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第15章-儿童发展中常见的心理问题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2853495 上传时间:2024-09-08 格式:PPTX 页数:73 大小:2.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心理学第15章-儿童发展中常见的心理问题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发展心理学第15章-儿童发展中常见的心理问题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发展心理学第15章-儿童发展中常见的心理问题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0,第十,五,章 儿童发展,中常见的心理问题,第十五章 儿童发展中常见的心理问题,1,1,攻击和退缩,2,与学业有关的问题,注意和焦虑,3,儿童和青少年逆反,4,说谎,5,青少年、计算机与互联网,6,青少年抑郁与自杀,CONTENTS,1攻击和退缩2与学业有关的问题注意和焦虑3儿童和青少年逆,2,第一节 攻击和退缩,PART 1,第一节 攻击和退缩PART 1,3,案例分析,5岁的男孩小明不愿意去上幼儿园,原因是经常被同学兵兵欺负,老师和孩子们都不喜欢兵兵,因为他经常挑起争吵,但是小明的情况也不容乐观,虽然他在老师眼里是个乖孩子,但是因为小明不合群,小朋友也不怎么喜欢他,他和兵兵似乎都被排除在孩子的群体之外。,案例分析5岁的男孩小明不愿意去上幼儿园,原因是经常被同学兵兵,4,一、攻击行为,攻击行为:,是任何对生物体有意的伤害行为,而且被伤害者会力图避免这种行为。,分类:,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一、攻击行为攻击行为:是任何对生物体有意的伤害行为,而且被伤,5,攻击行为的发展,1岁左右的婴儿就会显示比较明显的攻击意图。两个1岁的孩子可以为争夺玩具而争斗。,2-3岁的孩子会在玩伴妨碍或攻击自己的时候使用踢打等体行为进行反击。,3-5岁时,身体攻击会下降,而语言攻击的频率上升了,孩子们更多使用嘲笑、说坏话,诗谤、起外号等方式对他人进行攻击。,攻击行为的发展1岁左右的婴儿就会显示比较明显的攻击意图。两个,6,从儿童攻击的类型看。,学前儿童不仅表现出了更多的攻击性,而且争吵和打架也更多是为争夺玩具和其他物品,他们的攻击是“工具型”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龄儿童则更多的使用以人为中心的攻击或叫“敌意性攻击”如嘲笑、辱骂等。儿童敌意性攻击所占的比率逐渐超过工具性攻击,这一转变的原因可能是年龄增大的儿童具有了推测对方的意向和动机能力,因而儿童的报复就更多的指向攻击者本人。,从儿童攻击的类型看。学前儿童不仅表现出了更多的攻击性,而且争,7,从攻击性的表现方式看,。幼儿更多的使用身体上的攻击,儿童使用言语攻击的比例逐渐增大,他们更多的采用言语攻击而非身体攻击,其原因不仅是因为儿童言语沟通技能的提高,而且也因为成人期望与规则的变化。,从攻击性的表现方式看。幼儿更多的使用身体上的攻击,儿童使用言,8,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1974年Whiting和Pope在七种文化下考察了3岁-10岁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发现男孩更多参与模拟攻击游戏,相互之间言语辱骂也多于女孩,如果受攻击,男孩比女孩更多的以言语或身体行为加以反击。1980年Maccoby等人的研究也表明,在幼儿期男孩和女孩攻击性的发展过程截然不同,男孩比女孩更多地怂恿和更多地卷入攻击性事件,在受到攻击性后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发生报复行为。,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197,9,总之,无论在实际的攻击行为还是攻击的倾向性上,自幼儿起男孩都比女孩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并且这种性别差异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另外,在攻击的方式上,男孩较喜欢用直接的身体攻击,而女孩则喜欢采用言语形式的攻击,而且年龄较大的女孩更多地采用间接攻击,但在直接的言语攻击方面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总之,无论在实际的攻击行为还是攻击的倾向性上,自幼儿起男孩都,10,原因:,生物因素,社会化过程中,对男女攻击行为的反馈不同,原因:,11,女孩儿攻击行为,女孩儿攻击行为,12,攻击行为的原因,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因素: 