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演示稿教学课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41611519 上传时间:2024-07-09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3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演示稿教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演示稿教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演示稿教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1.3受纳(纳污)水域的规模:受纳(纳污)水域的规模:1.3.11.3.1河流以多年平均流量或平水期流量划分:河流以多年平均流量或平水期流量划分:大河大河 150m150m3 3/s/s中河中河 15 15150m150m3 3/s/s小河小河 15m15m3 3/s/s1.3.21.3.2湖泊(水库)按枯水期的水面积和平均水深划分:湖泊(水库)按枯水期的水面积和平均水深划分:当平均水深10m时:当平均水深10m时:大湖(库):大湖(库):25km2;中湖(库):中湖(库):2.525km2;小湖(库):小湖(库):2.5km2。大湖(库):大湖(库):50km2;中湖(库):中湖(库):550km2;小湖(库):小湖(库):1,表明该水质参数超过了,表明该水质参数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规定的水质标准,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3.6.2.2自净利用指数法1、一般水质因子的自净利用指数计算公式:2、DO因子的自净利用指数计算公式:3、pH值的自净利用指数计算公式:当Pi,j1时说明污染物i在j点利用的自净能力没有超过允许的比例;否则说明超过允许利用的比例,这时Pi,j的值即为允许利用的倍数。脚标为h的项是现状值,脚标为s的项是评价标准限值。3.7水环境质量标准3.7.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3.7.1.1水域功能和标准的分类水域环境功能: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3.7.1.2水质常规监测项目及标准限值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中常规项目(水温、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的标准限值重点是类水域水质标准限值;除水温、pH值外,其它单位均为mg/L。3.7.1.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中常规项目的监测分析方法3.7.2地下水质量标准3.7.2.1标准的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卤水。3.7.2.2地下水质量分类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高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3.7.2.3地下水水质监测的频率(次)和项目监测频率(次)不得少于每年二次(丰、枯水期)。监测项目为: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大肠菌群,以及反映本地区主要水质问题的其它项目。3.7.2.43.7.2.4地下水质量单组分评价的方法和原则地下水质量单组分评价的方法和原则1 1、地下水质量单组分评价的方法同河流。、地下水质量单组分评价的方法同河流。2 2、采用单项组分评价地下水质量时应遵循的原则:、采用单项组分评价地下水质量时应遵循的原则:(1 1)按本标准所列分类指标,划分为五类,代号与)按本标准所列分类指标,划分为五类,代号与类别代号相同;类别代号相同;(2 2)不同类别标准值相同时,从优不从劣;)不同类别标准值相同时,从优不从劣;例:挥发性酚类例:挥发性酚类、类标准值均为类标准值均为0.001mg/L0.001mg/L,若水质,若水质分析结果为分析结果为0.001mg/L0.001mg/L时,应定为时,应定为类,不定为类,不定为类。类。