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培训ppt课件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241522051 上传时间:2024-07-01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96.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培训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培训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培训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节第一节细菌的致病性和毒力细菌的致病性和毒力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7/1/20241第一节细菌的致病性和毒力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8/11/2重要概念重要概念:1.1.感染:感染:指病原微生物在宿主体内持指病原微生物在宿主体内持续存在或增殖。存在或增殖。感染感染 发病:病:2.2.致病性致病性:一定种一定种类的病原菌在一定条件下,在宿主体的病原菌在一定条件下,在宿主体 内引起感染的能力。内引起感染的能力。3 3.病原菌:病原菌:凡能引起宿主凡能引起宿主发病的病的细菌叫病原菌。菌叫病原菌。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7/1/20242重要概念: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8/11/20232不同的病原菌有不同的致病性,引起不同不同的病原菌有不同的致病性,引起不同的疾病。的疾病。如: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结核病,如: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结核病,伤寒沙门菌引起伤寒,这都是由细菌的伤寒沙门菌引起伤寒,这都是由细菌的种种属特性所决定属特性所决定的的病原菌能否引起疾病,取决于病原菌的致病原菌能否引起疾病,取决于病原菌的致病因素、机体的防御功能、并与环境因素病因素、机体的防御功能、并与环境因素影响有一定的关系。影响有一定的关系。细菌的致病因素是由细菌的致病因素是由细菌的毒力、侵入数细菌的毒力、侵入数量和侵入门量和侵入门户决定。户决定。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7/1/20243不同的病原菌有不同的致病性,引起不同的疾病。如:结核分枝杆菌一、概念一、概念1 1.毒力:毒力:病原菌致病力强弱程度。病原菌致病力强弱程度。二、毒力的二、毒力的测定定细菌毒力大小的表示方法有最小致死量、半数细菌毒力大小的表示方法有最小致死量、半数致致死量、死量、最小感染量和半数感染量表示法。最为实用的是最小感染量和半数感染量表示法。最为实用的是半数致半数致死量死量(LD50)(LD50)或或半数感染量半数感染量(ID50)(ID50)表示法表示法。含义:在单位时间内,使接种的实验动物半数死亡或被含义:在单位时间内,使接种的实验动物半数死亡或被感染所需的微生物量数或细菌毒素量感染所需的微生物量数或细菌毒素量。构成毒力的物质基础是侵袭力和毒素。构成毒力的物质基础是侵袭力和毒素。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7/1/20244一、概念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8/11/20234各种病原菌的毒力不同,各种病原菌的毒力不同,并随宿主及环境条件不同并随宿主及环境条件不同而异而异。同种细菌的毒力也因型或同种细菌的毒力也因型或株的不同存在着一定的差株的不同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可分为异,可分为强毒株、弱毒强毒株、弱毒株和无毒株株和无毒株。构成毒力的物质基础是:构成毒力的物质基础是:侵袭力和毒素。侵袭力和毒素。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7/1/20245各种病原菌的毒力不同,并随宿主及环境条件不同而异。构成毒力的毒力毒力构成病原菌毒力的物质主要是构成病原菌毒力的物质主要是侵袭力侵袭力和和毒素毒素。侵袭力侵袭力毒素毒素荚膜及其他物质荚膜及其他物质 酶类酶类外毒素外毒素内毒素内毒素细菌的毒力细菌的毒力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7/1/20246毒力侵袭力荚膜及其他物质外毒素细菌的毒力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8一、侵袭力一、侵袭力(一一)概概念念:是是指指细细菌菌突突破破机机体体的的防防御御屏屏障障,在在体体内定居、内化、繁殖及扩散的能力。内定居、内化、繁殖及扩散的能力。(二)细菌侵袭力构成(二)细菌侵袭力构成 (1)侵袭性酶侵袭性酶 侵侵袭袭性性酶酶是是指指某某些些病病原原菌菌在在代代谢谢过过程程中中产产生生的的与致病作用有关的酶。