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讲义课件

上传人:n85ho7****4h85bh 文档编号:243115272 上传时间:2024-09-16 格式:PPT 页数:121 大小:9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章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讲义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第十一章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讲义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第十一章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讲义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十一章 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第一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意义,第二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目的、任务、 原则与对象,第三节 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第四节 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第五节 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与管理,第一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意义,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缘由,家庭教育指导的性质,家庭教育指导的渠道,一、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缘由,学前儿童的家长在教育责任、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教育能力、教育行为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由于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迫切需要得到外部进行指导,那么,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就被赋予了重要的意义。,家庭与幼儿园对幼儿认知发展水平解释量的百分比,(%),城市,4,岁,(,2582,人),城市,6,岁,(,3091,),农村,4,岁(,1100,),农村,6,岁,(,3330,),家庭,33.24,41.26,27.84,54.58,教养机构,20.12,16.57,25.27,19.04,家庭与幼儿园对幼儿个性发展水平解释量的百分比,(%),城市,4,岁,(,2582,人),城市,6,岁,(,3091,),农村,4,岁(,1100,),农村,6,岁,(,3330,),家庭,72.92,67.26,76.98,74.56,教养机构,4.54,10.44,6.16,11.74,二、家庭教育指导的性质,家庭教育,主要是指在家庭中,,由,家长自觉地、,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家庭教育与,学校 教育,、社会教育相比,具有自己独特的属性。,成人性,-,以家长为对象,业余性,师范性,三、家庭教育指导的渠道,幼托教养机构的指导,社区的指导,企事业机关的指导,大众传播媒介的指导,幼托教养机构的指导,由,幼儿园和托儿所等幼教机构组织、由教师和工作人员担任指导角色,对家长直接进行指导。,特点:,可以利用幼托教机构西安邮电房舍、场地、设备进行;,可以由幼托教机构现有的教师的工作人员担任指导者,而不必另外特设指导者。,社区的指导,由街道、乡镇或小区组织的,由街道、乡镇干部,社区内社会工作者,幼儿园或托儿所教师和其他志愿者担任指导者角色,对社区居民进行的指导。一般对未入园入托幼儿的父辈家长、祖辈家长、外来流动人口家长进行的指导较多。,企事业机关的指导,企事业机关根据本单位职工的需要,由工会组织对本单位职工中婴幼儿的父母和祖辈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比较多的是利用单位班组学习时间请幼托教养机构教师、卫生保健医生、社会工作者或其他专家作家庭教育知识介绍和咨询,利用业余时间组织亲子活动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指导,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书籍和网站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家长进行的家庭教育指导。家庭教育的专业报刊,广播、电视中的家庭教育专题节目,家庭教育的电影、,VCD,,家庭教育的读物和家庭教育网站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独生子女家长缺少家庭教育的经验,核心家庭父母缺少祖辈家长家庭教育育经验的直接传授,家长受教育程度和接受能力较前有明显的提高,家长学校还不能满足广大家长的实际需要,大众传播媒介在时效、通俗、可接受性上的优势,等等原因,大众传播媒介在家庭教育指导上的作用正日益增长。,第二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目的、 任务、 原则与对象,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目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任务,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对象,家庭教育指导的原则,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目的,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包括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形成对子女正确的教养态度,培养家长教育子女的能力,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包括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正确对待子女的行为、表现,对子女实施适当的主动教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包括身体和心理的发育。