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一九四二》的审美分析

上传人:L** 文档编号:241600425 上传时间:2024-07-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影《一九四二》的审美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电影《一九四二》的审美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电影《一九四二》的审美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影一九四二的审美分析 摘要电影一九四二主要讲述了1942年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一场浩劫。古老的“逃荒”主题奠定了整部电影的情感主线,也掀起了冯氏电影的新亮点。电影改编自刘震云的温故一九四二,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抗战争的相持阶段。冯小刚对于中国人性格深处“奴性”的剖析以及对于“走下去”的希冀和“活下去”的信念的展现成为本部电影最为动人之处。本文拟从电影的情感主线对生存的抉择与冯氏电影的新亮点以及“逃荒”主题下的奴性与希冀展开讨论。 关键词一九四二;冯小刚;逃荒 电影一九四二围绕着两条主线展开叙事:一方面,张国立饰演的东家和冯远征饰演的佃户等人共同踏上了逃荒的道路;两个完全不同背景的家庭走到了一起,对生的渴望和对政府的仇恨交织在他们心中。另一方面,国民政府的各级官员相互推诿责任,由于对生命的漠视不仅加重了灾难,也加速了自己的灭亡。 一、生存的抉择与冯氏电影的新亮点 行走在漫漫原野上的灾民们如同一只只蚂蚁,无法预知自己的未来,他们的每一次抉择都关系着他们的生存。在这部电影中,笔者感受到了当代中国电影的生命活力,一张张崭新的面孔出现在电影中意味着一缕缕新鲜的血液注入中国电影的历史长河中。 (一)“逃荒”路上的生存抉择 进入到21世纪,冯小刚拍摄的电影作品开始出现重大转型。或许在集结号和唐山大地震之前,中国的电影观众很难想象一部苦情灾难片能够抵挡花团锦簇的大片对观众的吸引力。事实却是,唐山大地震在暑期档上映时创造了25天就高达6亿的票房奇迹,这使得冯小刚决定将筹拍达18年之久的灾难片一九四二投入到2012年的贺岁档。 在影片的开始,冯远征饰演的瞎鹿在回答孩子“爹,啥是逃荒”的问题时,只说了一句:“没有吃的了,出门寻吃!”就在一瞬间将数百万灾民的惨状展现出来,以至于当亚德里安布劳迪饰演的记者白修德拍摄到“狗吃人”的景象时,观众对于灾荒的认识更为直接、更为现实。这就如同电影的主题曲中所唱:“生命如蚁兽,麻木比所有悲伤都深刻。”作者和导演想要在电影文本中表达的绝不仅仅是“逃荒”的故事,而是在讲述一个民族最不应该忘却的一次灾难。或许这场灾难中有几分自然的偶然,但我们必须承认这部电影更多的是在讲述一个古老的问题:这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 面对着无法躲避的自然灾难,政府选择了漠视,官员选择了推诿,士兵选择了保命,学生选择了出卖自己。当星星将自己带出的猫主动交出来时,当星星要求喝一碗猫肉汤时,当星星撕毁手中的书本去烧火时,所有的文明都显得那样苍白无力。逃荒路上每一个人的选择都是真实人性的展现,正是血淋淋的现实一次次提醒着观众:“逃荒”路上没有人,有的只是一只只无法决定自己未来命运的“蚂蚁”。 (二)冯氏电影的新亮点 当好莱坞大片充斥着中国电影市场时,很多人都担心中国电影的前途和命运。这一方面是因为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冲击着中国传统电影产业,深蕴其后的则是文化的冲突。“所谓文化弱化的、世俗化的宗教形式本身并非一种实质或现象,它指的是一种客观的海市蜃楼,缘自至少两个群体以上的关系。