与致病作用有关的酶。(2)细菌分泌的与侵袭力有关的胞外酶)细菌分泌的与侵袭力有关的胞外酶 血浆凝固酶血浆凝固酶 透明质酸酶透明质酸酶 链激链激酶酶 其他酶类其他酶类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7/1/20247一、侵袭力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8/11/20237血浆凝固酶血浆凝固酶金萄菌金萄菌使菌体周围炎性渗出物中的使菌体周围炎性渗出物中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血浆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使血浆凝固,并沉积在白,使血浆凝固,并沉积在菌体表面及病灶周围菌体表面及病灶周围保护细菌不易被吞噬保护细菌不易被吞噬细胞和体液中抗菌物细胞和体液中抗菌物质所消灭。质所消灭。透明质酸酶透明质酸酶又称扩散因又称扩散因子子化脓链球化脓链球菌菌 产气产气荚膜芽胞荚膜芽胞梭菌等梭菌等能分解能分解结缔组织结缔组织中的透明质中的透明质酸,使结缔组织疏松、通透酸,使结缔组织疏松、通透性增加性增加有利于细菌及其毒性产有利于细菌及其毒性产物向周围组织扩散物向周围组织扩散链激链激酶酶又称链球菌溶又称链球菌溶纤维蛋白酶纤维蛋白酶化脓链球化脓链球菌菌 能激活能激活血浆中血浆中的溶纤维蛋的溶纤维蛋白酶原成为溶纤维蛋白酶白酶原成为溶纤维蛋白酶使使纤维蛋白溶解,具有溶解纤维蛋白溶解,具有溶解血块及阻止血浆凝固的作用血块及阻止血浆凝固的作用有利于细菌有组织中有利于细菌有组织中扩散蔓延扩散蔓延其他酶类其他酶类卵磷脂酶、胶原酶卵磷脂酶、胶原酶产生产生产生产生细菌细菌细菌细菌机制机制机制机制作用作用作用作用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7/1/20248血浆凝固酶金萄菌使菌体周围炎性渗出物中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变为纤与毒力与毒力相关的相关的细菌表细菌表面结构面结构物质物质荚膜荚膜具有抵抗吞噬及体液中杀菌物质的杀具有抵抗吞噬及体液中杀菌物质的杀灭作用。灭作用。菌毛菌毛细菌的普通菌毛细菌的普通菌毛作用:使细菌粘附于粘膜上皮细胞作用:使细菌粘附于粘膜上皮细胞表面不易被机体排出体外。表面不易被机体排出体外。其他其他表面表面结构结构沙门氏菌沙门氏菌Vi抗原、大肠杆菌抗原、大肠杆菌K抗原、链球菌表面的抗原、链球菌表面的M抗抗原等都有抗吞噬作用。原等都有抗吞噬作用。结合杆菌表面特殊的脂类结合杆菌表面特殊的脂类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7/1/20249与毒力相关的细菌表面结构物质荚膜具有抵抗吞噬及体液中杀菌物质(二)侵袭过程(二)侵袭过程1.1.定殖(又称定居)定殖(又称定居)黏附素黏附素2.2.干干扰或逃避宿或逃避宿 主的防御机制主的防御机制3.3.内化作用内化作用 定定义、意、意义4.4.在体内增殖在体内增殖5.5.在体内在体内扩散散 胞外蛋白胞外蛋白酶酶抗吞噬作用抗吞噬作用抗体液免疫机制抗体液免疫机制透明质酸酶透明质酸酶纤维蛋白酶纤维蛋白酶血浆凝固酶血浆凝固酶卵磷脂酶卵磷脂酶 作用作用胶原酶胶原酶脱氧核糖核酸酶脱氧核糖核酸酶 不与吞噬细胞接触不与吞噬细胞接触 抑制吞噬细胞摄取抑制吞噬细胞摄取 在吞噬细胞内生存在吞噬细胞内生存 杀死或损伤吞噬细胞杀死或损伤吞噬细胞 抗原伪装或变异抗原伪装或变异 分泌蛋白酶降解分泌蛋白酶降解IgIg 通过通过LPSLPS、荚膜及、荚膜及S S层逃避补体,抑制层逃避补体,抑制抗体抗体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7/1/202410(二)侵袭过程抗吞噬作用透明质酸酶不与吞噬细胞接触抗原伪装或毒素毒素细菌毒素可分为细菌毒素可分为外毒素外毒素和和内毒素内毒素两大类。两大类。(一)外毒素(一)外毒素(ExotoxinExotoxin)1.1.概念概念:是某些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合成的、并能释是某些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合成的、并能释放到菌外毒性蛋白质。放到菌外毒性蛋白质。2.2.来源来源:主要是某些革兰氏阳性菌,也有少数是革兰氏主要是某些革兰氏阳性菌,也有少数是革兰氏阴性菌。阴性菌。3.3.化学成分:化学成分:一般外毒素是蛋白质一般外毒素是蛋白质 。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7/1/202411毒素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8/11/202311l5.5.特性:特性:(1 1)有菌种特异性。)有菌种特异性。(2 2)毒性强。)毒性强。(3 3)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具有高度的特异性。(4 4)良好的抗原性。)良好的抗原性。(5 5)不耐热。)不耐热。(6 6)0.3%0.4%0.3%0.4%甲醛作用下,可以脱毒成甲醛作用下,可以脱毒成类毒素。类毒素。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7/1/2024125.