(3 3)使用两次以上的水质分析资料进行评价时,可)使用两次以上的水质分析资料进行评价时,可分别进行地下水质量评价,也可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全年分别进行地下水质量评价,也可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全年平均值和多年平均值或分别使用多年的枯水期、丰水期平平均值和多年平均值或分别使用多年的枯水期、丰水期平均值进行评价。均值进行评价。(4 4)单项组分评价方法与地表水单项水质参数评价)单项组分评价方法与地表水单项水质参数评价方法相同。方法相同。3.7.3海水水质标准 按照海域的不同适用功能和保护目标,海水水质分为四类。3.7.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3.7.4.1标准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现有单位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排放管理。按照国家综合排放标准与国家行业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的原则,有行业废水排放标准的执行行业废水排放标准,行业标准没有包括的污水排放特征因子,采用本标准。在本标准颁布后,新增加国家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行业,按其适用范围执行相应的国家水污染物行业排放标准,不再执行本标准。3.7.4.2标准分级:(1)排入GB3838类水域(划定的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和排入GB3097中二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一级标准。(2)排入GB 3838中、类水域和排入GB3097中三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二级标准。(3)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执行三级标准。(4)排入未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必须根据排水系统出水受纳水域的功能要求,分别执行“(1)”和“(2)”的规定。3.7.4.33.7.4.3污染物按性质及控制方式进行的分类:第一类污染物;第二类污染物。3.7.4.4污染物排污口设置的有关要求;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设排放口监测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达到本标准要求(采矿行业的尾矿坝出水口不得视为车间排放口)。第二类污染物,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达到本标准要求。3.7.4.53.7.4.5新、改、扩建项目按年限执行不同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的有关规定;在本标准中,以2019年12月31日之前和2019年1月1日起为时限,对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规定了不同的执行标准。对于2019年12月31日之前建设(包括改、扩建)的单位,水污染物的排放必须同时执行标准中规定的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2019年12月31日之前建设单位)和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2019年12月31日之前建设单位)。2019年1月1日起建设(包括改、扩建)的单位,水污染物的排放必须同时执行标准中规定的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2019年1月1日后建设的单位)和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2019年1月1日后建设单位)。建设(包括改、扩建)项目的建设时间,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批准日期为准划分。对于排放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污水,除执行本标准外,还须符合GB8703-88辐射防护规定。