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同伴冲突、社会传媒影响,自身心理因素,攻击行为的原因遗传因素,13,攻击行为儿童的管理和人际训练,创建非攻击性的生活环境,找出并去除可能强化攻击行为的因素,帮助儿童识别和控制自己的愤怒,以安全的方式表达愤怒,攻击行为儿童的管理和人际训练创建非攻击性的生活环境,14,二、人际退缩,研究者把较少参与人际交往的儿童称为社交退缩儿童。,他们表现为不和同龄孩子交往,害怕人际卷入,或者在还没有交往前就预计自己会被拒绝,从而不参与人际互动。,二、人际退缩研究者把较少参与人际交往的儿童称为社交退缩儿童。,15,人际退宿的表现,一般来说孩子都会在某些情况下出现退缩行为,例如陌生的环境或意外的情况,可能会表现愣住、害怕、躲藏,或者不愿意和陌生人见面、不想去新的环境。这些都是正常的、自我保护的反应。但通常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迁,大多数孩子会对所处的环境逐渐地适应,并在和其他孩子一起游戏等活动中,逐渐适应环境,交到新朋友。然而,有退缩性行为的孩要子到了新环境中,却会很长久地难以适应环境。他们表现可能是孤、胆小、不愿与小朋友交往、不愿到新的环境中去而宁愿一个人待在家里。,人际退宿的表现一般来说孩子都会在某些情况下出现退缩行为,例如,16,儿童退缩行为形成的原因,先天性的原因:气质,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交往,儿童退缩行为形成的原因 先天性的原因:气质,17,儿童人际退缩的预防,正确对待孩子的退缩行为,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鼓励孩子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学习人际交往的技能。,儿童人际退缩的预防正确对待孩子的退缩行为,18,第,二,节 与学业有关的问题 注意与焦虑,PART 1,第二节 与学业有关的问题 注意与焦,19,一、注意力,人生活在客观环境中,每一瞬间都有无数的刺激作用在人的身上。但人在某一特定时刻,不可能对所有刺激都作出同样清晰的反映,而只是把心理活动指向并集中于某些对象。,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叫做注意。,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特点。,一、注意力人生活在客观环境中,每一瞬间都有无数的刺激作用在人,20,儿童注意的发展,新生儿期的注意(,01,个月),乳儿期的注意(,01,岁),婴儿期的注意(,13,岁,),幼儿期的注意(,36,岁,),儿童注意的发展新生儿期的注意(01个月),21,注意力的培养,前提:,保证儿童的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力的培养前提:,22,注意力的培养,防止无关刺激的干扰,根据年龄实现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转换,培养兴趣与注意力结合,培养孩子的学习动机,注意力的培养防止无关刺激的干扰,23,二、焦虑,焦虑是指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焦虑的人常常预期即将面临不良处境,表现出紧张情绪,担忧,有不安全感。焦虑严重的时候会有运动性不安、小动作增多、坐卧不宁,或激动哭泣,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表现,如口干、胸问、心悸、出冷汗、双手震颤、厌食、便秘等。,二、焦虑焦虑是指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24,考试焦虑,考试焦虑是指因考试压力过大而引发的系列异常生理心理现象,包括考前焦虑,临场焦虑(晕考)及考后焦虑紧张。,考试焦虑考试焦虑是指因考试压力过大而引发的系列异常生理心理现,25,耶基斯多德森定律,表示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 形曲线。