特性: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8/11/2023126.6.组成组成A A亚单位:毒素活性中心,决定毒素的毒性效应亚单位:毒素活性中心,决定毒素的毒性效应B B亚单位:结合单位,使毒素分子结合宿主细胞亚单位:结合单位,使毒素分子结合宿主细胞 膜受体上,协助膜受体上,协助A A亚单位穿过细胞膜亚单位穿过细胞膜7.7.分类分类A-BA-B型毒素型毒素攻膜毒素攻膜毒素超抗原毒素超抗原毒素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7/1/2024136.组成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8/11/202313(二)内毒素(二)内毒素(EedotoxinEedotoxin)1.1.概念:概念:存在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成分,只存在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成分,只能当细菌裂解时才释放出来能当细菌裂解时才释放出来 2.2.化学成份:化学成份:内毒宿主要成份为脂多糖(内毒宿主要成份为脂多糖(LPSLPS)。)。3.3.内毒素的作用内毒素的作用A、发发热热反反应应:内内毒毒素素作作为为外外源源性性致致热热原原(即即热热原原质质)作作用用于于粒粒细细胞胞和和单单核核细细胞胞等等,使使之之释释放放内内源源性性致致热热原原,如如IL-1,引引起起发发热。热。B、糖糖代代谢谢紊紊乱乱:先先发发生生高高血血糖糖,后后转转而而为为低低血血糖糖,大大量量糖糖原原消耗,可能与肾上腺素大量分泌有关消耗,可能与肾上腺素大量分泌有关。C、血血管管舒舒缩缩机机能能紊紊乱乱:内内毒毒素素激激活活血血管管活活性性物物质质(5-羟羟色色胺胺、激肽释放酶和激肽)的释放。激肽释放酶和激肽)的释放。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7/1/202414(二)内毒素(Eedotoxin)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8/1D、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内毒素活化凝血系统):内毒素活化凝血系统XII因子。因子。纤维蛋白原转为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转为纤维蛋白。E、施瓦兹曼现象、施瓦兹曼现象(Shwartzman phenomenon):是由:是由内毒素引起内毒素引起DIC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一种特殊形式。4.特性特性:(1)毒毒性性作作用用比比外外毒毒素素弱弱,且且毒毒性性作作用用没没特特异异性性。(2)抗原性弱,仅能刺激机体产生微量的抗毒素。)抗原性弱,仅能刺激机体产生微量的抗毒素。(3)耐热。)耐热。(三)外毒素与内毒素的区别(三)外毒素与内毒素的区别 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7/1/202415D、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区别要点区别要点外毒素外毒素内毒素内毒素化学性质化学性质蛋白质蛋白质脂脂多多糖糖(毒毒性性主主要要为为类类脂脂A A)产生产生以以革革兰兰氏氏阳阳性性菌菌或或少少量量革革兰兰氏氏阴阴性菌分泌至细菌体外。性菌分泌至细菌体外。为为革革兰兰氏氏阴阴性性细细菌菌细细胞胞壁壁结结构成份,菌体崩解后释出构成份,菌体崩解后释出稳定性稳定性不稳定,不稳定,6060以上能迅速破坏以上能迅速破坏耐热,耐热,6060耐受数小时耐受数小时毒性作用毒性作用特特异异性性。为为细细胞胞毒毒素素、肠肠毒毒素素、神神经经毒毒素素,对对特特定定的的细细胞胞或或组组织织发挥特定作用。发挥特定作用。全全身身性性,各各种种细细菌菌内内素素的的毒毒性性作作用用大大致致相相同同。引引起起发发热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休克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休克等。毒性程度毒性程度高,往往致死。高,往往致死。弱,很少致死。弱,很少致死。致热性致热性对宿主不发热对宿主不发热致宿主发热致宿主发热免疫原性免疫原性强强,可可刺刺激激机机体体产产生生高高效效价价的的抗抗毒素。毒素。弱弱,免免疫疫应应答答不不足足以以中中和和毒毒性。性。类毒素类毒素甲醛处理,可脱毒成为类毒霉甲醛处理,可脱毒成为类毒霉不能产生不能产生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7/1/202416区别要点外毒素内毒素化学性质蛋白质脂多糖(毒性主要为类脂A)侵入数量侵入数量l病原菌进入机体后,能否引发病,除了病原病原菌进入机体后,能否引发病,除了病原菌上个月一定的毒力外,还需要足够的数量。菌上个月一定的毒力外,还需要足够的数量。l数量多少与病原菌毒力强弱和机体免疫力高数量多少与病原菌毒力强弱和机体免疫力高低有关。低有关。l如:鼠疫耶尔森菌毒力强,进入无特异性免如:鼠疫耶尔森菌毒力强,进入无特异性免疫的机体中,几个细菌即能引起鼠疫:疫的机体中,几个细菌即能引起鼠疫:l毒力弱的引起食物中毒的沙门菌,必须食入毒力弱的引起食物中毒的沙门菌,必须食入较大量的细菌,才能引起急性胃肠炎。