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运系统安全分析

上传人:gp****x 文档编号:243155275 上传时间:2024-09-17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储运系统安全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储运系统安全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储运系统安全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系统安全分析,1,1,系统安全分析概述,2,风险管理,3,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4,工艺生产装置危险源的识别原则,5,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内容和编写概述,安全分析基础,2,1系统安全分析概述,一、系统安全分析的作用、内容及程序,(1)系统安全分析的作用,安全技术的基本含义包括两个方面,即,预知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和,消除这些危险所采取的各种手段、方法和行动,。,在生产过程中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很多的,预防事故需要预先发现、鉴别和判明可能导致发生灾害事故的各种危险因素,尤其是那些潜在的因素。因此必须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对生产过程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评价。,3,系统安全分析就是把生产过程或作业环节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对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判明各种状况的危险特点及导致灾害性事故的因果关系,从而对系统的安全性作出预测和评价,为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方法和行动消除危险因素创造条件。,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也就是对生产系统(包括,生产装置、工,艺过程、作业环境以及人员,)的安全性进行检查诊断及危险预测的方法。,4,系统安全分析的,功用,可概括为:, 能将导致灾害事故的各种因素,通过逻辑图作出全面、科学和直观的描述;, 可以发现和查明系统内固有的或潜在的危险因素,为安全设计、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及防止发生灾害事故提供依据;, 使操作人员全面了解和掌握各项防灾控制要点;, 可对已发生的事故进行原因分析;, 便于进行概率运算和定量评价。,5,(2)系统安全分析的内容,系统安全分析是从安全角度对系统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分析导致系统故障或事故的各种因素及其相关关系,通常包括如下,主要内容,:, 对可能出现的初始的、诱发的及直接引起事故的各种危险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调查和分析。, 对与系统有关的环境条件、设备、人员及其他有关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 对能够利用适当的设备、规程、工艺或材料控制或根除某种特殊危险因素的措施进行分析 。,6, 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的控制措施及实施这些措施的最好方法进行调查和分析。, 对不能根除的危险因素失去或减少控制可能出现的后果进行调查和分析。, 对危险因素一旦失去控制,为防止伤害和损害的安全防护措施进行调查和分析。,7,流程工业,的,安全分析,综合起来主要包括下面的,内容,:, 流程的危险;, 以前的事故和最近的事故损失;, 工程和行政管理;, 工程和行政管理故障后果及影响;, 定性评估这些后果对职员、公众和环境的影响;, 装置和工厂现场;, 人的可靠性。,8,做好流程安全分析应从如下,3个主要步骤,进行:, 准备, 流程安全分析会议。, 将安全分析结果形成文件。,通过讨论各种安全分析方法,要回答下面的问题:, 发生的事故类型?, 可能发生事故的频率?, 事故后果是什么?, 事故产生的风险是否可以接受?,9,(3)系统安全分析的,程序 :, 把所研究的生产过程或作业环节作为一个整体,确定安全设想和达到的目标;, 把工艺过程或作业环节分成几个部分绘制流程图;, 应用图表形式以及有关符号,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加以抽象化,并将其因果关系、层次及逻辑结构用逻辑图形表示出来;, 分析系统的现状及其组成部分,测定与判断可能发生的故障、危险及其灾害性后果,分析并确定导致危险的各个事件的发生条件及其相互关系;,10, 对已建立的系统,综合采用概率论、数理统计、网络技术、模型和模拟技术、最优化技术等数学方法,对各种因素进行数量描述,分析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进一步探求那极不容易直接观察到的各种因素的数量变化及其规律。