3.7.4.6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4 4、地面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地面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14.1河流、湖泊、河口、海湾和近海水体的环境水力河流、湖泊、河口、海湾和近海水体的环境水力学基本特征及相应的调查方法:学基本特征及相应的调查方法:4.1.1 4.1.1 河流河流4.1.1.14.1.1.1河道水流形态的基本分类河道水流形态的基本分类1 1、恒定均匀流、恒定均匀流2 2、非恒定流、非恒定流3 3、设计年最枯时段径流量、设计年最枯时段径流量年最枯时段径流量的设计频率一般多采用年最枯时段径流量的设计频率一般多采用50%50%与与75%75%95%95%之间;统计的时段长可以分为枯水期平均流量、最之间;统计的时段长可以分为枯水期平均流量、最枯月平均流量(或连续最枯枯月平均流量(或连续最枯3030天平均流量)、连续最枯天平均流量)、连续最枯7 7天平均流量。天平均流量。4.1.1.24.1.1.2河流断面流速计算方法:河流断面流速计算方法:河流断面流速计算方法:河流断面流速计算方法:1 1、既有水文资料收集利用、既有水文资料收集利用 2 2、断面流速实测、断面流速实测 3 3、用水力学公式计算、用水力学公式计算4.1.1.34.1.1.3水质的混合作用与计算方法:水质的混合作用与计算方法:水质的混合作用与计算方法:水质的混合作用与计算方法:1 1、水质的混和作用、水质的混和作用水质混合是流动水体单元相互掺混的过程,包括分子水质混合是流动水体单元相互掺混的过程,包括分子扩散、紊动扩散、剪切离散等分散过程及其联合作用。扩散、紊动扩散、剪切离散等分散过程及其联合作用。(1 1)分子扩散:服从费克()分子扩散:服从费克(FickFick)定律)定律(2 2)紊动扩散:流体中由水流的脉动引起的质点分)紊动扩散:流体中由水流的脉动引起的质点分散现象散现象(3 3)剪切离散:由于脉动平均流速在空间分布不均)剪切离散:由于脉动平均流速在空间分布不均匀引起的分散现象匀引起的分散现象2 2、混和系数(扩散参数)的计算方法:、混和系数(扩散参数)的计算方法:(1 1)经验公式计算;)经验公式计算;(2 2)水力学模型率定。)水力学模型率定。4.1.2湖泊4.1.2.1湖泊水文情势概述湖泊与水库均有深水型与浅水型之分,水面形态有宽阔型的,也有窄条型的。对深水湖泊水库而言,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出现温度分层现象,在水库里由于洪水携带泥沙入库等有可能造成异重流现象。1、湖泊蓄水量的变化任一时刻湖泊的水量平衡可写为下式W入=W出+W损W 式中各要素是随时间而变的,要研究湖泊蓄水量的变化规律,实质上就是研究式中各要素的变化规律及相互间影响。2、湖泊的动力特征(1)湖流:湖流系指湖水在水力坡度力、密度梯度力、风力等作用下产生沿一定方向的流动。(2)湖水混合:湖水混合的方式分紊动混合与对流混合。(3)波浪:湖泊中的波浪主要是由风引起的,所以又称风浪。(4)波漾:湖中水位有节奏的升降变化,称为波漾或定振波。湖水运动影响湖水温度、化学成分与湖中水生生物的变化与分布,影响物质的沉淀与分布,还影响溶解氧进入湖水从而影响湖泊的自净能力。3、水温湖泊水温受湖面以上气象条件(主要是气温与风)、湖泊容积和水深以及湖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具有时间与空间的变化规律,比较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与垂直变化。通常水温的垂向分布有三个层次,上层温度较高,下层温度较低,中间为过渡带,称为温跃层。湖泊水温是否分层,区别方法较多,比较简单而常用的是通过湖泊水体交换的次数指标和经验性标准来判别。=年总入流量/湖泊总容积=一次洪水总量/湖泊总容积根据、取值可分为:稳定分层型、混合型和临时混合型。4、湖泊、水库蓄水量的确定(1)分丰、平、枯代表年确定蓄水量(2)年内分丰、平、枯水期确定蓄水量(3)根据各统计时段平均水深与水面积计算蓄水量 4.1.3河口与海湾4.1.3.1河口、海湾及陆架浅海的环境特点所谓河口,是指入海河流受到潮汐作用的一段河段,又称感潮河段。它与一般河流最显著的区别是受到潮汐的影响。海湾相对来说有比较明确的形态特征,是海洋凸入陆地的那部分水域,分为闭塞型和开敞型海湾。1、江河的淡水径流在河口水域淡水径流对于盐度,对于密度的分布起着极为重要作用。河口区是海水与河流淡水相互汇合和混合之处,一般情况下淡的径流水因密度较海水小,于表层向外海扩展,逐渐与海水混合,而高盐度的海水从底层楔入河口,形成河口盐水楔。沿着河口段的盐度分布(a)盐水楔河口(b)部分混合河口,(c)充分混合河口2、潮汐与潮流 河口海湾的基本水流形态:在河口海湾等近海水域,潮流对污染物的输移和扩散起主要作用。潮流是内外海潮波进入沿岸海域和海湾的变形而形成的浅海特有的潮波运动形态。4.2常用环境水文特征值获取的基本方法 4.2.1常用的水环境现状调查方法有三种,即搜集资料法、现场实测法、遥感遥测法。