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的监测与控制课件

上传人:94****0 文档编号:241500783 上传时间:2024-06-30 格式:PPT 页数:144 大小:4.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毒性肝炎的监测与控制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4页
病毒性肝炎的监测与控制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4页
病毒性肝炎的监测与控制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毒性肝炎的监测与控制病毒性肝炎的监测与控制提提纲纲u甲甲型型肝肝炎炎u乙乙型型肝肝炎炎u丙丙型型肝肝炎炎u丁丁型型肝肝炎炎u戊戊型型肝肝炎炎提纲甲型肝炎甲甲肝肝u疾疾病病介介绍绍u疾疾病病监监测测u免免疫疫预预防防u问问题题建建议议甲肝疾病介绍疾病介绍疾病介绍u病原学病原学1973年年Feinstone等用免疫电镜在急性肝炎病等用免疫电镜在急性肝炎病人的粪便中观察到人的粪便中观察到HAV颗粒。颗粒。甲肝病毒属于小甲肝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肝病毒属,无包病毒科肝病毒属,无包膜,有一正链膜,有一正链RNA基因,该属仅有基因,该属仅有HAV一个种。一个种。疾病介绍病原学HAV呈球形,电镜下见实心和空心两种颗粒。呈球形,电镜下见实心和空心两种颗粒。实心颗粒为完整的实心颗粒为完整的HAV,有传染性。,有传染性。空心颗粒为未成熟的不含空心颗粒为未成熟的不含RNA的颗粒,具有抗原的颗粒,具有抗原性,但无传染性。性,但无传染性。HAV结构模型结构模型HAV呈球形,电镜下见实心和空心两种颗粒。H甲肝病毒的稳定性甲肝病毒的稳定性uHAVHAV对外界抵抗力较强对外界抵抗力较强u耐热性:耐热性:70大约能抵抗大约能抵抗10min10min,1001min1001min才能使之完全才能使之完全灭活。灭活。u耐酸碱,对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较为耐受耐酸碱,对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较为耐受u耐高氯酸耐高氯酸(Perchloracetic acid,300mg/L,15min 20)(Perchloracetic acid,300mg/L,15min 20)u耐变性剂耐变性剂(1%SDS(1%SDS存在下存在下3737能存活能存活30min)30min)u-20-20 或更低温度储存能存活多年。或更低温度储存能存活多年。u室温下可生存室温下可生存1 1周,干粪中周,干粪中2525能生存能生存3030天,在贝壳类动物、天,在贝壳类动物、污水、淡水、海水、泥土中能生存数月。目前认为污水、淡水、海水、泥土中能生存数月。目前认为HAVHAV是抵是抵抗外界条件变化能力最强的病毒之一。抗外界条件变化能力最强的病毒之一。甲肝病毒的稳定性HAV 对外界抵抗力较强甲肝病毒的灭活甲肝病毒的灭活u高压灭菌高压灭菌(121,20min)(121,20min)u紫外线照射紫外线照射(1.1W,0.9cm(1.1W,0.9cm深度,深度,1min)1min)u福尔马林灭活福尔马林灭活(1:4000 37 72hr;3%5min(1:4000 37 72hr;3%5min或或8%8%1min,25)1min,25)u-丙内脂丙内脂(0.03%,4,72hr)(0.03%,4,72hr)u高锰酸钾高锰酸钾(30mg/L,5min)(30mg/L,5min)u碘酒碘酒(3mg/L,5min)(3mg/L,5min)u氯气氯气(自由氯浓度在自由氯浓度在2.0-2.5mg/L,15min)2.0-2.5mg/L,15min)u次氯酸钠次氯酸钠(3-10mg/L,20 5-15min)(3-10mg/L,20 5-15min)甲肝病毒的灭活高压灭菌(121,20min)急性甲型肝炎过程急性甲型肝炎过程急性甲型肝炎过程全球全球HAV流行模式流行模式抗-HAV流行率高高/中中低很低全球HAV 流行模式抗-HAV 流行率高高/中中低很低全球全球HAVHAV感染模式感染模式intermediatelowVery low全球HAV 感染模式intermediatelowVery病毒性肝炎的监测与控制课件我国分省甲肝发病情况(我国分省甲肝发病情况(1990-20101990-2010)我国分省甲肝发病情况(1990-2010)u流行病学流行病学l传染源传染源甲型肝炎无病毒携带状态,传染源为急性期甲型肝炎无病毒携带状态,传染源为急性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后者数量远较前者多。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后者数量远较前者多。粪便排毒期在起病前粪便排毒期在起病前2周至血清丙氨酸氨基周至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转移酶(ALT)高峰期后)高峰期后1周,少数患者可延长周,少数患者可延长至其病后至其病后30天。天。急性患者排毒量大,尤其在黄疸出现之前传急性患者排毒量大,尤其在黄疸出现之前传染性最强;虽然亚临床型感染者的排毒量不及临染性最强;虽然亚临床型感染者的排毒量不及临床患者,但因其活动不受限制,其作为传染源意床患者,但因其活动不受限制,其作为传染源意义更大。义更大。流行病学l传播途径传播途径主要由粪主要由粪-口途径传播口途径传播粪便污染饮用水源、食物、蔬菜、玩具等可引起粪便污染饮用水源、食物、蔬菜、玩具等可引起流行流行水源或食物污染可导致暴发流行水源或食物污染可导致暴发流行日常生活接触多为散发性发病日常生活接触多为散发性发病病毒性肝炎的监测与控制课件l易感人群易感人群凡是未感染过甲型肝炎病毒的人,无论是儿童还凡是未感染过甲型肝炎病毒的人,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均是易感者。是成人均是易感者。但由于甲肝病毒感染与社会经济状况及个人卫生但由于甲肝病毒感染与社会经济状况及个人卫生习惯密切相关,故在我国,习惯密切相关,故在我国,15岁以下的儿童及青岁以下的儿童及青少年最容易患甲型肝炎。少年最容易患甲型肝炎。感染后可产生持久免疫感染后可产生持久免疫易感人群u发病机制发病机制lHAV经口进入体内,由肠道进入血流,经口进入体内,由肠道进入血流,引起短暂的病毒血症,约引起短暂的病毒血症,约1周后进入肝细胞周后进入肝细胞内复制,内复制,2周后由胆汁排出体外。周后由胆汁排出体外。