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表示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动机强度与工作,26,耶基斯多德森定律,1、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2、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3、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耶基斯多德森定律1、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27,与考试焦虑水平相关的因素,(一)、主观因素,1、自我期望过高,2、知识准备和应试技能不足,3、自信心不足,自尊心强,4、考前身体状况不好。比如生病、失眠、过度疲劳等导致体能上竞技状态不佳容易产生高焦虑。,与考试焦虑水平相关的因素(一)、主观因素,28,与考试焦虑水平相关的因素,(二)、客观因素,1、父母的压力,2、老师的压力,3、同学之间的竞争,与考试焦虑水平相关的因素(二)、客观因素,29,考试焦虑对策,创造民主的家庭氛围,增加学习技能和应试策略,改善情绪,降低焦虑,考试焦虑对策,30,第,三,节,儿童和青少年逆反,PART 1,第三节 儿童和青少年逆反PART 1,31,一、儿童逆反心理的定义,逆反心理指的是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逆反心理表示这样的一种心理结果,即支持采取一种行动,结果却说服对方采取相反的行动。,一、儿童逆反心理的定义逆反心理指的是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32,(一)第一个逆反期-幼儿期。,(二)第二个逆反期-青春期,二、儿童逆反期,二、儿童逆反期,33,1.,第一逆反期,幼儿期,在三岁左右,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出现持续半年至一年的“反抗期”,这个反抗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心理学上称为“第一反抗期”。突出表现为:心理发展出现独立的萌芽,自我意识开始发展,好奇心强,有了自主的愿望,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希望别人来干涉自己的行动,一旦遭到父母的反对和制止,就容易产生说反话、顶嘴的现象。,1.第一逆反期幼儿期在三岁左右,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出现持,34,为什么两三岁孩子会有反抗期呢?,首先,动作能力方面的发展。他们身体活动能力已经较强,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做。因此他们就渴望扩大活动范围,不断尝试去独立完成新的事情。但这些要求往往会受到家长的阻拦和限制,因此就会产生反抗。,为什么两三岁孩子会有反抗期呢?首先,动作能力方面的发展。他们,35,其次,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原先,孩子还不能区分自己的意愿和别人的意愿。现在,他们已经清楚地知道哪些事情是让“我”做的,哪些事情是“我”想做的。因此,就想顽强地表现自己的意志。但是这种表现往往与成人的规范相抵触,于是孩子就会有挫折感,从而导致反抗行为。,其次,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原先,孩子还不能区分自己的意愿和别,36,第三,许多方面发展得不成熟。两三岁孩子的情绪控制能力还很弱,一旦他们感到不满,就会以直截了当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吵嚷、哭闹等。他们不会像大些的孩子那样用拐弯抹角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因此往往被大人认为是故意作对。两三岁孩子的思维发展水平也还不高,他们的思维缺乏灵活性,因此常常显得“死心眼儿”,比如,他们的时间概念还不强,因此哪怕告诉他只等五分钟他也不能忍耐,凡想做的事情必须立即去做。,第三,许多方面发展得不成熟。两三岁孩子的情绪控制能力还很弱,37,给父母的建议,首先,面对幼儿的逆反行为,父母要明确认识到第一逆反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矛盾焦点在于孩子出现超出自己实际发展水平的“长大感”,而父母对幼儿的“长大感”认识不足,应对不力,引起反抗。父母和养育者应顺应孩子的这种发展,同时也需要给孩子设立合适的界限。在安全的范围内允许孩子自己对周围世界进行探索。,给父母的建议首先,面对幼儿的逆反行为,父母要明确认识到第一逆,38,游戏活动是孩子喜欢的方式,家长可以在活动中教给孩子可以做的和不可以做的,让孩子理解做事情是有规则的。