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思路与方法(讲座新)

上传人:dja****22 文档编号:243158213 上传时间:2024-09-17 格式:PPT 页数:109 大小:5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创新思路与方法(讲座新)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科技创新思路与方法(讲座新)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科技创新思路与方法(讲座新)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科技创新思路与方法,1,第一部分,创新型人才的素质及培养途径,为了实现科技进步,需要大量创新型的科技人才。创新型人才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这些素质又是怎样培养出来的呢?,2,创新型人才的素质之一,好奇心,人们爱好一件事物,往往起因于好奇。,有强烈好奇心的人往往较为敏感,富于探索的精神和发现的能力。,反之,对周边事物都熟视无睹、麻木不仁的人,很难会有创新的冲动与才思。,3,创新型人才素质之二,实践的精神,科技创新人才应该而且必须是实干家,满口空谈的人不可能从事科技创新,4,实践精神是怎样培养出来的呢?,实践精神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像接力棒一样在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中传承,5,实践能力,实践精神以实践能力为依托,通常所说的动手能力是实践能力的一部分,除了动手能力之外,实践能力的内涵还应该包括,观察力,、运作能力、拓展能力等,6,观察力,在科学研究中,观察力的作用颇为重要,许多实验现象都要靠细心的观察才能发现,7,我用锥形瓶和磁力搅拌器作的一个化学反应实验:,反应已经基本结束了,却发现小磁针的两端冒出微小的气泡,从小磁针到,磁化学,8,现代的实验室里都有精密的科学仪器,实验结果通常不再需要直接用眼睛观测,而对于仪器测试的结果,也一样需要敏锐的观察力,洞悉其内在的规律,最好是亲自到实验现场,要尽可能看原始数据,9,导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能大包大揽,也不能撒手不管,导师要放手让学生去干,但在学生遇到难题时,导师要答疑解惑,10,对于学生而言,也要发挥主动性,在做学生的阶段也有相当宽广的创新空间,历史上,一些杰出人物在学生阶段就取得了卓越的成就,11,1905年,是26岁的爱因斯坦取得博士学位的年份,也是他在科学领域取得划时代成就的年份,就在这一年,他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开创物理学的新纪元,12,尽管我们不能把自己与这些伟人相比,但是,在学生阶段仅仅以获取文凭为努力方向,终归是舍本逐末。,13,创新型人才素质之三,思辨能力,14,遥想当年,许多科学家同时也是思想家,譬如笛卡尔,17世纪法国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解析几何的创始人,他留下了“我思故我在”的名言,15,当今时代,要求科技专家同时也是思想家,恐怕不大现实,但是,作为科技创新人才,应该有思想,或者至少要有想法,这绝非苛求,很难想象,一个思想贫乏的人能够有创新能力,16,“思辨”有两层含义,一是逻辑推理(哲学范畴),二是指思考辨析,对于科技工作者而言,思辨能力主要是指思考辨析能力。当然,在思考辨析过程中,逻辑推理也是必不可少的,思辨能力包括分析、,判断,与决策能力等,17,判断力,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经常需要做出判断,而我们面对的实验现象往往是真相与假象互相掺混,表象与实质若隐若现,如何去伪存真、透过表象抓住实质,就要考验判断力了,18,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是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思维方式,它,以抽象为特征,,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形象思维,是文学艺术创作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思维方式,借助于形象反映生活,,运用典型化和想象的方式,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19,一般认为,搞自然科学的人主要采用逻辑思维。