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导读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上传人:ll****x 文档编号:242949099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尚书导读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尚书导读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尚书导读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 尚 书 ,导 读,1,提,纲,一、何谓尚书,二、尚书的流传,三、尚书“经”、“传”的真伪问题,四、尚书篇目章句选释,2,一、何谓尚书,尚书是中国最早的政治文件的汇编,其时代从尧、舜、禹经夏、商、西周到春秋中期。,作为上古文献,它成为其后两千多年时间里儒家学派政治学说的基本经典;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中国,它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它是帝王们的政治教科书,也是士大夫们日夜诵读的“圣经”。今天,它是我们研究上古三代历史的基本材料,也是研究其后两千多年间政治思想史、传统文化史的基本材料。,3,尚书题解,所谓“,书,”,在上古专指,史官的记载,。史官的职掌是记载君主的言论与重大事件。史官的记录汇集成册,便称为书。,记载春秋时期史事的左传中已出现过虞书,到了汉代,学者们将幸存下来的这些书统称为尚书。王充论衡正说:“尚书者,以为上古帝王之书;或以为上所为,下所书。”,如,王充,所说,其解有二:,一、尚指上古,由来久远;二、尚指帝王,高居在上,。这比那些“依违作意以见奇”的解说平实近真,可以信从。,何谓尚书,4,尚书研究之艰辛,尚书命途之多舛,唐代文学家、古文运动首领,韩愈,有,“周诰、殷盘,佶屈聱牙”,的感叹。,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与友人论诗、书中成语云:“,诗、书为人人诵读之书,然于六艺中最难读。以弟之愚暗,于书所不能解者,殆十之五,于诗亦十之一二。,”,韩愈,王国维,何谓尚书,5,清代尚书学之被誉为“集大成”者,孙星衍,“,亟以数十年中条记书义编纂成书,”,。(尚书今古文注疏序),山东栖霞人,牟庭,(17591832),穷毕生精力完成两部大著:一是诗切,一是同文尚书。后者自三十岁左右始撰,至基本脱稿时已六十三岁,又继续修改至七十四岁辞世,尚未定稿。其子牟房将书稿携至浙江刻版,遇太平军攻浙,急将书稿移回山东。数十年后王懿荣得到书稿,亦想校刻,因八国联军入京,身死书亡。又数十年王献唐得到书稿,清抄一本,将要排印,七七事变又作。到了1958年,献唐先生高兴地为之作序,以为终将印行,不料稍一耽搁,“文革”又起。历时百余年,三位想刻印之人四遇厄逆,竟都未能如愿。所幸者1982年,齐鲁书社终令此书问世,实现先贤遗愿。,尚书今古文注疏,同文尚书,何谓尚书,6,现代国学大师顾颉刚立志将尚书彻底整理一番,编辑一部尚书学。其先期工作分四步:,第一是把各种字体的本子集刻成一编,看它因文字变迁而沿误的文句有多少。,第二是把唐以前各种书里所曾引用的尚书句子辑录出来,参校传本的异同,并窥见逸书的原样。,第三是把历代学者讨论尚书的文章汇合整理,寻出若干问题的结论。,第四是研究尚书用字造句的文法,并和甲骨金文作比较。最后才下手去作尚书全部的考定。(尚书通检序),顾颉刚,何谓尚书,7,其四项任务中第一项,顾氏与版本目录学家顾廷龙合作,于20世纪三十年代已着手摹写刻版,并于1935年发出出版预告(见古史辨五),有“着手已历三年”,“刊刻逾半,年内可望出版”之语。旋因日军深入华北,未能成书(其惊险经过及同人顽强努力之情,可阅顾廷龙尚书文字合编后记)。其后动乱不止,至1982年顾廷龙重新整理编纂,有上海图书馆孙起治协助,历时又十二年;在出版预告六十年之后的1996年,终于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顾氏计划中最后一项,其实只完成尚书中一篇大诰的译证工作。尚书大诰译证历时八年,四易其稿,成书约70万字,惜又遇“文革”,至今尚未能按原貌出版。,由此数例,足可见尚书诠释难度之超常和文化价值之超常。其所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不能缺少尚书这块宏大而坚固的基石。,8,尚书既从上古传下,篇目自应极多,字形自是奇古。