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发育学》第三章-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粗大运动发育规律)课件

上传人:hloru****lorv6 文档编号:241322423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82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发育学》第三章-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粗大运动发育规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人体发育学》第三章-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粗大运动发育规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人体发育学》第三章-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粗大运动发育规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第三章 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第三章 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1目的与要求v掌握反射发育及姿势运动发育规律;v熟悉影响因素及异常发育;v了解粗大运动发育评定内容、方法及一些常用的评定量表。目的与要求掌握反射发育及姿势运动发育规律;目目 录录第一节第一节 粗大运动发育规律粗大运动发育规律 一、反射发育一、反射发育 二、姿势运动发育二、姿势运动发育第二节第二节 影响因素及异常发育影响因素及异常发育 一、影响因素一、影响因素 二、异常发育二、异常发育第三节第三节 粗大运动发育评定粗大运动发育评定 一、评定内容及方法一、评定内容及方法 二、常用的评定量表二、常用的评定量表目 录第一节 粗大运动发育规律第一节第一节 粗大运动发育规律粗大运动发育规律人体发育学第三章-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粗大运动发育规律)课件 什么是粗大运动发育什么是粗大运动发育?粗大运动发育是指抬头、坐、翻身、爬、站、粗大运动发育是指抬头、坐、翻身、爬、站、走、跳等运动发育,是人类最基本的姿势和移动能走、跳等运动发育,是人类最基本的姿势和移动能力的发育。力的发育。本章粗大运动发育主要介绍本章粗大运动发育主要介绍反射发育及姿势运反射发育及姿势运动发育动发育两方面。两方面。什么是粗大运动发育?粗大运动发育是指抬头、一、反射发育有哪几方面?一、反射发育有哪几方面?原始反射原始反射立直反射立直反射平衡反应平衡反应一、反射发育有哪几方面?原始反射(一)原始反射(一)原始反射(primitive reflex)(primitive reflex)什么是原始反射?什么是原始反射?新生儿与生俱来的非条件反射,也是婴儿特有新生儿与生俱来的非条件反射,也是婴儿特有的一过性反射,其中枢位于脊髓、延髓和桥脑。的一过性反射,其中枢位于脊髓、延髓和桥脑。是胎儿得以娩出的动力,是人类初期各种生命是胎儿得以娩出的动力,是人类初期各种生命现象的基础,也是后来分节运动和随意运动的基础。现象的基础,也是后来分节运动和随意运动的基础。特点:特点:不精确、易泛化不精确、易泛化 原始反射缺如、减弱、亢进或残存,都是异常原始反射缺如、减弱、亢进或残存,都是异常的表现。的表现。(一)原始反射(primitive reflex)1.1.觅食反射(觅食反射(rooting reflexrooting reflex)2.2.