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信用评级业发展史(大公国际资信评估)(PPT48页)

上传人:hy****d 文档编号:243121551 上传时间:2024-09-16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4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信用评级业发展史(大公国际资信评估)(PPT48页)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中外信用评级业发展史(大公国际资信评估)(PPT48页)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中外信用评级业发展史(大公国际资信评估)(PPT48页)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中外信用评级业发展史,1,中外信用评级业发展史,第一部分 信用,第二部分 资信评级,第三部分 资信评级业的发展,2,第一部分 信用,一、信用的由来,二、信用的概念,三、信用的种类,3,一、信用的由来,社会分工,市场的本质,信息不对称,4,社会分工,“市场经济进步的一个很大动力就是社会分工”。,亚当斯密国富论, 工作效率的提高和机器化, 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 市场需求和交易费用是市场规模的限制, 人口规模和收入水平是市场规模的两个决定因素,5,市场的本质,交 换,顺利进行,交易取消,信心,6,信息不对称,第一,交易双方的交易是一次性交易还是重复交易?,第二,交易品的特性。,第三,交易品的价值。,第四,对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不道德交易的处罚。,7,二、信用的概念,信用,商誉,信誉,信义,信任,诚信,8,信 用,参与经济活动的当事人之间建立起来的以诚实守信为基础的履约能力。,受信方向授信方在特定时间内所做的付款承诺的兑现能力和意愿。,信用是以授信人(债权人)对于受信人(债务人)所作还款承诺(Promise)和能力有没有信心为基础,决定是否同意产生授信人到受信人经济价值的转移,其中定义有明确的时间因素。信用的“要素”是指授信、受信、付款期限、信用工具和风险。能够直接用货币单位衡量,是信用的基本性质。,9,三、信用的种类,国家信用,公共信用,企业,/,商业信用,消费者个人信用,投资信用,10,国家信用(Fiscal Credit),又称财政信用,以一国的中央政府为主体,按照信用原则筹集资金和对外国举债,政府的偿债能力是由税收来保证的。因此,资信评级业每年都会对世界各国的政府进行“国家主权级”评级,评级结果反映被评级国家偿还外债的能力和意愿。,公共信用,是一种社区或公众提供给各级政府的信用,主要的信用工具形式是公债。从评级角度来看,公共信用是指各级政府的举债能力。,企业/商业信用,是指企业间的信用形式,是赊销商品和预付货款等形式表现的信用。企业对赊销客房进行的信用风险控制,属于商业信用管理领域的问题。它依赖于企业资信调查业提供的信息和技术支持,形成科学的制度,以提高金融机构的授信和企业赊销成功率。,11,消费者个人信用,当企业将一种信用工具或消费信贷发放给自然人类型的客户使用,这种授予自然人的信用就被称之为消费者信用,俗称“个人信用”。最常见的消费者信用支付工具是贷记卡和个人支票。,投资信用,一般指由一些金融机构或私人基金向企业提供的相对较长期的信用,以帮助受益者开办企业、购置土地、建筑、设备等固定资产,它们多数是没有经过保险或足够抵押担保的。受信人往往是新开办的企业,发放这种信用的机构通常是保险公司、信托公司、教育或养老基金、券商、政府机构等。,12,第二部分 资信评级,一、资信评级的概念,二、资信评级产生与发展的理论基础,三、资信评级的作用,13,资信评级的概念,资信评级,通常也被称为信用评级,是对各类企业所负各种债务能否如约还本付息的能力和可信任程度的综合评估,是对债务风险的综合评价。,14,资信评级产生与发展的理论基础,信息非对称性,交易成本论与资信评级,博弈论与资信评级,15,信息非对称性,资信评级的产生源自信息非对称性。所谓信息非对称性是指交易双方所掌握的信息不一样,企业的内部人所掌握的企业自身信息总比外人多。在市场交易特别是在资本交易中,为了降低信息非对称性所带来的危害,就产生了资信评级,。,16,交易成本论与资信评级,交易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经济原因。由于交易双方需要相互了解交易对手的信用状况,交易一方为了解对方的信用状况,可以自己完成信用调查工作,也可以委托一个可信的信用服务机构完成,但都必须付出一定交易成本。,17,博弈论与资信评级,企业可以得到一个客观和有权威的评级结果,就可以向银行和社会表明自己的身份,获得市场上的通行证,从而把信用低或不讲信用的企业分离出去,便于银行或社会能够识别信用低的企业,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18,评级的一般作用,对投资者的意义与作用,对被评对象的作用,对国家监管部门的作用,对国民经济的作用,19,对投资者的意义与作用,简单而客观地提供有关债务偿还的风险情报,保护投资者免受由于情况不足而蒙受的损失,降低投资者寻求风险情报的信息成本,证券定价、风险与报酬的评估参考,证券投资组合风险控制与管理的参考,20,对被评对象的作用,树立良好的信用形象,提供客观公正的资信等级证明,拓展融资渠道,扩大投资者基础,稳定融资来源,降低筹资成本,提高新证券发行的效率,加强自身风险的管理,21,对国家监管部门的作用,政府资金投资的重要标