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苏轼及其文学家族-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1644398 上传时间:2024-07-12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章-苏轼及其文学家族-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第4章-苏轼及其文学家族-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第4章-苏轼及其文学家族-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4章 苏轼及其文学家族苏轼的文学影响:苏轼的文学影响:1.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公认的文坛领袖。2.苏轼统合儒释道思想,形成既热爱生活又超脱达观的人生态度,对当时及后世文人具有极大影响。3.苏轼的诗文笔力纵横,穷极变幻,笔锋犀利,富有理趣。他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拓展了词的艺术表现力,确立了词体若干新的审美类型。4.苏轼还以其恢弘的气度和杰出的文化艺术修养,团结和培育了一大批文人,在其周围形成了“苏门六学士”等文人集团,为北宋文学艺术的繁荣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第一节第一节 苏轼的苏轼的思想和文学主张思想和文学主张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乌台诗案乌台诗案 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乌台诗案”发生于元丰二年(1079年),时御史何正臣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移职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御史李定曾也指出苏轼四大可废之罪。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8(一)哲学思想1,儒释道三家思想对苏轼影响很大,但苏轼没有构建起独立、系统的思想体系,经常混用概念,义理斑驳不纯,因此受到后人批判。2.苏轼坚持以儒家的行健进取思想来试图建立事功或修身养性,这使他的文章重视通经致用,充满积极入世的精神;在遭遇挫折、人生艰难之际,苏轼能融合佛老,以超旷委化、豁达随缘的心态从容面对人生的苦难;佛教的忏罪思想又使苏轼自觉反观内心、真诚忏悔。3.苏轼试图构建自己的哲学思想,他吸收道家“清静无为”、“齐物”,佛教“无住生心”、“随缘”等思想,又以儒家的进取、立德、守中等思想为主干,这一愿望没有实现,但可以令苏轼能够泰然应对一切处境。4.同时,苏轼思想体系、核心思想观点上的矛盾,是形成其诗文丰富思想内容和多彩艺术风格的重要原因。(二)文学思想与学术观念苏轼的文学思想根植于他的哲学思想。1.“道艺两进”苏轼的哲学思想的核心概念是“道”,指的是宇宙自然之规律。学以致用是修“道”的最终归宿,苏轼强调“才艺”为“道”的途径,提出“以一含万”来取得诗意境界的跃升。2.诗文创作要随物赋形,妙尽形理苏轼认为创作不应有思维定势,而应如水流一般无常形,能够根据事物当下的情状作出最贴切的描写。也因此,苏轼推崇文学之“理”与“真”、“空”、“静”等境界,推崇诗文平淡自然、独得神韵的意境。3.“重德崇道”苏轼强调“道”“德”等命题对于文学艺术之“文”的支配、引领作用,认为“有德者必有言,非有言也,德之发于口者也”,这种“德”即是“合道”的境界。4.“出新意于法度之中”苏轼认为学艺须从规矩入手,在熟练掌握之后才谈得上出新。苏轼强调掌握每一艺术门类的法度,是自由创造的基础,同时又必须超越法度而臻于自由境界。5.苏轼的文学思想亦具有矛盾新,这典型地反映出宋代士人上下求索探讨文道关系的艰辛努力,也为后世文学家、理学家等士人群体探讨文道关系提供了理论参照,为宋代文学理论的繁荣做了准备。第二节第二节“三苏三苏”文章文章苏洵及其子苏轼、苏辙 苏洵(10091066年),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一)苏洵1.苏洵强调文须“有为而作”,因此重视评论史事,为现实政治寻找历史的根据和借鉴。2.苏洵文章根柢于纵横家、兵家学说,目的在于总结、研究古人“已往成败之迹”,以经世致用为旨归。3.文章写作有战国策士之风,往往反复言说,纵横铺陈,指事析理深刻细微,议论犀利,在宋文中独具风格。4.书启赠序之作往往情真意切,往复吞吐,气势雄劲,具有与其策论、史论文章不一样的风格。六国(节选)苏洵六国(节选)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储欣评注苏老泉集卷一:“谓此悲六国乎?非也。刘六符来求地,岁币顿增,五城十城之割,如水就下,直易易耳。借古伤今,淋漓深痛,文钞谓忽人正论,犹花似雾中看也。”(二)苏轼1.苏轼的政论文、史论文、游记叙事文与辞赋等成就最高:(1)政论文、史论文大多语言明快,气势雄浑;立论高远,说理严谨犀利透辟,议论精妙。(2)游记叙事文,在叙述游历、记载风物时,往往把大量笔墨放在阐发哲理上,将叙事、议论和抒情相结合,颇具理论思辨性。记承天夜游苏轼记承天夜游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在辞赋、四六(骈文)中融入散体文,使文章增强了疏宕萧散之气,具有了诗歌的优美意境。