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课时文献的载体(一)甲骨金石简帛汇编

上传人:妈**** 文档编号:242948181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2.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第二课时文献的载体(一)甲骨金石简帛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2第二课时文献的载体(一)甲骨金石简帛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2第二课时文献的载体(一)甲骨金石简帛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二课时 文献的载体(一),甲骨、金石、简牍、缣帛,一、纸以外的载体材料,文献的知识内容通过文字手段加以记载,又必须要依赖于一定的载体材料才能存在和体现。,中国,古代文献,的载体材料(材料、质地),也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主要有陶器、兽骨、龟甲、青铜器、玉石、竹简、木牍、缣帛、纸等,而以纸为主。,一、纸以外的载体材料,(一)甲骨(龟甲、兽骨);,(二)青铜器(钟鼎彝器);,(三)玉石(玉器、石碑):石刻文字分几类载体 ;,(四)简牍(竹简、木牍);,(五)缣帛(帛书)。,二、古籍用纸:纸质文献经历了怎样的装帧演变,三、,电子文献或称,胶片磁带、光盘软盘等非纸本文献(非授课内容),一、纸以外的载体材料,最初的文献载体就是一些石板、树皮、骨头、竹、木之类的东西,再稍后才有了经过加工的载体,如泥板、帛、青铜、竹简、羊皮、布匹等。至东汉,公元105年,蔡伦发明了纸,此后两千余年间,纸作为主导的文献载体,在世界各地被广泛使用。,一、纸以外的载体材料,推荐阅读的书:书于竹帛,一个世纪以前,中国以,殷墟甲骨、西陲简牍和敦煌卷子,等多项重大文物发现,闻名于世。而当代著名学者人物,自王国维先生著成经典大作简牍检署考之后,能将有关书籍历史文物众多方面总括贯通,进行系统而又深入研究的,惟有旅美华人学者钱存训先生的这部书于竹帛。 李学勤序,一、纸以外的载体材料,龟甲、兽骨,主要是商和周初时期的书写材料。,甲骨文是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才发现,(P388),,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所出土的是殷商时期的甲骨。1953年以来,在山西(5片有字)、陕西(6片有字) 、北京(5片有字)等地先后发现了周代甲骨,2004年陕西,岐山县,也有新发现(2片有字,其中1片38个字),使人们改变了只有殷代有甲骨文的传统看法。,释:福山王文敏公,福山王文敏公,(一)甲骨,铁云藏龟,甲骨文的形制,是在甲骨上用刀刻出文字,故又称契文。一片甲骨上刻的文字,少则数11字,多则有一百八十字,较为悬殊。1903年拓印成的铁云藏龟,(刘鹗,老残游记的作者,P396),是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专书,孙诒让据此写成契文举例 (P396)二卷,这是我国学者从事甲骨文研究的开始。,孙诒让契文举例二卷,这是我国学者从事甲骨文研究的开始。,罗振玉殷墟书契对甲骨文进行考释;,王国维戬寿堂所藏殷墟文字,将甲骨文研究与商史研究结合起来。,比较好的算郭沫若、胡厚宣合编的甲骨文合集,孙诒让,西周卜辞,甲骨四堂:作出的巨大努力和开拓,罗振玉(号雪堂)商卜文字考,、殷墟书契考释,、待问编。,王国维(号观堂)殷墟书契后编上卷释文、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董作宾(号彦堂)甲骨文断代研究例、甲骨文字集释。,郭沫若(号鼎堂)卜辞通纂。,唐兰曾评价他们的殷墟卜辞研究“自雪堂导夫先路,观堂继以考史,彦堂区其时代,鼎堂发其辞例,固已极一时之盛。”他们四人钱玄同推誉为“甲骨四堂”。,甲骨文代表性文献:甲骨文合集,集大成之作是郭沫若主编、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编辑的甲骨文合集(13册)中华书局,1978-1983。