,幼儿园进行家长工作的具体目的,1.,通过做家长工作,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发展规划和目前存在的问题,要求家长在经费、设备和人力上给于支持,提高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幼儿园进行家长工作的具体目的,2.,通过做家长工作,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教育的性质、任务、内容、要求和进度,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工作,在教育要求、内容和方法上与幼儿园一致,是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同步,为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服务;,幼儿园进行家长工作的具体目的,3.,通过做家长工作,向家长介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介绍幼儿园的教育的性质、任务、内容、要求和幼儿在园表现,介绍家庭教育的有关知识和方法,从而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和家庭教育的质量,促进幼儿的发展。,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任务,指导家长优化家庭环境,指导家长提高养育水平,指导家长提高教育水平,指导家长与幼儿园合作教育,向家长进行法制教育,(一)指导,家长优化家庭,环境,通过指导,促使家长为孩子提供基本的生活、游戏和学习条件,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夫妇关系、婆媳关系等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二)指导家长提高养育水平,通过指导,提高婴幼儿家长的科学喂养知识普及率,至,2010,年达到,85,以上。向家长倡导科学喂养,培养婴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倡导母乳喂养,提高儿童营养水平,从整体上增强婴幼儿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三)指导,家长提高教育水平,通过指导,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知识的知晓率,转变教育观念,改善教养态度,增强教育能力,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促进婴幼儿身心发展。,(四)指导,家长与幼儿园合作,教育,幼儿园应通过指导,让家长正确了解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内容、方法,认真分析、吸收家长对幼儿园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实施幼儿园与家庭对幼儿的合作教育。,(,五,),向家长进行法制教育,通过向家长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等法律法规和,儿童权利公约,,提高法制意识,依法保障儿童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三、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对象,家长与子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家长,不同身份的家长,(,一,),家长与,子女,家庭教育指导是家庭外社会机构和团体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既然家庭教育是家庭内家长与子女的双向互动过程,那么,家庭教育指导的对象就应该既包括家长又包括子女。对学前儿童进行如何接受家长的教育和如何影响家长等方面的指导也属于家庭教育指导的任务。,学前儿童对家长的认识、态度、与家长沟通的能力以及学前儿童是如何接受家长的教育和如何影响家长的,这些正是目前家庭教育指导的薄弱环节。,需要加强对学前儿童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的表现、后果、影响因素,家长如何教育,指导者如何指导进行研究。,(,二,),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家长,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对象是,0-6,岁学前儿童的父母和与儿童生活在一起的祖辈老人。不少地区还组织对新婚夫妇、孕妇和她们的丈夫进行家庭教育指导。,3,6,岁幼儿的家长是我国目前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对象。指导工作基本得到落实,家长接受指导的普及率最高。这是因为我国城市,3,6,岁幼儿大多进入幼儿园,农村也有相当数量进人中心幼儿园或村办幼儿园。,(三),不同身份的,家长,学前儿童的家长包括学前儿童的父亲、母亲、与孩子生活在一起的祖辈老人、孩子的无血缘关系的监护人及教育保姆。 父母亲对子女来说是世界上最亲近、最重要、影响最大的人。对子女进行教育既是父母的权利,又是父母的责任。,这种权利任何人都不应去争夺,这种责任不应推脱给任何人,。父母的行为、态度和观念直接影响子女的成长。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但并不是天然的教师。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为人父母后需要学习如何当父母,继续社会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在家庭中地位的变化,父母需要不断更新育儿知识并调整教育方法。父母亲应该是家庭教育指导的最重要的对象。“确保父母双方对儿童的养育和发展有共同责任的原则”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规定。父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四、家庭教育指导的原则,双向互动原则,家长主体原则,共同成长原则,分类指导原则,因地制宜原则,整体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一,),双向互动,原则,与家庭教育是家长与子女之间的双向互动过程一样,家庭教 育指导的过程是指导者与家长之间的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在家 庭教育指导过程中,指导者的指导观念影响着指导者的指导态度, 指导者的指导观念、指导态度和同样是在长期指导实践中形成的 指导能力影响着指导者的指导行为。另一方面,家长对指导者的 认识影响着家长对指导者的态度,家长的观念和态度影响着家长 接受指导的行为。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的指导者与家长之间的互 动发生在指导者的指导行为与家长的接受指导的行为的层面上。这一互动的结果既影响着家长的教育观念、教养态度和教育行为,同时又改变着家长对指导者的认识、态度和行为,还改变着指导者 的指导观念、指导态度和指导行为。由于家庭教育指导往往采用 集体性指导活动的形式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整个过程还包括家 长与家长之间的双向互动过程。,(,二,),家长主体,原则,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对象是家长。家长不同于未成年的学前 儿童。现代家长的学历层次、教育观念、活动的参与性与过去相比 有较大的变化。许多指导机构发现,不少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能力、获取家庭教育知识的能力已经超出指导者的指导范围。在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家长不是教育对象,实际上也不是指导对象,而应该是服务对象。