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工程ppt课件-2.3底水锥进

上传人:txadgkn****dgknqu... 文档编号:241582391 上传时间:2024-07-06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602.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藏工程ppt课件-2.3底水锥进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油藏工程ppt课件-2.3底水锥进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油藏工程ppt课件-2.3底水锥进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节 底水锥进n n在许多油田的开发实践中,气水锥进是一个严在许多油田的开发实践中,气水锥进是一个严在许多油田的开发实践中,气水锥进是一个严在许多油田的开发实践中,气水锥进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它的出现将使产油量显著下降。所重的问题,它的出现将使产油量显著下降。所重的问题,它的出现将使产油量显著下降。所重的问题,它的出现将使产油量显著下降。所以,控制或至少延缓气水锥进是十分重要的。以,控制或至少延缓气水锥进是十分重要的。以,控制或至少延缓气水锥进是十分重要的。以,控制或至少延缓气水锥进是十分重要的。n n在有底水的油藏中,油藏开采以前,水位于油在有底水的油藏中,油藏开采以前,水位于油在有底水的油藏中,油藏开采以前,水位于油在有底水的油藏中,油藏开采以前,水位于油层的下部,油位于油层的上部。如果在含油部层的下部,油位于油层的上部。如果在含油部层的下部,油位于油层的上部。如果在含油部层的下部,油位于油层的上部。如果在含油部分钻一口生产井进行采油以后,打开层段下面分钻一口生产井进行采油以后,打开层段下面分钻一口生产井进行采油以后,打开层段下面分钻一口生产井进行采油以后,打开层段下面将形成半球状的势分布,如下图所示。将形成半球状的势分布,如下图所示。将形成半球状的势分布,如下图所示。将形成半球状的势分布,如下图所示。第三节 底水锥进在许多油田的开发实践中,气水锥进是一个严重1n n由于垂向势梯度由于垂向势梯度由于垂向势梯度由于垂向势梯度 的影响,油水接触的影响,油水接触的影响,油水接触的影响,油水接触面就会发生变形,在沿井轴方向势梯度达到最面就会发生变形,在沿井轴方向势梯度达到最面就会发生变形,在沿井轴方向势梯度达到最面就会发生变形,在沿井轴方向势梯度达到最大,其接触面变形也最大。因而,此时的接触大,其接触面变形也最大。因而,此时的接触大,其接触面变形也最大。因而,此时的接触大,其接触面变形也最大。因而,此时的接触面形成喇叭状,这种现象即为底水锥进。面形成喇叭状,这种现象即为底水锥进。面形成喇叭状,这种现象即为底水锥进。面形成喇叭状,这种现象即为底水锥进。由于垂向势梯度 的影响,油水接触面就会发生2n机理n n势梯度不同,流体向井流动快慢不同,形成水锥势梯度不同,流体向井流动快慢不同,形成水锥势梯度不同,流体向井流动快慢不同,形成水锥势梯度不同,流体向井流动快慢不同,形成水锥形状不同。形状不同。形状不同。形状不同。n n锥体的上升速度取决于该点处势梯度锥体的上升速度取决于该点处势梯度锥体的上升速度取决于该点处势梯度锥体的上升速度取决于该点处势梯度 值值值值的大小以及该处岩石的垂向渗透率的大小以及该处岩石的垂向渗透率的大小以及该处岩石的垂向渗透率的大小以及该处岩石的垂向渗透率KzKzKzKzn n锥体的上升高度取决于由水油密度差锥体的上升高度取决于由水油密度差锥体的上升高度取决于由水油密度差锥体的上升高度取决于由水油密度差 引起的重力与垂向压力梯度的平衡引起的重力与垂向压力梯度的平衡引起的重力与垂向压力梯度的平衡引起的重力与垂向压力梯度的平衡 机理3油井的产量小于临界产油井的产量小于临界产油井的产量小于临界产油井的产量小于临界产量,将形成某一稳定的量,将形成某一稳定的量,将形成某一稳定的量,将形成某一稳定的锥状体,其顶部不再向锥状体,其顶部不再向锥状体,其顶部不再向锥状体,其顶部不再向上扩展。