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腹泻的中医治课件

上传人:2127513****773577... 文档编号:241509828 上传时间:2024-06-30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季腹泻的中医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秋季腹泻的中医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秋季腹泻的中医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秋季腹泻的中医治秋季腹泻的中医治疗文冲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9月秋季腹泻的中医治疗文冲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外治方法治疗小儿腹泻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中医学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泄泻的病因一般以感受外邪、内伤乳食和脾胃虚弱多见。其主要病变在于脾胃,因胃主腐熟水谷,脾主运化精微,如脾胃受病,则饮食入胃,水谷不化,精微不布,合污而下,致泄泻。中医外治疗法治疗小儿腹泻有明显的优势,该方法解决了小儿服药困难、打针痛苦及抗生素滥用引起的菌群失调、抗药性增加等问题,而且痛苦少、操作简便、疗效高、易于被患儿和家长接受。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外治方法治疗小儿腹泻能取得21 推拿推拿11辨证推拿小儿腹泻辨证分型基本分为湿热泻、风寒泻、伤食泻、脾虚泻、脾肾阳虚泻五个证型。1推拿3辨辨证论治小儿腹泻的基本治小儿腹泻的基本处方方常用于湿热泄泻的穴位有:清脾经、清大肠、退六腑、清小肠、清胃经、推下七节骨。常用于风寒泄泻的穴位有:揉外劳宫、补脾经、补大肠、推上七节骨、摩腹揉脐、揉龟尾、推三关。辨证论治小儿腹泻的基本处方常用于湿热泄泻的穴位有:4常用于伤食泄泻的穴位有:运内八卦、清胃经、清大肠、补脾经、推板门、揉中脘、摩腹揉脐、按揉足三里。常用于脾虚泄泻的穴位有:运内八卦、清补脾、补大肠、推三关、按揉足三里、推上七节骨、捏脊。用于脾肾阳虚泄泻的穴位有:补脾经、补肾经、捏脊、揉外劳、推三关、补大肠、揉二马、摩腹、揉脾俞肾俞常用于伤食泄泻的穴位有:5寒泻:腹鸣腹痛,小便清长,大便稀薄或溏泻,大便呈绿色或带有奶块。治疗手法:取手部阴阳穴1分钟,补脾土2分钟,推三关1分钟,补大肠23分钟,腹部揉压3分钟,取天枢穴2分钟,肾部推上七节1分钟,自下而上进行捏脊79遍。寒泻:腹鸣腹痛,小便清长,大便稀薄或溏泻,大便呈绿色或带有6实热泻:身热,肛门红,大便稀薄,便带有腥臭味。治疗手法:退六腑1分钟,清补脾2分钟,清大肠23分钟,腹部揉脐部2分钟,揉中腕、天枢穴各1分钟,脊部自上而下用拇指进行刮脊1020次,揉长强1分钟。实热泻:身热,肛门红,大便稀薄,便带有腥臭味。治疗手法:退六7伤食泻:腹胀,有时呕吐,大便稀带有酸臭味,小便少。治疗手法:手部清脾土1分钟,揉板门1分钟,清大肠23分钟,清小肠1分钟,腹部揉脐部2分钟,顺降结肠揉压23分钟,揉中腕、天枢各1分钟,肾部自上而下进行刮脊30次,推下七节20次。伤食泻:腹胀,有时呕吐,大便稀带有酸臭味,小便少。治疗手法:8脾虚泻:纳差食少,腹泻久,身体消瘦精神倦怠。治疗手法:手部补脾土2分钟,运土入水2分钟,补大肠23分钟,腹部揉脐部2分钟,揉中腕、天枢、关元各1分钟,下肢揉足三里各1分钟,揉三里(胃经合穴)及胃经路线。