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管理者和指导者应发挥家长在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二,),家长主体原则,家庭教育指导的过程是指导者与家长双向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指导者与家长处于一种平等的关系。指导者应了解家长的情况,理解家长的行为,尊重家长的人格;应避免,“,居高临下,”,、,“,瞧不起家长,”,,以至,“,责备,”,、,“,训斥,”,家长等现象的出现。家长是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服务对象,是,“,上帝,”,。指导者应放下身份,耐心听取家长的叙说,了解家长的需要,虚心征求家长对指导二正作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家长的特点和需要提供必要的、有效的服务。,(,三,),共同成长,原则,共同成长,,是指在家庭教育指导的整个过程中,随着指导工作的推进,使参与其中的组织管理者、指导者、家长和学前儿童四类对象都得到发展并一起成长。,都要成长,。由出生到成人,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不断成长;个体在成人、工作、结婚、生孩子后,仍有一个学习担任社会角色的继续成长的过程;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社会的每一成员为与之适应都在不断更新、调整、改造自己。人人都需要成长。,一起成长。,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受到家长、教师的教育、指导和影响,为了促进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家长和教师应该了解、理解、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方法和策略。儿童在不同,(,三,),共同成长原则,的发展阶段,身心的特点和需要不同,,为适应儿童的特点与需要,家长和教师需要随着儿童的成长不断更新、调整和改造自己。对新的观念、新的知 识、新的技术手段的理解和接受,儿童往往比成年人更容易、更快 速、更无顾虑,家长和教师可以从儿童身上吸取不少积极的、有价值的东西。家长和教师在学习教育子女的有关知识和教育子女的实践过程中,在适应儿童的年龄增长带来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过 程中,在接受儿童的积极影响过程中,与孩子一起成长。同样的道理,指导者在指导家长的过程中与家长一起成长,组织管理者在组 织和管理指导者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过程中与指导者一起成长。,(,四,),分类指导,原则,指导对象存在不同的类别。不同类别对象本身的特点不同,家庭教育的观念、态度和行为不向,对指导的需求也不同。对不同类别的对象应该进行不同的指导。指导对象的类别可分为家长与子女;可以按子女的年龄段,分为新婚夫妇、孕妇和她们的丈夫、,0,3,岁婴幼儿家长、,3,6,岁幼儿家长;按家长的身份,可分为父母亲、与孩子生活在一起的祖辈老人、非血缘法定监护人、教育保姆等。由于家长本身的某,特点不同,可分为高学历家长、高龄父母、个体户家长等;由于家庭的某一特点不同,可分为独生子女家长、单亲家长、贫困家庭家长、外来流动人口家长等;由于家庭教育的某一特点不同,还可分为教育观念上的现代型家长、教养态度上的权威型家长、教育方法上的简单粗暴型家长、教育能力上的教育无能型家长等。,(,五,),因地制宜,原则,因地制宜原则,是指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对象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宜的要求,采取适宜的措施,获得实际的效果。 不同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不平衡是我国的国情。不同发展水平地区家长的特点不同、指导者的水平不同、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要求也应该不同。,“,九五,”,期间,我国家庭教育指导的领导部门曾将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划三片,分两步走,”,,确定了不同的阶段性目标。现表示如表,11,3,三,片地区,1998,年和,2000,年家长受教育率的目标,(,),地 区,1998,年,2000,年,第一片,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85,95,第二片,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陕 西、重庆,75,90,第三片,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60,80,(,六,),整体性原则,家庭教育指导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儿童的成长是在多种环境的影响下实现的,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具有多种渠道。要坚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和大众传播媒介影响儿童发展的合力实施的整体性,坚持学校、社区、企事业机构、大众传播媒介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的整体性。,对学前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重点是有不同侧重的,但是,不同年龄段的教育之间又是连续的。对孕妇、,0,3,岁婴幼儿家长和,3,6,岁幼儿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重点是有区别的,同样,对不同年龄段学前儿童家长进行的指导也是连续的。需要以持续发展的观点从整体上把握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家庭教育和对他们家长的家庭教育进行指导。,(,七,),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家庭教育指导要在家庭教育指导理论的指导下实践,家庭教指导的理论研究要为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服务。,实践的理论指导,。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要有实效、上水平必须得到理论的指导。,1,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管理者 应努力创造条件、提供机会提高指导者的理论水平。指导者自身应重视学习家庭教育与家庭教育指导的知识理论。,2.,理论工作者应重视对基层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指导。,3.,理论工作者应重视对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特别是应用研究。