手握持反射(手握持反射(hand palmar grasp reflexhand palmar grasp reflex)3.3.足握持反射(足握持反射(foot palmar grasp reflexfoot palmar grasp reflex)4.4.拥抱反射(拥抱反射(Moro reflexMoro reflex)拥抱型;拥抱型;伸展型伸展型5.5.放置反射(放置反射(placing reflexplacing reflex)6.6.踏步反射(踏步反射(stepping reflexstepping reflex)7.7.张口反射(张口反射(BabkinBabkin)8.8.上肢移位反射(上肢移位反射(arm passage reflexarm passage reflex)9.9.侧弯反射侧弯反射(incurvation reflex)(incurvation reflex)10.10.紧张性迷路反射(紧张性迷路反射(tonic labyrinthine reflextonic labyrinthine reflex,TLRTLR)11.11.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symmetrical tonic neck reflex,ATNRasymmetrical tonic neck reflex,ATNR)12.12.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symmetrical tonic neck reflex,STNRsymmetrical tonic neck reflex,STNR)13.13.交叉伸展反射(交叉伸展反射(crossed extension reflexcrossed extension reflex)14.14.阳性支持反射(阳性支持反射(positive supporting reflexpositive supporting reflex)1.觅食反射(rooting reflex)1.1.觅食反射觅食反射(rooting reflexrooting reflex)该反射缺失预示较严重的病理现象,智力落该反射缺失预示较严重的病理现象,智力落后、脑瘫可持续存在。后、脑瘫可持续存在。(1 1)检查方法:)检查方法:用手指触摸婴儿的口角或上下唇。用手指触摸婴儿的口角或上下唇。(2 2)反应:)反应:婴儿将头转向刺激侧,出现张口寻找婴儿将头转向刺激侧,出现张口寻找 乳头动作。乳头动作。(3 3)存在时期:)存在时期:0 04 4个月。个月。1.觅食反射(rooting reflex)2.2.手握持反射(手握持反射(hand palmar grasp reflexhand palmar grasp reflex)出生后即出现,逐渐被有意识的握物所替代出生后即出现,逐渐被有意识的握物所替代肌张力低下不易引出,脑瘫患儿可持续存在偏瘫肌张力低下不易引出,脑瘫患儿可持续存在偏瘫患儿双侧不对称,也可一侧持续存在持续存在将患儿双侧不对称,也可一侧持续存在持续存在将会影响小儿主动抓握和前臂的支撑会影响小儿主动抓握和前臂的支撑 (1 1)检查方法:)检查方法:将手指或其它物品从婴儿手掌的将手指或其它物品从婴儿手掌的 尺侧放入并按压。尺侧放入并按压。(2 2)反应:)反应:小儿手指屈曲握物。小儿手指屈曲握物。(3 3)存在时期:)存在时期:0 04 4个月。个月。2.手握持反射(hand palmar grasp refl 出生后即出现,随着独占功能的建立而消出生后即出现,随着独占功能的建立而消失失 持续存在将会影响小儿站立功能持续存在将会影响小儿站立功能 脑瘫患儿此反射可持续存在脑瘫患儿此反射可持续存在 (1 1)检查方法:)检查方法:将手指或木棍从婴儿足掌将手指或木棍从婴儿足掌的尺侧的尺侧 放入并按压放入并按压 (2 2)反应:)反应:小儿足趾屈曲。小儿足趾屈曲。(3 3)存在时期:)存在时期:0 01010个月。个月。3.3.足握持反射(足握持反射(foot palmar grasp reflexfoot palmar grasp reflex)3.