较大量的细菌,才能引起急性胃肠炎。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7/1/202417侵入数量病原菌进入机体后,能否引发病,除了病原菌上个月一定的侵入门户侵入门户l有有一定毒力和足够数量一定毒力和足够数量的病原菌,如果没有的病原菌,如果没有适当的侵入门户,还是不能使易感者发生感适当的侵入门户,还是不能使易感者发生感染。染。l各种细菌的侵入门户不同各种细菌的侵入门户不同l如:如:破伤风芽胞梭菌破伤风芽胞梭菌必须通过必须通过缺氧的深部创缺氧的深部创伤伤才能引起破伤风,若经口食入不致病。才能引起破伤风,若经口食入不致病。l志贺菌志贺菌经经消化道消化道才能引起细菌性痢疾。才能引起细菌性痢疾。l有些细菌可通过有些细菌可通过多种途径多种途径侵入机体,引起疾侵入机体,引起疾病,如病,如结核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经呼吸道、消化道或,经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创伤都能引起感染。皮肤创伤都能引起感染。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7/1/202418侵入门户有一定毒力和足够数量的病原菌,如果没有适当的侵入门户第第二二节节 感染概述感染概述感感染:染: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病原微生物突破机体的防御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病原微生物突破机体的防御功能,侵入机体,与机体间相互作用而引起不同程度的病功能,侵入机体,与机体间相互作用而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称为感染。理过程称为感染。感染常称传染。感染常称传染。一、病原菌引起传染的必要条件一、病原菌引起传染的必要条件(一)病原菌方面(一)病原菌方面 1.病原菌必须具有一定的毒力:病原菌必须具有一定的毒力:2.病原菌要达到一定数量:病原菌要达到一定数量:3.病原菌要有适宜的侵入门户:病原菌要有适宜的侵入门户:(二)动物方面(二)动物方面 种类、性别、年龄、体质、抗感染能力种类、性别、年龄、体质、抗感染能力(三)外界环境(三)外界环境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7/1/202419第二节 感染概述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8/11/202319感染感染来源来源外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exogenous infection):感染来源于宿主体外感染来源于宿主体外病人病人带菌者带菌者病畜和带菌动物病畜和带菌动物内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endogenous infection):感染来源于自身体内或体表感染来源于自身体内或体表一一、感染的来源、感染的来源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7/1/202420感染来源外源性感染(exogenous infection)呼吸道呼吸道-结核、白喉、百日咳、军团菌等结核、白喉、百日咳、军团菌等消化道消化道-伤寒、痢疾、霍乱等伤寒、痢疾、霍乱等皮肤(创伤)皮肤(创伤)-金萄菌、铜绿假单胞菌金萄菌、铜绿假单胞菌接触传播接触传播 -人与人或人与带菌动物直接触人与人或人与带菌动物直接触节肢动物媒介传播节肢动物媒介传播-鼠蚤鼠蚤血液血液性传播性传播性传播性疾病性传播性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STD)二二 传播方式与途径传播方式与途径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7/1/202421呼吸道-结核、白喉、百日咳、军团菌等二 传播方式与途v隐性感染隐性感染v显性感染显性感染v带菌状态带菌状态三三 细菌性感染的类型细菌性感染的类型急性感染急性感染慢性感染慢性感染局部感染局部感染全身感染全身感染毒血症毒血症内毒素血症内毒素血症菌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脓毒血症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7/1/202422三 细菌性感染的类型急性感染慢性感染局部感染全身感染毒血症隐性感染(隐性感染(inapparent infection)当机体抗感染免疫力较强或入侵的细菌当机体抗感染免疫力较强或入侵的细菌数量不多、毒力较弱,感染后损害较轻,数量不多、毒力较弱,感染后损害较轻,使机体不出现或出现不明显的临床症状者。使机体不出现或出现不明显的临床症状者。显性感染(显性感染(apparent infection)当病原菌毒力强,数量多且宿主机体抗当病原菌毒力强,数量多且宿主机体抗感染免疫力相对较弱,机体受到严重损害,感染免疫力相对较弱,机体受到严重损害,出现明显临床症状者。出现明显临床症状者。带菌现象:带菌现象:隐性传染或传染病痊愈后,病隐性传染或传染病痊愈后,病原菌在动物体内继续存在,并不断排出体原菌在动物体内继续存在,并不断排出体外,称带菌现象。