因此只要油井上扩展。因此只要油井上扩展。因此只要油井上扩展。因此只要油井的产量的产量的产量的产量q q q qo o o o小于临界产量小于临界产量小于临界产量小于临界产量q q q qocritocritocritocrit生产,底水的锥状生产,底水的锥状生产,底水的锥状生产,底水的锥状体就是稳定的。体就是稳定的。体就是稳定的。体就是稳定的。油井产量油井产量油井产量油井产量q q q qo o o o超过临界产量超过临界产量超过临界产量超过临界产量q q q qocritocritocritocrit时,油水的接触面将时,油水的接触面将时,油水的接触面将时,油水的接触面将不断上升,水锥体变得不不断上升,水锥体变得不不断上升,水锥体变得不不断上升,水锥体变得不稳定,并一直上升窜入井稳定,并一直上升窜入井稳定,并一直上升窜入井稳定,并一直上升窜入井底,随之油井开始产水,底,随之油井开始产水,底,随之油井开始产水,底,随之油井开始产水,含水不断上升。因此,临含水不断上升。因此,临含水不断上升。因此,临含水不断上升。因此,临界产量可定义为无底水产界产量可定义为无底水产界产量可定义为无底水产界产量可定义为无底水产出时的最高产量。出时的最高产量。出时的最高产量。出时的最高产量。稳稳稳稳定定定定水水水水锥锥锥锥不不不不稳稳稳稳定定定定水水水水锥锥锥锥油井的产量小于临界产量,将形成某一稳定的锥状体,其顶部不再向4开采底水油藏,必须考虑:开采底水油藏,必须考虑:开采底水油藏,必须考虑:开采底水油藏,必须考虑:无水采油期的临界产量无水采油期的临界产量无水采油期的临界产量无水采油期的临界产量q q q qocritocritocritocritQ Q Q Qo o o o q q q qocritocritocritocrit时见水时间及时见水时间及时见水时间及时见水时间及f f f fw w w w随时间的变化随时间的变化随时间的变化随时间的变化开采底水油藏,必须考虑:5油藏工程油藏工程油藏工程油藏工程上常用的方法有:优化射孔、临界产量与临界压差的上常用的方法有:优化射孔、临界产量与临界压差的上常用的方法有:优化射孔、临界产量与临界压差的上常用的方法有:优化射孔、临界产量与临界压差的控制;采用水平井方案开发底水油层;开发中后期加密井调控制;采用水平井方案开发底水油层;开发中后期加密井调控制;采用水平井方案开发底水油层;开发中后期加密井调控制;采用水平井方案开发底水油层;开发中后期加密井调整技术。整技术。整技术。整技术。通过控制油井产量,但从经济角度考虑一般不合适;通过控制油井产量,但从经济角度考虑一般不合适;通过控制油井产量,但从经济角度考虑一般不合适;通过控制油井产量,但从经济角度考虑一般不合适;优化射孔方案一般在新井投产时进行设计;优化射孔方案一般在新井投产时进行设计;优化射孔方案一般在新井投产时进行设计;优化射孔方案一般在新井投产时进行设计;采用水平井开发方案在初期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但随着水脊采用水平井开发方案在初期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但随着水脊采用水平井开发方案在初期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但随着水脊采用水平井开发方案在初期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但随着水脊的形成,含水也要上升;的形成,含水也要上升;的形成,含水也要上升;的形成,含水也要上升;井网层系调整。井网层系调整。井网层系调整。井网层系调整。目前控制底水锥进主要技术措施目前控制底水锥进主要技术措施油藏工程上常用的方法有:优化射孔、临界产量与临界压差的控制;6 采油工艺上采油工艺上采油工艺上采油工艺上主要技术措施:打人工隔板以阻挡底水技术。主要技术措施:打人工隔板以阻挡底水技术。主要技术措施:打人工隔板以阻挡底水技术。