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第一册语法人称代词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2855348 上传时间:2024-09-08 格式:PPTX 页数:57 大小:68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汉语第一册语法人称代词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古汉语第一册语法人称代词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古汉语第一册语法人称代词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21/6/21,#,人称代词,人称代词概貌,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卬、台,第二人称代词:女(汝)、尔、若、而、乃,第三人称代词:之、其、彼(存在争议),第一人称代词(一),吾,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汉代以前:,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我胜若,若不,吾,胜。(庄子齐物论),问题:“吾”作何种句法成分?,第一人称代词(二),我,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孟子梁惠王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孟子梁惠王上),问题:“我”作何种句法成分?,第一人称代词(三),予,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孟子梁惠王上),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论语泰伯),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孟子公孙丑下),问题:“予”作何种句法成分?,第一人称代词(四),余,余,收尔骨焉。(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左传成公二年),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屈原离骚),问题:“余”作何种句法成分?,第一人称代词综述,吾、我、予(余)、朕、卬、台,吾,:主语、否定句中作前置宾语(汉代以前)、定语。,我、予(余),:主语、宾语、定语。,第一人称代词补充内容(一),“我、予(余)”也作否定句的前置宾语:,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论语子路),亦莫,余,敢侮。(左传昭公七年),第一人称代词补充内容(二),“朕、卬、台”的用例,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屈原离骚)(定语),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诗经邶风匏有苦叶)(主语),朝夕纳诲,以辅,台,德。(尚书说命上)(定语),特殊的“朕”,“台”的说明,很早就有这个字,是个多音多义字。现代汉字中除表达原有的意义外,还成为“颱”、“臺”、“檯”的简化字。,众多第一人称代词的差别,问题的提出:,比现代汉语的第一人称代词多。教材着重从句法功能的角度进行了区分。但从教材的例证看,这些第一人称代词的句法功能差别不明显。区别到底是什么?,第二人称代词(一),女(汝),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语雍也),往之,女,家。(孟子滕文公下),诲,女,知之乎?(论语为政),提问:“女”作何种句法成分?,第二人称代词(二),尔,尔,何曾比予于管仲!(孟子公孙丑上),盍各言,尔,志?(论语公冶长),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先进),提问:“尔”作何种句法成分?,第二人称代词(三),若,五侯九伯,,若,实征之,以夹辅周室。(史记齐世家)(注意:左传作“,女,实征之”。),吾翁即,若,翁。(史记项羽本纪),吾语,若,。(庄子人间世),提问:“若”作何种句法成分?,第二人称代词(四),而,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论语微子),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史记项羽本纪),乃,朕心朕德,惟,乃,知。 (,尚书,周书,康诰,),必欲烹,乃,翁,幸分我一杯羹。(汉书项籍传),问题:“而”、“乃”作何种句法成分?,第二人称代词综述,女(汝)、尔、若、而、乃,女(汝)、尔、若:主语、宾语、定语。,而、乃:一般用作定语,偶尔主语,绝不作宾语,众多第二人称代词的差别,问题的提出:,比现代汉语的第二人称代词多。教材也着重从句法功能的角度进行了区分。,但从教材的例证看,这些第二人称代词的句法功能差别不是绝对的。区别到底是什么?,第三人称代词(一),其,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孟子公孙丑上),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左传成公三年),提问:“其”作何种句法成分?,第三人称代词(二),其,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孟子梁惠王上),问题:“其”怎么理解?,其=名词+之,“其”相当于“名词+之”,“其+名词”是定中结构,“其+动词”是取消了独立性的主谓结构。,教材356页说主谓结构中的“其”“必须认为是定语,不能认为是主语”的说法与463页的有关说法相矛盾。,“其”作主语,十分少见。,郑袖知王以己为不妒也,因谓新人曰:“王爱子美矣。