l在甲型肝炎潜伏末期和黄疽出现前数日在甲型肝炎潜伏末期和黄疽出现前数日是病毒排泄高峰,处在这个时期的患者,尤是病毒排泄高峰,处在这个时期的患者,尤其是无症状的亚临床感染者,是最危险的传其是无症状的亚临床感染者,是最危险的传染源染源.(输血)(输血)lHAV不直接引起肝细胞损害不直接引起肝细胞损害:HAV在体外可持续感染细胞,但不造成直接的致在体外可持续感染细胞,但不造成直接的致细胞病变作用细胞病变作用;在实验感染在实验感染HAV的实验中,粪便排毒高峰及病毒的实验中,粪便排毒高峰及病毒血症高峰要早于临床症状的出现血症高峰要早于临床症状的出现发病机制l肝脏病理变化主要由于肝脏病理变化主要由于HAV抗原性较强,容易抗原性较强,容易激活特异性激活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通过直接作用和淋巴细胞,通过直接作用和分泌细胞因子分泌细胞因子(如如干干扰素素)使肝细胞变形、坏使肝细胞变形、坏死。死。l在感染后期体液免疫亦参与其中,抗在感染后期体液免疫亦参与其中,抗HAV产生产生后可能通过免疫复合物机制使肝细胞破坏。后可能通过免疫复合物机制使肝细胞破坏。病毒性肝炎的监测与控制课件l在某些情况下,血液中的病毒被脂膜包裹,在某些情况下,血液中的病毒被脂膜包裹,可能暂时躲避抗体的中和。可能暂时躲避抗体的中和。lHAV病毒感染后期,免疫系统完全将病毒从病毒感染后期,免疫系统完全将病毒从体内清除,同时伴随肝细胞的破坏和再生。体内清除,同时伴随肝细胞的破坏和再生。l一般不转为慢性一般不转为慢性l但有复发的报道但有复发的报道l偶有死亡的报道偶有死亡的报道在某些情况下,血液中的病毒被脂膜包裹,可能暂时躲避抗体的中和u病理特征病理特征l急性甲肝病毒感染后的病理特征与其它类型急性甲肝病毒感染后的病理特征与其它类型肝炎病毒感染后的病理特征没有明显区别。肝炎病毒感染后的病理特征没有明显区别。l各型肝炎的基本病理改变表现为肝细胞变性、各型肝炎的基本病理改变表现为肝细胞变性、坏死,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浸润,坏死,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浸润,间质增生和肝细胞再生。间质增生和肝细胞再生。病理特征攻击前,攻击前,0周。中央静脉周围,肝板,肝窦,正常。周。中央静脉周围,肝板,肝窦,正常。HEx200。阴性对照阴性对照(猴子猴子)攻击前,0周。中央静脉周围,肝板,肝窦,正常。HEx200。汇管区:炎症细胞侵润,主要是淋巴细胞。汇管区:炎症细胞侵润,主要是淋巴细胞。HEx200。汇管区:炎症细胞侵润,主要是淋巴细胞。HEx200。u临床表现临床表现l潜伏期潜伏期甲型肝炎甲型肝炎26周,平均周,平均4周。周。接触的病毒量越大,潜伏期越短。接触的病毒量越大,潜伏期越短。l主要表现主要表现早期:发热,疲劳,肌痛,厌食,恶心,呕吐,早期:发热,疲劳,肌痛,厌食,恶心,呕吐,腹泻腹泻,右上腹疼痛。右上腹疼痛。黄疸后黄疸后(也可无明显黄疸也可无明显黄疸):ALT升高,暗褐色尿,升高,暗褐色尿,苍白便,巩膜,皮肤等黄染,肝脏,脾脏肿大等,苍白便,巩膜,皮肤等黄染,肝脏,脾脏肿大等,临床不易与其它型病毒性肝炎相区别。临床不易与其它型病毒性肝炎相区别。成人症状通常比儿童重成人症状通常比儿童重有隐性感染有隐性感染临床表现u甲型肝炎诊断甲型肝炎诊断l诊断原则: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体诊断原则: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征、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l因为甲型肝炎的临床表现与其他急性病毒因为甲型肝炎的临床表现与其他急性病毒性肝炎极为相似,确诊依赖于特异性的血性肝炎极为相似,确诊依赖于特异性的血清学检查。清学检查。甲型肝炎诊断l诊断依据诊断依据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545天内有不洁饮食史天内有不洁饮食史或不洁饮水史;或与急性甲肝患者有密切接触史;或不洁饮水史;或与急性甲肝患者有密切接触史;或当地出现甲肝暴发或流行;或有到甲肝流行地或当地出现甲肝暴发或流行;或有到甲肝流行地区的旅行史。区的旅行史。2.临床表现临床表现2.1发热、乏力、纳差、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等消发热、乏力、纳差、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等消化道症状。肝脏肿大,伴有触痛或叩痛。化道症状。肝脏肿大,伴有触痛或叩痛。2.2有巩膜、皮肤黄染,并排除其他疾病所致黄疸者。有巩膜、皮肤黄染,并排除其他疾病所致黄疸者。3.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检测3.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明显升高(超过正)明显升高(超过正常值常值2倍);倍);3.2血清总胆红素(血清总胆红素(TBIL)1倍正常上限数值或尿胆红倍正常上限数值或尿胆红素阳性;素阳性;3.3血清学检测:抗血清学检测:抗-HAVIgM阳性或双份血清抗阳性或双份血清抗-HAVIgG4倍升高。倍升高。诊断依据l诊断标准诊断标准1临床病例,符合下一条即可诊断临床病例,符合下一条即可诊断(1)1+2+3.1;(2)1+2+3.2;(3)1+2+3.1+3.2;(4)2+3.1;(5)2+3.1+3.2.2确诊病例:临床病例确诊病例:临床病例+3.3。诊断标准u几点例外:几点例外:lIgM抗体阳性并不一定代表急性甲型肝抗体阳性并不一定代表急性甲型肝炎,例如有些甲肝炎,例如有些甲肝IgM阳性的病人并没阳性的病人并没有急性甲肝的症状。有急性甲肝的症状。l原因:原因:HAV隐性感染;隐性感染;HAV急性感染后急性感染后IgM长期存在;其它病毒感染或免疫疾长期存在;其它病毒感染或免疫疾病或药物引起的免疫细胞非特异反应;病或药物引起的免疫细胞非特异反应;试剂本身产生假阳性。试剂本身产生假阳性。几点例外:u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u暴发疫情处置暴发疫情处置疾病监测疾病监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疾病监测u流行与暴发定义流行与暴发定义l流行流行某地区甲肝发病水平达到近某地区甲肝发病水平达到近3年同期平均水平年同期平均水平的的2倍及以上(不包括暴发年数据)。倍及以上(不包括暴发年数据)。