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区囊性病变课件

上传人:94****0 文档编号:241558855 上传时间:2024-07-04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28.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鞍区囊性病变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鞍区囊性病变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鞍区囊性病变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鞍区囊性病鞍区囊性病变鞍区囊性病变鞍区囊性病变鞍区囊性病变鞍区解剖1鞍区解剖鞍区解剖2鞍区囊性病变课件3鞍区囊性病变课件4鞍区囊性病变课件5鞍区常见囊性病变空蝶鞍蛛网膜囊肿表皮样囊肿Rathke 囊肿(垂体囊肿)颅咽管瘤垂体脓肿鞍区常见囊性病变6空蝶鞍 鞍隔缺损鞍内被CSF充填,CT呈脑脊液密度MR:在各序列中均呈CSF信号DDX,囊肿,扩大的三脑室空蝶鞍 7 8蛛网膜囊肿(Arachnoid Cyst)先天性:脑脊液被包围在蛛网膜内所形成的袋状结构,不与蛛网膜下腔相通。继发性:多因外伤、炎症等引起的蛛网膜广泛黏连,在蛛网膜下腔形成囊肿,内含脑脊液。好发与小颅凹,也可见与枕大池、四叠体周围脑池和鞍上池等。蛛网膜囊肿(Arachnoid Cyst)9临床表现与颅内占位病变相似。部分患者可有轻瘫或癫痫发作。可有局部症状,如眼球突出和头部不称等。临床表现与颅内占位病变相似。10影像学表现脑外边界清楚、光滑的脑脊液密度区,CT值为0-20HU,无强化表现。常引起邻近颅骨的吸收和膨隆枕大池蛛网膜囊肿可使四脑室前移位,伴病变以上脑室扩大。影像学表现脑外边界清楚、光滑的脑脊液密度区,CT值为0-2011蛛网膜囊肿蛛网膜囊肿12鞍区囊性病变课件13Rathke 囊肿(Rathke Cleft Cyst)拉克氏(Rathke)囊肿是发生于鞍区Rathke囊袋残余组织的一种先天性疾病,囊壁由单层或假复层上皮构成。绝大多数位于鞍内,可向上生长突破鞍隔达岸上,少数可发生于鞍旁。Rathke 囊肿(Rathke Cleft Cyst)14Rathke囊肿可见于任何年龄段,年龄多在20-50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比例各种文献报道不一。临床表现:大多数囊肿很小,并不引起症状。少数囊肿逐渐扩大,压迫鞍内或鞍上结构,引起临床症状,此时成为症状性Rathke囊肿。鞍区囊性病变课件15临床表现 头痛,垂体功能障碍及视功能障碍。头痛大部分表现为慢性头痛。垂体功能障碍 在男性患者表现为垂体功能低下,疲劳,性欲减退,妇女表现为月经不规则,溢乳及疲劳和精神状态改变。视功能障碍包括视力,视野改变,视野改变多数为双颞侧偏盲,其原因为囊肿直接压迫视神经所致。临床表现 头痛,垂体功能障碍及视功能障碍。16影像学表现其影像学特点在CT和MR上表现出多样性。在CT上典型的囊肿表现为鞍内鞍上低密度灶,囊液成分不同也可表现等或高密度。基本无钙化,即使出现也仅为囊壁的曲线样钙化。典型的囊肿为鞍内或鞍上低密度灶,无强化。冠状面可见到正常的垂体组织。在MR上囊肿的信号多种多样。一般认为典型的Rathke囊肿常表现两种。(1)为T1低信号,T2高信号,囊液成分类似脑脊液。(2)T1高信号,T2变化不一。与囊液的蛋白含量等多种成分有关。影像学表现其影像学特点在CT和MR上表现出多样性。17鞍区囊性病变课件18鞍区囊性病变课件19鞍区囊性病变课件20MRIMRI21鞍区囊性病变课件22鞍区囊性病变课件23鞍区囊性病变课件2435岁女性患者,头晕不适、视物模糊3月余。平扫图像35岁女性患者,头晕不适、视物模糊3月余。平扫图像25增强图像 Rathke囊肿增强图像 Rathke囊肿26表皮样囊肿(Epidermoid Cyst)也称胆脂瘤或珍珠瘤,神经管闭合期间外胚层细胞移行异常所致。好发于青壮年,以桥小脑角区最常见,其次为鞍上池、四叠体、颅中窝嵴脑室系统。