遥想当年官府柱下,典册累积充栋。然竹木简册易为虫蛀断烂,而量大又难以重新抄写。年代久远,史料难免残缺。虞夏之世传下者,寥若晨星。商代传世史料亦不可多得。周代文献本是很丰富的。王室衰微后,天子失官,礼乐卜史流散四方。凌夷而至春秋末年,孔子,“,闵王路废而邪道兴,于是论次诗、书,修起礼乐,”(史记儒林列传),。,二、尚书的流传,9,史记孔子世家:“,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穆,编次其事。,”,有学者认为孔子与书关系不大,认为史迁此语是汉武帝时社会上渐渐产生出的论调。我们认为既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且孔子对诗、礼、乐都进行过整理,“序(编次)书传”亦应可信。,孔子,10,汉书艺文志说:“,及周之衰,诸侯将逾法度,恶其害己,皆灭去其籍。”,韩非则认为世之愚学,“多诵先古之书,以乱当世之治,”(韩非子奸劫弑臣,),“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韩非子五蠹)。,延及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丞相李斯建言:,臣请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帝制曰:“可。”,战国,时期,大国纷争,诸侯对典籍中不利于自己的部分自然不满。,尚书的流传,11,汉,王朝建立之后,有识之士便致力于先秦文献的搜集。,西汉末刘歆:,汉兴,去圣帝明王遐远,仲尼之道又绝,法度无所因袭至孝惠之世,乃除挟书之律,至孝文皇帝,始使掌故朝错从伏生受尚书天下众书,往往颇出,皆诸子传说,犹广立于学官,为置博士至孝武皇帝,然后邹鲁梁赵,颇有诗、礼、春秋先师,皆起于建元之间。(,汉书楚元王传附刘歆移让太常博士书),史记儒林列传:,汉兴,然后诸儒始得修其经艺,讲习大射乡饮之礼及今上即位,赵绾、王臧之属明儒学,而上亦乡之。于是招方正贤良文学之士。自是之后,言诗,于鲁则申培公,于齐则辕固生,于燕则韩太傅;言尚书,自济南伏生;言礼,自鲁高堂生;言易,自淄川田生;言春秋,于齐鲁自胡毋生,于赵自董仲舒。由此处所列,可知武帝之世已立有五经博士。诗有鲁(申公)、齐(辕固)、韩(太傅)三家,书有伏生,礼有高堂生,易有田生,春秋有胡毋生、董仲舒两家。,尚书的流传,12,“今文”尚书,“今文”尚书,出自济南,伏生,。伏生,秦时博士,遇焚书,藏书壁中。汉立,求其书,得二十九篇;(尚书篇目问题,详见第三节)教授于齐鲁之间,传济南张生及欧阳生。文帝欲召伏生进京,时伏生九十余岁,老不能行,于是诏太常,使“掌故”朝错(即晁错或作鼂错)往受之。其后,以尚书得显者,有兒宽、周霸、孔安国、贾嘉等。,武帝之后,宣帝、元帝时,五经博士续有增列,皆为“今文”,计十四家;其中尚书为欧阳、大小夏侯三家。,武帝之后,宣帝、元帝时,五经博士续有增列,皆为“今文”,计十四家;其中尚书为欧阳、大小夏侯三家。,尚书的流传,13,伏生授经图,14,“古文” 尚书,壁中本古文尚书,景帝前元三年(前154)景帝子刘余徙封于鲁,是为,鲁恭王,。王好治宫室,欲广其宫,坏孔子宅,于屋壁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等凡数十篇,皆先秦古字;,孔安国,为孔子后人,悉得其书。安国以古文尚书与伏生今文二十九篇对照,发现多出十六篇。武帝建元之后,儒学大兴,安国将书献于朝廷,不巧适逢陈皇后巫蛊之案,相连及诛死者三百余人,仓促之间未及讨论,更未能列于学官。不久安国卒,古文尚书遂藏于中秘,外人不复得见。,古文尚书的发现,本为学术史上一大收获。但因今文尚书已流行达数十年,在学术界取得统治地位,而时人多不识古文,又未列于学官,尽管孔安国曾“以今文字读之”(汉书儒林传),或在民间已有所流传,今文经学家们却不予注意。,尚书的流传,15,至西汉成帝时,,刘歆,受诏与父刘向领校中秘图书。刘歆发现中秘所藏左氏春秋、毛诗、逸礼、古文尚书,内容详于今文,文字多有不同,便想促其列于学官。哀帝时,令歆以古文与五经博士讲论经义,诸博士竟不肯置对 。光禄大夫龚胜以辞职相要挟;大司空师丹上奏称刘歆“改乱旧章,非毁先帝所立”。刘歆惧诛求退,以病免官。,平帝时王莽擅权。莽少时与歆俱为黄门郎,颇看重歆,遂召回,累迁至封红休侯,典儒林之官。莽称帝,封刘歆为“国师”、“嘉新公”。除古文尚书外,逸礼、毛诗等古文经都得到重视。,凡,“通知其意者,皆诣公车”进京,“记说廷中”,“将令正乖缪、壹异说”(汉书王莽传)。,尚书的流传,16,东汉,建立,光武中兴,全盘否定王莽所立古文经学;仍立十四博士,(易有施、孟、梁丘、京氏,尚书欧阳、大小夏侯,诗齐、鲁、韩,礼大小戴,春秋严、颜。