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音韵学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41542377 上传时间:2024-07-03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6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音韵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汉语音韵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汉语音韵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语音韵学汉语音韵学1.本课程参考书目本课程参考书目丁声树、李荣丁声树、李荣19841984汉语音韵讲义,上海教育出汉语音韵讲义,上海教育出版社。又载方言版社。又载方言1981.41981.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20042004方言调查字表,方言调查字表,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唐作藩音韵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唐作藩音韵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林焘、耿振生林焘、耿振生20042004音韵学概要,商务印书馆。音韵学概要,商务印书馆。罗常培罗常培19621962汉语音韵学导论,中华书局。汉语音韵学导论,中华书局。2.董同龢董同龢20012001汉语音韵学,中华书局。汉语音韵学,中华书局。耿振生耿振生19921992明清等韵学通论,语文出版社明清等韵学通论,语文出版社王王 力力19811981中国语言学史,山西人民出版社。中国语言学史,山西人民出版社。王王 力力19851985汉语语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汉语语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王王 力力19801980汉语史稿,中华书局。汉语史稿,中华书局。王王 力力19911991汉语音韵,中华书局。汉语音韵,中华书局。李新魁李新魁19861986汉语音韵学,北京出版社。汉语音韵学,北京出版社。潘悟云潘悟云20002000汉语历史音韵学,上海教育出版社。汉语历史音韵学,上海教育出版社。魏建功魏建功19961996古音系研究,中华书局。古音系研究,中华书局。3.4.5.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一、音韵学的性质和功用一、音韵学的性质和功用 1 1、音韵学也叫声韵学,在普通语言学里叫、音韵学也叫声韵学,在普通语言学里叫历史语音学(历史语音学(Chinese historical Chinese historical phoneticsphonetics),是),是研究历代的汉语语音系统、研究历代的汉语语音系统、汉语语音的发展过程以及发展规律汉语语音的发展过程以及发展规律的科学。汉的科学。汉语音韵学最初属于传统的语文学,后来传统语语音韵学最初属于传统的语文学,后来传统语文学发展为汉语语言学,而汉语音韵学也就成文学发展为汉语语言学,而汉语音韵学也就成为了其中的一门分支学科为了其中的一门分支学科汉语语音学。汉语语音学。6.bb pp pp pphh mm mm ff ff dd t t t t thth n n n n l l l l zz t ts s cc tstshh s s s s zhzh t t chch t t hh shsh rr jj t t qq t thh xx gg kk kk kkhh hh xx 普通话声母表普通话声母表帮滂並明非敷奉微帮滂並明非敷奉微端透定泥来端透定泥来精清从心邪精清从心邪知徹澄庄初崇生知徹澄庄初崇生章昌船书禅章昌船书禅 日日见溪群疑晓匣见溪群疑晓匣影云以影云以中古音声母中古音声母关于共时语音系统与历时语音变化规律:关于共时语音系统与历时语音变化规律:关于共时语音系统与历时语音变化规律:关于共时语音系统与历时语音变化规律:7.