,11,二、系统的偏差及其常见原因,(1)量的偏差及其常见原因,无流量、断流。,倒流。,流量过多。,流量过少。,液位偏差。,(2)化学状态的偏差及其常见原因,污染或存在杂质。, 浓度偏差。, 外形、尺寸偏差。,12,三、生产工艺过程的安全分析,(1)新工艺生产过程的危险性识别,(2)生产装置危险度的定量评价,(3)生产流程的系统危险性分析,(4)生产工艺过程安全分析的组织和监督,13,2风险管理,一、,风险管理的意义,根据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人类活动的各种风险,并确定社会可接受的合理的风险标准,为系统安全分析提供科学的管理依据。风险管理的形成过程可用图,2-1,表示。,图,2-1,风险管理的形成过程,14,二、风险认识,风险是一个含义丰富的的词语。可以理解为是由危险引起事故的,概率,和事故,后果,。它是描述系统危险程度的客观量,也有称之为危险性。通过对风险的认识,可以将降低风险的方法分成降低频率和减小后果两个方面,但必须认识到危险不可能自动地引起风险。,风险认识一般应考虑下面的因素 :, 意外的遭遇;, 整个结果缺乏人的控制;, 不确定的结果;, 缺乏经验的风险;,15, 滞后的影响;, 起源的影响;, 低频率严重后果的事件;, 人的原因或非自然的原因。,16,三、风险的分类, 未知风险。,不知道风险的后果,同时也不完全了解风险。, 隐风险或无意识风险,。风险是不明显的,检测元件检测不到危险。对于这类风险,人可以很自然地产生错误的安全感觉。离子化辐射一般不能通过检测元件检查出来,这种风险就是隐风险。, 显风险或有意识的风险,。可以通过检测元件检测出来的风险,并给处于危险中的人一些警告或采取缓和或减轻风险行动的手段。在火灾事故中燃烧的风险或当爬山时迎面掉下石块的风险就属于显风险。,17, 可预测的风险,。风险的概率与后果均可采用一定方法计算出来,因此这种危险允许由那些处于危险状态的人员和负责对他们进行保护的人做出一些判断。, 临时风险,。风险仅仅在短期存在,或仅仅可能在某个特定的原因下存在的风险。,18,四、风险的定量化,将风险进行量化分析是十分重要的。在国外对一般的活动已有积累了大量的基础数据,并且这些基础数据已经整理成比较实用的数据表,这些数据表对于安全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刚刚起步,但发展很快。,对于石油化工行业可以将风险分为三类来考虑风险量化:,a. 操作人员的职业风险。,b. 公众的个人风险。,c. 社会风险。,19, 个人风险数据,对于个人风险,最简单的方法是采用在任何一年的特别活动中出现类似死亡风险的数据。,用于比较单个活动死亡率的统计,对于个人风险的量化是有效的。这种统计方法考虑遭遇危险活动的时间。这类统计最常用的方法是重大事故率(FAR: Fatal Accident Rate)。该方法最早是由英国化学工业研究出来的,现在已扩大应用于其他工业和其他活动中。,FAR是在工作生命周期(15小时)内,预期在1000个人中可能会死亡的人数。因此预期的死亡率是在危险环境中工作108小时。表2-1给出了一些工业职业FAR数据,表2-2给出了其他活动的数据。,20,表,2-1,某些工业职业重大事故率(,FAR,)数据,行业,重大事故率(FAR),行业,重大事故率(FAR),行业,重大事故率(FAR),化学工业,煤矿,2,8,深海捕鱼,海洋油气,40,62,铁工业,70,表2-2其他活动重大事故率(FAR)数据,场所,重大事故率(FAR),场所,重大事故率(FAR),场所,重大事故率(FAR),靠近核电站居住,家中,铁路旅行,汽车旅行,0.1,1,5,30,飞机旅行,吸烟,骑自行车,40,40,96,直升飞机旅行,骑摩托车,攀岩,500,660,4000,21,社会风险数据,考虑社会风险的一种方法是采用,F/N,曲线,该曲线是建立在对美国和欧洲各种活动广泛的数据统计基础上绘制而成的。,图,2-2,各种人为危险,F-N,曲线示例,22, 风险定量化接受准则,一般考虑下面三种情况的影响:,a. 直接承受风险的工艺操作人员和其他人员;,b. 现场办公室和其他管理人员;,c. 一般公众。,五、风险的成本效益分析,确定什么风险是合理接受时,必须考虑活动的利益,包括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减少风险的费用与风险的关系非常复杂,对高风险,用于降低风险的费用就更多。,风险可分为三个区域,如图2-3所示。,23,图,2-3,ALARP,图,As Low As Reasonably Practicable,有人把它称之为ALARP原则,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在可能的合理的情况下的最低”,24,对于可容忍的社会风险,可以通过,F/N,曲线来设定判据,图,2-4,是从危险物质运输的报告中摘出的对专门操作设定,F/N,判断曲线的例子。,图,2-4,运输危险物质的,F/N,曲线,25,ALARP(合理降低风险)揭示了风险与收益的关系,为了做该项分析,既需要更多地降低损害带来的成本,也需要降低风险分析方法信息的成本,这两种成本均是不容易确定的。