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起电flash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41411360 上传时间:2024-06-24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摩擦起电flash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摩擦起电flash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摩擦起电flash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摩擦起电flash课件将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自来水细水流,水流会 变弯曲开始摩擦起电摩擦起电1.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物体带了电电,或者说带了“电荷电荷”。2.通过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3、带电体的性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归纳:练一练1、经常使用的电扇扇叶上总是积灰的原因是:2、电视机的荧光屏上容易落灰的原因是:3、易燃、易爆的车间内不允许工作人员穿化纤衣服的原因是:由于空气与扇叶摩擦带电,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由于空气与扇叶摩擦带电,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化纤衣服容易摩擦起电,产生火花放电。化纤衣服容易摩擦起电,产生火花放电。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是否相同?如何验证?问题1:两根完全相同的玻璃棒与同样的丝绸摩擦后,各自带的电荷是否相同?相同,即同种电荷思考:当它们相互靠近时会怎样?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演示1结论1:同种电荷相互 。排斥演示2玻璃棒玻璃棒橡胶棒橡胶棒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否相同?如何验证?演示3结论2:异种电荷相互 。吸引实物演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实验结论:实验结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相互排斥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两种电荷:1.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规定为正电荷;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规定为负电荷。2.自然界有且只有两种电荷。三、验电器.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构造:原理: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带电?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看金属箔是否张开比较带电量的多少看金属箔张开角度大小带什么电看张角的变化变大:同种电荷变小闭合,后又张开:异种电荷应用1.1.使物体带电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方法:(1)摩擦起电)摩擦起电(2)接触带电)接触带电(3)感应带电归纳:2.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1)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3)用验电器)用验电器原子的核式结构原子的核式结构: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绕核高速运转的电子所组成核外绕核高速运转的电子所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的。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的质量比电子的质量要大原子核的质量比电子的质量要大得多,它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得多,它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质量。电子在原子核的吸引下绕电子在原子核的吸引下绕核运动,这种运动称为原子的核核运动,这种运动称为原子的核式结构。式结构。1、摩擦起电的原因1、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2、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束缚电子的本领强,它就容易得电子而子束缚电子的本领强,它就容易得电子而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因为失去电子而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因为失去电子而带正电。带正电。注意: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注意: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使正负电荷分开。A.物体不带电的原因 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内的正电荷跟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的总量相等,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是中性的。本来是中性的原子,当它失去一个或几个电子时,核外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比原子核的正电荷少,它就显示带正电。+4-1-1-1-1B.物体带正电的原因+4-1C.物体带负电的原因 本来是中性的原子,当她跟多余的电子结合在一起时,核外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比原子核的正电荷多,它就显示带负电。-1-1-1-1-1+-+-+-+-+-+-+-+-+-+-+-+-+-+-+-+-+-+-+-+-+-+-+-+-+-+-+-+-摩擦起电的原因摩擦起电实际上不是产生了电,而是电子在物体之间的转移。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两是不同的。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一个物体的电子可能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开始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摩擦起电的原因摩擦起电的原因得到电子得到电子+172 8 8带上负电荷带上负电荷+122 8 2失去电子失去电子+122 8带上正电荷带上正电荷摩擦起电的实质是:摩擦起电的实质是: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失去部分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多余电子的物体带等量的负电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说明玻璃棒是得到还是失去电子?同一物体(如:玻璃棒)与不同物质摩擦是否都带正电?能否说“摩擦生电”?1.摩擦起电的特点: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必然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必须满足条件:a.相互摩擦的物体是不同物质;b.与外界要绝缘。六、电荷量(Q):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单位:库伦 简称 库,符号C元电荷元电荷:e=1.610 C-19课堂练习1.将两个吹足了气的气球在手上或衣服上摩擦几下,然后将悬线提起,我们可以看到两个气球互相_,其原因是_ _.2下列现象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A在干燥的天气脱毛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叭声 B用干净的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梳子飘起 C化纤衣服穿在身上特别爱吸附灰尘 D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飘落 排斥摩擦起电后,两个气球因为带上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 D正正不带电不带电负负D负负 电电信息窗 公元前600年左右,希腊哲学家仄利无意中发现,用布摩擦过的琥珀,居然能把羽毛吸起来。到了16世纪后期,英国物理学家吉尔伯特证实:琥珀经摩擦之后,会产生静电,玻璃等其物体也可以摩擦生电。美国的富兰克林把摩擦后琥珀所带的电称为负电,摩擦后的玻璃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后来,法国物理学家库仑总结出:“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的规律。这是人类对电的最初认识。导体和绝缘体导体:导体:容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常见的导体有:金属、石墨、人体、大地、以及常见的导体有:金属、石墨、人体、大地、以及酸、碱、盐的水溶液等。酸、碱、盐的水溶液等。绝缘体:绝缘体:不容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作绝缘体。导电的物体叫作绝缘体。常见的绝缘体有: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常见的绝缘体有: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等。【知识拓展知识拓展】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它们受原子核的束缚力很小,能够从导体的一个它们受原子核的束缚力很小,能够从导体的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而绝缘体中,电荷基本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而绝缘体中,电荷基本都被束缚在原子的范围之内,不能从绝缘体的一都被束缚在原子的范围之内,不能从绝缘体的一端移动到另外一端。端移动到另外一端。+-静电感应远同近异一带电的物体与一不带电的导体靠近时,导体内的异种电荷会被吸引到带电体附近,同种电荷则被排斥到远离带电体的一端的现象。本节归纳电电荷荷摩擦起电: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两种电荷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原子结构原子结构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不同。摩擦起电的实质:电子的转移。导体和绝缘体导体和绝缘体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等。导体容易导电、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汇报结束谢谢大家!请各位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