在游戏中也可以让孩子获得相应的性别角色的行为规范。,发展心理学第15章-儿童发展中常见的心理问题课件,39,对不允许的行为家长应坚决而温和地说“不”。对于不允许的行为家长自己也要遵守规则,做孩子的榜样。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适当的惩罚。,发展心理学第15章-儿童发展中常见的心理问题课件,40,培养孩子的成就感,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为你的孩子提供“自己当家做主”的机会。比如早晨起来穿什么衣服,早餐吃蛋糕还是炒饭当孩子表现合作的时候,你一定要夸奖他。同时,对于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不合适,一定要划出清楚的界限。,培养孩子的成就感,41,2.,第二逆反期,青春期,表现:青少年自我意识的特点是:,“,自我中心,”,,认为自己是独特的,为自己制造,“,假想观众,”,。逆反对象主要是父母;反抗形式有外显的和内隐的两种。,2.第二逆反期青春期表现:青少年自我意识的特点是:“自我,42,2.,第二逆反期,青春期,原因:,争取平等地位,观念上的差异,2.第二逆反期青春期原因:,43,2.,第二逆反期,青春期,因材施教积极引导:,家长和教师要认识到青少年逆反是正常行为,尊重青少年,创造民主环境,多和孩子沟通并给与理解,2.第二逆反期青春期因材施教积极引导:,44,第,四,节,说谎,PART 1,第四节 说谎PART 1,45,一、儿童说谎的发展研究,说谎的行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产生。可以说,说谎是儿童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特别是处于儿童中期的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有多种多样,表现的形式也是不同的。,一、儿童说谎的发展研究说谎的行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46,什么才是真正的谎言?,所说的不是事实,说的人知道所说的不真实,说的人希望听的人认为它是真的,什么才是真正的谎言?,47,幼儿说谎行为分类,现在好多小朋友看超人的动画片,来到幼儿园开始模仿超人的一些举动,有时还不时的说出两句“我是超人,给我力量吧!”同时还模仿几个动作,跑过来告诉老师,他已经是超人了,可以打败怪兽了。,幼儿说谎行为分类,48,幼儿说谎行为分类,放学时老师让小刚明天带本图画书和小朋友们一起看,让小玲带一件外套来幼儿园,回家后小玲却让妈妈给她带图画书,还说是老师说的。,小班的孩子,老师问:“今天晚饭哪个小朋友吃了五个包子呀?”小朋友们都争着说:“我”“我”。,幼儿说谎行为分类放学时老师让小刚明天带本图画书和小朋友们一起,49,幼儿说谎行为分类,幼儿说谎行为一般可分为无意说谎和有意说谎两种。,无意说谎,:想象与现实相混;记忆错误;自信的萌动,有意说谎,:取悦成人,害怕失去信心;炫耀自己,满足虚荣心;成人说谎,不良的教育,幼儿说谎行为分类幼儿说谎行为一般可分为无意说谎和有意说谎两种,50,说谎年龄和频率,研究者发现,19,个月孩子就存在言语性欺骗行为,68,岁儿童说谎是普遍现象,说谎年龄和频率研究者发现19个月孩子就存在言语性欺骗行为,51,说谎的方式和技能,一年级的儿童只是简单地否认“不是我拿的。”到三年级也就是9岁左右,儿童会说“不是我拿的,是爸妈买的”。到五年级的时候(约11岁),还会找证人,“怎么可能?某某同学可以证明我本来就有个一样的。这就是我的”。,说谎的方式和技能一年级的儿童只是简单地否认“不是我拿的。”,52,说谎认知和说谎行为,认识到说谎是错误的,是否能让儿童减少说谎呢?,认知并不直接决定儿童的说谎行为,它可能通过某种中介变量的作用而影响实际行为,儿童对说谎的道德判断本身可能存在一种社会期待效应。对说谎的认知和实际的说谎行为没有相关。研究也同时发现,要求儿童保证诚实,可以减少儿童的说谎行为,。,说谎认知和说谎行为认识到说谎是错误的,是否能让儿童减少说谎呢,53,儿童说谎的原因,害怕批评,逃避责任,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为了得到表扬,儿童说谎的原因害怕批评,54,教育建议,家长和教师要树立正确观念,确定谎言的性质,了解说谎的原因,教育建议家长和教师要树立正确观念,55,教育建议,家长和教师应创设良好的,“,诚信环境,”,树立榜样,以身作则,信守承诺,与孩子讨论说谎和诚实,教育建议家长和教师应创设良好的“诚信环境”,56,发展心理学第15章-儿童发展中常见的心理问题课件,57,第,五,节,青少年、计算机与互联网,PART 1,第五节 青少年、计算机与互联网PART 