呈带菌状态的动物称为外,称带菌现象。呈带菌状态的动物称为带菌者。带菌者。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7/1/202423隐性感染(inapparent infection)细菌显性感染根据病情缓急分急性感染:发病急、病程较短,只有数日至数周 如霍乱、伤寒等。慢性感染:发病慢、病程长,常可维持数月至数年 如结核、麻风等。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7/1/202424显性感染根据病情缓急分急性感染:发病急、病程较短,只有数日至病原菌在宿主体内的分布病原菌在宿主体内的分布1.局部传染:局部传染:2.全身传染:全身传染:(1)毒血症:)毒血症:(2)菌血症:)菌血症:(3)败血症:)败血症:(4)脓毒血症:)脓毒血症: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7/1/202425病原菌在宿主体内的分布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8/11/20232毒血症(毒血症(toxemia)病原菌在局部生长繁殖,但不侵入血流,仅细菌病原菌在局部生长繁殖,但不侵入血流,仅细菌产生的外毒素进入血流引起全身中毒症状者。产生的外毒素进入血流引起全身中毒症状者。菌血症(菌血症(bacteremia)病原菌由原发部位一过性或间断性入血,到达其病原菌由原发部位一过性或间断性入血,到达其他部位继续繁殖,但不在血中繁殖者。他部位继续繁殖,但不在血中繁殖者。败血症(败血症(septicemia)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血中大量繁殖产生大量毒性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血中大量繁殖产生大量毒性产物,引起全身中毒症状者。产物,引起全身中毒症状者。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7/1/202426毒血症(toxemia)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8/11/2023脓毒血症(脓毒血症(pyemia)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在其中大量繁殖,并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到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化脓通过血流扩散到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者。性病灶者。内毒素血症(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革兰阴性菌入血并在血中繁殖,死亡崩解后革兰阴性菌入血并在血中繁殖,死亡崩解后释放大量内毒素,或局部病灶内大量革兰阴性菌释放大量内毒素,或局部病灶内大量革兰阴性菌死亡,释放的内毒素入血而引起全身中毒症状者。死亡,释放的内毒素入血而引起全身中毒症状者。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7/1/202427脓毒血症(pyemia)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8/11/2023带菌状态带菌状态带菌者:处于带菌状态的人健康带菌者:隐性感染的带菌者恢复期带菌者:患传染病后,临床症状消失,体内仍带有并不断排出病原菌的人。带菌者是重要的传染源,及时隔离。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7/1/202428带菌状态带菌状态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8/11/202328本章试题一.名词解释1.感染 2.侵袭力 3.毒血症 4.败血症 5.带菌者 6.内毒素 7.外毒素 8.菌血症 9.脓毒血症 10.类毒素 11.菌群失调 12.条件致病菌 13.致病菌 14.细菌毒力 15.侵袭力 16.医院内源性感染 17.医院感染 18.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 19.医源性感染 20.非特异性免疫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7/1/202429本章试题一.名词解释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8/11/202329二填空题1病原菌的致病性与其具有的毒力,侵入的()及()有密切关系。2.细菌的毒力是由()和 ()决定的.3.细菌的侵袭力是由 ()、()和()构成.4.内毒素是()菌细胞壁中的 ()成分.5.内毒素是由脂质A,()和()组成.6.内毒素的毒性部分是 (),菌体抗原(O抗原)是().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7/1/202430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8/11/2023307.