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课件

上传人:2127513****773577... 文档编号:242006791 上传时间:2024-08-09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3.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创新驱动 科学发展,新时期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科学技术部 曹健林,创新驱动 科学发展新时期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科学技术部,目录,国家高新区的设立背景与历史沿革,一,国家高新区建设取得的成就与经验,二,国家高新区发展所面临的形式和环境,三,对新时期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的思考,四,国家高新区的发展任务,五,目录国家高新区的设立背景与历史沿革一国家高新区建设取得的成就,2,国际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推动,第一次浪潮,农业革命,第二次浪潮,工业革命,第,三,次浪潮,信息革命,17,世纪以前,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第一次科技革命,蒸汽时代,第二次科技革命,电气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时代,资本主义萌芽,自由竞争,东方从属于西方,社会,发展,科技,发展,世界,格局,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形成,垄断和主宰世界市场,列强纷争,苏联集团的消亡,全球化与区域化,从两极到多极,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萌芽,洋务运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向科学进军,苏联的科技模式,改革开放与解放思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体制改革,生产,技术,科技,工业经济,科学,技术,生产,重工业,福特式生产,技术经,济范式,科技经济综合一体化,高技术产业与服务业,网络式生产,20,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微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快速发展。,一种崭新的经济科技发展形式科技园区首先在美国出现。,国际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推动第一次浪潮农业革命第二次浪潮工业革命,3,国内开始改革开放,破除枷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联产承包、企业股份制为主的经济体制改革,集中力量,寻求发展的出路,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对外开放,融入全球经济,走出去和引进来,国内开始改革开放 破除枷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4,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与火炬计划的出台,1985年3月13日,1987年1月20日,1987年5月,1988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发布。,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规定。,国务院批准建立北京市新技术开发实验区。,国务院批准下发国家科委上报的关于动员和组织科技力量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服务的决定,标志着火炬计划正式启动。,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与火炬计划的出台 1985年3月13,5,19911997年国务院共批复了52家国家高新区,1991,2001,1991年3月6日,国务院关于批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有关政策规定的通知正式发布;第一批共确立26家国家级高新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若干政策的暂行规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收政策的规定相继出台。,1992年11月9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增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批复,同意在苏州等25个城市建立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7年,杨凌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19911997年国务院共批复了52家国家高新区19912,6,2001年提出“二次创业”和“五个转变”,1991,2001,五个转变,五个转变,XXX,从主要依靠土地、资金等要素驱动向主要依靠技术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转变。,从主要依靠优惠政策、注重招商引资向更加注重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培育内生动力的发展模式转变。,推动产业发展由大而全、小而全向集中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主导产业转变。,从注重硬环境建设向注重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和提供优质服务的软环境转变。,从注重引进来、面向国内市场为主向注重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大力开拓国际市场转变。