见后汉书儒林列传), 皆今文。,章帝,建初年,间,大会诸儒于白虎观,考论五经同异。其结果是由班固起草,以章帝名义著为定论的,白虎通义,。与此同时,章帝也诏高才生受古文尚书、毛诗、穀梁和左氏春秋等,。“虽不立学官,然皆擢高第为讲郎,给事近署,所以网罗遗逸、博存众家”(后汉书儒林列传)。,可以说,古文经学的地位,也开始得到官方承认。而此时期保持清醒头脑的正宗儒家学者,自然地把注意力转向了古文经学。,尚书的流传,17,汉章帝:刘炟,班固,18,漆书本古文尚书,东汉初,扶风茂陵人,杜林,从西州(今甘肃境)得漆书古文尚书一卷,“,常宝爱之,虽遭难困,握持不离身”,以授东海卫宏、济南徐巡,曰:“林流离兵乱,常恐斯经将绝。何意东海卫子、济南徐生复能传之,是道竟不坠于地也。古文虽不合时务,然愿诸生无悔所学。”(后汉书卷二十七),于是古文尚书遂得流行。,在贾逵、马融、郑玄等人努力之下,古文经学遂得显明于世。然终汉世,官方仍以今文经为定本。汉灵帝熹平四年(175),诏诸儒正定五经,刊于石碑,“,为古文、篆、隶三体书法以相参验,树之学门,使天下咸取则焉”(后汉书儒林列传)。,尚书的流传,19,汉熹平石经,20,“黄巾大起义”,董卓之乱,中国古代文献又遭浩劫,丧及殆尽。及至曹魏代汉,采掇遗亡,藏于秘书中外三阁,且设中经秘书监管理典籍,收集群书近三万卷,又得汲冢中竹书,略具规模。,曹魏建国不久复立五经博士。此时古文经学已占上风,郑玄诸注最为流行。其后,王肃,以散骑常侍领秘书监,兼崇文观祭酒。肃女适司马氏生晋武帝司马炎,权势煊赫不可一世。,王肃,字子雍。肃习古文经,肯定贾、马之学而不容郑玄,于是采会同异,另为尚书、诗、论语、三礼、左氏等书之解,以及其父王朗所作易传,皆列于学官。,尚书的流传,21,曹魏,正始,年间,再刻石经,每字用三种字体古文、篆书、隶书写成;尚书和春秋左氏传,已采用了古文经经文。,尚书的流传,正始三体石经,22,永嘉之乱,,魏晋藏书,毁于一旦。今文“欧阳、大小夏侯尚书并亡”。,永嘉丧乱之后,王氏之学渐废。南朝“孔安国传”渐行,北朝则流行郑玄注本。,尚书的流传,23,唐贞观年间,太宗诏国子祭酒孔颖达与诸儒撰定五经义训,凡一百八十卷,诏定名曰,五经正义,,令天下传习。孔颖达认为,孔传古文尚书虽然流行最晚,然“其辞富而备,其义弘而雅”(尚书正义序),奉敕撰尚书义训,即以安国所注之本为据。尚书正义二十卷,成书于贞观十六年(642),高宗永徽二年(651)复有增损,成为定本。,尚书的流传,唐 孔颖达,24,尚书的“今古文之争”,到孔颖达这里告一段落。形式上,古文经学取得了胜利。后来人们逐渐发现,它是以“伪古文尚书”和“伪孔安国传”的形式取得的胜利。真正的古文尚书失传了。后人剥去作伪的成分之后,发现真实可靠的先秦史料,即伏生所传的“今文”尚书,被伪“孔安国”注之古文尚书保存下来。,25,文字字形,尚书的文字字形,在殷周时期应与今日所见殷周青铜器铭文一致。,到战国则应与出土战国简牍帛书一致。,西汉初,伏生用当时流行的隶书写成。后来孔壁中出书系以先秦古字写成,藏于中秘,西汉末古文经学派出现,于是称伏生书为“今文尚书”。,东汉杜林在西州所得漆书古文尚书,郑玄以其笔画形似蝌蚪称之为“科斗书”。,汉熹平石经用“今文”隶书写成。,曹魏正始石经用古、篆、隶三体写成,其章句所依据则是古文尚书。,尚书的流传,26,东晋时依古字笔画,用隶书写成,称“,隶古定,”;时人范宁又曾将“隶古定”写成当时通行的正体隶书,以便诸生诵读。,唐玄宗天宝三载,“诏集贤学士卫包改古文从今文”(新唐书艺文志),这里所谓“古文”,实为“隶古定”;这里所谓“今文”实为唐时流行之楷书。,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又据卫包写本刻成石经,以免传写错讹。,五代以下千有馀年,尚书刊本文字悉依此经。此经二万七千馀字,至今基本完整,藏于,西安市碑林博物馆,。其价值自应在宋明以来各种版本甚至敦煌石室经卷之上。,尚书的流传,27,唐开成石经,28,尚书经文的真伪问题,学术界多以秦始皇帝焚书为界。凡形成于先秦的文献典籍皆认为“真”;秦火之后,后人编造而冒称尚书经文者为伪。解说尚书经文的传,也有后人所撰而冒称前贤所撰的现象;因其所冒者为西汉武帝时的孔安国,故被称为“,伪孔传”,。,始皇焚书,尚书遭焚禁最严,亡数十篇。汉书艺文志说:,书之所起远矣,至孔子纂焉,上断于尧,下讫于秦凡百篇。秦燔书禁学,济南伏生独壁藏之。汉兴,亡失,求得二十九篇。,尚书的流传,三、尚书“经”、“传”的真伪问题,29,西汉之世,多方征求遗书,山东莱州人,张霸,根据传说孔子所作的百篇之序,编造了百两之篇所谓尚书,献于成帝,帝命找出宫中秘藏之古文尚书校对,不能对应。于是将霸交有司处理。有司认为霸欺君罪当至死。成帝惜其才高,不诛,且不灭其文。故,百两篇,居然还在世间流传。