开口呼开口呼齐齿呼齐齿呼合口呼合口呼撮口呼撮口呼单元音单元音韵母韵母i i i u u y 无韵尾无韵尾韵母韵母 i i u u?o o uo uo e ie ii e yy er 复元音复元音韵母韵母i ai ui uai 元音韵元音韵尾韵母尾韵母ei ei uei uei o u io iu?ou ou iou iou?带鼻音带鼻音韵母韵母n an in in un uan n yn 鼻音韵鼻音韵尾韵母尾韵母en n in in uen un n yn n N N in iN N un uN N?en N N in iN N uen uN N on uN N ion yN N 中中 每每古古 个个韵韵 韵韵母母 摄摄系系 又又统统 分分有有 开开十十 合合六六 口口摄摄 和和二二 一一百百 二二零零 三三六六 四四韵韵 等等8.古四声:平、上、去、入古四声:平、上、去、入今北京:阴平今北京:阴平55、阳平、阳平35、上声、上声214、去声、去声51今济南:阴平今济南:阴平213、阳平、阳平42、上声、上声55、去声、去声21今太原:平声今太原:平声11、上声、上声53、去声、去声45、阴入、阴入2、阳入、阳入54今南昌:阴平今南昌:阴平42、阳平、阳平24、上声、上声213、阴去、阴去45、阳去阳去21、阴入、阴入5、阳入、阳入21今梅县:阴平今梅县:阴平44、阳平、阳平11、上声、上声31、去声、去声52、阴入阴入1、阳入、阳入5今温州:阴平今温州:阴平33、阳平、阳平31、阴上、阴上35、阳上、阳上24、阴去阴去42、阳去、阳去11、阴入、阴入313、阳入、阳入2139.北京话古今调类比较表北京话古今调类比较表阴阴 平平阳阳 平平上上 声声去去 声声平平清声母清声母夫汤妻诗夫汤妻诗浊声母浊声母次浊次浊门难牛油门难牛油全浊全浊符糖齐时符糖齐时上上清声母清声母府短酒纸府短酒纸浊声母浊声母次浊次浊米老藕有米老藕有全浊全浊妇稻旱似妇稻旱似去去清声母清声母富对去试富对去试浊声母浊声母次浊次浊慢浪岸用慢浪岸用全浊全浊附盗汗寺附盗汗寺入入清声母清声母哭桌出瞎哭桌出瞎革国博节革国博节谷铁北百谷铁北百客阔必式客阔必式浊声母浊声母次浊次浊木绿日叶木绿日叶全浊全浊白敌学直白敌学直10.韵母韵母声母声母开口呼开口呼齐齿呼齐齿呼合口呼合口呼撮口呼撮口呼双唇音双唇音bb、pp、mm+限限uu唇齿音唇齿音 ff+限限uu舌尖舌尖中音中音dd、t t+n n、l l+舌面舌面jj、qq、xx +舌根音舌根音gg、kk、hh+舌尖舌尖后音后音zhzh、chchshsh、rr+舌尖舌尖前音前音zz、cc、s s+为什么普通话为什么普通话里声母为里声母为m m n ln l的阴平的阴平字特别少字特别少?为什么普通话为什么普通话里里ka ka khakha音节音节的字特别少的字特别少?为什么普通话为什么普通话话里话里ttn n ththnn音节音节的字特别少的字特别少?为什么普通话为什么普通话里撮口呼韵母里撮口呼韵母特别少特别少?11.2 2、汉语音韵学和汉字学、训诂学、语法学、考古汉语音韵学和汉字学、训诂学、语法学、考古学、校勘学、方言学、中国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及学、校勘学、方言学、中国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及古籍整理等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古籍整理等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汉语音韵学是建立汉语史的前提汉语音韵学是建立汉语史的前提 要研究汉语要研究汉语语音,指出汉语语音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指导汉语的语音,指出汉语语音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指导汉语的学习和使用,就不能不建立汉语语音史。要建立汉语学习和使用,就不能不建立汉语语音史。要建立汉语语音史,必须把不同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的面貌语音史,必须把不同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的面貌弄清楚,并探寻出其间的联系和发展规律,而要知道弄清楚,并探寻出其间的联系和发展规律,而要知道汉语各个时期声、韵、调的状况,就得依靠音韵学的汉语各个时期声、韵、调的状况,就得依靠音韵学的研究。研究。12.学习音韵学可以使我们了解汉语语音的历史发展学习音韵学可以使我们了解汉语语音的历史发展变化状况。了解汉语语音过去的面貌,有助于我们认变化状况。