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电图特点教材课件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241410019 上传时间:2024-06-24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830.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心电图特点教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小儿心电图特点教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小儿心电图特点教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儿正常心电图韩秀珍山东省立医院山东省儿童医院小儿正常心电图1心电图定义l心肌收缩前的电活动 体液 人体表面 心电图机记录(体表 一定部位的电位变化)。心电图定义心肌收缩前的电活动体液人体表面2心电产生的解剖生理基础l心脏传导系统l心肌细胞的生理功能l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心电产生的解剖生理基础心脏传导系统3心脏传导系统心脏传导系统窦房结窦房结结间束(前、中、后)结间束(前、中、后)房室交界区房室交界区房室束房室束左右束支左右束支蒲肯野氏纤维蒲肯野氏纤维心脏传导系统窦房结4窦房结窦房结自律性最强自律性最强发放激动的频率最快发放激动的频率最快心脏第一级起搏点心脏第一级起搏点窦房结自律性最强5结间束结间束l连接窦房结和房室结连接窦房结和房室结l分前、中、后三支分前、中、后三支结间束连接窦房结和房室结6房室结区房室结区l分上、中、下三部分分上、中、下三部分(不应期最长、传导速度慢)(不应期最长、传导速度慢)房房-结区结区结区结区结结-房室束区房室束区l上区和下区上区和下区有自律性有自律性发放激动的频率为发放激动的频率为4060次次/分分次级起搏点次级起搏点l中区中区无自律性无自律性可延缓传导功能可延缓传导功能房室结区分上、中、下三部分(不应期最长、传导速度慢)7l房室束及左右束支房室束及左右束支房室束下行至室间隔膜部下方分为房室束下行至室间隔膜部下方分为左右束支左右束支l蒲肯野氏纤维蒲肯野氏纤维网状分布的传导纤维网状分布的传导纤维房室束及左右束支8心肌细胞的生理功能心肌细胞的生理功能l自律性自律性l应激性应激性l传导性传导性l收缩性收缩性心肌细胞的生理功能自律性9自律性自律性l心肌在不受外界刺激的情况下,自心肌在不受外界刺激的情况下,自 动地有节律的发放激动动地有节律的发放激动l窦房结自律性最强窦房结自律性最强自律性心肌在不受外界刺激的情况下,自10应激性应激性 心肌对一定强度的刺激发生反应产心肌对一定强度的刺激发生反应产生动作电位和机械收缩,又称兴奋生动作电位和机械收缩,又称兴奋性性应激性心肌对一定强度的刺激发生反应产生动作电位和机械收11动作电位的不同时相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的不同时相心肌细胞的应激性不同应激性不同l绝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0位相到位相到3位相开始部分位相开始部分l相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3位相终末部分位相终末部分l心室易损期:相当于心室易损期:相当于T波顶峰附近,弱刺波顶峰附近,弱刺 激发生强反应,激发生强反应,R on Tl心房易损期:在心房易损期:在R波降支及波降支及S波内波内动作电位的不同时相心肌细胞的应激性不同绝对不应期:0位相到312房室交界区不应期最长,保证心房室交界区不应期最长,保证心 脏有规律的脏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防止了收缩和舒张,防止了心脏持续性的收缩心脏持续性的收缩房室交界区不应期最长,保证心脏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防止13传导性传导性心肌将激动传导到邻近组织的特性心肌将激动传导到邻近组织的特性l结间束:结间束:1000mm/secl房室交界区:房室交界区:50200mm/secl房室束:房室束:10001500mm/secl蒲肯野氏纤维:蒲肯野氏纤维:4000mm/secl心室肌:心室肌:3004000mm/sec传导性心肌将激动传导到邻近组织的特性14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15l0位相:快速除极期位相:快速除极期 