脊部自上而下进行捏脊710次,在肾俞、胃脾俞、肝俞穴部位向上提拉,可听到响声,推上七节1分钟。治疗30分钟后才可让患者进食,给患儿饮生理盐水,以防脱水。脾虚泻:纳差食少,腹泻久,身体消瘦精神倦怠。治疗手法:手部9在脊柱及其两侧进行捏脊(刮脊)。该部位是督脉和膀胱经过第一侧线所循环部位;督脉可主一身之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是肺、心、肝、胆、胃、肾俞等五脏六腑俞穴的部位,所谓俞穴是五脏六腑之气转输脊部位,在胃部进行捏脊可调理五脏六腑的功能,肝、胆、脾、胃俞可调节肝、胆、脾、胃等脏腑的功能,故可治疗腹泻和消化道疾病。在脊柱及其两侧进行捏脊(刮脊)。该部位是督脉和膀胱经过第一侧10在骶部按摩推七节穴,刺激反射可调节结肠下部、直肠等器官功能活动,所以推七节穴可治疗小儿腹泻。内脏神经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兴奋和抑制消长,是一对既矛盾又统一的整体,穴位的选择,手法的运用,刺激的强度是要因病而异。在骶部按摩推七节穴,刺激反射可调节结肠下部、直肠等器官功能11按摩手部穴位的机理,是气血运行的路线,内连五脏六脏,外连四肢百骸,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调理着脏器功能活动,发生疾病后,调节功能也相应改变。所以在有关经脉穴位上进行推拿按摩,能调整人体各部位的功能。在腹部进行揉压可促进胃肠吸收功能,中脘是胃的募穴,关元是小肠的募穴,天枢是大肠的募穴,胃肠功能失调刺激其募穴,可取得较好的疗效。按摩手部穴位的机理,是气血运行的路线,内连五脏六脏,外连四肢12周东辉1采用辨证推拿的方法治疗小儿腹泻,治疗316例患儿,总有效率95%。刘志新等2采用健脾和胃、利湿止泻的方法治疗小儿腹泻,取穴:补脾经、补大肠、分手阴阳、运土入水、推三关、揉足三里、推上七节骨、捏脊。治疗172例患儿,总治愈率100%。李玉娥等3在治疗不同类型小儿腹泻时,除取摩腹揉脐、推上七节骨、补脾经、推大肠、按揉足三里外,伤食泻加逆运内八卦、清胃经;寒湿泻配以推三关退六腑、分阴阳、顺运内八卦;脾肾阳虚泻揉外劳宫、左揉肚脐等。治疗116例患儿,总有效率100%。褚付英4在基本分型的基础上认为小儿腹泻存在变证,即伤阴泄泻和伤阳泄泻,治疗上两者主要应用补脾经、揉外劳、清天河水等穴位。文献报道推拿治疗小儿腹泻临床平均总有效率达98%以上。周东辉1采用辨证推拿的方法治疗小儿腹泻,治疗316例患儿1312 基本方推拿基本方推拿基本方推拿较辨证推拿取穴少,操作简便临床常用的基本处方5-7:捏脊、清补脾经、清大肠、分阴阳、拿肚角(脐下2寸(石门)旁开2寸大筋。(操作)用拇、食、中三指拿法,称拿肚角;或用中指端按,称按肚角。(次数)3到5次。(主治)腹痛、腹泻。)、摩腹、揉脐、揉龟尾。史海峰等5应用推拿补泻四穴即捏脊、拿肚角、补脾经、清大肠为主治疗小儿腹泻75例,总有效率947%。实践证明,基本方推拿治疗的平均总有效率低于辨证推拿,但其更为简便易行,易于推广。12基本方推拿基本方推拿较辨证推拿取穴少,操作简便1413 简易推拿易推拿临床常用的简易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手法,主要为复式手法揉脐及龟尾并擦七节骨法、捏脊法、单穴推拿等8-12。如王文波8应用摩腹、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各100次的简易推拿方法治疗小儿腹泻120例,总有效率983%。廖品东等11采用冯氏捏脊疗法(即以双手示、中、无名及小指重叠屈曲,以示指2、3指节推进,以两拇指与示指指节提捏皮肤)治疗小儿腹泻40例,总有效率975%。