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病的临床表现及分类课件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241804908 上传时间:2024-07-25 格式:PPT 页数:121 大小:2.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龋病的临床表现及分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龋病的临床表现及分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龋病的临床表现及分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牙体牙髓科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牙体牙髓科赵赵 今今牙体牙髓病学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牙体牙髓科1健康人生健康人生 从从齿齿开始开始健康人生 从齿开始2绪 论3 有了人类,就有了历史。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就有了历史。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就有了历史。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就有了历史。有了人类,就有了医疗活动,逐渐就发展医学,医学中当有了医疗活动,逐渐就发展医学,医学中当有了医疗活动,逐渐就发展医学,医学中当有了医疗活动,逐渐就发展医学,医学中当然包括了牙医学。然包括了牙医学。然包括了牙医学。然包括了牙医学。有了人类,就有了历史。有了人类,就有了医疗活动,逐4牙医学经历了牙医学经历了牙医学经历了牙医学经历了4 4 4 4个发展时期:个发展时期:个发展时期:个发展时期:1 1 1 1、原始时期:有治疗牙病的技艺、原始时期:有治疗牙病的技艺、原始时期:有治疗牙病的技艺、原始时期:有治疗牙病的技艺即牙匠即牙匠即牙匠即牙匠2 2 2 2、近代牙医学时期:、近代牙医学时期:、近代牙医学时期:、近代牙医学时期:Fauchard 1728Fauchard 1728Fauchard 1728Fauchard 1728年著年著年著年著 Operative DentistryOperative DentistryOperative DentistryOperative Dentistry,牙医从外科独立出来牙牙医从外科独立出来牙牙医从外科独立出来牙牙医从外科独立出来牙3 3 3 3、医学快速发展时期:、医学快速发展时期:、医学快速发展时期:、医学快速发展时期:1840184018401840年美国年美国年美国年美国HaydanHaydanHaydanHaydan和和和和Harris Harris Harris Harris 在马里兰州创办在马里兰州创办在马里兰州创办在马里兰州创办Boltimor College of Dental SurgeryBoltimor College of Dental SurgeryBoltimor College of Dental SurgeryBoltimor College of Dental Surgery,牙医学院从医学院中独立出来牙医学院从医学院中独立出来牙医学院从医学院中独立出来牙医学院从医学院中独立出来4 4 4 4、牙医学发展成口腔医学时期、牙医学发展成口腔医学时期、牙医学发展成口腔医学时期、牙医学发展成口腔医学时期牙医学经历了4个发展时期:1、原始时期:有治疗牙病的技5目前的口腔医学:目前的口腔医学:可以治疗所有患牙可以治疗所有患牙可以治疗所有患牙可以治疗所有患牙 可以保存几乎所有患牙可以保存几乎所有患牙可以保存几乎所有患牙可以保存几乎所有患牙 可以修复几乎所有患牙可以修复几乎所有患牙可以修复几乎所有患牙可以修复几乎所有患牙 可以修复几乎所有牙列缺失可以修复几乎所有牙列缺失可以修复几乎所有牙列缺失可以修复几乎所有牙列缺失 目前的口腔医学:可以治疗所有患牙 可以保6 牙体牙髓病学的概念:牙体牙髓病学的概念:牙体牙髓病学是研究牙体硬组织组织和牙牙体牙髓病学是研究牙体硬组织组织和牙牙体牙髓病学是研究牙体硬组织组织和牙牙体牙髓病学是研究牙体硬组织组织和牙髓组织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病理生理、髓组织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病理生理、髓组织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病理生理、髓组织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的一门学科。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的一门学科。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的一门学科。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的一门学科。