这个观点大体上是对的,但不可一概而论。,搞自然科学的人需要严谨的抽象思维能力,同时也需要想象力,需要开阔的想象空间。科技工作者也需要具备形象思维的能力。,20,科学与艺术之间并没有泾渭分明的边界,鸟巢:天才构思与建筑技术的绝佳组合,21,科技工作者的思维方式既要有严谨性,又要有灵活性;既要有抽象性,又要有形象性,特别是对于科技创新而言,,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22,创新型人才素质之四,傲然独立的个性,在任何一个领域,唯唯诺诺、随波逐流的人都不可能是成功者,要在科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必备的条件之一是具有傲然独立的个性,傲然独立的个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不迷信权威,其二是不随波逐流,23,现行的教学体制和考试制度把学生引入了一个既定的框架,学生们从小就只会在这个框架中认知和思考。越过雷池一步,就可能在考试中被无情地淘汰,这样的教学体制,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压抑学生的创造力,24,科学伟人,像其他领域的伟人一样,应该有傲然独立的精神。不迷信权威,不随波逐流。,像,哥白尼,否定了神圣的地心说,提出了日心说;,伽利略,推翻了权威的亚里士多德学说,建立了落体定律;,法拉第,和,麦克斯韦,否定了“超距作用”,创立了电磁学。,25,一个学者如果终日唯唯诺诺、循规蹈矩,那他非但成不了科学伟人,就是做一个出色的科技工作者也是不大可能的,希望于当代青年学子。希望你们高举独立精神的火炬,照亮科学的领地,照亮人类的未来。,26,创新型人才素质之五,学者风范,一丝不苟,百折不挠,博学真知,虚怀若谷,团队精神,27,博学真知,博览群书,是一个学者最基本的素养,但是,仅仅拥有渊博的知识是不够的。有作为的学者应该对前人构建的知识体系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有知识,还要有自己的理解和见地,让博学与真知相融合,这才是合格的学者,28,在信息时代,知识的获取已经不是难事,当知识的获取变得很容易的时候,见地的问题就更为突出了,对于当代教育体制,这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再继续一味地灌输书本知识,已经非常不合时宜、落伍于时代了,培养学生的认知、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才是当务之急,29,当知识的获取变得极为容易的时候,人们还要像古人那样读书吗?还要把学习的知识烂熟于胸吗?,既然我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许多知识都储存在电脑里,在需要时可以非常方便地检索出来,那么,我们何必再去记忆它们呢?,这样的想法,似乎有一定道理。,30,如果我们习惯于依赖电脑,自己的脑子中不再记忆很多东西。长此以往,我们的脑海中就会形成一片真空状态。,那时的情况将是:电脑中什么都应有尽有、可以随时取用,而我们自己的脑子中却空空如也。,31,这种情况是不容乐观的。电脑不能替代人脑。人要思考,要判断,要提出自己的见解,要做出创新性的构想,这些,都需要在头脑中有一个基本的知识体系,电脑的“博学”不能替代人的博学,32,我们应该在自己头脑中形成一个,疏密有致、简约有序,的知识体系,脑子里空空如也或者杂乱无章,都是不行的,33,怎样建立起疏密有致、简约有序的知识体系,要勤于读书,也要善于读书。有学者指出,读书开始阶段,要“越读越厚”;到后来,则要“越读越薄”。这里,“越读越薄”就是所谓“由博转约”,就是要对知识加以消化吸收,抓住其精髓,34,老师怎样讲(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学生怎样学(“突击”的方法不可取),哪些东西只需了解,不需记忆?,35,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上,有些重要原理和重大发现具有里程碑式的非凡意义。