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本科护理课件

上传人:494895****12427 文档编号:241544461 上传时间:2024-07-03 格式:PPTX 页数:78 大小:5.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麻疹本科护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麻疹本科护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麻疹本科护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概述n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n 临床特点n 发热n 咳嗽n 流涕n 眼结膜炎n 口腔粘膜斑(Koplik spots)n 皮肤斑丘疹n 乙类传染病n 传染性强,易流行n 病后持久免疫力概述n 口腔粘膜斑(Koplik spots)n 皮肤斑丘1一、病原学一、病原学2病原学n 属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无特殊的神经氨酸酶n 只有一个血清型 抗原性稳定(疫苗免疫稳定)n 球状或丝状,单股负链RNA病毒n 脂蛋白包膜有三种结构蛋白:n 血凝素H:主要蛋白,识别靶细胞受体,促进病毒粘附于宿主细胞n 融合蛋白F:病毒扩散时使病毒细胞与宿主细胞融合n 基质蛋白M:与组合病毒成分及病毒繁殖有关n 抵抗力弱,不耐热、紫外线及消毒剂,耐寒、耐干燥 疫苗冷藏保存n 病毒培养及传代 减毒活疫苗病原学3麻疹病毒n外有脂蛋白包膜n膜内有血凝素,可凝集猴红细胞麻疹病毒n外有脂蛋白包膜4二、流行病学二、流行病学5国内外疫情动态及流行概况n 全球每年约有3000万左右的病例,35万人死于麻疹n 我国1965年普种疫苗后麻疹发病率逐年下降,1988年后稳定在10/10万左右的水平n 2005年-2006年麻疹发病大幅度上升,成为20年来的最高峰,人口流动是发病流行的主要因素国内外疫情动态及流行概况6传染源n 人类为唯一自然宿主。急性患者为本病唯一传染源n 无症状携带者及隐性感染者少n 发病前2天出疹后5天均具有传染性,前驱期传染性最强,出疹后逐渐减低,疹退时已无传染性n 病毒由鼻、咽和眼分泌物排出,尿中也可排出病毒且持续数日传染源7传播途径n 呼吸道飞沫传播n 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病毒随飞沫经口、咽、鼻部或眼结合膜侵入n 密切接触亦可传播n 由衣物、玩具等间接传播甚少见传播途径8人群易感性n 普遍易感,易感者接触病人后90%以上发病n 病后免疫力持久n 成人患者有增加趋势,因成人多因幼时接种麻疹疫苗后未再复种,抗体水平降低而成为易感者人群易感性9流行特征n 冬春季为多,全年均可发生n 缺乏周期性,流行强度减弱。我国麻疹疫苗广泛推广以后,高峰期为当年的1月份至5月份n 年龄后移。6个月内婴儿可受到母体抗体的保护,多见于6个月至5岁小儿n 流行地区:流动人口居住地及免疫空白点n 轻型多,不典型多流行特征10三、发病机理三、发病机理11病理过程麻疹病毒上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复制血 单核巨噬系统复制借飞沫第一次病毒血症(肝脾骨髓淋巴结)少量病毒呼吸道眼结合膜口咽部皮肤及胃肠道血高热、皮疹第二次病毒血症大量病毒病理过程麻疹病毒上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复制血 单核巨噬系12发病机制(pathogenesis)n病毒直接作用n全身性迟发型超敏性细胞免疫反应n病毒 激活 T淋巴细胞致敏的T淋巴细胞细胞因子单核细胞浸润n感染麻疹后,由于T淋巴细胞受侵犯,机体免疫功能暂时受到抑制发病机制(pathogenesis)n病毒 激活 T淋13四、临床表现四、临床表现14潜伏期及典型分期n 潜伏期约10d(6一18d),曾接受被动或主动免疫者可延至3一4周n 典型麻疹分三期:每期约34天,全程10-14天(简记烧三出三退四)n 前驱期n 出疹期n 恢复期潜伏期及典型分期15前驱期n 从发热到出疹(34天)n 全身症状:发热、乏力、头痛n 上呼吸道炎症:流涕、咽痛、咳嗽n 眼结合膜炎卡他症状:畏光、流泪、眼分泌物增多结膜充血眼睑浮肿(麻疹面容)n 麻疹粘膜斑(Kopliks spots):特征性体征n 麻疹前驱疹:颈、胸、腹一过性风疹样皮疹,数小时消退前驱期16眼部卡他症状眼鱼金眼部卡他症状眼鱼金17麻疹粘膜斑(Kopliks spots)n 发生在病程23dn 见于90%以上的病人,具早期诊断价值n 