4.2.2河流环境水文特征值调查的方法可分为:4.2.2.1现场实测法;4.2.2.1水文站资料收集利用法;4.2.2.1分析计算法(判图法、公式计算法)。4.3不利水文条件的分析4.3.1根据水质、水量条件,选择最不利于建设项目废水排放的水期;4.3.2在最不利的水期内,确定最不利的水质预测时段(如连续最枯7天、最枯月等);4.3.3确定不利水文条件下预测时期的水文特征值,如:流量及保证率等。4.4水污染源分类4.4.1 以排放方式分类:4.4.1.1点源:产生的源点和进入环境的位置固定;4.4.1.2面源:产生的源点和进入环境的位置不固定(也称非点源)。4.4.2 按污染物性质分类:4.4.2.1持久性污染物:进入环境不易降解的污染物(如重金属等);4.4.2.2非持久性污染物:进入环境易降解的污染物(如有机物);4.4.2.3酸碱度(常以pH值计);4.4.2.4热效应(造成天然水体的水温变化)。4.5污染源调查的方法以搜集现有资料为主,必要时补充现场调查及实测。4.5.1点源调查4.5.1.1调查的原则:点源调查的深度根据评价等级及其与建设项目的关系而定。4.5.1.2调查的内容:1、点源的排放特点。2、污水排放特征数据。3、项目用排水状况。4、项目废水、污水处理状况及处理设施运行情况。4.5.24.5.2非点源调查非点源调查4.5.2.14.5.2.1调查原则:非点源调查基本上采用搜集资料的调查原则:非点源调查基本上采用搜集资料的方法,一般不进行实测。方法,一般不进行实测。4.5.2.24.5.2.2非点源调查内容:非点源调查内容:1 1、工业类非点源污染源。原料、燃料、废料、废弃工业类非点源污染源。原料、燃料、废料、废弃物的堆放位置(主要污染源要绘制污染源平面位置图)、物的堆放位置(主要污染源要绘制污染源平面位置图)、堆放面积、堆放形式、(几何形状、堆放厚度)、堆放点堆放面积、堆放形式、(几何形状、堆放厚度)、堆放点的地面铺装及其保洁程度、堆放物的遮盖方式等;排放方的地面铺装及其保洁程度、堆放物的遮盖方式等;排放方式、排放去向与处理情况,说明非点源污染物是有组织的式、排放去向与处理情况,说明非点源污染物是有组织的汇集还是无组织的漫流;是集中后直接排放还是处理后排汇集还是无组织的漫流;是集中后直接排放还是处理后排放;是单独排放还是与生产废水或生活污染水合并排放等;放;是单独排放还是与生产废水或生活污染水合并排放等;根据现有实测数据、统计报表以及根据引起非点源污染的根据现有实测数据、统计报表以及根据引起非点源污染的原料、燃料、废料、废弃物的成分及物理、化学、生物化原料、燃料、废料、废弃物的成分及物理、化学、生物化学性质选定调查的主要水质参数,并调查有关排放季节、学性质选定调查的主要水质参数,并调查有关排放季节、排放时期、排放浓度及其变化等方面的数据。排放时期、排放浓度及其变化等方面的数据。2、其他非点污染源。对于山林、草原、农地非点污染源,应调查有机肥、化肥、农药的施用量,以及流失率、流失规律、不同季节的流失量等。对于城市非点源污染,应调查雨水径流特点、初期城市暴雨径流的污染物数量。4.5.3、污染源采样分析的方法 按照GB 89782019的规定执行。4.5.4、污染源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对搜集到的和实测的污染源资料进行检查,找出相互矛盾和错误之处,并予以更正。资料中的缺漏应尽量填补。将这些资料按污染源排入地表水的顺序及水质因子的种类列成表格,找出评价水体的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4.64.6河流、湖泊、河口、海湾和近海水体水质监测取样河流、湖泊、河口、海湾和近海水体水质监测取样点位的布设方法点位的布设方法 4.6.14.6.1河流河流河流河流4.6.1.14.6.1.1采样垂线的布设方法采样垂线的布设方法1 1、小河流在主流(中泓)布设一条采样垂线。、小河流在主流(中泓)布设一条采样垂线。2 2、大中型河流根据河宽按下方法布设采样垂线:、大中型河流根据河宽按下方法布设采样垂线:(1 1)河宽小于)河宽小于5050米时,在取样断面上各距岸边米时,在取样断面上各距岸边1/31/3水水面宽处,设一条采样垂线,共设面宽处,设一条采样垂线,共设2 2条。条。(2 2)河宽大于)河宽大于5050米时,在取样断面的主流(中泓)米时,在取样断面的主流(中泓)和距两岸不小于和距两岸不小于5 5米并有明显水流处,各设一条采样垂线,米并有明显水流处,各设一条采样垂线,共设共设3 3条。条。(3 3)特大型河流根据预测需要,应在排污口一侧(半特大型河流根据预测需要,应在排污口一侧(半江)增设采样垂线。江)增设采样垂线。4.6.1.24.6.1.2采样垂线上水质采样点的布设方法采样垂线上水质采样点的布设方法1 1、小河流在采样垂线、小河流在采样垂线1/21/2水深处,设置水质采样点。水深处,设置水质采样点。