类毒素是由 ()经甲醛处理制备而成,可刺激机体产生 .8.外毒素的化学成分是(),可用甲醛处理制备 .9.根据外毒素的作用机理不同,可将外毒素分为 (),()和肠毒素.10.抗毒素可由()或()刺激机体产生.11.构成非特异性免疫的屏障结构主要有皮肤与粘膜屏障,()和 ().12.吞噬细胞吞噬病原菌后的结果有 ()吞噬与()吞噬两种.13.内毒素的毒性作用有(),(),(),()。14.目前所知毒性最强的生物毒素是 ().15.以神经毒素致病的细菌有 (),()等.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7/1/2024317.类毒素是由 ()经甲醛处理制备而成,可刺激机体产生 16.具有粘附作用的细菌结构有(),().17.具有抗吞噬作用的细菌结构有()等.18.病原菌侵入机体能否致病与(),(),等有密切关系.19.细菌侵袭性酶有 (),(),()等20.定居于人 ()和()中的微生物群叫做正常菌群.21.医院内感染的方式包括()、()和()。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7/1/20243216.具有粘附作用的细菌结构有(),()三.单项选择题1.与细菌致病性无关的结构是()A.荚膜 B.菌毛 C.异染颗粒 D.脂多糖 E.磷壁酸2.细菌代谢产物中,与致病性无关的是()A.毒素 B.血浆凝固酶 C.热原质 D.细菌素 E.透明质酸酶3.与细菌侵袭力无关的物质是()A.荚膜 B.菌毛 C.血浆凝固酶 D.芽胞 E.透明质酸酶4.具有粘附作用的细菌结构是()A.鞭毛 B.普通菌毛 C.荚膜 D.性菌毛 E.芽胞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7/1/202433三.单项选择题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8/11/2023335.革兰阳性菌类似菌毛作用的成分是()A.肽聚糖 B.M蛋白 C.膜磷壁酸 D.壁磷壁酸 E.SPA6.有助于细菌在体内扩散的物质是()A.菌毛 B.荚膜 C.M蛋白 D.血浆凝固酶 E.透明质酸酶7.细菌内毒素的 成分是()A.H抗原 B.肽聚糖 C.O抗原 D.荚膜多糖 E.脂多糖8.内毒素的中心成分是()A.特异性多糖 B.脂多糖 C.核心多糖 D.脂质A E.脂蛋白9.内毒素不具有的 毒性作用是()A.食物中毒 B.发热 C.休克 D.DIC E.白细胞反应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7/1/2024345.革兰阳性菌类似菌毛作用的成分是()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810.关于内毒素的叙述,下列错误的一项是()A.来源于革兰阴性菌 B.能用甲醛脱毒制成类毒素 C.其化学成分是脂多糖 D.性质稳定,耐热E.只有当菌体死亡裂解后才释放出来11.关于外毒素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A.多由革兰阳性菌产生 B.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C.耐热,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仍不能将其破坏D.经甲醛处理可制备成类毒素 E.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12.外毒素的特点之一是()A.多由革兰阴性菌产生 B.可制备成类毒素 C.多为细菌裂解后释放 D.化学组成是脂多糖 E.耐热13.细菌毒素中,毒性最强的是()A.破伤风痉挛毒素 B.霍乱肠毒素 C.白喉外毒素 D.肉毒毒素 E.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7/1/20243510.关于内毒素的叙述,下列错误的一项是()细菌的致病性与14.以神经毒素致病的细菌是()A.伤寒沙门菌 B.霍乱弧菌 C.肉毒梭菌 D.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E.脑膜炎奈氏菌15.不能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 B.破伤风杆菌 C.肉毒梭菌 D.产气荚膜杆菌 E.肠炎沙门菌16.抗毒素()A.为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获得 B.可中和游离外毒素的毒性作用 C.可中和与易感细胞结合的外毒素的毒性作用 D.可中和细菌内毒素的毒性作用 E.B+C17.类毒素是()A.抗毒素经甲醛处理后的物质 B.内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质C.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质 D.细菌经甲醛处理后的物质E.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并改变了抗原性的物质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7/1/20243614.以神经毒素致病的细菌是()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8/1118.