l暴发暴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为甲肝暴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为甲肝暴发在在30天内,一个学校、幼托机构、工厂等集体单位发天内,一个学校、幼托机构、工厂等集体单位发生生3例甲肝病例;例甲肝病例;在在15天内,在一个自然村或居委会出现天内,在一个自然村或居委会出现5例甲肝病例甲肝病例;例;在在15天内,一个乡、镇、街道发现天内,一个乡、镇、街道发现20例甲肝病例。例甲肝病例。流行与暴发定义u报告原则报告原则l出现甲肝暴发或流行后,按照出现甲肝暴发或流行后,按照突发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要要求报告。求报告。报告原则疫情调查疫情调查u调查前准备工作调查前准备工作u核实疫情核实疫情u现场调查病例定义现场调查病例定义u病例搜索病例搜索u个案调查和访谈个案调查和访谈u描述病例三间分布特征描述病例三间分布特征u收集相关信息收集相关信息u提出假设提出假设u验证假设验证假设u补充调查补充调查疫情调查调查前准备工作描述病例三间分布特征调查前准备工作调查前准备工作u人员配备人员配备:协调、调查、消毒、检测、后勤保障协调、调查、消毒、检测、后勤保障u调查表格调查表格:个案调查表、登记表个案调查表、登记表u工作器具工作器具:采血管、血清管、采血器械采血管、血清管、采血器械u诊断试剂诊断试剂:抗抗-HAVIgM和抗和抗-HEVIgMu消毒器械和药物消毒器械和药物:消杀药品、消毒器械消杀药品、消毒器械u其他资源其他资源:手机(充电器)、电脑(电源)、相机手机(充电器)、电脑(电源)、相机调查前准备工作人员配备:协调、调查、消毒、检测、后勤保障核实疫情核实疫情u核实疫情依据核实疫情依据l“甲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甲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WS298-2008)u核实内容核实内容l判断诊断的真实性判断诊断的真实性病例临床表现、体征、生化指标及实验室检测等病例临床表现、体征、生化指标及实验室检测等l判断暴发的真实性判断暴发的真实性监测定义:甲肝监测定义监测定义:甲肝监测定义疫情报告:报告方式、重复报告等疫情报告:报告方式、重复报告等核实疫情核实疫情依据现场调查病例定义现场调查病例定义u疑似病例疑似病例l在某时间某范围某人群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在某时间某范围某人群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出现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发热、乏力、纳差、厌油、腹出现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发热、乏力、纳差、厌油、腹胀、肝区疼痛中任何胀、肝区疼痛中任何2项者,或巩膜黄染、皮肤黄染、尿项者,或巩膜黄染、皮肤黄染、尿黄中任何黄中任何1项者。项者。u临床病例临床病例l疑似病例疑似病例+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ALT)2倍或以上升倍或以上升高或高或/和血清总胆红素(和血清总胆红素(TBIL)正常上限数值或正常上限数值或/和尿胆和尿胆红素阳性。红素阳性。u确诊病例确诊病例l疑似或临床病例疑似或临床病例+甲肝甲肝IgM阳性。阳性。现场调查病例定义疑似病例病例搜索病例搜索u被动搜索被动搜索l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的病例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的病例u主动搜索主动搜索:按照按照“现场调查病例定义现场调查病例定义”和实际情况和实际情况l查阅医疗机构的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化验室检查阅医疗机构的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化验室检测登记;访谈村医或个体医生测登记;访谈村医或个体医生l了解学校、幼托机构等集体单位的人员缺勤情况及了解学校、幼托机构等集体单位的人员缺勤情况及原因,通过晨检及早发现病例原因,通过晨检及早发现病例l入户调查或知情人访谈入户调查或知情人访谈l其他方式其他方式病例搜索被动搜索个案调查和访谈个案调查和访谈u个案调查个案调查l甲型肝炎病例个案调查表甲型肝炎病例个案调查表l甲型肝炎病例一览表甲型肝炎病例一览表l主要内容:个人信息,临床症状和体症,实验室诊断,疫主要内容:个人信息,临床症状和体症,实验室诊断,疫苗免疫史苗免疫史u个案访谈个案访谈l相关流行病学因素访谈相关流行病学因素访谈l主要包括:食物、水、病例接触史、聚餐史、外出史等。主要包括:食物、水、病例接触史、聚餐史、外出史等。个案调查和访谈个案调查病毒性肝炎的监测与控制课件描述病例三间分布特征描述病例三间分布特征u时间分布时间分布l绘制病例发病的流行曲线,并分析和解释流行模式绘制病例发病的流行曲线,并分析和解释流行模式u地区分布地区分布l按地区分类,比较不同地区(乡镇、自然村、岗位、按地区分类,比较不同地区(乡镇、自然村、岗位、车间、楼层、年级、班级等)的病例数及罹患率车间、楼层、年级、班级等)的病例数及罹患率u人群分布人群分布l描述病例的年龄、性别及职业等分布,并比较罹患率描述病例的年龄、性别及职业等分布,并比较罹患率描述病例三间分布特征时间分布收集相关信息收集相关信息u水源水源l种类、数量、分布及供应范围种类、数量、分布及供应范围l卫生状况,如周围环境、消毒情况、卫生学指标检测等卫生状况,如周围环境、消毒情况、卫生学指标检测等u食品食品l本地生产的冷饮类、凉食、散装小食品及水产品等本地生产的冷饮类、凉食、散装小食品及水产品等l集体单位的疫情,了解食物供应(如食堂供餐、聚餐等)集体单位的疫情,了解食物供应(如食堂供餐、聚餐等)u其他其他l当地的特殊地理环境(如喀斯特地貌)、人口、经济、居当地的特殊地理环境(如喀斯特地貌)、人口、经济、居住条件、特殊饮食习惯、降雨情况及甲肝疫苗史、既往发住条件、特殊饮食习惯、降雨情况及甲肝疫苗史、既往发病情况等信息病情况等信息。结合个案合个案访谈和疫情流行特征分析,收集当地的和疫情流行特征分析,收集当地的饮食食饮水、水、粪便及便及污水水处理情况。理情况。收集相关信息水源结合个案访谈和疫情流行特征分析,收集当地的饮提出假设提出假设u根据个案访谈信息、病例三间分布根据个案访谈信息、病例三间分布特征、饮食饮水等相关信息,综合分析特征、饮食饮水等相关信息,综合分析并提出本次暴发可能的传播途径(水源、并提出本次暴发可能的传播途径(水源、食源或接触等)及危险因素的假设。