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及流派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3361334 上传时间:2024-09-21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2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讲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及流派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第三讲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及流派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第三讲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及流派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三讲 文化人类学的 理论方法与流派,一、人类学的概念,人类学是一门试图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回答关于人类自身一系列问题的科学。它是从各个方面综合地考察人类、研究人类的生物性及其文化的发生、进化和当代的变异。,人类学的研究领域:人类学 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 考古学 民族学 语言学,二、文化人类学的概念,何谓文化?,文化包括了人类通过后天的学习掌握的各种思想和技巧,以及用这种思想和技巧创造出来的物质文明。,泰勒的定义:文化或文明,是作为一个社会的成员所获得的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及其他能力与习惯的综合体。,人类学的学科组成,2.,文化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就是从物质生产、社会结构、人群组织、。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研究整个人类文化的起源、成长、变迁和进化的过程,并且比较各民族、各部族、各国家、各地区、各社团的文化的相同点和相异点,籍以发现文化的普遍性以及个别的文化模式,从而总结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第一章 古典进化论学派,古典进化论学派是文化人类学史上的第一个学派,所以它的产生也可以看作是文化人类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正式诞生的界碑。该学派活跃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这,30,年间。 该学派的产生应当从巴斯蒂安,1860,年出版的,历史上的人,算起,真正成熟的标志则是泰勒的,原始文化,和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两部巨著的问世。,古典进化论学派产生的背景,一、人类学知识的增长和研究组织的建立 二、殖民贸易的促进 三、进化论思想的催生,古典进化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泰勒,爱德华,伯内特,泰勒(,Edward Burnett,Tylor,,,1832,1917,),英国文化人类学的奠基人、古典进化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的专著,原始文化,(,1871,),透彻和系统地阐述了其基本思想,以大量的人类学资料为依据的经典进化论的思想,。,泰勒的三阶段进化论:,1,、蒙昧:用石器,吃野生食物,2,、野蛮:有农业,用金属,3,、文明:发明文字,且文明包括幸福的进步和某些道德品质的提高。,泰勒的进化论观点,第一, 用人类本质的一致性观念来说明文化发展的单一性,所谓人类本质的一致性就是人的心理的同一性,即人类无论什么种族,在心理和精神方面都是一样的;人们的行动都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产物,所以,同样的心理和精神活动必然产生同样的文化发展规律。 