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乳被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课件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242207073 上传时间:2024-08-16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559.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乳被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初乳被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初乳被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病原微生物学诊断与特异性防治,细菌学检验,细菌感染的确诊病因,血清学检验,自然主动免疫:患病、隐性感染,主动免疫,人工主动免疫:接种疫苗、类毒素等,自然被动免疫:通过胎盘、初乳,被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注射抗毒素、丙种球,蛋白等,获得性免疫,病原微生物学诊断与特异性防治获得性免疫,1,第一节 细菌学诊断,一、标本的采集,标本采集与送检过程是否符合下列,几个原则,将直接影响到,致病菌检出的成败。,采取标本时应注意,无菌操作,,尽量避免杂菌污染。,根据致病菌在患者不同病期的体内分布和排出部位,采取,不同标本。,采集标本应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否则这种标本在分离培,养时要加入药物拮抗剂。,4. 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部位的材料。,初乳被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课件,2,5. 标本必须新鲜,采集后尽快送检。,送检过程中,除不耐寒冷的脑膜炎奈瑟氏菌、淋病奈瑟氏,菌等要保暖外,多数菌可冷藏送运。,5. 标本必须新鲜,采集后尽快送检。,3,二、致病菌的检测程序,病人,血,粪便,尿,组织活检,增菌培养,分离纯化,纯培养,鉴定 抗生素敏感试验,生化试验 血清学试验 分子生物学试验,血清学试验,分子生物学试验,血液 抗体分析,二、致病菌的检测程序病人血,粪便,尿,组织活检增菌培养,分离,4,致病菌的检验程序,主要有直接涂片镜检、分离培养、生化实试验、血清学,试验等。,直接涂片检查 凡在形态和染色上具有特征的致病菌,直接涂片染色后镜检有助于初步诊断。,分离培养 原则上所有标本均应作分离培养,以获得纯培养后进一步鉴定。分离培养的阳性率比直接涂片镜检高,但需时较久。,生化试验 细菌的代谢活动依靠系列酶的催化作用,不同致病菌具有不同的酶系,故其代谢产物不尽相同,籍此可以对一些致病菌进行鉴别。,5,血清学试验 采用含有已知特异抗体的免疫血清与分离培养出的未知纯种细菌进行血清学试验,可以确定该致病菌的种或型,。,常用的方法是玻片凝聚试验,在数分钟内就能得出结果。免疫荧光、协同凝聚、对流免疫电泳、酶免疫、间接血凝、乳胶凝聚等试验可快速、灵敏地检测标本中的微量致病菌特异抗原。,动物试验 主要用于分离、鉴定致病菌,测定菌株产毒性等。常用试验动物有小鼠、豚鼠和家兔等。,药物敏感试验 药敏试验对指导临床选择用药,及时控制感染有重要意义。方法有纸碟法、小杯法、凹孔法和试管法,以单片纸蝶法和试管稀释发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 核酸杂交技术,,PCR,技术。,其他 气液相色普法,特异噬菌体分型,细菌素分型,质粒指纹图谱分析等。,血清学试验 采用含有已知特异抗体的免疫血清与分,6,重要的临床诊断细菌的生化试验,试验名称 原理 最常用举例,糖发酵 产酸和/或产气。 肠道细菌,过氧化氢酶 酶分解,H,2,O,2 。,Bacillus,(+),from Clostridium,(-),Streptococcus,(-),from Micrococcus,(+),Staphylococcus,(,+,),产生,H,2,S,分解含硫氨基酸,Salmonella, Edwardsiella, Proteus,.(+),或还原硫酸盐,产生,H,2,S.,重要的临床诊断细菌的生化试验,7,重要的临床诊断细菌的生化试验,试验名称 原理 最常用举例,甲基红试验 发酵产足够多,Escherichia,(+) from,Enterobacter,(-),的酸使,pH,4.3,Klebsiella,(-).,氧化酶试验 氧化酶在,cytc,和,O,2,Neisseria,、,Moraxella,(+)from,Acinetobacte,r(-),存在时可氧化 区分,Pseudomonas,和其他相近的属,盐酸二甲基对苯撑二胺,VP,试验 发酵糖产酸,并进一步 鉴定细菌从葡萄糖产酸的能力,产3-羟基-2-丁酮。,柠檬酸盐利用 利用柠檬酸为唯一碳源,Klebsiella ,Enterobacter,(+) from,Escherichia,(-),吲哚试验 分解蛋白质中的色氨酸,Escherichia,(+) from,产生吲哚,Klebsiella ,Enterobacter,(-),重要的临床诊断细菌的生化试验,8,第二节 血清学诊断,抗原(菌体)和相应的抗体(抗血清),在体内或体外均能,发生特异性结合,称免疫反应。