,2001,年武汉会议上,国家科技部第一次提出,“,二次创业,”,战略以及,“,五个转变,”,2001年提出“二次创业”和“五个转变”19912001五个,7,2005年温总理提出“四位一体”,1991,2001,五个转变,四位一体,XXX,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抢占世界高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2005,年,5,月,温家宝总理正式提出,“,四位一体,”,的战略定位,2005年温总理提出“四位一体”19912001五个转变四位,8,1991,2001,截至目前,全国共拥有,8,8家国家高新区,,概括地说,国家高新区的发展是与我国,的高新技术和高技术产业同步发展的。,2009201,1年国家高新区队伍进一步充实,基于几个方面的考虑,国家高新区在金融危机中的优异表现,创新型国家建设与自主创新战略实施,“,转方式、调结构,”,要求下产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等战略目标的实现,着眼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19912001截至目前,全国共拥有88家国家高新区,20,9,目录,国家高新区的设立背景与历史沿革,一,国家高新区建设取得的成就与经验,二,国家高新区发展所面临的形式和环境,三,对新时期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的思考,四,国家高新区的发展任务,五,目录国家高新区的设立背景与历史沿革一国家高新区建设取得的成就,10,一、发展模式不断创新,国家高新区走出了一条具有明显特色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工业化、城市化道路,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滚动发展,用好政策,用活政策,创新发展道路,自主创新,创业孵化,市场机制,内生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集约发展,土地退出,循环经济,专业园,管理体制,产业联盟,高端人才,科技金融,国际合作,留学生创业,园区交流,辐射带动,一、发展模式不断创新国家高新区走出了一条具有明显特色的发展高,11,二、经济规模保持持续较快增长,国家高新区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2011年,国家高新区,57033,家企业营业总收入达到,133425.1,亿元。二十年来,国家高新区的经济总量已是起步时的,15,00,多倍。,23,家国家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占所在城市比重超过,20%,。,1991-20,11年国家高新区营业收入增长情况,20,11年部分国家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占所在城市比重,单位:亿元,,%,二、经济规模保持持续较快增长国家高新区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核,12,三、探索了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道路,各国家高新区根据自身情况力求特色化发展,高新区特色化发展,保定高新区,宝鸡高新区,深圳高新区,大庆高新区,依托传统输变电设备向智能电网等战略性产业发展。,通过建设虚拟大学园解决自身科技资源不足的问题。,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形成了钛产业的集群发展。,通过建设国际石油资讯中心、新兴产业孵化器,积极转型。,聚焦张江战略,,IC,设计、生物医药,张江高新区,三、探索了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道路各国家高新区根据自身情,13,四、新兴产业与新兴业态率先涌现,国家高新区已经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发源地,国家高新区一直在探索和促进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的孕育和成长,已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摇篮。,四、新兴产业与新兴业态率先涌现国家高新区已经成为我国战略性新,14,五、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国家高新区成为自主创新战略实施的重要载体,国家创新资源在新一轮扩张布局,高新区围绕区域主导产业不断集聚创新资源。目前,国家高新区汇聚了,研究院所,1305,家,企业技术中心,4132,家,,各类大学,474,所和全国,4,0%,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设立研发中心等方式积极推进升级与转型。当前,国家高新区的企业研发投入占全国企业研发投入总量的约,1/3,。,2011年国家高新区区内企业授权的发明专利为,29438,件,占到国家全部企业授权发明专利总量的,50%,。,国家高新区诞生了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创新成果,五、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国家高新区成为自主创新战略实施的重,15,六、城市功能逐步完善,高新区已经从单纯的产业科技园区走向了产业、科技与城市融合发展的高端产业功能区,国家高新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城市配套功能不断改进,生态与环境建设持续推进,改善民生和和谐社会建设特色突出,辐射带动作用更为明显。,各城市把高新区当作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引领。,高新区经历了从实现科技价值,到经济价值,再到社会价值的转变。