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上传人:ra****d 文档编号:243158986 上传时间:2024-09-17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8.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中 国 石 化,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中 国 石 化,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一、职业病是如何发生的?,二、人力资源部门的岗位与职业卫生的职业危害岗位有什么区别?,三、为什么要划分职业危害岗位?,四、工种是岗位吗?,首先和大家讨论回顾几个问题,致病因素:职业危害因素:,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放射,噪声;毒物和粉尘等,职业人群接触机会:,生产过程(工艺,设备)中;,劳动过程(作业方式和劳动时间)。,防护设施(建设项目三同时)投用效果?,一、职业病是如何发生的?,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存在状态形式;浓度(强度);及气象环境影响。,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作业岗位人员,接触到职业危害因素浓度(强度)和时间,=,接触水平。(,评价指标,接触限值,:时间加权平均浓度,PC-TWA,;噪声的连续等效声级,)长期超过,接触限值,情况下导致,=,职业病,!,一、职业病是如何发生的,?(,续,),作业岗位职业人群划分,作业场所是否符合卫生标准,!,如何用,(,接触限值,:PC-TWA),来评价,接触水平计算,作业岗位职业人群划分致关重要,!,人力资源部门的岗位强调的(是做什么事)是工作(岗位)职责,也叫职位。,职业卫生的职业危害岗位强调的是职业人群与工作场所关联和结合,是要划分出人与工作和职业危害发生源有机结合的基本单元。,二、人力资源部门的岗位与职业卫生的职业危害岗位有什么区别?,职业危害岗位划分的目的是为了把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种类和接触水平不同职业人群区分开来。反过来就是把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种类和接触水平相同或相似职业人员归并到一起。,职业危害岗位,是职业卫生监测评价和职业健康监护的基础和依据。,三、为什么要划分职业危害岗位?,是工作类型,但与职业危害岗位概念比,还缺少是工作场所和作业环境存在职业危害因素。,四、工种是岗位吗?,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GBZ 2.1,GBZ 2.2,工作场所 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 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接触限值,388,项,339,项,47,项,2,项,有毒物质 粉尘 生物因素,中文名,MAC,PC-TWA,PC-STEL,苯,6,10,酚,10,氯,1,白云石,总尘,呼尘,8,4,中文名,MAC,PC-TWA,PC-STEL,一氧化碳,非高原,20,30,高 原,海拔,2000,米,海拔,3000,米,20,15,特例,接触限值种类及表示方式,毒 物 粉 尘,MAC,PC-TWA +,超限倍数,PC-TWA,(163,项,168,个值,)(,1.53,),+,MAC,(51,项,54,个值,),超限倍数,PC-TWA + PC-STEL,(,2,),(117,项,119,个值,),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超限倍数,容许浓度,检测浓度,PC-TWA,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时间加权平均浓,度,),PC-STEL,C,STEL,(,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短时间接触浓度,),MAC,C,MAC,(,最高容许浓度,) (,最高浓度,),EL,C,EL,(超限倍数),(,超限浓度,),职业卫生现场常用检测,(,测量,),方法,1),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 ),2),工作场所有害物质监测方法,(GBZ/T 160.1-85),3),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1,部分,:,超高频辐射,(GBZ/T 189.1-2007),4),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2,部分,:,高频电磁场,(GBZ/T 189.2-2007),5),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3,部分,:,工频电场,(GBZ/T 189.3-2007),6),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4,部分,:,激光辐射,(GBZ/T 