病理:囊壁薄,有一层表皮组织组成。囊内由上皮碎屑、角蛋白和胆固醇组成。表皮样囊肿(Epidermoid Cyst)也称胆脂瘤或珍珠27临床症状症状发展缓慢,病程可达数十年。症状体征与肿瘤部位有关鞍区肿瘤表现为缓慢进展性视力减退。临床症状症状发展缓慢,病程可达数十年。28影像学表现CT平扫:均匀或不均匀低密度,CT值0-15HU,边缘清楚。扁平型:形态不规则,肿瘤沿蛛网膜下腔蔓延,“见缝就钻”团块型:多位于硬膜外,球形,混杂密度。肿瘤可有钙化,不常见,多位于囊壁上。增强:不强化,偶见边缘轻度弧形强化。影像学表现CT29MRI 平扫:T1WI绝大部分呈均一低信号,少数由于瘤体内含液态胆固 醇或出血而成高信号。T2WI明显、均一的高信号,高于脑脊液信号。肿瘤包膜于T1WI呈中等信号,T2WI高信号。DWI病灶呈高信号。增强:无明显强化。MRI30表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31鞍区囊性病变课件32颅咽管瘤(Craniopharyngioma)占原发型颅内肿瘤3%-7%好发于鞍上池、鞍区和第三脑室,占鞍上肿瘤的50%好发于20岁以下人群,60岁以上第二发病高峰。颅咽管瘤(Craniopharyngioma)占原发型颅内肿33多数为囊性,少数为实性鞍上多囊性,鞍内多实性囊肿成分复杂,囊壁钙化多见囊性瘤内富含胆固醇结晶和液体,呈暗棕色或柴油状,并有角质斑块和钙化。多数为囊性,少数为实性34临床症状内分泌症状:垂体功能低下,生长发育障碍、侏儒。尿崩症、肥胖、嗜睡和精神障碍等视觉症状:视力障碍、颞侧偏盲。颅内压增高症状:肿瘤增大到一定程度阻塞室间孔。临床症状内分泌症状:垂体功能低下,生长发育障碍、侏儒。尿崩症35影像学表现CT平扫:病变发生在鞍上和(或)鞍内。有两种类型:囊肿型 (80-90%)、实质型(约10%)囊壁或实质型肿块钙化占80%-90%,呈斑片状、点状或弧线状、蛋壳状钙化。肿瘤突入第三脑室,可引起左右侧脑室扩大。增强:环形或团块状强化,囊性区不强化。影像学表现CT36MRI表现平扫:鞍上池内圆形或椭圆形病灶,少数为不规则肿块。囊性或囊实性相间为主,少数为实性。T1WI低或混杂信号,T2WI高信号为主,内含低信号区。压迫视交叉和第三脑室,造成侧脑室积水。增强:实性部分呈均一或不均匀强化,囊性部分呈蛋壳样增强。MRI表现37鞍区囊性病变课件38鞍区囊性病变课件39鞍区囊性病变课件40鞍区囊性病变课件41垂体脓肿(Pituitary Abscess)蝶窦炎症引起,少数有血行感染,少数发生在垂体瘤或囊肿基础上。临床表现:头痛、呕吐、内分泌紊乱,视乳头水肿和视神经萎缩。少数病人有发热、白细胞增高和脑膜炎。垂体脓肿(Pituitary Abscess)42影像学表现鞍区病灶为囊样,TIWI低或等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后呈环形强化。垂体柄增粗。影像学表现43鞍区囊性病变课件44鉴别诊断鞍区蛛网膜囊肿的MR信号示囊液与脑脊液的信号基本一致壁薄无强化。Rathke囊肿起源于鞍内,常向上延伸。信号较均匀.一般不强化,随诊病灶变化不大表皮样囊肿多呈甸行生长,位于鞍上,沿临近蛛网膜下腔塑行发展,多无增强。颅咽管瘤主体在鞍上.并向更上方扩展.常同时显示几种信号.囊周壁强化,对比不明显:垂体脓肿临床可有发热史.病灶常累及垂体全部,正常垂体影消失;鉴别诊断鞍区蛛网膜囊肿的MR信号示囊液与脑脊液的信号基本一致45鞍上的脑膜瘤常起源于鞍膈、鞍结节、前床突及部分蝶骨嵴。好发于成人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女性多见。脑膜瘤一般多为良性,生长较为缓慢,但也可压迫并侵入附近的组织结构(如视交叉/神经、海绵窦等)引起相应的症状。鞍上的脑膜瘤常起源于鞍膈、鞍结节、前床突及部分蝶骨嵴。好发于46鞍上脑膜瘤主要表现(1)圆形或卵圆形密度均匀影,脑组织受压移 位,脑池变窄甚至消失;可合并有脑水肿;(2)明显的对比增强;(3)骨质改变不明显;(4)有时有星状、颗粒状或均匀一致的钙化;鞍上脑膜瘤主要表现(1)圆形或卵圆形密度均匀影,脑组织受47女性,51岁,头痛20年,加重伴头晕,视力下降半个月。查:双眼粗测视力下降,以右侧为著,双颞侧偏盲。