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群体都不可能独自拥有一种文化:文化是一个群体接触并观察另一群体时所发现的氛围。”1在对比中,我们认识到了不同文明体系的差异,也深刻理解了某一文化类型的自我特征。进入到21世纪,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走向,也带来了中国电影的新面孔。 在电影一九四二中,笔者欣喜地看到了两大亮点:首先,冯小刚成功地突破了唐山大地震带给他的“煽情”评价,转而采取娓娓叙事的讲述手法,在故事的不断发展中完成了这部电影。长期以来,与张艺谋等“大师级”导演对比,冯小刚始终徘徊在叫好与叫座的沟壑之中。就近年来的冯氏电影而言,他一直在尝试着拍摄一些商业意味不那么浓厚的电影,比如集结号唐山大地震。其中,需要我们加以认真对待的是唐山大地震,在这部电影中“亲情被地震灾难的暴力撕裂又在地震中弥合的悲剧,其潜文本是对儒家伦理合法性的叩问”2。这种思考说明,冯小刚作为一位已经在事业上达到巅峰的导演尝试着从早期的幽默路线中转型出来。我们也看到冯小刚在电影一九四二的拍摄中逐渐加入国际化的元素。紧随张艺谋、陈凯歌大胆采用外籍演员之后,冯小刚在自己的新作中聘请了两位奥斯卡影帝亚德里安布劳迪、蒂姆罗宾斯。虽然受制于电影剧情的限制,两位影帝未能尽显风采,但冯小刚尝试走向国际化的倾向十分明显。这也正是冯氏电影的又一大亮点。 二、“逃荒”主题下的奴性与希冀 历时18年,这部被冯小刚寄予厚望的电影最终得到了华谊兄弟公司的支持。作为一部云集了国内影视圈大腕和两位奥斯卡影帝的巨制,导演冯小刚对电影的定位却非贺岁片。如何理解导演对于电影的定位是我们理解这部作品的关键,借用小说中对1942年旱灾的结论:“中华民族的奴性导致了历史悲剧的一再上演。” (一)奴性的民族性格 电影一九四二为观众讲述了发生在1942年的那场大旱灾,近千万人流离失所,数百万人成为漫漫“逃荒”路上的冤魂。面对着民众的苦难,国民政府不仅赈灾不力,反而大肆征收军粮,最终导致了这场前所未有的人间惨剧。对于万千灾民来说,灾难和死亡是他们生活中惟一的存在。当他们缓缓行进在“逃荒”之路上,另一场灾难的降临彻底摧毁了他们心中惟一残存的渴望:天空中轰炸机在攻击撤退的中国军队时,将中国难民作为了主要的参照物。那些本该为民众带来保护的士兵们,在一夕之间成了烧杀抢掠的“强盗”。在反复的画面冲击中,中华民族灵魂深处的劣根性才一次又一次暴露出来。那些士兵的残忍,那些灾民的自私,那些官员的贪婪,都在导演的镜头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河南大旱灾带给数百万灾民的饥饿令所有人的感觉都已然迟钝,“逃荒”路上的艰辛在磨碎肉体的同时也消磨着人的意志。当导演将自己的镜头对准那些从灾难中活下来的人时,他们所讲述的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悲惨的故事,在最短的一瞬间使得那些曾经被遗忘、被忽视的记忆碎片重又出现在人们的记忆中。电影绝不仅仅是商业运作模式的手段而已,它更是一门展示人类心灵世界的艺术。因此,它必须承担属于自己的历史责任。电影一九四二就是在完成这一使命和责任,它力图对历史上那些给人们留下绝大伤痛的记忆进行修复。于是,我们在电影中看到了花枝和栓柱的奉献,为了孩子能活命、为了保住孩子的风车,他们二人或是将自己贱卖,或是丢了性命。在电影中,那些被自然的灾害压迫的人们,那些被社会的苦难折磨的人们,向观众讲述自己的故事;在电影中,那些奔波在“逃荒”路上的人们,那些穿梭在生死之间的人们,向孩子讲述自己的遭遇。或许这种讲述有几分残忍,或许这种讲述是对人性的漠视。但我们必须承认,只有让这些默默死去的人讲出自己的故事,他们才能找寻到自己的尊严,他们才能走出心灵的伤害。导演正是希望用这样一种方式,唤起今天的我们对生命的尊重。 一九四二是一部表达作者和导演对生命敬畏的电影,一九四二是一部讲述中国人苦难历史的电影。