2 2、大中型河流、大中型河流:采样垂线水深不足采样垂线水深不足1 1米时,水质采样点设置同小河流;米时,水质采样点设置同小河流;采样垂线水深为采样垂线水深为1 15 5米,在水面下米,在水面下0.50.5米处设水质采样米处设水质采样点;点;采样垂线水深大于采样垂线水深大于5 5米时,在水面下米时,在水面下0.50.5米和河底以上米和河底以上0.50.5处各设一个水质采样点。处各设一个水质采样点。4.6.1.34.6.1.3取样方法取样方法三级评价:取断面混合样。三级评价:取断面混合样。二级评价:一般应取垂线混合样,如不需进行污染带及二级评价:一般应取垂线混合样,如不需进行污染带及超标水域预测时,也可取断面混合样。超标水域预测时,也可取断面混合样。一级评价:每个水质采样点均应采样分析。一级评价:每个水质采样点均应采样分析。4.6.1.44.6.1.4采样频次采样频次每个水期采样一次,每次连续每个水期采样一次,每次连续3 34 4天。天。4.6.2河口4.6.2.1采样垂线与采样点的布设同河流。4.6.2.2取样方法同河流。4.6.2.3采样频次每个水期调查一次,每次应分大潮期和小潮期共计调查两天,每个潮期内应采集一天内的高、低潮两份水样。4.6.34.6.3湖泊、水库湖泊、水库4.6.3.14.6.3.1采样垂线的布设采样垂线的布设1 1、大、中型湖泊水库:当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小于、大、中型湖泊水库:当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小于50000m50000m3 3/d/d时:一级评价每一个时:一级评价每一个1 12.5km2.5km2 2布设一个采样布设一个采样垂线;二级评价每垂线;二级评价每1.51.53.5km3.5km2 2布设一个采样垂线;三级布设一个采样垂线;三级评价每评价每2 24km4km2 2布设一个采样垂线。布设一个采样垂线。当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大于当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大于50000m50000m3 3/d/d时:一级评时:一级评价每价每3 36km6km2 2布设一个采样垂线;二、三级评价每布设一个采样垂线;二、三级评价每4 47km7km2 2布设一个采样垂线。布设一个采样垂线。2 2、小型湖泊水库:当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小于、小型湖泊水库:当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小于50000m50000m3 3/d/d时:一级评价每时:一级评价每0.50.51.5km1.5km2 2布设一个采样垂布设一个采样垂线;二、三级评价每线;二、三级评价每1 12km2km2 2布设一个采样垂线。布设一个采样垂线。当建设污水排放量大于当建设污水排放量大于50000m50000m3 3/d/d时:各级评价每时:各级评价每0.50.51.5km1.5km2 2布设一个采样垂线。布设一个采样垂线。4.6.3.24.6.3.2采样点的布设采样点的布设大、中型湖泊、水库,当平均水深小于大、中型湖泊、水库,当平均水深小于10m10m时,取样时,取样点设在水面下点设在水面下0.5m0.5m处,但此点距底不应小于处,但此点距底不应小于0.5m0.5m。当平。当平均水深大于等于均水深大于等于10m10m时,首先要根据现有资料查明此湖泊时,首先要根据现有资料查明此湖泊(水库)有无温度分层现象,如无资料可供利用,应先测(水库)有无温度分层现象,如无资料可供利用,应先测水温。在采样垂线水面以下水温。在采样垂线水面以下0.5m0.5m处测水温,以下每隔处测水温,以下每隔2m2m水深测一个水温值,如发现两点间温度变化较大时,应在水深测一个水温值,如发现两点间温度变化较大时,应在这两点间酌量加测几点的水温,目的是找到斜温层。找到这两点间酌量加测几点的水温,目的是找到斜温层。找到斜温层后,在水面下斜温层后,在水面下0.5m0.5m及斜温层以下,距底及斜温层以下,距底0.5m0.5m以上以上处各取一个水样。小型湖泊、水库,当平均水深小于处各取一个水样。小型湖泊、水库,当平均水深小于10m10m时,在水面下时,在水面下0.5m0.5m并距底不小于并距底不小于0.5m0.5m处设一取样点;处设一取样点;当平均水深大于等于当平均水深大于等于10m10m时,在水面下时,在水面下0.5m0.5m处和水深处和水深10m10m并距底不小于并距底不小于0.5m0.5m处各设一取样点。处各设一取样点。4.6.3.34.6.3.3取样方法取样方法对于小型湖泊、水库,水深小于对于小型湖泊、水库,水深小于10m10m时,每个采样垂时,每个采样垂线取一个水样;如水深大于等于线取一个水样;如水深大于等于10m10m时,则一般只取一个时,则一般只取一个垂线混合样,在上下层水质差别较大时,可不进行混合。