足握持反射(foot palmar grasp refl4.4.拥抱反射(拥抱反射(Moro reflexMoro reflex)又称又称惊吓反射惊吓反射。由于头部和背部位置关系的。由于头部和背部位置关系的突然变化,刺激颈深部的突然变化,刺激颈深部的本体感受器,本体感受器,引起上肢引起上肢变化的反射。亢进时下肢也出现反应。变化的反射。亢进时下肢也出现反应。肌张力低下及严重智力障碍患儿难以引出肌张力低下及严重智力障碍患儿难以引出 早产、低钙、核黄疸、脑瘫等此反射可亢进或延早产、低钙、核黄疸、脑瘫等此反射可亢进或延迟消失迟消失 偏瘫患儿左右不对称偏瘫患儿左右不对称 该反射持续存在,将会影响小儿手的主动运动发该反射持续存在,将会影响小儿手的主动运动发育、双手中间位的发育、手口眼协调发育等育、双手中间位的发育、手口眼协调发育等 4.拥抱反射(Moro reflex)又称惊吓(1 1)检查方法:)检查方法:小儿呈仰卧位,小儿呈仰卧位,5 5种引出的方法种引出的方法 声法:声法:用力敲打床边附近发出声音用力敲打床边附近发出声音落法:落法:抬高小儿头部抬高小儿头部15cm15cm后下落后下落托法:托法:平托起小儿,令头部向后倾斜平托起小儿,令头部向后倾斜10101515弹足法:弹足法:用手指轻弹小儿足底用手指轻弹小儿足底拉手法:拉手法:拉小儿双手慢慢抬起,当肩部略微离拉小儿双手慢慢抬起,当肩部略微离 开桌面(头并未离开桌面)时,突然将手抽出开桌面(头并未离开桌面)时,突然将手抽出人体发育学第三章-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粗大运动发育规律)课件 (2 2)反应:)反应:分为两型分为两型拥抱型:拥抱型:小儿两上肢对称性伸直外展,下肢小儿两上肢对称性伸直外展,下肢伸直、躯干伸直,拇指及示指末节屈曲,呈伸直、躯干伸直,拇指及示指末节屈曲,呈扇形张开,然后上肢屈曲内收呈拥抱状态。扇形张开,然后上肢屈曲内收呈拥抱状态。伸展型:伸展型:又称不完全型,可见小儿双上肢突又称不完全型,可见小儿双上肢突然伸直外展,迅速落于床上,小儿有不快感然伸直外展,迅速落于床上,小儿有不快感觉,觉,多见多见3 3个月以上的婴儿。个月以上的婴儿。(3 3)存在时期:)存在时期:拥抱型拥抱型0 03 3个月个月 伸展型伸展型4 46 6个月个月人体发育学第三章-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粗大运动发育规律)课件5.5.放置反射(放置反射(placing reflexplacing reflex)又称跨步反射,偏瘫患儿双侧不对称。又称跨步反射,偏瘫患儿双侧不对称。(1 1)检查方法:)检查方法:扶小儿呈立位,将一侧足背抵于扶小儿呈立位,将一侧足背抵于桌面边缘。桌面边缘。(2 2)反应:)反应:可见小儿将足背抵于桌面边缘侧下可见小儿将足背抵于桌面边缘侧下肢抬到桌面上。肢抬到桌面上。(3 3)存在时期:)存在时期:0 02 2个月。个月。5.放置反射(placing reflex)6.6.踏步反射(踏步反射(stepping reflexstepping reflex)又称步行反射又称步行反射,臀位分娩的新生儿、肌张力低下或臀位分娩的新生儿、肌张力低下或屈肌张力较高时该反射减弱;痉挛型脑瘫患儿此反屈肌张力较高时该反射减弱;痉挛型脑瘫患儿此反射可亢进并延迟消失。射可亢进并延迟消失。(1 1)检查方法:)检查方法:扶持小儿腋下呈直立位,使其一侧扶持小儿腋下呈直立位,使其一侧足踩在桌面上,并将重心移到此下肢。足踩在桌面上,并将重心移到此下肢。(2 2)反应:)反应:可见负重侧下肢屈曲后伸直、抬起,可见负重侧下肢屈曲后伸直、抬起,类似迈步动作。类似迈步动作。(3 3)存在时期)存在时期:0 03 3个月。个月。6.踏步反射(stepping reflex)7.7.