189.4-2007),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5,部分,:,微波辐射,(GBZ/T 189.5-2007),8),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6,部分,:,紫外辐射,(GBZ/T 189.6-2007),9),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7,部分,:,高温,(GBZ/T 189.7-2007),10),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8,部分,:,噪声,(GBZ/T 189.8-2007),11),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9,部分,:,手传振动,(GBZ/T 189.9-2007),12),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10,部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Z/T 189.10-2007),13),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11,部分,:,体力劳动时的心率,(GBZ/T 189.11-2007),14),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GBZ/T 192.1-2007),15),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GBZ/T 192.2-2007),16),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3,部分,:,粉尘分散度,(GBZ/T 192.3-2007),1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GBZ/T 192.4-2007),18),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5,部分,:,石棉纤维浓度,(GBZ/T 192.5-2007),职业卫生技术规范,中国石化集团公司,(2009,版,),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李俊杰解读,职业卫生技术规范修订原因,职业卫生技术规范,(2004),内容的不适应,:,四年多来国家法规出台完善,;,国家管理行政职能重新划分,;,卫生标准的完善更新,;,集团公司内部各企业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国家法规出台完善,职业病防治法律体系,;,职业病防治法配套规章,;,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卫生部,49,号令)代替原,(22,号令,);,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23,号令):由,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和,GBZ188-2007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代替。,国家管理行政职能重新划分,生产安全监督局,:,生产现场监督,;,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评价,.,环保局,:,放射现场管理监督,;,卫生部,:,职业人群健康监护,;,职业病诊断和健康教育促进,.,卫生标准的完善更新,2004,至,2008,年以来,新颁卫生标准,布,72,个;,其中,GBZ/T 160,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方法就有,8,5,种;,GBZ/T 189.1-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包含,11,个部分;,GBZ/T 192.1-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也包含,5,个部分;,其中又有,18,个新标准代替了过去老标准。,各企业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技术规范部分内容与管理规定重复;,各企业的岗位定义不清:与工种,职位,工段,工作区域混为一谈;,监测评价统计以,监测点为主:没有对人群接触水平,TWA,进行评价;,没有考虑企业类型不同特点;中石化现有:油田、炼化、设计施工、销售等类型。,职业卫生技术规范修订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中石化职业卫生有关管理制度,职业卫生技术规范修订原则,严于不低于国家卫生标准要求;,概念述语格式报表规范统一;,结合各企业实际简明扼要可操作性;,技术规范内容与管理制度不重复,强调技术操作含量;,不同类型企业区别对待,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要求。