,然而,到了今天,我们迈进了信息时代,这些在科学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原理和重大发现,是否还依然具有现实的意义呢?,假如已经没有多大现实意义,那么,我们现代教育中的这些内容,是在向学生讲述科学呢,还是在讲述科学史呢?,36,渡河者与竹筏的故事,有一个人,为了求生,必须要渡过一条湍急的河流,37,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上,人们也要渡过“湍急的河流”,为此,人们会“修桥”、会“造船”,也可能会“绑制竹筏”,但是,人们没有必要永远背负着“竹筏”去行走,我们可以在内心深处,感恩地怀念那只“竹筏”,38,团队精神,在当今的科研领域,任何重大科研成果都不可能由某个人独立完成,而是需要科研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因而,团队精神就成为当今时代科技工作者的重要品格,39,团队精神的内涵,包括互相配合、互相理解、互相包容,每个人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有对于全局的关顾,同一个团队成员,要责任分担、信息共享,要同心同德、同舟共济,40,科研团队应该像是一个大家庭,学术带头人、老一辈学者要关心青年科教工作者的成长,导师要关心自己的学生,学生和青年科教工作者则要尊重导师和老一辈学者,41,学生尊重师长,也是我国学界的悠久传统,有一个程门立雪的感人故事,42,创新型人才素质之六,人文情怀,提高人文素养,注重以人为本,43,既要有科学素养,也要有人文素养,44,上世纪70年代,我在读中专,到山区的一个小村子实习,一桶水的故事,45,类似这样事情还有许多,汇聚在一起,就成了难以泯灭的意念,这样的往事回忆,让我们在内心对于生活在最底层的民众怀着深深的关切与挂牵,46,我们从事的每一项科学研究,都要审慎地考虑一下,研究成果产业化之后能否真正造福于民众,是否会对普通民众的生活产生某些不利影响?如果有不利影响,那就一定要防患于未然!,47,第二部分,科技创新的思维模式,48,创新思维的着眼点,从整体到局部(全局观念),从局部到整体,49,全局观念,人们熟知“盲人摸象”的典故。在这个典故中,几位盲人从自己对于大象的局部感觉中,得出了片面的结论。这个典故很有现实意义。,再来看一个例子:塑料杯与纸杯,哪一个更环保?如果只考虑塑料杯不能够在自然环境中分解,而纸杯可以分解,就会得出纸杯更环保的结论。但是,这样的结论忽视了造纸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因而是不全面的。,在科技研发中切忌“盲人摸象”。特别是在制订总体规划的时候,,要考虑全局,不可以只盯住自己面前的一小块空间。,50,局部对于全局有强大的作用力,“局部”的重大突破,有可能决定“总体”的走向。所以,从局部到总体的思维方式也很重要,例:液晶显示器,51,注重“从局部到总体”的思维方式,就意味着要善于发现在整个研究体系中最有可能出现突破的节点,对这些关键的节点投入更多的努力(包括人力、物力),以期取得重大进展,并以此来带动全局。,52,“从总体到局部”与“从局部到总体”,这两种思维方式是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考虑总体,是战略性的思维;考虑局部,是战术性的思维。,战略与战术当然是互相关联的。,53,“局部”与“总体”的地位是可变的,譬如,若以,数码相机,作为“总体”,机内的数码芯片就是“局部”;,但是,若以,数码技术,作为“总体”,则数码相机不过是数码技术众多应用领域中的一个“局部”而已。,进而,若以,信息产业,作为“总体”,则数码技术、数码相机都不过是“局部”。,再进一步,倘若以,信息时代,作“总体”,则信息社会的结构形态、信息时代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等都是其中的元素,而信息产业也只是信息时代一个元素而已。,54,几种思维模式,类比式思维,联想式思维,跨越式思维,55,类比式思维,在科学研究中,我们有可能会涉足陌生的领域、面对全新的课题,或者对一些难题感到一筹莫展。怎样去寻觅科研思路呢?,应该注意到:在已知事物与未知事物之间,常常可以进行某种类比;甚至在不同领域之间,也会有某些内在规律是相通的,是可以类比的。这就提示我们采用类比式的思维方法。,56,类比式思维是通过比较而进行的思维,常常是把较为陌生的事物与较为熟悉的事物加以类比,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类比作为一种推理方法,,提供的只是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通过类比得到的推论必须经过实践的验证,才能加以认可。,尽管如此,类比式思维提供的“可能性”为解决问题拓展了思路,依然是弥足珍贵的。