食源或接触等)及危险因素的假设。提出假设根据个案访谈信息、病例三间分布特征、验证假设验证假设u开展病例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验证本次开展病例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验证本次暴发可能的传播途径及危险因素暴发可能的传播途径及危险因素u病例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的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的方法验证假设开展病例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验证本次暴发可能的传播途径补充调查补充调查u水源或食源的暴发疫情,须进一步开展水源或食源的暴发疫情,须进一步开展水源或食物的深入调查,明确污染来源水源或食物的深入调查,明确污染来源及污染途径。及污染途径。补充调查水源或食源的暴发疫情,须进一步开展水源或食物的深入调疫情处置疫情处置u病例管理病例管理l病例救治l学生或幼托儿童l饮食行业和保育人员u粪便管理和环境消毒粪便管理和环境消毒l病例粪便l疫点周围环境u水源和食品管理水源和食品管理l污染的食品和水源l商业化流通的食品u应急接种应急接种l接种原则l接种范围和人群l疫苗种类u健康教育与社会宣传健康教育与社会宣传l良好卫生习惯l饮水、食品和环境卫生u疫情动态监测疫情动态监测l及时分析疫情,掌握动态l评价处置措施的效果原则:应遵循边调查边处置,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处置措施。原则:应遵循边调查边处置,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处置措施。疫情处置病例管理应急接种原则:应遵循边调查边处置,同时开展有甲肝病例管理甲肝病例管理u甲肝病例隔离治疗甲肝病例隔离治疗l治疗原则治疗原则(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l重症病例重症病例前期症状:黄疸加重、出血倾向、精神、胆酶分离、血氨升高、前期症状:黄疸加重、出血倾向、精神、胆酶分离、血氨升高、凝血酶原活动度等凝血酶原活动度等治疗原则:加强护理治疗原则:加强护理,进行监护进行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密切观察病情u学生病例返校学生病例返校l返校标准返校标准u特殊工作人群要求特殊工作人群要求l返回工作岗位标准返回工作岗位标准甲肝病例管理甲肝病例隔离治疗粪便管理和环境消毒粪便管理和环境消毒u粪便消毒与管理粪便消毒与管理l甲肝患者甲肝患者l密切人群密切人群u环境消毒环境消毒l消毒原则(适时适量有针对性)消毒原则(适时适量有针对性)l消毒措施(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消毒措施(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l消毒方法消毒方法患者排泄物(粪便)、呕吐患者排泄物(粪便)、呕吐疫源点(厕所、共同环境)疫源点(厕所、共同环境)l注意事项注意事项粪便管理和环境消毒粪便消毒与管理应急接种应急接种u应急接种原则应急接种原则l疫情发生当地县级政府根据疫源地(点)的既往疫情发生当地县级政府根据疫源地(点)的既往甲肝疫苗接种率、适龄人群抗甲肝疫苗接种率、适龄人群抗-HAV抗体水平及暴露人抗体水平及暴露人群数量,综合评估甲肝暴发疫情蔓延风险,结合疫苗群数量,综合评估甲肝暴发疫情蔓延风险,结合疫苗供应和需求、人群接种意愿及疫苗接种实施计划等,供应和需求、人群接种意愿及疫苗接种实施计划等,按照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坚持,坚持“知情知情同意、自愿接种同意、自愿接种”的原则,对疫源地(点)中的易感的原则,对疫源地(点)中的易感人群适时开展甲肝疫苗或丙种球蛋白的应急接种。人群适时开展甲肝疫苗或丙种球蛋白的应急接种。应急接种应急接种原则应急接种应急接种u相关定义相关定义l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l同源暴露者同源暴露者u疫苗免疫状况评估疫苗免疫状况评估l既往流行病学资料既往流行病学资料l甲肝疫苗接种率调查甲肝疫苗接种率调查l抗抗-HAV抗体血清学调查抗体血清学调查在一个甲肝潜伏期内(在一个甲肝潜伏期内(45天)与甲肝病例天)与甲肝病例或疑似病例共同居住、生活、工作或护理或疑似病例共同居住、生活、工作或护理的人,包括甲肝患者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的人,包括甲肝患者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朋友(男朋友(男/女),同一宿舍同学或同事,与女),同一宿舍同学或同事,与患者同饮食的人员和护理人员等。患者同饮食的人员和护理人员等。与甲肝病例有暴露于同一种或与甲肝病例有暴露于同一种或几种可疑甲肝病毒污染的水源、几种可疑甲肝病毒污染的水源、食源等人群。食源等人群。应急接种相关定义在一个甲肝潜伏期内(45天)与甲肝病例或疑似应急接种应急接种u应急接种生物制品应急接种生物制品l甲肝灭活疫苗甲肝灭活疫苗l甲肝减毒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l丙种球蛋白丙种球蛋白u接种范围接种范围l接种对象(知情同意)接种对象(知情同意)l接种方法(接种时间)接种方法(接种时间)l注意事项注意事项l疑似异常反应监测与处置疑似异常反应监测与处置l应急接种评价与总结应急接种评价与总结应急接种应急接种生物制品健康教育与社会宣传健康教育与社会宣传u日常的健康教育与宣传日常的健康教育与宣传l形式:媒体、专栏、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墙体标语等形式:媒体、专栏、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墙体标语等l对象:城乡居民,重点是学校、幼托机构等密集场所的人群对象:城乡居民,重点是学校、幼托机构等密集场所的人群l内容:甲肝可防、可治、可控内容:甲肝可防、可治、可控u疫情后的健康教育与宣传疫情后的健康教育与宣传l形式:专栏、专版及电视专题讲座;折页、传单、海报、招贴画形式:专栏、专版及电视专题讲座;折页、传单、海报、招贴画l对象:疫点(区)城乡居民,重点是可疑或疑似病例密切接触人群对象:疫点(区)城乡居民,重点是可疑或疑似病例密切接触人群l内容:内容:甲肝可防、可治、可控,消除群众恐慌甲肝可防、可治、可控,消除群众恐慌甲肝相关症状,及时就诊及就诊医院等相关信息甲肝相关症状,及时就诊及就诊医院等相关信息疫源地(点)消毒及消毒方法疫源地(点)消毒及消毒方法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健康教育与社会宣传日常的健康教育与宣传标本采集与运送标本采集与运送u血清采集数量血清采集数量l病例数病例数1 1000),而抗,而抗-HBcIgG阴性或低阴性或低水平水平慢性慢性HBV感染标记物判定标准感染标记物判定标准抗抗-HBcIgM滴度不高或阴性,但血清滴度不高或阴性,但血清HBsAg或或HBVDNA任何一任何一项阳性持续半年以上。