,26,3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危险因素,是指,能使人造成伤亡,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危害,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通常为了区别客体对人体不利作用的特点和效果,分为,危险因素,(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和,危害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积累作用)。有时对两者不加区分,统称危险因素。,27,对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分类,是为了便于进行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方法有许多种,这里根据,GB/T 13816-92,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危害因素分为六类。,案例,:,28,一、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15种,),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运动件外露、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29,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电磁辐射,(电离辐射:X射线、Y射线、。粒子、R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岩土滑动、堆料垛滑动、气流卷动、冲击地压、其他运动物危害)。,30,明火,。,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高温固体、高温液体、其他高温物质)。,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温气体、低温固体、低温液体、其他低温物质)。,11,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12,作业环境不良,(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通风不良、缺氧、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位、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灾害、其他作业环境不良)。,31,13,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准、其他信号缺陷)。,14,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楚、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他标志缺陷)。,15,其他物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32,二、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5种,),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体、易燃易爆性固体、易燃易爆性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有毒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其他腐蚀性物质)。,其他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33,三、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5种,),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其他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34,四、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6种,),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辨识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辨识功能缺陷)。,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35,五、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5种,),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错误)。,操作失误,(误操作、违章作业、其他操作失误)。,监护失误,。,其他错误,。,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六、 其他危险、危害因素,案例,36,某钢铁企业,主要生产冷轧产品、热镀锌产品等。,主要生产过程是用吊车从热轧原料库内把要轧制的钢卷依次吊放到轧机的入口步进梁上。,37,在此生产过程中,同步完成钢卷宽度和外径测量、拆除捆带;之后,将钢卷送至开卷机,钢卷在开卷机上开卷后,经双切剪切掉带钢头部不合格的部分,再由夹送辊送到闪光焊机处,与已准备好的前一卷带钢的尾部焊接起来。,焊接后的带钢,通过入口进入酸洗槽前的拉伸矫直机,经拉伸矫直机破鳞并改善带钢板形后,进入酸洗槽除去带钢表面的氧化铁皮,酸洗后的带钢经过漂洗槽漂洗后送入热风干燥器烘干。,经过酸洗、漂洗、烘干后的带钢通过出口送到切边剪。在切边剪处,根据上下工序的生产要求,带钢可以切边或不切边。经过切边剪后的带钢通过冷连轧机轧前活套进入冷连轧机。,38,用于生产冷轧产品的钢卷,按照预定的热处理制度在罩式退火炉中退火,以消除加工硬化,改善带钢的机械性能。退火后的钢卷完全冷却后(40),用汽车运送到成品库,包装入库。,用于生产热镀锌产品的钢卷,由吊车吊运到连续热镀锌机组的钢卷鞍座上。钢卷在鞍座上人工拆除捆带,由开卷机开卷,与已准备好的前一卷带钢的尾部焊接起来。焊接后能带钢,经碱洗、碱刷洗、漂洗并烘干处理后进入退火炉段。,在退火炉段,带钢经预热、加热、均热、冷却和均衡等工艺处理后进入锌锅镀锌。镀锌后的带钢,经过光整、拉矫等处理后进行分卷,卷好的钢卷由卸卷小车卸卷,在鞍座上完成称重、打捆,由钢卷车送到熟镀锌成品库,经人工包装后入库存放。,39,为满足生产需要,在冷轧车间布置了用于生产的动力设施及各种设备,包括煤气管道、压缩空气管道、电力线路、桥式起重机8台和各种辅助设施等。,请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92)分析上述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物理性和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及部位。,40,参考答案,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热轧原料吊装:电危害、噪声等。,(2)开卷及焊接:剪切造成的运动物危害、噪声、粉尘、高温物质等。,(3)酸洗、烘干:剪切造成的运动物危害。,(4)冷轧:噪声、电危害。,(5)钢卷退火、入库:高温物质。,(6)热镀锌:电危害、噪声、人工拆捆造成的运动物危害、粉尘、非电离辐射、高温物质等。,(7)动力设施:电危害等。,41,参考答案,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开卷及焊接:一氧化碳中毒等。,(2)酸洗、烘干:酸雾、酸腐蚀。,(3)热镀锌:一氧化碳中毒、碱腐蚀。,(4)动力设施:煤气中毒、爆炸。,42,4工艺生产装置危险源的识别原则,对危险的流程工业工艺生产装置中危险源的识别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可能使用、加工、生产出危险的物料,;,可能采用具有危险性的工艺过程,;,可能采用危险的单元操作,。,43,一、危险物品的识别二、危险工艺过程的识别分析三、 危险单元操作过程分类概述,44,一、危险物品的识别,根据,GB 6944-86,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和,GB 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凡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贮存保管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货物,,均属,危险货物,。,在 GB 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将危险物品分为,8,大类,而,GB 6944-86,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将危险物品分为,9,大类,(多了第,9,类杂类),而每大类又分为若干项。,45,(1)分类,危险货物分为九类:, 第1类爆炸品(explosives),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3类易燃液体, 第4类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第7类放射性物品, 第8类腐蚀品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 第9类杂类,危险物品的识别,46,(2)危险特性,根据每种常用危险化学品易发生的危险情况,综合归纳为145种基本危险特性。对每种危险化学品应选用适当的基本危险特性来表示它们易发生的危险。