下述细菌中可引起菌血症的是()A.破伤风梭菌 B.伤寒沙门菌 C.白喉棒状杆菌 D.肉毒梭菌 E.霍乱弧菌19.带菌者是指()A.体内带有正常菌群者 B.病原菌潜伏在体内,不向体外排菌者 C.体内带有条件致病菌者D.感染后,临床症状消失,但体内病原菌未被彻底清除,又不断向体外排菌者E.感染后,临床症状明显,并可传染他人者20.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叙述,错误的是()A.在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形成 B.与生具有,人皆有之 C.对某种细菌感染针对性强D.与机体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E.对入侵的病原菌最先发挥作用21.不属于正常体液与组织中的抗菌物质是()A.补体 B.溶菌酶 C.抗生素 D.乙型溶素 E.白细胞素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7/1/20243718.下述细菌中可引起菌血症的是()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8/22.关于抗感染免疫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A.完整的皮肤与粘膜屏障是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B.吞噬细胞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是抗感染的第二道防线.C.体液免疫主要针对胞外寄生菌的感染 D.细胞免疫主要针对胞内寄生菌的感染E.抗体与 细菌结合可直接杀死病原菌23.条件致病菌致病的条件为()A.正常菌群的耐药性改变 B.正常菌群的遗传性状改变 C.肠蠕动减慢使细菌增多D.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 E.各种原因造成的免疫功能亢进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7/1/20243822.关于抗感染免疫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细菌的致病性与24.关于正常菌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般情况下,正常菌群对人体有益无害B.肠道内的双歧杆菌产生大量的碱性物质,能拮抗肠道细菌感染C.口腔中的正常菌群主要为需氧菌,少数为厌氧菌D.即使是健康胎儿,也携带正常菌群E.在人的一生中,正常菌群的种类和数量保持稳定25.正常菌群的有益作用不包括()A.抗肿瘤作用 B.刺激机体的免疫应答 C.合成维生素 D.与外来菌竞争营养物质 E.刺激补体合成26.细菌由局部侵入血流,在血中繁殖,产生大量毒性物质,而引起人体中毒,称为()A.毒血症;B.脓毒血症;C.病毒血症;D.败血症;E.菌血症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7/1/20243924.关于正常菌群的叙述,正确的是()细菌的致病性与感四.问答题1.简述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因素,构成细菌侵袭力的物质基础.2.请列表比较内毒素与外毒素的主要区别.3.试述条件致病菌的致病原因.4.简述细菌合成代谢产物及其临床意义.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7/1/202440四.问答题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8/11/202340二填空题1数量和途径。2.毒素和侵袭力3.荚膜,菌毛等粘附因子和侵袭性酶。4.革兰阴性菌,脂多糖。5.核心多糖和特异性多糖.6.脂质A,特异性多糖.7.外毒素,抗毒素。8.蛋白质,类毒素.9.神经毒素,细胞毒素.10.外毒素或类毒素.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7/1/202441二填空题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8/11/20234111.血脑屏障,血胎屏障.12.完全吞噬,与不完全吞噬。13.发热反应,白细胞反应,内毒素性休克,DIC。14.肉毒毒素。15.破伤风杆菌,肉毒杆菌16.菌毛,膜磷壁酸.17.荚膜.18.细菌的毒力,侵入的数量,侵入的部位.19.血浆凝固酶,透明质酸酶,链激酶20.体表和腔道.21.交叉感染、内源性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7/1/20244211.血脑屏障,血胎屏障.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8/11/202三.单选题答案1.C 2.D 3.D 4.B 5.C 6.E 7.E 8.D 9.A 10.B 11.C 12.B 13.D 14.C 15.B 16.B 17.C 18.B 19.D 20.C 21.C 22.E 23.D 24.A 25.E 26.D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7/1/202443三.