,57,联想式思维,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联想式思维,是不同事物的,表象,之间存在的某种关联引发了人们的想象,进而产生的思维活动。,58,例:分形理论,分形的概念是美籍数学家,曼德布罗特,首先提出的。,1967年,曼德布罗特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英国的海岸线有多长?,的著名论文。,海岸线是极不规则的,呈现出复杂的变化。但是,在空中拍摄的100公里长的海岸线与局部放大的10公里长的海岸线,看上去却十分相似。,换言之,海岸线在形貌上具有局部和整体的相似性,即“自相似性”。,59,具有自相似性的形态是广泛存在的,包括山川、云朵等宏观景物,也包括布朗运动中的粒子这样的微观物态,60,曼德布罗特把这些局部与整体以某种方式相似的形体称为分形(fractal),很显然,是科学家观察海岸线等自然现象时产生的,联想,,孕育了“分形”概念,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了分形几何学,如今,分形理论和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数学、理化、生物、医学等学科,还渗透到了社会学的领域,61,不仅具体的自然景物可以引发联想,抽象的概念也能引发联想,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受中国古代八卦的启迪,提出二进位制,影响到后世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抽象概念引发联想的范例,62,联想可为科技创新提供弥足珍贵的思路或启迪,但是科技创新的实现还必须通过扎扎实实的努力,不能只靠想象,63,类比式思维与联想式思维的关系,类比式思维与联想式思维都是基于两种事物之间存在的关联,类比式思维是一种,推理,,属于,逻辑思维,的范畴;联想式思维则基于,想象,,属于,形象思维,的范畴,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之间并没有截然的界限,所以,类比式思维与联想式思维之间也不可能泾渭分明,64,拌芝麻酱,与,共混,拌芝麻酱,应该把水一点一点地加进芝麻酱里,同时不断搅拌,这样的生活常识,让研究者联想到聚合物共混方法,设计出了“两阶共混”的方法,是联想,也是类比,65,跨越式思维,人们往往习惯于按照常规的步骤行事,这在很多情况下是必要的。常规步骤是人们在多年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大多有一定道理,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打破常规的思维模式,采用跨越式的思维,可能会有更好的结果,在科技创新工作中,跨越式思维的作用尤为重要,66,跨越式思维需要借助于活跃的思想,但绝不是完全的异想天开,跨越式思维是丰富的想象力与严谨的科学思维的结合,有一些成功的思路可以参考借鉴,譬如,“,相反相成,”、“,另辟蹊径,”都是可选择的思路,67,相反相成实例,砷化合物治疗白血病,68,相反相成实例:红磷阻燃,众所周知,红磷容易燃烧,火柴盒的侧面就是含有红磷的涂层,然而,红磷却可以用作塑料、橡胶的阻燃剂,这很超乎人们的想象,却又是事实,在高分子材料的阻燃体系中,红磷是一种很有效的阻燃剂,69,另辟蹊径,举例,远古:大禹治水,现代:介入治疗,70,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正是跨越式思维大行其道的时代,数码相机打破了胶片相机的一统天下,网络购物对实体商业构成了冲击,在信息时代的潮流中,我们应该尝试做另辟蹊径的弄潮儿,71,克服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是人们由经验而产生的“心理惯性”,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思维定势使人能够应用现成的经验迅速解决问题,而在环境发生变化或面对新问题时,它会妨碍人采用新方法、新思路,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需要不断深化,不能总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的枷锁,72,科技创新的思维模式,有点像外语的语法,及时对工作进行总结与反思,看看哪些思路和做法是正确的,在哪些问题上走了弯路?,把总结与反思上升到思维模式的高度来认识也是有益的,在研究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时,认真想一想,是不是应该换一个思路了?