了解汉语语音过去的面貌,有助于我们认识今天汉语方言分歧的现象。对汉语方言现象有一个识今天汉语方言分歧的现象。对汉语方言现象有一个清晰的历史规律性的了解,是研究方言必不可少的方清晰的历史规律性的了解,是研究方言必不可少的方面,没有音韵学的帮助,这种了解几乎是不可能的。面,没有音韵学的帮助,这种了解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各地方言演变的速度有快有慢,通过排比同一音因为各地方言演变的速度有快有慢,通过排比同一音类的不同音值表现,就可以为方言语音的历史发展理类的不同音值表现,就可以为方言语音的历史发展理出一条线索。出一条线索。13.(2)(2)音韵学是训诂学的工具音韵学是训诂学的工具 训诂学是研究我国训诂学是研究我国古代语言文字意义的一门传统学问。与训诂学关系密古代语言文字意义的一门传统学问。与训诂学关系密切的学科有音韵学、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文献切的学科有音韵学、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文献学等,其中音韵学与训诂学的关系最为重要,是训诂学等,其中音韵学与训诂学的关系最为重要,是训诂学的得力工具,因为训释词义,往往需要通过语音说学的得力工具,因为训释词义,往往需要通过语音说明问题。凡是有成就的训诂名家,无一不精通音韵学明问题。凡是有成就的训诂名家,无一不精通音韵学知识或本身就是音韵学大家,如清人戴震、王念孙、知识或本身就是音韵学大家,如清人戴震、王念孙、王引之、段玉裁,今人杨树达、杨伯峻、周祖谟等。王引之、段玉裁,今人杨树达、杨伯峻、周祖谟等。14.(3)(3)学习音韵学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学习音韵学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解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现代汉语从古汉发展现代汉语从古汉发展而来,音韵学研究古代汉语的语音系统,研究而来,音韵学研究古代汉语的语音系统,研究它怎样发展变化到现代汉语。掌握语音演变规它怎样发展变化到现代汉语。掌握语音演变规律,有利于做好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推普也律,有利于做好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推普也需要学习音韵。需要学习音韵。15.(4)(4)音韵学是进行方言研究的必备知识音韵学是进行方言研究的必备知识 汉汉语方言学是研究汉语各地方性口语的一门科学。语方言学是研究汉语各地方性口语的一门科学。要对方言进行深入的研究,不能不牵涉到方言的要对方言进行深入的研究,不能不牵涉到方言的历史,只有从历史的角度找出方言特点的根据,历史,只有从历史的角度找出方言特点的根据,才能弄清方音的来龙去脉,才能对方音的特点及才能弄清方音的来龙去脉,才能对方音的特点及其演变规律作出合乎科学的解释;因此,要从事其演变规律作出合乎科学的解释;因此,要从事方音研究,就必须具备一定的音韵知识。方音研究,就必须具备一定的音韵知识。16.语言的共时平面有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语言因素语言的共时平面有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语言因素的积淀,并不是所有的音都是处于一个层面的,有的的积淀,并不是所有的音都是处于一个层面的,有的音比较新,有的音比较古老,有的词是新词,有的词音比较新,有的音比较古老,有的词是新词,有的词是古语词,有些句式是新的,有些句式是古老的,所是古语词,有些句式是新的,有些句式是古老的,所以共时的语言平面是凹凸不平的。描写一个方言的共以共时的语言平面是凹凸不平的。描写一个方言的共时语音系统,实际上也是在做历史音韵学的工作,因时语音系统,实际上也是在做历史音韵学的工作,因为一个方言内部的各种语音特征并不都是处在同一个为一个方言内部的各种语音特征并不都是处在同一个层面,而是可以分成为若干层次。比如汉语方言字音层面,而是可以分成为若干层次。比如汉语方言字音异读有的反映中古的不同来源,有的反映方言的不同异读有的反映中古的不同来源,有的反映方言的不同层次。层次。17.泉州泉州“下下”有有88种读音,和广韵两个反切种读音,和广韵两个反切及释义有对应和引申关系。广韵上声卷:下,胡雅及释义有对应和引申关系。