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律思想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242120678 上传时间:2024-08-13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法制史-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律思想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中国法制史-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律思想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中国法制史-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律思想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六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律制度,法律制度的主要开展变化,魏晋律学与刑罚制度的开展变化,司法制度,动乱时世,汉末董卓之乱使汉帝国终于崩溃瓦解,与军阀割据、王室贵族自相杀戮相推引,北方游牧人从高原上横冲直下,同农耕人剧烈争夺生存空间。一场长达四百年的战乱由此展开。在战祸不已的漩涡中,在全国范围内,先有魏、蜀、吴三国鼎立,继之而起的西晋统一,命祚短促,随晋亡而来,在北方,先有十六国割据,后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的政权嬗递,在南方,那么有东晋、宋、齐、梁、陈王朝的起伏更迭。,儒的裂变,经学式微,名教危机,玄风蔚然,第一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制度的主要开展变化,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立法概况,三、门阀士族特权的法律化,二、法典结构的变化与立法技术的进步,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立法概况,一三国时期立法,蜀国:蜀科、法检、科令、军令,吴国:律令多依汉制,魏国:曹操:科,独立性的临时法律,魏明帝太和三年公元229年新律十八篇,文约而例通,二两晋的立法,晋武帝泰始三年公元267年?晋律?或?泰始律?二十篇,张斐、杜预作注释,与律文同具法律效力,又称“张杜律。同时颁行?晋令?、?晋故事?,与律令并行。“式也出现。?晋律?为东晋、宋、齐沿用,承用达235年,两晋南北朝时期行世最久。,三南朝立法,宋、齐沿用晋律。宋未立新制;齐?永明律?未施行;梁?梁律?未超出晋律范围;陈?陈律?、令、科各三十卷,实质上仍是晋律的继续。,四北朝立法,北朝重视法典编纂,九次立法,前八次修订?北魏律?,孝文帝太和年间公元477499年告成,历经一个多世纪,史上修订最久。?北魏律?二十篇,冶汉魏晋律于一炉,开北系诸律先河。,东魏:天平年间公元534538年?麟趾格?。,西魏:大统十年公元545年?大统式?。,北齐:河清三年公元564年?北齐律?十二篇。法令明审,科条简要,隋唐法典蓝本。,北周:保定三年公元563年?大律?,仿?尚书?、?周礼?,采魏、晋律,凌乱不合时宜。,二、法典结构的变化与立法技术的进步,一律的开展与法典结构的变化,二令的开展与变化,三以格代科,四式的出现,一律的开展与法典结构的变化,1、魏?新律?,增加篇目。将刑事条款尽入于律,作为正典。,体例调整。将?具律?改称?刑名?列于律首;对新增篇目与故五篇统一调整。,2、晋律,严格区别律令界限,篇章体例合理,分魏律?刑名?为?刑名?法例?两篇。增设?关市律?、?水火律?、?诸侯律?,共二十篇。,3、南北朝时期律的开展,?北齐律?进一步改革体例,将?刑名?法例?合为?名例?,冠于律首,增强了法典结构科学性。改?宫卫?为?禁卫?,将宫廷警卫扩及关禁。增加?违制律?,完善吏制。,二令的开展与变化,汉时律令无严格区分。,魏时区分不明确。,晋始明确区分律令。“律以正罪名,令以存事制。律是固定性标准,主要是刑事法律,令是暂时性制度,主要规定国家制度,违令有罪者,依律定罪处刑。,三以格代科,魏?新律?将科按性质分别为律令,其中有关刑罚不乏抽出厘定为律,其他按类归纳为令。,晋,科未复见,法律形式为律、令、故事多属行政标准,北魏以格代科。北魏初,科作为副法仍行用。,1、北魏中期前,格刚从科演变而来,作为副法补律令行用。,2、北魏后期至北齐初,取代律文成为主要法律形式。北齐刊定?麟趾格?作为正刑定罪的标准,成为“通制。此时,律已成虚文,格常有检修更定;格以尚书省诸曹名为篇目,开创了新体例。格由副法上升为代律令行事的主法,由疑事判例的编修变为正刑定罪的条文。,3、北齐中后期,?齐律?成,以格代律局面结束,格复退回副法地位。,四式的出现,西魏?大统式?,成为隋唐以后律令格式四种根本法律形式之一“式的先声。,三、门阀士族特权的法律化,一确立维护贵族官员的特权制度“八议入律和“官当出现,二九品中正制与任官考绩制度,三确认和保护贵族官员按等级占田的特权,四维护尊卑良贱等级关系的婚姻制度,五关于买卖、借贷等法律标准的增多,一确立维护贵族官员的特权制度“八议入律和“官当出现,1、八议:对八种权贵人物,在他们犯罪以后在审判上给予特殊照顾,“大者必议,小者必赦,官府不得专断。,亲:皇帝宗室亲戚。故:皇帝故旧。,贤:朝廷认为有大德行的贤人君子。,能:政治、军事等方面有大才能者。,功:对国家有大功勋者。贵:有一定级别的官爵者。