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结构图

上传人:抢*** 文档编号:243095602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9.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结构图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结构图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结构图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丹霞地貌,丹霞地貌,(,danxia,landform),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是一种水平构造地貌。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以中国分布最广,其中又以广东丹霞山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形态最丰富、风景最优美。水平构造地貌指由产状水平或近于水平的第三纪厚层红色砂砾岩为主组成的平坦高地,受强烈侵蚀分割、溶蚀和重力崩塌等综合作用而造成平顶、陡崖、孤立突出的塔状地形。,宇宙,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太阳系,地球是普通行星,地球,存在生命的特殊行星,地球在宇宙中,宇宙中的天体及天体系统,地球与其他行星运动特征比较,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地球与其他行星结构特征比较,适宜生命形成和发展的宇宙环境,适宜生命形成和发展的自身条件,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太阳光照一直比较稳定,各行星各行其道绕日公转,地球有较安全的宇宙环境,距太阳位置适中,有适宜的温度,具有适当的体积和质量吸引大气层,地球表面有丰富的液态水,宇宙环境,自身条件,天体系统的层次,运动形式,自 转,公 转,旋转中心,轨道,方向,地轴空,间指向,运动周期,运动,速度,关系,地轴,太阳,赤道,黄道,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空间指向不变,恒星日,/,太阳日,恒星年,/,回归年,角速度:除极点,,15,度,/,小时,线速度:由赤道向两级递减,角速度:平均,1,度,/,天,线速度:平均,30,千米,/,秒,近,/,远日点与快慢,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自转与公转的规律,逆时针,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人类生产生活的最重要能量来源,太阳活动现象,光球,-,黑子,色球,-,耀斑,对地球的影响,影响气候,干扰电离层,产生磁暴、极光等,太阳能量来源,太阳辐射的概念,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大气结构,地球自转地理意义,昼夜更替现象,地方时的产生,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偏移,地方时,区时,晨昏线,太阳日,昼夜更替现象,地球的形状,一、昼夜长短变化规律,1,太阳直射的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2,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春秋分全球昼夜平分。,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规律是:,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赤道以南各地达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赤道以北各地达最小值。,公转的意义,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黄赤交角,23,26,太阳直射点的周年回归运动,昼夜长短,季节,变化,昼夜长短,纬度,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变化,四季更替,五带形成,地球内部圈层,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物质形态,空间分布,相互联系,地震波定义、分类及特征,划分,依据,2,个不连续面,地壳,地幔,地核,地壳、地幔、地核三大圈层比较,软流层,的位置、特征、地理意义,组成,垂直分层,元素,矿物,岩石,地壳,10,、地壳各物质间关系,矿产,有用富集,矿床,地壳的物质组成,地壳的物质循环,结合,集合,组成,变质作用,重融再生,岩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变质,外力,外力作用,冷却凝固,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重融再生,地质,作用与,地貌,流水作用,侵蚀地貌,沉积地貌,沟谷、瀑布、溶洞,黄土高原的沟壑,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风力作用,侵蚀地貌,沉积地貌,风蚀洼地、风蚀沟谷,风蚀城堡、风蚀蘑菇等,沙丘,沙漠,沙垄、黄土高原等,内力,作用,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沉积岩,地壳运动,水平运动,垂直运动,成因,板块运动,结果,形成地质构造,分类,褶皱,断层,背斜,向斜,地垒地堑,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岩浆岩、火山,变质岩,地震:内力作用的剧烈表现,11,、六大板块示意图,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消亡边界,生长边界,思考:,1,),板块的张裂地区,往往形成什么样的地表形态,?,2,),板块相撞挤压处,往往形成什么样的地表形态,?,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向斜和背斜在初形成时,从地貌角度看,是什么地形呢,?,初期:向斜成谷,背斜成山,。,背斜:岩层上拱,中老边新,向斜:岩层下弯,中新边老,但是在自然界当中我们看到的向斜和背斜往往是下面图示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向斜 成山,背斜 成谷,背斜谷,向斜山,裂隙发育,岩石破碎,,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储水,隧洞的良好选址,背斜,良好的储油结构,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由于岩层顶部受张力作用,比较疏松,易被侵蚀,因此后期形成山谷,。