第二, 各族文化都循同一路线向前进化,目前各个社会发展的不同程度,实际上代表这条路线的各个阶段,各阶段在程序上是固定的,但在时间上并不一致,有快慢的差别,但是,总会循序渐进。不会超越某个阶段,要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进化。,第三, 整个世界是依自然法则运行的,这无论对于分子或有机体的运动,还是对于社会的运行来讲都是如此。,泰勒的贡献:提出文化的两大理解原则,两大原则:,第一,在文明中有如此广泛的共同性,使得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拿一些相同的原因来解释相同的现象。世界各地文化的一致性,主要是两个因素决定的,一个是人的本性的普遍相似性,另一个是生活环境的普遍相似性。,第二,文化的各种不同阶段,可以认为是发展或进化的不同阶段。而其中的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产物,并对将来的历史进程起着相当大的作用。,泰勒的宗教理论: “万物有灵论”,泰勒提出了对宗教的定义认为最好“把神灵信仰判定为宗教的基本定义”,这是文化人类学史上关于宗教的第一个定义。 “万物有灵论”或“泛灵论”。,泰勒认为,有三种基本的看待世界的方式:科学的方式、巫术的方式、宗教的方式。他还开创了象征性研究的源头(认为人们对物质东西的崇拜,其本质是对神灵的崇拜,物体是一种象征,是思想观念的外在表现形式)。,关于人类头脑掌握世界的方式, 马克思的观点,1,、用理论方式掌握世界的精神活动,称为理论性或者认识性的精神活动,如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2,、用宗教方式掌握世界的精神活动,可以称为宗教性或者幻象性的精神活动,各种宗教活动。,3,、用实践,-,精神方式掌握世界的活动,即伦理行或意志性的活动,如道德意识或者伦理观念。,4,、用艺术方式掌握世界的精神活动,即审美性或者情感性的精神活动,各种艺术活动。,泰勒的古典进化论的其他研究范围:,婚姻家庭理论:研究“回避”的习俗,研究父母与子女命名的习俗,讨论父系继嗣、母系继嗣和双系继嗣的问题,研究“产翁”习俗,研究抢婚习俗和外婚制,认为外婚制与亲属分类制度相联系,外婚制的最初形式应当是交表婚姻。,美国的古典进化论代表:摩尔根,路易斯,亨利,摩尔根摩尔根(,Lewis Henry Morgan,,,1818,1881,),美国文化人类学的奠基人、古典进化论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品,古代社会,(,1877,) ,原始社会分期理论、关于氏族制度的发现、家庭史研究(,人类家庭的血亲和姻亲制度,1871,年),摩尔根对文化人类学的主要贡献:,第一, 对氏族社会的科学说明。 第二, 首先使用问卷调查方法进行人类学的研究,并在易洛魁部落进行考察工作,收集的资料可靠、翔实、丰富。 第三, 利用对亲属称谓制度的研究,来考察和划分家庭制度的类型与历史发展,这种研究途径是摩尔根首创的,为人类学研究开辟了新思路。 第四, 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说明原始社会的发展与分期,指出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发明和发现”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标志。,阿道夫,巴斯蒂安的人类心理一致说,美国的阿道夫,巴斯蒂安(,Adolf,Bastian,,,1826,1905,)人类心理一致说 贡献:第一,提出“人类心理一致说”,指出人类具有相同的心智过程,对相同的刺激会产生相同的反应。第二,在“基本观念”之上,他还提出了“民族观念”的概念,民族观念来源于基本观念与特定民族的具体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他认为,可以从民族观念的角度来研究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或文化类型。,美国的巴霍芬的,母权论,巴霍芬(,Johann Jacob,Bachofen,,,1851,1887,),其代表作,母权论:根据古代世界的宗教和法权本质对古代世界的妇女统治的研究,(,1881,年),被恩格斯认为标志着家庭史研究的开始。其提出的基本概念:产翁(,couvade,)。 父系氏族制代替母系氏族制时产生的一种习俗。一般认为是父亲坐褥育儿之意。此俗是男子在母权制势力仍十分强大的情况下,为迅速获得对女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而采取的一种方式。男子通过模仿妇女生育,以加强与子女的血肉联系,从而确定孩子为父亲所生所有,并获得像母亲一样的亲权。