张口反射张口反射(BabkinBabkin)延迟消失提示脑损伤、脑瘫或智力低下,锥延迟消失提示脑损伤、脑瘫或智力低下,锥体外系损伤时明显体外系损伤时明显 (1 1)检查方法:)检查方法:小儿仰卧位,检查者用双手小儿仰卧位,检查者用双手中指与无名指固定小儿腕部然后以拇指按压中指与无名指固定小儿腕部然后以拇指按压小儿两侧手掌。小儿两侧手掌。(2 2)反应:)反应:小儿立即出现张口反应,亢进时小儿立即出现张口反应,亢进时一碰小儿双手即出现。一碰小儿双手即出现。(3 3)存在时期:)存在时期:0 02 2个月。个月。7.张口反射(Babkin)8.8.上肢移位反射(上肢移位反射(arm passage reflexarm passage reflex)脑损伤或臂丛神经损伤时难以引出,偏瘫时一侧缺失脑损伤或臂丛神经损伤时难以引出,偏瘫时一侧缺失 (1 1)检查方法:)检查方法:小儿俯卧位,颜面着床,两上肢放于小儿俯卧位,颜面着床,两上肢放于 脊柱两侧,稍候观察变化。脊柱两侧,稍候观察变化。(2 2)反应:)反应:小儿首先颜面转向一侧,同侧的上肢从后小儿首先颜面转向一侧,同侧的上肢从后 方移向前方,手移到嘴边。方移向前方,手移到嘴边。(3 3)存在时期:)存在时期:0 06 6周。周。8.上肢移位反射(arm passage reflex)9.9.侧弯反射侧弯反射 (incurvation reflex)(incurvation reflex)又称躯干内弯反射。又称躯干内弯反射。肌张力低下难以引出,脑肌张力低下难以引出,脑瘫患儿或肌张力增高可持续存在,双侧不对称瘫患儿或肌张力增高可持续存在,双侧不对称具有临床意义。具有临床意义。持续存在,将影响躯干的自主持续存在,将影响躯干的自主运动,从而影响翻身、坐、站及体位变换功能。运动,从而影响翻身、坐、站及体位变换功能。(1 1)检查方法:)检查方法:婴儿处于俯卧位或俯悬卧位,婴儿处于俯卧位或俯悬卧位,用手指刺激一侧脊柱旁或腰部。用手指刺激一侧脊柱旁或腰部。(2 2)反应:)反应:婴儿出现躯干向刺激侧弯曲。婴儿出现躯干向刺激侧弯曲。(3 3)存在时期:)存在时期:0 06 6个月。个月。9.侧弯反射(incurvation reflex)10.10.紧张性迷路反射(紧张性迷路反射(tonic labyrinthine reflextonic labyrinthine reflex,TLRTLR)也称前庭脊髓反射,也称前庭脊髓反射,头部在空间位置及重力方向发头部在空间位置及重力方向发生变化时,产生躯干四肢肌张力的变化。该反射持生变化时,产生躯干四肢肌张力的变化。该反射持续存在将影响小儿自主伸展、屈曲以及抬头的发育。续存在将影响小儿自主伸展、屈曲以及抬头的发育。(1 1)检查方法:)检查方法:将婴儿置于仰卧位及俯卧将婴儿置于仰卧位及俯卧位,观察其运动和姿势变化。位,观察其运动和姿势变化。(2 2)反应:)反应:仰卧位时身体呈过度伸展,头仰卧位时身体呈过度伸展,头后仰;俯卧位时身体以屈曲姿势为主,头后仰;俯卧位时身体以屈曲姿势为主,头部前屈,臀部凸起。部前屈,臀部凸起。(3 3)存在时期:)存在时期:0 04 4个月。个月。10.紧张性迷路反射(tonic labyrinthine11.11.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symmetrical tonic neck reflex,ATNRasymmetrical tonic neck reflex,ATNR)头部位置变化,颈部肌肉及关节的本体感受器受到头部位置变化,颈部肌肉及关节的本体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刺激时四肢肌紧张的变化四肢肌紧张的变化去大脑强直、锥体外系损伤时亢进,锥体系损伤也去大脑强直、锥体外系损伤时亢进,锥体系损伤也可见部分亢进可见部分亢进 6 6个月后残存,是重症脑瘫的常见表现之一个月后残存,是重症脑瘫的常见表现之一持续存在将影响小儿头于正中位、对称性运动、手持续存在将影响小儿头于正中位、对称性运动、手口眼协调、躯干回旋、翻身、四肢支撑爬行等运口眼协调、躯干回旋、翻身、四肢支撑爬行等运动发育动发育11.