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培训ppt课件

上传人:2127513****773577... 文档编号:241362150 上传时间:2024-06-20 格式:PPT 页数:103 大小:8.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培训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培训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培训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染病护理知理知识讲座座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1光荣光荣与梦想与梦想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2光荣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2永不褪色的记忆永不褪色的记忆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3永不褪色的记忆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3永不褪色的记忆永不褪色的记忆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4永不褪色的记忆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4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5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5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6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6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7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7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8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8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9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9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10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10余谨以至诚余谨以至诚于上帝及会众面前宣,于上帝及会众面前宣,终身纯洁,忠贞职守终身纯洁,忠贞职守尽力提高护理专业标准,尽力提高护理专业标准,勿为有损之事,勿为有损之事,勿取服或故用有害之药,勿取服或故用有害之药,慎守病人及家务之秘密,慎守病人及家务之秘密,竭诚协助医师之诊治,竭诚协助医师之诊治,务谋病者之福利。务谋病者之福利。谨谨誓誓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11余谨以至诚于上帝及会众面前宣,终身纯洁,忠贞职守尽力提传染病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两者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两者都属于感染性疾病,但感染性疾病不都属于感染性疾病,但感染性疾病不一定有传染性,其中有传染性的疾病一定有传染性,其中有传染性的疾病才称为传染病。才称为传染病。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12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l传染病危害人类的历史已经有几千年,传染病危害人类的历史已经有几千年,在这漫长的历史中,传染病一直是人在这漫长的历史中,传染病一直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是人类生存的大类健康的主要杀手,是人类生存的大敌。而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一刻也没敌。而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有停止过!l传染病护理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中传染病护理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之重!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13传染病危害人类的历史已经有几千年,在这漫长的历史中,传染病一传染病主要症状与体征传染病主要症状与体征(二)发疹(二)发疹l(一)发热(一)发热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14传染病主要症状与体征(二)发疹(一)发热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1一、发热一、发热第二节第二节传染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传染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15一、发热第二节传染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传染病护理知感染性发热:感染性发热:大多数传染病都可引起发热,如流行性感冒、恙虫病、结核病和疟疾等。非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见于肿瘤、结缔组织病、及血液病。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16感染性发热:大多数传染病都可引起发热,如流行性感冒、恙虫病、发热常见于传染病,但并非传染病所发热常见于传染病,但并非传染病所特有。特有。