内容:龋病、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和牙髓病内容:龋病、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和牙髓病内容:龋病、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和牙髓病内容:龋病、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和牙髓病根尖周疾病。根尖周疾病。根尖周疾病。根尖周疾病。牙体牙髓病学的概念:7牙体牙髓病学发展史牙体牙髓病学发展史 牙体牙髓病学发展史8第一篇 龋 病(dental caries)第一篇 龋 病(dental caries)9课课 程程 内内 容容龋病概述龋病概述基本概念基本概念流行病学流行病学龋病病因龋病病因课 程 内 容龋病概述10教学目的及要求教学目的及要求 1 1、掌握:龋病的定义;龋病的特征;龋病流行病、掌握:龋病的定义;龋病的特征;龋病流行病学的评价方法龋病的好发部位;牙菌斑的三层结学的评价方法龋病的好发部位;牙菌斑的三层结构特点;牙菌斑与龋病的关系;龋病的病因。构特点;牙菌斑与龋病的关系;龋病的病因。2 2、熟悉:龋病的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目前龋病、熟悉:龋病的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目前龋病的流行情况,龋病的流行趋势。的流行情况,龋病的流行趋势。3 3、了解:龋病的历史,龋病学的研究内容。、了解:龋病的历史,龋病学的研究内容。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龋病的定义;龋病的特征;龋病流行病11 第一章第一章 龋病概述龋病概述第一节第一节 龋病的概念龋病的概念 第一章 龋病概述12一、基本概念和特征一、基本概念和特征定义:定义: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体硬组织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牙体硬组织的细菌感染性疾病)。(牙体硬组织的细菌感染性疾病)。一、基本概念和特征定义: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13临床特征:临床特征:牙齿硬组织发生牙齿硬组织发生牙齿硬组织发生牙齿硬组织发生色、形、质色、形、质色、形、质色、形、质的改变的改变的改变的改变临床特征:牙齿硬组织发生色、形、质的改变14龋病的临床表现及分类课件15特性(特性(naturenature):普遍性):普遍性85%85%成人(成人(1818岁)患龋岁)患龋 70%12-17 70%12-17岁有龋(美国)岁有龋(美国)古今古今 中外中外 男女男女 老少老少 无可幸免无可幸免(时代)(民族)(时代)(民族)(性别)(性别)(年龄)(年龄)但在不同的时期、地区,可存在差异但在不同的时期、地区,可存在差异 特性(nature):普遍性85%成人(18岁)患龋 16 地区、民族差异:地区、民族差异:应结合生活(环境)因素考虑(以藏族为例)同一地区(陕西38.7%,与汉族37.4%相似)不同地区 (甘肃 67%,高于陕西)同一地区 (西藏,农民高于牧民)在口腔医学中的地位在口腔医学中的地位 WHOWHO:人人类类三三大大重重点点检检测测防防治治的的非非传传染染性性疾疾病病之之一一。(癌肿、心血管病、龋病)(癌肿、心血管病、龋病)地区、民族差异:在口腔医学中的地位17龋龋 病病 的的 危危 害害继发牙髓病、根尖周病、颌骨炎继发牙髓病、根尖周病、颌骨炎龋 病 的 危 害继发牙髓病、根尖周病、颌骨炎18破坏咀嚼器官的完整性破坏咀嚼器官的完整性影响消化功能影响消化功能影响美观、发音影响美观、发音影响社交影响社交儿童时期影响牙颌系统的发育儿童时期影响牙颌系统的发育引起其它脏器的疾病引起其它脏器的疾病破坏咀嚼器官的完整性19二、龋病的历史二、龋病的历史 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 我国古代医学我国古代医学 欧洲口腔医学欧洲口腔医学 化学细菌学说(化学细菌学说(MillerMiller)窝洞分类标准(窝洞分类标准(Black GVBlack GV)三联因素学说(三联因素学说(KeyesKeyes)四联因素学说四联因素学说二、龋病的历史 新石器时代20三、龋病学的研究内容三、龋病学的研究内容龋病学病因龋病学病因 细菌及牙菌斑细菌及牙菌斑 宿主抵抗力宿主抵抗力 牙结构及其所处环境(唾液)牙结构及其所处环境(唾液)细菌代谢的底物(蔗糖的摄入量和频率)细菌代谢的底物(蔗糖的摄入量和频率)病理变化病理变化龋病形成过程龋病形成过程龋病治疗方法龋病治疗方法三、龋病学的研究内容龋病学病因21第二节第二节 龋病流行病学龋病流行病学一、评价方法一、评价方法二、龋病的好发部位二、龋病的好发部位三、现代人龋病流行情况三、现代人龋病流行情况四、龋病流行趋势四、龋病流行趋势第二节 龋病流行病学一、评价方法22一、评价方法一、评价方法患病率(患病率(prevalence rateprevalence rate):在调查或检查):在调查或检查时点或时期,一定人群中的患龋情况时点或时期,一定人群中的患龋情况发病率(发病率(incidenceincidence):某一特定观察期间内,):某一特定观察期间内,一定人群新发生龋病的频率一定人群新发生龋病的频率一、评价方法患病率(prevalence rate):在调查23 龋均:每个患者所患龋齿的均数龋均:每个患者所患龋齿的均数 DMF DMF(decayed-missing-filleddecayed-missing-filled)DMFT DMFT:受检人群中平均每个个体罹患龋齿的牙数受检人群中平均每个个体罹患龋齿的牙数 DMFS DMFS:受检人群中平均每个个体罹患龋齿的牙面数受检人群中平均每个个体罹患龋齿的牙面数 龋均:每个患者所患龋齿的均数24二、好发牙、好发牙面、好发部位 二、好发牙、好发牙面、好发部位 25龋病好发部位及牙面龋病好发部位及牙面 1.2.1.2.