广韵上声卷:下,胡雅切,贱也,去也,后也,底也,降也。泉州话读阳上调切,贱也,去也,后也,底也,降也。泉州话读阳上调的有:文读的有:文读haha2222地,上地,上,白读,白读keke2222低低,ee2222下面下面,hehe2222向菩萨许愿向菩萨许愿,又去声卷胡驾切:下,行下。泉州话,又去声卷胡驾切:下,行下。泉州话读阳去调的有:文读读阳去调的有:文读haha3131决心决心,白读,白读ee3131动量词动量词,kHekHe3131hehe3131放置放置。文读文读 白读白读阳上阳上“下下”ha ha2222 ke ke22 22 e e2222 hehe2222阳去阳去“下下”ha ha3131 e e31 31 kHe kHe3131 he he3131 从声母上说,从声母上说,k kHk kH反映了上古匣母反映了上古匣母与群母不分的发音(与群母不分的发音(“下下”字中古为匣母字,这里读为群字中古为匣母字,这里读为群母),零声母是母),零声母是hh的早期形式。从韵母说,的早期形式。从韵母说,aa是汉唐是汉唐的发音,的发音,ee是方言中元音高化的变异。是方言中元音高化的变异。18.(5 5)音韵学是学习和研究古代诗歌声律)音韵学是学习和研究古代诗歌声律的基础的基础 中国古代诗歌很讲究节奏和押韵,富中国古代诗歌很讲究节奏和押韵,富于音乐感。特别是唐代的格律诗,为了极尽诗于音乐感。特别是唐代的格律诗,为了极尽诗句乐感的抑扬顿挫、曲折变化之妙,有意将平句乐感的抑扬顿挫、曲折变化之妙,有意将平上去入四声分成平仄两类,规定了严格的交替上去入四声分成平仄两类,规定了严格的交替格律。格律。19.二二 音韵学的形成和发展音韵学的形成和发展 1 1、音韵学的形成条件、音韵学的形成条件注音方法的改进注音方法的改进 (1 1)譬况)譬况:描写某字发音的情貌和方法。常用的术描写某字发音的情貌和方法。常用的术语有语有“急气急气”、“缓气缓气”、“长言长言”、“短言短言”。淮南子淮南子说林训说林训“亡马,不发户辚。亡马,不发户辚。”(不取(不取掉门槛去寻找)高诱注:辚读似邻,急气言乃得之。掉门槛去寻找)高诱注:辚读似邻,急气言乃得之。春秋春秋“伐者为客,伐者为主,故使卫主之也。伐者为客,伐者为主,故使卫主之也。”(使卫在齐伐卫的战争中居于主位)公羊传(使卫在齐伐卫的战争中居于主位)公羊传庄公二十八年何休注:庄公二十八年何休注:“伐人者为客,读伐长言伐人者为客,读伐长言之,齐人语也。见伐者为主,读伐短言之,齐人语之,齐人语也。见伐者为主,读伐短言之,齐人语也。也。”也就是说也就是说“伐伐”的两个意思,是靠读音的长的两个意思,是靠读音的长短来区分的。短来区分的。20.(2 2)读若)读若 用近音字来标音。用近音字来标音。莠读若酉(淮南子)。莠读若酉(淮南子)。说文说文王部:王部:“皇,从自皇,从自自读若鼻,俗自读若鼻,俗以始生子为鼻子。以始生子为鼻子。”,说文解字,说文解字 :“珣,读若宣珣,读若宣”。说文解字:蠅乳肉中也。三蒼曰。蠅乳肉说文解字:蠅乳肉中也。三蒼曰。蠅乳肉中曰。通俗文云。肉中蟲曰。周禮蜡氏注。蜡、中曰。通俗文云。肉中蟲曰。周禮蜡氏注。蜡、骨肉腐臭蠅蟲所蜡也。蜡讀如狙司之狙。按狙司俗骨肉腐臭蠅蟲所蜡也。蜡讀如狙司之狙。按狙司俗作覰伺。作覰伺。21.(3 3)直音直音 用同音字来注音。用同音字来注音。“郦食其郦食其”服虔注:音历异基。服虔注:音历异基。汉书汉书高帝纪上高帝纪上“从间道走军。从间道走军。”服虔曰:服虔曰:走音奏。走音奏。旧版辞源注旧版辞源注“仍仍”用用“成成”,音不准;注,音不准;注“仳仳”用用“嚭嚭”,两个,两个“pi”“pi”字都难认,注了等于字都难认,注了等于不注。不注。直音虽好,但有时找不到同音的字。清人陈澧直音虽好,但有时找不到同音的字。清人陈澧说:说:“古人音书,但曰读若某,读与某同,然或无古人音书,但曰读若某,读与某同,然或无同音之字,则其法穷,虽有同音之字而隐僻难识,同音之字,则其法穷,虽有同音之字而隐僻难识,则其法又穷,孙叔然始为反语,认二字为一字,而则其法又穷,孙叔然始为反语,认二字为一字,而其用不穷,此古人所不及也。其用不穷,此古人所不及也。”22.(4 4)反切反切 上述注音方法都是就字音的总体来注的,没有对字上述注音方法都是就字音的总体来注的,没有对字音进行分析,即字音作为一个整体还是囫囵一团的。音进行分析,即字音作为一个整体还是囫囵一团的。反切是用两个汉字给另一个汉字注音的方法。它反切是用两个汉字给另一个汉字注音的方法。它的原则是: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反切产的原则是: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反切产生的前提是:能自觉对字音进行分解和拼合。