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symmetrical to(1 1)检查方法:)检查方法:小儿仰卧位,检查者将小儿的头小儿仰卧位,检查者将小儿的头转向一侧。转向一侧。(2 2)反应:)反应:小儿颜面侧上下肢因伸肌张力增高而小儿颜面侧上下肢因伸肌张力增高而伸展,头侧上下肢因屈肌张力增高而屈曲。伸展,头侧上下肢因屈肌张力增高而屈曲。(3 3)存在时期:)存在时期:0 04 4个月。个月。(1)检查方法:小儿仰卧位,检查者将小儿的头转向一侧。12.12.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symmetrical tonic neck reflex,STNRsymmetrical tonic neck reflex,STNR)意义同意义同ATNRATNR,该反射持续存在,将会影响小儿全,该反射持续存在,将会影响小儿全身自主伸展与屈曲的发育。身自主伸展与屈曲的发育。(1 1)检查方法:)检查方法:小儿呈俯悬卧位,使头前屈或背屈。小儿呈俯悬卧位,使头前屈或背屈。(2 2)反应:)反应:头前屈时,上肢屈曲,下肢伸展;头背头前屈时,上肢屈曲,下肢伸展;头背屈时,上肢伸展,下肢屈曲。屈时,上肢伸展,下肢屈曲。(3 3)存在时期:)存在时期:0 04 4个月。个月。12.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symmetrical ton13.13.交叉伸展反射交叉伸展反射(crossed extension reflexcrossed extension reflex)此反射胎儿期已经很活跃此反射胎儿期已经很活跃 (1 1)检查方法:)检查方法:小儿仰卧位,检查者握住小儿一小儿仰卧位,检查者握住小儿一侧膝部使下肢伸直,按压或敲打此侧足底;侧膝部使下肢伸直,按压或敲打此侧足底;小儿小儿仰卧位,一侧下肢屈曲,一侧下肢伸展,检查者使仰卧位,一侧下肢屈曲,一侧下肢伸展,检查者使伸展侧下肢屈曲。伸展侧下肢屈曲。(2 2)反应:)反应:可见对侧下肢先屈曲,然后内收、可见对侧下肢先屈曲,然后内收、伸直,似要蹬掉这个刺激;伸直,似要蹬掉这个刺激;可见对侧屈曲位下肢变可见对侧屈曲位下肢变为伸展。为伸展。(3 3)持续时间:)持续时间:0 02 2个月个月13.交叉伸展反射(crossed extension re14.14.阳性支持反射阳性支持反射(positive supporting positive supporting reflexreflex)3 3个月以后仍呈阳性,提示反射发育迟个月以后仍呈阳性,提示反射发育迟滞滞 (1 1)检查方法:)检查方法:使患儿保持立位,足底使患儿保持立位,足底着桌面数次。着桌面数次。(2 2)反应:)反应:下肢伸肌肌张力增高,踝关下肢伸肌肌张力增高,踝关节跖屈,也可引起膝反张。节跖屈,也可引起膝反张。(3 3)持续时间:)持续时间:0 02 2个月。个月。14.阳性支持反射(positive supporting 原始反射出现及存在时间原始反射出现及存在时间原始反射原始反射出现及存在时间出现及存在时间觅食反射觅食反射手握持反射手握持反射足握持反射足握持反射拥抱反射拥抱反射放置反射放置反射踏步反射踏步反射张口反射张口反射上肢移位反射上肢移位反射侧弯反射侧弯反射紧张性迷路反射紧张性迷路反射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交叉伸展反射交叉伸展反射阳性支持反射阳性支持反射 0 04m 4m 0 04m4m 0 010m10m 0 06m6m 0 02m2m 0 03m3m 0 02m2m 0 06w6w 0 06m6m 0 04m4m 0 04m4m 0 04m4m 0 02m2m 0 02m2m脊髓、延髓脊髓、延髓 桥脑桥脑 原始反射出现及存在时间觅食反射 04m 脊髓、延髓(二)立直反射(二)立直反射 又称矫正反射,又称矫正反射,是身体在空间发生位置变化时,是身体在空间发生位置变化时,主动将身体恢复立直状态的反射,立直反射的中枢主动将身体恢复立直状态的反射,立直反射的中枢在中脑和间脑。