位于双侧近第二磨牙对面的颊粘膜上n 为0.5一1mm针尖大小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n 最初只有数个,在1一2d内迅速增多融合扩大成片,形成浅表糜烂,似鹅口疮n 2一3日内消失麻疹粘膜斑(Kopliks spots)18kopliks spotskopliks spots19麻疹本科护理课件20麻疹本科护理课件21出疹期n 中毒症状n 高热,体温可达40n 精神萎靡、嗜睡,重者谵妄、抽搐n 咳嗽频繁,X胸片可见弥漫性肺部浸润病变n 结膜充血、面部水肿n 全身淋巴结轻度肿大n 肝脾肿大n 出疹出疹期22麻疹面容麻疹面容23典型出疹演变过程n 发热第3 4d开始出现皮疹n 先见于耳后、发际,渐及额、面、颈,自上而下蔓延到胸、背、腹及四肢,最后达手掌与足底,2 3d出齐n 皮疹初为淡红色斑丘疹,压之退色,大小不等,高出皮肤,直径约25mm,疹间皮肤正常,呈充血性皮疹,少数病例可呈现出血性皮疹n 初发时稀疏,色较淡,以后部分融合成暗红色n 持续3 5日典型出疹演变过程24麻疹皮疹在耳后的分布(出疹第一天)麻疹皮疹在耳后的分布25麻疹红色斑丘疹(出疹第二天)麻疹红色斑丘疹(出疹第二天)26麻疹皮疹在手掌、脚掌的分布(出疹第三天)麻疹皮疹在27面部皮疹面部皮疹28Maculopapular rashMaculopapular rash29出血性皮疹出血性皮疹30恢复期n 皮疹达高峰后病情12天内迅速好转n 体温下降,中毒症状减轻,全身症状明显减轻n 皮疹按出疹顺序消退,局部可有糠麸样细小脱屑及褐色色素沉着n 1 2周褪完n 无并发症者病程约10 14日恢复期31恢复期恢复期32麻疹恢复期色素沉着麻疹恢复期色素沉着33麻疹本科护理课件34四、并发症四、并发症35支气管肺炎n 最常见并发症,约占12%15%n 5岁以下患儿多见n 占死因的90%以上n 主要为继发肺部感染n 病情突然加重、咳嗽、咳脓痰,患儿可有鼻翼扇动、口唇发绀、肺部啰音n 易并发急性心力衰竭、心肌炎、脓胸等支气管肺炎36心肌炎n 2岁以下并发肺炎和营养不良者易出现n 皮疹不能透发或突然隐退n 气促、烦躁、面色苍白、发绀n 心音低钝、心率块n 重者短期内急性心力衰竭、肝肿大n 心电图T波和ST段改变心肌炎37喉炎n 23岁以下小儿多见n 继发细菌感染时喉组织水肿,分泌物增多,易出现喉梗阻n 声嘶、犬吠样咳嗽、呼吸困难、缺氧n 严重时需及早气管切口喉炎38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n 远期并发症,属慢性或亚急性进行性脑炎n 罕见,发病率(14)/100万n 与病毒变异有关,机体不能产生对基质蛋白的抗体,导致病毒在脑细胞中长期潜伏n 病理变化为脑组织退行性变n 发生在麻疹后217年(平均7年)n 逐渐出现智力障碍、性格改变、运动不协调、语言和视听障碍、癫痫等,最后因昏迷、强直性瘫痪死亡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39五、实验室检查五、实验室检查40血常规n 白细胞总数减少(4.06.0)106/L。淋巴细胞相对增多n 白细胞增加,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增加,提示继发细菌感染n 若淋巴细胞严重减少,提示预后不良血常规41病理(Pathology)n 麻疹的病理特征为感染部位的多个细胞融合成多核巨细胞n 鼻咽分泌物、痰、尿沉渣图片多核巨细胞(高倍镜)病理(Pathology)42血清学检查n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特异性IgMn 病后520天最高n 具早期诊断价值n 敏感性和特异性好n 特异性IgGn 恢复期较早期增高4倍以上为阳性n 双份血清抗体效价呈4倍以上为阳性n 脱落细胞检测麻疹病毒抗原血清学检查43病原学检查n 病毒分离,阳性率低n 核酸检测n 对免疫力低下不能产生特异性抗体者尤有价值病原学检查44六、治疗六、治疗45治疗原则n 无特效抗病毒药物n 主要是对症治疗n 加强护理n 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治疗原则46一般治疗n 呼吸道隔离n 卧床休息至体温正常或至少出疹后5天n 保持室内通风换气、温度适宜n 保持眼、鼻、口腔清洁,多饮水n 补充维生素A一般治疗47对症治疗n 高热n 药物降温n 物理降温n 保持水电解质平衡n 咳嗽:祛痰镇咳n 烦躁不安:镇静n 氧疗n 体弱病重可早期应用丙种球蛋白对症治疗48并发症治疗n 肺炎:抗菌治疗n 心肌炎:营养心肌。