外源性致热原外源性致热原(病原体及其产物、病原体及其产物、免疫复合物、异性蛋白、大分子免疫复合物、异性蛋白、大分子化合物、药物等化合物、药物等)进入体内,激进入体内,激活单核活单核-吞噬细胞、内皮细胞、吞噬细胞、内皮细胞、B淋巴淋巴细胞等,使后者释放内源性致热原如细胞等,使后者释放内源性致热原如IL-1、IL-6、TNF、干扰素等。、干扰素等。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17发热常见于传染病,但并非传染病所特有。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17内源性致热原通过血循环刺激下内源性致热原通过血循环刺激下视丘体温调节中枢视丘体温调节中枢,使之释放前列使之释放前列腺素腺素E2(PGE2)。)。后者把恒温点调高,使产热超过后者把恒温点调高,使产热超过散热而引起体温上升。散热而引起体温上升。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18内源性致热原通过血循环刺激下视丘体温调节中枢,使之释放前列腺发热程度:发热程度:临床检测体温分为口腔舌下体温、腋临床检测体温分为口腔舌下体温、腋下体温、直肠体温下体温、直肠体温(肛温肛温)。其中,口。其中,口腔和直肠需探测腔和直肠需探测3分钟,腋下需探测分钟,腋下需探测510分钟。以口腔温度为标准,发热分钟。以口腔温度为标准,发热的程度可分为:的程度可分为: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19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19发热程度:发热程度:低热:低热:37.537.9;中度发热:中度发热:3838.9;高热:高热:3940.9;超高热:超高热:41以上。以上。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20发热程度: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20传染病的发热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传染病的发热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体温上升期体温上升期极期极期体温下降期体温下降期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21传染病的发热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体温上升期极期体温下降期传染l1)体温上升期体温上升期:是病程中体温升高的阶段。体温逐渐升高,伴有畏寒,可见于伤寒、细菌性痢疾等;若体温急剧上升至39以上,伴有寒战,可见于疟疾、登革热等。l2)体温持续期体温持续期:是指体温升高到一定程度,并持续一段时间的阶段。见于症状明显期(极期)l3)体温下降期体温下降期:是指升高的体温缓慢或快速下降的阶段。有些传染病,如伤寒、结核病等多需经过较长的时间(如数天)才能降至正常;而疟疾、败血症等则可在短期内(如数十分钟内)降至正常,同时常伴有大量出汗。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22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22热型及其意义热型及其意义:热型是传染病的重要特征之一,具有鉴别热型是传染病的重要特征之一,具有鉴别诊断意义。可通过定时测量体温、绘制体诊断意义。可通过定时测量体温、绘制体温曲线进行观察。常见温曲线进行观察。常见5种热型:种热型: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23热型及其意义: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231)稽留热稽留热:高于39以上,24小时相差不超过1,可见于伤寒、斑疹伤寒等的极期。2)弛张热弛张热:高于正常体温,24小时相差超过1,常见于败血症。3)间歇热间歇热:24小时内波动于高热和正常体温之间,可见于疟疾、败血症等。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241)稽留热:高于39以上,24小时相差不超过1,可见于4)回归热回归热:高热持续数日后自行消退,但数日后再次出现高热,可见于回归热、布氏杆菌病等。若在病程中多次重复出现并持续数月之久时,称为波浪热。5)不规则热不规则热:体温曲线无规律的热型,可见于流行性感冒、败血症等。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254)回归热:高热持续数日后自行消退,但数日后再次出现高热,可稽留热稽留热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26稽留热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26弛张热弛张热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27弛张热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27间歇热间歇热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28间歇热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28波波浪热浪热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29波浪热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29不规则热不规则热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30不规则热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30发热的护理评估:发热的护理评估:1、病史:、病史:流行病学特点发热时间、热型、伴随症状、退热情况。是否伴有皮疹、黄疸、腹泻、头痛等。2、身体评估:、身体评估:体格检查,测量生命体征。是否伴有皮肤颜色、有无皮疹等。3、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与病原学检查。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31发热的护理评估:1、病史:流行病学特点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31发热的常用护理诊断:发热的常用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体温过高:与病原体感染释放致热原有关。2、其他护理诊断:、其他护理诊断:如: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等。