且对612个月龄段小儿以及伤食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孙毓等12采用向上直推承山穴治疗小儿腹泻48例,总有效率为100%。使用简易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平均总有效率达98%以上。13简易推拿临床常用的简易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手法,主要为152 针刺刺临床应用针刺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常用的穴位为足三里、天枢、四缝穴、大肠俞、脾俞、胃俞、上巨虚,手法多用补法或平补平泻,针刺方法主要为速刺、半刺等13-16。郝明泽13采用半刺法(即其刺仅及皮且迅速出针)治疗小儿腹泻,所有患者均取双侧天枢、会阳,单侧足三里及其对侧内庭共治疗82例患者,总有效率100%。董杨颖等14采用针刺四缝穴和足三里等穴位治疗小儿腹泻,针刺四缝穴时深度以能使针身立稳为度,或点刺出少许黄色、白色透明黏液,针刺足三里穴时要快速进针平补平泻,不留针,共治疗患者46例,总有效率935%。2针刺临床应用针刺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常用的穴位为足三里163 刺血刺血疗法法刺血疗法每次只取12个穴位,常用的有四缝穴、少商穴、太白穴等17-19。刘鸿雁等19取四缝穴点刺挤出黄白黏液或者血液,配合闪罐治疗39例,总有效率9487%。3刺血疗法174 穴位注射穴位注射临床应用穴位注射治疗小儿腹泻多采用山莨菪碱、维生素B1、维丁胶性钙等药物注射于足三里穴、大肠俞、天枢穴等20-23。654-2足三里穴位注射。注射方法:取双侧足三里穴,消毒后用4.5号针头,进针约0.5cm1cm,回抽无血后注入654-20.01mg-11次天-1,连续23天。4穴位注射18足三里是中医治疗胃肠疾病的重要穴位。采用小剂量654-2穴位注射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对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进行慢性刺激,不但能引起机体重新调节其功能的作用,迅速提高胃旦白酶的活性,而且还能激活机体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机能,抑制炎症渗出,增强炎症病灶的屏障机能,使发热反应减弱,并有一时性降温作用。654-2为M胆碱受体阻断剂,有镇静、解痛作用,能抑制胃肠道平滑肌蠕动和腺体分泌,减少消化液丢失,并能改善微循环,利于肠道组织的代谢修复和功能恢复。足三里是中医治疗胃肠疾病的重要穴位。19阮丽琼21则选用山莨菪碱针剂分别注入双侧足三里穴内,每日2次,治疗小儿腹泻80例,总有效率9375%。齐文辉等22在综合治疗(助消化、抗感染、补液)的基础上给予山莨菪碱双侧足三里穴封,每日1次,共治疗132例,总有效率970%。阮丽琼21则选用山莨菪碱针剂分别注入双侧足三里穴内,每205 脐疗中医学认为肚脐即神阙穴内连五脏六腑,为冲任经气汇聚之处,敏感度高,渗透性强,故中药敷贴脐部可使药物通过脐部吸收,调整胃肠功能,促进胃肠的消化吸收,从而达到温中散寒、健脾燥湿、和胃消食、固肠止泻之目的,是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良方。5脐疗中医学认为肚脐即神阙穴内连五脏六腑,为冲任经气汇21婴幼儿腹泻多见于2岁以下的小儿,1岁以内者约占半数。他们不愿意服药、惧怕打针。但肌肤薄嫩,外用药易于渗透吸收;且发病季节以夏秋季为多,此时气候温暖,衣物单薄,外治方便。再说外治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几无毒副作用。