产翁的形式为:妇女分娩后,由丈夫代替妻子坐褥,接受饮食和医疗等方面的特殊照顾以及亲友的祝贺,禁吃某些食物,不事繁重劳动。而产妇却需下地干活,服侍产翁。中国历史上越、僚、傣、仡佬等族中曾流行产翁习俗。法国南部与西班牙北部比利牛斯山区一带的伊比利亚人及其后裔巴斯克人也曾盛行产翁习俗。此外法国的科西嘉人,非洲西海岸马达加斯加岛的一些居民,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及南美洲的部分印第安人均保留产翁习俗。,第二章 传播论学派,传播的英文词是“,diffusion”,,用于文化人类学领域,它将人类文化或社会中的变化,首先归因于物质文化和习得行为从一起源社会散播到其他社会。 主要流派人员称为德、奥历史传播学派。,其中有个代表人物:,弗里德里希,拉策尔(,Friedrich,Ratzel,,,1844,1904,) 人类地理学理论 莱奥,弗罗贝纽斯(,Leo,Frobenius,,,1873,1938,) 文化神话学理论,莱奥,弗罗贝纽斯的主要观点,莱奥,弗罗贝纽斯第一个提出了“文化圈”(,Kulurkreis,,英译为,Cultrue,Circles,)这个术语和概念,他首先在非洲范围内划分文化圈,其特点是:每一个文化圈都具有一系列的物质文化的特征。他特别地研究了包括刚果河流域、几内亚河沿岸在内的“西非文化圈”,指出该文化圈包括以下四个文化层:“马来亚尼格罗文化”、“印度文化”、“闪米特文化”、“尼格罗文化”。 莱奥,弗罗贝纽斯认为,文化是从自然条件中诞生的,在地理环境相同的条件下会产生相同的文化。同任何有机体一样,文化也需要营养,它的食物就是人类的经济活动。但是,文化本身是无法移动的,因为“文化没有脚”,而要靠人来搬运,所以,人只是文化的体现者和搬运工,而不是文化的创造者。,德国的文化传播论者,:,弗里茨,格雷布内尔,弗里茨,格雷布内尔(,Fritz,Graebner,,,1877,1934,) “文化圈”理论 他在,民族学方法论,一书中,提出了鉴别“文化亲缘关系”的两条标准:第一,“形式标准”,指的是事物的形式相同。第二,“量的标准”,指的是相似事物的量的增加,不是一两件事物的相同,而是大量事物的相同。,弗里茨,格雷布内尔文化圈理论中的几个概念:文化圈、文化层。,德国的文化传播论者,:,拉策尔,拉策尔的主要传播论观点:自然对个人以及通过个人对民族的体质和民族精神产生影响,是起决定作用的。其专著,人类地理学,强调了地理环境决定人的生理、心理以及人类的分布、社会现象和其他社会发展进程。,拉策尔的文化地图:文化特征用地图的形式标识出来。,第三章 历史特殊论学派,历史特殊论学派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始人是美国人类学家博阿斯,故又被称为博阿斯学派。其中的一些重要成员吸收了“文化圈”的概念,提出了“文化区”的理论,并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历史特殊论学派的主要观点,他们认为,外表上彼此相同的现象,可能有根本不同的来源和根本不同的作用;不是任何相同性都说明了“历史联系”或“传播”、“借用”。他们主张:文化人类学的一般任务是“研究社会生活现象的总和”,通过这种研究来“构拟”人类文化和文明史。但是,他们所主张的“文化史”,不是指世界各国的一般历史,而是各个民族的具体历史;因为,每个文化集团都有它自己独一无二的历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那些企图从各民族独特历史中得出普遍、抽象的理论或发展规律的进化论观点,统统是不足为训和不可靠的;只有具体的东西才是历史的和可靠的。这就是历史特殊论的由来。 他们强调对具体事实的描述和记录,提倡“历史的方法”,反对他们所命名的摩尔根的“思辨方法”;重点研究特定民族的文化历史、时间特点和规律,所以该学派又被称为“文化历史学派”,。,历史特殊论学派 代表人物:弗兰斯,.,博厄斯(美),弗朗兹,博阿斯(,Franz Boas,,,1858,1942,) 主要著作:,中部爱斯基摩人,(,1888,年)、,夸扣特尔印第安人的社会组织和秘密结社,(,1897,年)、,美国印第安人语言手册,(,1911,年)、,原始人的心灵,(,1911,年)、,原始艺术,(,1927,年)、,人类学与现代生活,(,1928,年)、,普通人类学,(,1938,年)、,种族、语言和文化,(,1948,年)等。 理论建树大致可概括为三方面:特殊论与相对论的文化观、文化区理论、古典物理学的归纳方法。,历史特殊论代表人物博阿斯的文化观,博阿斯的文化观之最大特点就是将某一文化的历史研究置于首位,而不是研究全人类普遍文化的历史。