这里列举几种加以说明,其它参见GB 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资料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doc,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与氧化剂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与铜、汞、银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与还原剂及硫、磷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危险物品的识别,47, 与乙炔、氢、甲烷等易燃气体能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 本品蒸气与空气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强氧化剂会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发生反应,有燃烧危险。, 与氧化剂会发生强烈反应,遇明火、高热会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会发生反应,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危险物品的识别,48,(3)几类危险化学物质的辨识分析, 活性化学品,活性化学品是化学反应能力很强,反应中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反应热、分解热、燃烧热等)的化合物。这种物质可以通过分解或燃烧反应释放能量,其主要危险是分解反应,若释放出超过一定量的热量,而且是快速释放时,能引起爆炸和火灾。爆炸性物质所特有的原子团见表2-3。,活性化学品或不稳定物质包括了爆炸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危险物料的识别绝对不能忽略了不稳定物质的识别。在识别中,应掌握如下4点,:,危险物品的识别,49,a. 能引起爆炸或火灾的不稳定物质,该类物质一般具有可以放出较大能量的原子团,且大多具有较弱的化学键,因此在较低的温度下就开始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而使温度上升,导致着火和爆炸。所以,可以利用物质的化学结构和化学键的知识,推测化合物的爆炸性和不安定性,当在某些化合物中存在爆炸性物质所特有的原子团时,对这样的化合物就应引起注意。,b. 活性化学品在分解反应中放出大量的能量(反应热、分解热、燃烧热),可以根据反应热、氧平衡值(OB)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该物质的爆炸或发火的危险性。,危险物品的识别,50,表,2-3,爆炸性物质所特有的原子团,危险物品的识别,51,第一个判别标准:最大分解热,假定化合物发生分解时,可以生成CO,2,、H,2,O、 N,2,、CH,l4,、C、H,2,、O,2,,然后利用线性规划法计算这些生成物的组合中的最大分解热(-Hmax)。根据-Hmax 的大小判断物质的危险性。,-Hmax 2.9kJ/g时,危险性大;,1.3kJ/g -Hmax 2.9kJ/g时,危险性居中。,第二个判别标准:燃烧热,假如化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则可计算生成CO,2,、H,2,O和 N,2,产物时的燃烧热(-Hc)。计算燃烧热和最大分解热的差(-Hc)(-Hmax),根据其差值的大小判断物质的危险性。,危险物品的识别,52,(-Hc)(-Hmax) 20.9kj/g时,危险性小;,12 . 54kJ/g (-Hc)(-Hmax) 20.9kJ/g时,危险性居中。,第三个判别标准:氧平衡值,氧平衡值(OB),表示l00g物质爆炸得到完全反应的生成物时,剩余或不足的氧的克数,。由CxHyNuOz所组成的化合物,其氧平衡值可由下式计算:,OB-1600 x (2x0.5yz)分子量,-80 OB 120时,危险性大;,120 OB 240或-160 OB-80时,危险性居中;,OB240或OB-160时,危险性较小。,危险物品的识别,53,c. 具有爆炸性物质所特有的原子团的聚合物,这类具有爆炸性的聚合物有聚丁二烯过氧化物、聚异戊二烯过氧化物、聚二甲基丁二烯过氧化物,异丁烯酸醋及苯乙烯过氧化物的聚合物、不对称过氧化物的聚合物。,d. 分解爆炸性的气体,例如一氧化二氮、氧化氮、二氧化氮、乙炔、乙烯、过氧化氢、环氧乙烷、丁炔、甲基乙炔、丙二烯等。当气体压力处于分解临界压力以上时,可以发生分解爆炸。,某些分解爆炸性的气体的分解临界压力为:乙炔108kPa,甲基乙炔430kPa,一氧化二氮245kPa,一氧化氮14.7MPa,环氧乙烷40kPa。,当气体的压力低于分解临界压力时,不会发生分解爆炸。,危险物品的识别,54, 有机过氧化物,有些物质放置在空气中能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形成不稳定的或爆炸性的有机过氧化物。根据经验,一些容易形成有机过氧化物的结构见表2-4。其结构特点主要是具有弱C-H键及易引起附加聚合的双键。如异丙基醚、丁二烯等。,危险物品的识别,55,表,2-4,空气中易形成过氧化物的结构,危险物品的识别,56,混合危险物质,某种物质与另一种物质接触时反应激烈,甚至发火或产生危险性气体时,这些物质称为混合危险物质,这些物质的配伍称为危险配伍,或不相容配伍。表,2-5,为混合危险配伍,表,2-6,为可发生激烈反应的不相容配伍,表,2-7,为混合时产生有毒物的不相容配伍。