准,提高证券市场、金融市场与保险市场的效率和透明度,为开展和加强对监管对象的分级管理提供依据,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和监督,作为管理金融证券市场的重要依据,政府资金投资的重要依据,22,对国民经济的作用,降低整个社会的信息成本,通过传递信息使资本市场得到健康发展,为建立社会信用制度提供重要支持,净化社会信用环境,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合理分配债务资本及权益资本,掌握风险,保证经济的合理运行,23,资信评级在我国的作用,为资本市场上的广大投资者服务,为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融资服务,资信评级是监管部门监管的参考依据,资信评级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市场监督机制,24,第三部分 资信评级业的发展,国际资信评级业,中国资信评级业,25,1841年路易斯塔班在纽约建立了第一个商人信用评级机构Mercantile Credit Agency,旨在帮助商人寻找资信良好的顾客与商业伙伴。,信用评级的创始人,Lewis Tappan,26,国际资信评级业,国际资信评级行业产生与发展简史,美国政府对资信评级的监管及其推动作用,国际评级机构,27,国际资信评级行业产生与发展简史(一),初始阶段(18401920),1800年-1850年美国开始盛行发行国债州债和铁路债债券的发行创造了债券投资者对债券统计信息和债券统计分析的需求。债券的发行和债券市场的发展为评级提供了物质基础是评级产生的前提。,1849年约翰布拉斯特创立,Bradstreet Co.,。,1857年,Dun,成为纽约商业资信评估公司,(Dun&Co.),总裁,并出版了第一本信用评级指南。,1909年穆迪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出版一本各家铁路公司债券的刊物以供投资者参考。,1913年惠誉公司,Fitch Investors service,成立。,28,国际资信评级行业产生与发展简史(二),发展阶段(19201970),1916年普尔出版公司成立。,1922年标准统计公司合并。,1933年,Duff & Phelps,成立。,1933年纽约商业资信评估公司,Dun&Co,.与布托斯特资信评估公司,Bradstreet Co.,合并成为邓白氏,Dun&Bradstreet,。,1941年,Standard 与Poor,合并为标准普尔,S&Ps,。,29,国际资信评级行业产生与发展简史(三),普及阶段(1970年至今),1962年,Dun & Bradstreet,吞并穆迪。,1966年标准普尔被,McGraw Hill,公司收购。,1972年以前只有美国有评级机构此后其他国家的评级机构和美国的其他评级机构陆续诞生 。,2000年,FitchIBCA 与Duff & Phelps,合并成为,Fitch,,2000年,Fitch,收购,Thomson Bank Watch,。,30,1931,年美联储 货币监理署,(,OCC,),要求银行对评级较低的债券,BBB,级以下采取盯市政策。,1933,年证券法、,1934,年证券交易法和,1940,年投资公司法已经将,NRSRO,资格运用于制订规定评级机构。,1936,年美联储 货币监理署,OCC,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禁止银行购买投机级证券(,BBB,级以下)。,1951,年国家证券监管部门开始对保险公司持有的低级别债券提出增加资本的要求。,美国政府对资信评级的监管及其推动作用(一),31,1975年联邦证券法的出台才促使,SEC,在证券监管中采用资信评级。,1975年,SEC,开始运用取得,NRSRO,资格的评级机构的证券评级来决定证券公司的净资本要求 。,1991年,SEC,修改投资公司法中的规定限制货币市场基金持有评级较低的债务工具。,1992年,SEC,采纳投资公司法的规定,BBB,级以上资产证券化发行人作为互助基金豁免登记。,美国政府对资信评级的监管及其推动作用(二),32,国内资信评级机构,穆迪,标准普尔,惠誉,33,穆 迪,(Moodys),穆迪公司的宗旨是要向所有对市场信用敏感的发行者、中介机构和投资者提供最准确、最深刻和最有价值的风险评价。,穆迪作为一家全球资信评级、研究和风险分析的著名公司,主要对外发布固定收益类证券、证券发行主体和其他信用债务的信用分析观点、研究报告和评级结果。,2002年2月,穆迪公司宣布收购,KMV,,,KMV,在定量信用分析上处于领先地位。,34,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标准普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60年,是对美国、外国公司和公用事业债提供资信评级、金融信息服务和调查的主要机构。,目前标准普尔评级了11万亿美元的债券和其他债务,涉及50多个国家。在全球20个金融中心建立了办公室,拥有分析专家1200名,在全球设有40家机构,雇用5000多名员工。,35,惠誉,(Fitch),惠誉成立于1913年,(Fitch Investors Service),,1978年与,IBCA,合并,更名为,FitchIBCA,,2000年,FitchIBCA与Duff & Phelps,合并,更名为Fitch,同年收购,Thomson Bank Watch,。惠誉在全球设有,40,个机构,拥有,1100,名员工。,惠誉的业务主要包括国家、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结构融资评级,迄今已对1600家金融机构、1000多家企业、70个国家、,140,0个地方政府和78%的全球金融机构融资进行了评级。