后牙后牙牙合牙合面窝沟龋面窝沟龋3.3.磨牙颊面沟龋磨牙颊面沟龋 4.4.牙颈部龋牙颈部龋 5.5.后牙邻面龋后牙邻面龋6.6.因阻生牙而致的邻面龋因阻生牙而致的邻面龋 7.7.前牙舌面窝龋前牙舌面窝龋 8.8.前牙邻面龋前牙邻面龋龋病好发部位及牙面 1.2.后牙牙合面窝沟龋26 不同牙齿解剖形态和生长部位的特点,龋病不同牙齿解剖形态和生长部位的特点,龋病在各牙的发生率出存在着差别。在各牙的发生率出存在着差别。龋病的好发牙齿龋病的好发牙齿 不同牙齿解剖形态和生长部位的特点,龋病在各27三、现代人龋病流行情况三、现代人龋病流行情况我国患龋率略有上升我国患龋率略有上升12121818岁年龄组患龋水平显著上升岁年龄组患龋水平显著上升发达国家龋病发病呈下降趋势发达国家龋病发病呈下降趋势发展中国家缓慢上升趋势发展中国家缓慢上升趋势三、现代人龋病流行情况我国患龋率略有上升28罹患率随国情而异罹患率随国情而异年龄(岁)年龄(岁)患龋率(患龋率(%)城市城市农村农村121248.3248.3240.8240.82151555.7055.7045.8945.89181858.2258.2249.5349.5335-4435-4464.5564.5559.9259.9265-7465-7465.0265.0264.2064.20我国我国 (19951995)罹患率随国情而异年龄(岁)患龋率(%)城市农村1248.3229由于人类有乳、恒两套牙齿,因此,由于人类有乳、恒两套牙齿,因此,龋患率虽基本规律随年龄而增加,龋患率虽基本规律随年龄而增加,也并非一味同步,而是有两次高潮:也并非一味同步,而是有两次高潮:第一次:第一次:6868岁岁 (乳牙(乳牙幼儿)幼儿)12 12岁左右最低。岁左右最低。渐增渐增2525岁左右开始趋于平稳岁左右开始趋于平稳 第二次:第二次:5050岁以上(老年)岁以上(老年)由于人类有乳、恒两套牙齿,因此,30第二章、龋第二章、龋 病病 病病 因因 (CariesCaries Etiology Etiology)第二章、龋 病 病 因 (Caries Etiology311 1、掌握:牙菌斑的三层结构特点;牙菌斑、掌握:牙菌斑的三层结构特点;牙菌斑与龋病的关系;龋病的病因。与龋病的关系;龋病的病因。2 2、了解:龋病的历史,龋病学说的内容。、了解:龋病的历史,龋病学说的内容。教学目的及要求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牙菌斑的三层结构特点;牙菌斑与龋病的关系;龋病的病32龋龋 齿齿 禹禹 (虫虫)虫虫齿齿龋 齿 禹 (虫)虫齿33外源性外源性理论理论化学化学(酸酸)学说学说寄生腐败学说寄生腐败学说内源性内源性理论理论体液学说体液学说活体学说活体学说虫牙学说虫牙学说化学细菌学说化学细菌学说现代四联因素论现代四联因素论蛋白溶解学说蛋白溶解学说蛋白溶解螯合学说蛋白溶解螯合学说龋病病因学说龋病病因学说外源性理论化学(酸)学说寄生腐败学说内源性理论体液学说活体学34虫牙学说虫牙学说BC 2000龋病病因学说龋病病因学说虫牙学说BC 2000龋病病因学说35龋病的临床表现及分类课件36虫牙学说虫牙学说(legend of worm)(legend of worm)亚述;巴比伦;埃及;印度;中国亚述;巴比伦;埃及;印度;中国虫牙学说(legend of worm)37BC 13241269 BC 13241269 殷墟甲骨文殷墟甲骨文龋龋BC 13241269 殷墟甲骨文龋38龋龋 齿齿 禹禹 (虫虫)虫虫齿齿龋 齿 禹 (虫)虫齿39虫牙学说虫牙学说内源性内源性理论理论体液学说体液学说活体学说活体学说龋病病因学说龋病病因学说虫牙学说内源性理论体液学说活体学说龋病病因学说40内源性理论内源性理论体液学说体液学说 龋病是由于辛辣和腐蚀性液体的内部龋病是由于辛辣和腐蚀性液体的内部作用而发生作用而发生 中医认为龋病是由于阴阳五行失调所致中医认为龋病是由于阴阳五行失调所致龋病病因学说龋病病因学说内源性理论体液学说龋病病因学说41活体学说活体学说 龋病是由牙内部发生的龋病是由牙内部发生的活体学说42外源性理论外源性理论近代自然科学的飞跃发展近代自然科学的飞跃发展 医学医学经验科学经验科学 实验科学实验科学龋病病因学说龋病病因学说外源性理论近代自然科学的飞跃发展经验科学 43虫牙学说虫牙学说内源性内源性理论理论体液学说体液学说活体学说活体学说外源性外源性理论理论化学化学(酸酸)学说学说寄生腐败学说寄生腐败学说龋病病因学说龋病病因学说虫牙学说内源性理论体液学说活体学说外源性理论化学(酸)学说寄44外源性理论外源性理论17171818世纪世纪 化学化学(酸酸)学说学说 无机酸无机酸 牙破坏牙破坏外源性理论1718世纪 化学(酸)学说无机酸 45龋病的临床表现及分类课件46H+healthy enamel prismsdemineralized enamel prismsH+healthy demineralized 47Anton van Leeuwenhook寄生腐败学说寄生腐败学说外源性理论外源性理论Anton van