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标解读课件

上传人:o**** 文档编号:243157633 上传时间:2024-09-17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课标解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小学数学课标解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小学数学课标解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201,7,年,9,月,25,日,1,关于修订工作的几点说明,2001,年,在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教育部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颁布了义务教育,20,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按照改革工作的总体部署,,2003,年开始组织课程标准修订工作,,2011,年,3,月,基本完成了修订任务。,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正式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2,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3,课程基本性质,一、什么是数学?,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二、数学课程的基本性质,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4,课程基本理念,1、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课程内容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及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及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及间接经验,的关系。内容要呈现,层次性,和,多样性,。,3、教学活动师师生积极参及、交往互动、共同用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及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及合作者。,4、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为了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建立,目标多元化,、,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5、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5,课程设计思路,(一)学段划分,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二)课程目标,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加以阐述。,数学课程目标包括结果目标(了解、理解、掌握、运用)和,过程目标(经历、体验、探索),6,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四基,),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及其他学科之间、数学及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能,),3、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7,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数及代数、,图形及几何,、统计及概率、,综合及实践,应当注重发展(十个关键词),:,数感:主要指数及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符号意识,:主要指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空间观念: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几何直观,:主要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运算能力,:主要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推理能力: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创新意识,:是指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及学的过程之中。,模型思想的,建立使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及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数据分析观念,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应用意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有意识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及数量的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问题的方法予以解决。在整个数学教育的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应用意识很好的载体,。,8,数及代数,9,“数及代数”内容的增、删和调整,在内容结构上没有变化,在教学要求上有新的变化。,第一学段,增加“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提高要求),使一些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例如将“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修改为“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第二学段,增加的内容:,增加“经历及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加“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回归),增加“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回归),增加“结合简单的实际情境,了解等量关系,并能用字母表示”。,调整的内容,将“理解等式的性质”,改为“了解等式的性质”。,将“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2x-x3)”,改为“能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2x-x3)”。,使一些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和完整。,例如将“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改为“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了解方程的作用”。,10,图形及几何,11,“图形及几何”内容的增、删和调整,第一学段,删除的内容(整体上看,降低要求),删除“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并将相关要求放在第二学段。,删除“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并将相关要求放在第二学段。,删除“会看简单的路线图”,相关要求放入第二学段。,删除“体会并认识千米、公顷”,相关要求放入第二学段。,降低要求,对于“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不要求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方向,降低要求为知道这些方向。,使一些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和完整。,例如将“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改为“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第二学段,删掉“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增加“知道扇形”。,使一些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和完整。例如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改为“通过操作,了解圆的周长及直径的比为定值,掌握圆的周长公式”。,12,统计及概率,13,“统计及概率”内容的增、删和调整,统计内容的主要变化,第一学段及标准相比,最大的变化是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包括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不要求学生学习“正规”的统计图(一格代表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以及平均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二学段)。,第二学段及标准相比,在统计量方面,只要求学生体会平均数的意义,不要求学生学习中位数、众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三学段)。,加强体会数据的随机性。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主要是依靠概率来体会随机思想的,标准(修改稿)希望通过数据分析使学生体会随机思想。(新增),概率内容主要变化,(要求“降”中有“升”),第一学段、第二学段的要求降低。在第一学段,去掉了标准对此内容的要求。第二学段,只要求学生体会随机现象,并能对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定性描述。,明确指出所涉及的随机现象都基于简单随机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是有限的、每个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相同的。,加强体会数据的随机性,这是修改后的一个重要变化。原来,学生主要是依靠概率来体会随机思想的,现在希望学生通过数据来体会随机思想。,这种变化从“数据分析观念”核心词的表述也可以看出。,14,综合及实践,15,“综合及实践”内容的增、删和调整,统一了三个学段的名称,进一步明确了其目地和内涵。,“综合及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及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及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对三个学段的差异作了进一步的明确,一方面突出了创新的核心是“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突出了不同学段的特点。,增加了大量的案例,并且用较大的篇幅阐述案例,让老师领会课程标准的思想是什么,领会提出知识点想达到的目的是什么。,螺旋式上升,不一定是知识点本身,对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分析这件事情本身,也是一个螺旋式上升。从小学一直到初中三年级,可以有这样的问题,从小学一直到初中三年级,不断地出现,但是,随着他们知识的增加,随着视野的增加,对问题分析的深度不断增加。,16,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1、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2、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3、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4、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5、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6、合理把握综合及实践的实施,7、注意四个关系(,预设及生成的关系、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关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17,(二)评价建议,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2、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评价,3、情感态度的评价,4、学习过程的评价,5、评价方式的多元化,6、恰当的呈现和利用评价结果,18,用课标规范我们的课堂教学,(1)理解课标理念,(2)明确“四基”要求,(3)正确处理“四个关系”,(4)掌握四个领域内容调整,(5)提高“四能”,(6)领悟10个核心关键词的内涵和外延,19,(,1,)改变教学中的“十多十少“现象,课程理念知道多,理解落实比较少;,关注教学情景多,创设有效情景少;,关注教学形式多,关注教学实效少;,操作实践活动多,有效探究活动少;,师生互动废话多,启发引导语言少;,课堂无效活动多,学生必要练习少;,教学设计拼凑多,个性创新设计少;,现代媒体运用多,优化整合运用少;,关注表面知识多,领悟思想方法少;,学生参及活动多,积累活动经验少。,(,2,)克服课堂教学中的“四个满堂”,满堂问满堂动满堂放满堂夸,(,3,)避免教学中的“四个虚假“,虚假地自主学习,虚假地合作交流,虚假地自主探究,虚假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20,以新理念规范教学设计,以课标要求确定教学目标,以“四基”衡量基本要求,以“四个关系”改进教学方法,以“四能”检验基本目标的达成,以个性创新体现教学的特色,以全面发展评价是否有效,21,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