,(,七,),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理论,的联系实际,1,在选择和确定家庭教育与家庭教育指 导研究课题时,注意从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中实际存在的问 题出发选择,使通过研究获得的成果确实能够解决实践中迫切需 要解决的问题。,2,在研究过程中,注意研究过程与家庭教育指导 的实践过程相结合,注意使研究的结果得到实践的证实,增强实践 性。,3,在取得研究成果后,注意研究成果的转化与推广,通过进一步的研究,使其过渡为工作常规,推动家庭教育指导实践。,第三节 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指导内容的要求,指导内容的类别,指导内容的分年龄要求,一、指导内容的要求,指导内容的时代性,指导内容的阶段性,指导内容的针对性,(,一,),指导内容的时代性,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应体现时代性。体现新形势下家庭教育的新起点和新特点,反映,21,世纪知识经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要向家长宣传素质教育的思想,宣传现代儿童观、教育观、人才观,加强家庭美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讲授不同年龄段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知个体差异等。,(,二,),指导内容的阶段性,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应具有阶段性。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和容易发生的问题,确定重点指导的内容。对新婚夫妇要加强优生优育和合格父母职责的指导;对孕妇要加强孕期自我保健、自我监护和母婴安全保健指导:对,0,3,岁婴幼儿家长要加强亲子教育,提倡科学育儿,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等保障婴幼儿身心健康的指导;对,3,6,岁幼儿家长要加强培养孩子良好的交往、合群和行为习惯的指导;对,612,岁小学生家长要加强对孩子适应学习环境、基础道德养成教育和自理能力培养的指导;对,12,18,岁中学生家长要加强对孩子青春期生理、心理健康教育和亲子沟通及实践能力的指导,以及加强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职业观的指导。,(三)指导内容的针对性,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内容的针对性,是提高指导实效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儿童教育工作者比较善于从儿童存在的问题出发选择指导内容,但是家庭教育指导的直接对象是家长,因此,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者不仅要善于从儿童生活和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选择对家长指导的内容,更要善于从家长在教育子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从家长的教育观念、教养态度教育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选择指导内容,才能真正达到指导内容的针对性。于是有人要求家庭教育指导者,不仅要,“,读懂儿童这本书,”,,而且要,“,读懂家长这本书,”,。,二、指导内容的类别,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一般可分为:,与家庭教育有关的知识,相关年龄段幼儿家庭教育中容易发生的问题与一般处理方法,个别儿童家庭教育的特殊问题与处理,与家庭教育有关的知识,与家庭教育有关的知识包括,托幼教育机构的性质、任务、内容与要求,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与年龄特点,家庭教育本身的规律与方法等。,一般根据母亲怀孕前、怀孕期、学前儿童的年龄将指导对象划分为:新婚夫妇、孕妇与她们的丈夫、,03,岁婴幼儿的家长、,36,岁幼儿的家长。相关年龄段儿童家庭教育容易发生的问题,既包括由于该年龄段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需要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注意的问题,也包括该年龄段的家长本身在教育观念、教养态度和教育行为上容易出现的问题。,三、指导内容的分年龄要求,对新婚夫妇的指导内容,对孕妇及其丈夫的指导内容,对,0-1,岁半婴幼儿家长的指导内容,对,1.5-3,对婴幼儿家长的指导内容,对,3-6,岁幼儿家长的指导内容,(一)对新婚夫妇的指导内容,结婚之后是否要孩子,这是新婚夫妇必须考虑并作出决定的大事。如果要孩子,那么如何才能形成一个优质的新生命,夫妇应 该有所了解。孩子出世后将对家庭带来什么变化,为人父母者,应,尽的义务和拥有的权利是什么,每一对预备父母都要做好迎接新 的挑战的准备。,有了孩子之后,家庭内由两个人的单纯双向关系变为三个人之间的复杂的交互作用的关系,这种转变给夫妇带来了许多挑战。如果毫无准备,将产生很大的问题。有孩子的家庭需要父母花时间、精力照顾孩子,需要花费较多的金钱用于孩子的需要,需要拥有养育孩子的有关知识和经验,需要为了孩子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养育子女并不是,“,好玩,”,,而是没完没了的,“,责任,”,,是不分寒暑、不分昼夜的现实,是既没有休假,也不能辞职的职业。,生育对夫妇关系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何者占优,不同的调查结果是不一样的,这可能与调查的对象、时期和地区有一定关系。有研究显示,生育子女后休闲时间的减少、花在自己身上的金钱的减少、与没有孩子的朋友交往的减少等生活形态的变化,不分寒暑、昼夜照料孩子加上担心和压力带来的身心疲劳,因 照顾孩子而失去自由等等是父母最大的不满。83的,“,初为人父母者,”,承认面临一些生活上的危机。,让,“,将为人父母者,”,了解父母 角色的挑战,在心理上对孩子出生后所带来的冲击有所准备,是对 新婚夫妇进行的属于亲职的,“,职前教育,”,,这是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任务。,(二)对孕妇及其丈夫的指导内容,1需要了解怀孕期母亲的年龄与营养对新生儿的影响。18,30岁是比较好的年龄,年龄偏小和过大产生先天不足儿童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2孕妇的饮食应保持均衡而适宜。孕妇过度饮食,可能产下过重新生儿,将增加肥胖症的发生率。,3怀孕期的感染、药品的服用、某些化学物质的接触等均会对产儿带来不良影响。如受感冒病毒感染,不当药物的服用,一定量汽车尾气的吸人,迷幻药、大麻的使用,酗酒后血液中酒精含量的增多,香烟中的尼古丁等等都会增加新生儿畸形的发生率。,4分娩过程的自然状态对新生儿的影响不能忽视。,(三)对,0-1,岁半婴幼儿家长的指导内容,两种不同学说对该时期儿童父母指导内容的侧重不同。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说的观点看,早期经验可以决定日后的发展。认为人格在婴幼儿时期就已经形成,日后很难改变。根据这一理论,在婴幼儿时期应该尽可能去满足儿童各方面不同的需要,惟恐错过了这一关键时期,会造成孩子无法弥补的心理障碍。