前赤壁赋(节选)苏轼前赤壁赋(节选)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清代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上:欲写受用现前无边风月,欲借吹洞萧者发出一段悲感,然后痛陈其胸前一片空阔了悟。风月不死,先生不亡也。储欣唐宋十大家全集录东坡全集录:行歌笑傲,愤世嫉邪。2.苏轼文章中往往渗透着创作主体的情感旨趣,这一点在各类文章题材中均有体现。3.苏轼文章长于创新,表达自由。在流转多变中贯穿着作者创新求奇的艺术追求,常常于平中出奇,出人意料。这正是苏轼追求的“道法自然”在文章方面的表现。4.“破体”特色使用多种问题的表现手法来抒情表志,如在“记”体文章中添加抒情、议论,而“论”体文章中又常有叙事成分。(三)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谏事而被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宰相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著有栾城集等行于世。苏辙散文的主要风格为平稳淡泊而时见波澜疏宕。1.与苏轼相比,更有层次分明、穷尽事理、寓意深刻的特点。2.写景文疏宕有致,风神洒落,简洁凝练。黄州快哉亭记苏辙黄州快哉亭记苏辙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十一:“前幅握定快哉二字洗发;后幅俱从谪居中生意。文势汪洋,笔力雄壮。读之令人心胸旷达,宠辱都忘。”沈德潜唐宋八大家文读本卷二十六:“金玉锦绣,五燕大烹,满往非病,中无自得之实也。空室蓬户,跪食饮水,满往非乐,不亏天性之真也。子由虽未几此,而见能及之,借题发挥,真觉触处皆是。第三节第三节 苏轼诗歌苏轼诗歌 苏轼诗歌现存两千七百余首,题材、内容以及审美取向呈现丰富多变的特点,前期诗歌风格豪健清雄,后期清旷简远、自然平淡。一、诗歌题材与内容1.苏轼以“空”“静”的哲学思想作为“诗眼”,能够把不为人所注意的题材纳入诗歌描写范围,并加以剪裁提炼。2.苏轼认为物类是平等的,没有大小之分。诗人要“游于物之外”,以一种泛功利的态度观赏当下的每一个事物,一切事物都可以成为审美的对象,成为丰富的诗材。3.重视文学的社会功用,强调“有为而作”。二、苏轼诗歌的艺术追求(艺术特点)(一)“求物之妙”1.抓住独特之处,刻画事物的属性和本质。这典型地表现在苏轼的咏物诗和风景诗中,苏轼精通画理,因此在许多写景诗中追求“诗中有画”的效果。并且强调诗篇要抓住事物的“理”,凸显其本质、规律及其蕴含的意义。2.善于描写瞬息万变的景物以展现变化的过程,使得诗歌写景、叙事富有动感美。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二)郁勃、自然、豪放1.苏轼重视反映社会生活,将丰富的社会现实内容、深刻的社会洞察力,与作者体恤黎元、关注民瘼的儒者情怀相交织,又以流畅自然的表达方式抒写出来。2.苏轼的诗歌,往往以饱满的情思注入抒情客体,达到主客体的有机统一,使作者的情感志向借助客体充分地表达出来。(三)“理趣”苏轼将他对宇宙人生的思考、社会人生的深刻体察都写入作品之中,从而外显为“理趣”之美。和子由渑池怀旧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三、苏轼诗歌影响苏轼的诗歌开拓了诗歌表现领域,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拓深了诗歌的审美意蕴和审美类型,宋诗的理趣化、学问化、议论化特征在苏轼的诗歌中表现的非常突出。第四节第四节 苏轼词的艺术成就苏轼词的艺术成就北宋中晚期政治腐败、经济凋敝、民生困苦,处于其中的苏轼也遭遇了重大的人生苦痛和政治挫折,但也因此使苏轼的词独成风貌,成为苏轼最有创造性、突破性的文学体裁。一、艺术风格苏词风格多样,总体偏向于豪放雄奇。1.豪放词气势雄奇,境界阔大,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对世态炎凉的认识融合到词中,直抒胸臆,寄托豪情。“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宋)俞文豹吹剑录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2.婉约词继承词体的“言情”传统与“佑欢佐酒”功能,情致深婉、清丽纯正。3.“以诗为词”,展现“理趣”。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二、影响 苏轼的创作指出了词的“向上一路”,实现了对传统词的超越,在词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1.提高宋词格调。以苏词为代表的北宋文人词,一改柳永词的世俗风韵,将宋词的格调进行了大幅度的提升,这其中既有技法观念上的飞跃,更有来自于个人人格赋予其文学作品的高洁品格与自由高蹈的精神境界。2.苏轼的词既有鲜明的“以诗为词”的“破体”倾向。苏词在传统题材、艺术风格及写作技巧诸多方面都做出了大的突破,一如其诗,包蕴广泛,题材丰富,情感多样。苏轼在词作中广泛地反映生活和表达各种情感志向,与传统词相比,极大地丰富了词体的抒写空间。3.拓展了宋词的文化功能。(1)苏词突破了词作内容上的“闺情”“相思”“近色”等传统藩篱,借鉴诗歌中常见的“言志”功用来抒情表意;(2)融入个人的人生体验和哲思体悟;(3)取儒、释、道思想来消解人生的无奈、挫折和苦痛,最终实现对外在痛苦体验的情感超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