(P405)收录了近八十年来发现的甲骨实物拓本精品41956片。这也是甲骨学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为今后甲骨学研究奠定了基础。,甲骨文合集补编则进一步将13000多片甲骨收入书中,基本上为百年来传世甲骨做了总结 。彭邦炯主编,姚孝遂主编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中华书局1988年2月出版)、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编中国古文字大系-甲骨文献集成(巴蜀书社1999年12月出版,全40册)。,姚孝遂、肖丁小屯南地甲骨考释 (中华书局2004年9月出版),本书将1973年安阳殷墟小屯南地出土的近五千片甲骨加以分类考释,是研究甲骨学和商代历史、社会、文化、语言的参考书籍。,(一)甲骨,台湾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88年,(二)金石,青铜器和玉石作为书写材料,源于殷商,盛于西周。郑樵通志金石略说:“三代而上,惟勒鼎彝。秦人始大其制,而用石鼓;始皇欲详其文,而用丰碑。自秦迄今,惟用石刻。”,毛公鼎,铭文最长的首推毛公鼎,作于西周晚期宣王时期,内壁铸有498字铭文。记载周王中兴周室,革除积弊,策命重臣毛公,辅佐周王,免遭丧国,并赐毛公大量物品。毛公感恩周王,特铸鼎记其事。这些铭文年代最早,是最重要历史文献一部分。,毛公鼎照片,毛公鼎,道光末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毛公鼎铭文(局部放大),毛公鼎铭文,墙盘及铭文,(二)金石,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吴大澂字说、孙诒让古籀拾遗等、王国维说觥等;近代郭沫若、容庚、严一萍等都有深入研究。其中,清代金石考据之学盛极一时,利用铜器铭文,证经补史取得不少成绩。,金文著作,容庚金文编,著录金文最多的工具书。,香港周法高编的金文诂林及补,集金文考释之大成。,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中华书局1984-1990年先后分十册影印。收有铭铜器11983件。,石刻文献,石刻文字极为丰富,主要分为三种:碣、碑、摩崖。,石鼓文,熹平石经,三体石经,开成石经,进士题名碑,(1)碣,特立之石,为高的圆柱。有碣圆碑方之说。,(2)摩崖。刻于崖壁,为天然之石。,(3)碑。碑之名起于周朝。西汉时,碑刻文字出现,但极少。东汉大规模出现,现在所说的汉碑,一般都是指东汉碑。,石刻文献,碑正面叫阳,背面叫阴,左右两面称侧,首称额,座称趺。唐刘禹锡刘梦得集奚公神道碑:“螭首龟趺,德辉是纪。”(螭,传说中的无角龙)说的是较华美的碑。碑额刻标题,碑阳刻碑文,碑阴、碑侧刻题名。这是通例。也有阴阳各刻一文的,有阳面刻不完接到阴面的。枞阳县城明大学士何如宠的碑刻。,石刻文献,石刻文献,纪事如最高的当属明永乐皇帝为洪武皇帝凿刻的纪功碑。,阳山位于南京汤山镇西北。,阳山碑材又名孝陵碑材,是明成祖朱棣为颂扬其父朱元璋功德而凿的。碑材分碑座、碑身和碑额三块,如果将它们拼合后竖立起来,总高度可达73米,堪称绝世碑材。但这一绝世碑材最终未被使用,依然留存在原地,没有运到孝陵。,阳山碑材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碑。,石鼓文,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石刻文字,是唐代初年在陝西凤翔县发现的“石鼓文”,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因为文字是刻在十个鼓形的石头上,故称石鼓文。内容介绍秦国国君游猎的10首四言诗,亦称猎碣。今中国考古界一般认为是战国时代秦国的遗物。,石鼓,侯马盟书,1965年,山西侯马晋国遗址“侯马盟书”,石经,石经:封建社会统治者尊奉儒学,把整部儒家经典刻在石板上做为标准文本,称为“石经”。,1、东汉熹平石经 7经,熹平石经: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七经。