,武汉光谷广场 杭州高新区集团总部板块 宁波高新区研发园,六、城市功能逐步完善高新区已经从单纯的产业科技园区走向了产业,16,七、战略位势得到提升,国家高新区被赋予了更为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国务院批复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标志着国家高新区在国家战略层面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深化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试点,实施工商管理改革试点,实施社会组织管理改革试点,深入开展股权激励试点,深化科技金融政策先行先试改革试点,开展重大科技专项经费列支间接费用试点,支持新型产业组织和民营科技企业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已有481家单位参加试点,股份代办报价转让试点已挂牌和通过备案企业总数达到100家,选择了,161,家单位的,252,个重大项目先行开展试点工作,由中关村高校、院所和企业承接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达,968,个,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工作改革试点工作,七、战略位势得到提升国家高新区被赋予了更为重要的责任和使命,17,七、战略位势得到提升,“三类园区”的发展框架,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突出特色发展,代表中国参与国际竞争,发挥科技资源优势,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天津高新区、宁波高新区、合肥高新区、长春高新区、无锡高新区、苏州高新区,襄阳高新区、大连高新区,中关村、东湖高新区、张江高新区、深圳高新区、西安高新区、成都高新区,七、战略位势得到提升“三类园区”的发展框架发挥本地资源优势,,18,国家高新区发展的启示,一、国家高新区发展的重要经验,始终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创新,推进开放合作,推进全面发展,始终坚定不移地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化主体力量、营造良好的创新发展环境,始终坚定不移地加强中央和地方的结合、政府和市场的结合、科技和经济的结合,国家高新区发展的启示一、国家高新区发展的重要经验始终坚定不移,19,国家高新区发展的启示,二、国家高新区发展具有更加明确的全局性、战略性意义,发展高新区不再是简单地促进成果转化;要成为支撑经济增长、推动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力量。,努力培育一批充满活力的科技和经济创新区域,应该成为国家长期发展战略的一个重大部署,需要长期坚持。,国家高新区将成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自主创新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等国家战略的重要载体。,国家高新区发展的启示二、国家高新区发展具有更加明确的全局性、,20,国家高新区发展的启示,三、区域性创新政策仍然是推动区域发展的有效手段,国家高新区的发展得益于多年来的政策支持,地方政府单独划拨土地,实施单独管理,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近年来,产业性政策不断加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通过地方的实践来看,研究制定新的区域性创新的政策仍然非常必要,国家高新区发展的启示三、区域性创新政策仍然是推动区域发展的有,21,国家高新区发展的启示,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将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特征,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特征,我国土地资源与传统工业发展模式的尖锐矛盾,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特征,资源聚集和产业集中是工业发展的基本考虑,高新区,国家高新区发展的启示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将成为工业发展的,22,国家高新区发展的启示,五、园区的发展壮大将直接带动科技社区形成,城市服务功能,就业保障、高端就业,宜居宜业,国家高新区发展的启示五、园区的发展壮大将直接带动科技社区形成,23,国家高新区发展的启示,六、从国家发展要求看,国家高新区的整体实力还有待加强,需要更大的经济总量,当前国家高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是8.8,%,预计到,2020,年,比重还会有较大提升,需要更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物联网、新能源汽车,需要更多的行业领军企业,联想、华为、腾讯,国家高新区发展的启示六、从国家发展要求看,国家高新区的整体实,24,目录,国家高新区的设立背景与历史沿革,一,国家高新区建设取得的成就与经验,二,国家高新区发展所面临的形式和环境,三,对新时期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的思考,四,国家高新区的发展任务,五,目录国家高新区的设立背景与历史沿革一国家高新区建设取得的成就,25,一、国际社会对中国崛起的担心,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实质,和日本的第二大经济体不同,我们在本质上还不是一个强大的第二。,国际,环境,一、国际社会对中国崛起的担心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实质,26,一、国际社会对中国崛起的担心,我们遭遇的封堵正在加剧,中国制造出口遭遇封堵。,国外技术输出减少。,援助减少。,人民币汇率的压力。,碳排放的压力。,国际,环境,一、国际社会对中国崛起的担心我们遭遇的封堵正在加剧 中国制造,27,二、贸易摩擦和资源争夺不可避免,金融危机之后欧美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是近期贸易摩擦的根本原因,中国面临新一轮贸易壁垒。,中国贸易结构要加快调整。,2012年1月19日,美商务部决定对华应用级风电塔产品发起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2012年3月21日,美商务部决定对中国输美不锈钢拉制水槽产品启动反倾销及反补贴立案调查。,2012年4月20日,美国商务部对原产于中国的镀锌钢丝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2012年5月15日,美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定中国输美铸造焦炭产品所适用的现有反倾销税令将继续有效,有效期为5年。,2012年5月17日,美商务部初裁对中国产太阳能电池板征收反倾销税。,2012年5月24日,欧盟对我国玻纤网格布反倾销措施发起反规避调查。,国际,环境,二、贸易摩擦和资源争夺不可避免金融危机之后欧美贸易保护主义的,28,二、贸易摩擦和资源争夺不可避免,随着欧美经济的复苏,资源争夺将更加惨烈,中国过去两年在国际上开展频繁的资源收购。未来一段时间,随着金融危机对欧美影响的减弱,中国的资源争夺战将不会顺利。