项阳性持续半年以上。HBV感染的标记物判定标准u背景背景l自从自从1990年病毒性肝炎分型报告以来,乙肝报年病毒性肝炎分型报告以来,乙肝报告发病率逐年持续上升,直至近几年才有所下告发病率逐年持续上升,直至近几年才有所下降。降。l国家疾控开始在少数省份设点进行乙型肝炎监国家疾控开始在少数省份设点进行乙型肝炎监测。测。l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在全国所有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在全国所有31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始设点进行乙型肝炎监测。开始设点进行乙型肝炎监测。疾病监测疾病监测背景疾病监测病毒性肝炎的监测与控制课件病毒性肝炎的监测与控制课件u提高乙肝病例分类诊断的准确性提高乙肝病例分类诊断的准确性u了解监测地区急性乙肝发病情况了解监测地区急性乙肝发病情况u明确急性乙肝发病的危险因素明确急性乙肝发病的危险因素监测目的监测目的提高乙肝病例分类诊断的准确性监测目的病毒性肝炎的监测与控制课件乙肝病例报告卡附卡乙肝病例报告卡附卡u1、HBsAg阳性时间阳性时间:6个月个月/6个月个月内内/未测或未测或不详不详u2、抗抗-HBcIgM1:1000稀释检测结果稀释检测结果:阳性阳性/阴性阴性/未未测测u3、本次本次ALT:U/Lu4、首次出现乙肝症状和体征的时间首次出现乙肝症状和体征的时间:年年月月/无症无症状状u5、肝组织穿刺检测结果、肝组织穿刺检测结果:急性病变急性病变/慢性病变慢性病变/未测未测u6、恢复期血清、恢复期血清HBsAg阴转阴转,抗抗HBs阳转阳转:阳性阳性/阴性阴性/未未测测乙肝病例报告卡附卡1、HBsAg阳性时间:6个月/6病毒性肝炎的监测与控制课件病毒性肝炎的监测与控制课件病毒性肝炎的监测与控制课件u乙型肝炎的防控应以乙型肝炎的防控应以“预防为主预防为主”,其中乙肝预,其中乙肝预防措施包括防措施包括l 乙肝疫苗接种乙肝疫苗接种l 传播途径预防传播途径预防l 意外暴露意外暴露HBVHBV后预防后预防l 对患者和携带者的管理对患者和携带者的管理 免疫预防免疫预防乙型肝炎的防控应以“预防为主”,其中乙肝预防措施包括免疫预防乙型肝炎疫苗预防乙型肝炎疫苗预防u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感染的最最有效方法有效方法。u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其次为婴幼儿,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群。高危人群: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高危人群: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工作人员、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外伤者、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外伤者、HBsAg阳性者的家庭成员、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男性同性恋或有多个性伴侣和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男性同性恋或有多个性伴侣和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u乙型肝炎疫苗全程需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全程需接种3针,按照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针疫苗后,间隔1个月及个月及6个月注射第个月注射第2及第及第3针疫苗。新生针疫苗。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要求在出生后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要求在出生后24h内接内接种,越早越好。种,越早越好。u接种部位新生儿为臀前部外侧肌肉内,接种部位新生儿为臀前部外侧肌肉内,儿童和成人为上臂三角肌中部肌肉内注射。儿童和成人为上臂三角肌中部肌肉内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全程需接种3针,按照0、1、6个月方法一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二方法三方法三单用乙型肝炎疫苗阻断单用乙型肝炎疫苗阻断应在出生后应在出生后24h内尽内尽早早(最好在出生后最好在出生后12h)注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同时在不同部,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位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乙型肝炎疫苗,在在1个月和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个月时分别接种第种第2和第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针乙型肝炎疫苗苗出生后出生后12h内先注射内先注射1针针HBIG,1个月后再注个月后再注射第射第2针针HBIG,并同时在,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乙型肝不同部位接种一针乙型肝炎疫苗,间隔炎疫苗,间隔1和和6个月分个月分别接种第别接种第2和第和第3针乙型肝针乙型肝炎疫苗。