垂线混合样,在上下层水质差别较大时,可不进行混合。大、中型湖泊、水库,各采样垂线上不同深度的水样大、中型湖泊、水库,各采样垂线上不同深度的水样均不混合。均不混合。4.6.3.4 4.6.3.4 采样频次采样频次每期调查一次,每次调查三至四天,至少有一天对所每期调查一次,每次调查三至四天,至少有一天对所有已选定的水质参数取样分析,其他天数根据预测需要,有已选定的水质参数取样分析,其他天数根据预测需要,配合水文测量对拟预测的水质参数取样。配合水文测量对拟预测的水质参数取样。表层溶解氧和水温每隔表层溶解氧和水温每隔6 6小时测一次,并在调查期内小时测一次,并在调查期内适当检测藻类。适当检测藻类。4.6.44.6.4、水质调查取样需注意的特殊情况水质调查取样需注意的特殊情况 4.6.4.1 4.6.4.1 对设有闸坝受人工控制的河流,其流动状况,对设有闸坝受人工控制的河流,其流动状况,在排洪时期为河流流动;用水时期,如用水量大则类似河在排洪时期为河流流动;用水时期,如用水量大则类似河流,用水量小则类似狭长形水库;在蓄水期也类似狭长形流,用水量小则类似狭长形水库;在蓄水期也类似狭长形水库。这种河流的取样断面、取样位置、取样点的布设及水库。这种河流的取样断面、取样位置、取样点的布设及水质调查的取样次数等可参考前述河流、水库部分的取样水质调查的取样次数等可参考前述河流、水库部分的取样原则酌情处理。原则酌情处理。4.6.4.2 4.6.4.2 在我国的一些河网地区,河水流向、流量经在我国的一些河网地区,河水流向、流量经常变化,水流状态复杂,特别是受潮汐影响的河网,情况常变化,水流状态复杂,特别是受潮汐影响的河网,情况更为复杂。遇到这类河网,应按各河段的长度比例布设水更为复杂。遇到这类河网,应按各河段的长度比例布设水质采样、水文测量断面。至于水质监测项目、取样次数、质采样、水文测量断面。至于水质监测项目、取样次数、断面上取样垂线的布设可参照前述河流、河口的有关内容。断面上取样垂线的布设可参照前述河流、河口的有关内容。调查时应注意水质、流向、流量随时间的变化。调查时应注意水质、流向、流量随时间的变化。4.7单项水质参数评价方法的应用单项水质参数评价方法的应用4.7.1评价工作的原则评价工作的原则水质现状评价主要采用文字分析与描述,并辅以数学模式计算的方法进行。4.7.2评价依据评价依据国家现行各种水环境质量标准及项目所在地的水域功能要求,采用较多的是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19)。不同的水域和不同的水体使用功能可采用相关水质标准,如:海湾水质应采用海水水质标准(GB3097-2019);地下水应采用地下水质标准(GB/T14848-93);景观娱乐用水应采用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12941-91)等。环评所采用的评价标准,需报经项目所在地主管环保局审查并行文确认。4.7.2评价因子选择评价因子选择水质指标的选择涉及三个方面1、工程废水排放的主要特征污染物;2、对纳污水体污染影响危害大的水质因子;3、国家和地方水环境管理要求严格控制的水污染因子。4.7.3监测数据处理监测数据处理4.7.3.1极值法:某水质因子的监测数据量少,水质浓度变幅大;4.7.3.2均值法:某水质因子的监测数据量多,水质浓度变幅较小;4.7.3.3内梅罗法:某水质因子有一定的监测数据量,水质浓度变幅较大。常采用内梅罗法计算水质现状评价因子的监测统计代表值,其计算公式为:式中:C某水质监测因子的内梅罗值;C极某水质监测因子的实测极值;C均 某水质监测因子的算术平均值。测次测次1 12 23 34 45 5DODO(mg/Lmg/L)8.708.707.607.608.208.207.807.807.107.10例:因子 C极=7.10mg/L;C均=7.88mg/L;C内=7.50mg/L 测测次次1 12 23 34 45 5CODCODCrCr(mg/Lmg/L)14.114.115.215.219.719.717.817.816.516.5因子 C极=19.7mg/L;C均=16.7mg/L;C内=18.3mg/L例:采用均值法、极值法、内梅罗法,计算表中水质因子的标准指数Si值(计算中:DOf=468/(31.6+T),T为水温,水质浓度的单位为:mg/L)测测次次因子因子1 12 23 34 45 5水水质质标标准准DODO5.705.706.506.504.204.204.404.406.506.505.005.005.465.464.204.204.874.870.8870.8872.442.441.231.23BODBOD5 53.203.203.103.105.105.104.404.405.405.404.004.004.244.245.405.404.854.851.061.061.351.351.211.21(均值)(极值)(内梅内值)(均值)(极值)(内梅罗值)CiSiCiCiSiSi、总量控制5.1总量控制指标的分配方法国家对主要指标(如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实行全国总量控制,根据各省市的具体情况,将指标分解到各省市,再由省市分解到地(市)州,最终控制指标下达到县。