在,1930,年出版的,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中,他将文化定义为“包括一社区中所有习惯、个人对其生活的社会习惯的反应,及由此而决定的人类活动”。由此可见,他研究的文化是有地理范围的,而非全球性的文化。 其理论的核心就是“历史特殊论”。为了理解或解释某一特定的文化,最正确的做法就是重建该文化走过的独特道路,即构拟该文化的历史。 他称自己的研究方法是“历史方法”,并将此方法与古典进化论的“比较方法”相对立。值得注意的是,他虽然反对研究世界文化的普遍发展规律,但是,并不反对探讨具体民族或特定文化的发展规律。,历史特殊论代表人物博阿斯的文化观,博阿斯如此强调各民族特定文化史的研究,是与他反对种族主义观点和提倡文化相对主义分不开的。他坚决主张研究每一民族、每一种族文化发展的历史,明确地指出,衡量文化没有普遍绝对的评判标准,因为任何一个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个文化的独特之处都不会相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观,各族文化没有优劣、高低之分;一切评价标准都是相对的。 在,原始艺术,中,他指出:“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只能理解为历史的产物,其特性决定于各民族的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博阿斯及其弟子提出的“文化区”概念,文化区理论 (,culture area,)的概念,这个概念与“文化圈”的概念是有区别的,后者强调的是有共同的历史传统,前者强调的是文化特征上的相似,基本上不涉及传播的过程或轨迹。 最早提出这一术语的是梅森。 罗维的名言:“文明是一件东拼西凑的百纳衣”。 博阿斯还提出了“文化中心”与“文化边区”的概念。“文化中心”是指一个区内表现其文化要素最浓的中心地区;而“文化边区”是指一文化区内远离文化中心,表现其要素较淡疏的边缘地区。,历史特殊论学派的克鲁伯的观点:,阿尔弗雷德,路易斯,克鲁伯(,Alfred,Loues,Kroeber,,,1876,1960,) ,其观点有“超机体论”的文化观 将文化看作“超有机体”,认为整个世界存在四种现象,即“质与力的现象、生命的现象、意识的现象、社会生活或文化的现象。这些现象又可称为无机的、直接有机的或生命的、心理有机的或心灵的,以及文明的或超有机的或超心灵的”。文化包括语言、社会组织、宗教信仰、婚姻制度、风俗习惯以及生产的各种物质成就。,克鲁伯的文化形貌理论:,在克鲁伯看来,整个文化系统可划分为两部分,即基本形貌和次级形貌。基本形貌指的是与生存、生计有关的文化事物;次级形貌则是与创造力、艺术活动有关的文化活动,如语言、艺术、文学和音乐等。他认为,在任何文化系统中,只有当生存问题解决后,才有可能出现次级形貌的繁荣。,克鲁伯的理论观点的两大特点,克鲁伯的理论观点具有两大特点:一是不研究文化的原因或因果关系,不研究人,也不研究心理、生理、地理环境因素,只研究文化自身及其关系,即文化事实或人的创造物。二是文化不存在普遍法则,也没有进化阶段,没有统一的心理活动,没有任何决定论的东西;最多只是趋势。,历史特殊论学派代表: 爱德华,萨丕尔,博阿斯提出了描述语言学,在,美洲印第安人语言手册,(,1911,年)中,他表达了这样思想:经验上可观察的语言是人类心灵的产物,由于它的无意识性,可以使我们从某一语言的辞条和语法范畴方面,发现该民族经验范畴的特点。 爱德华,萨丕尔(,Edward,Sapir,,,1884,1939,) “萨丕尔沃尔夫假设”,核心是“语言结构制约着思维模式,因而决定着对外部世界的认知。萨丕尔在,作为一门科学的语言学的地位,中宣称:语言“强有力地制约着我们对社会问题和社会过程的看法。人类并不仅仅生活在客观世界中,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已经成为他所属的那个社会的表达工具的特定语言。认为我们适应现实主要并不靠使用语言,认为语言仅仅是解决交际和思考方面特殊问题的一种偶然使用的工具,这实在是一种错觉,事实是现实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有关群体的语言习惯不自觉地建立起来的,从来没有两种语言相似到可以被认为代表同样的社会现实。,先驱者中有拉菲托、爱德华,此外,圣西门、孔多塞、孔德也为人类学的形成与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法国的文化人类学在理论上开始有自己完整的观点和方法,在组织上有具备影响力的阵容,则是由杜尔克姆将研究焦点从社会学转向人类学领域开始的。