生的前提是:能自觉对字音进行分解和拼合。被切字被切字 反切上字反切上字 +反切下字反切下字都都tu55 tu55 当当 t t N N 孤孤ku55 ku55 切切又如:眷,居倦切;康,苦冈切;哀,乌开切。又如:眷,居倦切;康,苦冈切;哀,乌开切。根据这个原则,被切字跟反切上字必双声,跟反根据这个原则,被切字跟反切上字必双声,跟反切下字必叠韵。切下字必叠韵。23.唐代以前,人们使用反切时,多用唐代以前,人们使用反切时,多用“反反”。如。如“訇,呼弘反訇,呼弘反”(玉篇),当然也偶有用(玉篇),当然也偶有用“切切”的,的,如颜氏家训如颜氏家训音辞篇:音辞篇:“左传音义切左传音义切椽椽为为徒缘徒缘。”只是唐代之前用只是唐代之前用“切切”的非常少。的非常少。据说,唐代中期忌讳用据说,唐代中期忌讳用“反反”字,所以,改字,所以,改“反反”为为“翻翻”、“纽纽”、“切切”。这几个字都是两字。这几个字都是两字相摩相切的意思。以后各代,相摩相切的意思。以后各代,“切切”就成了主流。就成了主流。“反切反切”二字连用,可能开始于唐宋间。宋初徐铉在二字连用,可能开始于唐宋间。宋初徐铉在说文解字(大徐本)第说文解字(大徐本)第1515卷末的后叙里说:卷末的后叙里说:“说说文之时,未有反切。文之时,未有反切。”可见在此之前,早已经连用指可见在此之前,早已经连用指一种注音方法了。不过,在具体运用时,仍说一种注音方法了。不过,在具体运用时,仍说“反反”或或“切切”。24.反切的价值:(反切的价值:(1 1)注音识字。反切盛行以后,)注音识字。反切盛行以后,注音字母通行以前,注音字母通行以前,10001000多年间,反切一直是给汉多年间,反切一直是给汉字注音的主要方法。研究中国古代文献的人,不管字注音的主要方法。研究中国古代文献的人,不管从文字的角度,或者从历史的角度,或者从其他角从文字的角度,或者从历史的角度,或者从其他角度去研究,都要接触到反切,因为古书中的注音,度去研究,都要接触到反切,因为古书中的注音,较旧的字典辞典中的注音,一般都用反切。不识字较旧的字典辞典中的注音,一般都用反切。不识字音,会在研究古代文化、阅读古代典籍过程中遇到音,会在研究古代文化、阅读古代典籍过程中遇到一定的障碍;相反,学会用今音解读反切,就会在一定的障碍;相反,学会用今音解读反切,就会在一定程度上解除这种障碍。(一定程度上解除这种障碍。(2 2)解析音系。反切材)解析音系。反切材料是研究古代语音重要材料之一。一个时代的反切料是研究古代语音重要材料之一。一个时代的反切反映了一个时代的语音,一个时代成系统的反切,反映了一个时代的语音,一个时代成系统的反切,反映一个时代的语音系统。反映一个时代的语音系统。25.反切的局限:、反切上下字各家不统一,反切的局限:、反切上下字各家不统一,一个声母可以用好多字表示。广韵反切一个声母可以用好多字表示。广韵反切上字多达四百七十多个。、汉字具有超时上字多达四百七十多个。、汉字具有超时空、地域性。反切用汉字表示,难以反映方空、地域性。反切用汉字表示,难以反映方言和古今音的差异。言和古今音的差异。因此,随着语音的变化,后代人根据古因此,随着语音的变化,后代人根据古人的反切切不出正确的读音来,如:古红切人的反切切不出正确的读音来,如:古红切公,同都切徒,古奚切鸡。这就逼着后人去公,同都切徒,古奚切鸡。这就逼着后人去想办法,创立出许多想办法,创立出许多“门法门法”来,音和切,来,音和切,类隔切等。类隔切等。反切法对字音的分析也是不彻底的。反切法对字音的分析也是不彻底的。26.声调声调5555声母声母zhzh韵母韵母uanguang韵头韵头u u韵基韵基angang韵腹韵腹a a韵尾韵尾ngng现代语音学对语音的分析现代语音学对语音的分析 再进一步,人们又发现这些最小的语音单位是再进一步,人们又发现这些最小的语音单位是存在着自由变异的,如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存在着自由变异的,如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发同一个的时候发同一个a a,音色并不一定完全相同,而是有,音色并不一定完全相同,而是有一些不同的变体,于是提出了音位的区别性特征,一些不同的变体,于是提出了音位的区别性特征,出现了音位分析法。出现了音位分析法。语音分析处理的仪器和软件等。语音分析处理的仪器和软件等。27.2 2、音韵学是传统小学的一门。、音韵学是传统小学的一门。小学包括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小学包括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文字学最先出现,东汉说文解文字学最先出现,东汉说文解字,对字形进行研究;其次是训诂字,对字形进行研究;其次是训诂学,对字义进行注释,如尔雅;学,对字义进行注释,如尔雅;最后是音韵学。