虽然,恶子之鼻。子为见王,则必揜子鼻。”新人见王,因揜其鼻。王谓郑袖曰:“夫新人见寡人,则揜其鼻,何也?”郑袖曰:“妾知也。”王曰:“虽恶必言之。”郑袖曰:“,其,似恶闻君王之臭也。”王曰:“悍哉!”令劓之,无使逆命。(,战国策楚策四),上明见,人备之;,其,不明见,人惑之。(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例句来源:朱城先秦“其”作主语考察,语言研究2003年4期。,第三人称代词(三),之,爱共叔段,欲立,之,。(左传隐公元年),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问题:“之”作何种句法成分?,第三人称代词(四),彼(教材361页),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孟子滕文公上),彼,陷溺其民。(孟子梁惠王上),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庄子天道篇),彼,不能收用,彼,众。(墨子非攻中),问题:“彼”作何种句法成分?,第三人称代词(五),“彼”的特点:,具有人称代词的性质。,没有完全丧失指代性。,不是正式的第三人称代词。,带有轻视的意味。,第三人称代词综述,其,:定语,之,:宾语,彼,:主语、宾语、定语。,上古有无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第十章:“严格说,文言没有第三身指代词,之其彼三字都是从指示词转变过来的。这本是很合理的,可是这三个字没有一个是发育完全的,合起来仍然抵不了白话里一个他字,虽然另有胜过他字的地方。”,郭锡良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起源和发展也持相同的观点。见汉语史论集(增补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如何理解“没有一个是发育完全的”?,“其”、“之”的句法功能不全面。,“其”、“之”指称功能较多。,“彼”一直是一个和“此”对立的词语。,“其”、“之”自称、对称用例,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亦死且不朽。(左传成公三年),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左传宣公二年),(滕世子)谓然友曰:“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尽于大事,子为我问孟子。”(孟子滕文公上),天子发政于天下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墨子尚同上),“其”作指示代词,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韩非子难一),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孟子公孙丑上),复数表达(一),单复数同形(一),吾、我:我们;女、尔:你们;其:他们的;,之:他们,鲁、卫谏曰:“齐疾,我,矣!其死亡者皆亲昵也。子若不许,仇我必甚。”(左传成公二年),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先进),复数表达(一),单复数同形(二),百工居肆以成,其,事。(论语子张),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孟子梁惠王上),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复数表达(二),集体名词“侪”、“属”等附加在代词之后,义为“我们这一班人”,“你们这一班人”。,吾侪,何知焉?(左传昭公二十四年),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注意:后代用“我等”、“你等”。,古代汉语人称代词的特点,数量多,第三人称代词发育不全,使用频率低(见教材359页),缺乏表示复数形式的形态标志,很多代词单复数同形,古代汉语人称代词数量多成因的探讨,观点,论者,来源,句法功能有别,王力,王力古代汉语354-356页,综合因素,周生亚,论上古汉语人称代词繁复的原因(1),谦敬功能不同,洪波,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余(予)”“我”“朕”的分别,(2),先秦汉语对称代词“尔”“女(汝)”“而”“乃”的分别,(3),来源不同,洪波,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吾”、“卬”的来源及其与“余(予)”“我”“朕”的功能差异(4),(1) 中国语文1980年第2期;(2) 语言研究1996年第1期;,(3) 语言研究2002年第2期;(4) 语言研究论丛第八辑,南开大学 出版社1999 年7月,观点二简介,形态原因,句法功能有显著区别,数的原因,只存在于殷方言的第一人称代词中,“余”(予)表单数,“我”表复数。,方言原因,殷方言;洛邑方言;鲁方言或其他某些北方方言,雅言原因,当时的共同语,基础方言是洛邑方言,观点三简介,观点三简介,尔汝歌(一),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卷二十五排调5:“晋武帝问孙皓:闻南人好作,尔汝歌,,颇能为不?皓正饮酒,因举觞劝帝而言曰: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桮酒,令,汝,寿万春!帝悔之。”,(不同版本文字稍有出入,“尔汝歌”,一本为“汝歌。”),尔汝歌(二),南朝梁沈约宋书刘穆之传:“河东王歆之,尝为南康刘邕相,素轻邕。后歆之与邕俱豫元会,并坐。邕性嗜酒,谓歆之曰:卿昔尝见臣,今不能见劝一杯酒乎?歆之因斅(xi,o,又音xu)孙皓歌答之曰:昔为,汝,作臣,今与,汝,比肩。既不劝,汝,酒,亦不愿,汝,年。”,观点四简介(一),“吾”和“卬”“来自周人的母语方言”。