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32发热的常用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与病原体感染释放致热原有关发热的护理措施及依据:发热的护理措施及依据:1、监测病情变化:、监测病情变化:体温。发热过程、热型、持续时间、伴随症状,有无实施降温措施,观察降温效果及有无虚脱等。2、采取合适有效的降温措施:、采取合适有效的降温措施:1)物理降温:冰帽、冰袋冷敷等。2)药物降温:柴胡、安痛定等。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33发热的护理措施及依据:1、监测病情变化:体温。发热过程、热型发热的护理措施及依据:发热的护理措施及依据:降温注意事项:降温注意事项:1、防冻伤。2、休克表现及周围循环差者禁用冷敷及酒精擦浴。3、全身皮疹及出血倾向禁用温水、酒精擦。4、药物降温避免虚脱。5、冬眠疗法。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34发热的护理措施及依据:降温注意事项: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34发热的护理目标及评价:发热的护理目标及评价:1、病人及家属了解发热相关知识2、体温正常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35发热的护理目标及评价: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35二、皮疹二、皮疹第二节第二节传染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传染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36二、皮疹第二节传染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传染病护理知发疹性传染病:发疹性传染病:传染病在发热的同时还伴有发疹。传染病在发热的同时还伴有发疹。皮疹(外疹)皮疹(外疹)发疹发疹粘膜疹(内疹)粘膜疹(内疹)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37发疹性传染病: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37l疹子的出现疹子的出现时间时间、部位部位和先后和先后次序次序等对诊等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l时间:时间:1痘痘2猩猩3天花,天花,4麻麻5斑斑6伤寒。伤寒。l水痘的疹子主要分布于躯干;麻疹的皮疹水痘的疹子主要分布于躯干;麻疹的皮疹先出现于耳后、面部,然后向躯干、四肢先出现于耳后、面部,然后向躯干、四肢蔓延,同时有口腔黏膜疹蔓延,同时有口腔黏膜疹(科氏斑,科氏斑,Koplikspot)。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38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38皮疹的形态可分为皮疹的形态可分为4大类:大类:1)斑丘疹:l斑疹呈红色不凸出皮肤,可见于斑疹伤寒、猩红热等。l丘疹呈红色凸出皮肤,可见于麻疹、恙虫病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斑疹和丘疹均为充血疹,压之褪色。斑疹和丘疹均为充血疹,压之褪色。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39皮疹的形态可分为4大类: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39皮疹的形态可分为皮疹的形态可分为4大类:大类:l玫瑰疹属于丘疹,呈粉红色,可见于伤寒、沙门菌感染等。l斑丘疹是指斑疹与丘疹同时存在,可见于麻疹、登革热、风疹、伤寒、猩红热及柯萨奇病毒感染等传染病。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40皮疹的形态可分为4大类: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40皮疹的形态可分为皮疹的形态可分为4大类:大类:2)出血疹出血疹:也称瘀点,相互融合形成瘀斑。多见于肾综合征出血热、登革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败血症等。3)庖疹庖疹:多见于水痘、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等病毒性传染病,亦可见于立克次体病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等。若庖疹液呈脓性则称为脓庖。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41皮疹的形态可分为4大类: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41皮疹的形态可分为皮疹的形态可分为4大类:大类:4)荨麻疹荨麻疹:可见于病毒性肝炎、蠕虫蚴移行症和丝虫病等。有些疾病,如登革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可同时出现斑丘疹和出血疹。皮肤焦痂发生于传媒昆虫叮咬处,可见于恙虫病等立克次体病。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42皮疹的形态可分为4大类:4)荨麻疹:可见于病毒性肝炎、蠕虫蚴Measles rashMeasles rash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43Measlesrash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43Kopliks spotsKopliks spotsKopliks spots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44KopliksspotsKopliksspots传染斑丘疹斑丘疹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45斑丘疹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45斑丘疹斑丘疹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46斑丘疹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46瘀点瘀斑瘀点瘀斑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47瘀点瘀斑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47庖疹庖疹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48庖疹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48庖疹庖疹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49庖疹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49发疹的护理评估:发疹的护理评估:l病史:皮疹出现的时间、顺序、部位等,有无其他不适如发热等。