主要技术措施:打人工隔板以阻挡底水技术。为提高注入水的水驱效率而建立水井隔板,根据堵剂在为提高注入水的水驱效率而建立水井隔板,根据堵剂在为提高注入水的水驱效率而建立水井隔板,根据堵剂在为提高注入水的水驱效率而建立水井隔板,根据堵剂在地层中不同位置所承受的压差不同,采用强度不同的堵地层中不同位置所承受的压差不同,采用强度不同的堵地层中不同位置所承受的压差不同,采用强度不同的堵地层中不同位置所承受的压差不同,采用强度不同的堵剂段塞和多轮次注入方式来达到扩大隔板范围的目的。剂段塞和多轮次注入方式来达到扩大隔板范围的目的。剂段塞和多轮次注入方式来达到扩大隔板范围的目的。剂段塞和多轮次注入方式来达到扩大隔板范围的目的。常用的堵剂:常用的堵剂:常用的堵剂:常用的堵剂:水泥水泥+粉煤灰或水泥粉煤灰或水泥+粘土堵剂粘土堵剂 凝胶类堵剂:木质素磺酸盐系列堵剂是一种较为理想凝胶类堵剂:木质素磺酸盐系列堵剂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隔板封堵剂的隔板封堵剂 采油工艺上主要技术措施:打人工隔板以阻挡底水技术。为提7油井凝胶隔板实例油井凝胶隔板实例 油井打隔板形状油井打隔板形状油井打隔板形状油井打隔板形状 油井凝胶隔板实例 油井打隔板形状 8 控制底水工艺的发展趋势:研究开发既能保证油井产量,控制底水工艺的发展趋势:研究开发既能保证油井产量,控制底水工艺的发展趋势:研究开发既能保证油井产量,控制底水工艺的发展趋势:研究开发既能保证油井产量,又能控制或减缓底水锥进的有效方法。使用采水消锥与凝胶又能控制或减缓底水锥进的有效方法。使用采水消锥与凝胶又能控制或减缓底水锥进的有效方法。使用采水消锥与凝胶又能控制或减缓底水锥进的有效方法。使用采水消锥与凝胶隔板相结合的工艺,可积极地控制底水锥进,又能保证油井隔板相结合的工艺,可积极地控制底水锥进,又能保证油井隔板相结合的工艺,可积极地控制底水锥进,又能保证油井隔板相结合的工艺,可积极地控制底水锥进,又能保证油井产量,是底水锥进控制措施的发展方向。产量,是底水锥进控制措施的发展方向。产量,是底水锥进控制措施的发展方向。产量,是底水锥进控制措施的发展方向。控制底水工艺的发展趋势:研究开发既能保证油井产量,又能9一、临界产量的计算一、临界产量的计算h0rebhv水油t=0r形成稳定水锥时,形成稳定水锥时,水锥体中的水是不水锥体中的水是不流动的,则锥体表流动的,则锥体表面面 以下以下当当当当S So o=S=Soror时,时,时,时,P Pc c=0=0,故水锥体内部,故水锥体内部,故水锥体内部,故水锥体内部P Po o=P=Pww=P=P一、临界产量的计算h0rebhv水油t=0r形成稳定水锥时,10根据势的定义根据势的定义根据势的定义根据势的定义流体不可压缩流体不可压缩流体不可压缩流体不可压缩根据势的定义流体不可压缩11油水界面处的势与油水界面处的势与油水界面处的势与油水界面处的势与r=rr=re e处油相中的势相同处油相中的势相同处油相中的势相同处油相中的势相同水锥体顶部油相中的势水锥体顶部油相中的势水锥体顶部油相中的势水锥体顶部油相中的势记记记记与生产井处油相中的势之差,且为常数与生产井处油相中的势之差,且为常数与生产井处油相中的势之差,且为常数与生产井处油相中的势之差,且为常数(恒压差恒压差恒压差恒压差)定义无因次势定义无因次势定义无因次势定义无因次势无因次高度无因次高度无因次高度无因次高度令令令令h0rebhv水油t=0r油水界面处的势与r=re处油相中的势相同水锥体顶部油相中12作图法确定水锥体的临作图法确定水锥体的临作图法确定水锥体的临作图法确定水锥体的临界高度,绘制界高度,绘制界高度,绘制界高度,绘制曲线,过曲线,过曲线,过曲线,过(1,0)(1,0)(1,0)(1,0)点作切点作切点作切点作切线线线线切点处为切点处为切点处为切点处为作图法确定水锥体的临界高度,绘制13若已知泄油区外边缘的势梯度及岩石径向渗透率若已知泄油区外边缘的势梯度及岩石径向渗透率若已知泄油区外边缘的势梯度及岩石径向渗透率若已知泄油区外边缘的势梯度及岩石径向渗透率K K K Kr r r r,则,则,则,则临界产量:临界产量:临界产量:临界产量:令令令令径向无因次长度,径向无因次长度,径向无因次长度,径向无因次长度,k