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思想与中医养生(成品)课件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2111230 上传时间:2024-08-13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子的思想与中医养生(成品)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老子的思想与中医养生(成品)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老子的思想与中医养生(成品)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老子的思想 与 中医养生,老子的思想,1,伴随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的进步让人类逐步迈向一个新的时代。然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的素质。这素质包括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们更加渴求“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然而这一理想的实现,需要认真实行养生之道。然则何谓养生?,伴随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的进步让人类逐步迈向,2,何谓养生?,养生又称摄生、卫生、道生,最早见于庄子。即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顺应自然,系统安排人们的生活方式。 达到保养生命,健康精神,强壮体魄延年长寿,的目的。,何谓养生? 养生又称摄生、卫生、道生,最早,3,养生观点的形成和发展,老庄学说对养生的总体阐述起到了奠基的作用。,黄帝内经,对养生作了具体的,讲述,历代道家、医家根据自身经验对,养生学说做出的不同程度阐释。,养生观点的形成和发展老庄学说对养生的总体阐述起到了奠基,4,内经中首次提出了人的自然寿命“,天年,”。,指出了现今人类无法“保其天年”的根本,原因,。,参照古人,提出了长寿的一些,基本要求。,内经中首次提出了人的自然寿命“天年”。,5,老子中的养生观点,顺应自然,恬淡寡欲,致虚守静,老子中的养生观点 顺应自然,6,具体的阐述老子的观点,无以为生,贤于贵生,自处于柔,不先不争,无为无欲,养生之本,致虚守静,没身不殆,静守丹田,炼气养神,具体的阐述老子的观点无以为生,贤于贵生,7,中医学的养生思想,黄帝内经中提到的,养生观点,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中医学的养生思想,8,老子思想与中医养生观点的交叉相融,在养生观点上:都提倡“,顺应自然,”,讲求“天人合一”。,在养生原则上:都主张调节人体的阴阳关系,,未病先防,,保气养神。,老子思想与中医养生观点的交叉相融,9,综上所述,老子的养生保健贯通中医学的观点不谋而合,是一种科学的养生观。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老子,率先认识到了调养身心的重要性,开创了养生的先河。引领后世医家,道家。堪称养生学之鼻祖。了解老子的养生思想,对于学习中医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反掌老子的养生观,对于新时期弘扬民族文化,开展全民健身,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更有伟大的意义。当代医学生,更应该了解养生,把养生应用于实践之中。,综上所述,老子的养生保健贯通中医学的观点不谋而合,是一种科学,10,“天年 ”,始见于黄帝内经灵枢第五十四篇,素问上古天真论称人的寿限为“天年”,指出“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尚书洪范亦曰“一曰寿,百二十岁也”。,“天年,11,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12,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13,顺应自然,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息息相通,顺应自然之道,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则何病能生?又何患不寿?老子认为自然界在不断发展之中,人体必须与自然规律相适应,才能生长。不然,逆自然规律而动,则会生病折寿。这种朴素辩证的养生观,对我国中医学的养生学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黄帝内经中便是吸收了老子的这一养生主张的。,道,顺应自然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与,14,恬淡寡欲,清净为上,对他的精神修养、情志调节起着很好的作用。他极力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告诫人们不要贪心追求荣利,要寡欲清心,经常保持心态气畅、体泰神清的心理状态,自然可获得健身延年,这不能不是老子长寿的一个主要原因。他还认为人之生难保易灭,气难清而易浊。只有节嗜欲,才能保性命。会养生的人,一定要薄名利,禁声色,廉货财,损滋味,除佞妄,去妒忌。,道,恬淡寡欲清净为上,对他的精神修养、情志调节起着很好的作用。他,15,致虚守静,主张“至虚极,守静笃”,维持清净不乱的态度,维持清净不乱的态度,保持旺盛的生机。他认为,口吐浊气,鼻引清气,四肢脏腑皆受其润。如山之纳云,地之受泽。若练得气之十通,则百病不生。他说“知神气可以长生,固守虚无以养神气,神行则气行,神往则气往。若欲长生,神气相注。”老子这种主张集中地表现在他用气功养生的行动中。,道,致虚守静主张“至虚极,守静笃”,维持清净不乱的态度,维持清净,16,无以为生,贤于贵生,老子认为,祸福俱在自身,只有不自重自身,才能免除灾祸。他说:“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他还认为,不把养生作为有意的事的人才是真正懂得养生的人。“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道,无以为生,贤于贵生老子认为,祸福俱在自身,只有不自重自身,才,17,自处于柔,不先不争,老子把弱胜强,以柔克刚,上升为“道”,即事物运行的根本规律。