,表,2-7,混合时产生有毒物的不相容配伍,危险物品的识别,57,表,2-5,混合危险配伍,危险物品的识别,58,表,2-6,可发生激烈反应的不相容配伍,危险物品的识别,59, 可自燃化学品,与空气接触或空气中的水分接触即能进行放热的氧化或水解反应,其反应速度可导致发火燃烧的活泼物质为可自燃的化学物品。例如下:,a. 可自燃的烷基化金属及其衍生物。,如烷基铝、丁基锂、二乙基镁等;,b. 可自燃的非金属烷基化物,;,c.,可自燃的烷基化物非金属卤化物,;,d.,可自燃的烷基化物非金属氢化物,;,e.,可自燃的羰基金属,。如十二羰基三铁、六羰基铬、六羰基钼、六羰基钨、九羰基二铁、五羰基铁、四羰基镍等;,危险物品的识别,60,f.,可自燃的金属,。如钙、铬、铁、铅、锂、锰、镍、钛等;,g.,可自燃的金属硫化物,。如二硫化铁、硫化铁、硫化锰、硫化汞、硫化铝等。,容纳含硫烃的碳钢设备内壁能生成可自燃的硫化铁垢,当有空气进入而此垢发生氧化反应时,激烈放热使温度高到可以成为局部着火源。,危险物品的识别,61,(4)有毒与有害物质的辨识分析, 毒性评价指标,某种物质的毒性是指该物质发生与机体组织或代谢系统的化学反应而损及生命或其他有害影响的程度。常用的毒性评价指标有以下几种:,a.,绝对致死剂量(LD100)或绝对致死浓度,(LC100)。系指全组染毒试验动物全部死亡的最小剂量或浓度。,b.,半数致死剂量(LD50)或半数致死浓度,(LC50 )。系指染毒试验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这是将动物实验所得数据经统计处理而得的。,危险物品的识别,62,c.,最小致死剂量(MLD)或最小致死浓度(MLC),。系指全组染毒试验动物中有个别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d.,最大的耐受量(LDO)或最大耐受浓度(LCO),。系指全组染毒试验动物全部存活的最大剂量或浓度。,危险物品的识别,63, 毒性分级,习惯上使用LD50 (mg/kg)或LC50 (mg/m,3,)作为衡量各种毒物急性毒性大小的指标,但是分级的标准有多种。一般按LD50,或LC50值的大小分成,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与微毒,五级,,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分级见表2-8。,危险物品的识别,64,表,2-8,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分级,毒性分级,小鼠一次经口,LD50,(mg/kg),小鼠吸入染毒 2小时的LC50(mg,m,3,),兔经皮的,LD50,(mg/kg),剧 毒,高 毒,中等毒,低 毒,微 毒,10,11100,1011000,100110000,10000,50,51500,5015000,500150000,50000,10,1150,51500,5015000,5000,刺激性气体的刺激作用,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可以根据人体和动物对刺激作用的阈值,划分刺激作用等级。刺激性气体刺激作用分级见表,2-9,。,表,2-9,刺激性气体刺激作用分级(,mg/m,3,),刺激作用分级,人类有主观感觉,大鼠呼吸系统变化,兔呼吸系统变化,猫唾液分泌增加,极端刺激,高度刺激,中等刺激,轻度刺激,20,20200,2002000,2000,50,50500,5005000,5000,500,5005000,500050000,50000,900,9009000,900090000,90000,危险物品的识别,65, 职业接触限值(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OEL),在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中,职业接触限值是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机体不引起急性或慢性有害健康影响的容许接触水平。化学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可分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三类。,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Time Weighted verage,PC-TWA)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危险物品的识别,66,b.,最高容许浓度,(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MAC)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均不应超过的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c.,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emissible concentration-Short Term Exposure Limit,PC-STEL),指一个工作日内,任何一次接触不得超过的15分钟时间加权平均的容许接触水平。