,勤:为国家效劳卓著有大勤劳者。宾:前朝皇帝及后裔。,魏律中八议成为封建法典主要内容之一。八议入律,使官僚贵族地主享有特权,凌驾于一般法律制裁之上,为统治阶级中不法分子破坏法律翻开方便之门。,2,、官当,晋律除名、免相比,为官当之制滥觞,。,北魏律规定爵位、官品抵罪、当刑。,陈律正式使用官当一词,。,隋唐官当制日臻完善。,二九品中正制与任官考绩制度,1、九品中正制,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制定,规定郡设小中正官,州设大中正官。中正官依照家世、才能、德行将辖区内的士人分成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由小中正将品评结果申报大中正,再经大中正申报司徒,最后由中央按品第高低任官。,沿用至宋齐梁陈各代,稳固了士族制度,“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2,、任官考绩制度,魏明帝:都官考课之法七十二条,晋代:不经宰县,不得入为台朗。,北魏孝明帝:停年格,。,三确认和保护贵族官员按等级占田的特权,1、公布“占田令或“均田令,确认土地等级占有制。,西晋:?品官占田荫客令?、?占田令?,北魏:?均田令?,2、施行租调法令,保障封建国家财政收入。,租调法始于曹魏。,西晋:?户调之式?,北魏:?租调法?,四维护尊卑良贱等级关系的婚姻制度,婚姻:士庶、良贱不婚。法律保护尊卑士庶良贱的不平等社会关系和士族占有部曲、奴婢的特权。婚姻重视门第家族,续家谱由官府掌握。高门士族子弟出世即有官职。士庶良贱通婚被视为“失类,受讥评或弹奏和法律制裁。纳妾合法,可依官品纳妾一至四人。,继承:严别嫡庶,惟嫡子有继承权,庶子一般没有。北朝庶子更受歧视。,五关于买卖、借贷等法律标准的增多,晋代,买卖田宅牛马,必须订立“文券,写明买卖成交价值,官府按成交总额百分之四“契税,卖方付三分买房付一分。买卖它物可不立文券,但依上例契税,叫做“散估。如生纠纷,官府依契税单据为据进行裁决。南朝沿用此制。,借贷:官府常以强力助放贷者收回本利。,第二节 魏晋律学与刑罚制度的开展变化,一、律学的开展与法律解释的标准化,二、“重罪十条的由来及其内容和影响,三、服制定罪与留养制度,四、五刑制度的形成与废除宫刑及流刑地位的固定,一、律学的开展与法律解释的标准化,一律学对传统法律开展的影响,二法律解释的标准化,张斐对法律名词、相类易混罪名、刑名类别的解释:,成心:知而犯之,过失:不意误犯,谋:二人对议,群:三人以上,赃:以图利为目的,造意:首先建议,二、“重罪十条的由来及其内容和影响,正式入律,始于北齐。将直接危害国家根本利益的最严重的十种犯罪置于律首。,一曰反逆,二曰大逆,三曰叛,四曰降,五曰恶逆,六曰不道,七曰不敬,八曰不孝,九曰不义,十曰内乱。,犯此十者不在八议论赎之限。,三、服制定罪与留养制度,依服制定罪是?晋律?首创,指亲属间的犯罪,依据五等丧服所规定的亲等来定罪量刑。,留养:存留养亲,指犯人直系尊亲属年老应侍而家无成丁,死罪非十恶,允许上请,流刑可免发遣,徒刑可缓期,将人犯留下以照料老人,老人去世后再实际执行。,四、五刑制度的形成与废除宫刑,及流刑地位的固定,一北齐刑罚制度的完善与五刑体例的形成,魏新律:死、髡、完、作、赎、罚金、杂抵罪,晋律:死、髡、赎、杂抵罪、罚金,北魏律:死、流、宫、徒、鞭、杖,北齐律:死、流、徒、鞭、杖,二免除宫刑:北齐废除,公元569年,宫刑不复作为法定刑。,三缘坐范围的变化,缘坐:一人犯罪而株连亲属,使之连带受刑的制度,又称从坐、随坐。,魏新律开缘坐不及出嫁女先例。,梁律进一步缩小范围,创从坐妇女免处死刑先例。,北魏律缘坐范围广泛,孝文帝时方有缩小,实践中往往扩大。,四定流刑为减死之刑,北魏、北齐均据“降死从流原那么,将流刑列为法定刑,作为死与徒的中间刑。,北周律分流刑为五等。隋唐因之。,第三节,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司法制度,一、中央三省制与地方州、郡、县三级制,二、司法机关的扩大演变,三、诉讼制度的变化,四、监察机关对司法活动的监督,一、中央三省制与地方州、郡、县三级制,一中央三省制的形成,东汉末设三公,但成虚设,尚书地位重要。,魏初,尚书脱离少府独立,称尚书台。皇帝设秘书令,魏文帝时改为中书,尚书职权移至中书,中书省形成。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为决策、立法机构;尚书台负责奉行诏令,为执行行政机构。,晋代,侍中重要,成立以侍中为主管长官的门下省,钳制中书省行使职权。,二地方州、郡、县三级制,东汉末形成州、郡、县地方行政制度。魏承汉制。晋设“国,与州郡县并行。州设刺史,州下设郡,郡长官为太守,郡下设县,县长官为县令。北魏的州郡县各分上中下三等。北齐上中下三等中又各有上中下之别。,乡治废弛。,二、司法机关的扩大演变,一中央审判机关廷尉改称大理寺,二刑部的前身三公尚书、都官尚书,三地方司法机构的变化,三、诉讼制度的变化,一限制诉讼权利,二皇帝频繁直接干预和参与司法审判,三直诉制的形成:不依诉讼等级直接诉于皇帝或钦差大臣,是诉讼中的特别上诉程序。晋武帝设登闻鼓,悬于朝堂外或都城内,百姓可击鼓鸣冤,有司闻声录状上奏。历代相承。,四刑讯用测立法,五死刑复核制度形成:死刑决定权只归皇帝。,六上诉制度的变化,七加强自上而下的司法监督,八妇女犯罪行刑上享有特殊规定,四、监察机关对司法活动的监督,监察机关仍为御史台,但已从少府独立,成为皇帝直接掌握的独立监察机关。长官为御史中丞,中丞以下设名目繁多的御史。魏以后,地方不设监察机关,由中央派御史监察,开展了御史出巡制度。司隶校尉一职至东晋不复存在。,结束,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