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整理课件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2697876 上传时间:2024-09-01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整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整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整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目录,前言,总评价目标:,1、能正确识记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2、能准确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学习与教学的基本规律,3、能简单应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4、能综合应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教学过程中实际问题的方案,目录前言,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第二节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第三节 中学生的人格的发展,第四节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第一节 学习的实质与类型,第二节 联结学习理论,第三节 认知学习理论,第四章 学习动机,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理论,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第三节 迁移与教学,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第一节 知识学习概述,第二节 知识的获得,第三节 知识的保持,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第七章 技能的形成,第一节 技能的一般概述,第二节 操作技能的形成,第三节 心智技能的形成,第八章 学习策略,第一节 学习策略概述,第二节 典型的学习策略,第三节 学习策略的训练,第七章 技能的形成,第九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第一节 问题解决概述,第二节 创造性及其培养,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第三节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第九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第二节 心理评估,第三节 心理辅导,第十二章 教学设计,第一节 设置教学目标,第二节 组织教学过程,第三节 选择教学策略,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第十三章 课堂管理,第一节 课堂管理概述,第二节 课堂群体的管理,第三节 课堂纪律的管理,第十四章教学测量与评价,第一节 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意义和作用,第二节 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方法和技术,第十三章 课堂管理,第十五章 教师心理,第一节 教师的心理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第二节 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比较研究,第三节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试卷结构,标准样卷,第十五章 教师心理,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评价目标】,1、识记教育心理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2、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基本作用,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上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评价目标】,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1、学生2、教师3、教学内容4、教学媒体,5、教学环境,(二)学习与教学的过程,1、学习过程2、教学过程3、评价/反思过程,三、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1、总论(第一章),2、学生与学习心理(第二章第十一章),3、教学与教师心理(第十二章第十五章),(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一、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二、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三、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四、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评价目标】,1、识记心理发展、自我同一性、学习准备、最近发展区和关键期等基本概念,2、理解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心理发展与教学的关系,自我意识及其发展,3、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认知方式的差异,智商的含义,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4、评价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及其教育含义,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评价目标】,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一、心理发展的含义,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识记),学生心理的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其一,连续性与阶段性,其二,定向性与顺序性,其三,不平衡性,其四,差异性,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一、心理发展的含义,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一)少年期,(二)青年初期,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一)关于学习准备,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二)关于关键期,刚孵出的幼禽,如小鸡、小鹅,会在出生后很短的一段时间内追逐自己的同类,若错过了这段时间,便很难在学会此类行为或“印刻”自己的“母亲”。这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第二节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一、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理论)(理解),(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二)前运算阶段(2-7岁),(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四)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1、命题之间关系2、假设-演绎推理3、抽象逻辑思维4、可逆与补偿5、思维的灵活性,第二节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一、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瑞士心理,二、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一)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二)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三)关于最近发展区(前苏联的维果斯基的理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承认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临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二、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一)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第三节中学生的人格的发展,一、人格的发展,(一)人格的发展阶段(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成功而合理的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将导致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有助于发展健全的人格;否则,个体就会形成消极的人格特征,导致人格向不健全的方向发展。,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自我同一性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评价: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第三节中学生的人格的发展一、人格的发展,(二)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1、家庭教养模式,2、学校教育,3、同辈群体,二、自我意识的发展,(一)自我意识的含义,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二)自我意识的发展,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1、生理自我2、社会自我3、心理自我,(二)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1、家庭教养模式,第四节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一、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一)认知方式差异,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型等方面。,1、场独立与场依存2、沉思型与冲动型3辐合型与发散型,(二)智力差异,1、智力与智力测量,智商(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2、智力的差异,(1)智力的个体差异(2)智力的群体差异,第四节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一、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三)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智力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传统教学条件下,智力是学习成绩的一个可靠的预测指标。然而,智力并不影响学习能否发生,它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所有这些认知差异表明,我们必须根据学生认知差异的特点与作用,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首先,应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其次,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最后,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三)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二、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一)性格的含义,(二)性格的差异,1、性格的特征差异2、性格的类型差异,(三)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二、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一)性格的含义,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评价目标】,1、识记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先行组织者。,2、理解学习的实质、联结学习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主要观点、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经典性条件反射的规律、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规律、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模式。,3、运用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评价目标】,第一节学习的实质与类型,一、学习的实质与特征,(一)学习的心理实质,(二)人类学习和学生的学习,二、学习的一般分类,(一)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语言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语言信息动作技能态度,(三)我国心理学家的学习分类,知识;技能;行为规范,第一节学习的实质与类型一、学习的实质与特征,第二节联结学习理论,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强化在刺激-反应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刺激-反应联结之中,个体学到的是习惯,而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习惯一旦形成,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景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第二节联结学习理论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一、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一)桑代克的经典实验,(二)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1、效果律2、练习律3、准备律,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一)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二)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1、获得与消退2、刺激泛化与分化,一、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第三节认知学习理论,一、苛勒的完形-顿悟说,(一)苛勒的经典实验,(二)完形-顿悟说的基本内容,1、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二、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一)学习观,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二)教学观,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机构,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1)动机原则(2)结构原则(3)程序原则(4)强化原则,第三节认知学习理论一、苛勒的完形-顿悟说,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一)斯金纳的经典实验,(二)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1、强化2、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3、消退4、惩罚,(三)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四、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一)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1、信息流2、控制结构,(二)学习阶段及教学设计,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三、奥苏泊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一)学习分类,(二)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1、意义学习的实质2、意义学习的条件,(三)接受学习的实质与技术,1、接受学习的实质,2、先行组织者技术,三、奥苏泊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一)学习分类,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建构主义是当代学习理论的一场革命,行为主义的基本主张是:客观主义环境主义强化,(二)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1、知识观2、学习观3、学生观,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建构主义是当代学习理论的一场革命,第四章学习动机,【评价目标】,1、识记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问题情境等基本观念,2、理解学习动机的结构及其与学习效果的关系、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观点,3、运用学习需要形成的两条途径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分析需要层次理论、成败归因理论和自我效能感理论对学习动机培养和激发的启发作用,第四章学习动机【评价目标】,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一、学习动机的含义与结构,(一)动机及其功能,(二)学习动机及其基本结构,1、学习需要与内驱力2、学习期待与诱因,二、学习动机的种类,(一)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二)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三)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三、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一、学习动机的含义与结构,第二节学习动机的理论,一、强化理论,二、需要层次理论,三、成就动机理论,四、成败归因理论,五、自我效能感理论,第二节学习动机的理论一、强化理论,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一、学习动机的培养,(一)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二)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二、学习动机的激发,(一)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二)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三)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四)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一、学习动机的培养,第五章学习的迁移,【评价目标】,1、识记迁移、正迁移与负迁移、垂直迁移与水平迁移、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定势等基本概念,2、理解早期的四种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3、结合实例分析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定势等因素对迁移的影响;分析如何应用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迁移。,第五章学习的迁移【评价目标】,第一节学习迁移概述,一、什么是学习迁移,二、迁移的种类,(一)正迁移与负迁移,(二)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三)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四)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重组性迁移,三、迁移的作用,第一节学习迁移概述一、什么是学习迁移,第二节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一、早期的迁移理论,(一)形式训练说,(二)共同要素说,(三)经验类化理论,(四)关系转换理论,二、现代的迁移理论,第二节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一、早期的迁移理论,第三节迁移与教学,一、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一)相似性,(二)原有认知结构,(三)学习的心向与定势,二、促进迁移的教学,(一)精选教材,(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三)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四)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第三节迁移与教学一、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