,工作场所(workplace)指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的全部地点。,工作地点(Work Site)指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或进行生产管理过程而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点。,危险物品的识别,67,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 5044-8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对将职业性接触毒物定义为,工人在生产中接触以原料、成品、半成品、中间体、反应副产物和杂质等形式存在,并在操作时可经呼吸道、皮肤或经口进入人体而对健康产生危害的物质。,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是以,急性毒性、急性中毒发病症状、慢性中毒患病状况、慢性中毒后果、致癌性和最高容许浓度,等,六项指标,为基础的定级标准。,危险物品的识别,68,分级原则是依据六项分级指标综合分析,全面权衡,,以多数指标的归属定出危害程度的级别,,但对某些特殊毒物,可按其急性、慢性或致癌性等突出危害程度定出级别。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依据参见表2-10。,依据分级标准,对我国接触的56种常见毒物的危害程度进行了分级,具体参见GB 5044-8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在危险物料识别时,应正确区分,职业性接触毒物的危害程度分级,和,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分级,,不可把两者等同起来。,危险物品的识别,69,表,2-10,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依据,指 标,分 级,(极度危害),(高度危害),(中度危害),(轻度危害),急性,毒性,吸入LC50,mg/m3,20000,经皮LD50,mg/kg,2500,经口LD50,mg/kg,5000,急性中毒发病状况,生产中易发生中毒,后果严重,生产中可发生中毒,预后良好,偶可发生中毒,迄今未见急性中毒,但有急性影响,慢性中毒患病状况,患病率高(,5%),患病率较高(5%)或症状发生率高(20%),偶有中毒病例发生或症状发生率较高(10%),无慢性中毒而有慢性影响,慢性中毒后果,脱离接触后,继续进展或不能治愈,脱离接触后,可基本治愈,脱离接触后,可恢复,不致严重后果,脱离接触后,自行恢复,无不良后果,致癌性,人体致癌物,可疑人体致癌物,实验动物致癌物,无致癌性,最高容许浓度 mg/m3,10,危险物品的识别,70, 有毒与有害物品的毒害性,有毒与有害物品的主要危险性是毒害性,毒害性则主要表现为对人体及其他动物的伤害。但伤害是有一定途径的,引起人体及其他动物中毒的,主要途径,是,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三个方面。,a.,呼吸中毒,。在有毒与有害物品中,挥发性液体的蒸气和固体的粉尘最容易通过呼吸器官进人人体。如氢氰酸、溴甲烷、苯胺、西力生、赛力散、三氧化二砷等的蒸气和粉尘,都能经过人的呼吸道进入肺部,被肺泡表面所吸收,随着血液循环引起中毒。此外,呼吸道的鼻、喉、气管粘膜等,也具有相当大的吸收能力,很易被吸收而引起中毒。呼吸中毒比较快,而且严重。,危险物品的识别,71,b.,消化中毒,。指有毒与有害物品侵入人体消化器官引起的中毒。,c.,皮肤中毒,。一些能溶于水或脂肪的毒物接触皮肤后,都易侵入皮肤引起中毒。, 毒害性的影响因素,有毒与有害物品毒害性的大小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通过分析比较,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a.,化学组成和化学结构,。这是决定物品毒害性的根本因素,其影响因素有:,危险物品的识别,72,有机化合物的饱和程度,如乙炔的毒性比乙烯大,乙烯的毒性比乙烷大等。,烃基的碳原子数,如甲基内吸磷比乙基内吸磷的毒性小50。,硝基化合物中硝基的多少,硝基增加而毒性增强,若将卤原子引入硝基化合物中,毒性随着卤原子的增加而增强。,硝基在苯环上的位置,如当同一硝基在苯环上位置改变时,其毒性相差数倍。,b.,溶解性,。有毒与有害物品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越容易引起中毒。,危险物品的识别,73,c.,挥发性,。毒害品的挥发速度越快,越容易引起中毒。,d.,颗粒细度,。固体有毒与有害物品的颗粒越细,越易使人中毒。,e.,气温,。气温越高则挥发性毒物蒸发越快,可使空气中的浓度增大。,危险物品的识别,74, 有毒与有害物品的火灾危险性,从列入有毒与有害物品管理的物品分析可以看到,约90的都具有火灾危险性。其特性表现如下:,a.,遇湿易燃性,。无机毒害品中金属的氰化物和硒化物大都本身不燃,但都有遇湿易燃性。硒化镉、硒化铁、硒化锌、硒化铅、硒粉等硒的化合物类,遇酸、高热、酸雾或水解能放出易燃且有毒的硒化氢气体;硒酸、氧氯化硒还能与磷、钾猛烈反应。