最后是音韵学。28.韵书是一种按韵归类编成的同音字典。已知中国韵书是一种按韵归类编成的同音字典。已知中国最早的韵书产生于魏晋时期。最早的韵书产生于魏晋时期。两汉以来,韵文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辞两汉以来,韵文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辞赋和五言诗的发展成熟向音韵研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赋和五言诗的发展成熟向音韵研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当时的许多文论家都把声韵是否调协视为作文成败的当时的许多文论家都把声韵是否调协视为作文成败的一个重要条件。当时社会重视并努力追求文章的形式一个重要条件。当时社会重视并努力追求文章的形式美,要求专门家提供了解掌握声韵规律的工具,这就美,要求专门家提供了解掌握声韵规律的工具,这就促使一些知识分子花力气研究声韵之学,四声的发现,促使一些知识分子花力气研究声韵之学,四声的发现,八病说的提出,韵书的编辑,无一不是在这样的时代八病说的提出,韵书的编辑,无一不是在这样的时代要求下产生的。当时的统治者非常重视经学教育,而要求下产生的。当时的统治者非常重视经学教育,而要读经,首先就要弄通经书的文字声韵。要读经,首先就要弄通经书的文字声韵。29.初,人们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字形字义上,尔雅初,人们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字形字义上,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都是为此而生的。后来、方言、说文解字都是为此而生的。后来人们逐渐发现字的形、义与音读密不可分,因此要详人们逐渐发现字的形、义与音读密不可分,因此要详明经义仅仅明经义仅仅“考名物之同异,不显声读之是非考名物之同异,不显声读之是非”是远是远远不够的(颜之推颜氏家训远不够的(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篇)。反切用音辞篇)。反切用于注音,与声训词典(如释名)和同音字典(即于注音,与声训词典(如释名)和同音字典(即韵书)的出现,都跟读经的需要分不开。到了魏晋六韵书)的出现,都跟读经的需要分不开。到了魏晋六朝时编撰韵书的理论和技术条件也已经具备。因为东朝时编撰韵书的理论和技术条件也已经具备。因为东汉以来,佛教的传入,译经的实践,使僧侣文人掌握汉以来,佛教的传入,译经的实践,使僧侣文人掌握了分析语音的能力,在民间酝酿很久了的反切方法开了分析语音的能力,在民间酝酿很久了的反切方法开始被自觉地用于注经,并不断完善,始被自觉地用于注经,并不断完善,“自兹厥后,音自兹厥后,音韵锋出。韵锋出。”(颜之推颜氏家训(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篇)音辞篇)30.韵书正是在集中整理反切的基础上编成的,韵书正是在集中整理反切的基础上编成的,反切的反切的“大行大行”,是韵书,是韵书“锋出锋出”的条件。随的条件。随后四声的发现,音辞篇这类音韵理论著作后四声的发现,音辞篇这类音韵理论著作的发表,也为韵书的完善成熟提供了武器。的发表,也为韵书的完善成熟提供了武器。现在所知最早的一部韵书是现在所知最早的一部韵书是魏魏李登的李登的声类声类,这部书早已失传,关于它,我们现,这部书早已失传,关于它,我们现在所能知道的只是唐在所能知道的只是唐封演闻见记封演闻见记“魏时魏时有李登者,撰声类十卷,凡一万一千五百有李登者,撰声类十卷,凡一万一千五百二十字,以五声命字,不立诸部二十字,以五声命字,不立诸部”这一点含糊这一点含糊的介绍。的介绍。31.稍晚于声类的是稍晚于声类的是晋晋吕静的韵集吕静的韵集。这本书也已不传。此外,当时陆续出现的比较这本书也已不传。此外,当时陆续出现的比较重要的韵书还有重要的韵书还有夏侯该韵略、阳休之韵夏侯该韵略、阳休之韵略、周思言音韵、李季节音谱、杜略、周思言音韵、李季节音谱、杜台卿韵略台卿韵略等。这些韵书也都不存在了。从等。这些韵书也都不存在了。从当时人们的评论来看,这些韵书大都还比较粗当时人们的评论来看,这些韵书大都还比较粗疏,夹杂着很多方音,不足以成为读经作文的疏,夹杂着很多方音,不足以成为读经作文的典范。