,职业卫生技术规范内容,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所属各企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规范,附录,A,中引用的文件 ,凡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适用于本规范。反之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3,术语和定义,3.1,工作地点,指职工进行职业活动或进行生产管理过程而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点。,3.2,工作场所,(,概念宽范难界定,报表中有歧义!只能做表头,),指职工进行职业活动的全部地点。,3.3,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于特定工作场所或者与特定职业相伴随,对从事该职业活动的职工可能造成健康损害或者影响的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化学、物理、生物等危害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危害因素。,3.4,化学有害因素,本规范所指化学有害因素包括化学物质和粉尘。,3.5,监测点,根据监测目的和现场调查的结果,选定作为长期或定期采样和监测的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为监测点。,3.6,岗位,指职工经常在相同的工作场所从事相同的职业活动,其人与事有机结合的基本单元。,3.7,职业病危害岗位,指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岗位。,3,术语和定义,5,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5.1,监测内容,工作场所空气中毒物浓度的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的监测;,工作场所物理因素的监测;,生物材料的监测。,5.2,监测类别,日常监测:用于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定期监测;,评价监测:用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的监测;,监督监测:用于职业卫生主管部门对工作场所监督时进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事故性监测:用于对工作场所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进行的紧急监测。,5.3,监测周期,毒物监测,高毒物品每月一次,一般毒物炼化企业每季度一次,其他企事业单位每年至少一次。,毒物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时,应及时整改复测。一般毒物每月至少一次;高毒物品实时监测,直至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粉尘监测,炼化企业每季度一次;其他企事业单位每半年至少一次,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时每季度一次;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时,每月一次。,有毒粉尘按毒物的要求进行监测。,5.3,监测周期(续),物理因素监测,噪声监测:每半年一次;若工艺设备及防护措施变更时,应随时监测。,高温监测:每年工期内最热月测量一次。,其他物理因素:每半年监测一次。,生物材料监测,根据需要适时进行。,5.4,监测点的设置,各单位应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设置原则,合理设置监测点。,现场调查,设置原则,监测点设置数目,5.4.1,现场调查,5.4.1.1,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分布:包括工作过程 中使用的原料、辅助材料、产品、副产品和中间产物等;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设备的分布情况。,5.4.1.2,调查工艺流程,:,包括原料投入方式、生产工艺、加热温度和时间、生产方式、生产设备的完好程度等。,5.4.1.3,调查职工的工作流程和工作状况:包括职工人数、作业方式、工作地点和工作路线、在工作地点停留时间、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程度、频度及持续时间等。确定并划分职业危害岗位。,5.4.1,现场调查(续),5.4.1.4,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和扩散规律、存在状态、估计浓度(强度)和分布特征等。,5.4.1.5,调查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个体防护用品使用状况和辅助卫生设施等。,5.4.1.6,调查工作场所环境及气象条件等。