l身体评估:生命体征及全身一般情况。观察皮疹的大小,形态,有无融合,合并感染及消退情况,及全身皮肤粘膜有无红肿,淋巴结有无肿大。l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50发疹的护理评估:病史:皮疹出现的时间、顺序、部位发疹的常用护理诊断:发疹的常用护理诊断:l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病原体及其代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病原体及其代 谢产物引起皮肤粘膜的损伤有关谢产物引起皮肤粘膜的损伤有关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51发疹的常用护理诊断: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病原体及其代传染病护理发疹的主要护理措施发疹的主要护理措施 观观察察出出疹疹与与消消退退情情况况,有有无无色色素素沉沉着着,结结痂痂等。等。保保持持病病室室空空气气流流通通,注注意意保保暖暖,病病人人应应卧卧床床休休息,保持病室环境清洁。息,保持病室环境清洁。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52发疹的主要护理措施观察出疹与消退情况,有无色素沉着发疹的主要护理措施发疹的主要护理措施局局部部皮皮肤肤护护理理:保保持持皮皮肤肤清清洁洁干干燥燥,忌忌用用酒酒精精与与肥肥皂皂水水擦擦拭拭。内内衣衣要要清清洁洁干干燥燥舒舒适适,勿勿抓抓挠挠,以免损伤皮肤。以免损伤皮肤。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53发疹的主要护理措施局部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忌用酒精发疹的主要护理措施发疹的主要护理措施口腔黏膜疹的护口腔黏膜疹的护理理:保持口腔清洁保持口腔清洁,黏膜湿润。黏膜湿润。眼部护理:观察眼部护理:观察结膜充血、出血情结膜充血、出血情况。防止继发感染。况。防止继发感染。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54发疹的主要护理措施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543.毒血症状毒血症状l l细菌毒素、病原体的各种代谢产物等,可细菌毒素、病原体的各种代谢产物等,可引起多种症状,如疲乏、全身不适、厌食、引起多种症状,如疲乏、全身不适、厌食、头痛、肌、关节和骨疼痛等。严重者可有头痛、肌、关节和骨疼痛等。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谵妄、脑膜刺激征、中毒性脑意识障碍、谵妄、脑膜刺激征、中毒性脑病、呼吸衰竭及休克等表现,也可引起肝、病、呼吸衰竭及休克等表现,也可引起肝、肾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553.毒血症状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55短暂休息后,再回来!短暂休息后,再回来!接下来,更精彩!接下来,更精彩!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56短暂休息后,再回来!接下来,更精彩!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56病毒性肝炎的护理病毒性肝炎的护理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57病毒性肝炎的护理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57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58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58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59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59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60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60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61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61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62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62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63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63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64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64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65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65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66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66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67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67 病毒性肝炎 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68常用护理诊断、措施病毒性肝炎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68 病毒性肝炎 1、活动无耐力、活动无耐力与肝功能受损、能量代谢与肝功能受损、能量代谢障碍有关障碍有关(1)休息与活动:)休息与活动:1)急性期、慢性肝炎活动期及重型肝炎应绝对卧床休息;待黄疸消退和肝功能好转后,可逐渐恢复活动,注意避免劳累。