颜之推说他们典范。颜之推说他们“各有土风,递相非笑,指各有土风,递相非笑,指马之喻,未知孰是。马之喻,未知孰是。”他批评李季节他批评李季节“时有错失时有错失”、阳休之阳休之“殊为疏野殊为疏野”。32.守温三十字母:守温韵学残卷归三十字守温三十字母:守温韵学残卷归三十字母例。母例。守温,中国唐末、五代时期和尚。敦煌石窟曾经守温,中国唐末、五代时期和尚。敦煌石窟曾经发现一个署有发现一个署有“南梁汉比丘守温述南梁汉比丘守温述”的韵学写本残的韵学写本残卷。据此推知,守温可能是后汉梁县卷。据此推知,守温可能是后汉梁县(今河南省临汝今河南省临汝县县)居民。守温韵学残卷载有居民。守温韵学残卷载有3030字母。字母。标目和总数标目和总数跟敦煌唐写本归三十字母例一致:不芳並明端跟敦煌唐写本归三十字母例一致:不芳並明端透定泥知彻澄日见溪群来疑精清从审穿禅照心邪晓透定泥知彻澄日见溪群来疑精清从审穿禅照心邪晓匣喻影。后来有人调整匣喻影。后来有人调整 30 30 字母的排列顺序,增加字母的排列顺序,增加“非、敷、奉、微、娘、床非、敷、奉、微、娘、床”6”6个字母,形成等韵个字母,形成等韵里通行的里通行的三十六字母三十六字母。33.大约在隋仁寿元年左右,一部划时代的韵大约在隋仁寿元年左右,一部划时代的韵书诞生了,这就是陆法言编辑的切韵(今书诞生了,这就是陆法言编辑的切韵(今传最早的韵书)。切韵成书于传最早的韵书)。切韵成书于601601年,它年,它是继承了以前的韵书而制作的,并且是在比较是继承了以前的韵书而制作的,并且是在比较诸家韵书的优缺点的基础上编纂而成的。由于诸家韵书的优缺点的基础上编纂而成的。由于它的精密性和权威性,使其他韵书相形见绌,它的精密性和权威性,使其他韵书相形见绌,所以它一出世,六朝的其他韵书就失去了使用所以它一出世,六朝的其他韵书就失去了使用价值而逐渐被淘汰,大概到唐末以前差不多都价值而逐渐被淘汰,大概到唐末以前差不多都失传了。而以切韵为范式的体例成了一千失传了。而以切韵为范式的体例成了一千多年来编纂官韵的仿效对象。多年来编纂官韵的仿效对象。34.正因为切韵代替了以前各家的韵书,正因为切韵代替了以前各家的韵书,而且比以往任何一种韵书享有更高的威望,被而且比以往任何一种韵书享有更高的威望,被当时以及往后的文化界所重用,所以替切韵当时以及往后的文化界所重用,所以替切韵增字加注的人也特别多,时间一长,陆法言增字加注的人也特别多,时间一长,陆法言的原书反而看不见了,只有陆氏写的一篇切的原书反而看不见了,只有陆氏写的一篇切韵序还完好地保存下来。韵序还完好地保存下来。后来,从敦煌出土的韵书残卷中,才有人后来,从敦煌出土的韵书残卷中,才有人考证出其中有些唐写本残卷是陆法言切韵考证出其中有些唐写本残卷是陆法言切韵原书的一部分。原书的一部分。35.36.37.唐代有不少人增订了切韵,其中最重要的唐代有不少人增订了切韵,其中最重要的有有王仁煦的刊谬补缺切韵王仁煦的刊谬补缺切韵(书名下注云:(书名下注云:“刊刊谬者谓刊正误谬,补缺者谓加字及训谬者谓刊正误谬,补缺者谓加字及训”。王仁煦自。王仁煦自序云:序云:“陆法言切韵,时俗共重,以为内规,然苦陆法言切韵,时俗共重,以为内规,然苦字少,复缺字义,可为刊谬补缺切韵。字少,复缺字义,可为刊谬补缺切韵。”)、)、孙愐孙愐唐韵唐韵和和李舟切韵李舟切韵等。李舟的切韵早已等。李舟的切韵早已失传,孙愐的唐韵保存下来的虽然有序言和唐失传,孙愐的唐韵保存下来的虽然有序言和唐写本残叶一种,但全貌也看不清楚。只有王仁煦的写本残叶一种,但全貌也看不清楚。只有王仁煦的刊谬补缺切韵还保存有完全的本子。刊谬补缺切韵还保存有完全的本子。38.刊谬补缺切韵这部韵书,在刊谬补缺切韵这部韵书,在19471947年以前,年以前,也只能见到唐写本残卷两种:一出敦煌,现藏也只能见到唐写本残卷两种:一出敦煌,现藏巴黎国民图书馆,简称巴黎国民图书馆,简称“王一王一”。另一种出自。另一种出自故宫,是项子京跋本,称内府本,简称故宫,是项子京跋本,称内府本,简称“王二王二”。19471947年又从故宫发现一种本子,是宋濂跋年又从故宫发现一种本子,是宋濂跋本唐写本王仁煦刊谬补缺切韵,这种本子本唐写本王仁煦刊谬补缺切韵,这种本子是全的,成书于是全的,成书于706706年,简称年,简称“王三王三”。“王三王三”是目前保存下来的最早的最完整的切韵是目前保存下来的最早的最完整的切韵增订本,但因为它也是长期失传,直到增订本,但因为它也是长期失传,直到19471947年年才发现,所以以前谈到的最完整的切韵增才发现,所以以前谈到的最完整的切韵增订本,当以广韵为最早。订本,当以广韵为最早。39.