Leeuwenhook寄生腐败学说外源性48龋病与微生物活动密切相关龋病与微生物活动密切相关龋病与微生物活动密切相关49虫牙学说虫牙学说内源性内源性理论理论体液学说体液学说活体学说活体学说外源性外源性理论理论化学化学(酸酸)学说学说寄生腐败学说寄生腐败学说化学细菌学说化学细菌学说龋病病因学说龋病病因学说虫牙学说内源性理论体液学说活体学说外源性理论化学(酸)学说寄50化学细菌学说化学细菌学说1889 巴斯德 Pasteur蔗糖 乳酸微生物1890 WD.Miller 菌丛的化学作用 Chemico-parasitic theoryChemico-bacteria theory龋病病因学说龋病病因学说化学细菌学说1889 巴斯德 Pasteur蔗糖 51龋龋 微生物微生物龋 微生物521.No bacteria no cariesgermfree rats Sound teethBacteria seperated from cariesinoculated?1.No bacteria no cariesgermfr53Streptococci seperated from caries lesioninoculatedcaries2.Caries developed with bacteria inoculatedStreptococci seperated from ca543.Antibiotics inhibited cariesPenicillin cariesMcClure&Hewitt 19463.Antibiotics inhibited carie554.Bacteria found in all caries specimensCaries=lesion infected with bacteria microscopically4.Bacteria found in all carie56龋病的临床表现及分类课件57 微生物是龋病发生发展中的关微生物是龋病发生发展中的关键因素,没有微生物的参与就不会键因素,没有微生物的参与就不会有龋病的发生。有龋病的发生。微生物是龋病发生发展中的关键因素,没有58牙齿牙齿+面包面包/糖糖+唾液唾液 牙齿脱矿牙齿脱矿Miller实验实验牙齿牙齿+肉肉/脂肪脂肪+唾液唾液 牙齿不脱矿牙齿不脱矿牙齿牙齿+面包面包/糖糖+煮沸的煮沸的唾液唾液 牙齿不脱矿牙齿不脱矿 脱矿脱矿不脱矿不脱矿牙齿+面包/糖+唾液 牙齿脱矿Mill59细菌酵解碳水化合物产酸是龋病的病因细菌酵解碳水化合物产酸是龋病的病因细菌酵解碳水化合物产酸是龋病的病因60Healthy ToothSugarBacteria from plaqueAcidAcidDecayHealthy ToothSugarBacteria fro61化学细菌学说的评价化学细菌学说的评价化学细菌学说的评价化学细菌学说的评价总结了龋病发生中的主要因素:总结了龋病发生中的主要因素:l口腔微生物在产生酸方面的作用;口腔微生物在产生酸方面的作用;l微生物发酵碳水化合物底物;微生物发酵碳水化合物底物;l产生的酸导致牙矿物质溶解;产生的酸导致牙矿物质溶解;l第一次阐明了口腔微生物、食物、酸与龋病第一次阐明了口腔微生物、食物、酸与龋病 发生的关系,抓住了龋病发生的本质。发生的关系,抓住了龋病发生的本质。化学细菌学说的评价总结了龋病发生中的主要因素:62局限性:局限性:l未阐明牙面微生物的存在形式未阐明牙面微生物的存在形式l不能解释龋发生的特异性部位不能解释龋发生的特异性部位l不能解释龋发生的个体差异不能解释龋发生的个体差异l不能确定致龋的病原菌不能确定致龋的病原菌(非特异细菌感染非特异细菌感染)局限性:63蛋白溶解学说釉质中有机基质的存在釉质中有机基质的存在早期釉质龋多见于釉质有机基质丰富区早期釉质龋多见于釉质有机基质丰富区龋坏区中的色素沉着是蛋白分解所致龋坏区中的色素沉着是蛋白分解所致病理学的发展病理学的发展(proteolysis theory)蛋白溶解学说釉质中有机基质的存在病理学的发展(proteol64蛋白溶解学说蛋白溶解学说 由于蛋白的溶解作用,微生物通过釉质的由于蛋白的溶解作用,微生物通过釉质的有机途径侵入并使龋病发生有机途径侵入并使龋病发生 (先有有机物的分解后有无机物的脱矿先有有机物的分解后有无机物的脱矿)龋病病因学说龋病病因学说蛋白溶解学说 由于蛋白的溶解作用,微生物通过釉质的有机途径65虫牙学说虫牙学说内源性内源性理论理论体液学说体液学说活体学说活体学说外源性外源性理论理论化学化学(酸酸)学说学说寄生腐败学说寄生腐败学说蛋白溶解螯合学说蛋白溶解螯合学说化学细菌学说化学细菌学说蛋白溶解学说蛋白溶解学说龋病病因学说龋病病因学说虫牙学说内源性理论体液学说活体学说外源性理论化学(酸)学说寄66蛋白溶解蛋白溶解-螯合学说螯合学说有机成分降解有机成分降解螯合螯合矿物质溶解矿物质溶解(proteolysis-chelation theory)蛋白溶解-螯合学说有机成分降解螯合矿物质溶解(proteol67牙齿牙齿+唾液唾液 pH 无脱矿无脱矿螯合作用可能只在菌斑螯合作用可能只在菌斑pHpH回升到中性回升到中性时起很小的作用时起很小的作用牙齿+唾液 pH 无脱矿68宿主宿主微生物微生物食物食物时间时间现代四联因素论现代四联因素论龋病病因学说龋病病因学说宿主微生物食物时间现代四联因素论龋病病因学说69虫牙学说虫牙学说内源性内源性理论理论体液学说体液学说活体学说活体学说外源性外源性理论理论化学化学(酸酸)学说学说寄生腐败学说寄生腐败学说化学细菌学说化学细菌学说现代四联因素论现代四联因素论蛋白溶解学说蛋白溶解学说蛋白溶解螯合学说蛋白溶解螯合学说龋病病因学说龋病病因学说虫牙学说内源性理论体液学说活体学说外源性理论化学(酸)学说寄70龋病病因的新认识龋病病因的新认识生物膜生物膜(biofilm)(biofilm):各种细菌嵌于来:各种细菌嵌于来自其自身和自其自身和/或外界环境的胞外基质内,或外界环境的胞外基质内,而在固相界面上结成的有着三维立体而在固相界面上结成的有着三维立体结构的结构的微生态环境微生态环境龋病病因的新认识生物膜(biofilm):各种细菌嵌于来自71 牙菌斑牙菌斑(dental plaque)(dental plaque):细菌粘附于牙面或修复体上形成的细菌粘附于牙面或修复体上形成的生态环生态环境境,细菌在其中生长、繁殖和衰亡,并进行着,细菌在其中生长、繁殖和衰亡,并进行着复杂的物质代谢活动,在复杂的物质代谢活动,在条件适当时条件适当时,细菌的,细菌的代谢产物可造成牙体或牙周组织的破坏。