因此中药外敷治疗婴幼儿腹泻实为医学发展一大方向。祖国医学认为婴幼儿腹泻是由于小儿脾胃薄弱,感受外邪,或饮食内伤,或脾胃虚寒,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而引起。病理关键在于脾虚湿盛。婴幼儿腹泻多见于2岁以下的小儿,1岁以内者约占半数。他们不愿2251 组方敷方敷脐应用成方或自组方研末敷脐,如五苓散、术倍散、葛根芩连汤加减等,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24-26。如曹丽芳等24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辨证分型用药:湿热泻方研粉用醋调成药饼,敷于患儿神阙穴共治疗小儿腹泻198例,总有效率917%,且各个证型之间存在差异性,湿热泻疗效优于脾虚泻,伤食泻疗效优于脾虚泻。51组方敷脐应用成方或自组方研末敷脐,如五苓散、术倍散、23脾虚泻:纳差食少,腹泻久,身体消瘦精神倦怠。周东辉1采用辨证推拿的方法治疗小儿腹泻,治疗316例患儿,总有效率95%。所以在有关经脉穴位上进行推拿按摩,能调整人体各部位的功能。治疗手法:手部清脾土1分钟,揉板门1分钟,清大肠23分钟,清小肠1分钟,腹部揉脐部2分钟,顺降结肠揉压23分钟,揉中腕、天枢各1分钟,肾部自上而下进行刮脊30次,推下七节20次。注射方法:取双侧足三里穴,消毒后用4.用上述两药外敷脐周神阙穴,使药物通过穴位直接吸收而发挥化湿消滞、行气止痛的作用,达到治疗目的。云南白药以三七为主药,具有舒经活络,活血祛瘀,行气止血定痛,生肌收敛等作用,伤湿止痛膏含有大量芳香行气的药物,可以化湿导滞,行气止痛。吴茱萸温中暖肝以壮脾土;654-2为M胆碱受体阻断剂,有镇静、解痛作用,能抑制胃肠道平滑肌蠕动和腺体分泌,减少消化液丢失,并能改善微循环,利于肠道组织的代谢修复和功能恢复。刺血疗法每次只取12个穴位,常用的有四缝穴、少商穴、太白穴等17-19。灌肠法同口服法相比,可使药液直接达到结肠,扩散在结肠分泌液中,并通过黏膜被吸收,然后进入血液循环,提高了生物利用度。敷脐散组成:丁香10g,吴茱萸15g,胡椒30粒研末与凡士林50g混合调匀。用法:先用纱布12层铺在脐部,起到隔离作用,取上述调制剂,贴敷于纱布上的神阙穴部位,再用绷带绕脐1周系上,松紧适度,24小时更换1次。功能:温中散寒,暖肝止痛,健脾助阳。主治:虚寒和脾肾阳虚所致的大便稀薄,色淡白,乳食不化,下利清谷,反复发作,面色萎黄或白,神疲乏力,食后胀满等症状。方解:敷脐散中丁香温中降逆,温肾助阳以壮肾火;吴茱萸温中暖肝以壮脾土;胡椒温中散寒以散中焦之寒。三药研末调糊共达温中散寒、温肝止痛、健脾助阳之效。婴幼儿“脾常不足”是泄泻发病的内在因素。婴幼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所需要的水谷精微相对比成人多,脾胃负担较重,加之饮食不知自节,寒暖不知自调,既易为饮食所伤又易为六淫所侵,故易发生泄泻。脾虚泻:纳差食少,腹泻久,身体消瘦精神倦怠。敷脐散组成:丁24儿泄贴1号:用于伤食泻、风寒泻、脾虚泻。药物组成:吴茱萸60g,苍术24g,丁香4g,胡椒60粒。研末瓶装备用。另用芒硝、藁本、肉桂各20g分别研末,分别装瓶备用。临床应用时每次取儿泄贴1号药末1.0g,若伤食泻加芒硝末0.5g,风寒泻加藁本末0.5g,脾虚泻加肉桂末0.5g。每次合用药末1.5g。儿泄贴1号:用于伤食泻、风寒泻、脾虚泻。药物组成:吴茱萸6025儿泄贴2号:用于湿热泻。药物组成:苦参、苍术各适量。分别研成细末,瓶贮备用。如泄泻热重者取苦参末1.0g,苍术末0.5g,湿重者苦参末0.5g,苍术末1.0g,湿热并重者则等量。和匀合取药末1.5g。