女性,51岁,头痛20年,加重伴头晕,视力下降半个月。查:双48鞍上脑膜瘤主要表现(1)1加权像上与脑组织对比表现为多为等信号,也可表现为低信号,极少出现高信号的肿块,脑组织受压移位,可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脑水肿;(2)2加权像上表现为等信号或低信号影,脑水肿表现更加明显;(3)多数病例增强有明显均匀强化,程度不一;(4)可见邻近脑膜的增强和增厚,即“脑膜尾征”,但此现象并非特异性,部分垂体大腺瘤也可表现此征象。(5)上的流空血管及异常血管呈现出“扫帚征”或“日出征”,应该首先考虑此病。鞍上脑膜瘤主要表现(1)1加权像上与脑组织对比表现为49鞍区囊性病变课件50鞍区囊性病变课件51鞍区囊性病变课件52血管性病变 血管性病变 颈内动脉接吻多见于老龄人,高血压患者颈内动脉纡曲,扩张,两侧颈内动脉接近靠拢血管性病变 血管性病变 53 54 血管性病变鞍内动脉瘤病因:血流动力学激发退变性血管损伤动脉硬化血管囊样病变(纤维肌肉发育不良)高血流状态外伤感染吸毒肿瘤(原发与继发)血管性病变 55 血管性病变鞍内动脉瘤发病率1-5%(血管造影)部位90%Willis环,大脑分叉年龄4060岁症状无,或SAH,颅神经损害,头痛,癫痫,TIA,梗塞 血管性病变56 血管性病变鞍内动脉瘤平片:多无阳性表现蝶鞍扩大,骨质吸收鞍区有蛋壳状钙化血管造影囊状袋状动脉瘤显影,密度均内可见血栓可见造影剂外溢(破裂出血)血管位移(血肿,或大动脉瘤压迫)偷漏征象 血管性病变 57 血管性病变鞍内动脉瘤CT骨质侵蚀斑点,线状,点状钙化平扫多呈等,或稍高密度边缘光滑锐利,可有脑内及SAH,无出血时,灶周无水肿,有出血时,可有血肿CT表现有血栓时,密度可欠均 血管性病变 58 59 60 61 血管性病变鞍内动脉瘤CT增强:无血栓时,全均匀一致强化,与颈动脉强化曲线一致有血栓时,可见强化部分与颈动脉强化一致,周边有不强化的血栓可见密度相反征象CTA可显示供血动脉及动脉瘤 血管性病变62 血管性病变鞍内动脉瘤MR血栓性动脉瘤呈混合信号,低信号周边有偏心多层血栓亚急性血栓T1、T2呈高信号,有时隐性血栓呈等信号,不易区别颅内占位MRA可显示34mm小动脉瘤(PC、TOF)大的A瘤,由于湍流,MRA可阴性 血管性病变63 64 65 颅咽管瘤1.CT表现:病变发生在鞍上和(或)鞍内。有两种类型即囊肿型(占80%-90%)和实质型(占10%左右)。囊壁或实质性肿块钙化占8090,呈斑片状、点状或弧线状、蛋壳化。囊壁或实质性肿块呈环形或团块状强化,囊性区不强化。肿瘤突入第三脑上,可引起左右侧脑室扩大。2.MR表现:鞍上池圆形或椭圆形,少数为不规则形肿块。病变以囊性或囊实相间为主,少数可为实性。T1加权呈低或混杂信号,T2加权以高信号为主,内有低信号区。压迫视交叉和第三脑室,造成双侧侧脑室积水。增强检查,瘤体的实性部分呈均匀或不均匀的增强,囊性部分呈蛋壳样增强。颅咽管瘤66 67 68 69 血管母细胞瘤MRI表现1、大囊小结型:最常见,约占70%-80%,一般直径较大,囊性部分含有丰富的蛋白成分,T1WI呈稍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信号高于脑脊液。壁结节在T1、T2均为等信号。增强扫描囊性部分不强化,而壁结节显著强化。2、实质型:10%-20%,直径较小,T1WI呈等信号,T2WI为稍高信号,血供丰富,增强扫描明显强化。病灶中心或周围可见流空血管影。3、单纯囊性:少于10%,直径可较大,T1WI呈稍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信号高于脑脊液,无壁结节,其他与大囊小结节型相似。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共同特点是良性肿瘤的特征: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信号均匀,病灶大时有占位效应,但瘤周水肿轻。血管母细胞瘤70 71 72 73谢谢观赏!2020/11/574谢谢观赏!2020/11/5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