,断层,地垒:,地堑:,泰山、华山、庐山等,鄱阳湖、渭河平原、青海湖、吐鲁番盆地、东非大裂谷等,实际意义:,泉水、湖泊分布地;,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的回避处,了解地质构造意义,构造名称,实践意义,原因或依据,背,斜,向,斜,断,层,隧洞良好选址,石油、天然气储藏区,地下水储藏区,泉湖,分布地、,河谷发育,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的回避处,岩层封闭,常有“储油,构造”,易于储油 、气,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储水,底部低凹易汇集水,岩层不稳定,破坏工程,水库等易渗漏,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发育成泉、湖、河流,大气各层的特点,大气分层,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气温垂直变化,规律,原因,大气,运动,天气,现象,与人类关系,随高度升高气温降低,地面是,主要热,源,臭氧吸收紫外线,对流运,动显著,水平运,动为主,复杂,多变,晴朗,天气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密切,臭氧层保护;,高空飞行,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随高度升高气温升高,大气上界,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大气吸收,地面,地,面,辐,射,逆辐射,“,太阳暖大地”,“,大气还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地 面,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臭氧大量吸收紫外光,二氧化碳、水汽吸收红外光,(,选择性,),1,、从臭氧、二氧化碳和水汽的吸收作用可知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什么特性?,2,、为什么说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是很少的?,(,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得很少,大部分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到地面),吸收紫外光波长小于,0.175,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云层、尘埃,无选择性,空气分子,参与 的大气成分:,特点:,参与的大气成分:,特点:,具有选择性,(,蓝光,),阴天的白天气温低,晴朗的天空成蔚蓝色,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大气水平运动,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大气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东亚季风,南亚季风,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大 气 运 动,冬夏海陆气压差异,气候的形成,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水平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高低纬度间热量的差异。,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差异。,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你能解释城市与郊区间产生热力环流的原理吗?,1,、常见的热力环流,垂直方向上等压面的分布,判断:气压值高低、大气运动状况(水平、垂直)、天气状况。联系热力环流的形成,地面受热状况以及气压状况,常见的热力环流,山谷风,海 陆,海 陆,海陆风,山谷或盆地地区多夜雨,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030,1020,1010,(,hPa,),同一水平面上,常常存在着气压差异,,于是产生水平气梯度力,-,是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A,风,-,风向、风力,(,等压线越密集,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反之越小。,形成三圈环流的影响因素:,高低纬度之间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三圈环流,赤 道 低 压 带,副 热 带 高 压 带,副 热 带 高 压 带,副 极 地 低 压 带,副 极 地 低 压 带,极 地 高 压 带,极 地 高 压 带,东,北,信,风,盛,行,西,风,极 地 东 风,东,南,信,风,盛,行,西,风,极 地 东 风,地球上的,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2326N,2326S,6634S,6634N,0,-,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4,、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大气运动的规律,基本形式,热力环流,基本规律,三圈环流,七压六风,季节移动,季风环流,东亚,南亚,局部环流,气旋,反气旋,亚欧大陆,气压中心,北太平洋,气压中心,东亚季,风风向,南亚季,风风向,一月,七月,亚洲高压,印度低压,阿留申低压,夏威夷高压,西北季风,东南季风,东北季风,西南季风,冬夏海陆的气压差异及亚洲的季风环流,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大气环流主要通过降水对气候产生影响,0,10,30,40,60,90,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 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 候,温带大陆,性气候,苔 原 气 候,冰 原 气 