,第四章 法国社会学学派,杜尔克姆的文化人类学理论,戴维,埃米尔,杜尔克姆(,David Emile,Durkheim,,,1858-1917,) 代表作:,社会分工论,(,1893,年)、,社会学研究方法论,(,1895,年)、,自杀论,(,1897,年)、,原始分类,(与外甥莫斯合著,,1903,年)、,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1912,年),1898,年创办,社会学年鉴,,此刊物是法国社会学家的论坛,影响极大,故法国社会学派又被称为“社会学年鉴派”。,杜尔克姆的社会学思想,首先,杜尔克姆对社会生活所做是一种进化论的研究,他赞同斯宾塞的观点,认为从原始社会到文明社会进化的特征是:群体中个人专门化分工的不断发展,导致了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但是,斯宾塞认为,这种合作关系是个人之间为了相互利益而达成的一种“契约关系”;而杜尔克姆认为,合作关系是由社会规范所创造的,也就是法律的和道德的规范是社会合作的真正源泉。,杜尔克姆提出了“机械的结合与有机的结合”,在,社会分工论,中,杜尔克姆提出了“机械的结合与有机的结合”这一对著名的概念。他认为,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结合关系是以“同质”为基础的机械结合关系,这种关系产生一种惩罚性质的社会规范;机械结合的基础是把个人同化为具有共同信仰和感情的整体,其团结的取得是以牺牲个性为代价的,周期性的宗教仪式同机械结合紧密联系在一起。现代工业社会中,人们的结合关系是以“分工”为基础的有机结合关系,社会分工造成异质性和相互依赖两种后果,这种关系产生一种倾向于赔偿性质的法律;有机结合主张维护人的个性,个体部分的个性越鲜明,社会的团结或合作越牢固,因为相互依赖的程度越高。,杜尔克姆的社会学思想,第二,杜尔克姆强调社会是一个整体的观点,这也可以讲是研究社会的基础。 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中,他明确写到:“社会是一个由各个群体或者说各个分子组成的整体,不是一种简单的个人相加的总和,因此,要考察社会现象的原因,或者社会现象的产生,不能在那些组成集体的各个分子中去寻找,而必须对这个已经组成的集合体进行研究”。同样在这本著作中,杜尔克姆提出了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对于整体的“功能”问题,“为了说明某一社会现象,仅仅提出它得以产生的原因是不够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至少还必须说明它在确立社会秩序中的功能”。,杜尔克姆的社会学思想,第三,杜尔克姆提出了“集体意识”的概念,并坚持认为,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应是“社会事实”。 在,社会分工论,中,杜尔克姆将“集体意识”定义为:一社会中多数人所共有的信仰与情感,通过它而形成该社会生活的固定制度。在,自杀论,中,他用“集体观念”代替“集体意识”,主要是指一个社会中的语言、道德、信仰、习俗、传统意识,甚至包括神话等。再以后,他又进一步指出:人有两种意识,一种意识是个人的,它表现了每个人富有特征的意识形态;另一种意识是整个社会集体共有的,它不会随着个体的主观意愿而改变或者消失。他把后者这种不是个人从直接经验中取得、而是由社会强加给个人的意识,称为集体观念或者“社会事实”。,杜尔克姆的社会学思想,杜尔克姆认为,社会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可以通过感官和知觉来体会得到,并能进行客观的观察与说明。 判断社会事实的三大标准:社会现象的“外在性”、“强制性”、“普遍性”。 他对社会事实的定义:“对于个人可施加外在强制的任何固定或不固定的行为方式”,或“社会中普遍呈现的、能自足存在而不依赖个人的任何行为方式”。按照这两个定义来衡量社会事实,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比较制度化或结晶化的现象,如法律、道德、宗教信仰、习俗、语言等社会现象;第二类是比较不固定、尚未制度化的现象,如流行、舆论、时尚、艺术形式或群众运动中的狂热情绪等。 在,社会学方法论,中,他还将社会事实分为“形态部分”(指社会成员的类型和交往情况、人口分布、交通状况、居住环境等)和“生理部分”(指上述两大类社会现象)。他认为生理部分是社会事实的基本内容。