k k kv v v v垂向渗透率垂向渗透率垂向渗透率垂向渗透率无因次化无因次化若已知泄油区外边缘的势梯度及岩石径向渗透率Kr,则临界产量:14函数函数函数函数(r(r(r(rDeDeDeDe,b,b,b,bD D D D)值由值由值由值由ChiericiChiericiChiericiChierici等等等等人绘成图版人绘成图版人绘成图版人绘成图版,该图版的使用范围该图版的使用范围该图版的使用范围该图版的使用范围为为为为 函数(rDe,bD)值由Chierici等人绘成图版,该图15函数函数函数函数(r(r(r(rDeDeDeDe,b,b,b,bD D D D)可用回归公式表示:可用回归公式表示:可用回归公式表示:可用回归公式表示:函数(rDe,bD)可用回归公式表示:16用用用用SISI制单位表示为:制单位表示为:制单位表示为:制单位表示为:q q q qocritocritocritocrit临界产油量,临界产油量,临界产油量,临界产油量,m m m m3 3 3 3/d/d/d/dh h h ho o o o地层中含油部分的高度,地层中含油部分的高度,地层中含油部分的高度,地层中含油部分的高度,m m m m;k k k kr r r r油藏岩石在径向上的渗透率,油藏岩石在径向上的渗透率,油藏岩石在径向上的渗透率,油藏岩石在径向上的渗透率,10101010-3-3-3-3mmmm2 2 2 2;k k k kz z z z油藏岩石在垂向上的渗透率,油藏岩石在垂向上的渗透率,油藏岩石在垂向上的渗透率,油藏岩石在垂向上的渗透率,10101010-3-3-3-3mmmm2 2 2 2;B B B Bo o o o原油体积系数,原油体积系数,原油体积系数,原油体积系数,m m m m3 3 3 3/m/m/m/m3 3 3 3;r r r re e e e油井泄油半径,油井泄油半径,油井泄油半径,油井泄油半径,m m m m用SI制单位表示为:qocrit临界产油量,m3/d17二、预测底水锥进时间二、预测底水锥进时间n n在底水油田开发初期,如果以临界产量在底水油田开发初期,如果以临界产量生产,产油量很低,以至于不会产生好生产,产油量很低,以至于不会产生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往往采用高于临界产的经济效益,因此往往采用高于临界产量生产,那么随之而来的时水锥体不断量生产,那么随之而来的时水锥体不断上升,最终窜入油井。上升,最终窜入油井。n n此时,须估计此时,须估计n n水锥突破时间水锥突破时间水锥突破时间水锥突破时间n n突破后含水率的变化突破后含水率的变化突破后含水率的变化突破后含水率的变化 二、预测底水锥进时间在底水油田开发初期,如果以临界产量生产,18定义无因次水锥高度定义无因次水锥高度定义无因次水锥高度定义无因次水锥高度H H H HDvDvDvDv:无因次时间无因次时间无因次时间无因次时间t t t tD D D D:由数值计算和实验资料,可得无因次突破时间和无因次由数值计算和实验资料,可得无因次突破时间和无因次由数值计算和实验资料,可得无因次突破时间和无因次由数值计算和实验资料,可得无因次突破时间和无因次水锥高度之间存在如下关系:水锥高度之间存在如下关系:水锥高度之间存在如下关系:水锥高度之间存在如下关系:时,水锥突破井底,可计算时,水锥突破井底,可计算时,水锥突破井底,可计算时,水锥突破井底,可计算(t(tD D)BTBT,由,由,由,由定义计算突破时间定义计算突破时间定义计算突破时间定义计算突破时间t tBTBT1.1.1.1.水锥突破时间水锥突破时间水锥突破时间水锥突破时间定义无因次水锥高度HDv:无因次时间tD:由数值计算和实192.2.2.2.突破后油井含水突破后油井含水突破后油井含水突破后油井含水以数值模拟为基础,某一时刻含油部分厚度以数值模拟为基础,某一时刻含油部分厚度以数值模拟为基础,某一时刻含油部分厚度以数值模拟为基础,某一时刻含油部分厚度h h h ho o o o,含水部,含水部,含水部,含水部分分分分h h h hw w w w,油井在整个厚度上,油井在整个厚度上,油井在整个厚度上,油井在整个厚度上(h(h(h(ho o o o+h+h+h+hw w w w)完井生产完井生产完井生产完井生产,水油比:水油比:水油比:水油比:设地层均质,随油井生产设地层均质,随油井生产设地层均质,随油井生产设地层均质,随油井生产h h h ho o o o、h h h hw w w w变化,变化,变化,变化,q q q qw w w w/q/q/q/qo o o o也变化,特征含也变化,特征含也变化,特征含也变化,特征含水率:水率:水率:水率:2.