,据此,可知尚书或许本有百篇之多,因残缺不全难以解说遂秘藏宫中书库。世间徒闻有百篇而不得见,遂有张霸起而作伪。张书未毁,传在世间,有可能躲过赤眉、董卓、永嘉诸乱。有人认为东晋时忽然出现伪古文尚书,很可能是在张霸伪书基础上改作而成。然从文辞看,霸书浅陋(例如论衡感类篇引霸书百两篇有“,伊尹死,大雾三日”语,王充不信,马、郑诸儒亦不信)。东晋所出“古文,”尚书浅则浅矣,却丝毫不陋。说后者承袭前者,证据不足。,尚书的流传,30,孔颖达在尧典题目下有一疏,将尚书体例分为十类:,一曰典,二曰谟,三曰贡,四曰歌,五曰誓,,六曰诰,七曰训,八曰命,九曰征,十曰范。,直接从篇名看,孔传古文尚书五十八篇中,,有典二篇、谟二篇、贡一篇、歌一篇、誓八篇、诰八篇、训一篇、命九篇、征一篇、范一篇。,此外各篇归类:益稷,谟也;太甲三篇、咸有一德、高宗肜日、旅獒、无逸,训也;盘庚三篇、西伯戡黎、武成、梓材、多士、君奭、多方、周官、吕刑,诰也;君陈、君牙,命也;金縢自为一体,其中祝辞,可归于诰类。另有微子、立政二篇,孔疏未提到,但小序言“微子作诰”,微子亦诰也;立政周公告成王用臣之法,应亦诰类。孔氏分类似嫌琐细。此前书大序已将尚书文体约略概括为典、谟、训、诰、誓、命六类。而征、贡、歌、范各只一篇,未必可据以为体例。,四、尚书篇目章句选释,31,学者们对今文各篇成书时代的讨论,我们将选择有代表性的篇目,在下文摘要评介。,赖梅赜所上之伪孔传古文尚书,伏生所传今文二十九篇(析为三十三篇)幸得保存。伪古文二十五篇较为易解;三十三篇今文,章句欲得通诂,殊非易事。前人所解,有伪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疏、宋代蔡沈书集传、清王引之经义述闻、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王先谦尚书孔传参正等等。以上所列是我们诠释尚书章句的主要依据;至于近人新说,或依新出甲骨金文,或依新兴学科成果,或许有超越前人之处,我们择善而从。,以下即按篇目顺序,择有争议或有必要说明之处略加解说。,篇目章句选释,32, 尧 典 ,首句,“,曰若稽古,”。“曰若”:说到那;“稽古”:考察古事。,四字证明,尧典是后世史官所追记。然其所据史料,应当视为可信。如,尧命羲和钦若昊天,四仲四星,其中有“厥民析”、“厥民因”、“厥民夷”、“厥民隩”,与殷墟甲骨文中四方风名相近,与山海经中有关记载一致或暗合。,竺可桢认为所中之星位置应是殷末周初天象。这有利于证明尧典此段文字成于周初。,尧典中强调“克明俊德,以亲九族”、“协和万邦”的思想,很明显地是周初思想,可是却被一些学者说成是战国时期思想。我们知道,战国时宗族宗法崩解,七雄争相兼并弱国。说“明德”、“亲族”、“和万邦”是战国思想,令人难以苟同。,篇目章句选释,尧,33,顾颉刚先生说尧典、皋陶谟“取事实于秦制”、“取思想于儒家”(儒家讲“禅让”),认为尧典中的“人治思想”、“德化思想”不合于商周,故“考定为秦汉时书”。古史辨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03204页。,陈梦家先生也认“尧典为秦官本尚书”。因其文内有“十有二州、十有二山、十有二牧”(今见舜典中),秦“数以六为纪”,十二为六的倍数。又有“同律度量衡”、“五载一巡守”等语,遂认其为“秦代官本”。陈梦家尚书通论,中华书局1985年10月版第135146页。,篇目章句选释-尧典,34, 舜 典 ,先秦时本有舜典。如孟子万章上中孟子引书曰,:“,只载见瞽瞍,夔夔斋栗,瞽瞍亦允若”。,所言舜事,今本尧典无,伪孔传舜典中亦无。可知先秦舜典原文已亡逸。,梅赜所上孔传古文尚书中,舜典是从伏生所传尧典后半“帝曰钦哉”之后“慎徽五典”以下分出来的,且缺少“孔氏”的传。时人因王肃注颇类“孔氏”,遂取王氏注补充孔传文。,齐萧鸾建武四年(497),吴兴人姚方兴称从大航头购得“孔传舜典”,可能是他本人采马融、王肃注伪造而成。且其所献舜典经文,在“慎徽五典”之前有“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十二字。其所献尚未施行,却因罪致被杀。至隋朝开皇初年购求遗典,方兴所献始得列入孔传古文尚书之内。然此时所见之本,在十二字之后又有十六字“濬哲文明,温恭允塞,玄德升闻,乃命以位”,不详来历,清儒臧琳、王鸣盛等疑其为刘炫所增。,篇目章句选释-舜典,35,从尧典后半分出来的舜典篇首的二十八个字,也可以说是“伪古文经”。阎若璩友刘珵说,:“欲黜伪古文,请自二十八字始。”,阎氏亦云,:“慎徽五典直接帝曰钦哉之下,文气连注如水之流,虽有利刃亦不能截之使断!”(,尚书古文疏证卷五上第六十五),因舜典系由尧典分出,文中舜“咨四岳”前之“帝”皆指尧;“奋庸熙帝之载”之“帝”,仍是尧;此以下“帝曰”之帝,才是指舜。