换一种思维方式,有可能会迎来柳暗花明,73,第三部分,新技术开发的基本路径与方法,74,新技术开发的基本路径与方法,文献查阅,选题与研究方案的制定,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实验数据的认定,新技术的改进与完善,75,(1)文献查阅,任何科研工作都不会从“零”开始,应该尽可能吸取前人的经验,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继续进行,屠呦呦教授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的成就,获得拉斯克奖。屠呦呦在文献查阅时注意到: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可治“久疟”。她细细琢磨这段文献,觉得里面大有文章。根据这条线索,屠呦呦改进了提取方法,提出了用乙醚提取青蒿素的方法,取得了成功。,76,肘后备急方是中医学的名著,千千万万的人们读过这部著作,为什么屠呦呦能够注意到其中的这句话,并且从中获得启迪,提出用乙醚提取青蒿素的新方法呢?,77,英国哲学家罗素认为,教育的基本目的应该是培养“,活力、勇气、敏感、智慧,”四种品格,对于科技工作者,“,敏感,”更是可贵的品格和素养,78,(2)选题与研究方案的制定,研究方案:,总体技术路线,具体研究方法,所制定的研究方案必须,兼具可行性和先进性,79,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采用新方法、新仪器可以有助于占据领先的位置。譬如,原子力显微镜的使用为微观形态的研究提供了新颖的方法。,同时也要认识到,在新仪器不断涌现的时候,一些传统的仪器设备仍然有使用价值。譬如,在电子显微镜早已普及的今天,假如观察对象所需的放大倍数不大,光学显微镜依然是理想的选择。特别是偏光、相差显微镜等具有特殊功能的光学显微镜,其作用更是不可忽视。,80,一切研究方法皆以适用为最佳,不必曲意求新,81,(3)认真观察实验现象,1928年夏天,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外出度假。,在他的实验室里,有一个葡萄球菌培养基暴露在空气之中,受到了一种霉菌的污染。,3周后,当他回到实验室时,注意到这个与空气接触过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皿中长出了一团青绿色的霉菌,82,认真地作每一个实验,仔细地进行每一次观察,这是科研工作必需的规范,也是科技工作者必备的素质,如果我们不注意观察和分析,心不在焉、视而不见,那么就很有可能与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失之交臂了,83,在此基础上,观察力、观察视角和思辨能力也很重要。试想,弗莱明当年看到的那一团青绿色的霉菌,不就是俗话说的“长毛”吗?若非独具慧眼,焉能有此惊天动地的发现?,84,(4)实验数据的认定,实验数据是否可靠,直接关系到科研成果的真实可靠性,任何新技术都应该包含三个要素:创新性、可靠性和实用性,其中,新技术的可靠性,首先就要由实验数据的可靠性来提供支撑,85,不要被假象蒙蔽,在实验结果中,真相与假象有时是掺杂在一起的;不被假象所蒙蔽,才能获取真实的实验结果,例:我曾经接到过一份实验报告,测试的样品是一种很黏稠的糊状物,而测试出来的黏度数值却极低,86,采用多方面的对比验证,在科研工作中,单一的实验结果往往难以完全确认,通常需要从多个不同方面的研究结果来对比验证。,87,避免主观因素的干扰,在科学研究中,任何实验结果都应该是客观的,即使实验结果很不理想,也是客观实际的表现,我们必须加以接受,然后再通过调整实验方案来解决研究中的问题,假如对实验结果的真实性有所怀疑,也要以严谨的态度,通过科学的方法去查找原因,对确为不真实的部分加以纠正,但是切记: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主观因素去干扰实验结果,损害实验结果的客观性,88,以显微镜观测为例。显微镜观测的视野,通常仅是样品的一个局部。对这个“局部”的选取,应该使其尽可能具有代表性,能够真实反映样品的总体形貌。,如果一张照片不足以反映总体形貌,则可以酌情多拍摄几张。,但是绝不可以仅仅为了照片的“美观”而着意选取“漂亮”的局部,用主观意念影响实验结果。,科学影像摄取与艺术摄影不同,艺术摄影要抓拍最美的瞬间,科学影像摄取则以真实反映样品形貌为第一需求。