用药方法:先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将脐部洗净擦干,将药末和匀后陈醋调成糊状,置于脐内,压平,以填平脐窝为度,再用纱布、胶布覆盖固定,换药1次/天。观察治疗3天。儿泄贴2号:用于湿热泻。药物组成:苦参、苍术各适量。分别研成26伤食泻是因乳食积滞不化,脾胃运化功能受损(主要是脾胃阳气受损),聚湿成痰,“合污而下”。风寒泻是因腹受风寒,寒邪客于肠胃,寒凝气滞,中阳被困,运化失职。脾虚泻是因脾胃虚弱,清阳不升,运化失职所致。它们都有一共同环节就是脾胃受损、湿浊壅盛。儿泄贴1号就是作用于伤食泻、风寒泻、脾虚泻的共同病理环节脾胃虚寒、湿浊壅盛。其中吴茱萸、苍术、丁香、胡椒等均温中散寒、运脾燥湿之品。合用贴于脐部神阙穴,通过经络俞穴作用以调节阴阳,温化脾胃寒气,改善胃肠血液循环,促进胃液分泌及黏膜吸收功能,从而达到治疗小儿腹泻的目的。三种腹泻证不同而治相似,伤食泻加芒硝“逐六腑积聚”(本经);风寒泻加藁本加强发表散寒,祛风胜湿的作用;脾虚泻加肉桂以补火助阳,温通散寒。伤食泻是因乳食积滞不化,脾胃运化功能受损(主要是脾胃阳气受损27湿热泻是因湿热之邪,蕴结脾胃,下注大肠,传化失职所致,治疗则以清热祛湿为法。儿泄贴2号以苦参、苍术为伍,以泄脾胃肠道湿热之有余。泄有余即补不足,中焦阴阳平衡,泄泻自愈。湿热泻是因湿热之邪,蕴结脾胃,下注大肠,传化失职所致,治疗则28云南白药以三七为主药,具有舒经活络,活血祛瘀,行气止血定痛,生肌收敛等作用,伤湿止痛膏含有大量芳香行气的药物,可以化湿导滞,行气止痛。用上述两药外敷脐周神阙穴,使药物通过穴位直接吸收而发挥化湿消滞、行气止痛的作用,达到治疗目的。云南白药以三七为主药,具有舒经活络,活血祛瘀,行气止血定痛,2952 单味味药敷敷脐常用常用药有:有:吴茱萸、胡黄连、苍术、白胡椒、桂皮等27-30。李静等27选用吴茱萸12g研末与夹生大米饭适量,温热时混合成饼敷脐,配合推拿治疗腹泻86例,总有效率942%。53艾灸神阙临床采用艾灸神阙穴治疗小儿腹泻主要采用温和灸和隔姜灸的方法31-32。许海文31采用艾条温和灸神阙穴,配合推拿治疗47例腹泻,总有效率为100%。钟艳等32在推拿治疗之后用艾条隔姜灸脐部,治疗128例患儿,总有效率9375%。52单味药敷脐常用药有:吴茱萸、胡黄连、苍术、白胡椒、桂30治疗30分钟后才可让患者进食,给患儿饮生理盐水,以防脱水。湿热泻是因湿热之邪,蕴结脾胃,下注大肠,传化失职所致,治疗则以清热祛湿为法。婴幼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所需要的水谷精微相对比成人多,脾胃负担较重,加之饮食不知自节,寒暖不知自调,既易为饮食所伤又易为六淫所侵,故易发生泄泻。钟艳等32在推拿治疗之后用艾条隔姜灸脐部,治疗128例患儿,总有效率9375%。灌肠法同口服法相比,可使药液直接达到结肠,扩散在结肠分泌液中,并通过黏膜被吸收,然后进入血液循环,提高了生物利用度。用上述两药外敷脐周神阙穴,使药物通过穴位直接吸收而发挥化湿消滞、行气止痛的作用,达到治疗目的。再说外治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几无毒副作用。伤食泻是因乳食积滞不化,脾胃运化功能受损(主要是脾胃阳气受损),聚湿成痰,“合污而下”。它们都有一共同环节就是脾胃受损、湿浊壅盛。灌肠疗法治疗小儿腹泻主要采用清洁灌肠和保留灌肠两种方法,灌肠液主要为中药、生理盐水、蒙脱石散等33-34。脊部自上而下进行捏脊710次,在肾俞、胃脾俞、肝俞穴部位向上提拉,可听到响声,推上七节1分钟。临床应用针刺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常用的穴位为足三里、天枢、四缝穴、大肠俞、脾俞、胃俞、上巨虚,手法多用补法或平补平泻,针刺方法主要为速刺、半刺等13-16。