心衰者强心、利尿n 喉炎:抗菌治疗,严重者气管切开n 脑炎:同病毒性脑炎n SSPE:无特殊治疗并发症治疗49七、预防七、预防50管理传染源n 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n 患者隔离至出疹后5天,伴呼吸道并发症者延长至10天n 易感接触者检疫3周,已使用被动免疫制剂者延长至4周管理传染源51切断传播途径n 流行期间避免去公共场所n 戴口罩n 室内通风换气n 做好隔离、消毒工作切断传播途径52保护易感人群主动免疫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n 接种对象:未患过麻疹的小儿n 时间:8个月初种,46年后(7岁)复种n 接种反应:少数低热nn 注意:n 妊娠、过敏体质、免疫功能低下者禁忌n 活动性结核治疗后再接种n 发热及一般疾病暂缓接种n 6周内接受过被动免疫制剂者,推迟3个月接种效果:12d出现抗体,1m达高峰,46岁消失,阳性率95%98%保护易感人群效果:12d出现抗体,1m达高峰,46岁消失,53保护易感人群被动免疫n 接触病人后的应急措施n 体弱、妊娠妇女及年幼的易感者接触病人后应立即采取被动免疫n 5天内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可预防发病n 5天后只能减轻症状n 免疫有效期38周保护易感人群54八、护理八、护理55九、健康教育九、健康教育56健康教育n 预防教育n 麻疹特点n 防护措施n 注射麻疹减毒灭活疫苗n 麻疹知识n 临床知识n 家庭护理n 并发症相关教育健康教育57主要护理诊断n 体温过高:与麻疹病毒感染有关n 皮肤完整性受损:皮疹:与皮肤血管受损有关n 有液体不足是危险:与发热及摄入减少有关n 潜在并发症:支气管肺炎、心肌炎、喉炎主要护理诊断58主要护理措施n 呼吸道隔离n 病情观察n 休息n 饮食n 发热的护理n 皮疹的护理n 眼、鼻、口腔护理n 并发症的护理主要护理措施59病情观察n 生命体征及神志状态n 皮疹的变化:顺序、颜色、分布n(如出疹不顺利,提示有可能发生并发症)n 有无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n 并发症表现:n 体温过高或下降后又升高n 呼吸困难、咳嗽、发绀n 躁动不安病情观察60休息n 绝对卧床休息n 室内空气新鲜、通风n 室温1820n 相对湿度50%60%n 光线不宜过强休息61饮食n 高维生素n 易消化n 流质、半流质n 注意补充水分n 保持水、电解质平衡n 恢复期逐渐增加食量饮食62发热的护理n 注意麻疹特点n 前驱期尤其是出疹期,体温不超过39可不处理n 体温过高n 物理降温(忌用酒精擦浴)n 小剂量退热剂发热的护理63皮疹的护理n 保持皮肤清洁n 避免搔抓n 破溃后及时处理n 衣着n 口腔皮疹护理皮疹的护理64眼、鼻、口腔护理n 结膜炎、分泌物多n 生理盐水或硼酸溶液冲洗23次n 冲洗后滴入眼药水n 保持鼻腔通畅n 保持口腔清洁、粘膜湿润眼、鼻、口腔护理65并发症的护理n 肺炎n 心功能不全n 喉炎并发症的护理66?n 下列疾病在传染过程中表现为“显性感染”最多的是A.乙脑B.麻疹C.白喉D.流脑E.脊髓灰质炎?67?n 麻疹前驱期的特征性表现为A.发热B.stimson线C.koplik斑D.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E.结膜炎?68?n 典型麻疹出疹期依次出现皮疹的部位顺序为:A.手掌和足底、颈胸腹部、四肢、面部B.头部、面颈部、四肢、胸腹部C.头部、颈胸腹部、四肢、手掌和足底D.胸腹部、头面部、四肢、手掌和足底?69?n 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喉炎B.眼结合膜炎C.心肌炎D.肺炎E.脑炎?70?n 麻疹患者的隔离期为A.发疹前1天至出疹后3天B.从接触后1天至皮疹消退C.至出疹后5天D.从出疹至皮疹消退E.接触后2周至皮疹消退?71风 疹(rubella)烟台市传染病医院牛传振风 疹72概述n 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n 病人为传染源n 空气飞沫传播n 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n 孕妇感染易致畸n 出疹前后传染性强n 隔离期为出疹后5日概述73风疹病毒风疹病毒74临床表现n 潜伏期1219天n 前驱期:症状轻微,低热、上呼吸道感染症状n 出疹期n 发热12天出疹n 始于面部,1日内波及全身,躯干背部密集,融合成片。手掌、足底无疹n 淡红色、充血性斑丘疹,直径23mmn 出疹后症状加重,伴耳后、枕后、颈部淋巴结肿大n 恢复期n 皮疹经23天消褪,不留色素沉着临床表现75风疹风疹76麻疹本科护理课件77麻疹本科护理课件7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