,“卬”用例很少,一般认为是“我自己”的意思。,“吾”与“余”、“朕”的区别:,“余”、“朕”只用于称代说者本人;,“吾”既可以用于称代说者本人也可以称代说话者一方。,观点四简介(二),“吾”与“我”的区别:,“我”可以称代说话人所在的邦国,“吾”不能;,春秋战国时期称代复数时,“我”只有排除式功能;“吾”可以用以排除式,也可以用于包括式。,古代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语音联系,第一人称代词,声母,韵部,吾,疑母,鱼部,我,疑母,歌部,予(余),余母,鱼部,朕,定母,侵部,卬,疑母,阳部,台,余母,之部,古代汉语第二人称代词的语音联系,第二人称代词,声母,韵部,尔,日母,脂部,女,泥母,鱼部,汝,日母,鱼部,而,日母,之部,乃,泥母,之部,若,日母,铎部,古代汉语第一人称代词使用少成因的探讨,古人自称时,经常用谦称;,古代汉语省略主语的地方较多。,谦称方式(一):专有名词,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僖公四年),虽然,必告,不谷,。(左传成公三年),欲与大叔,,臣,请事之。(左传隐公元年),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左传隐公元年),老妇,恃辇而行。(战国策赵策四),仆,非敢如此也。(司马迁报任安书),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诸葛亮前出师表),谦称方式二:自称其名,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战国策齐策四),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惲,家方隆盛时,乘朱轮者十人。(杨惲报孙会宗书),注意:谦称不是代词。在否定句中不放在动词前面。,古代汉语第二人称代词使用少成因的探讨,古人对称时,经常用敬称;,古代汉语省略主语的地方较多。,敬称方式一:专有名词,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左传僖公三十年),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战国策魏策四),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孟子梁惠王上),陛下,亦宜自谋。(诸葛亮出师表),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左传僖公三十年),诺,,先生,休矣!(战国策齐策四),顷者,足下,离旧土,临安定。(杨惲报孙会宗书),敬称方式二:称人之字,今,少卿,抱不测之罪。(司马迁报任安书),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韩愈送孟东野序)(孟郊),注意:敬称不是代词。在否定句中不放在动词前面。,古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使用少成因的探讨,前提:假如“之”“其”“彼”算第三人称代词的话,成因:第三人称做主语时,用名词做主语,或者省略主语。,例证:,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亦死且不朽。(左传成公三年),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论语微子),第三人称代词起源较晚原因的探讨,第三人称代词为什么起源这么晚呢?这是因为当初人们要谈到某事物时,往往用它的名称,为了避免重复,出现了指代的要求,于是产生了指示代词。这就是“之”原先用作泛指,“其”原先用作特指的客观需要。,来源:郭锡良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起源和发展(汉语史论集(增补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三人称代词起源较晚原因的探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语言交际功能精密化的要求,人们在交谈中多次重复谈到同一个人或物,“之”、“其”又被经常用来称代这个人或物,于是开始向人称代词转化,反映出汉语已经迫切需要有表达第三人称的语法形式。,来源:郭锡良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起源和发展(汉语史论集(增补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三人称代词起源较晚原因的探讨,第三人称代词产生得晚,并非汉语所独有的现象。某些现代语言仍然反映出这一事实。例如日语再如蒙语朝鲜语同蒙语类似,指示代词和第三人称代词也是不分的。,来源:郭锡良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起源和发展(汉语史论集(增补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予”(余)只能用于单数。,暂时还没有这方面的探讨,请同学们努力。,缺乏复数形态原因的探讨,结束语,渴望,梦想的光芒,不要轻易说失望,Write,in the end, send a sentence to you, eager to dream of light, dont easily say,disappointed,为方便学习与回顾本课程,请在下载后进行查阅和编辑,疑问之处请直接联系老师,For the convenience of learning and reviewing this course, please check and edit it after downloading.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please contact the teacher directl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