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培训ppt课件

上传人:494895****12427 文档编号:241521846 上传时间:2024-07-01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967.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培训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培训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培训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1一、概述1、定义:是以一侧面部麻痹,口眼歪斜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中医又称“口眼歪斜”,“歪嘴风”,“口歪”。2、西医相关病证“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2一、概述1、定义:是以一侧面部麻痹,口眼歪针灸学面瘫医学知面神经解剖结构 面神经(混合神经)1、运动神经纤维:支配面部表情肌2、感觉神经纤维(1)一般感觉神经纤维:支配面部、耳后皮肤(2)鼓索神经:支配味觉(3)镫骨神经:支配听觉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3面神经解剖结构面神经(混合神经)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33、副交感神经纤维(1)支配泪腺(2)支配唾液腺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43、副交感神经纤维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4上半部(核上部):接受双侧皮质延髓束纤维支配。n下半部(核下部):接受对侧交叉过来的皮质延髓束纤维支配。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5上半部(核上部):下半部(核下部):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5 临床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两临床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两类,两者在发病病因和临床症状类,两者在发病病因和临床症状有所不同,应注意鉴别。有所不同,应注意鉴别。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6临床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两类,两者在发病病因和核上性损伤核上性损伤-中中枢性面瘫枢性面瘫中枢性面瘫与周围性面瘫的鉴别中枢性面瘫与周围性面瘫的鉴别中枢性面瘫中枢性面瘫 核上性核上性 口角歪斜口角歪斜 眼裂以下单侧支配眼裂以下单侧支配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7核上性损伤-中枢性面瘫中枢性面瘫与周围性面瘫的鉴别中枢性面瘫核下性损伤核下性损伤-周围性面瘫周围性面瘫中枢性面瘫与周围性面瘫的鉴别中枢性面瘫与周围性面瘫的鉴别周围性面瘫周围性面瘫 核下性核下性 口眼歪斜口眼歪斜 眼裂以上双侧支配眼裂以上双侧支配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8核下性损伤-周围性面瘫中枢性面瘫与周围性面瘫的鉴别周围性面瘫二、病因病机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9二、病因病机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9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面部筋脉(太阳经筋、阳明经筋)经气阻滞,脉络失养,筋肉纵缓不收面瘫面瘫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10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面部筋脉经气阻滞,面瘫针灸学三、临床表现(一)症状1、发病突然,常于夜间发病。2、患侧面部板滞、麻木、松弛。3、食物停留于患侧齿颊间。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11三、临床表现(一)症状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114、患侧耳后、耳下、面部疼痛,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5、或伴流泪、流涎。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124、患侧耳后、耳下、面部疼痛,舌前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12(二)体征:1、额纹变浅消失;2、眼睛闭合不良,眼裂变大;3、鼻唇沟变浅或消失;4、人中沟歪、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5、蹙额、皱眉、吹口哨、鼓颊困难。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13(二)体征:1、额纹变浅消失;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136、患侧面肌挛缩,口角歪向病侧的“倒错”现象(久病)。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146、患侧面肌挛缩,口角歪向病侧的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14(二)分型(1)风寒型:兼有风寒表证,证见畏风恶寒,多有面部受凉史(如迎风睡眠,面部吹风过久等),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缓。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15(二)分型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15(2)风热型:兼有风热表证,证见发热、咽痛、口干、口苦、苔薄黄、脉浮数。多继发于感冒发热,中耳炎、牙龈肿痛之后,伴耳后疼痛。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16(2)风热型: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16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培训ppt课件17四、针灸治疗1、刺灸法治法:祛风通络,疏调经筋。以手足太阳经、手足阳明经穴为主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18四、针灸治疗1、刺灸法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18处方和方义:攒竹、鱼腰四白、阳白局部取穴,疏调局部经地仓透颊车气,温经散寒。颧髎翳风祛风散寒合谷、昆仑循经远取,通经活络。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19处方和方义:攒竹、鱼腰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19阳白地仓颊车攒竹鱼腰四白颧髎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20阳白地仓颊车攒竹鱼腰四白颧髎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20随证配穴:1、早期风火盛:风池、太冲、耳尖放血、风寒:风池、眼睑闭合不全:睛明、人中沟歪斜:人中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21随证配穴: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215、鼻唇沟变浅:迎香6、颏唇沟歪斜:承浆7、后期体虚:灸大椎、足三里、脾俞、百会8、倒错现象:补健侧,泻患侧,双侧针刺,以浅刺为主。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225、鼻唇沟变浅:迎香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22操作:早期浅刺、轻刺激、泻法,风寒可加灸,风热用刺血法;中后期补法,透针、灸法、拔 罐(温针灸或隔蒜灸);顽固性用滞针法。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23操作: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23其他疗法1、电针选穴:参照处方选穴,用疏密波。(早期不宜)2、皮肤针叩刺:患侧面部、耳后叩刺。3、拔罐:患侧面部、耳后。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24其他疗法1、电针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244、穴位注射选穴:地仓、颊车、翳风、牵正每次12穴。药物:VitB1、VitB12、加兰他敏、北芪注射液每次选一样,每穴注射0.30.5ml,隔日一次。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254、穴位注射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255、神灯照射:患侧面部、耳后。6、耳尖放血:适应于风热型面瘫。(耳背静脉放血)7、电磁疗:穴位同体针。适应于急性期。8、局部按摩: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265、神灯照射:患侧面部、耳后。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269、穴位埋线:适应于面瘫经久不愈者。10、穴位结扎术:适应于面瘫经久不愈者。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279、穴位埋线:适应于面瘫经久不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27六、小结1、针灸治疗面瘫具有卓效。2、注意与中枢性面瘫的鉴别。3、本病初起时针刺量不宜过强。4、避免风吹受寒,必要时可戴口罩、眼罩防护。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28六、小结1、针灸治疗面瘫具有卓效。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284、防止眼部感染,可点滴眼药水。5、通常在起病12周内开始恢复,12月内症状明显好转,约2/3患者在三周内可基本恢复正常。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294、防止眼部感染,可点滴眼药水。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296、本病有自愈倾向,但针灸起缩短作用。7、针灸作用的机制:增强肌肉收缩,恢复神经的传导;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306、本病有自愈倾向,但针灸起缩短作用。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30谢谢!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31谢谢!针灸学面瘫医学知识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