,5.4.2,设置原则,5.4.2.1,化学有害因素监测点应设在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其中应包括空气中化学有害因素浓度最高、职工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在不影响职工工作的情况下,采样点尽可能靠近职工,空气收集器尽量接近职工工作时的呼吸带。,同一工作场所有,2,台以上不同类型生产设备,逸散同种化学有害因素时,将监测点设在逸散量大的设备作业点;逸散不同化学有害因素时,分别设置监测点。,5.4.2,设置原则(续),化学有害因素监测点一般应选择在作业地点的下风侧或回风侧,应远离排气口和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5.4.2.5,管道输送物料工作场所除在进料、取样和出料口要设监测点外,其它可能逸散化学有害因素的作业点也应设监测点。,噪声监测点应按区域进行设置。噪声监测点应尽可能靠近职工,传声器应尽量接近职工工作时耳部的高度,站姿,1.5m,,坐姿,1.1m,。,5.4.2,设置原则(续),高温监测点应按区域进行设置,包括温度、湿度最高和通风最差的工作地点;如果工作是流动的,应在相对固定的工作地点分别测量。测量高度站姿为,1.5m,,坐姿为,1.1m,。作业人员实际受热不均匀时,应分别测量头部、腹部和踝部,站姿为,1.7m,、,1.1m,、,0.1m,;坐姿为,1.1m,、,0.6m,、,0.1m,。,其它物理因素监测点依据,GBZ/T189,系列标准进行设置。,同一工作场所,同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同工种,(,或岗位,),,不同设备,不同工序,须分别设监测点。,5.4.2.10,同一工作场所,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须分别设监测点,同一岗位,可合并设点,(,同一点测多种有害因素,),。,5.4.2,设置原则(续),职工在多个工作地点工作时,在每个工作地点设置监测点。,在评价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时,应根据防护设施情况设置监测点。,监测点确定后,应绘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点分布图、填写监测点登记表、设置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点,公示牌,。,5.4.2.14,监测点的认可、变动和取消,须经职业卫生主管部门的审核和批准。,5.4.3,监测点设置数目,5.4.3.1,各单位应按产品的工艺过程、不同岗位和工序,凡有化学有害因素逸散的工作地点,至少分别设置,1,个监测点。,5.4.3.2,同一工作场所、同一岗位或工种、同类设备或相同操作、同一职业病危害因素、至少设,1,个监测点。有多台同类设备时,,3,台以下设,1,个监测点,,4,10,台设,2,个监测点,,10,台以上至少设,3,个监测点。,5.4.3.3,移动式产生化学有害因素的作业,应按移动范围的长度,每,50m,设,1,个监测点。,5.4.3,监测点设置数目(续),5.4.3.4,输送产生化学有害因素的皮带长度在,10m,以下设,1,个监测点;,10,米以上在皮带头、尾部各设,1,个监测点。高式皮带运输转运站的机头、机尾各设,1,个监测点;低式转运站设,1,个监测点。,仪表控制室、操作室和职工休息室,至少设置,1,个监测点,监测项目应包括该岗位接触的所有职业病危害因素。,5.4.3.6,存放化学有害物的室内仓库每室设,1,个监测点,室内面积,100 m2,以上再增加,1,个监测点。,声级在,80dB(A),以上的噪声工作场所应设监测点。,5.5,采样时机的选择,采样监测必须在正常工作状态和环境下进行,避免人为因素对采样监测时的工作状态和环境的影响。,5.5.2,空气中化学有害因素的采样应选择化学有害因素浓度最高的时段。,5.6,样品采集,日常监测:每个点至少采集,2,个样品。,5.6.2,评价监测:应在满负荷运行条件下进行,连续采样三天,每次同一点不同时间内测定,采集样品不得少于,3,个。,监督监测:应在同一点不同时间内检测(采样间隔不得少于,1,小时),采集样品不得少于,3,个。,事故性监测:每个监测点采集样品不得少于,3,个。,日常监测,最高容许浓度(以下简称,MAC,):监测采样时间不超过,15,分钟,每个监测点至少采集,2,个样品。,短时间接触浓度(以下简称,STEL,):监测采样时间为,15,分钟,每次每个监测点至少采集,2,个样品。,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以下简称,TWA,):采样仪器能够满足个体采样时,应以岗位为单位,选择有代表性的作业者,佩戴个体采样器,进行整个工作日的采样监测。不能进行个体采样时,应在空气中有害物质不同浓度的时段分别进行采样;并记录每个时段职工的工作时间,计算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个体采样两种情况:,能够确定接触化学有害因素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职工时,岗位人数不足,3,名时,全部选为采样对象,岗位人数为,3,5,人、,6,10,人、,10,人时,采样对象数分别为,2,人、,3,人、,4,人。,劳动者数,采样对象数,3,5 2,610 3,10 4,个体采样两种情况:,不能确定接触化学有害因素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职工时,岗位人数不足,6,名时,全部选为采样对象,岗位人数为,6,人、,7,9,人、,10,14,人、,15,26,人、,27,50,人、,50,人时,采样对象数分别为,5,人、,6,人、,7,人、,8,人、,9,人、,11,人。