,一些中国经济缺乏且国际市场供应相对紧张的大宗商品价格,比如石油、铜、棉花、大豆、铂等,价格将会不断上涨。,稀土保卫战,国际,环境,2009,年央企海外资源收购情况,二、贸易摩擦和资源争夺不可避免随着欧美经济的复苏,资源争夺将,29,三、合作共赢的机会增加,能力增强,中国被推上世界前台,面临更加开放的国际环境,中国仍需要“韬光养晦”但今天的外部环境已与三十年前大不相同。,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中国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有效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国际,环境,2008年9月28日,中联重科等2.7亿欧元收购意大利机械装备制造商CIFA,2008年9月25日,中石化130亿元竞购加拿大TYK石油公司,2008年11月4日,盈科拓展、中国网通131亿全面收购电讯盈科,2009年2月12日,中国铝业195亿美元获得力拓12%股份,2009年6月17日,中投2亿澳元投资澳大利亚房地产信托公司,2009年6月24日,中石化72.4亿美元收购瑞士油企Addax,2009年6月11日,五矿17亿美元收购澳大利亚OZ矿业公司,2009年6月21日,中石油收购新加坡石油公司45%股权,2009年7月7日,中石油145亿美元竞购西班牙repsol股份,2010年3月28日,吉利27亿美元收购沃尔沃,2008年下半年以来,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并购活动密集,三、合作共赢的机会增加,能力增强中国被推上世界前台,面临更加,30,三、合作共赢的机会增加,能力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望也不断提高,国际,环境,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金融危机,灾害救援,环境问题,安全问题,三、合作共赢的机会增加,能力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望也不断提,31,四、中国结构转型进入加快期,转方式、调结构是保证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国内,环境,经济发展规律,我们的国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以后,传统的生产要素,如土地、资本、资源能源等投入的边际贡献率明显下降,与此同时科技创新逐步成为核心的驱动力,不可避免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资源能源消耗过大;,区域差距、贫富差距较大;,生态环境空前脆弱;,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劳动生产率较低。,核心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在于实现,“,创新驱动、资源节约、内生增长、科学发展,”,的发展模式,四、中国结构转型进入加快期转方式、调结构是保证社会稳定和可持,32,五、中国经济转型的三个趋势,国内,环境,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制造经济向制造和服务并举转型,中国人口红利不复存在,服务经济成为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发展的重点,;,许多,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比重超过70%,而我国只有40%,。,前,三,十年,中国经济的焦点是,上规模,把物质生产的规模搞上去;,今后,,中国经济的焦点将是”高低之争“,要通过发展产业链的高端环节,由”加工者“向”创造者“转变,。,我们已经不能再通过资源的过度消耗来推动经济的增长,必须探索和寻找到一条低碳经济发展之路,。,五、中国经济转型的三个趋势国内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高碳经济,33,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国内,环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我国自主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一,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三,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国内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科学发展的,34,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国内,环境,新兴产业形成的动因,重大技术突破催生,新兴产业最容易在重大技术突破的结合点产生,物联网与下一代互联网,(IPV6),、第三代移动通信、三网融合,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生物芯片,高通量药物筛选、新材料与纳米技术、航空航天,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国内新兴产业形成的动因重大技术突,35,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国内,环境,新兴产业形成的动因,价值链分解与产业融合发展产生,产业价值链上的不同环节随着专业化分工而逐步出现分解,形成了独立第三方服务业态,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之间、二三产中间出现了新的融合趋势,电子交易、商旅管理、在线教育、第三方支付,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集成电路设计公司,第三方汽车设计公司,专业生物医药,CRO,软件研发外包零包平台,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国内新兴产业形成的动因价值链分解,36,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国内,环境,新兴产业形成的动因,内需市场扩容和消费结构升级,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带来了对高端服务业和高端电子消费品的广大需求,催生了新产业的发展,内需市场扩大了市场容量,创意产业,健康管理,教育培训,以及