,法国社会学派代表:莫斯的交换理论,马歇尔,莫斯(,Marcel,Mauss,,,1872-1950,) 代表作:论文“宗教之刑罚权的起源”(,1896,年),开始学术生涯;“关于献祭的本质与功能”(,1899,年与,H.,休伯特合作)、,原始分类,(,1903,年与杜尔克姆合作)、“巫术概论”(,1904,年与,H.,休伯特合作)、“爱斯基摩人的季节变化”(,1906,年与,H.,伯查合作)、,论礼物,(,1924,年)、,社会人类学,(,1950,年),1925,年,他将,社会学年鉴,复刊,使自己成为杜尔克姆以后法国社会学派的领袖。,莫斯的礼物交换论,一、爱斯基摩人的宇宙观 冬夏严格分开。 二、礼物交换 莫斯发现,在许多土著部落社会中广泛存在着赠礼习俗,赠送的礼品不是具有实用价值的经济性交换,或商品交换,而是没有实用价值的礼仪性交换。这种习俗由三个环节构成,即义务性送礼、义务性接受和义务性的回赠礼物。,莫斯交换理论的结论:,第一, 他将具备以上三个环节的礼物交换习俗命名为“全面酬报制度”(,The system of total presentation,),认为在具有这种制度的社会中,相互赠礼的人就像是共享财产的“所有权”,而不断地有彼此给与、接受和回报的义务。 第二, 这种给予、接受与回报的义务,就相当于在这些义务束缚下的人或群体所订立的一个长期契约。 第三, “全面酬报制度”的根本原因或深层原则是社会秩序与社会关系。 莫斯对“库拉”的评价(见,论礼物,):“,jiu,库拉的本质形式而言,它本身涵盖了特洛布里恩德人整个社会生活的给予与回报的广泛体系中最庄严的部分,它是许多其他制度的结合点。”,对莫斯交换理论的结论,总而言之,在莫斯看来,迫使人们进行礼物交换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社会需要这种互惠性制度,以保证社会活动的进行和社会规范的建立。可以讲,基本上所有的礼物交换行为都是为了建立某种社会关系,都是为了参与社会活动。交换是社会网络建立的基本要素。从事交换的个体实际上代表着社会或群体的道德准则,个体间的交换活动按社会规则进行,同时也在强化着这些规则。“正是群体而不是个人进行着交换,订出契约,并受义务的约束。”由此,莫斯得出了交换活动产生并强化社会规范结构的思想。,法国的阿诺德,范,盖内普的“通过礼仪”理论,阿诺德,范,盖内普(,Arnold Van,gennep,,,1837-1957,) ,其主要研究“通过礼仪” 。严格地讲,他并不是法国社会学派的成员,甚至可以讲,他是该学派的反对者或批判者。 代表作:,澳大利亚的神话传说,(,1906,年)、,图腾与比较研究方法,(,1908,年)、,宗教:习俗与传说,(,1908,年)、,通过礼仪,(,1909,年)、,阿尔及利亚民族志研究,(,1912,年) “过渡礼仪”的三段结构:“分离阶段”(表示个体或群体离开其先前在社会结构或社会阶段中的某一点)、“过渡或通过阶段”(从第一阶段向第三阶段的“过渡”,受礼者进入了一种神圣的仪式时空,它处于一种中间状态或象征性地被置于“社会之外”,不同于过去和未来那按照世俗生活准则构造起来的时空)、“统合或组合阶段”(表示受礼人精力充沛地回归社会,所涉及的一切失去了神圣的色彩,回复世俗生活的原态),第五章 英国功能主义学派,该学派产生的标志是,1922,年,这一年,英国学术界同时出版了两本重要的著作,一本是拉德克利夫,-,布朗的,安达曼岛民,,另一本是马凌诺夫斯基的,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这两本书被英国人类学界誉为“新人类学”或功能主义学派的“出生证书”。,拉德克利夫,-,布朗的结构功能主义,阿尔弗雷德,雷金纳德,拉德克利夫,-,布朗(,Alfred Reginald,Radcliffe,-Brown,,,1881-1955,) 主要著作:,安达曼岛民,(,1922,年)、,社会的自然科学,(,1948,年)、,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1952,年)、,社会人类学方法,(,1958,年)以及与福德合编的,非洲的亲属制度和婚姻制度,(,1950,年)等。,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与,方法,(一),主张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进行人类学研究。,1931,年,他总结了自己对心理与社会文化这两者关系的系统看法:(,1,)在社会制度和文化现象中所发现的规律必定是社会学的,而不是心理学的;(,2,)任何根据个人心理活动过程来解释具体社会现象的理论都是错误的;(,3,)但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由人的心理,-,生理结构的本质所决定的,所以,当我们发现了社会学规律时,也就是发现了这些规律的心理,-,生理过程基础;(,4,)个人心理在相当大程度上是由文化决定的。