1,58,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积极作用,计算机是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计算机编程和认知发展,完成同一性目标,发展社会技能,满足归属需要,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积极作用计算机是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59,二、对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担忧,对游戏和过度娱乐的担忧,对社会不平等的担忧,对互联网站的担忧,网络成瘾的担忧,二、对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担忧对游戏和过度娱乐的担忧,60,三、对青少年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管理和控制,法规政策,家长观念,三、对青少年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管理和控制法规政策,61,第,六,节,青少年抑郁与自杀,PART 1,第六节 青少年抑郁与自杀PART 1,62,一、青少年抑郁,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在说“郁闷”、“烦躁”、“别理我、烦着呢”等语言,成为与“爽”、“酷”等流行语齐名的口头禅。实际上这些词都是抑郁情绪的代名词。,抑郁情绪与抑郁症不同,正常人的抑郁情绪是基于一定的客观事物,事出有因。而抑郁症则是病理情绪抑郁,通常无缘无故地产生,缺乏客观精神应激的条件,或者虽有不良因素,但是“小题大做”,不足以真正解释病理性抑郁征象。,一、青少年抑郁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在说“郁闷”、“烦躁”、“别,63,1.,促发因素,丧失体验,关系的丧失,成就感、自我价值的丧失,1.促发因素丧失体验,64,2.,维持因素,个人因素:生理、心理,环境因素 :家庭、学校,2.维持因素个人因素:生理、心理,65,3.,预防和保护因素,个人方面:体育锻炼、合理的作息、归因方式、心理防御机制,家庭方面:依恋关系、教养方式,学校方面:团体训练,治疗方面:,3.预防和保护因素个人方面:体育锻炼、合理的作息、归因方式、,66,二、自杀,根据国家卫生部公布的数字,中国是世界上自杀率高发国家,每年约有28万人以自杀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自杀是人类死亡极重要的原因之一,它既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受到医学界较多的关注,青少年面临升学、就业和人际交往等各种压力越来越大。研究资料表明自杀是15-24岁年龄段人群的首位死亡原因。在自杀者年龄构成中,青少年自杀死亡率居高不下,且有低龄化趋势。,二、自杀根据国家卫生部公布的数字,中国是世界上自杀率高发国家,67,1.,青少年自杀的理论解释,应激,素质模型,自杀是应激因素、保护性因素与个体素质三者之间互相影响的过程,应激事件过多的生活状态会加重生物的易感性;应激事件往往成为个体自杀的促发因素,当易感个体在应激状态下,表现为易激怒、易受伤、易自杀倾向。,1.青少年自杀的理论解释应激素质模型,68,1.,青少年自杀的理论解释,逃避自我理论,近期某个事件或状况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和标准,消极、稳定的内归因,出现自卑和低自尊,产生消极情绪,认知降低,自杀,1.青少年自杀的理论解释逃避自我理论,69,1.,青少年自杀的理论解释,杀死自我理论,到了青春期,人们经历巨大的变化,必然要求在心理上象征性地杀死自我,尤其是要杀死消极的占支配地位的代表父母声音的自我和来源于社会的人格具和自我意象,这是不可遍越的人生阶段,否则就会受到罚,自杀不过是杀死自我的误青少年的自我非常貌弱,任何强烈一“点的挫折部有可能导致非常强的情绪,死消极自我的冲动就可能被误读成杀死自已的身体,产生实际的自行为。不被允许做自己的青少年合以生命为代价取得对自我的控制权。,1.青少年自杀的理论解释杀死自我理论,70,1.,青少年自杀的理论解释,家庭系统理论,青少年亚文化与同辈群体,学校,社会大众传媒,1.青少年自杀的理论解释,71,2.,青少年自杀预防和干预,自杀的三级预防,以学校为基地进行的干预,2.青少年自杀预防和干预,72,THANKS,END,儿童发展心理学,安珍珍,THANKSEND儿童发展心理学安珍珍,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