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阻断率为阻断母婴传播的阻断率为87.8%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的效果不如前者方便,但其保护不如前者方便,但其保护率略高于前者。率略高于前者。剂量: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剂量: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剂量应,剂量应100IU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10g中国仓鼠卵母细胞中国仓鼠卵母细胞(CHO)乙型肝炎疫苗,乙型肝炎疫苗,20g新生儿在出生新生儿在出生12h内注射内注射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后,可接受和乙型肝炎疫苗后,可接受HBsAg阳性母亲的哺阳性母亲的哺乳。乳。母婴阻断(母婴阻断(HBsAg阳性母亲)阳性母亲)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单用乙型肝炎疫苗阻断应在接种对象接种对象接种方法和剂量接种方法和剂量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阴性母亲的新生儿5g或或10g酵母或酵母或10gCHO乙型肝炎疫苗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疫新生儿时期未接种乙型肝新生儿时期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儿童炎疫苗的儿童5g或或10g重组酵母或重组酵母或10gCHO乙型肝炎疫乙型肝炎疫苗苗成人成人20g酵母或酵母或20gCHO乙型肝炎疫苗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功能低下或无应答者免疫功能低下或无应答者应增加疫苗的接种剂量应增加疫苗的接种剂量(如如60g)和针次和针次;对对3针针免疫程序无应答者可再接种免疫程序无应答者可再接种3针,并于第针,并于第2次次接种接种3针乙型肝炎疫苗后针乙型肝炎疫苗后12个月检测血清中个月检测血清中抗抗-HBs,如仍无应答,可接种一针,如仍无应答,可接种一针60g重组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酵母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对象接种方法和剂量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5g或10u早产儿的接种早产儿的接种l应该尽早给早产儿接种疫苗。应该尽早给早产儿接种疫苗。l美国儿科学会美国儿科学会(AAP)建议,在大多数情况下,对早建议,在大多数情况下,对早产儿产儿(包括低出生体重儿包括低出生体重儿),不管出生体重和出生月,不管出生体重和出生月龄,应按足月儿的免疫程序进行接种疫苗。龄,应按足月儿的免疫程序进行接种疫苗。l我国目前暂定体重我国目前暂定体重2500g的早产儿暂缓接种的早产儿暂缓接种BCG,其他可按常规进行。,其他可按常规进行。(预防接种实践与管理预防接种实践与管理)早产儿的接种u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有抗体应答者的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有抗体应答者的保护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续保护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续12年,因此,一年,因此,一般人群不需要进行抗般人群不需要进行抗-HBs监测或加强免疫。监测或加强免疫。但对高危人群可进行抗但对高危人群可进行抗-HBs监测,如抗监测,如抗-HBs10mIU/mL,可给予加强免疫。,可给予加强免疫。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有抗体应答者的保护效果一般5 5岁以下人群岁以下人群HBsAgHBsAg阳性率降至阳性率降至1%1%以下以下 这些数字的变化反映了中国慢性乙型肝炎控制的最新的结果,也是一个伟大这些数字的变化反映了中国慢性乙型肝炎控制的最新的结果,也是一个伟大的成就,中国已经从乙型肝炎病毒高流行区进入中度流行区的成就,中国已经从乙型肝炎病毒高流行区进入中度流行区5岁以下人群HBsAg阳性率降至1%以下这些数字的切断传播途经切断传播途经u大力推广安全注射大力推广安全注射(包括针灸的针具包括针灸的针具),并严格遵循医院感染管理中的标准防护,并严格遵循医院感染管理中的标准防护(StandardPrecaution)原则,服务行业所原则,服务行业所用的理发、刮脸、修脚、穿刺和纹身等器用的理发、刮脸、修脚、穿刺和纹身等器具也应严格消毒。注意个人卫生,不和任具也应严格消毒。注意个人卫生,不和任何人共用剃须刀和牙具等用品。何人共用剃须刀和牙具等用品。切断传播途经大力推广安全注射(包括针灸的u进行正确的性教育,若性伴侣为进行正确的性教育,若性伴侣为HBsAg阳性者,应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或采阳性者,应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或采用安全套用安全套;在性伙伴健康状况不明的情况下,在性伙伴健康状况不明的情况下,一定要使用安全套以预防乙型肝炎及其他一定要使用安全套以预防乙型肝炎及其他血源性或性传播疾病。血源性或性传播疾病。u对对HBsAg阳性的孕妇,应避免羊膜腔阳性的孕妇,应避免羊膜腔穿刺,并缩短分娩时间,保证胎盘的完整穿刺,并缩短分娩时间,保证胎盘的完整性,尽量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性,尽量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进行正确的性教育,若性伴侣为HBsAg阳性意外暴露后意外暴露后HBV预防预防u在意外接触在意外接触HBV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后,可按照以下方法处理: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后,可按照以下方法处理:l1、血清学检测应立即检测、血清学检测应立即检测HBVDNA、HBsAg、抗、抗-HBs、HBeAg、抗、抗-HBc、ALT和和AST,并在,并在3和和6个月内复查。