惠誉的母公司是,FIMASLAC S.A,。,36,中国资信评级业,我国信用制度建设的历程,中国资信评级业发展历程,国内资信评级机构简介,37,章乃器与中国征信所,1932年6月6日,在上海香港路4号银行公会会址内,正式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中国人办的信用调查机构中国征信所。章乃器为第一任董事长。,38,我国信用制度建设的历程(一),起步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其标志就是以信用评价为代表的信用中介机构的出现和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涌现出以上海远东、中国诚信、大公国际等一批与企业发债和资本市场发展相适应的资信评级机构。从此,信用意识逐渐被企业和投资者所接受。,39,我国信用制度建设的历程(二),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期),其标志是以信用担保为代表的信用中介机构的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末期在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的大力推动下,我国涌现出济南、镇江、铜陵、深圳、重庆、山西、河南等一大批面向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机构。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不仅缓解了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状况,也为中小企业信用能力的提高创造了基础。,40,我国信用制度建设的历程(三),完善阶段(21世纪初期),以政府主管部门为主体的信用信息系统和社会中介为主体的信用联合征集体系的起步和推进。,41,中国资信评级业发展历程(一),起步阶段(1987-1989),1987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企业债券管理暂行条例,同年,人民银行总行各地地方企业发行债券下达发行额度。1988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在北京召开资信评级问题研讨会。此次研讨会就资信评级的理论、制度、机构、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探讨。此时,无论从中央还是地方,都为组建资信评级机构创造了条件。在此阶段,人民银行系统(各分行)成立了20多家评价机构,专业银行(即现在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咨询公司、调查统计部门等机构也开展了资信评级活动。,42,中国资信评级业发展历程(二),整顿阶段(1989-1990),在此阶段,由于中央实行了“双紧”政策。同时,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为了贯彻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金融性公司的决定,于1989年9月下发了关于撤消人民银行设立的证券公司、信誉评价公司的通知。至此,人民银行各分行和专业银行成立的信用评价公司一律撤消,评价业务由信誉评级委员会办理。信用评价业务发展进入低谷。,43,中国资信评级业发展历程(三),恢复发展阶段(1990-1992),1990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关于设立信誉评级委员会有关问题的通知,就信誉评级委员会的有关归口管理、机构的性质、业务范围等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至此,信用评价机构的组织问题等到解决。信用评价业务也相对规范化和制度化,初步形成了我国自己的比较完整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信用评价工作的严肃、权威性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人民银行所属的信誉评级委员会主要开展短期融资券的评级工作。,44,中国资信评级业发展历程(四),快速发展阶段(1993-1999),企业债券资信评级市场,贷款企业评级,金融机构评级,45,中国资信评级业发展历程(五),竞争和规范阶段(2000至今),对资信评级机构的监管体制正在酝酿着比较大的变化。,我国资信评级机构广泛加强与国际知名信用评价机构的业务合作,引进国外的先进评级体系,国际评级机构积极进入我国资信评级市场。,全社会开始关注社会信用问题,各界都积极参与到建设我国社会信用制度的工作中来。国际上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讨论和我国的积极应对,都将对我国资信评级业产生广泛和深刻的影响。,46,国内资信评级机构简介,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上海远东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47,谢 谢 !,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