补脾经、补肾经、捏脊、揉外劳、推三关、补大肠、揉二马、摩腹、揉脾俞肾俞按摩手部穴位的机理,是气血运行的路线,内连五脏六脏,外连四肢百骸,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调理着脏器功能活动,发生疾病后,调节功能也相应改变。相关反射区:腰骶、甲状腺、上身淋巴、胰、下腹部、大肠等。用药方法:先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将脐部洗净擦干,将药末和匀后陈醋调成糊状,置于脐内,压平,以填平脐窝为度,再用纱布、胶布覆盖固定,换药1次/天。重点反射区:脾、胃、小肠、腹腔神经丛;脊部自上而下进行捏脊710次,在肾俞、胃脾俞、肝俞穴部位向上提拉,可听到响声,推上七节1分钟。6 其他外治方法其他外治方法61灌肠灌肠疗法治疗小儿腹泻主要采用清洁灌肠和保留灌肠两种方法,灌肠液主要为中药、生理盐水、蒙脱石散等33-34。灌肠法同口服法相比,可使药液直接达到结肠,扩散在结肠分泌液中,并通过黏膜被吸收,然后进入血液循环,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另一方面,药汁可在被损伤黏膜处沉积,形成类似保护膜,从而达到止泻目的。治疗30分钟后才可让患者进食,给患儿饮生理盐水,以防脱水。31连理汤中,人参(本方为太子参)、白术、干姜、甘草温中健脾,黄连清除肠中湿热,白术补脾燥湿,葛根、防风升发清阳,胜湿止泻。白芍敛阴生津,银花解毒。诸药合用攻补兼施,温补并行,使阳气复,中气得补,健运有权,津液得布,升阳胜湿而止泻。灌肠液主要组成方:太子参15g,干姜15g,甘草15g,防风10g,黄连10g,白芍30g,葛根10g,银花15g。水煎,取汁100150ml,瓶装备用。方法:患儿取侧卧位,将药汁倒入灌肠器(普通),将插肛管润滑后缓缓插入肛门内约5cm,注入灌肠液100150ml。保留1530min。头2天每天早晚各灌1次,以后每天1次,直至大便成形好转为止。连理汤中,人参(本方为太子参)、白术、干姜、甘草温中健脾,黄32另外,如刘艳芳等34用灌肠液葛根芩连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102例患儿,总有效率9643%。另外,如刘艳芳等34用灌肠液葛根芩连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3362 拔罐拔罐小儿皮肤娇嫩,临床应用拔罐基本不留罐,多采用闪罐的方法,常用的穴位有大肠俞、脾俞、胃俞、督脉等19,35,36。沈贤新等35取大肠俞拔罐,同时配合止痢穴(位于小腿内侧三阴交穴与阴陵泉穴连线中点)艾灸,治疗27例患儿,总有效率8889%。62拔罐小儿皮肤娇嫩,临床应用拔罐基本不留3463 足足疗谢英等37采用足反射按摩疗法治疗小儿腹泻取得良好效果,足反射区配方:基本反射区:大脑、肾、输尿管、膀胱;重点反射区:脾、胃、小肠、腹腔神经丛;相关反射区:腰骶、甲状腺、上身淋巴、胰、下腹部、大肠等。按摩采取全足按摩,重点加强的治疗原则,其顺序是:基本反射区重点反射区相关反射区基本反射区,治疗患儿96例,总有效率100%。63足疗谢英等37采用足反射按摩疗法治疗小儿腹泻取得3564 刮痧刮痧吕菊等38取胃俞、脾俞、大肠俞、足三里、中脘、内关、天枢辨证加减,以刮痧油为介质,刮至皮下有瘀点瘀斑为度,共治疗30例患儿,总有效率100%。64刮痧吕菊等38取胃俞、脾俞、大肠俞、足三里、中脘36秋季腹泻的中医治课件37秋季腹泻的中医治课件38秋季腹泻的中医治课件39秋季腹泻的中医治课件40秋季腹泻的中医治课件41秋季腹泻的中医治课件42秋季腹泻的中医治课件43秋季腹泻的中医治课件44谢谢!谢谢!45秋季腹泻的中医治课件4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