个月内复查。l2、主动和被动免疫如已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且已知抗、主动和被动免疫如已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且已知抗-HBs10mIU/mL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如未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如未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或虽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但抗或虽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但抗-HBs10mIU/mL或抗或抗-HBs水平水平不详,应立即注射不详,应立即注射HBIG200400IU,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乙型肝炎疫苗,于乙型肝炎疫苗,于1和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和第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针乙型肝炎疫苗。意外暴露后HBV预防在意外接触HBV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后对患者和携带者的管理对患者和携带者的管理u在诊断出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时,在诊断出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时,应按规定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应按规定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并建议对患者的家庭成员进行血清并建议对患者的家庭成员进行血清HBsAg、抗、抗-HBc和抗和抗-HBs检测,并对其检测,并对其中的易感者中的易感者(该该3种标志物均阴性者种标志物均阴性者)接种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乙型肝炎疫苗。对患者和携带者的管理在诊断出急性或慢性乙型u乙型肝炎患者和携带者的传染性高低,乙型肝炎患者和携带者的传染性高低,主要取决于血液中主要取决于血液中HBVDNA水平,而与血水平,而与血清清ALT、AST或胆红素水平无关。或胆红素水平无关。u对慢性对慢性HBV携带者及携带者及HBsAg携带者,携带者,除不能捐献血液、组织器官及从事国家明除不能捐献血液、组织器官及从事国家明文规定的职业或工种外,可照常工作和学文规定的职业或工种外,可照常工作和学习,但应定期进行医学随访。习,但应定期进行医学随访。乙型肝炎患者和携带者的传染性高低,主要取决于2013年我国乙型肝炎病例报告情况年我国乙型肝炎病例报告情况病例分类病例分类急性急性慢性慢性未分类未分类合计合计临床诊断4979 43398 55319 103,696 103,696 实验室确诊58618 583205 217455 859,278 859,278 疑似诊断1529 4546 2992 9,067 9,067 病原携带者247 6876 25800 32,923 32,923 合 计65373 65373 638025 638025 301566 301566 1,004,964 1,004,964 问题:问题:问题:问题:1 1 1 1、大量报告临床诊断病例、病原携带者、大量报告临床诊断病例、病原携带者、大量报告临床诊断病例、病原携带者、大量报告临床诊断病例、病原携带者 2 2 2 2、大量报告未分类病例、大量报告未分类病例、大量报告未分类病例、大量报告未分类病例问题建议问题建议2013年我国乙型肝炎病例报告情况病例分类急性慢性未分类合计问题:目前的诊断标准不能特别的准确区分新发病例、问题:目前的诊断标准不能特别的准确区分新发病例、问题:目前的诊断标准不能特别的准确区分新发病例、问题:目前的诊断标准不能特别的准确区分新发病例、再就诊病例、慢肝急性发作,因此各地对乙肝报告把握再就诊病例、慢肝急性发作,因此各地对乙肝报告把握再就诊病例、慢肝急性发作,因此各地对乙肝报告把握再就诊病例、慢肝急性发作,因此各地对乙肝报告把握不一致。不一致。不一致。不一致。问题:目前的诊断标准不能特别的准确区分新发病例、再就诊病例、u乙肝报告准确性问题乙肝报告准确性问题按照诊断标准明确诊断急性乙肝 慢性乙肝 携带者(不报告)对乙肝治疗、预后非常关键对掌握乙肝防控情况非常关键可进一步明确报告病例在传染病报告范围内 个别医生对乙肝报卡病例分类不清、报告范围不明。临床诊断病例被报告、未分类病例报告比例较大、不排除携带者被报告。乙肝报告准确性问题按照诊断标准明确诊断对乙肝治疗、预后非常关丙丙肝肝u疾疾病病介介绍绍u疾病预疾病预防防丙肝疾病介绍u病原学病原学l丙肝病毒为丙肝病毒为RNA病毒病毒l抗原抗体系统抗原抗体系统HCVAg与抗与抗HCV:血清中:血清中HCVAg含量很低,含量很低,检出率不高。抗检出率不高。抗HCV不是保护性抗体,是不是保护性抗体,是HCV感染的标志。感染的标志。HCVRNA:HCVRNA阳性是病毒感染和复制阳性是病毒感染和复制的直接标志。的直接标志。HCVRNA定量测定有助于了解病定量测定有助于了解病毒复制程度毒复制程度、抗病毒治疗的选择及疗效评估等。、抗病毒治疗的选择及疗效评估等。疾病介绍疾病介绍病原学疾病介绍u流行病学流行病学l传染源:急、慢性患者和无症状病毒携传染源:急、慢性患者和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慢性患者的流行病学意义大于急性患带者。慢性患者的流行病学意义大于急性患者,病毒携带者有更重要的传染源意义。者,病毒携带者有更重要的传染源意义。l传播途径:类似乙型肝炎,由于体液中传播途径:类似乙型肝炎,由于体液中HCV含量较少,外界抵抗力较低,其传播较含量较少,外界抵抗力较低,其传播较乙型肝炎局限。乙型肝炎局限。流行病学u丙肝病毒最常见的传播方式是经由丙肝病毒最常见的传播方式是经由被感染的血液传播。被感染的血液传播。l接受被感染的输血、血液制品或器官移植;接受被感染的输血、血液制品或器官移植;l用被污染的注射器注射以及医疗场所发生的用被污染的注射器注射以及医疗场所发生的针具刺伤;针具刺伤;l注射毒品;注射毒品;l已感染丙肝病毒的母亲传给所生婴儿。