,劳动者数,采样对象,6 5,7 9 6,1014 7,1526 8,2750 9,50 11,个体采样,所有的安全暴露限值都基于,个体,采样,必须在呼吸,区域采样,液体,气胶,气体,蒸汽,气体,&,蒸汽,SOLID,气胶,雾,烟尘,粉尘,颗粒物采样,各种各样的扩散式采样器,5.7,测定方法,毒物测定方法按,GBZ/T160.1,85,执行,没有标准测定方法的,应采用公认通用的检测方法,同时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职业病防治中心备案。,5.7.2,粉尘测定方法按,GBZ192.1,5,执行。,5.7.3,物理因素测定方法按,GBZ189.1,9,执行。,5.7.4,生物因素测定方法按,GBZ173,和国家有关生物因素测定标准执行。,5.7.3,物理因素测定方法,5.7.3.1,超高频辐射测量方法按,GBZ189.1,执行。,5.7.3.2,高频电磁场测量方法按,GBZ189.2,执行。,5.7.3.3,工频电场测量方法按,GBZ189.3,执行。,5.7.3.4,激光辐射测量方法按,GBZ189.4,执行。,5.7.3.5,微波辐射测量方法按,GBZ189.5,执行。,5.7.3.6,紫外辐射测量方法按,GBZ189.6,执行。,5.7.3.7,高温测量方法按,GBZ189.7,执行。,5.7.3.8,噪声测量方法按,GBZ189.8,执行。,5.7.3.9,手传振动测量方法按,GBZ189.9,执行。,5.7.5,个体接触水平,TWA,的计算,按公式(,1,)计算:,= ,(,1,),式中:,TWA,为,8,小时工作日接触有毒物质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mg/m3,8,为一个工作日的工作时间,h,a,bn-,为岗位上不同的作业点,Ca,,,CbCn-,为,Ta,,,TbTn,时间段接触的相应浓度,Ta,,,TbTn-,为,Ca,,,CbCn,浓度下的相应接触持续时间,5.8,不合格判定,5.8.1,不合格监测点的判定,5.8.1.1,以,MAC,为接触限值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点有,1,个浓度数值超过,MAC,限值即为不合格。,以,PC-TWA,和,PC-STEL,为接触限值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点有,1,个短时间接触浓度超过,PC-STEL,即为不合格。,以,PC-TWA,为接触限值,而没有,PC-STEL,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点有,1,个短时间接触浓度与,PC-TWA,限值的比值超过其超限倍数即为不合格。,不合格岗位的判定,5.8.2.1,以,MAC,为接触限值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岗位有,1,个浓度数值超过,MAC,限值即为不合格。,以,PC-TWA,为接触限值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岗位,C,TWA,超过,PC-TWA,限值或监测点只要有,1,个不合格即为不合格。,岗位噪声,8,小时工作日、,40,小时工作周等效声级超过,85dB(A),即为不合格,如果通过,佩戴护耳器,使职工实际噪声暴露,(,作业场所噪声测定值,-,护耳器标定的声衰减,0.6),不超过,85dB(A),,可判为,管理措施合格,。,其他物理因素,只进行岗位是否合格的判定,如果超过,GBZ2.2,中规定的接触限值即为不合格。,5.9,工作场所评价指标,5.9.1,点监测率:见公式(,2,),(,2,),5.9.2,岗位监测率:见公式(,3,),(,3,),5.9.3,点合格率:见公式(,4,),(,4,),5.9,工作场所评价指标(续),5.9.4,岗位合格率:见公式(,5,),(,5,),化学有害因素浓度测定点超标倍数:见公式(,6,),(,6,),5.9.6,监测率和合格率可据需要按单位(装置)、职业病危害因素、周期等进行单项(次)或综合统计。,5.10,监测结果和报告,5.10.1,监测机构应妥善保存工作场所所有采样及分析记录。,监测机构应按照监测周期及时将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和评价报告送交受检单位。,5.10.3,监测结果超标时监测机构应立即通知受检单位。对超标岗位应立即组织现场调查并进行整改复测。,凡“未检出”样品应以该种检测方法最低检出限的一半进行计算。,5.10,监测结果和报告(续),对尚未制定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条件的单位可参照国外标准进行监测和评价。,各单位应委托有资质的技术服务机构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每年至少,1,次。,5.10.7,各单位按季度填写工作场所监测结果汇总表、工作场所监测超标汇总表和工作场所岗位监测情况统计表,及时报送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职业病防治中心,并存入本单位职业卫生档案。,5.11,监测结果公告,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点公告牌格式和内容见,附录,G,。