突破后油井含水以数值模拟为基础,某一时刻含油部分厚度ho201 1 精确解精确解2 2 近似解近似解2.4 面积注水开发指标计算1 精确解2 近似解211)1)精确解精确解油水粘度相同,刚性驱替。油水粘度相同,刚性驱替。直线排状注水系统直线排状注水系统a ad d利用上式可以计算当初始注水和含水利用上式可以计算当初始注水和含水100%100%时的注水量,即产量。时的注水量,即产量。1)精确解油水粘度相同,刚性驱替。直线排状注水系统ad利用22交错排状注水系统交错排状注水系统五点井网五点井网反七点井网反七点井网反九点井网反九点井网角井角井边边井井交错排状注水系统五点井网反七点井网反九点井网角井边井231 1 精确解精确解2 2 近似解近似解考虑油水粘度比的影响和活塞性考虑油水粘度比的影响和活塞性2.4 面积注水开发指标计算1 精确解2 近似解考虑油水粘24第五节第五节 剩余油饱和度及其可流动性剩余油饱和度及其可流动性n背景:背景:实践表明,当油井完全水淹,仍有相当实践表明,当油井完全水淹,仍有相当量的原油剩余在储层中,孤东二、三区含量的原油剩余在储层中,孤东二、三区含水水94%94%时,采出程度仅时,采出程度仅20%20%左右。剩余在地左右。剩余在地层中的原油称为剩余油。研究剩余油饱和层中的原油称为剩余油。研究剩余油饱和度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揭示提高采收率的度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揭示提高采收率的机理,便于采用机理,便于采用EOREOR或水动力学方法改善油或水动力学方法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田开发效果。第五节 剩余油饱和度及其可流动性背景:25一、微观驱替效率一、微观驱替效率 n注水微观驱替效率注水微观驱替效率E ED D:从注入水波及的孔隙:从注入水波及的孔隙体积中采出的油量与被注入水波及的地质体积中采出的油量与被注入水波及的地质储量之比。储量之比。一、微观驱替效率 注水微观驱替效率ED:从注入水波及的孔隙体26当油的体积系数不变,即当油的体积系数不变,即当油的体积系数不变,即当油的体积系数不变,即B Boioi=B=Bo o时时时时 q当被水波及的孔隙体积中含油饱和度降至残余油饱和度当被水波及的孔隙体积中含油饱和度降至残余油饱和度S Soror时时 即为最大驱油效率即为最大驱油效率即为最大驱油效率即为最大驱油效率 此时水驱采出油量此时水驱采出油量此时水驱采出油量此时水驱采出油量采出程度采出程度采出程度采出程度 V V V Vpwpwpwpw:注入水波及范围的孔隙体积注入水波及范围的孔隙体积注入水波及范围的孔隙体积注入水波及范围的孔隙体积E E E EV V V V:波及系数波及系数波及系数波及系数当油的体积系数不变,即Boi=Bo时 当被水波及的孔隙体积中27二、影响剩余油饱和度大小的因素二、影响剩余油饱和度大小的因素n n研究表明,剩余油饱和度大小与研究表明,剩余油饱和度大小与研究表明,剩余油饱和度大小与研究表明,剩余油饱和度大小与油水粘滞力和毛管力大小有关,油水粘滞力和毛管力大小有关,油水粘滞力和毛管力大小有关,油水粘滞力和毛管力大小有关,改变驱替速度、界面张力、水的改变驱替速度、界面张力、水的改变驱替速度、界面张力、水的改变驱替速度、界面张力、水的粘度都可以影响剩余油饱和度大粘度都可以影响剩余油饱和度大粘度都可以影响剩余油饱和度大粘度都可以影响剩余油饱和度大小。小。小。小。(对非均质地层则不尽相同对非均质地层则不尽相同对非均质地层则不尽相同对非均质地层则不尽相同)。