于是,,指导家长进行母乳喂养,指导家长对孩子进行大小便的训练,就是否允许宝宝吸吮手指等等问题进行指导成为这一年龄段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内容。,从,儿童发展学说,的观点看,早期经验固然重要,但不是决定性的。认为婴幼儿并不完全受环境的控制,儿童有自己的能力,不好的事情若不是一再发生,不会对儿童造成终生的,影响。认为婴幼儿并非毫无选择地吸收外界的经验,儿童本身也是经验的制造者,他的行为也影响着父母对他的反应,从互动中,儿童学会控制父母的行为。有的儿童发展学者经过研究发现,婴幼儿的人格发展固然与其生理和智能有关,但也受儿童本身的气质和气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的影响。于是,,指导家长了解孩子,指导家长接纳孩子,指导家长欣赏孩子等等被认为是重要的指导内容。,围绕该时期儿童发展的阶段和发展的程序进行指导,每个婴幼儿发展的过程都是循序渐进的,每个儿童都必须经过相同的成长阶段,不同的是各人的发展速度可以不同。向家长介绍婴幼儿时期身心发展的过程和发展程序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养任务, 便于家长根据子女的发展表现判断其所处的发展阶段,根据自己子女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儿童发展的一般规律明确子女发展的近景,将有利于父母理解子女的表现、处理好有关问题、促进儿童有 序地发展。需要指出的是,婴幼儿的发育主要是靠内在的自然成 熟,先天的遗传与后天的营养会影响发育的时间。发育的快慢与 智力没有很大的关系,父母不必在孩子成熟度还不够时就心急地 进行训练,以免因太多的挫折而适得其反。,围绕该时期家庭的发展、变化进行适应性的指导,孩子出生后,家庭生命周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新的阶段中围绕着一个新生命的降临,家庭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指导家长适应新生命的出现给家庭带来的变化,是婴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有:,1居室安排的调整。,2家庭经济支出的调整。,3夫妇双方责任与义务的调整。,4,.,对孩子的养育经常进行沟通。,5有了孩子后,夫妻的性生活、家庭的亲属关系、社区活动的参与、今后的生育问题及家庭生活哲学等,都可能变化而需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围绕该时期儿童发展与教养重点进行指导,1身体的适应。,孩子出生后面临的是适应子宫外的环境以及适应之后重新开始发育和成长的过程。由于生产时用药过多,怀孕时母亲年龄和健康的原因,早产、婴儿体重过轻、先天的疾病、残疾和畸形等都会造成婴幼L出生后适应上的困难。对适应困难儿童的父母进行指导,克服父母的过度保护、焦虑、过度关心,避免日后亲子双方情绪亡的问题是必要的。,2行为的自制。,1岁半以前儿童的自制行为主要包括吃、睡和基本的动作技巧。需要指导母亲尽可能进行母乳喂养和鼓励孩子自己学习吃东西。这是由于喂母乳不只是经济、营养和卫生上的问题,对亲子间亲密关系的形成也有重要的影响。当婴儿自己会抓汤匙、杯子或随着手眼协调的发展会将食物送入口中时,应该让孩子自己试着学习吃东西。此外,需要指导父母保证不同年龄孩子的基本睡眠时间,与孩子一起耐心地养成睡觉的习惯。向父母介绍婴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为孩子创造适当的活,动条件,。,围绕该时期儿童发展与教养重点进行指导,3基本信任感的建立。,艾立克森的理论认为,婴儿期最主要的心理社会发展任务就是建立基本的信任感,而婴儿的信任感最主要的是来自婴儿与母亲的关系。指导母亲在喂奶的时候,满足婴儿的视觉和触觉的需要,促进孩子基本信任感的建立。,4认识自我。,指导家长随着孩子生理和动作的发展,让孩子学着自己玩,耍,,在玩耍中孩子会发现自己可以控制某些动作,而某些动作可以操纵某些物体。鼓励孩子通过动作去探索外部环境,并与环境发生互动。让孩子在与环境的互动的过程中,逐步发现自己、其他物体和人。,(四)对,1.5-3,对婴幼儿家长的指导内容,围绕该时期儿童发展与教养的重点进行指导。围绕1岁半,3岁婴幼儿发展与教养的重点,向家长提供有关知识和方法,针对 家庭教育中的实际问题进行重点指导。,1根据,“,发展活泼主动,”,的需要,指导父母认识这一阶段儿童主动性表现和发展规律,给予 正确的引导。,1岁半,3岁的孩子正在不断地发现自己、发现父母 与其他家人,发现自己具有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发现门外还有一个 广阔的世界。儿童的行为正在证明自己是一个与父母并不相同的个体。这种发展或变化快速而密集,有时会表现出坚持而顽固,不 服从和拒绝合作,喜欢说,“,不,”,。实际上这些都是孩子,“,主动性,”,的表现。父母应该予以理解和引导。,2根据,“,发展自我认识,”,的需 要,指导父亲参与正确的安全教育。,赫洛克认为幼儿期最重要的任务是为适应家庭外的人和事奠定基础。影响这一阶段儿童自我认识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与母亲分离的能力,”,和,“,探索环境的机会,”,。父亲的介入对儿童与母亲的分离起着良好的作用,而且,父亲与孩子良好关系的建立对幼儿心理和社会发展,包括对儿童信任感的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婴幼儿学会走路之后,随着活动空 间的扩大、探索领域的宽广,好奇心急速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家长对儿童安全的担心。限制与监视是家长常用的办法,但并不是最,好的办法。,(四)对,1.5-3,对婴幼儿家长的指导内容,以,“,避免重于禁止,”,的原则改善周围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是解决问题的有妙措施。根据,“,学习自身控制,”,的需要,指导家长通过游戏发展幼儿的大肌肉和小肌肉,学习翻书、搭积木、握笔、画画等精细动作。学会控制大小便是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指导家长观察并把握幼儿少大小便前的表现,选择恰当的时机为幼儿准备好便盆,耐心培养幼儿少大小便的习惯,鼓励孩子自己大小便。,4根据,“,发展沟通技巧,”,的需要,指导家长认识沟通对儿童发展的重要,认识到与父母、家人和他人的沟通是儿童社会化最重要的手段,。指导家长正确面对孩子,“,自我中心,”,的挑战,对孩子只考虑自己、对父母没有同情心,不能了解父母的立场和看法等表现给予理解。指导家长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意愿,克服将不善表达的孩子当做是乖孩子,将听话的孩子当做是好孩子的倾向。,5根据,“,学习表达及控制情绪,”,的需要,指导家长理解幼儿情绪特点、培养其情绪的控制力和表达方式。,幼儿 的情绪比较简单而明显,而且经常是来得急去得快。父母还来不及处理,幼儿已经,“,事过境迁,”,。愤怒、惧怕、嫉妒是幼儿常有的情 绪,有时会以负面的行为加以表现。其实,幼儿具有情绪是正常的 现象,表达情绪也是应该而且是必须的,问题是表达的方式有待学习和改善。,(,五)对,3-6,岁幼儿家长的指导内容,围绕该时期儿童发展与教养的重点进行指导。,1根据,“,发展个人能力,”,的需要,指导家长理解幼儿好动、拆卸物品、探求外界的特点并鼓励幼儿亲身体验,动手实践。,这是因为这,年龄阶段的儿童正在发现自己的生理、心理及社会能力的极限,由于有,“,用不完,”,的精力,好动是他们的特点,然而不论他们做什么。都属于在探索、发现这个世界。实际的、切身的实践经验对这一年龄段的儿童显得特别重要。