代谢产物可造成牙体或牙周组织的破坏。龋病病因的新认识龋病病因的新认识 牙菌斑(dental plaque):龋病病因的新认识72菌斑致龋性:菌斑致龋性:菌斑位置菌斑位置(半封闭生态系半封闭生态系)产酸,产多糖能力产酸,产多糖能力长期长期/频繁与糖接触频繁与糖接触龋病病因的新认识龋病病因的新认识菌斑致龋性:龋病病因的新认识73牙菌斑(牙菌斑(dental plague)是釉质表面有机沉积物)是釉质表面有机沉积物(稠密的细菌层)(稠密的细菌层)牙菌斑是牙面菌斑的总称,分龈上菌斑和龈下菌斑牙菌斑是牙面菌斑的总称,分龈上菌斑和龈下菌斑龈上菌斑位于龈缘上方,主要为龈上菌斑位于龈缘上方,主要为G菌;龈下菌斑菌;龈下菌斑位于龈缘下方,以位于龈缘下方,以G菌为主菌为主龈上菌斑是未矿化的细菌性沉积物,由粘性基质龈上菌斑是未矿化的细菌性沉积物,由粘性基质(唾液糖蛋白和细菌的胞外聚合物)和嵌入其中的(唾液糖蛋白和细菌的胞外聚合物)和嵌入其中的细菌组成细菌组成牙菌斑可视为是细菌的微生态环境牙菌斑可视为是细菌的微生态环境牙菌斑(dental plague)是釉质表面有机沉积物(稠74牙菌斑的结构:牙菌斑的结构:白色或暗白色聚集物,厚度各异白色或暗白色聚集物,厚度各异菌斑结构有显著的部位性差异菌斑结构有显著的部位性差异平滑面菌斑和窝沟菌斑结构不同平滑面菌斑和窝沟菌斑结构不同牙菌斑的结构:白色或暗白色聚集物,厚度各异75使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到菌斑的基本结构使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到菌斑的基本结构使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到菌斑的基本结构使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到菌斑的基本结构有有有有3 3层:层:层:层:获得性膜;获得性膜;获得性膜;获得性膜;中间层;中间层;中间层;中间层;菌斑表层菌斑表层菌斑表层菌斑表层获得性膜是无细胞、无细菌的均质样结构,其获得性膜是无细胞、无细菌的均质样结构,其获得性膜是无细胞、无细菌的均质样结构,其获得性膜是无细胞、无细菌的均质样结构,其形成与唾液糖蛋白沉积有关形成与唾液糖蛋白沉积有关形成与唾液糖蛋白沉积有关形成与唾液糖蛋白沉积有关中间层呈栅栏状结构,与丝状菌形成菌斑支架中间层呈栅栏状结构,与丝状菌形成菌斑支架中间层呈栅栏状结构,与丝状菌形成菌斑支架中间层呈栅栏状结构,与丝状菌形成菌斑支架茵斑表层结构疏松,细菌种类复杂:茵斑表层结构疏松,细菌种类复杂:茵斑表层结构疏松,细菌种类复杂:茵斑表层结构疏松,细菌种类复杂:光滑面菌光滑面菌光滑面菌光滑面菌斑斑斑斑以以以以GG球菌和球菌和球菌和球菌和GG菌、丝状菌、螺旋体为主;菌、丝状菌、螺旋体为主;菌、丝状菌、螺旋体为主;菌、丝状菌、螺旋体为主;窝窝窝窝沟菌斑沟菌斑沟菌斑沟菌斑内以内以内以内以GG球菌、短杆菌为主球菌、短杆菌为主球菌、短杆菌为主球菌、短杆菌为主使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到菌斑的基本结构有3层:获得性膜;76平滑面菌斑平滑面菌斑菌斑菌斑-牙界面:细菌位于获得性膜上方牙界面:细菌位于获得性膜上方 细菌呈扇贝状排列于获得性膜表面细菌呈扇贝状排列于获得性膜表面中间层中间层 稠密微生物层:有球菌样微生物稠密微生物层:有球菌样微生物 菌斑体层:各种不同微生物构成呈丛状菌斑体层:各种不同微生物构成呈丛状 或丝状微生物排列呈栅栏状或丝状微生物排列呈栅栏状 平滑面菌斑77平滑面菌斑平滑面菌斑菌斑表层:结构松散,微生物差异大,有球菌斑表层:结构松散,微生物差异大,有球 菌、杆菌和菌、杆菌和丝状菌,形成玉米棒或麦穗样结构(链球菌丝状菌,形成玉米棒或麦穗样结构(链球菌附于丝状菌表面)。附于丝状菌表面)。细胞间基质:蛋白质(唾液糖蛋白)和细菌细胞外多糖。细胞间基质:蛋白质(唾液糖蛋白)和细菌细胞外多糖。平滑面菌斑78 窝沟菌斑窝沟菌斑 微生物种类有限微生物种类有限微生物种类有限微生物种类有限 以以以以GG球菌和短杆菌为主球菌和短杆菌为主球菌和短杆菌为主球菌和短杆菌为主 窝沟菌斑79牙菌斑的组成:牙菌斑的组成:80808080水和水和水和水和20202020固体物质固体物质固体物质固体物质固体物质固体物质固体物质固体物质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无机成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无机成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无机成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无机成分牙菌斑的组成:80水和20固体物质80葡萄糖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成分葡萄糖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成分碳水化合物的存在形式碳水化合物的存在形式 