,东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蔡邕等人以隶书写定诗、书易、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等七经,刻成四十六碑,立于洛阳太学,史称“熹平石经”。,这是中国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2、三国魏正始石经2经,曹魏齐王曹芳正始年间,在都城洛阳刻了一套石经,叫正始石经,因用古文、篆、隶三种字体,又叫三体石经。,仅刻成尚书、春秋二种,是古文经。毁损,清末以来有残石出土,存西安碑林。,3、唐开成石经12经,唐文宗开成二年刊九经于石碑,附以论语、孝经和尔雅于其后,实际上已经形成“十二经”,史称“开成石经”。,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纪事如汉文与叙利亚文合璧的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藏于西安碑林)。,记述景教在唐代流传情况。此碑于唐建中二年(781年)由一个名叫景净的波斯传教士撰刻树立。,吕秀岩书并题额,立于大秦寺的院中。碑高279厘米,宽99厘米,正面写着“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并颂”,上有楷书三十二行,行书六十二字,共1780个汉字和数十个叙利亚文。随着景教的没落,大秦寺的院落为佛教所用,此碑不知何时失落。明天启三年(1623年)出土,当时许多西方各国有不少的传教士得知后,争相拓片,把碑文拓片译成拉丁文寄往欧洲本国。,碑文还引用了大量儒道佛经典和中国史书中的典故来阐述景教教义,讲述人类的堕落、弥赛亚的降生、救世主的事迹等。碑文虽系波斯传教士撰写,但他的中文功底极其深厚。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4、进士题名碑,从唐代开始,还有进士题名碑。,(三)简牍,竹简和木牍,是中国三四世纪前最主要的书写材料。,简:用以写书的竹片。论衡量知篇:“截竹为简,破以为牒,加笔墨之迹乃成文字,大者为经,小者为传记。” “简”也称“策”。,牍:牍是用以写书的木板。论衡量知篇:“断木为椠,析之为板,力加刮削,乃成奏牍。”,“牍”也称“方”。礼记中庸说:“文武之政,布在方策。”(礼记正义卷52),仪礼聘礼说:“百名以上书于策,不及百名书于方。”(仪礼注疏卷24),名:字。,“方策”,犹言书籍。中国书籍的起源,应当追溯到用竹简和木牍写出的文字记录。,(三)简牍,青川木牍,尹湾汉简木牍,尹湾汉墓简牍,遣策,安徽天长纪庄木牍,三尺律,简的尺寸:王国维简牍检署考认为汉代有二尺四寸、一尺二寸、八寸、六寸等规格,三尺律:最长的简是二尺四寸,用来书写经史、法律。,史记酷吏列传:客有让周(杜周)曰 :“君为天子决平,不循三尺法,专以人主意指为狱。”,学富五车,古人说的“书富五车”。“男儿有壮志,须读五车书”正是指简策书。“惠施多方(版简),其书五车”。,封,封,:信写好要用另一块竹(木)板盖上,盖的木板叫检,检上有细槽,用于绳子捆扎,中间有方槽,用于打绳结。绳结上施以特制的泥,叫封泥,泥上再加印。这种加盖、系绳、施泥、钤印的工作叫封,所以后来信的量词就叫作封了。,版图与尺牍,木牍的用途,主要是作为通信和书写短文。,版图:,画地理图也在木製的版牍上,故称国土为“版图”。,尺牍:,古人写信也用板牍,其长度一般为一尺,所以叫,尺牍,,后来就成了信件的代称。,肄业与毕业,木版如果做得大一些,就叫做“业”。,所谓“肄业”,原意是指读大版子书,“毕业”则指大版子书读完了,。,剖片、杀青,韦编三绝,刀笔吏,武威汉简形制,楚国竹简的弧形简端,图版:简的编联成册居延汉简,图版居延汉简,杀青,杀青:,竹简破成竹条后,要把简面刮平,再用火烤干,这个过程叫杀青。风俗通曰:“刘向别录杀青者,直治竹作简书之耳。新竹有汁,善折蠹,凡作简者,皆于火上炙干之。陈楚间谓之汗,汗者,去其汁也。吴越曰杀,亦治也。”所以竹简又叫杀青简、汗简、汗青,文章写好了叫“杀青”。,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韦编三绝,编、卷:,竹木简需要用绳编连起来。