,布朗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与,方法,(一),拉德克利夫,-,布朗进一步提出,应采用归纳方法来从事人类学研究。所谓归纳方法,就是自然科学研究中经常采用的卓有成效的方法。归纳方法的前提是:世界上所有现象都受自然规律的支配,因此运用某种逻辑方法来发现和证明某些普遍规律是可能的。归纳方法的目的或本质就是要获得一般规律,而该规律应能适用于其范围内的所有解释和推论。采用归纳方法应遵循其规则,这一规则就是:事实必须是观察得来的,假设必须能够解释这些事实,并且要再次返回到观察中去,以便进一步证明或验证自己的假设,这一过程是循环往复的过程,直至最后得出比较可靠的结论。,布朗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与,方法,(二),(二) 强调共时性研究 共时性的研究是不考虑文化的历史和起源,而是将文化看成一个整合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文化的每一个因素都扮演一特定的角色,都具有一种功能。因此,研究文化就是研究一种文化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这种文化的整体结构、各文化要素在这个整体系统中对于外界调适和内部整合两方面所具有的功能,以及比较不同文化系统之间的异同点。,布朗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与,方法,(三),(三) 建立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 其“社会结构”思想可概括为三点:(,1,)社会结构是指一个文化统一体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包括人与人组合的各种群体及个人在这种群体中的位置。群体有阶层和类别两种形式。(,2,)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由“制度”支配的,所谓制度是指某些原则、社会公认的规范体系或关于社会生活的行为模式;具体讲,原则指的是群体形成的基础。拉德克利夫,-,布朗认为:“通过那些用来规定处于各种关系中人的正常的或被希望的行为的制度,就一定能描述社会结构。”(,3,)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变动不居的,因此,社会结构也是一个动态的社会现象,但是,社会结构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人类社会结构的内容就是组成社会的个体,其形式就是制度。拉德克利夫,-,布朗将社会结构定义为:“在由制度即社会上已确立的行为规范或模式规定或支配的关系中,人的不断配置组合。”强调结构,正是他功能主义的最主要特色。,布朗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与,方法,(四),(四) 坚持社会进化论 在布朗看来,进化理论可概括为三个方面:(,1,)有机体进化和社会进化都是受制于自然规律的自然过程。(,2,)进化过程是一种趋异的发展。,同样,各种现存的或我们从历史上得知的社会生活形式,也是趋异发展过程的结果。(,3,)无论是有机体进化还是社会进化,其中都存在一普遍趋势,这就是斯宾塞所讲的“组织的进步”。在有机体进化中,具有更复杂结构和功能的有机体,是从那些较简单结构和功能的有机体发展而来的。,在社会进化中,具有更复杂结构或组织的社会是从不太复杂的社会形式中逐步发展而来的。因此,进化既是有机体或社会生活形式多样化的过程,又是有机体或社会“组织的进步”过程。 组织的进步既包括结构功能的复杂化,也包括社会交往、社会关系的日益频繁和扩大。他认为,可借鉴杜尔克姆的“物质密度与社会密度”的概念来衡量,“物质密度”指的是生活在一个单位区域内的人的数字,“社会密度”指的是一个单位区域内这些人人际交往的次数。,布朗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与,方法,(五),(五) 进化不一定是意味着进步。 进化仅仅是结构和功能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复杂化,而进步是指知识的积累和通过发明与发现而产生的技术改进以及道德的发展。这样,社会也许是向一种内外均衡的结构状态迈进,也许是向更复杂的社会结构发展。但这种结构本身是更好些还是更坏些,应当根据另外一些标准来判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