n n根据实验结果和量纲分析,剩余根据实验结果和量纲分析,剩余根据实验结果和量纲分析,剩余根据实验结果和量纲分析,剩余油饱和度是粘滞力同毛管力之比油饱和度是粘滞力同毛管力之比油饱和度是粘滞力同毛管力之比油饱和度是粘滞力同毛管力之比的无量纲数组的函数。的无量纲数组的函数。的无量纲数组的函数。的无量纲数组的函数。见水时饱和度与毛管数的关系见水时饱和度与毛管数的关系见水时饱和度与毛管数的关系见水时饱和度与毛管数的关系v一隙间速度,即一隙间速度,即u/,m/s;w水的粘度,水的粘度,mPa.s;o-w一油与驱替流体的界面张力,一油与驱替流体的界面张力,10-3N/m;接触角。接触角。N N N Ncacacaca反映了粘滞力和毛管力反映了粘滞力和毛管力反映了粘滞力和毛管力反映了粘滞力和毛管力比值增加比值增加So变小;变小;Pc小则毛管半径大,油小则毛管半径大,油易通过;易通过;F大,则驱替大,则驱替速度高,速度高,So小小二、影响剩余油饱和度大小的因素研究表明,剩余油饱和度大小与油28n n修正的毛管数,以修正的毛管数,以 代替代替v v,并增加粘度比修正。并增加粘度比修正。当修正后的毛管数较当修正后的毛管数较当修正后的毛管数较当修正后的毛管数较小时(如小于小时(如小于小时(如小于小时(如小于10101010-6-6-6-6),),),),剩余油饱和度变化不剩余油饱和度变化不剩余油饱和度变化不剩余油饱和度变化不大,这是一个以毛管大,这是一个以毛管大,这是一个以毛管大,这是一个以毛管力为主的驱替区域。力为主的驱替区域。力为主的驱替区域。力为主的驱替区域。拐点表示了以毛管力拐点表示了以毛管力拐点表示了以毛管力拐点表示了以毛管力为主过渡到以粘滞力为主过渡到以粘滞力为主过渡到以粘滞力为主过渡到以粘滞力为主。过渡带出现在为主。过渡带出现在为主。过渡带出现在为主。过渡带出现在N N N Ncamcamcamcam值值值值10101010-4-4-4-410101010-5-5-5-5范围内。范围内。范围内。范围内。建立剩余油饱和度同粘滞力与毛管力之比的建立剩余油饱和度同粘滞力与毛管力之比的建立剩余油饱和度同粘滞力与毛管力之比的建立剩余油饱和度同粘滞力与毛管力之比的相关关系,有利于正确判断在何种条件下剩相关关系,有利于正确判断在何种条件下剩相关关系,有利于正确判断在何种条件下剩相关关系,有利于正确判断在何种条件下剩余油饱和度(采收率)与注水速度无关,以余油饱和度(采收率)与注水速度无关,以余油饱和度(采收率)与注水速度无关,以余油饱和度(采收率)与注水速度无关,以及确定水驱后剩余油饱和度的最终采收率。及确定水驱后剩余油饱和度的最终采收率。及确定水驱后剩余油饱和度的最终采收率。及确定水驱后剩余油饱和度的最终采收率。修正的毛管数,以 代替v,并增加粘度比29三、剩余油的可流动性三、剩余油的可流动性 n n剩余油被油水之间的界面张力限制在多孔介质中,理论剩余油被油水之间的界面张力限制在多孔介质中,理论剩余油被油水之间的界面张力限制在多孔介质中,理论剩余油被油水之间的界面张力限制在多孔介质中,理论上可以通过增加粘滞力或降低油滴界面张力将油滴驱出。上可以通过增加粘滞力或降低油滴界面张力将油滴驱出。上可以通过增加粘滞力或降低油滴界面张力将油滴驱出。上可以通过增加粘滞力或降低油滴界面张力将油滴驱出。n n研究改变毛细管数的大小能否降低研究改变毛细管数的大小能否降低研究改变毛细管数的大小能否降低研究改变毛细管数的大小能否降低S S S Sorororor Nca*以达西速度求得的毛细管数以达西速度求得的毛细管数Nca*=Nca;u达西渗流速度。达西渗流速度。当当当当NNcaca*1010-5-5时,剩余油不可流动;当时,剩余油不可流动;当时,剩余油不可流动;当时,剩余油不可流动;当NNcaca*1010-5-5时,剩余油可流动性随着毛细管数的时,剩余油可流动性随着毛细管数的时,剩余油可流动性随着毛细管数的时,剩余油可流动性随着毛细管数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当增加而迅速增加。当增加而迅速增加。当增加而迅速增加。当l0l0-7-7 N Ncaca*10*50%50%时效果好;不稳定注水的效果随储层中不渗透隔时效果好;不稳定注水的效果随储层中不渗透隔时效果好;不稳定注水的效果随储层中不渗透隔时效果好;不稳定注水的效果随储层中不渗透隔层分布范围的扩大而减小。