候,热带雨林气候,极地高气压带,极地东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西风带,副热带高压带,东北信风带,赤道低气压带,季风环流,湿润,干燥,湿润,干燥,湿润,干燥,干燥,单一气压带、风带形成降水单一的气候类型,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降水有季节变化的气候类型,海陆分布将气压带风带分割为块状高低气压中心,形成季风气候,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对气候有重要的影响,它是重要的气候形成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气压带风带,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气候特点,单一气压带或风带,赤道低压带,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终年高温多雨,副热带高压带,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内陆和西岸,全年炎热干旱,中纬西风带,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至,60,之间大陆西岸,终年温和湿润,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西风带与副高交替控制,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至,40,之间大陆西岸,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少雨,赤道低压与信风带交替控制,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大陆西岸,全年高温,干湿季节分明,季风,环流,热带季风气候,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大陆东岸,全年高温,旱雨季分明,亚热带季风气候,南北纬,30,至,40,之间大陆东岸,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季风气候,南北纬,40,至,60,之间大陆东岸,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不同大气环流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类 型,气团运动,锋面坡度,雨区位置,过境时,天 气,过境后天 气,暖 锋,暖气团主动爬升,冷气团后退,较小,锋前,较宽,连续性降水时间较长范围较广,晴,气温升,气压降,冷 锋,冷气团直线前进,暖气团被迫抬升,较大,锋后为主较窄,冬季大风寒潮,春季沙尘暴,夏季暴雨,晴,气温降,气压升,准静止锋,移动缓慢,小,范围宽广,阴雨连绵,,“,梅雨,”,晴,锋 的 特 征 与 天气,类型,气压,状况,近地面气流状况,天气,特征,我国典型的天气,水平方向,垂直方向,低压,高压,由四周向中心流入,,北逆南顺,由中心向四周流出,,北顺南逆,上升,下沉,阴雨,晴朗干燥,台风,(夏秋),冬季:干冷,(气旋),(反气旋),中心低四周高,中心高四周低,气旋与反气旋系统的主要特征,夏季:伏旱,秋高气爽,低压与高压是相对于,气压状况,而言、气旋与反气旋是相对于,气流运动,状况而言,有关图像,图,2,图,1,气压场分布图 判断季节、气候特征及成因、风向及风力大小、未来天气的变化、气压状况、气流状况、中心天气状况,天气图的判读,大气环流图,1,侧视图,大气环流图,2,垂直剖面图,图,7,水循环,人类活动的影响,内因,外因,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环节及,意义,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影响,落实内容:,1,、,洋流的性质,2,、,洋流的分布规律,3,、主要渔场的位置及成因,0,30,60,4,、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夏,冬,0,太平洋,大西洋,南印度洋,A,C,B,D,洋流流向,洋流性质,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区,北半球中高纬海区,南半球中高纬海区,北印度洋海区,北顺南逆,东寒西暖,逆时针,东暖西寒,西风漂流,寒流,夏顺冬逆,暖流,洋流部分重点掌握分布规律和,A,、,B,、,C,、,D,四大渔场的成因,并将洋流与航线结合起来,洋流分布及规律,30,N,30,S,影响沿海气候: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影响渔场分布:寒暖流交汇和上升流形成渔场,影响海洋环境: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影响海洋航行:顺洋流航行省时、省力、省能源;逆洋流航行费时、费力、费能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一)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生物出现前:,生物出现后:,化学演化(无机演化),生物演化(有机演化),活动:生物演化历程(填表),(二)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二、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作用,1,、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2,、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农业活动,工业活动,工程建设,较大区域,全球,1.,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3.,全球各大圈层之间通过循环发生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不同尺度的区域都具有整体性,小区域,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各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整体,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或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要素,水文,地貌,气候,土壤,生物,知识建构,成土母质,地形,地势 坡度 坡向,质地粗细,矿物成分,水热状况 土壤厚度 有机质,有机质,热厚冷干薄,热分解冷积累,水热状况,土壤厚度,垂直变化,草原,森林,基性,酸性,砂粒,粉粒,黏粒,热量与水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各要素相互影响制约构成一个整体,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或整体变化,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海陆分布,洋流影响,地形影响,分异规律,形成原因,分布特点,非地带性现象,陆地自然带,(以北半球为例),热 带 雨 林 带,热带草原带,热带季雨林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 带,草 