,b.,氧化性,。在无机有毒与有害物品中,锑、汞和铅等金属的氧化物大都本身不燃,但都具有氧化性。,危险物品的识别,75,c.,易燃性,。在危险货物品名表所列的有毒与有害物品中,有很多是透明或油状的易燃液体,有的是低闪点或中闪点液体。,d .,有毒与有害物品易爆性,。,危险物品的识别,76,二、危险工艺过程的识别分析,(1)危险工艺过程的分类,危险的工艺过程一般可以分成如下9种情况:, 有本质上不稳定物质存在的工艺过程,这些不稳定物质可能是原料、中间产物、成品、副产品、添加物或杂质;, 放热的化学反应过程;, 含有易燃物料且在高温、高压下运行的工艺过程;, 含有易燃物料且在冷冻状况下运行的工艺过程;, 在爆炸极限内或接近爆炸极限反应的工艺过程;,77, 有可能形成尘雾爆炸性混合物的工艺过程;, 有高毒物料存在的工艺过程;, 储有压力能量较大的工艺过程;, 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艺过程。,危险工艺过程的识别分析,78,(2)危险的单元过程分类概述,在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比较危险的化工单元过程主要有:,燃烧、氧化、加氢、还原、聚合、卤化、硝化、烷基化、胺化、芳化、缩合、重氮化、电解、催化、裂化、氯化、磺化、酯化、中和、闭环、酰化、酸化、盐析、脱溶、水解、偶合等。,对这些危险的化工单元过程按其放热反应的危险程度增加的次序可分为四级:,危险工艺过程的识别分析,79,第一类化工单元过程包括:, 加氢,将氢原子加到双键或三键的两侧;, 水解,化合物和水反应,如从硫或磷的氧化物生产硫酸或磷酸;, 异构化,在一个有机物分子中原子的重新排列,如直链分子变为支链分子;, 磺化,通过与硫酸反应将SO3H根导人有机物分子;, 中和,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危险工艺过程的识别分析,80,第二类化工单元过程包括:, 烷基化(烃化),将一个烷基原子团加到一个化合物上形成种种有机化合物;, 酯化,酸与醇或不饱和烃反应,当酸是强活性物料时,危险性增加;, 氧化,某些物质与氧化合,反应控制在不生成CO,2,及H,2,O的阶段,采用强氧化剂如氯酸盐、硝酸、次氯酸及其盐时,危险性较大;, 聚合,分子连接在一起形成链或其他连接方式;, 缩聚,连接两种或更多的有机物分子,析出水、HCl或其他化合物。,危险工艺过程的识别分析,81,第三类化工单元过程是卤化等,将卤族原子(氟、氯、溴或碘)引入有机分子。,第四类化工单元过程是硝化等,用硝基取代有机化合物中的氢原子。,危险反应过程的识别,不仅应考虑主反应还需考虑可能发生的副反应、杂质或杂质积累引起的反应,以及对构造材料腐蚀产生的腐蚀产物引起的反应等等。,危险工艺过程的识别分析,82,三、危险单元操作过程分类概述,在进行危险单元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情况的产生:,(1)防止易燃气体物料形成爆炸性混合体系。,处理易燃,气体物料时要防止与空气或其它氧化剂形成爆炸性混合体系。特别是负压状态下的操作,要防止空气进入系统而形成系统内爆炸性混合体系。同时也要注意在正压状态下操作易燃气体物料的泄漏,与环境空气混合,形成系统外爆炸性混合体系。,(2)防止易燃固体或可燃固体物料形成爆炸性粉尘混合,体系。,在处理易燃固体或可燃固体物料时,要防止形成爆炸性粉尘混合体系。,83,(3)防止不稳定物质的积聚或浓缩。,处理含有不稳定,物质的物料时,要防止不稳定物质的积聚或浓缩。在蒸馏、过滤、蒸发、过筛、萃取、结晶、再循环、旋转、回流、凝结、搅拌、升温等单元操作过程中,有可能使不稳定物质发生积聚或浓缩的,进而产生危险。,危险单元操作过程分类概述,84,根据以上原则,现举例说明:, 不稳定物质减压蒸馏时,若温度超过某一极限值,有可能发生分解爆炸。, 粉末过筛时容易产生静电,而干燥的不稳定物质过筛时,微细粉末飞扬,可能在某 些地区积聚而发生危险。, 反应物料循环使用时,可能造成不稳定物质的积聚而使危险性增大。,危险单元操作过程分类概述,85, 反应液静置中,以不稳定物质为主的相,可能分离而形成分层积聚。,不分层时,所含不稳定的物质也有可能在局部地点相对集中。在搅拌含有有机过氧化物等不稳定物质的反应混合物时,如果搅拌停止而处于静置状态,那么,所含不稳定物质的溶液就附在壁上,若溶剂蒸发了,不稳定物质被浓缩,往往成为自燃的火源。, 在大型设备里进行反应,如果含有回流操作时,危险物在回流操作中有可能被浓缩。,危险单元操作过程分类概述,86, 在不稳定物质的合成反应中,搅拌是个重要因素。,在采用间歇式的反应操作过程中,化学反应速度很快。大多数情况下,加料速度与设备的冷却能力是相适应的,这时反应是扩散控制,应使加入的物料马上反应掉,如果搅拌能力差,反应速度慢,加进的原料过剩,末反应的部分积蓄在反应系统中,若再强力搅拌,所积存的物料一齐反应,使体系的温度上升,往往造成反应无法控制。一般的原则是搅拌停止的时候应停止加料。,危险单元操作过程分类概述,87, 在对含不稳定物质的物料升温时,控制不当有可能引起突发性反应或热爆炸。,如果在低温下将两种能发生放热反应的液体混合,然后再升温引起反应将是特别危险的。在生产过程中,一般将一种液体保持在能起反应的温度下,边搅拌边加入另一种物料,边反应。,危险单元操作过程分类概述,8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