在中脑和间脑。其主要功能是维持头在空间的正常姿势、头颈其主要功能是维持头在空间的正常姿势、头颈和躯干间、躯干与四肢间的协调关系,是平衡反应和躯干间、躯干与四肢间的协调关系,是平衡反应功能发展的基础。功能发展的基础。(二)立直反射 又称矫正反射,是身体在空间发生位置 1.颈立直反射颈立直反射(neck righting reflex)2躯干头部立直反射躯干头部立直反射(body righting reflex acting on the head)3躯干躯干立直反射躯干躯干立直反射(body righting reflex acting on the body)4迷路性立直反射迷路性立直反射(labyrinthine righting reflex)5视性立直反射视性立直反射(optical righting reflex)6降落伞反射降落伞反射(parachute reflex)1.颈立直反射(neck rig1.1.颈立直反射颈立直反射(neck righting reflexneck righting reflex)新生儿期唯一能见到的立直反射新生儿期唯一能见到的立直反射 是小儿躯干对头部保持正常关系的反射,以后是小儿躯干对头部保持正常关系的反射,以后逐渐被躯干立直反射所取代逐渐被躯干立直反射所取代 出生后出现,持续出生后出现,持续6 68 8个月个月1.颈立直反射(neck righting reflex)(1 1)检查方法:)检查方法:小儿仰卧位,检查者将小儿头小儿仰卧位,检查者将小儿头部向一侧转动。部向一侧转动。(2 2)反应:)反应:小儿的肩部、躯干、骨盆都随头转小儿的肩部、躯干、骨盆都随头转动的方向而转动。动的方向而转动。人体发育学第三章-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粗大运动发育规律)课件2.2.躯干头部立直反射躯干头部立直反射(body righting reflex body righting reflex actingacting on the headon the head)23个月个月5岁岁(1)检查方法:)检查方法:小儿呈仰卧位,检查者握住小儿小儿呈仰卧位,检查者握住小儿两下肢向一侧回旋成侧卧位。两下肢向一侧回旋成侧卧位。(2)反应:)反应:此时小儿头部也随着躯干转动,并有此时小儿头部也随着躯干转动,并有头部上抬的动作。头部上抬的动作。2.躯干头部立直反射(body righting refl3.3.躯干躯干立直反射躯干躯干立直反射(body righting reflex acting on the bodybody righting reflex acting on the body)3 34 4个月个月5 5岁岁 (1 1)检查方法:)检查方法:如上述方法,使小儿转成侧卧位如上述方法,使小儿转成侧卧位 (2 2)反应:)反应:小儿主动回到仰卧位的姿势小儿主动回到仰卧位的姿势3.躯干躯干立直反射(body righting re4.4.迷路性立直反射迷路性立直反射(labyrinthine righting labyrinthine righting reflexreflex)当头部位置发生变化时,从中耳发出的信号经当头部位置发生变化时,从中耳发出的信号经过前庭脊髓束,刺激支配颈肌的运动神经元,过前庭脊髓束,刺激支配颈肌的运动神经元,产生头部位置的调节反应。产生头部位置的调节反应。3 34 4个月出现,个月出现,5 56 6个月明显个月明显终生。终生。(1 1)检检查查方方法法:用用布布蒙蒙住住小小儿儿双双眼眼,检检查查者者双双手手扶扶住住小小儿儿腰腰部部,使使小小儿儿身身体体向向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各各方方向向倾倾斜斜。检检查查时时注注意意不要过分倾斜。不要过分倾斜。(2 2)反应:)反应:无论身体如何倾斜,小儿头部仍能保持直立位置。