已感染丙肝病毒的母亲传给所生婴儿。丙肝病毒最常见的传播方式是经由被感染的血液传l通过与受感染者发生性行为或共享已受通过与受感染者发生性行为或共享已受感染的血液污染的个人物品也可以传播丙肝,感染的血液污染的个人物品也可以传播丙肝,但不那么常见。但不那么常见。l丙肝不会通过母乳、食品或水传播,也丙肝不会通过母乳、食品或水传播,也不会通过与被感染者拥抱、接吻以及分享食不会通过与被感染者拥抱、接吻以及分享食品和饮料等偶然接触传播。品和饮料等偶然接触传播。通过与受感染者发生性行为或共享已受感染的血液u症状症状l丙肝的潜伏期为两周至六个月。最初被感丙肝的潜伏期为两周至六个月。最初被感染后,大约染后,大约80%的人并不会出现任何症状。可的人并不会出现任何症状。可能出现的急性症状包括发热、全身乏力、食欲能出现的急性症状包括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尿色深、大便颜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尿色深、大便颜色变浅、关节酸痛和黄疸(皮肤和眼白发黄)。变浅、关节酸痛和黄疸(皮肤和眼白发黄)。l大约大约75-85%的新感染者出现慢性肝病,的新感染者出现慢性肝病,慢性感染者中慢性感染者中60-70%会出现慢性肝病,会出现慢性肝病,5-20%会出现肝硬化,会出现肝硬化,1-5%会死于肝硬化或肝癌。会死于肝硬化或肝癌。丙肝是丙肝是25%肝癌患者的致癌因素。肝癌患者的致癌因素。症状u目前没有可以预防丙肝的疫苗目前没有可以预防丙肝的疫苗u可通过避免以下行为降低感染风险:可通过避免以下行为降低感染风险:l不必要和不安全的注射;不必要和不安全的注射;l不安全血液制品;不安全血液制品;l不安全的锐利废物收集和处置;不安全的锐利废物收集和处置;l使用非法药物和共用注射器;使用非法药物和共用注射器;l与丙肝病毒感染者进行无保护的性行为;与丙肝病毒感染者进行无保护的性行为;l共用可能被受感染血液污染的个人锐利物品;共用可能被受感染血液污染的个人锐利物品;l使用被污染工具进行纹身、穿孔和针灸。使用被污染工具进行纹身、穿孔和针灸。疾病预防疾病预防目前没有可以预防丙肝的疫苗疾病预防丁丁肝肝u丁肝病毒是一种缺陷病毒,在血液丁肝病毒是一种缺陷病毒,在血液中由中由HBsAg包被,其复制、表达抗原及包被,其复制、表达抗原及引起肝损害须有引起肝损害须有HBV或其他嗜肝或其他嗜肝DNA病病毒的辅佐。毒的辅佐。丁肝丁肝病毒是一种缺陷病毒,在血u丁肝病毒感染仅发生在乙肝病毒感丁肝病毒感染仅发生在乙肝病毒感染者中。丁肝病毒和乙肝病毒双重感染染者中。丁肝病毒和乙肝病毒双重感染可能会造成更加严重的疾病和更差的后可能会造成更加严重的疾病和更差的后果。安全有效的乙肝疫苗能够为抵御丁果。安全有效的乙肝疫苗能够为抵御丁肝病毒感染带来保护。肝病毒感染带来保护。丁肝病毒感染仅发生在乙肝病毒感染者中。丁肝病戊戊肝肝u疾疾病病介介绍绍u疾病预疾病预防防戊肝疾病介绍u戊肝病毒是一种非包膜、阳性、单链的核糖戊肝病毒是一种非包膜、阳性、单链的核糖核酸(核酸(RNA)病毒。)病毒。u抗抗HEVIgM阳性是近期阳性是近期HEV感染的标志。感染的标志。u戊肝是一种自限性感染,一般戊肝是一种自限性感染,一般4-6周内会自周内会自愈。偶尔也会发展成暴发性肝炎(急性肝衰愈。偶尔也会发展成暴发性肝炎(急性肝衰竭),导致死亡。竭),导致死亡。疾病介绍疾病介绍戊肝病毒是一种非包膜、阳性、单链的核糖核酸(RNA)病毒。疾u每年,全球有大约每年,全球有大约2000万新发戊肝病例。万新发戊肝病例。u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与甲肝相似。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与甲肝相似。l戊肝主要由饮用水遭到粪便污染造成的粪口途戊肝主要由饮用水遭到粪便污染造成的粪口途径传播。径传播。l其他传播途径也有发现,包括:其他传播途径也有发现,包括:食源性传播,即食用来自受感染动物的产品;食源性传播,即食用来自受感染动物的产品;通过输入受感染的血液制品传播;通过输入受感染的血液制品传播;纵向传播,即孕妇传染给胎儿。纵向传播,即孕妇传染给胎儿。每年,全球有大约2000万新发戊肝病例。u流行病学特点流行病学特点:l暴发流行均由于粪便污染水源所致,散发多由于暴发流行均由于粪便污染水源所致,散发多由于不洁食物或饮品所引起;不洁食物或饮品所引起;l隐形感染多见,显性感染主要发生于成年人;隐形感染多见,显性感染主要发生于成年人;l原有慢性原有慢性HBV感染者或晚期孕妇感染感染者或晚期孕妇感染HEV后病后病死率高;死率高;l有春冬季高峰;有春冬季高峰;l抗抗HEV多在短期内消失,少数可持续多在短期内消失,少数可持续1年以上。年以上。流行病学特点:u戊肝的潜伏期从暴露后戊肝的潜伏期从暴露后3个星期到个星期到8个个星期不等,平均为星期不等,平均为40天。传播期不明。天。传播期不明。u一般认为戊型肝炎无慢性化过程也无一般认为戊型肝炎无慢性化过程也无慢性携带状态,但临床观察、流行病学调慢性携带状态,但临床观察、流行病学调查和肝组织检查均发现,查和肝组织检查均发现,3%10%的急性的急性戊肝患者可有病程超过戊肝患者可有病程超过6个月的迁延现象。个月的迁延现象。戊肝的潜伏期从暴露后3个星期到8个星期不等,u戊肝疫苗戊肝疫苗l2011年,中国批准了首个预防戊肝病毒感染年,中国批准了首个预防戊肝病毒感染的疫苗。的疫苗。l2013年刚刚上市年刚刚上市l适用于适用于16岁及以上易感人群岁及以上易感人群l虽然该疫苗目前还没有供应国际市场,但几虽然该疫苗目前还没有供应国际市场,但几年内可能在其他几个国家得到供应。年内可能在其他几个国家得到供应。疾病预防疾病预防戊肝疫苗疾病预防u可以通过下列方法降低戊肝的感染和可以通过下列方法降低戊肝的感染和传播:传播:l确保公共供水设施的质量标准;确保公共供水设施的质量标准;l建立妥善的垃圾处理设施,清除废物。建立妥善的垃圾处理设施,清除废物。u在个人层面上,可以通过下列措施降在个人层面上,可以通过下列措施降低感染风险:低感染风险:l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用安全的水洗手,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用安全的水洗手,特别是接触食物之前;特别是接触食物之前;l避免饮用洁净度不明的水和冰;避免饮用洁净度不明的水和冰;l避免食用生的贝类食物、未加工过或未削皮避免食用生的贝类食物、未加工过或未削皮的的水果蔬菜。的的水果蔬菜。可以通过下列方法降低戊肝的感染和传播: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