在体外进行体液免疫反应,一般,用血清进行试验,通常称为血清学反应,血清学诊断:用,已知的细菌,或其,特异性抗原,检测患者体液中,有无相应特异抗体和其效价的动态变化,可作为某些传染病的辅,助诊断。一般采取病人的血清进行试验,故这类方法通常称为,血清学诊断。,血清学诊断,主要适用,于抗原性较强的致病菌和病程较长的感染性疾病。,必须有抗体效价,明显高于正常人,的水平或随病程递增才有诊断价值。,第二节 血清学诊断,9,细菌感染的血清学诊断,血清学试验 举列,凝集试验,直接凝集试验 伤寒和副伤寒(肥达试验)、斑疹伤寒(外斐试验),间接凝集试验 梅毒、钩端螺旋体病,协同凝集试验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淋病、布氏菌病,冷凝集试验 枝原体肺炎,沉淀试验,环状试验 炭疽(,Ascoli,试验),絮状试验 梅毒,双向扩散 白喉毒素(,Elek,试验),对流免疫电泳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CF,试验 立克次氏体病、钩端螺旋体病,细菌感染的血清学诊断,10,玻片凝聚试验,玻片凝聚试验,11,Ab,Ag1,Ag2,Ag3,抗原-抗体的凝胶沉淀(,immunodiffusion),AbAg1Ag2Ag3抗原-抗体的凝胶沉淀(immunodi,12,抑菌圈,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抑菌圈 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13,第三节 人工主动免疫,一、人工主动免疫的概念,人工主动免疫是将疫苗或类毒素接种于人体使机体产生获得性免疫力的一种防治微生物感染的措施,主要用于预防。,二、疫苗(“医学微生物学” 陆德源主编 90-91页),死疫苗 选用免疫原性强的细菌,经人工大量培养后 ,用理化方法杀死而成。,常用的有伤寒、霍乱、百日咳、流行性脑膜炎、钩端螺旋体病、斑疹伤寒等。,优点:易于保存,4,C 1,年。,缺点:接种剂量大,副反应较大。,第三节 人工主动免疫,14,活疫苗 用减毒或无毒力的活病原体制成。活疫苗的菌株可以从自然界发掘或通过人工培养筛选。,鼠疫耶氏菌低毒株,卡介苗(,BCG,,牛分枝杆菌在人工培养基上经13年230次移种后获得的低毒株)。,优点:剂量小,一般只需接种一次;副反应轻微;免疫效果优于死疫苗;免疫较持久,维持1-5年。,缺点:需冷藏保存,且保存期短。但真空冻干法可长期保存。,类毒素 是外毒素经0.3%0.4%甲醛处理后,失去毒性仍保持抗原性的生物制品。加入吸附剂(佐剂)氢氧化铝或磷酸铝便制成精致类毒素。它们在机体内吸收缓慢、能较长时间刺激机体以增强免疫效果。,常用的有白喉、破伤风等类毒素。如白百破三联疫苗是将百日咳鲍特氏菌与白喉、破伤风两种类毒素混合而成。,活疫苗 用减毒或无毒力的活病原体制成。活疫苗的,15,亚单位疫苗 根据细菌抗原分析,查明不同致病菌的主要保护性免疫原存在的组分,然后将之制成的疫苗称为亚单位疫苗。如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氏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的荚膜多糖,钩端螺旋体的外膜蛋白等。,可采用化学方法抽提纯化,也可通过基因工程生产。,荚膜多糖的免疫原性较弱。,DNA,重组疫苗 通过,DNA,重组技术制备所需的疫苗。如福氏志贺氏菌2,a,株与大肠杆菌,MH,株的杂交株疫苗,带有宋内志贺氏菌表面抗原质粒的伤寒沙门氏菌,Ty21a,重组疫苗等。,核酸疫苗 或称,DNA,疫苗、基因疫苗,是将能编码引起保护性免疫应答的病原体免疫原基因片段和质粒载体直接注射入宿主体以表达目的免疫原,进而诱导出保护性体液抗体和以特异性,CTL,为代表的保护性细胞免疫的新型疫苗。,亚单位疫苗 根据细菌抗原分析,查明不同致病菌的,16,治疗性疫苗 近年许多临床试验表明,相应的病原体疫苗对结核病、单纯疱疹、乙型肝炎、利什曼病等慢性复发性感染患者可增强其免疫应答,显示不同程度的疗效。,第四节 人工被动免疫(“医学微生物学”91-92页),一、人工被动免疫的概念,人工被动免疫是注射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纯化免疫球蛋白抗体,或细胞因子等细胞免疫制剂,使机体即刻获得特异性免疫。,二、人工被动免疫制剂,1. 抗毒素 一般用细菌类毒素或外毒素多次免疫马匹,待马匹产生高效价抗毒素后采血,分离出血清,提取其免疫球蛋白精致成抗毒素制剂。,治疗性疫苗 近年许多临床试验表明,相应的病原体,17,抗菌血清 曾用于肺炎、百日咳等疾病的治疗。由于制备繁琐并有引起超敏反应的可能,自从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广泛应用后,抗菌血清疗法已基本被淘汰。目前仅用于铜绿假单胞菌等耐药菌株所致疾病的治疗。,血清丙种球蛋白 是从正常人血清中提取的丙种球蛋白制剂。主要用于对某些疾病的应急性预防及烧伤患者预防细菌感染。,细胞免疫制剂 参与细胞免疫的有关细胞和细胞因子。 细胞免疫制剂在抗菌感染免疫中的应用不多,而主要试用于一些病毒性疾病和肿瘤中。例如干扰素(,IFN)、,白细胞介素(,IL)、LAK,细胞(,lymphokine-activated cell),等。,抗菌血清 曾用于肺炎、百日咳等疾病的治疗。由于,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