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刘向别录:“孙子书以杀青简,编以缥(青白色)丝绳。”,太平御览卷六六,编好的简册一般要卷起来保存,所以古书多称编、卷。,刀笔吏,萧相国何於秦时为刀笔吏,录录未有奇节。,史记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奇节:奇特的节操。,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刀笔:,书写会出错,就用刀刮去再写,所以刀和笔要配合使用,就有了刀笔之名。,辞源:“刀笔都是书写工具,古代记事,最早用刀刻于龟甲或竹木简。有笔以后,用笔书写在简帛上,故刀笔合称。”杜泽逊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刀和笔应是现在铅笔和橡皮的关系。后汉书刘盆子传“其一人出刀笔书谒送贺”,李贤注曰:“古者记事书于简册,谬误者以刀削而除之,故曰刀笔。”,刀笔吏:讼师伎俩,清稗类钞:湖南,廖某者,每为人起诉或辩护,罔弗胜。某孀妇,年少欲再醮,虑夫弟之掯阻也,商之廖,廖要以多金,诺之。廖为之撰词,略云:“为守节失节改节全节事:翁无姑,年不老,叔无妻,年不小。”县官受词,听之。又有某姓子者素以不孝闻里中,一日殴父,落父齿,父诉之官。官将惩之,子乃使廖为之设法,廖云:“尔今晚来此,以手伸入吾窗洞而接呈词,不然,讼将不胜。”应之。及晚,果如所言,以手伸入窗洞,廖猛噬其一指,出而告之曰:“讯时,尔言尔父噬尔指,尔因自卫,欲出指,故父齿为之落,如是,无有弗胜者。”及讯,官果不究。,代表性文献:汲郡竹书,初,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或言安釐王冢,得竹书数十车。其纪年十三篇,穆天子传五篇。漆书皆科斗字。,晋书卷五十一束皙传,简帛研究著作,简牍检署考,王国维撰,收入王国维遗书。是研究古代竹木简书的最早的一篇科学论著,是这方面的开山之作。,简牍概述,林剑鸣著,1984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原是西北大学秦汉史专家,是陈直先生的学生。在王国维之后,又有大量这种竹木简书出土,该书中得到利用,是同类书中比较好的一种。,简帛研究著作,书册制度补考,余嘉锡著,收入1963年中华书局出版余嘉锡论学杂著。,中国书籍制度变迁之研究,马衡著,收入1977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凡将斋金石丛稿。,这二位都是高水平的专家,二篇也都是高水平之作,对于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后的书册制度演变做出了很精当的论述。,(四)缣帛,帛:甲骨文中已出现“丝”和“帛”字,墨子明鬼篇:“书之竹帛。”韩非子安危篇:“先王寄理于竹帛。”,说明缣帛以丝织成,用于书写,大约始于春秋时代,与竹简同时流行,是纸张发明前的一种比较重要的书写材料。,1942年,长沙子弹库战国中晚期楚墓曾出土一件驰名世界的战国帛书缯书。是目前已经发现我国最早的帛写书,距今已有两千多年。折叠为八幅,共九百余字。现藏耶鲁大学图书馆。,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了大量西汉早期的帛书,共约12万字。,其中老子甲乙本、战国纵横家书及相马经等影响很大。,(四)缣帛,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又发现大量帛书,有:老子甲乙本、春秋事语、,战国纵横家书,(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补、正战国策,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文物出版社1976年12月第1版)、经法等二十二种。,汉代帛书很多,后汉书儒林传:“及董卓移都之际,吏民扰乱。其缣帛图书,大则连为帏盖,小乃制为縢囊。”,帏 wi:帐子、幔幕。,上例说明汉代纸张发明后,并未立刻取代简帛,直到东晋,才逐渐代替简帛的地位。,(四)缣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