广韵是陈彭年、丘雍等人奉皇帝令修订的,广韵是陈彭年、丘雍等人奉皇帝令修订的,成书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即公元成书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即公元10081008年。它是年。它是根据陆法言的切韵以及唐代许多切韵增订根据陆法言的切韵以及唐代许多切韵增订本而编成的。唐宋韵书多沿用切韵这个名称,本而编成的。唐宋韵书多沿用切韵这个名称,有的称为切韵,有的称为广韵或广切韵有的称为切韵,有的称为广韵或广切韵。如唐代孙愐的唐韵就有人称之为广韵。如唐代孙愐的唐韵就有人称之为广韵或广切韵,意思都是说它是承袭切韵而加或广切韵,意思都是说它是承袭切韵而加以增广的。我们现在所说的广韵,其全称是以增广的。我们现在所说的广韵,其全称是大宋重修广韵。大宋重修广韵。现存广韵的本子很多,可分为繁本和简本两现存广韵的本子很多,可分为繁本和简本两种,简本是元明人根据宋朝繁本的删节本,所删的种,简本是元明人根据宋朝繁本的删节本,所删的只是注释,基本性质并没有改变。只是注释,基本性质并没有改变。40.从韵书的发展来说,切韵系的韵书从韵书的发展来说,切韵系的韵书发展到广韵是一个高峰。它把唐人增订发展到广韵是一个高峰。它把唐人增订切韵的成绩总结无遗。因此,自它产生以切韵的成绩总结无遗。因此,自它产生以后,不仅代替了切韵和唐代各种切韵后,不仅代替了切韵和唐代各种切韵增订本的作用,而且比以往所有的韵书流传更增订本的作用,而且比以往所有的韵书流传更广、影响更大。广、影响更大。41.将切韵与广韵作一番比较,可以将切韵与广韵作一番比较,可以看出,尽管两书的时间相隔了好几百年,名称看出,尽管两书的时间相隔了好几百年,名称也变更了两次(切韵也变更了两次(切韵唐韵唐韵广韵广韵),字数和注释的扩充也很大(切韵收),字数和注释的扩充也很大(切韵收字约字约1200012000字,广韵收字,广韵收2619426194字,注释则用字,注释则用了了191692191692字),分韵的多少也有出入(切韵字),分韵的多少也有出入(切韵193193韵,广韵韵,广韵206206韵,只是分韵的宽严问韵,只是分韵的宽严问题,并非语音系统有何不同),但是就整个语题,并非语音系统有何不同),但是就整个语音系统来说,广韵和切韵还是基本一音系统来说,广韵和切韵还是基本一致的,并没有多大改动。所以向来研究汉语语致的,并没有多大改动。所以向来研究汉语语音史的人都以广韵作为切韵音系研究音史的人都以广韵作为切韵音系研究的对象,并以此上推古音,下推今音。的对象,并以此上推古音,下推今音。42.广韵以后,尚有集韵,仍是广韵的广韵以后,尚有集韵,仍是广韵的系统,不过大量增加了字数。到五音集韵(金系统,不过大量增加了字数。到五音集韵(金韩道昭作)开始改变广韵的分韵,分为韩道昭作)开始改变广韵的分韵,分为160160韵。韵。至于与切韵系韵书相对立的北音韵书,自中至于与切韵系韵书相对立的北音韵书,自中原音韵至五方元音,从语音而言,这一派韵原音韵至五方元音,从语音而言,这一派韵书,固属于近古语音的系统,然而就其书的体例来书,固属于近古语音的系统,然而就其书的体例来说,也还是不免受广韵的影响。说,也还是不免受广韵的影响。总之,广韵是音韵学研究中的一部极其重总之,广韵是音韵学研究中的一部极其重要的韵书,它既是研究古音学的阶梯,又是切韵要的韵书,它既是研究古音学的阶梯,又是切韵系(即中古音)韵书的代表,宋元以来,按字母系(即中古音)韵书的代表,宋元以来,按字母次第,纵横排列的等韵图,也是以广韵作为原次第,纵横排列的等韵图,也是以广韵作为原始基础的。始基础的。43.韵图的产生:韵图的产生:现存最早的韵图韵镜的作者尚现存最早的韵图韵镜的作者尚未考明,所以对韵图的由来只能根据历史背景推断。未考明,所以对韵图的由来只能根据历史背景推断。一般认为,韵图的起源跟佛教有关,比较合理的推测一般认为,韵图的起源跟佛教有关,比较合理的推测是这样的:来华传敎的僧人为了学习汉语的语音,他是这样的:来华传敎的僧人为了学习汉语的语音,他们很自然地会采用在印度通行的一种练音方式,这种们很自然地会采用在印度通行的一种练音方式,这种练音方式所使用的敎本在梵语里称作悉昙(练音方式所使用的敎本在梵语里称作悉昙(siddhamsiddham),),悉昙就是将梵文的元音一个个轮流与辅音相拼而制成悉昙就是将梵文的元音一个个轮流与辅音相拼而制成的音节表。于是就有人对韵书加以分析后仿照悉昙的的音节表。于是就有人对韵书加以分析后仿照悉昙的模式绘制成了汉语的音节表,这就是韵图。模式绘制成了汉语的音节表,这就是韵图。韵镜,七音略;切韵指掌图,四韵镜,七音略;切韵指掌图,四声等子声等子44.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