无论是何者都最终凝定为对中国人奴性的反思。因此,笔者认为这部电影所表达的情感绝不仅仅是对逝去的个体生命的哀悼,它所哀怜的是被饥饿所折磨、被苦难所伤害的中国人,他们的奴性与其说是文化造就的,更应说是现实赐予的。 (二)“走下去”的希冀和“活下去”的信念 “一九四二的结构方式独特,有三条主线,一个村庄的饥饿与逃荒、国民政府的行为方式、记者白修德采访和拯救行动。这三条线索,最终因为几百万灾民共同的悲惨命运,凝而为一,使影片显出了与众不同的戏剧张力。”3这是一部需要观众有良好心理承受能力才能欣赏的电影,或许电影的主题并非罕见,但导演的呈现方式却是少有的。画面中残缺的肢体、横飞的血肉、凄惨的呻吟冲击着观众的感官,这是一部带着创痛、饥饿和血泪的电影。因此,当笔者在观看1942时更多的是感受到了一种脱离了生死的苦痛,导演仿佛是为向那些逝去的生命致敬。他所表达的敬意与他所表达的哀思应是我们这个民族给自己同胞的一声道歉。正如电影的宣传海报上写的:“走下去”“活下去”。 电影所讲述的故事在普通百姓的逃难岁月与政府官员的“救灾”间不断穿梭。电影提供给观众的就是这样一个我们需要的精神家园。冯小刚在电影一幕幕的切换中穿插了时间和离开的路程,这是在以最为直观的方式告诉观众灾民们在不断走下去,而支撑他们完成这一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就是“走下去”的希冀。在艰辛的逃难之路上,灾民们所有微妙复杂的情感都能得到真诚的回应。事实上,“走下去”并不是所有灾民真正的目的,他们所希望和追求的是“活下去”。因此,只要他们还能“走下去”就有“活下去”的可能。但“活下去”的希望却是那么渺小,以至于人们会抛弃自己所有的尊严。在电影1942中,有一个镜头让所有人经历着心灵的震撼:星星自愿卖身换取小米。女孩的牺牲不仅是对自我的放逐,也是对家人的眷顾。原来饥饿的折磨远比死亡来得更为可怕,当一个人遭遇饥饿的困扰时,从此就踏上了结果早已注定的毫无希望的一生。正是因为经历了这一场艰辛的“逃荒”和亲人的离去,张国立饰演的老东家做出了最为惊人的决定:他要往回走。在回家的路上,他的妻子、儿媳、孙子、佃户或死或逃,只剩下他一个人还在前行。对于他而言,“走下去”的希冀和“活下去”的信念都已然变得毫无意义。因为,活着对他而言就是一个绝妙的讽刺。因此,他决定回家。当路上的人问他时,他坚毅地答道:“就是死,也要死得离家近一点。”于是,他成了滚滚逃荒洪流中逆向行走的惟一一人。 三、结语 曾有人这样评价冯小刚的人物选择:“冯小刚影片中的一些人物为生活茫然奔走着,他们自动或被迫依附于平面化、物质化的社会存在:既在感官生活的直白浅显之中体会生存,又在这种生存的面上忘却生命中的缺失。”4正是这样的人物构成了中国社会的万千姿态,正是这样的生活铸就了中国历史的百年沧桑。这正是冯氏电影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既是中国传统社会塑造的,也是冯小刚自己确定的。 参考文献 1美弗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420. 2王小平.灾难暴力与亲情撕裂“缝合”的悲剧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12. 3纸媒谈电影OL.http:/viewspace.php?uid=7272724&do=blog&id=1815620,2012-11-29. 4周南平,钱晓田.艺术等同于人生J.扬州大学学报,2011. 作者简介田虎,男,陕西绥德人,硕士,三峡大学艺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民乐及民族民间音乐。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分类 > 其它学术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