,89,真实性、客观性是一切科学研究的生命线,不容以任何方式加以损害,大至整体的研究结果,小至一张照片、一个数据,都要保持真实性、客观性,这是学术诚信的具体表现,90,(5),新技术的改进与完善,新技术问世之初,通常不可能尽善尽美,需要历经改进与完善的过程。,最初的数码相机像素数很低,像是玩具。短短数年的发展,数码相机在不断改进中发生了极大的变化,91,第四部分,迎接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浪潮,92,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上,技术进步的速度是愈来愈快的,自旧石器时代发端到新石器时代到来,是漫长的200万年;新石器时代之始到青铜器时代,则经历了7000年。工业革命之后,技术进步显著加快,自蒸汽机发明到内燃机问世,只用了约100年时间,在信息时代,技术进步更快了。由台式电脑的普及到笔记本电脑的普及仅为大约10年,93,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使当今时代成为科技发达的时代,科技领域日新月异的面貌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人们却面临着诸多困境。譬如能源、环保、交通等方面,都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浪潮即将到来。,94,新一轮技术革命将会有两个特征,科技发展尽可能满足社会需求,特别是基本的民生需求,科学尽可能向人文回归,95,科技发展与社会需求密切相关,我国古代经济主要是农业经济,与农业相关的学科,如天文学、农学、地学等,都率先得到发展。,西方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急需能源、动力、通讯等支撑条件。在这样的社会需求背景下,电工学、电磁学等科学领域得到迅速发展。,96,当今时代,信息技术获得飞速发展,是由于信息社会对信息技术的极度依赖和广泛需求,新能源开发研究受到高度重视,是由于传统能源日渐枯竭,以及环境保护的迫切需求,97,社会需求是科技发展的第一动力,民生需求应在其中占据重要的份额,98,让我们一起迎接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浪潮,99,更多内容,请参阅科技创新思路与方法:兼议未来50年科技发展热点一书,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100,科技创新思路与方法:兼议未来50年科技发展热点目录,第一章 引言:科技发展的动力,1.1 社会需求:科技发展的第一动力,1.1.1 回眸历史:社会需求促动着科技发展,1.1.2 古代社会:国家需求与民间需求,1.1.3 现代社会:广义的民生需求,1.2 实践与思辨:科技发展的内在动力,1.2.1 基于实践的科学路径,1.2.2 基于思辨的科学路径,1.2.3 实践与思辨的相互促进,1.3 支持系统:科技发展的催化动力,1.3.1 社会心态,1.3.2 国家投入,1.3.3 教育水准,101,第二章 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及其培养途径,2.1 好奇心,2.1.1 好奇心的培养,2.1.2 好奇心的延续,2.2 实践的精神,2.2.1 实践精神的典范,2.2.2 实践能力的内涵,2.2.3 实践能力的培养,2.2.4 走向社会的大舞台,2.3 思辨的能力,2.3.1 思辨能力的内涵,2.3.2 关于当代教育的思考,2.3.3 思辨能力的培养,2.3.4 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2.4 傲然独立的个性,2.4.1 不迷信权威,2.4.2 不随波逐流,2.5学者风范,2.5.1 一丝不苟,2.5.2 百折不挠,2.5.3 博学真知,2.5.4 虚怀若谷,2.5.5 团队精神,2.6 人文情怀,2.6.1 注重以人为本,2.6.2 提高人文素养,102,第三章 科技创新的思维模式,3.1 创新思维的着眼点,3.1.1 由总体到局部,3.1.2 由局部到总体,3.1.3 由实际需求到寻求解决方案,3.1.4 由发明或发现到寻求实际应用,3.2 类比式思维与联想式思维,3.2.1 类比式思维,3.2.2 联想式思维,3.2.3 类比式思维与联想式思维的关系,3.3 跨越式思维,3.3.1 简单例子,3.3.2 相反相成,3.3.3 另辟蹊径,3.3.4 克服思维定势,3.4 科学思维的缜密性与前瞻性,3.4.1 缜密性,3.4.2 前瞻性,3.5 常用的具体思维方法,3.5.1 运筹学的方法,3.5.2 短板理论,3.5.3 黄金分割,103,第四章 