为了更科学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全国组织对主要河流的水环境容量和主要城市的大气环境容量进行测算,使全国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更加科学合理。按国家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环境影响评价的任务之一,就是在核算污染物排放量的基础上提出工程污染物总量控制建议指标,污染物总量控制建议指标应包括国家规定的指标和项目的特征污染物。5.25.2国家规定的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国家规定的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5.2.1“5.2.1“九五九五”以前的指标:化学需氧量、石油类、氰化物、以前的指标:化学需氧量、石油类、氰化物、汞、镉、铅、砷、六价铬;汞、镉、铅、砷、六价铬;5.2.25.2.2现行指标:化学需氧量,氨氮。现行指标:化学需氧量,氨氮。5.35.3提出总量控制建议指标的方法提出总量控制建议指标的方法在环境影响评价中提出的项目污染物总量控制建议指标必在环境影响评价中提出的项目污染物总量控制建议指标必须满足以下要求:须满足以下要求:符合达标排放的要求符合达标排放的要求。某些特征污染物不。某些特征污染物不能实现达标排放时,不能用能实现达标排放时,不能用不达标的排污源强分析计算总量控不达标的排污源强分析计算总量控制建议指标。制建议指标。符合相关环保要求符合相关环保要求,并满足,并满足比总量控制更严比总量控制更严的环境保护要求。的环境保护要求。技术上可行,通过技术改造可以实现达标技术上可行,通过技术改造可以实现达标排放。排放。5.45.4总量控制因子的选择总量控制因子的选择5.4.15.4.1国家明确规定的总量控制因子国家明确规定的总量控制因子5.4.25.4.2项目污水排放的特征污染物及受纳水体环境敏感的项目污水排放的特征污染物及受纳水体环境敏感的水质因子水质因子5.4.35.4.3地方环境保护管理要求严格控制的水质因子地方环境保护管理要求严格控制的水质因子6 6、环境保护措施环境保护措施 熟悉主要的污水处理方法及各自特点:熟悉主要的污水处理方法及各自特点:6.16.1工业废水处理方法类型工业废水处理方法类型 废水、污水废水、污水处理技术分类处理技术分类按作用原理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生按作用原理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生物法四大类。物法四大类。按处理程度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按处理程度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一级处理预处理;一级处理预处理;二级处理主体处理,一般达到排放标准;二级处理主体处理,一般达到排放标准;三级处理深度处理,主要以水回用及资源化利用三级处理深度处理,主要以水回用及资源化利用为目标。为目标。实际废水处理往往是多种技术组合。实际废水处理往往是多种技术组合。6.2工业废水的物理处理方法调节:通过调节池均匀水质水量,便于稳定处理;事故池;隔滤:格栅、栅网去除大颗粒物;过滤去除微细悬浮物;沉淀(沉砂)利用重力去除固体物质隔油利用油的比重比水小,自然上浮后去除。6.3工业废水的化学处理方法中和处理:酸、碱中和;化学沉淀处理:投药进行絮凝沉淀等,如对含重金属的废水处理等。氧化还原处理:药剂法、电化学法、光化学法。6.4工业废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混凝澄淀浮选(气浮)活性炭吸附离子交换6.5工业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也称接触氧化法)厌氧生物处理(包括缺氧)法:生物处理是处理有机废水的最主要、最普遍的方法,其运行费用较低。它本身可以按需求组合,如A-O法(厌氧好氧法)等。实际上还经常和物理、物化等方法组合。Thank you拯畏怖汾关炉烹霉躲渠早膘岸缅兰辆坐蔬光膊列板哮瞥疹傻俘源拯割宜跟三叉神经痛-治疗三叉神经痛-治疗 拯畏怖汾关炉烹霉躲渠早膘岸缅兰辆坐蔬光膊列板哮瞥疹傻俘源拯割宜跟三叉神经痛-治疗三叉神经痛-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