汽车、消费电子、家用电器等,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国内新兴产业形成的动因内需市场扩,37,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国内,环境,新兴产业形成的动因,由规制变化和政策引导产生的新兴产业,全球性的资源能源短缺危机必须转变发展方式,低碳、绿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时尚,政策引导,替代性技术催生了新产业,低碳能源,高效节能,商业模式,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国内新兴产业形成的动因由规制变化,38,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国内,环境,不同视角的思考,产业成长规律,形成期,成长前期,成熟期,衰退期,孕育期,整合期,成长期,通过对产业成长规律的把握,核心是明确产业的纵向发展趋势(,处于什么发展阶段,即将步入什么阶段,),我们应该朝什么方向促进产业发展。,what to do,?,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国内不同视角的思考产业成长规律形,39,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国内,环境,不同视角的思考,产业价值链规律,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国内不同视角的思考产业价值链规律,40,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国内,环境,不同视角的思考,产业组织规律,企业,各级,政府,大学,科研,院所,中介,资金,技术,市场,人才,基础设施,知识资源,产 业 发 展,产业组织规律的核心:,主体如何作用客体,实现产业发展运作机制;即解决,由谁发展和怎么发展,的问题。,技术和市场是产业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驱动力,几乎主宰着产业成长的各个阶段,技术,产业成长的发动机,市场,产业成长的牵引力,资源是产业成长的基础,资源,材料,企业是产业构成主体,企业,零组件,政府是产业的工程师,政府,工程师,技术、市场、资源、企业和政府五要素,相互影响,共同推动产业的成长。,在产业成长的不同阶段,五要素发挥作用的机制不尽相同。,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国内不同视角的思考产业组织规律企,41,七、区域发展的战略导向更加明细,国内,环境,区域经济发展诉求更加强烈,竞争也会更加激烈,七、区域发展的战略导向更加明细国内区域经济发展诉求更加强烈,,42,目录,国家高新区的设立背景与历史沿革,一,国家高新区建设取得的成就与经验,二,国家高新区发展所面临的形式和环境,三,对新时期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的思考,四,国家高新区的发展任务,五,目录国家高新区的设立背景与历史沿革一国家高新区建设取得的成就,43,几点思考,1,)如何发挥中央政府的引导作用,通过国家高新,区的建设,推动科技体制改革,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之路。,进一步探索“政产学研用”相结合,政府作用如何充分发挥,企业如何成为主体,高新区如何成为最好的载体,加大科技金融、人才机制体制的创新和改革,几点思考1)如何发挥中央政府的引导作用,通过国家高新 进一,44,几点思考,2),在区域发展中,如何打造创新高地,引导发展,方式的转变。,各地方要围绕主导产业,建立区域创新体系,不同的区域的创新发展应有不同的模式,创新资源富集地区要强调资,源的整合,创新资源贫乏地区要加快资源的集聚,如何促进高新区和其他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产业链的分工和协作,几点思考2)在区域发展中,如何打造创新高地,引导发展 各,45,几点思考,3,)如何发挥新兴产业发源地的优势,通过资源整,合形成合力,瞄准世界前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多的需要自己培育,要在高新区所在城市的层面整合资源,体现区域特色,不是跟风,几点思考3)如何发挥新兴产业发源地的优势,通过资源整 战略,46,几点思考,4,)如何和地方经济充分结合,探索不同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体现特色化和差异化,抓住自然资源优势:包头高新区(稀土)、宝鸡高新区(钛),抓住区位交通优势:天津滨海高新区(风电产业)、深圳高新区(深港合作),抓住科技资源优势:中关村、武汉东湖高新区、西安高新区,强调辐射带动,几点思考4)如何和地方经济充分结合,探索不同的发展道 体,47,高新区发展的阶段,09 八月 2024,初创阶段,:,第一个10年(1991-2000),解决战略布局问题、发展方向问题和发展起步问题。,二次创业阶段:第二个10年(2001-2010),推进发展模式的转变,用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走又好又快的发展道路。,战略提升阶段:第三个10年(2011-2020),推进创新发展,核心是提升国家高新区的科学发展水平,高新区发展的阶段21 八月 2023,48,高新区战略提升阶段的总体思路,09 八月 2024,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探索经济发展新模式和辐射带动周边区域新机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高新区战略提升阶段的总体思路21 八月 2023,49,国家高新区的战略提升阶段的目标定位,自主创新的战略高地,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引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国家高新区是创新资源高度集聚,创新能力全国领先,创新成果大量产生并实现产业化,创新机制科学灵活的高地,是促进我国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载体,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大支撑。,国家高新区是国家高技术产业化发展的技术源头,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诞生成长的摇篮。