肝功能正常后1-3月可恢复日常工作、生活。护理护理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69病毒性肝炎1、活动无耐力与肝功能受损、能量代谢障2)卧床期间,与病人寻找舒适的体位,如抬高床头,并可适当采取缓慢的重复性活动保持肌肉的张力。如上下肢的循环运动。3)提供有利于病人休息的环境。4)病情好转过程中,可制定活动计划,循序渐进,以病人不疲劳为原则。病毒性肝炎 护理护理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702)卧床期间,与病人寻找舒适的体位,如抬高床头,并可适当采取(2)心理疏导:)心理疏导:本病起病急或病程冗长,病情重,不宜治愈,需隔离,花费钱多,病人乏力,身体不适,进食少的特点,病人易产生紧张,焦虑,悲观等不良情绪,对康复不利,应与病人多沟通,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生活护理:)生活护理:病情严重者加强基本的生活护理。病毒性肝炎 护理护理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71(2)心理疏导:本病起病急或病程冗长,病情重,不宜治愈,需隔 病毒性肝炎 2、营养失调、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胃与胃肠功能障碍,食欲下降、呕吐、消化肠功能障碍,食欲下降、呕吐、消化和吸收异常有关和吸收异常有关(1)解释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可以改善病)解释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可以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利于肝脏的恢复。鼓励病人的营养状况,利于肝脏的恢复。鼓励病人多进食,可少量多餐,必要时可使用止人多进食,可少量多餐,必要时可使用止吐药。吐药。护理护理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72病毒性肝炎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胃肠 病毒性肝炎 护理护理(2)饮食原则:)饮食原则:急性期急性期:清淡、易消化、高维生素的饮食,必要时可静脉补液。慢性病人慢性病人: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肝炎后肝硬化肝炎后肝硬化: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给高热量,高蛋白质,多维生素、低脂少渣的饮食。有腹水时,给低盐或无盐饮食。伴肝昏迷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73病毒性肝炎护理(2)饮食原则: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73 病毒性肝炎 护理护理(3)戒烟、禁酒)戒烟、禁酒(4)慢性肝炎病人,不宜摄入过多高)慢性肝炎病人,不宜摄入过多高糖高热量饮食,避免诱发糖尿病和脂糖高热量饮食,避免诱发糖尿病和脂肪肝。肪肝。(5)腹胀者,可减少产气食品摄入。)腹胀者,可减少产气食品摄入。(6)观察胃肠道症状。)观察胃肠道症状。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74病毒性肝炎护理(3)戒烟、禁酒(4)慢性肝炎病人,不宜 病毒性肝炎 3、体温过高:、体温过高:与肝炎病毒感染,或合并感染有关。与肝炎病毒感染,或合并感染有关。与干扰素用药反应有关。与干扰素用药反应有关。护理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75病毒性肝炎3、体温过高:护理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75 病毒性肝炎 4、潜在的并发症、潜在的并发症:出血:出血:1)早期发现,及时处理。)早期发现,及时处理。2)避免诱因)避免诱因。肾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1)病情观察:认真记录出入量,电)病情观察:认真记录出入量,电解质等。解质等。2)避免诱因)避免诱因肝性脑病肝性脑病:1)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瞳孔、呼吸节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瞳孔、呼吸节律。律。2)加强基础护理,防止褥疮,坠床,必要时用)加强基础护理,防止褥疮,坠床,必要时用约束带。约束带。3)合理饮食。)合理饮食。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76病毒性肝炎4、潜在的并发症: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76 病毒性肝炎 5、有继发感染的危险、有继发感染的危险与肝功能障碍、与肝功能障碍、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1)观察感染的症状、部位,注意体温,血象的变化。)观察感染的症状、部位,注意体温,血象的变化。2)预防感染发生,加强环境卫生,消毒工作,减少)预防感染发生,加强环境卫生,消毒工作,减少探视,重病人做好基础护理,如口腔、皮肤护理,探视,重病人做好基础护理,如口腔、皮肤护理,注意饮食卫生。及介入性操作的无菌。注意饮食卫生。及介入性操作的无菌。3)及时控制感染。)及时控制感染。