,篇目章句选释-舜典,舜,36,“舜生三十征庸三十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舜典末句,依伪孔传,前人断句作:“,舜生三十征庸,三十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清儒如孙星衍、皮锡瑞改为:“,舜生三十,征庸三十,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伪孔传说舜“凡寿百一十二岁”,甚可疑;史迁说:“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五帝本纪)如是则舜年一百岁,实仍可疑。近人周秉钧尚书易解作:“,舜生三十征,庸三十,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前人自郑玄至段玉裁等均以“征庸”二字连读,然皆不如断开之后易懂。而舜的年龄,则认为在位五十载含“庸三十”在内,终年八十岁较合情理。,篇目章句选释-舜典,37,“帝釐下土方设居方别生分类作汩作九共九篇槀饫”,舜典正文末尾,附有汩作、九共(九篇)及槀饫等十一篇的“小序”。这是伪孔传古文尚书的安排。将“小序”放到各篇之首,而正文亡佚之篇的“小序”便放到前篇之末。,此段小序标点,依孔传,则标作“帝釐下土,方设居方,别生分类,作汩作、九共(九篇)、槀饫”。然诗经商颂长发有“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句,知当依方字句,作“帝釐下土方,设居方”为是。,篇目章句选释-舜典,38,皋陶谟、益稷,孔壁原古文尚书,有弃稷篇,。“弃”为周人始祖之名,“稷”为其官名,。,今益稷篇系由皋陶谟截下,其中稷与契无一话一言流传于后世,可见其非弃稷原文。,伪孔传古文尚书作伪者见皋陶谟经文下有“暨益”、“暨稷”之文,便将该文下半截下,攀附以“弃稷”之名,改名益稷,如此可省却另外拟目,便于凑够五十八篇之数。,此篇文字,较周初诸诰平易简洁;观其内容,如:安民、惠民,行有“九德”(宽、柔、愿等),“浚明有家”,“同寅协恭和衷哉”等,宗族社会、重民思想,仍是西周文字,至迟不晚于春秋,不应出自以法为教、耕战为务、驰骋言说、伏尸百万的战国、秦代和汉初。,39,因其纪数大多为“五”,与秦代尚“六”更无关系(仅有“十有二师”一语算是涉及六的倍数)。又有学者断言“所谓五辰、五典、五服、五采、五色、五言,都应是五行观念比较发达之后才构成的”,因此“我们现在所见的皋陶谟应当在秦汉间才写定”。张西堂尚书引论,转引自蒋善国尚书综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3月版第169页,蒋氏亦主此说,见该书第172页。一般认为,相生相克的五行观念成熟于战国后期。我们知道,以五为数之常纪,与人手五指相关,源头甚早,为什么一定要到五行观念发达之后,才能以五为纪?更何况,皋陶谟中的“五”与“相生相克”毫无关系。,篇目章句选释-皋陶谟、益稷,40,“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汝听”,此句难点在“,在治忽,”三字。,汉书律历志引此作“,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七始,咏以出内五言,女听,”,尚书大传亦有“,六律五声八音七始,”之文。由此可知,“在治”当是“七始”,古字因形近而讹。,所谓“,七始,”,大传郑玄注指黄钟、太蔟、大吕、南吕、姑洗、应钟、蕤宾。又隋书律历志引汉志,“,咏,”字作“训”。段玉裁云:“当从隋志作训。”皮锡瑞断曰:“今从隋志引作训,从班志释为顺,七始上属为义,训字下属为义。”千古疑窦遂由清儒理清。,篇目章句选释-皋陶谟、益稷,41, 禹 贡 ,顾颉刚先生认定禹贡作于战国,理由有三:,其一,古代只有种族观念而无一统观念。,其二,古代的“中国”地域甚不大。,其三,九州之说出于战国。,(古史辨第一册第207页)然此三条均可商榷。,42,先说,“九州,”,战国实际上是七雄并立,不是九州分区;是列国争霸不是大一统。,禹贡的“九州”观念与战国实情也毫无关联。禹贡中“任土作贡”,其土等高下与战国时不类。如冀州无贡,绝非战国时燕赵情形。禹治水是“夹右碣石入于河”(史记作“入于海”,是),“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冀州洪水初退,故有田赋而无贡物。又以兖州“田惟中下”(江声考原文当作“下下”),兖州田赋拟列最下或尚未定(“厥赋贞”),是兖州治水最后洪水刚过之证。此亦绝非战国时齐鲁情形。又荆州云梦泽旁尚有“三邦”即三国,此岂是战国时楚国情形?