胞外聚合物:葡聚糖、果聚糖、杂多糖胞外聚合物:葡聚糖、果聚糖、杂多糖 细菌细胞壁肽聚糖和胞内糖原细菌细胞壁肽聚糖和胞内糖原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81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葡聚糖和果聚糖用作菌斑细菌代谢的葡聚糖和果聚糖用作菌斑细菌代谢的葡聚糖和果聚糖用作菌斑细菌代谢的葡聚糖和果聚糖用作菌斑细菌代谢的 碳水化合物贮库碳水化合物贮库碳水化合物贮库碳水化合物贮库葡聚糖具有促进细菌附着至牙面及细菌葡聚糖具有促进细菌附着至牙面及细菌葡聚糖具有促进细菌附着至牙面及细菌葡聚糖具有促进细菌附着至牙面及细菌 间选择性粘附的作用间选择性粘附的作用间选择性粘附的作用间选择性粘附的作用碳水化合物葡聚糖和果聚糖用作菌斑细菌代谢的82细菌蛋白质:葡糖基转移酶(细菌蛋白质:葡糖基转移酶(GTFGTF)唾液蛋白:淀粉酶、溶菌酶等唾液蛋白:淀粉酶、溶菌酶等龈沟液:龈沟液:IgGIgG、IgA IgA、IgM IgM蛋白质蛋白质细菌蛋白质:葡糖基转移酶(GTF)蛋白质83牙菌斑的形成和发育牙菌斑的形成和发育获得性膜形成和初期聚集获得性膜形成和初期聚集获得性膜形成和初期聚集获得性膜形成和初期聚集细菌迅速生长繁殖细菌迅速生长繁殖细菌迅速生长繁殖细菌迅速生长繁殖菌斑成熟菌斑成熟菌斑成熟菌斑成熟牙菌斑的形成和发育获得性膜形成和初期聚集84获得性膜形成获得性膜形成获得性膜:获得性膜:唾液蛋白或糖蛋白吸附至牙面(修复材料和唾液蛋白或糖蛋白吸附至牙面(修复材料和唾液蛋白或糖蛋白吸附至牙面(修复材料和唾液蛋白或糖蛋白吸附至牙面(修复材料和义齿)所形成的生物膜义齿)所形成的生物膜义齿)所形成的生物膜义齿)所形成的生物膜 清洁牙齿表面后清洁牙齿表面后清洁牙齿表面后清洁牙齿表面后20202020分钟即有获得性膜形成分钟即有获得性膜形成分钟即有获得性膜形成分钟即有获得性膜形成4 4 4 4小小小小时开始有细菌吸附时开始有细菌吸附时开始有细菌吸附时开始有细菌吸附获得性膜形成获得性膜:85获得性膜组成:获得性膜组成:蛋白质:甘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蛋白质:甘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碳水化合物:葡萄糖、半乳糖、葡糖胺碳水化合物:葡萄糖、半乳糖、葡糖胺脂肪:糖脂脂肪:糖脂获得性膜组成:蛋白质:甘氨酸、丝氨酸、谷氨酸86获得性膜功能:获得性膜功能:修复或保护釉质表面修复或保护釉质表面修复或保护釉质表面修复或保护釉质表面为釉质提供有选择的渗透性为釉质提供有选择的渗透性为釉质提供有选择的渗透性为釉质提供有选择的渗透性影响特异性口腔微生物对牙面的附着影响特异性口腔微生物对牙面的附着影响特异性口腔微生物对牙面的附着影响特异性口腔微生物对牙面的附着作为菌斑微生物的底物和营养作为菌斑微生物的底物和营养作为菌斑微生物的底物和营养作为菌斑微生物的底物和营养获得性膜功能:修复或保护釉质表面87菌斑附着菌斑附着不同细菌以不同速率吸附至获得性膜上不同细菌以不同速率吸附至获得性膜上最初附着至牙面的细菌为血链球菌最初附着至牙面的细菌为血链球菌牙面清洁后牙面清洁后8 8小时至小时至2 2天内细菌迅速生长天内细菌迅速生长菌斑附着不同细菌以不同速率吸附至获得性膜上88菌斑成熟菌斑成熟牙面清洁牙面清洁2天后菌斑开始形成直至成熟天后菌斑开始形成直至成熟微生物组成的动态变化微生物组成的动态变化 早期链球菌为主,随后厌氧菌和丝状菌增早期链球菌为主,随后厌氧菌和丝状菌增多,尤以放线菌增加明显多,尤以放线菌增加明显早期菌斑中链球菌、奈瑟菌和放线菌是主要早期菌斑中链球菌、奈瑟菌和放线菌是主要微生物微生物 厌氧菌韦永菌和梭状杆菌增加厌氧菌韦永菌和梭状杆菌增加 G菌如类杆菌、梭状杆菌和螺旋体增加菌如类杆菌、梭状杆菌和螺旋体增加菌斑成熟牙面清洁2天后菌斑开始形成直至成熟89菌斑微生物学菌斑微生物学龋病产生的重要条件:龋病产生的重要条件:牙表面比较隐蔽的部位牙表面比较隐蔽的部位保持高浓度的致病菌保持高浓度的致病菌致龋菌持续发挥损害作用致龋菌持续发挥损害作用 菌斑介导菌斑介导菌斑微生物学龋病产生的重要条件:90无菌鼠实验无菌鼠实验无微生物不会发生龋病无微生物不会发生龋病只在饲以碳水化合物饮食的动物中发生只在饲以碳水化合物饮食的动物中发生造成龋病损害的微生物均能代谢蔗糖产酸造成龋病损害的微生物均能代谢蔗糖产酸不是所有能产酸的微生物均能致龋不是所有能产酸的微生物均能致龋 微生物与龋病微生物与龋病无菌鼠实验微生物与龋病91 龋病发病期间,牙菌斑内变链、放线菌和龋病发病期间,牙菌斑内变链、放线菌和乳杆菌数量增加,血链球菌和韦永菌减少乳杆菌数量增加,血链球菌和韦永菌减少 常见的致龋微生物包括链球菌属、乳杆菌常见的致龋微生物包括链球菌属、乳杆菌属和放线菌属属和放线菌属 致龋微生物致龋微生物 龋病发病期间,牙菌斑内变链、放线菌和乳杆菌数量增加,92链球菌属链球菌属1.1.血链球菌血链球菌2.2.变形链球菌组变形链球菌组3.3.轻链球菌轻链球菌链球菌属1.