单选题答案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8/11/2023431.简述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因素,构成细菌侵袭力的物质基础(1)细菌致病性与其毒力、侵入机体的途径及数量密切相关:首先细菌的毒力取决于它们对机体的侵袭力和产生的毒素.;其次,细菌的侵袭力是指病原菌突破机体防御功能,在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侵袭力与其表面结构和产生的侵袭性酶有关;细菌的毒素分为外毒素和内毒素2类。外毒素是由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并分泌到菌体外的毒性物质。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成分,只有裂解或用人工方法裂解菌体后在释放出来,可引起发热反应、白细胞反应、内毒素休克、弥漫血管内凝血(DIC)。(2)细菌的侵袭力是指致病菌突破机体的防御功能,在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构成侵袭力的物质基础是菌体表面结构和侵袭性酶。菌体表面结构:菌毛、膜磷壁酸以及荚膜和微荚膜。其中,菌毛和某些革兰阳性菌的膜磷壁酸为具有粘附作用懂的细菌结构;细菌的荚膜和微荚膜有抗吞噬细胞吞噬和抗体液中杀菌物质(补体、溶菌酶等)的作用。侵袭性酶:是指某些细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某些胞外酶,它们可协助细菌抗吞噬或有利于细菌在体内扩散等。如血浆凝固酶、透明质酸酶等。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7/1/2024441.简述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因素,构成细菌侵袭力的物质基础细菌.试述条件致病菌的致病原因.(1)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如患艾滋病,由于免疫缺陷导致各种原虫、真菌、细菌、病毒引起的机会感染明显增加。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或手术后、器官移植、化疗、放疗、烧伤等均可造成机会感染。(1)寄居部位部位改变:如大肠杆菌在一定条件,定居部位由肠道至泌尿道,引起感染。(2)菌群失调:多应用于广谱抗生素引起正常菌群间比例失调和改变,引起菌群失调症或菌群交替症。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7/1/202445.试述条件致病菌的致病原因.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8/11/204.简述细菌合成代谢产物及其临床意义.(1)热原质:由革兰阳性菌产生的,进入机体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其化学成分是菌体中的脂多糖。热原质耐高温,加热1804小时,250或6501分钟才使热原质失去作用。除去热原质的最好方法是蒸馏法。生物制品或注射制品必须使用无热原质水制备。(2)内毒素:即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其毒性成分是类肢A,当菌体死亡后才释放出来。可引起机体发热、白细胞反应和感染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3)外毒素:是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合成并分泌到菌体外的毒性蛋白成分。主要由革兰阳性菌产生。具有抗原性强、毒性强、特异性强的特点。不同细菌产生的外毒素毒性作用不一。根据外毒素对宿主的亲和性及作用方式不同,可分为细胞毒素、神经毒素和肠毒素。(4)酶:某些细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酶类物质。如透明质酸酶,是链球菌产生的一种侵袭性酶,能分解透明质酸,促进细菌的侵袭、扩散,是细菌的重要致病物质。(5)色素:有些细菌能产生色素,对细菌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细菌的色素分为:水溶性色素,能溶于水、弥漫至培养基或周围组织,如绿脓色素;脂溶性色素,不溶于水,仅保持在菌落内使菌落呈色而培养基颜色不变,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色素。(6)抗生素:有些细菌在代谢过程中可产生一些能抑制细菌或杀死其他微生物或癌细胞的物质。抗生素多由防线菌和真菌产生。(7)细菌素:某些细菌能产生一种仅作用于近缘关系细菌的抗生物质。其抗菌范围窄,在细菌分型及流行病调查上具有一定意义。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7/1/2024464.简述细菌合成代谢产物及其临床意义.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