护理护理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77病毒性肝炎5、有继发感染的危险与肝功能障碍、机体治疗慢性乙肝的关键环节免疫调控清除病毒治疗 病毒性肝炎 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78治疗慢性乙肝的关键环节免疫调控清除病毒治疗 病毒性肝炎 6、潜在的并发症、潜在的并发症用药后的反应(干扰素)用药后的反应(干扰素)1)发热反应:多饮水、卧床休息,必要时物理降温或)发热反应:多饮水、卧床休息,必要时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药物降温。2)对症护理:伴有胃肠道反应,脱发,关节疼痛等。)对症护理:伴有胃肠道反应,脱发,关节疼痛等。并注意注射部位的保护,减轻病人的痛苦。并注意注射部位的保护,减轻病人的痛苦。3)有肝功能的损害,需定期复查,对症处理。)有肝功能的损害,需定期复查,对症处理。4)周围血象的改变:以)周围血象的改变:以WBC计数下降为主。计数下降为主。4)用药前的宣教。)用药前的宣教。护理护理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79病毒性肝炎6、潜在的并发症用药后的反应(干扰素)7、其他护理诊断:、其他护理诊断:1、知识缺乏、知识缺乏2、焦虑、焦虑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黄、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黄疸、长期卧床、腹水形成等有关。疸、长期卧床、腹水形成等有关。病毒性肝炎 护理护理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807、其他护理诊断:病毒性肝炎护理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801 1、知识缺乏:、知识缺乏:、知识缺乏:、知识缺乏:1 1)讲解关于疾病传播的知识、与)讲解关于疾病传播的知识、与)讲解关于疾病传播的知识、与)讲解关于疾病传播的知识、与家人的隔离。家人的隔离。家人的隔离。家人的隔离。2 2)充分的休息,营养,预防并发症是治疗各型肝)充分的休息,营养,预防并发症是治疗各型肝)充分的休息,营养,预防并发症是治疗各型肝)充分的休息,营养,预防并发症是治疗各型肝炎的主要方法。炎的主要方法。炎的主要方法。炎的主要方法。2、焦虑、焦虑:与本病特征有关。以心理疏导为主,建与本病特征有关。以心理疏导为主,建立信心立信心。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皮肤瘙痒、腹水形皮肤瘙痒、腹水形成,长期卧床,加强基础护理。成,长期卧床,加强基础护理。病毒性肝炎 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811、知识缺乏:1)讲解关于疾病传播的知识、与家人的隔离。保健指导:保健指导:1、对病人的指导:慢性肝病病程长且、对病人的指导:慢性肝病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注意个人生活调养;宣传易反复发作,注意个人生活调养;宣传肝病的家庭护理和自我保健知识,讲解肝病的家庭护理和自我保健知识,讲解本病的病因、诱因及传播知识。本病的病因、诱因及传播知识。护理 病毒性肝炎 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82保健指导:护理病毒性肝炎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82帮助慢性病人建立正确的行为:帮助慢性病人建立正确的行为:(1)积极的心态,生活规律,劳逸结合。(2)加强营养。避免三高饮食,忌烟酒。(3)用药慎重,以免加重肝脏负担。(4)做好家庭的消毒、隔离工作。(5)定期复查,合理治疗,规则用药。(6)病原学阳性者不得从事献血、托幼、餐饮工作。病毒性肝炎 护理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83帮助慢性病人建立正确的行为:病毒性肝炎护理传染病护理知护理 病毒性肝炎 凡接受凡接受输血、大手术输血、大手术应用血制品的病人、定期检应用血制品的病人、定期检测测肝功能及肝炎病毒标志物肝功能及肝炎病毒标志物,以便早期发现由血,以便早期发现由血液和血制品所致的各型肝炎液和血制品所致的各型肝炎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84护理病毒性肝炎凡接受输血、大手术应用血制品的病人、定 病毒性肝炎 2、预防疾病指导:、预防疾病指导:甲肝与戊肝:消化道隔离,水源甲肝与戊肝:消化道隔离,水源与粪便的管理。与粪便的管理。乙、丙、丁肝炎:体液与血液的乙、丙、丁肝炎:体液与血液的隔离。隔离。护理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85病毒性肝炎2、预防疾病指导:护理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85(1)甲型肝炎:在甲型肝炎流行期间,易感人群均可接种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2)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同时,如联合使用高滴度抗-HBV IgG(HBIG)注射,可提高保护率至95%。HBIG也适用于已暴露于HBV的易感者。护理 病毒性肝炎 3、预防接种:、预防接种: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86(1)甲型肝炎:在甲型肝炎流行期间,易感人群均可接种甲型肝炎 病毒性肝炎(3)医务人员、患者家属、与)医务人员、患者家属、与HBsAg阳性密切接触者可给予疫阳性密切接触者可给予疫苗接种。苗接种。护理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87病毒性肝炎(3)医务人员、患者家属、与护理传染病护理知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88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88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培训ppt课件89护理 乙脑恢复期患儿乙脑恢复期患儿眼球向右斜视、精神呆滞眼球向右斜视、精神呆滞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90护理乙脑恢复期患儿眼球向右斜视、精神呆滞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流行性乙型脑炎护理护理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91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流行性乙型脑炎护理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流行性乙型脑炎主要护理诊断:主要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体温过高与病毒血症及脑与病毒血症及脑部炎症有关部炎症有关物理降温。