需要指导家长帮助孩子认识凡人都会犯错,而且人是可以在犯错中学习的。这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儿童对事物的判断通常是全对与全错的,“,对立的道德观,”,,行为的规则往往来自1勺动的反自学成才而非理性,对,“,为什么,”,和,“,会怎么样,”,进行判断时通常是凭直觉而非推理,有时他们很在乎自己是对是错,也严于自责。同时,儿童是从某种失败中、从某种预订目标无法达到中,从对社会规范的理解中逐步认识到个人的能力有限因而不能为所欲为。需要指导家长通过言谈,通过行动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2根据生活自理、发展责任心的需要,指导家长对幼儿进行生活自理和家务劳动教育。,学习穿脱衣服、刷牙洗脸、收拾床铺、用餐进食、收拾玩具等生活自理能力并形成习惯是这一阶段儿童发展的重要内容。指导家长鼓励幼儿自动自发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克服每件事都催促、命令、代替,或唠叨不停,或为孩子引起纷争的毛病。,(,五)对,3-6,岁幼儿家长的指导内容,心理学家曾提出教孩子做家务的有效方法:明确要做的事,认识工作与报酬间的关系,对家务进行记录,对家务劳动进行训练,避免强迫命令等。指导家长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这一年龄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内容,让孩子学习做家务 是培养责任心最有效的措施。这是因为家务劳动能让孩子发现自己的特长和能力,促进孩子的自信心,理解自己的责任。要让每个孩子都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只有尽自己的本分才能立足生存。3根据学习社会角色和与他人相处的需要,指导家长重视自身的表现和与子女互动的影响。有人认为,家庭是幼儿学习与人交往的实验室。幼儿在与家人互动的过程中,学习如何付出和接受;在观察父母相处的情形中,揣摩如何与别人沟通,如何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在与兄弟姐妹的相处中,认识自己的角色和地位。家庭游戏更成为幼儿社会角色的预演。在这一过程中,家长自身的表现、家长与子女的互动、家长对不同子女的态度和要求直接影 响幼儿社会角色的形成。,围绕该时期家庭的变化进行指导,1指导家长为满足孩子的活动需要,扩充孩子的活动空间和游戏设备,充分利用附近的公,园、运动场、儿童乐园等活动设施。,2指导家长在考虑家庭经济支出时,除日常的食物、衣物、玩具、图书等费用外,对意外事件和健康安全方面的支出、上幼儿园后的额外开销都要作好准备。,3指导家长安排好业余活动时间,保证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与孩子的互动中去。当父母与孩子共同活动和沟通的时间不足时,控制父母的成人娱乐时间,控制一般家务的时间,甚至控制父母的业务进修时间都是应该的。,“,儿童优先,”,的原则首先应该在幼儿家庭中得到落实。,4指导家长充分利用孩子初步掌握的语言工具,建立和维持与孩子有效的语言沟通,分享原本各自的快乐,增进相互的了解、理解和尊重,增强信任,密切关系。,5指导家长维持与亲朋好友间良好的关系,扩大孩子的生活圈,平衡父母的角色。让孩子在不同性格的长辈面前接受多方面的影响,不至于受到父母太多的影响。,6指导家长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让孩子扩大交往范围,获取多方面的知识和体验,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第四节 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指导形式的概念,指导形式的要求,个别指导形式,集体性指导活动,文字音像资料的介绍、推荐与提供,指导形式的选择与发展,一、指导形式的,概念,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是指,指导者有目的、有计划地直接指导家长,影响家庭教育的做法。,常用的形式有:,1,、个别指导,2,、集体性指导活动,3,、介绍、推荐提供文字音像资料等,二、指导形式的要求,改变单一性,提倡多样性,改变封闭式,提倡开放式,改变灌输型,提倡家长共同参与,变被动为主动,发挥家长的主体作用。,(一)指导形式的多样性,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具有多种形式。,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指导形式,仅仅采用专家讲座、报告会形式已经不能适应不同对象、不同内容的需要了。,2.,同一种指导形式在不同情况下应该具有不同的变式。,比如,用,“,辨析式,”,组织家长就教育观念中的,“,重智轻德,”,进行讨论时,问题的引出可以是由指导者直接通过语言描述揭示,“,重智轻德,”,的现象,也可以放映事先录制的,反映,“,重智轻德,”,现象的录像,还可以是表演一个反映,“,重智轻德,”,的小品。,3.,围绕同一主题,可采用多种指导形式配合进行。,比如,为转变 家长,“,重智轻德,”,的观念,有的指导者先组织对家长就这一方面的观念进行调查,了解现状和问题,然后根据家长的实际情况组织讲座,向家长介绍有关知识,再通过辨析会,组织家长进行讨论和辩论,最后通过交流活动,使家庭教育克服,“,重智轻德,”,的做法。,(二)指导形式的开放式,冲破家长学校内课堂教学的封闭模式,将幼儿园的园内教育教学活动向家长开放,幼儿园组织的幼儿社会活动请家长参与,这样不仅有利于幼儿园教育,还能让家长在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了解幼儿园教育,了解孩子在群体中的表现和水平,有利于家庭教育。,对家长的指导活动,让学前儿童参加,让家长在另一个场合了解孩子的想法,促进亲子间的沟通。,幼儿园对家长的指导活动与社区结合,充分利用社区的物质条件、人文环境和人力资源等家庭教育指导资源,提高指导的效率和质量。,(三)变被动为主动,发挥家长的主体作用,作为基础,首先要吸引家长参与我们组织的指导活动,提高家长的参与率,参与率很低的家庭教育指导形式不是一种合适的指导形式。,但不能光停留在参与率上,有的家长出于为孩子在幼儿医园能得到一个好的照顾,出席活动,但不认真。指导形式要有利于家长认真参与。参与,有时是被动的:有的家长对幼儿园组织的指导活动都能出席,甚至在上班时间向单位,“,请假,”,,来不及就,“,打的,”,,在活动中认真记笔记,但完全是按照指导者的要求和布置去做,处于被动状态。,指导形式要有利于家长主动参与,在参与中主动活动,参与指导活动的组织、参与指导的策划,充分发挥家长在指导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我们不仅要吸引家长参与教养机构组织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还要吸引家长参与教养机构的教育教学活动,再进一步,,要吸收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活动。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发挥家长在指导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克服,“,教师、专家在上面讲,家长在下面听,回去家长照教师讲的去教育孩子,”,单向的、被动的模式。,三、个别指导形式,所谓,“,个别指导,”,,是指个别指导者与个别家长之间通过对话、书信、电子邮件等手段,围绕着儿童成长的问题进行的,“,一对一,”,的沟通方式。个别指导形式包括访问家庭、在园接待、个别咨询、电话联系、书信来往、家校联系册和电子信箱等等。