钠离子通道开放,细胞内外的钠离子浓钠离子通道开放,细胞内外的钠离子浓度差(细胞外度差(细胞外140mmol/L 细胞内约细胞内约4mmol/L),钠离子的快速内流形成一),钠离子的快速内流形成一个瞬间的去极化电流个瞬间的去极化电流0位相:快速除极期16l位相:快速复极期位相:快速复极期 钾通道开放,钾离子外流,氯离子内流钾通道开放,钾离子外流,氯离子内流l位相:缓慢复极期(平台期)位相:缓慢复极期(平台期)钙通道开放,钙离子内流钙通道开放,钙离子内流位相:快速复极期17l位相:复极化后期位相:复极化后期 钾外流占优势,膜电位以较快的速度复钾外流占优势,膜电位以较快的速度复极化,回复到静息电位水平极化,回复到静息电位水平l位相:舒张期电位位相:舒张期电位 NaK ATP酶激活酶激活位相:复极化后期18动作电位与心电图、心动周期的关系动作电位与心电图、心动周期的关系动作电位动作电位 心肌除复极心肌除复极 离子流离子流 心电图心电图 心肌心肌 心动周期心动周期 时相时相 应激性应激性 0 快速除极快速除极 Na快内流快内流 QRS波波 绝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 收缩早期收缩早期 快速复极快速复极 Cl内流内流 j点点 绝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 收缩早期收缩早期 缓慢复极缓慢复极 Ca2慢内流慢内流 S-T段段 绝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 收缩中期收缩中期 前部:绝对不应期前部:绝对不应期 快速复极快速复极 K快外流快外流 T波波 后部:相对不应期后部:相对不应期 收缩中晚期收缩中晚期 极化状态极化状态 Ca2慢外流慢外流 T-P段段 正常反应期正常反应期 舒张期舒张期 动作电位与心电图、心动周期的关系动作电位心肌除复极19小儿心电图特点v小儿心脏发育个体差异大,小儿心电图所有指标个体差异大,正常与异常有交叉.v反映小儿心脏时间的指标(VATV1例外)均比成人短.v反映小儿右心的指标比成人高,年龄越小指标越高.v胸前导联电压在514岁间比成人高.小儿心电图特点小儿心脏发育个体差异大,小儿心电图所有指20典型的心电图典型的心电图21正常心电图正常心电图22心律与心率主导心律为窦性心律小儿交感神经占优势,心率比成人快,年龄越小心率越快小儿迷走神经发育不成熟,窦性心动过缓有临床意义2岁以内基本上无窦性心律不齐2岁以内早搏多为病理性心律与心率主导心律为窦性心律23心电轴QRS最大向量在额面投影aVF电轴上上不偏上下左偏下上右偏下下极右偏心电轴QRS最大向量在额面投影aVF电轴上上不偏241月101801岁101503岁101303岁101201月101801岁101503岁1013025P波:代表心房除极方向:V6正向,aVR负向,aVFV5多正向,不定,变异大时间:1月内0.09s1月7岁0.10s7岁以后0.11sP波时间延长双峰示左房大电压:0.25mvP波增高示右房大P波:代表心房除极方向:V6正向,26PTFV1:V1导联终末电势正常0.02mms提示左心功能不全左房大P/P-R正常值:1.01.6P/P-R1.6左房大P/P-R1.0右房大PTFV1:V1导联终末电势27心房肥大心房肥大28右房大29左房大30P-R间期1岁内0.090.14s学龄前0.100.16s学龄期0.110.18s成人0.120.20sP-R间期1岁内0.090.1431P-R间期延长:AVB心肌炎风湿热心肌病洋地黄中毒CHD(ASDVSDEbstein)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缩短:房室交界性心律WPW心糖原累积病三尖瓣闭锁进行性延长:型AVB进行性缩短:房室分离P-R间期延长:AVB心肌炎风湿热心肌32QRS:代表心室除极电位变化向量向量 