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矩二次分配法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43120402 上传时间:2024-09-16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3.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弯矩二次分配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弯矩二次分配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弯矩二次分配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二、弯矩二次分配法,对六层以下无侧移的框架,此法较为方便。,基本假定:, 框架梁、柱正交;, 框架梁连续且贯通整个楼层;,不考虑轴向变形;, 框架侧移忽略不计。,二、弯矩二次分配法, 弯矩分配法(分层法)由于要考虑任一节点的不平衡弯矩对框架结构所有杆件的影响,计算比较复杂。根据在分层法中的计算可知,多层框架,某节点的不平衡弯矩仅对与其相邻的节点影响较大,,对其他节点的影响较小,因而可将弯矩分配法,简化为各节点的弯矩二次分配和对与其,相交杆件远端,的弯矩一次传递,,此即为,弯矩二次分配法,。,二、弯矩二次分配法,对六层以下无侧移的框架,此法较为方便。,具体计算步骤:,(,1,),计算框架各杆的,线刚度及分配系数,。,(,2,),计算框架各层梁端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固端弯矩,。,(,3,),计算框架各节点处的,不平衡弯矩,,并将,每一节点处,的不平衡弯矩,同时进行分配并向远端传递,,传递系数为,1/2,。,(,4,),进行,两次分配后结束,(仅传递一次,但分配两次),(,5,),将各杆端的,固端弯矩、第一次分配弯矩、传递弯矩及第二次分配弯矩,叠加求出杆端最终弯矩。,弯矩二次分配法,【,例题,】,某教学楼为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梁的截面尺寸为,250mm600mm,,混凝土采用,C20,;柱的截面尺寸为,450mm450mm,,混凝土采用,C30,。现浇梁、柱,结构剖面图及计算简图见下图,试用弯矩二次分配法绘该框架的弯矩图。,【,解,】,(,1,)计算梁、柱转动刚度,因为框架结构对称、荷载对称,故可取如下图(,b,)所示半边结构计算。 梁的线刚度,其他层柱:,梁、柱转动刚度及相对转动刚度见表,3.3,。,(,2,)计算分配系数:,分配系数按下式计算:,弯矩分配与传递如图所示。,首先,将各节点的分配系数填在相应方框内,将梁的固端弯矩填写在框架横梁相应位置上,,然后,将节点放松,把各节点不平衡弯矩“同时”进行分配。,假定:,远端固定进行传递(不向滑动端传递);右(左)梁分配弯矩向左(右)梁传递;上(下)柱分配弯矩向下(上)柱传递(传递系数均为,1/2,);第一次分配弯矩传递后,再进行第二次弯矩分配,然后不再传递。,实际上,,弯矩二次分配法只将不平衡弯矩分配两次,将分配弯矩传递一次。,(,4,)弯矩分配与传递,(,5,)作弯矩图,将杆端弯矩按比例画在杆件受拉一侧。,对于无荷载直接作用的柱将杆端弯矩连成直线,即为该杆的弯矩图;,对于有荷载直接作用的梁以杆端弯矩的连线为基线,叠加相应简支梁的弯矩图,即为该杆件的弯矩图。,方法,项次,分层法,弯矩二次分配法,基本假定, ,-,计算方法,分层,力矩分配法,线刚度、传递系数,叠加,某节点不平衡弯矩只影响至与该节点相交的各杆件的远端,计算步骤,-,-,分层法与弯矩二次分配法的比较,方法,区别,分层法,弯矩二次分配法,工作量,工作量较大,工作量小(精度也满足要求,故应用较多),节点弯矩平衡与否,不平衡,平衡,计算精度,误差较大,误差较小,适用范围,标准层较多时采用,应用广泛,分层法与弯矩二次分配法的比较,分层法与弯矩二次分配法的比较,弯矩二次分配法比分层法作了更进一步的简化。,在分层法中,,用弯矩分配法计算分层单元的杆端弯矩时,任一节点的不平衡弯矩都将影响到节点所在单元中的所有杆件。,弯矩二次分配法,则假定任一节点的不平衡弯矩只影响至与该节点相交的各杆件的远端。因此可将弯矩分配法的循环次数简化到一次分配、一次传递、再一次分配。,梁端弯矩调幅,(,1),为什么要进行调幅,框架结构梁端弯矩较大,配筋较多,因而不便施工。而框架中允许梁端出现塑性铰。因此,在梁中可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通常是,降低支座弯矩(梁端弯矩),,以减小支座处的配筋。,(,2),怎样进行调幅,根据工程经验,对钢筋混凝土框架,可取调幅系数:,钢筋混凝土装配式框架,钢筋混凝土现浇式框架, 将调幅后的梁端弯矩叠加相应简支梁弯矩即可得到梁的跨中弯矩。(下图),对于装配式或装配整体式框架,由于接头焊接不牢或由于节点区混凝土灌注不密实等原因,节点容易产生变形而达不到绝对刚性,,框架梁端的实际弯短比弹性计算值要小,,因此,弯矩调幅系数允许取得低一些,一般取,0.7-0.8,。,图 框架梁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调幅,支座弯矩降低后,必须相应加大跨中设计弯矩。这样,在支座出现塑性铰以后,不会导致跨中截面承载力不足。通常,跨中弯矩可,乘以,1.1,1.2,的调整系数(见下图)。,为了保证梁的安全,跨中弯矩还必须满足下列条件:,图 框架梁塑性调幅,式中:,梁端弹性计算弯矩;,调幅后梁端弯矩;,按简支计算时,梁跨中弯矩;,梁跨中弹性计算弯矩和调幅后弯矩。,跨中弯矩小于按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的,50%,时,则至少按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的,50%,进行截面配筋。,注意:,(,1,)弯矩调幅只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进行,水平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矩不参加调幅。,(,2,)梁端弯矩调幅应在内力组合前进行,必须先将竖向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梁端弯矩调幅后,再与水平荷载产生的梁端弯矩进行组合。,(,3,)调幅后的好处:, 可以减少梁端配筋数量,达到方便施工的目的;, 可以提高柱的安全储备,以满足“强柱弱梁”的设计原则。,上述例题弯矩图中括号内的数字为梁端弯矩调幅后相应截面的弯矩数值。,【,例,】,某地,7,度设防,有一座,12,层三跨现浇框架高度,H=46m,,梁左边跨的跨度为,7.5m,,梁上恒荷载标准值为,28.3kN/m,,活荷载标准值为,9.5kN/m,,梁左边跨的内力标准值如下表所示。要求:若取梁端调幅系数为,0.9,,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进行调幅。问:(,1,)计算调幅后的跨中弯矩标准值;,(,2,)计算有水平地震作用组合下的跨中弯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