提出“柔弱者刚强”、“弱者道之用”、“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认为:只有退让,才能进取;只有顺应自然,才能养生延寿。“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道,自处于柔,不先不争老子把弱胜强,以柔克刚,上升为“道”,即事,18,无为无欲,养生之本,老子反对刻意的作为,反对人有所欲求。提出:“不尚贤,使民不争;不归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他认为,让人民没有“欲求”才是让人民生活“恬淡”的根本。,道,无为无欲,养生之本老子反对刻意的作为,反对人有所欲求。提出:,19,致虚守静,没身不殆,老子反对躁动和多欲,他认为一个人只有“致虚极,守静笃。”才能真正修身养性,达到一种无欲无求的境界,最终自然会与天地合一,达到虚无的极点,保持高度的清净。,道,致虚守静,没身不殆道,20,这是老子关于养生方法的论述,即如何才能达到上面四点的要求。那就是静守丹田,“抱一以为天下式”。,静守丹田,炼气养神,道,静守丹田,炼气养神 道,21,养生观点,以养为主,治在病先,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节欲健体,淡泊增寿,服气养生,清心健体,针灸汤液,祛病除邪,大医精诚,养生观点以养为主,治在病先大医精诚,22,以养为主,治在病先,黄帝认为,高明的医师不治已生病的人,而着重调教未生病的人,如果等疾病发生后才去救治,那不就像是口渴了才开始挖井,仗打起来了才想起铸造兵器。,大医精诚,以养为主,治在病先大医精诚,23,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阴阳五行学说,是贯通中医学理论的主线。人与天地万物是相通的。而养生的根本就是天人合一,罪囚一种人与外界的和谐,顺阴阳术数,便可健康长寿,否则便“折寿而不彰”。,大医精诚,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阴阳五行学说,是贯通中医学理论的主线。,24,节欲健体,淡泊增寿,黄帝君臣认为,只有节制嗜欲,甘于淡泊,才能健康长寿。对比古人和“今人”,得出古人因为恬淡虚无,精神内守。这样因为所求不高而贪欲不长,思虑较少而么有精神负担,身体坚持老左右不过度疲倦,所以长寿。“今”人之所以多疾病,寿命不长,主要是因为饮酒享乐,贪求纵欲,无以保全与生俱来的纯真天性,违反自然规律。,大医精诚,节欲健体,淡泊增寿黄帝君臣认为,只有节制嗜欲,甘于淡泊,才能,25,服气养生,清心健体,黄帝认为,气是生命之本原。人一出生,便有元气通流于身体各部,而且与外界的“天气”互相通连,生生不息。所以,要养气长生,就要注意调整呼吸,并且要调整饮食,还要保持血脉运行正常,将营养物质源源不断地输布全身。,大医精诚,服气养生,清心健体黄帝认为,气是生命之本原。人一出生,便,26,针灸汤液,祛病除邪,中医学认为人之所以生病,是因为外感或内伤引起。外感六淫作用于人体导致人体阴阳失衡或自身七情不正常而产生疾病。那么,要去除病邪就要调理阴阳,针灸和汤液则正是去除病邪的两大主要手段。通过服用不同的药物和针刺不同的穴位,达到止于不同病症的效果。,大医精诚,针灸汤液,祛病除邪中医学认为人之所以生病,是因为外感或内伤引,27,养生原则,顺应四时,护养阴阳,益阳补阴,调整阴阳,怡畅情态,和养阴阳,益肾藏精,补脾益气,调神养形,大医精诚,协调阴阳,保精,益气,养神,养生原则大医精诚协调阴阳保精,益气,养神,28,顺应四时,护养阴阳,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说“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人体顺应自然界四时的阴阳变化,而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理特点。中医学从顺应自然的基本观点出发,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方法。其目的在于顺应四时,以护养阴阳,来维持正常的人体生命活动。,大医精诚,顺应四时,护养阴阳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说“一体之盈虚消息,,29,益阳补阴,调整阴阳,中医学认为,阴阳两气的亏损是阴阳偏颇失衡,人体早衰的根本原因。因此,适当的补益阳气合滋养阴精,实践体延衰的重要方法。在补益阴阳的过程中,要注意阴阳的偏颇和阴阳的互根互用属性,力求做到“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升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大医精诚,益阳补阴,调整阴阳中医学认为,阴阳两气的亏损是阴阳偏颇失衡,,30,怡畅情态,和养阴阳,情志的变化过激会造成人体的阴阳、气血的逆乱,从而严重损伤阴阳气血。因此中医养生学强调“忍怒以全阴、抑喜而养阳”,主张恬淡虚无,怡养性情,从而和养阴阳。调达气机,保养精神。,大医精诚,怡畅情态,和养阴阳大医精诚,31,益肾藏精,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精不足,则肾气衰,肾气衰则筋骨不健,人的生理活动随之受到影响。故益肾藏精是养生重点。,大医精诚,益肾藏精大医精诚,32,补脾益气,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是气血生化之源。布匹是一起补血的主要手段。,大医精诚,补脾益气大医精诚,33,调神养形,中医养生提倡动静结合的调神养形方法。“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养形便能保神,故中外卫生要旨说:“劳心者,不可不劳手足。”,大医精诚,调神养形大医精诚,34,顺应自然,无论是老子的“无为”思想还是中医学中所讲述的气一元论,中间都透露出一点最重要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只有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保证人自身的和谐。试想如果没有一个和谐的外部环境,如何才能保证生命的健康呢?所以顺应自然是养生的根本。,道,顺应自然无论是老子的“无为”思想还是中医学中所讲述的气一元论,35,未病先防,老子在道德经中有这样一种观点,“为之为未有,治之于未乱”, 在黄帝内经中引申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成为中医学关于疾病预防与治疗的重要原则。那就是种中医“治未病”的思想。,道,未病先防老子在道德经中有这样一种观点,“为之为未有,治之,36,谢谢!,谢谢!,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