雍州“三危既宅,三苗丕叙”又岂是战国时秦国景象?战国时期,吴楚宝剑名扬天下。荆扬二州不求入贡兵器却要求入贡商周时期视作灵物而战国时期已无用处的大龟。凡此种种,如何证明禹贡成于战国?,篇目章句选释-禹贡,43,篇目章句选释-禹贡,再说,一统观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是种族观念还是一统观念?此语见左传昭公七年,是楚国人无宇观念中的“古之制也”。原诗亦见小雅北山,至迟也在西周。禹贡之符合西周观念如此。,再说,地域观念,顾先生似认为,直到战国时人们才认识了“九州”的范围,此前则不能达到如此广阔。数十年来的考古发现,证明中华民族的文化交流,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遍及华夏大地。苏秉琦先生曾用“满天星斗”形容这一时期的文化面貌,又用“裂变”、“撞击”和“融合”三种形式说明文明起源和文化交流。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北京版第161162页。,我们还可以提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发现的湖北黄陂盘龙城、八十年代发现的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四川广汉三星堆古蜀国“祭祀坑”、九十年代湖南宁乡出土商代大铜铙以及此前出土诸多青铜重器如四羊方尊等,说明殷商人的活动范围地理观念确实已遍及于禹贡九州的范围。,44, 甘 誓 ,甘誓为启之誓词,。,甘誓文字稍平易,王国维断为周初人所作。顾颉刚认为出于东周,又在五德终始下的政治和历史中说可能作于战国末、西汉初。文中,“,威侮五行,怠弃三正,”,一语最有争议,亦可作为确定成文时代的依据。,45,马融说“,三正,”指历法中正月之“建子、建丑、建寅”三种。“三正”如何“怠弃”又如何成为讨伐的理由?不好理解。郑玄说“三正”为“天地人之正道”。若依国语楚语下讲颛顼氏“绝地天通”,“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则郑氏之说可取。,“正”指司天、司地、司民“世守其职”的氏姓宗伯。颛顼氏设“天、地、神、民、类物之官”。其中“类物之官”,从夏人九歌列举的神来看,应是“水、火、金、木、土、谷,谓之六府”(见左传文公七年),“六府”到西周成为“五祀”,由五个氏族“世守其职”,称为“五正”(见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其原因,盖后稷为周人始祖,周人既为天子,“谷”便由“六府”中请出另有所尊。五正所守五种物质大类,在西周,很可能已有“五行”之称(见尚书洪范)。西周后期宣王“不籍千亩”,世守其职的“五正”贵族,“失其官守”,“遭世之乱而莫之能御也”(楚语下),人们遂不再称“五祀”、“五正”而言“五材”(见国语郑语),物质大类从神学躯壳中解脱出来。到春秋后期,“五材”被“五行”取代成为流行术语(见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国语鲁语上),与可以“威侮”的五个贵族氏姓没有任何关系了。,由“五行”内涵的演变,我们可以考定,可以言“威侮五行”的时代,必在周人成为天子之后,又在宣王“不籍千亩”(国语周语上)之前。如是,则,甘誓之成文,必定在西周时期,。,篇目章句选释-甘誓,46,汤 誓,汤誓文字亦平顺易懂,其成文应在牧誓及周初诸诰之后。,孟子梁惠王上引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皆亡,”,,与今本汤誓同。孟子梁惠王下引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又吕氏春秋顺民载汤祷于桑林,亦因大旱。时人以烈日喻恶人,是汤时真实写照。这些情况,武王伐纣时是没有的。故汤誓成文虽迟至西周,其事实是可以相信的;不能因某些字句类似牧誓而疑其真实。,汤,47, 盘 庚 ,小序说,:“盘庚五迁,将治亳殷,民咨胥怨,作盘庚三篇,。”,看来三篇应是盘庚迁殷所作。,史记殷本纪却说,:“帝盘庚崩,弟小辛立,是为帝小辛。帝小辛立,殷复衰。百姓思盘庚,迺作盘庚三篇。”,然则盘庚为小辛时所作。二者虽难定是非,终归肯定盘庚三篇为殷中期实录。然近人却提出不少“疑窦”,认为出自西周甚至战国,其怀疑精神可嘉,然其证据却甚为薄弱。,我们读盘庚,其文句古朴、佶屈聱牙,非它篇可比;其中讲到“先后”与“万民”的祖先在天上交换意见,可“自上其罚”、“崇降弗祥”,是关于商代原始宗教祖先崇拜的宝贵资料;盘庚要求民众与统治者同舟共济,要求“百姓”(贵族)“无总于货宝,生生自庸,式敷民德,永肩一心”,则是那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社会的重要特征。