血链球菌93 最早在牙面定居的细菌之一,最常分离的菌种最早在牙面定居的细菌之一,最常分离的菌种最早在牙面定居的细菌之一,最常分离的菌种最早在牙面定居的细菌之一,最常分离的菌种利用蔗糖产生细胞外多糖,促进菌斑形成和细利用蔗糖产生细胞外多糖,促进菌斑形成和细利用蔗糖产生细胞外多糖,促进菌斑形成和细利用蔗糖产生细胞外多糖,促进菌斑形成和细菌聚集菌聚集菌聚集菌聚集对动物有致龋性,无证据显示其为人类致龋菌对动物有致龋性,无证据显示其为人类致龋菌对动物有致龋性,无证据显示其为人类致龋菌对动物有致龋性,无证据显示其为人类致龋菌可能与窝沟龋发生有关可能与窝沟龋发生有关可能与窝沟龋发生有关可能与窝沟龋发生有关血链球菌血链球菌血链球菌血链球菌 最早在牙面定居的细菌之一,最常分离的菌种血链球菌94分型:分型:按菌壁抗原成分分按菌壁抗原成分分8种血清亚型:种血清亚型:a-h 按生化反应分为按生化反应分为5种生物型:种生物型:-按碱基(按碱基(GC)成分分型)成分分型变链(变链(c、e、f)和茸毛链球菌()和茸毛链球菌(d、g、h)与)与人类龋病关系密切人类龋病关系密切致龋性:产酸性、耐酸性和吸附作用(蔗糖)致龋性:产酸性、耐酸性和吸附作用(蔗糖)变形链球菌组变形链球菌组分型:变形链球菌组95轻链球菌轻链球菌无研究证实其与龋病正相关无研究证实其与龋病正相关轻链球菌贮存胞内多糖,使菌斑在缺轻链球菌贮存胞内多糖,使菌斑在缺乏碳水化合物情况下继续产酸乏碳水化合物情况下继续产酸轻链球菌无研究证实其与龋病正相关96乳杆菌属乳杆菌属包括包括G兼性和专性厌氧杆菌兼性和专性厌氧杆菌龋活跃者口腔内乳杆菌数量大,患龋严龋活跃者口腔内乳杆菌数量大,患龋严重程度加重,数量增加重程度加重,数量增加饮食中蔗糖含量增高,有蔗糖滞留部位饮食中蔗糖含量增高,有蔗糖滞留部位或有龋洞存在的部位数量增加或有龋洞存在的部位数量增加某些乳杆菌导致动物窝沟龋,对人类致某些乳杆菌导致动物窝沟龋,对人类致龋作用弱,牙本质龋龋作用弱,牙本质龋乳杆菌属包括G兼性和专性厌氧杆菌97G杆状或丝状,主要有内氏放线菌、粘性放杆状或丝状,主要有内氏放线菌、粘性放线菌和衣氏放线菌线菌和衣氏放线菌在龈下菌群和人类根面龋菌斑中最常分离到在龈下菌群和人类根面龋菌斑中最常分离到在龈上菌斑中所占比例大在龈上菌斑中所占比例大放线菌属放线菌属G杆状或丝状,主要有内氏放线菌、粘性放线菌和衣氏放线菌放线98牙菌斑的物质代谢牙菌斑的物质代谢 糖代谢、蛋白质代谢和无机物代谢糖代谢、蛋白质代谢和无机物代谢l糖代谢是菌斑细菌致龋的基础糖代谢是菌斑细菌致龋的基础l糖分解代谢(糖酵解)产生乳酸,牙面脱矿糖分解代谢(糖酵解)产生乳酸,牙面脱矿l糖合成代谢形成胞内多糖(贮存能源和毒力因糖合成代谢形成胞内多糖(贮存能源和毒力因子)和胞外多糖(促进细菌粘附)子)和胞外多糖(促进细菌粘附)牙菌斑的物质代谢 糖代谢、蛋白质代谢和无机物代谢99牙菌斑的致龋性牙菌斑的致龋性牙菌斑内的产酸代谢活动是产生龋病损害的直接原牙菌斑内的产酸代谢活动是产生龋病损害的直接原牙菌斑内的产酸代谢活动是产生龋病损害的直接原牙菌斑内的产酸代谢活动是产生龋病损害的直接原因(菌斑深层缺氧环境厌氧链球菌)因(菌斑深层缺氧环境厌氧链球菌)因(菌斑深层缺氧环境厌氧链球菌)因(菌斑深层缺氧环境厌氧链球菌)唾液的缓冲作用难以到达菌斑深层,菌斑内产生的唾液的缓冲作用难以到达菌斑深层,菌斑内产生的唾液的缓冲作用难以到达菌斑深层,菌斑内产生的唾液的缓冲作用难以到达菌斑深层,菌斑内产生的酸在局部持续发挥作用酸在局部持续发挥作用酸在局部持续发挥作用酸在局部持续发挥作用菌斑致龋性的两种理论菌斑致龋性的两种理论菌斑致龋性的两种理论菌斑致龋性的两种理论 特异性菌斑学说:龋病由特异性致病菌所致特异性菌斑学说:龋病由特异性致病菌所致特异性菌斑学说:龋病由特异性致病菌所致特异性菌斑学说:龋病由特异性致病菌所致 非特异性菌斑学说:主要致龋因素为菌斑数量非特异性菌斑学说:主要致龋因素为菌斑数量非特异性菌斑学说:主要致龋因素为菌斑数量非特异性菌斑学说:主要致龋因素为菌斑数量牙菌斑的致龋性牙菌斑内的产酸代谢活动是产生龋病损害的直接原因100 饮饮 食食 因因 素素 饮 食 因 素101流行病调查资料显示食糖消耗和龋病流行呈流行病调查资料显示食糖消耗和龋病流行呈正相关正相关动物试验和人类观察蔗糖的致龋能力最强动物试验和人类观察蔗糖的致龋能力最强碳水化合物是龋病发生的物质基础碳水化合物是龋病发生的物质基础碳水化合物与菌斑基质的形成有关,也是菌碳水化合物与菌斑基质的形成有关,也是菌斑中细菌的主要能源斑中细菌的主要能源一、蔗糖和其他碳水化合物一、蔗糖和其他碳水化合物流行病调查资料显示食糖消耗和龋病流行呈正相关一、蔗糖和其他碳102蔗糖的致龋作用机理:细菌能利用碳水化合物蔗糖的致龋作用机理:细菌能利用碳水化合物(蔗糖)代谢产生酸,并合成细胞外多糖和细(蔗糖)代谢产生酸,并合成细胞外多糖和细胞内多糖胞内多糖所产的有机酸有利于产酸和耐酸菌的生长和牙所产的有机酸有利于产酸和耐酸菌的生长和牙体硬组织的脱矿体硬组织的脱矿多糖能促进细菌在牙面的粘附和积聚,并在外多糖能促进细菌在牙面的粘附和积聚,并在外源性糖缺乏时,提供能量来源源性糖缺乏时,提供能量来源蔗糖的致龋作用机理:细菌能利用碳水化合物(蔗糖)代谢产生酸,103其他碳水化合物与龋病其他碳水化合物与龋病 单糖、双糖易被致龋菌代谢产酸单糖、双糖易被致龋菌代谢产酸进食频率与龋病发病关系进食频率与龋病发病关系 进食频率越高,龋病活跃性越显进食频率越高,龋病活跃性越显著著其他碳水化合物与龋病104牙萌出前,蛋白质对牙齿发育发挥营养作用牙萌出前,蛋白质对牙齿发育发挥营养作用牙萌出后,蛋白质对龋病发生所起局部作用牙萌出后,蛋白质对龋病发生所起局部作用二、蛋白质二、蛋白质牙萌出前,蛋白质对牙齿发育发挥营养作用二、蛋白质105三、脂肪三、脂肪有利于抗龋有利于抗龋三、脂肪有利于抗龋106氟:氟化羟磷灰石增强釉质对脱矿的抵抗性氟:氟化羟磷灰石增强釉质对脱矿的抵抗性氟:氟化羟磷灰石增强釉质对脱矿的抵抗性氟:氟化羟磷灰石增强釉质对脱矿的抵抗性氟化物抗龋机制氟化物抗龋机制氟化物抗龋机制氟化物抗龋机制 