间隔向量间隔向量最大向量最大向量终末向量终末向量QRS时间:1月内0.08s1月3月0.09s3月12岁0.10sQRS低电压标准:肢导联电压代数和0.5mv胸导联电压代数和1.0mvQRS:代表心室除极电位变化向量间隔向量33Q波:0.04s1/4R0.4mvV1:右室肥厚V5:室间隔肥厚IHSS新生儿: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婴幼儿:川崎病心肌炎年长儿:克山病心肌炎心肌病大动脉炎高血压Q波:0.04s1/4R0341月2岁5岁10岁16岁成人RaVR0.80.70.60.60.50.5RV12.51.51.51.21.01.0RV1+SV53.02.82.52.01.51.2RaVL0.61.01.01.01.01.2RaVF1.41.61.71.81.82.0RV53.03.03.03.53.02.5RV5+SV12.83.53.84.54.0R+S2.52.52.53.03.03.0R+R4.5QRS电压(mv)1月2岁5岁10岁16岁成人RaVR0.80.735VAT:VAT:极化方向转换时间极化方向转换时间(室壁激动时间室壁激动时间)QRSQRS波开始波开始 R R波顶点波顶点VATV10.03SVATV51月0.035sIRBBB8.7%1岁3岁3.0mV 3.5mV Sv1、v2 20mV 20mV Rv5+Sv1 4.5mV 5.0mVl V5、V6导联Q波较深0.45mV,T波高且前、后 肢对称。l V5导联ST段下降,T波倒置(初生5天之内的新生儿例外)。l 心电轴左偏。左心室肥大的诊断标准(电压改变)3岁37小儿心电图特点教材课件38右心室肥大的诊断标准(形态改变)l右心前导联呈rSR、Rs、R、qR型。3岁以 3岁以后 Rv1 1.7mV 1.5mV Sv5 1.5mV 0.9mV Rv1+Sv5 3.0mV 2.5mV l5天一4岁,Tv1直立。l 心电轴右偏。l ST-T改变。右心室肥大的诊断标准(形态改变)右心前导联呈rSR、R39小儿心电图特点教材课件40ST段:心室除极终了复极开始上移V10.2mvV30.3mvV50.1mv肢导0.1mv下移0.05mvST段:心室除极终了复极开始上移V10.2m41lT波R0.6mvT1/10RT6/10RlU波7/10TlQ-T间期T波R0.6mv42围产期心肌病l发病发病:孕孕28周产后周产后6个月个月.常见在产后常见在产后26周周.过去从无心脏器质性病变过去从无心脏器质性病变,发病时未发现发病时未发现引起心力衰竭的确切病因引起心力衰竭的确切病因.1849年由年由Ritchie描述描述,1930年后被公认年后被公认(产后心脏病产后心脏病).l 国内国内1951年首先由黄小月报道年首先由黄小月报道围产期心肌病发病:孕28周产后6个月.常见在产后26周.43l概况概况:病因不明,病因不明,以心肌病变为基本特征和以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以心肌病变为基本特征和以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主要表现的心脏病变。主要表现的心脏病变。本病为充血型心疾病的特殊类型本病为充血型心疾病的特殊类型.占特发性心肌病占特发性心肌病5%10%.l国内发病率约占产妇的国内发病率约占产妇的0.023%。l高龄、多产、多胎及有妊娠中毒史的产妇中发高龄、多产、多胎及有妊娠中毒史的产妇中发病率较高。病率较高。l本病预后较原发性心肌病为好。本病预后较原发性心肌病为好。小儿心电图特点教材课件44症状体症l心脏扩大。以左室扩大为主。l心力衰竭。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劳力性呼吸困难和体循环淤血体征。l心律失常:各种类型心律失常均有,室早和房颤最多见。l栓塞:脑、肺、肾动脉栓塞最常见。症状体症心脏扩大。以左室扩大为主。45诊断依据l妊娠期妇女在产前3个月至产后6个月内出现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症状;l临床特点符合扩张型心肌病改变。诊断依据46治疗原则l卧床休息;l治疗心力衰竭;l预防栓塞;l处理心律失常;l免疫抑制剂;l忌用避孕药、禁止再次孕妊;l内科治疗无效的终末期病例可考虑心脏移植治疗。治疗原则卧床休息;47疗效评价l治愈:心脏形态结构及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无任何后遗症,如栓塞等。l好转:心脏形态结构未能完全恢复正常,心功能恢复至二级。l未愈:治疗后心脏形态及功能状态均无显著改善或呈恶化趋势。疗效评价治愈:心脏形态结构及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无任何后遗症48ll谢谢!4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