,盘庚篇对于商代社会研究的史料价值是无与伦比的。,48, 高 宗 肜 日 ,依小序,此篇是武丁祭成汤之次日,有雉鸟停于鼎耳而鸣,祖己对王的训词。,依史记,是在武丁崩后,祖己追述当年武丁“修政行德”之事而作的追记。有学者据篇名认为是武丁之子祖庚祭武丁(高宗)之后,祖己所作。,据文本,关键似在最后一句,:“,典祀无丰于昵。”,昵是近的意思,马融直接说“昵,考也,谓祢庙也”。则高宗所祭者是其父小乙。所祭不丰而引来雊雉异兆者,当是小乙的三位兄长、相继为帝的阳甲、盘庚、小辛。这三位都“罔非天胤”,都是帝南庚的后裔。武丁感祖己之言,乃为阳甲等修缮寝庙。此举意义重大,用祖己的话说,是“典厥义”、“正厥德”;用史迁的话说,是“常祀无丰于弃道”是“修政行德”。,由此可见,殷人祖先崇拜及其“德”的观念,与周人是有所不同的。上世纪中,有学者以“奴隶社会”观念看待殷商,认为“民”相当于奴隶,认为商代没有“德”的观念,因此,“王司敬民”的说法是不能相信的,高宗肜日只能是东周或者说战国时代的作品。此论在今日看来,是站不住脚的。,49, 泰誓 上、中、下,按汉代泰誓原文,非伏生所传。,刘向别录认为出自武帝末年。,王充论衡正说,:“,孝宣皇帝之时,河内女子发老屋,得易、礼、尚书各一篇奏之而尚书二十九篇始足矣。”,后汉书献帝纪说:“宣帝泰和元年,河内女子有坏老子屋得古文泰誓三篇。”,东汉时,马融对这三篇所谓泰誓已表怀疑,:“泰誓后得,按其文似若浅露”,“八百诸侯不召自来、不期同时、不谋同辞及火复于上至于王屋流为雕,五至,以谷俱来,举火神怪,得无在子所不语中乎!”,马融又列举孟子、国语、春秋、礼记等书所引先秦泰誓文字,后得的所谓泰誓中竟然没有!融说,:“吾见书、传多矣,所引泰誓而不在泰誓者甚多,无复悉记,略举五事以明之亦可知矣!”(见泰誓上孔颖达疏引),50,梅赜,所献今本泰誓上中下三篇,其中没有史记所引、史迁曾见过的泰誓文字,也没有马融所质疑的“浅露”文字。大约因马融所疑,作伪者为证明此本出自孔壁,另外采辑古书中所见语作成。,阎若璩,指出:,凡马融指出古书中引用泰誓之文,今本中都有,而马融未指出或未见到者,今本都无。其作伪之迹,何其明显!(尚书古文疏证卷一第七),汉代泰誓早已失传。后人有据史记等引文复原太誓者,如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其中泰誓即由孙氏辑成。然仍不尽可信。,51,释读尚书的原则:,1.我们倾向于尊重古训,因为数千年间人们多作如此理解、如此引用。若要抛弃古训而用今人新训,即便新训或许可以更为准确理解原文,但于两千年间古人之引用、议论,就可能产生迷惑。这对于文化史的研究,无异乎横生枝节。而事实上,今人对尚书的研读,主要是为了思想史、文化史的研究。 2.由于今文经、古文经的差异,以及历代学者的理解发挥,尚书中几乎每一句话、每一个词,往往都有多种解说,且可能都有合理性。我们只能从中择取影响较大流行较广的解说。遇有十分有价值的不同观点不忍割爱,不敢独断,则加以“或曰”或“又一说”之类,但仍不可能包罗诸家。,52,3.尚书佶屈聱牙,号称难读。事实上有些章句是无法读懂。,例如微子中“旧云刻子”四字,依王充,则为微子语;依古文,则为父师语;且文义不明。皮锡瑞批评江声、王鸣盛、陈乔枞、魏源等人勉为其难的解说时说道:夫汉人遗说存者无多。学者当塙守其说,深思其义,不得妄生驳难。如实不可解,阙疑可也。何得全无证据,妄改古人之书以就己之臆说,此岂“信而好古,不知盖阙”之义哉?,53,经典章节,大诰,(部分),武王崩,三监及淮夷叛,三监,管、蔡、商。淮夷徐奄之属皆叛周。监,古忏反,视也。周公相成王,将黜殷,作大诰。相谓摄政。黜,绝也。将以诛叛者之义大诰天下。相,息亮反,注同。,疏“武王”至“大诰”正义曰:武王既崩,管叔、蔡叔与纣子武庚三人监殷民者又及淮夷共叛。周公相成王,摄王政,将欲东征,黜退殷君武庚之命,以诛叛之义大诰天下。史叙其事,作大诰。传“三监”至“叛周”正义曰:知“三监”是管、蔡、商者,以序上下相顾为文。此言“三监及淮夷叛”,总举诸叛之人也。下云“成王既黜殷命,杀武庚,命微子启代殷后”,又言“成王既伐管叔、蔡叔,以殷馀民封康叔”。此序言三监叛,将征之,下篇之序历言伐得三人,足知下文管叔、蔡叔、武庚,即此“三监”之谓,知“三监”是“管、蔡、商”也。汉书地理志云:“周既灭殷,分其畿内为三国,诗风邶、鄘、卫是也。邶以封纣子武庚,鄘管叔尹之,卫蔡叔尹之,以监殷民,谓之三监。”,54,先儒多同此说,惟郑玄以三监为管、蔡、霍,独为异耳。谓之“监”者,当以殷之畿内,被纣化日久,未可以建诸侯,且使三人监此殷民,未是封建之也。三人虽有其分,互相监领,不必独主一方也。