,国家高新区是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实现创新驱动与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域,国家高新区是以创新为动力,科技为支撑,经济社会功能融合为一体,生产、生活高度现代化的高技术社会,是实施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实现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域。,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国家高新区是支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1,2,3,4,5,国家高新区的战略提升阶段的目标定位自主创新的战略高地转变发展,50,战略提升阶段要实现“六个跨越”,4,从自我的探索实践、又好又快发展,向超越自我、肩负起创新示范和战略引领使命,跨越,1,2,3,5,6,从引进吸收、跟随合作、中国制造,向追求原始创新、赶超领先、中国创造,跨越,从政府引导、立足区域、集约发展的资源配置方式,向需求导向、面向国内外、协同创新的产业组织方式,跨越,从要素集中、企业集聚的产业基地,向打造有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跨越,从高新技术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价值链的高端,跨越,从传统工业化发展、科技工业园区形态,向新型工业化和创新经济、现代生态文明和谐高科技社区,跨越,战略提升阶段要实现“六个跨越”4从自我的探索实践、又好又快发,51,基本发展路径,科学发展,绿色集约,内生增长,创新驱动,创新是驱动经济与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不是主要依靠外部引进增长,而更是一种内生的制度性增长,要按照“集约,环保,生态,低碳”的理念推进产业发展,总体上实现城市、产业、人口、生态和环境的科学协调统一发展,基本发展路径科学发展绿色集约 内生增长 创新驱动创新是驱动经,52,处理好几个关系,动力,方向,总量规模与结构效益的关系,功能,路径,经济科技发展和城市功能完善的关系,机制,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的关系,研发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关系,内生增长与外生扩张的关系,处理好几个关系动力方向 总量规模与结构效益的关系功能路径经济,53,未来发展基本目标,未来发展基本目标,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经济发展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单位,GDP,能耗要,比,2005,年降低,70%,以上,优先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民生科技和,现代服务业,建成一批世界前沿水平的研发基地,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发展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未来发展基本目标 未来发展基本目标,54,目录,国家高新区的设立背景与历史沿革,一,国家高新区建设取得的成就与经验,二,国家高新区发展所面临的形式和环境,三,对新时期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的思考,四,国家高新区的发展任务,五,目录国家高新区的设立背景与历史沿革一国家高新区建设取得的成就,55,优化发展环境,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激活要素,释放科技企业潜能,加大对优秀创新创业人才的吸引和培养,优化和完善企业孵化和加速成长的环境,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和效率,加强原始创新能力,探索跨地区、跨领域的创新资源整合和协同创新,弘扬创新创业文化,优化发展环境,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激活要素,释放科技企业,56,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合,完善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体制机制,强化统筹协调,促进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开放共享,建立和完善更加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探索体系建设新模式和组织管理新机制,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进一步扩大开放,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合 完善科技与经济,57,建设创新型产业集群,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因地制宜选择发展产业,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创新型产业集群,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因地制宜,58,推进现代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关注科技、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切实关注和改善民生,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和城市服务功能,加强与周边区域的产业关联与融合,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推进现代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关注科技、经济、,59,小结:,我们从事的是一番前无古人,后有无数来者的事业。,别人的经验可以学习、借鉴、参考,但无法照搬。,路在脚下,事业在手中,全靠我们自己去奋斗,去创造。,最根本的原则是三条:,发展是硬道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呑吴。,小结:我们从事的是一番前无古人,后有无数来者的事业。,60,谢 谢!,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