺病毒、噬菌体,SARS,、流感病毒、狂犬病毒等,艾滋病病毒(,HIV,),8,(,3,)各类病毒复制过程:,9,1,、侵入过程:,病毒,侵入,宿主细胞,核衣壳,脱衣壳,病毒核酸释放,2,、复制合成过程:,DNA,病毒,:,病毒,DNA,复制,病毒,DNA,转录 翻译,病毒 蛋白质,子代,DNA,病毒,10,RNA,病毒:,病毒,RNA,合成,RNA,互补链,合成,病毒,RNA,RNA,复制,病毒 蛋白质,子代,RNA,病毒,翻译,11,逆转录病毒:(,HIV,),病毒,RNA,合成,逆转录酶,DNA,一条链,合成,DNA,另一条链,DNA,逆转录,宿主细胞质,病毒,RNA,病毒蛋白质(含逆转录酶),子代病毒,转录,翻译,(整合在宿主染色体,DNA,上),12,(,4,)病毒致病过程:,吸附:敏感细胞(易感染病毒细胞),注入:,只有核衣壳进入,宿主溶酶体溶解衣壳,释放病毒核酸,复制、合成:,组装:,释放:,病毒增殖损伤细胞、组织、器官,从而致病隐性感染者或病毒携带者,13,、控制传染源:,寻找传染源,对传染源进行隔离,三、微生物传染病的预防,、切断传播途径:,针对具体的微生物传染病传播途,径采取综合措施,不让病原体进行传播。,、保护易感人群:,接种疫苗是目前预防微生物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接种疫苗实际上就是减少易感人群人数,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染链,从而达到预防效果的。,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