层分布范围的扩大而减小。层分布范围的扩大而减小。层分布范围的扩大而减小。.连通程度对不稳定注水的影响一般建立的不稳定注水模型,都是38.油水粘度比对不稳定注水的影响n n油水粘度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注水开发过程的最终采收率和油水粘度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注水开发过程的最终采收率和油水粘度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注水开发过程的最终采收率和油水粘度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注水开发过程的最终采收率和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经济效益。n n在常规的稳定注水过程中,随着油水粘度比的增加,油水流度比增在常规的稳定注水过程中,随着油水粘度比的增加,油水流度比增在常规的稳定注水过程中,随着油水粘度比的增加,油水流度比增在常规的稳定注水过程中,随着油水粘度比的增加,油水流度比增大,水驱前缘就越不规则,非活塞性就越严重,从而增大了粘性指进,大,水驱前缘就越不规则,非活塞性就越严重,从而增大了粘性指进,大,水驱前缘就越不规则,非活塞性就越严重,从而增大了粘性指进,大,水驱前缘就越不规则,非活塞性就越严重,从而增大了粘性指进,降低了波及系数和采出程度。由于油水的粘度差别一般是很大的,在降低了波及系数和采出程度。由于油水的粘度差别一般是很大的,在降低了波及系数和采出程度。由于油水的粘度差别一般是很大的,在降低了波及系数和采出程度。由于油水的粘度差别一般是很大的,在外来压差的作用下,大孔道断面大,阻力小,水优先进入大孔道,而外来压差的作用下,大孔道断面大,阻力小,水优先进入大孔道,而外来压差的作用下,大孔道断面大,阻力小,水优先进入大孔道,而外来压差的作用下,大孔道断面大,阻力小,水优先进入大孔道,而水的粘度远比油的小。故使得大孔道的阻力越来越小,则在大孔道中水的粘度远比油的小。故使得大孔道的阻力越来越小,则在大孔道中水的粘度远比油的小。故使得大孔道的阻力越来越小,则在大孔道中水的粘度远比油的小。故使得大孔道的阻力越来越小,则在大孔道中的水窜就会愈来愈快,从而形成严重的指进现象。注水开采的原油粘的水窜就会愈来愈快,从而形成严重的指进现象。注水开采的原油粘的水窜就会愈来愈快,从而形成严重的指进现象。注水开采的原油粘的水窜就会愈来愈快,从而形成严重的指进现象。注水开采的原油粘度有一个上限值。对于非均质严重的油藏,粘度比的影响较非均质性度有一个上限值。对于非均质严重的油藏,粘度比的影响较非均质性度有一个上限值。对于非均质严重的油藏,粘度比的影响较非均质性度有一个上限值。对于非均质严重的油藏,粘度比的影响较非均质性更为严重,水驱效果更差。更为严重,水驱效果更差。更为严重,水驱效果更差。更为严重,水驱效果更差。n n在任何原油粘度情况下,不稳定注水效果都好于连续注水。油水粘在任何原油粘度情况下,不稳定注水效果都好于连续注水。油水粘在任何原油粘度情况下,不稳定注水效果都好于连续注水。油水粘在任何原油粘度情况下,不稳定注水效果都好于连续注水。油水粘度比的增加对不稳定注水开发是一个不利因素。粘度比越大,停注期度比的增加对不稳定注水开发是一个不利因素。粘度比越大,停注期度比的增加对不稳定注水开发是一个不利因素。粘度比越大,停注期度比的增加对不稳定注水开发是一个不利因素。粘度比越大,停注期间高低渗层间的交渗流量越少,导致不稳定注水效果变差。间高低渗层间的交渗流量越少,导致不稳定注水效果变差。间高低渗层间的交渗流量越少,导致不稳定注水效果变差。间高低渗层间的交渗流量越少,导致不稳定注水效果变差。.油水粘度比对不稳定注水的影响油水粘度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决3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