原,温带,荒漠,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 寒 带 针 叶 林 带,冰 原 带,苔 原 带,北回归线,赤道,北极圈,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热量递减,水分差异,自然带的类型,陆地自然带,气候类型,典型植被,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带,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雨林,热带草原带,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热带荒漠带,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带,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温带荒漠带,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荒漠,亚寒带针叶林带,亚寒带气候,亚寒带针叶林,寒带苔原带,寒带苔原气候,苔原,极地冰原带,寒带冰原气候,冰原裸地,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对乡村聚落分布的影响,2,、对城市聚落分布的影响,平原,一、聚落的定义和类型,二、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定义: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2,、类型:乡村、城市,人口,规模,密度,格局,山地、丘陵,平原,少,多,小,大,小,大,点状,团聚型,/,棋盘式,-,城区呈多边形,山地,-,城区沿河谷地带延伸,高原,-,城区向平坦开阔的地区延伸,线网密度,线路走向,分布格局,地形影响交通线路,运输方式,4.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全球气候变化,1. 什么是气候变化?气候变化主要表现是什么?,2. 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主要研究方式是什么?,气候变化是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长时间,气候改变。,常用某些与平均天气有关的特征要素的变化来度量,如,温度、降水量、风,等要素。,划分阶段,时 间,主要研究方式,地质时期,历史时期,近现代,距今1万年前,近1万年以来,近一两百年,地质考古,历史记载,观测记录,气候变化的尺度,时间范围,变化特点,气温波动变化,冷暖干湿交,替变化,出现过三次大冰期,气温波动变化,气温波动4-6,C,地质时期的气候,历史时期的气候,近代气候,1万年以前,近1万年以来,近100年-200年,1.,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呈波动上升趋势。,2.,雪盖和冰川面积减少。,3.,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4.,全球陆地降水量发生了显著变化。,第三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一、自然资源概述,1.,概念,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一)自然资源,根据自我再生的性质,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的分类,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自然属性,不合理地开发利用,(,二,),自然资源的分类,(合理开发利用),根本原因:各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前煤炭时期,煤炭时期,后煤炭时期,生产力水平,时间,能源时代,主体能源,18世纪中,期以前,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60年代,20世纪60年代以后,木柴时代,煤炭时代,石油时代,生产力不发达,以蒸汽机为标志的产业革命,内燃机的使用,木柴、水力为主,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化石能源)为,主,,转向可再生能源。,二、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三、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农业社会阶段,(,二,),工业社会阶段,(,三,),后工业化阶段,农业社会时期,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矿产资源、能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影响。,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日益减弱,。,而各种,后天性资源,(,如人工合成原料、智力资源、信息网络等)的地位则迅速上升。,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1,、,自然灾害,概念,:,是指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类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区分:自然事件和自然灾害,分类,例子,气象灾害,干旱、暴雨、洪涝、台风、寒潮、,冻害、异常高温、干热风、暴雪、,冰雹、冻雨、浓雾、沙尘暴等,地质地貌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塌陷,生物灾害,病虫害、鼠害、草害、蛇灾,海洋灾害,海啸、海冰、风暴潮、咸潮、赤潮,2,、,自然灾害的分类,(按成因和发生过程),2,、,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我国的自然灾害种类齐全,,洪涝和干旱最为常见,地震,的危害最为严重,。,6-7月初,7-8月份,4-5月份,夏季风强:锋面雨带,快速北移,,停留在北方时间长,,北涝南旱,夏季风弱:锋面雨带,北移速度慢,,停留在南方时间长,,北旱南涝,锋面雨带推移规律与旱涝灾害:,华南,江淮,华北、东北,总结:,中国的洪涝灾害,我国降水特点,原 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很大。导致洪涝灾害多发。,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受季风影响的,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我国人口众多,人地矛盾突出,围湖造田、破坏植被等不合理经济活动普遍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