物理降温。病人应隔离至体温正常为止。病人应隔离至体温正常为止。护理护理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92流行性乙型脑炎主要护理诊断:护理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92流行性乙型脑炎2、意识障碍:与中枢神经系统、脑、意识障碍:与中枢神经系统、脑实质损害、高热惊厥、抽搐有关。实质损害、高热惊厥、抽搐有关。休息与环境: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休息与环境: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昏迷病人应设单间,病房有防蚊、灭蚊昏迷病人应设单间,病房有防蚊、灭蚊措施。病室环境应安静,光线轻柔,避措施。病室环境应安静,光线轻柔,避免各种刺激,各项护理操作也应轻巧。免各种刺激,各项护理操作也应轻巧。病室有一定的温度湿度,利于病人舒适。病室有一定的温度湿度,利于病人舒适。护理护理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93流行性乙型脑炎2、意识障碍:与中枢神经系统、脑实质损害、高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情观察:病情观察:根据医嘱执行特级或一级根据医嘱执行特级或一级护理。注意病人的意识、瞳孔大小、对护理。注意病人的意识、瞳孔大小、对光反射;体温、呼吸、血压的改变,血光反射;体温、呼吸、血压的改变,血氧饱和度,有无惊厥、烦躁、抽动,肌氧饱和度,有无惊厥、烦躁、抽动,肌张力的改变。认真观察并做好记录。观张力的改变。认真观察并做好记录。观察病人的液体量,尿量等。察病人的液体量,尿量等。护理护理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94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情观察:根据医嘱执行特级或一级护理传染病护流行性乙型脑炎对症护理和配合治疗:对症护理和配合治疗:认真执行各定认真执行各定点治疗,如脱水剂等。昏迷患者,保持呼点治疗,如脱水剂等。昏迷患者,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合适的体位,取下义齿,清吸道的通畅,合适的体位,取下义齿,清除口鼻腔分泌物,防止舌后坠与舌咬伤,除口鼻腔分泌物,防止舌后坠与舌咬伤,可使用简易的口咽通气管,必要时行气管可使用简易的口咽通气管,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呼吸衰竭可使用呼吸兴奋剂,伴抽切开。呼吸衰竭可使用呼吸兴奋剂,伴抽搐者可使用镇静剂,但要注意呼吸有无改搐者可使用镇静剂,但要注意呼吸有无改变。变。护理护理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95流行性乙型脑炎对症护理和配合治疗:认真执行各定护理传染病护流行性乙型脑炎生活护理生活护理做好眼、鼻、口腔、皮肤的护理。做好眼、鼻、口腔、皮肤的护理。遵嘱鼻饲药物及营养餐。遵嘱鼻饲药物及营养餐。定时翻身、拍背。定时翻身、拍背。做好胃管、尿管的护理。做好胃管、尿管的护理。燥动病人可使用约束带。燥动病人可使用约束带。防止病人坠床。防止病人坠床。肢体处于功能位,防止足下垂。肢体处于功能位,防止足下垂。护理护理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96流行性乙型脑炎生活护理护理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96流行性乙型脑炎3、气体交换功能受损:与呼吸、气体交换功能受损:与呼吸衰竭有关。衰竭有关。其他护理诊断:其他护理诊断:1、躯体移动障碍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3、有窒息的危险4、语言沟通障碍护理护理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97流行性乙型脑炎3、气体交换功能受损:与呼吸衰竭有关。护理传染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98保健指导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98流行性乙型脑炎1、预防乙脑防蚊、灭蚊:疫苗接种2、及时发现和治疗病人:3、积极治疗后遗症。坚持康复训练。4、大力宣传本病的相关知识。在流行季节如有高热、头痛、意识障碍者,应第一考虑本病。护理护理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99流行性乙型脑炎1、预防乙脑防蚊、灭蚊:疫苗接种2、及时预防(一)控制传染源包括隔离病人至体温正常,但主要传染源是易感家畜,尤为幼猪。搞好饲养场所的环境卫生,人畜居地分开。流行季节前给幼猪进行疫苗接种能有效地控制人群乙脑的流行。流行性乙型脑炎(二)切断传播途径主要采取防蚊、灭蚊措施,消灭蚊虫孳生地。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100预防(一)控制传染源流行性乙型脑炎(二)切断传播途径 近年来,乙脑减毒活疫苗已被广泛应用,在安全和效果上优于乙脑灭活疫苗。疫苗接种应在乙脑开始流行前的1个月完成。接种时应注意过敏等不良反应,不能与伤寒三联菌苗同时注射,有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和慢性酒精中毒者禁用。预防 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101近年来,乙脑减毒活疫苗已被广泛应用,在安全和效果上优小结与思考 传染病护理1 1、传染病常见症状及体征的观察。、传染病常见症状及体征的观察。2 2、病毒性肝炎的主要护理诊断及措施。、病毒性肝炎的主要护理诊断及措施。2 2、流行性乙脑患者严把、流行性乙脑患者严把“三关三关”。?思考题:?思考题:1、怎样入手护理慢性肝炎患者。、怎样入手护理慢性肝炎患者。2、为什么说乙脑护理是关键。、为什么说乙脑护理是关键。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102小结与思考传染病护理1、传染病常见症状及体征的观察。?谢谢大家!谢谢大家!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103谢谢大家!传染病护理知识讲座1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