史记卫世家云:“武王克殷,封纣子武庚为诸侯,奉其先祀。为武庚未集,恐有贼心,乃令其弟管叔、蔡叔传相之。”是言辅相武庚,共监殷人,故称“监”也。序惟言“淮夷叛”,传言“淮夷徐奄之属共叛周”者,以下序文云“成王东伐淮夷,遂践奄,作成王政”,又云“成王既黜殷命,灭淮夷,作周官”,又云“鲁侯伯禽宅曲阜,徐夷并兴,作费誓”,彼三序者,一时之事,皆在周公归政之后也。多方篇数此诸国之罪云“至于再,至于三”,得不以武王初崩已叛,成王即政又叛,谓此为再三也。以此知“淮夷叛”者,徐奄之属皆叛也。,传“相谓”至“天下”正义曰:君奭序云:“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相成王为左右。”於时成王为天子,自知政事,二公为臣辅助之,此言“相成王”者,有异於彼,故辨之“相谓摄政”。摄政者,教由公出,不复关白成王耳,仍以成王为王,故称“成王”。郑玄云:“黜,贬退也。”“黜”实退名,但此“黜”乃杀其身,绝其爵,故以“黜”为绝也。周公此行普伐诸叛,独言黜殷命者,定四年左传云:“管蔡启商,惎间王室”,则此叛武庚为主,且顾微子之序,故特言黜殷命也。“以诛叛者之义大诰天下”,经皆是也。,55,大诰陈大道以诰天下,遂以名篇。诰,本亦作。,疏“大诰”正义曰:此陈伐叛之义,以大诰天下,而兵凶战危,非众所欲,故言烦重。其自殷勤,多止而更端,故数言“王曰”。大意皆是陈说武庚之罪,自言己之不能,言己当继父祖之功,须去叛逆之贼,人心既从,卜之又吉,往伐无有不克,劝人勉力用心。此时武王初崩,属有此乱,周公以臣伐君,天下未察其志,亲弟犹尚致惑,何况疏贱者乎?周公虑其有向背之意,故殷勤告之。陈寿云:“皋陶之谟略而雅,周公之诰烦而悉。何则?皋陶与舜禹共谈,周公与群下矢誓也。”其意或亦然乎。但君奭、康诰乃与召公、康叔语也,其辞亦甚委悉,抑亦当时设言,自好烦复也。管蔡导武庚为乱,此篇略於管蔡者,犹难以伐弟为言,故专说武庚罪耳。,56,1.尚书大传5卷附序录1卷辨讹1卷(汉)伏胜撰(汉)郑玄注(清)陈寿祺辑并撰序录、辨讹、四部丛刊本2.附释音尚书注疏20卷附校勘记20卷(汉)孔安国传(唐)陆德明音义(唐)孔颖达正义校勘记(清)阮元撰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本中华书局1980年11月影印3.书集传6卷(宋)蔡沈撰四库全书本4.书疑9卷(宋)王柏撰通志堂经解本丛书集成5.书纂言4卷(元)吴澄撰四库全书本6.尚书考异5卷(明)梅鷟撰四库全书本7.尚书引义6卷(清)王夫之撰王孝鱼点校中华书局1982年版8.禹贡锥指20卷例略图1卷(清)胡渭撰四库全书本9.钦定书经传说汇纂21卷首2卷书序1卷(清)王顼龄等撰四库全书本10.古文尚书疏证9卷(清)阎若璩撰四库全书本,参考书目:,57,11.古文尚书冤词8卷(清)毛奇龄撰四库全书本12.尚书集注音疏13卷(清)江声撰皇清经解本13.古文尚书考2卷(清)惠栋撰皇清经解本14.晚书订疑3卷(清)程廷祚撰皇清经解续编本15.尚书后案31卷(清)王鸣盛撰皇清经解本16.古文尚书撰异32卷(清)段玉裁撰皇清经解本17.经义述闻(清)王引之撰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版18.尚书今古文注疏上下册(清)孙星衍撰陳抗、盛冬鈴點校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版19.古文尚书辨伪2卷(清)崔述撰崔东壁遗书本20.今文尚书经说考38卷(清)陈乔枞撰皇清经解续编本21.尚书今古文集解30卷附校勘记1卷(清)刘逢禄撰校勘记(清)刘葆桢、刘翰藻撰皇清经解续编本22.书古微12卷(清)魏源撰皇清经解续编本,58,23.今文尚书考证(清)皮锡瑞撰盛冬铃、陈抗点校中华书局1998年12月版24.尚书孔传参正(清)王先谦撰四部要籍注疏丛刊尚书中华书局1998年8月版25.尚书大传补注7卷王闿运撰湘绮楼全书本丛书集成本中华书局26.尚书研究讲义顾颉刚撰上海开明书店1937年石印本27.尚书覈诂杨筠如撰陕西人民版社1959年6月版28.尚书正读曾运乾撰中华书局1964年5月版29.尚书通检顾颉刚撰书目文献版社1982年5月版30.尚书与古史研究李民撰中州书画社1983年1月版31.尚书新证于省吾撰台北崧高书社1985年4月版32.尚书通论陈梦家撰中华书局1985年10月版33.尚书综述蒋善国撰上海古籍版社1988年3月版34.尚书学史刘起釪撰中华书局1996年8月版,59,谢谢!,欢迎批评指正。,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王亚元据臧振十三经导读导读制作,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