新技术开发与新产品研制,4.1 新技术开发的基本方法,4.1.1 文献查阅,4.1.2 选题与研究方案的制定,4.1.3 认真观察实验现象,4.1.4 实验数据的认定,4.1.5 创新技术的“生长点”,4.1.6 新技术的改进与完善,4.2 新产品研制的基本思路,4.2.1 完美设计与有瑕疵设计的对比,4.2.2 功能的提高与结构的简化,4.2.3 使用的便捷性,4.2.4 产品的“自优化”,4.2.5 安全性的考量,4.2.6 新产品研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4.2.7 新产品开发的广阔空间,104,第五章 关于专利技术研发,5.1 专利技术研发概论,5.1.1 专利技术的定位与特征,5.1.2 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5.1.3 科研单位与企业对专利的不同需求,5.1.4 关注专利技术的研发过程,5.1.5 专利技术的品位与价值,5.2 专利技术研发思路与方法,5.2.1 发明与发现,5.2.2 新颖性、创造性产生的途径,5.2.3 实用性怎样落实,5.2.4 申请专利时机的选择,5.3 关于专利领域的若干误区,5.3.1 为申请专利而申请专利,5.3.2 片面追求新颖性,5.3.3 把论文直接转化为专利申请书,5.3.4 认为专利技术就是先进技术,5.3.5 某些专利对于侵权行为难以查证,105,第六章 科技创新若干问题的探讨,6.1 关于科研团队建设,6.1.1 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的活力平台,6.1.2 学术带头人:科技创新的领军人物,6.1.3 不同层次人才梯队的合理组成,6.2 科技创新与科技“维稳”,6.2.1 创新与“维稳”的关系,6.2.2 维稳型人才,6.2.3 “维稳”创意之一:数码胶片兼容式相机,6.2.4 “维稳”创意之二:含有呼机模式的手机,6.3 科技领域其他有待讨论的问题,6.3.1 科技领域的泡沫现象,6.3.2 关于著作权的思考,6.3.3 SCI的作用与误区,6.3.4 科技蛋糕怎样切:学科划分小议,6.3.5 科学随想,6.3.6 归来兮,人文精神,106,第七章 无扰论: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7.1 无扰论: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7.1.1“无扰论”的基本论点,7.1.2 “无扰论”的思想渊源,7.2 扰乱、破坏自然平衡带来严重后果,7.2.1 破坏自然平衡导致链锁式扩展,7.2.2 对于环境保护问题的“不同见解”,7.3 每个人都应该成为环境的“无扰者”,7.3.1 出行:让我们成为现代的徐霞客,7.3.2 居住:房子是愈大愈好吗,7.3.3 饮食:美味佳肴带给我们什么,7.3.4 服装:我们已经很困难了,7.4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关系,7.4.1 趋向节俭是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的需求,7.4.2 企业界的“责任关怀”,7.4.3 倡导节俭并不会导致消费萎缩,107,第八章 未来50年科技发展热点展望,8.1 预防保健系统工程,8.1.1 治未病:把医学的关注点适度前移,8.1.2 注重基因学科研究,8.1.3 健康生活方式的科学指导,8.1.4 注重心理健康,8.1.5 食品、环境安全,8.1.6 健康状况监控关口提前,8.1.7 “中间状态”的调节:亚健康与亚临床,8.1.8 预防保健系统工程的运作模式,8.2 老人生活自动化扶助体系,8.2.1 巨大的社会需求,8.2.2 老人生活自动化扶助体系的分类与分级,8.2.3 生活能自理老人的生活自动化系统,8.2.4 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自动护理系统,8.3 后信息时代:信息的简约化,8.3.1 信息时代发展简史,8.3.2 信息化社会的四大构成要素,8.3.3 信息化社会存在的问题,8.3.4 信息的简约化与精粹化,8.4 未来科技发展的其他热点,8.4.1 虚拟实景技术:新奇的生活感受,8.4.2 无排水洗衣机:家庭的节水先锋,8.4.3 家用检测装置:百姓的自我防护,8.5 结束语:迎接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浪潮,108,谢谢!,1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