氟对釉质羟磷灰石的作氟对釉质羟磷灰石的作氟对釉质羟磷灰石的作氟对釉质羟磷灰石的作 对菌斑细菌的作用对菌斑细菌的作用对菌斑细菌的作用对菌斑细菌的作用 对釉质表面的作用对釉质表面的作用对釉质表面的作用对釉质表面的作用四、矿物质四、矿物质氟:氟化羟磷灰石增强釉质对脱矿的抵抗性四、矿物质107l磷酸盐磷酸盐 降低釉质羟磷灰石的溶解性降低釉质羟磷灰石的溶解性 促进再矿化、缓冲有机酸促进再矿化、缓冲有机酸 改建获得性膜改建获得性膜l微量元素与痕量元素微量元素与痕量元素磷酸盐108宿宿 主主宿 主109牙齿和牙弓的形态:体现牙面对龋病的敏感牙齿和牙弓的形态:体现牙面对龋病的敏感牙齿和牙弓的形态:体现牙面对龋病的敏感牙齿和牙弓的形态:体现牙面对龋病的敏感性,如窝沟处较易患龋性,如窝沟处较易患龋性,如窝沟处较易患龋性,如窝沟处较易患龋牙齿的排列:牙列不齐、拥挤和牙重叠等有牙齿的排列:牙列不齐、拥挤和牙重叠等有牙齿的排列:牙列不齐、拥挤和牙重叠等有牙齿的排列:牙列不齐、拥挤和牙重叠等有滞留区存在的部位滞留区存在的部位滞留区存在的部位滞留区存在的部位牙的理化性质、钙化程度和微量元素含量如牙的理化性质、钙化程度和微量元素含量如牙的理化性质、钙化程度和微量元素含量如牙的理化性质、钙化程度和微量元素含量如矿化不良的牙较易患龋,而矿化程度较好、矿化不良的牙较易患龋,而矿化程度较好、矿化不良的牙较易患龋,而矿化程度较好、矿化不良的牙较易患龋,而矿化程度较好、组织内含氟量适当的牙抗龋力较强组织内含氟量适当的牙抗龋力较强组织内含氟量适当的牙抗龋力较强组织内含氟量适当的牙抗龋力较强牙牙牙齿和牙弓的形态:体现牙面对龋病的敏感性,如窝沟处较易患龋牙110无机成分:无机成分:Ca、P、磷酸盐、重碳酸盐、磷酸盐、重碳酸盐有机成分:蛋白质、少量脂肪和痕量碳有机成分:蛋白质、少量脂肪和痕量碳水化合物水化合物唾液在正常情况下作用:机械清洗作用唾液在正常情况下作用:机械清洗作用减少细菌的积聚;唾液成分的抑菌、中减少细菌的积聚;唾液成分的抑菌、中和抗酸作用、抗溶作用和抗酸作用、抗溶作用唾液(唾液(0.7-1.5L/天)天)无机成分:Ca、P、磷酸盐、重碳酸盐唾液(0.7-1.5L/111涎液的量和质发生变化时,均可影响龋患率涎液的量和质发生变化时,均可影响龋患率口干症或有涎液分泌减少的患者龋患率明显增加口干症或有涎液分泌减少的患者龋患率明显增加颌面部放射治疗患者可因涎腺被破坏出现多发龋颌面部放射治疗患者可因涎腺被破坏出现多发龋当涎液中乳酸量增加或重碳酸盐含量减少也有利当涎液中乳酸量增加或重碳酸盐含量减少也有利于龋的发生于龋的发生涎液的量和质发生变化时,均可影响龋患率112非特异性免疫:粘膜屏障、唾液和龈沟液成分非特异性免疫:粘膜屏障、唾液和龈沟液成分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唾液抗体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唾液抗体和血清抗体)和血清抗体)变链与龋病:以变链各种抗原成分作为疫苗进变链与龋病:以变链各种抗原成分作为疫苗进行主动免疫防龋行主动免疫防龋免疫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粘膜屏障、唾液和龈沟液成分免疫113影响龋病发生发展的其他因素影响龋病发生发展的其他因素影响龋病发生发展的其他因素114 影响龋病发生发展的其他因素影响龋病发生发展的其他因素年龄年龄性别性别种族种族家族与遗传家族与遗传地理因素地理因素 影响龋病发生发展的其他因素年龄115龋病的发生过程较长,从初期龋到临床形成龋龋病的发生过程较长,从初期龋到临床形成龋洞一般需洞一般需1.5-2年年只有致龋细菌、适宜的环境和易感宿主同时存只有致龋细菌、适宜的环境和易感宿主同时存在相当长的时间,才可能产生龋坏在相当长的时间,才可能产生龋坏时间因素在龋病发生中具有重要意义时间因素在龋病发生中具有重要意义时间时间龋病的发生过程较长,从初期龋到临床形成龋洞一般需1.5-2年116虫牙学说虫牙学说内源性内源性理论理论体液学说体液学说活体学说活体学说外源性外源性理论理论化学化学(酸酸)学说学说寄生腐败学说寄生腐败学说化学细菌学说化学细菌学说现代四联因素论现代四联因素论龋病病因的新认识龋病病因的新认识蛋白溶解学说蛋白溶解学说蛋白溶解螯合学说蛋白溶解螯合学说龋病病因学说龋病病因学说虫牙学说内源性理论体液学说活体学说外源性理论化学(酸)学说寄117 小结及复习思考题小结及复习思考题龋病可以称为牙齿硬组织的什么感染性疾病?龋病可以称为牙齿硬组织的什么感染性疾病?A.A.病毒病毒 B.B.衣原体衣原体 C.C.真菌真菌 D.D.支原体支原体 E.E.细菌细菌 小结及复习思考题118化学细菌学说中酸的来源是什么?化学细菌学说中酸的来源是什么?A.A.蛋白质分解后产生的氨基酸蛋白质分解后产生的氨基酸 B.B.食物中的碳酸等无机酸食物中的碳酸等无机酸 C.C.唾液腺分泌的酸性唾液唾液腺分泌的酸性唾液 D.D.细菌分泌的无机酸细菌分泌的无机酸 E.E.食物经细菌酵解后产生的有机酸食物经细菌酵解后产生的有机酸化学细菌学说中酸的来源是什么?119 以下哪项不是现代龋病病因学四联因素以下哪项不是现代龋病病因学四联因素论中的内容:论中的内容:A.A.宿主宿主 B.B.食物食物 C.C.细菌细菌 D.D.氟浓度氟浓度 E.E.时间时间 以下哪项不是现代龋病病因学四联因素论中的内容:120Thank Thank you!you!Thank you!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