,各单位应在作业地点设置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点公告牌,噪声作业监测点应根据监测结果注明最长停留时间。,各单位应在收到正式监测结果或评价报告后,5,个工作日内将监测结果在监测结果公告牌上向职工公布。,事故性监测,适用于对工作场所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进行的紧急采样监测。不纳入日常统计报表。,根据现场情况确定采样监测点。监测至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低于,PC-STEL,或,MAC,为止。,事故应急检测(帮助查找事故原因并为临床救治提供依据)多使用快速直读式气体检测仪器:,PID,(光离子化检测器,)有毒气体检测仪。,快速检测管。,便携式气相色谱仪等。,噪声检测技术,人耳对频率的反应范围为,20 Hz,到,20 kHz,人耳对高频率及低频率不敏感,正常人耳敏感的频率为,500 Hz,到,4 kHz,频率响应及计权,不同声压级,SPLs,及频率的例子,250,Hz114dB,1,KHz 114 dB,1,KHz 94 dB,*,本声音僅供比较並非实际,dB,值,频率响应及计权,Fig. I-6“A”,及,“C”,计权曲线,工作场所噪声职业接触限值,接触时间,接触限值,dB(A),备註,5d/w=8h/d,85,非稳能躁声计算,8h,等效声级,5d/w, 8h/d,85,计算,8h,等效声级, 5d/w,85,计算,40h,等效声级,GBZ 2.2-2007,劳动者数,采样对象数,3-5,2,6-10,3,10,4,使用个人噪声剂量计的抽样方法抽样对象及数量,GBZ/T 189.8-2007,附录,A,Quest,噪声剂量计,噪声剂量计安裝,麦克风位置非常重要,70,测量声级的计算,GBZ/T 189.8-2007,3.5.1,非稳能性噪声的工作场所,(,使用积分声级计,),=,全天的等效声级,dB(A),=,时间段,Ti,內等效声级,dB(A),T,=,這些时间段总时间,h,Ti =i,时间段的时间,n =,总的时间段的个数,71,测量声级的计算,GBZ/T 189.8-2007,3.5.2,一天,8h,等效声级,(L,EX, 8h,),的,计算,一天实际工作时间內接触噪声强度,規格化到工作,8h,等效声级,dB(A),实际工作日的工作时间,h,实际工作日的等效声级,dB(A),标准工作日的工作时间,8h,72,测量声级的计算,GBZ/T 189.8-2007,3.5.3,每周,40h,的等效声级,通过,L,EX, 8h,计算規格化每周工作,5,天,(40h),接触的噪声强度的等效连续,A,计权声级,指每周平均接触值,dB(A),一天实际工作时间內接触噪声强度,規格化到工作,8h,的等效声级,dB(A),指每周实际工作天数,d,噪声频谱量测,实时频谱分析仪分析主要噪声的频率,噪声改善工程重要依,据,生产设备,保养,的检测,听力防护设备选择,受限空间检测,气体名詞,最低爆炸浓度,/LEL,最低空气与燃料混合浓度其可被点火,低于此浓度因缺乏燃料而无法燃烧甲烷,LEL = 5% Vol,丙烷,LEL = 2.1% Vol,氨气,LEL = 15% Vol,PPM,百万分之一,STEL,十五分钟量测平均值,TWA,特定气体的最大容许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空间大到足夠工人身体进入,並在里面进行工作及,进口及出口具有限制或限定,該空间並非设计供工人连续工作,受限空间/,Confined Spaces,OSHA,对受限空间定义:,符合以下条件的称之为受限空间,物理条件(同时符合以下,3,条),有足够的空间,让员工可以进入并进行指定的工作,进入和撤离受到限制,不能自如进出,并非设计用来给员工长时间在内工作的,危险特征(符合任一项或以上),存在或可能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存在或可能产生掩埋进入者的物料,内部结构可能将进入者困在其中(如,内有固定设备或四壁向内倾斜收拢),存在已识别出的健康、安全风险,先前儲存产品及化学品殘留,泄漏或溅漏,制造工艺流程,漆的烘干,用酸或溶剂清洗,腐坏、分解,焊接、噴沙,殘留蒸气排出,受限空间,危害如何发生,主要气体分析项目及合格标准,气体检测器基本要求,本质安全认证,强力电动抽气泵的抽气能力需滿足现场要求,(,外加,),防音频/电磁波干扰,具声音及灯光報警,可同时检测,LEL,、,O,2,、,CO,与,H,2,S,气体检测器,使用注意事項,每次使用前,需通入标气校准以确定仪器功能正常,在不同高度下,每一,米,连续取样测试,气体依其分子量分布在不同的高度,同时有些气体可能通风不佳而殘留在角落,受限空间,环境测试,(,Tank),H2S,CO,Propane,Methane,受限空间,应用,人孔,鐵路儲槽車,儲槽,船艙,谢谢大家,!,检,线,1,号监测点,操作室,2,号监测点,容,R-304,3,号监测点,塔,T-201,4,号监测点,压缩机组,巡,路,0.5h,0.5h,0.5h,6.5h,C,2,C,3,C,4,C,1,Cn:,点检测浓度,Tn:,点停留时间,Cn,Tn,8,TWA =,=,C,1,T,1,+,C,2,T,2,+,C,3,T,3,+,C,4,T,4,8,=,C,1,0.5,+,C,2,0.5,+,C,3,0.5,+,C,4,6.5,8,岗位、监测点、停留时间、时间加权浓度(,TW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