个别指导这一形式在指导的针对性、机动性和时效性上占有较大的优势。但是,个别指导在指导效率、家长之间的自我教育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园内交谈,书信来往,电话联系,家园联系册,家庭访问,专家咨询,1园内交谈,园内交谈,是指幼儿园和托儿所教师利用家长接送幼儿来园(所)、离园(所)的时间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幼儿在家和在园(所)的情况,交换对家庭教育、幼儿园(托儿所)教育的意见、看法和建议的一种个别指导形式。由于接送孩子是教养机构白勺幼儿家长每天都做的事,教师与家长可以在这一时间对当天在幼儿园发生的事和前一天在家庭中发生的事及时进行交流。由于这是一种教师与家长面对面直接进行交流的形式,有利于增进教师与家长的了解和信任。由于交流的内容并不公开,家长和教师都感到方便。简便、直接、及时是园内交谈的优点。调查表明,这种每天都在进行的指导者与家长面对面地交换意见的方式是许多地区幼儿家长最希望采取的方式。调查结果也显示,利用,“,园内交谈,”,与家长交换意见这种指导形式,在,“,个别指导,”,中仍是目前幼儿园教师常用的、有效的方式。一般情况下园内交谈占用时间不能太长,于是,意见的交换也就较难深入。,2,.,书信来往,分便条和书信两种。便条,是指当孩子由其他家长接送时,教师与家长通过幼儿或接送孩子的其他家长采用便条与对方取得联系、传递信息的方式。当需要与当事人约定面谈时间、催促委托交办的任务时经常使用。信件,是指通过信件与对方交流情况、提出意见、讨论问题的方式。书信方式一般比较慎重,交流的内容可经过仔细的思考。便条与书信都是书面交流的形式,需要双方都具有一定的阅读和理解的能力。,3.电活联系,电话联系,是指指导者与家长运用电话这一通 讯工具交流情况、沟通思想的指导形式。电话缩短了指导者与家长的距离。手机的发展使指导工作更为便捷。家庭教育热线电话 的设立为家长提供,了解决疑难问题新的有效途径。随着电话的普及和于机的迅猛发展、热线电话的纷至沓来,电话联系的指导形式将是更简便、更快捷、更通用的手段。一般情况下,只有遇到比较紧急的情况,教师才会打电话找家长联系。尽管这种方式在国外先进国家中被经常使用,上海市的 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中还很少使用这种方式,但是随着电话的普及,电话联系这种简捷、直接的方式将得到广泛的采用。,4,.,家园联系册的使用,家园联系册是幼儿园准备的提供给教师与家长相互交流幼儿在园、在家表现,交换对孩子的评价,进行教育的建议的书面小册子。一般包括由教师填写的幼儿在园的表现,对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的观察结果,教师的评价、分析和向家长提出的教育建议、要求;包括家长对教师填写的上述内容的反馈意见,家长向教师提供的子女在家表现,对幼儿园教育的看法、意见和建议等。家园联系册的内容设计既要反映幼儿园教育对家庭的要求,又应体现家庭对幼儿园的期待;家园联系册应在教师与家长之间定期或不定期交换填写,真正体现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双向互动。有的幼儿园在设计家园联系册时,采用图像标志已经将幼儿引入指导过程中来。家园联系册记录了家园联系的过程,反映了幼儿成长的轨迹,积累了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的大量素材,是进行总结、研究的现成材料。由于家园联系册是书面交流工具,但要切实发挥它的作用,家长必须具备一定的书面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和家长必须长期坚持使用。,5家庭访问,家庭访问,是指指导者上门看望家长和幼儿与家长交流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情况,交换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设想和建议的一种个别指导形式。,由于教师主动上门在家庭的和谐气氛中进行、教师与家长面对面个别交流,有助于增进教师与家长、幼儿之间相互的了解,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获得良好的家庭教育指导效果打下基础。根据上海市1995年6月份调查结果,本市幼儿园教师认为,,“,家庭访问,”,是,“,个别针对性指导,”,形式巾最有效、最常用的方式。,许多幼儿园建立了家庭访问制度。比如,除了对初人园幼儿家庭进行访问外,还规定了,“,四个必访,”,,即,对问题儿童必访;发现孩子有严重行为问题必访;儿童患病、发生意外事故必访;,发现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法、教养态度有严重偏差必访。家庭访问花时较多,特别对于非就近入团的儿童家庭来说,教师来往于路途的时间构成了妨碍家庭访问的实际困难。,6专家咨询,专家咨询一般是指指导机构组织的,以学前儿童家长为对象的,由有关领域专家进行针对性指导的一种个别指导形式,。家长在养育、教育子女时会遇到许多具体的问题和矛盾。由于子女的不同特点、家长的不同特点,不同的家长遇到的问题和矛盾是不同的,对每个家长遇到的而又不能自己解决的不同的具体问题和矛盾给以适当的回答,是指导机构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任务。但是,,“,专题讲座,”,和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只能是介绍有关理论知识、提供一般的处理原则和解决一般家长遇到的共同问题和矛盾的办法,不能解决每一位家长的不同的具体问题。对不同家长的特殊问题和矛盾如何对待和处理的意见,可以通过,“,园内交谈,”,和,“,家庭访问,”,的形式予以指导,但限于指导者个人知识、经验和能力的限制,不一定能满足每一位家长的要求。指导机构组织的家庭教育,“,专家咨询,”,活动,由于具有专家指导和个别指导两个特点,可以弥补上述,“,专题讲座,”,、,“,经验交流,”,、,“,园内谈话,”,和,“,家庭访问,”,等指导形式的不足,接受不同家长的个别咨询,,回答家长的各种问题,满足每一位家长的要求。,四、集体性指导活动,集体性指导活动,是根据同类家长共同的问题或需要,由指导教师组织的、家长集体参加的一种指导形式。,集体性指导活动的指导对象面广量大,指导效率高;集体性指导活动为指导者和家长在活动的动态过程中更全面地了解对方、自己和孩子提供了条件;同时,帮助指导者和家长以集体为背景了解自己和孩子在总体中的相对地位,有利于作出客观的评价。一般认为,集体性指导活动的针对性不如个别指导,因为集体指导需要统一时间,对一部分家长来说会发生时间安排上的困难。,1,.,家长会,2.,专题讲座,3.,经验交流会,4.,教育开放活动,5.,亲子活动,6.,家长辨析会,1家长会,广义的家长会,泛指由幼儿家长集体参加的会议和活动,即集体性指导活动。,狭义的家长,会一般是指传统上由幼儿园、托儿所或托幼教育机构的年级、班级组织的,由园长、所长、或年级组长、带班老师主持的,幼儿家长参加的会议。,家长会的内容,,一般是教养机构领导或教师向家长介绍幼儿园、托儿所的性质、任务、教育内容、教育要求和进度,反映幼儿在园、在所生活、游戏和学习的表现,听取家长对幼儿园、托儿所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向家长提出配合幼儿园、托儿所教育的要求。有时,家长会也向家长介绍幼儿园、托儿所的发展规划,介绍办园办所过程在经费、设备、条件上存在的困难,听取家长的建议,动员家长给予支持和帮,助,共同提高办园办所水平。不少托幼教育机构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介绍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介绍家庭教育的知识和方法,介绍幼儿所处年龄段容易发生的问题和处理办法。狭义的家长会一般采用会议的形式进行,会议中指导者与家长间的互动性、活动的生动性、家长与家长间的交流都受到一定的限制。,2专题讲座,围绕某一专题对家长进行的讲座。,讲座的内容,可以是有关幼儿园教育的性质、任务和要求方面的知识;可以是有关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点和家庭教育规律方面的知识;可以是有关家长对幼儿进行家庭教育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和如何对待、处理方面的内容。,主讲人,可以是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医学卫生方面的专家,可以是托幼机构的领导和教师,也可以是家长。专题讲座是目前幼儿园、托儿所、社区、工会组织的家长学校采用的主要形式。为了提高,“,专题讲座,”,的实效而不流于形式,必须充分考虑家长的需要和实际,提高讲座内容的针对性和可接受性、时间安排的可行性。在讲座内容上,以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作为讲座的专题,将使讲座具有针对性。不仅从学前儿童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出发,而且从学前儿童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选择讲座的专题,将进一步提高讲座的针对性。在主讲人的选择上,注意选择熟悉学前儿童实际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实际的专家,选择具有丰富指导经验同时有一定理论水准的指导者,选择家庭教育实效突出、同时有一定理论水平、而且有一定口头表达能力的家长担任主讲人,是提高专题讲座的有力保证。许多指导单位在专题讲座结束后,继续安排主讲人与家长进行座谈和咨询,往往受到家长的欢迎。,3经验交流会,家长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一般是指由指导单位组织的、以学前儿童家长介绍自己如何教育子女的经验体会为主要内容的、家长之间进行交流的一种集体性指导活动。儿童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遇到的是大量的具体问题,他们除了需要与解决这些问题有关的理论知识和一般的处理原则外,更需,要的址能够解决具体问题的、家长可以操作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幼儿家长小的人多数人并未系统学习过大量的教育理论,要他们直接接受教帅,专家传授的理论知识有一定的难度。对他们来说,最能接受的方法足从大量贴近他们教育子女实际的、生动活泼的、具体的实例中去体验、领会有关的理论知识。恰恰是家长们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形成的有效经验和心得体会最能满足家长的需要,最能引,导家长从中去体验规律和获得理性认识。有人认为,“,家长才是家庭教育真正的专家,”,是有道理的。因此,在组织,“,专题讲座,”,之外,组织家长相互之间交流教育子女的经验和体会必将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效果。许多事实已经证实,有充分准备的、内容丰富的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是一种受家长欢迎的家庭教育指导形式。,4教育开放活动,教育开放活动一般是指幼儿园、托儿所通过有计划、有准备地组织家长来园、来所观看教育教学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育情况、班级教育水准和幼儿在园、在所表现,促进家长配合、支持幼儿园、托儿所教育的一种指导活动。子女所在教养机构的教育教学情况,子女所在班级教师、小朋友的教育教养的情况,子女在班级中与教师、小朋友的关系,子女在班级集体中身心发展的相对水平,都是每一个关心子女成长的幼儿家长十分需要了解的内容,也是家长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的基础。家长平时对这些情况的了解,主要来自与子女的交谈、来自,“,家长会,”,或,“,专题讲座,”,上教师的介绍、来自与教师联系或参加会议时的接触。通过这种间接的了解,家长获得的对上述内容的认识往往比较抽象、笼统而显得苍白。而家长到幼儿园、托儿所,到班级实地观察教育教养过程,甚至介入教养机构的教育活动,将使这些原先的认识得到生动的、具体的、丰富的事实充实和校正,从而变得比较形象、具体和丰满。许多经验表明,组织家长,“,来园听课,”,有助于家长了解教师的教育方法,从中得到对家庭教育有益的启发,有助于家长在众多孩子的背景下观察自己的孩子,比较客观地认识自己的孩子。,5亲子活动,亲子活动或亲子同乐活动,一般是指幼儿园、托儿所、社区、工会或其他指导机构组织的,请学前儿童家长带其子女来教养机构或准备好的其他指定场所,通过亲子共同活动和指导,既促进亲子关系健康发展又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的一种集体性指导活动。亲子活动在幼儿园组织较多。近年来,托儿所、社区、工会组织的0,3岁婴幼儿亲子活动有所增加。教育机构组织的,“,亲子活动,”,,有的在教养机构内举行,有的在教养机构外进行,幼儿园组织的,“,亲子活动,”,,有元旦、,“,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国庆节等节日组织的,“,亲子联欢,”,活动,有家长、子女或亲子配对进行比赛的,“,亲子运动会,”,,有请家长陪同子女一起参加的,“,双 休日亲子旅游,”,活动、,“,亲子夏令营,”,等。在指导单位组织的,“,亲子活动,”,中,亲子间的关系与家庭内亲子间的关系是不同的。,“,亲子活动,”,中的父母亲与子女有着共同的行动目标,并在同龄伙伴间带有一定的竞争性。要达到规定的目标,并在竞争中获胜,需要父母亲与孩子双方的合作。,5亲子活动,这种合作既需要双方都作出努力,又需要双方相互间的配合,任何一方对另一方的依赖或不配合带来的 都将是失败。因此,这种活动对克服目前亲子关系中容易出现的子女任性、依赖父母和父母包办代替等不正常现象,形成正常的亲子关系是有利的。同时,,“,亲子活动,”,中的亲子交往是在周围有许多同龄伙伴亲子交往的背景下进行的,是在许多双眼睛注视下的亲子交往,这种亲子交往带有一定的公开性。在这种活动中,子女在父母面前撒娇,父母对子女的纵容姑息,在众目睽睽之下,自然而然会得到一定的收敛。,“,亲子活动,”,中亲子间新型关系的体验和由此带来的良好效果,将促使父母和子女去重新思考在未来的亲子关系中应该采取什么新的准则。可见,指导单位组织的,“,亲子活动,”,,不只是增多了父母亲与子女交往的机会,而且赋予亲子关系以新的活力,必将促进亲子间新型关系的健康形成。,6家长辨析会,家长辨析会,一般是指指导单位组织学前儿童家长针对家庭教育中家长共同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开展讨论、进行辨析,通过家长之间的相互教育,在不同观念的撞击过程中达到提高家长认识的一种集体性指导活动。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具体问题并不是有权威的专家和教师的讲解就一定能解决的,同龄儿童家长的有效经验也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位家长的具体情况,特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