无论身体如何倾斜,小儿头部仍能保持直立位置。4.迷路性立直反射(labyrinthine rightin迷路性立直反射迷路性立直反射 迷路性立直反射 5.5.视性立直反射视性立直反射(optical righting reflexoptical righting reflex)是头部位置随着视野的变化保持立直的反射,该反射是头部位置随着视野的变化保持立直的反射,该反射在人类相当发达,是维持姿势的重要反射。在人类相当发达,是维持姿势的重要反射。出生后出生后4 4个月左右出现,个月左右出现,5 56 6个月明显个月明显终生。终生。该反射缺如多为视力障碍,延迟出现提示有脑损伤。该反射缺如多为视力障碍,延迟出现提示有脑损伤。(1 1)检查方法:)检查方法:双手抱起清醒、睁眼的小儿,放于检查者的双手抱起清醒、睁眼的小儿,放于检查者的膝上,然后将小儿身体向前、后、左、右倾斜。膝上,然后将小儿身体向前、后、左、右倾斜。(2 2)反应:)反应:无论身体如何倾斜,小儿头部仍能保持立直位置。无论身体如何倾斜,小儿头部仍能保持立直位置。5.视性立直反射(optical righting refl6.6.降落伞反射降落伞反射(parachute reflexparachute reflex)又称保护性伸展反射又称保护性伸展反射中枢在中脑,意义等同于立直反射中枢在中脑,意义等同于立直反射6 67 7个月个月终生终生 观察两侧上肢是否对称,如果一侧上肢没有出观察两侧上肢是否对称,如果一侧上肢没有出现支撑动作,提示臂丛神经损伤或偏瘫;现支撑动作,提示臂丛神经损伤或偏瘫;延迟出现或缺如,提示脑瘫或脑损伤。延迟出现或缺如,提示脑瘫或脑损伤。6.降落伞反射(parachute reflex)(1 1)检查方法:)检查方法:托住小儿胸腹部,俯悬卧位,将托住小儿胸腹部,俯悬卧位,将小儿头部向前下方俯冲一下。小儿头部向前下方俯冲一下。(2 2)反应:)反应:迅速伸出双手,稍外展,手指张开,迅速伸出双手,稍外展,手指张开,似防止下跌的保护性支撑动作。似防止下跌的保护性支撑动作。脑瘫脑瘫患儿此反射也可出现患儿此反射也可出现双上双上肢后伸呈飞机肢后伸呈飞机样的特殊姿势,样的特殊姿势,或上肢呈或上肢呈紧张性屈曲紧张性屈曲状态。状态。(1)检查方法:托住小儿胸腹部,俯悬卧位,将小儿头部向前下方 立直反射出现及存在时间立直反射出现及存在时间 名称名称 出现及存在时期出现及存在时期颈立直反射颈立直反射 新生儿新生儿持续持续6 68 8个月个月躯干头部立直反射躯干头部立直反射 2 23 3个月个月5 5岁左右岁左右 躯干躯干立直反射躯干躯干立直反射 3 34 4个月个月5 5岁左右岁左右迷路性立直反射迷路性立直反射 6 67 7个月以前个月以前终生终生视性立直反射视性立直反射 5 56 6个月以前个月以前终生终生降落伞反射降落伞反射/保护性伸展反射保护性伸展反射 6 67 7个月个月终生终生 立直反射出现及存在时间颈立直反射 (三)平衡反应(三)平衡反应 神经系统发育的高级阶段,神经系统发育的高级阶段,中枢在皮层中枢在皮层 身体重心移动或支持面倾斜时,机体为了适应重心身体重心移动或支持面倾斜时,机体为了适应重心变化,调节肌张力以及躯干与四肢的代偿性动作,变化,调节肌张力以及躯干与四肢的代偿性动作,保持正常姿势保持正常姿势 是人站立和行走的重要条件,多在立直反射出现不是人站立和行走的重要条件,多在立直反射出现不久即开始逐步出现和完善,终生存在久即开始逐步出现和完善,终生存在 完成平衡反应不仅需要大脑皮层的调节,而且需要完成平衡反应不仅需要大脑皮层的调节,而且需要感觉系统、运动系统等综合作用才能完成感觉系统、运动系统等综合作用才能完成 (三)平衡反应 神经系统发育的高级阶段,中枢在皮层1.1.仰卧位倾斜反应仰卧位倾斜反应(tilting-supine reactiontilting-supine reaction)6 6个月出现,终生存在个月出现,终生存在(1 1)检查方法:)检查方法:仰卧位,倾斜板向一侧倾斜仰卧位,倾斜板向一侧倾斜(2 2)反应:)反应:头部挺直的同时,倾斜板抬高一侧的头部挺直的同时,倾斜板抬高一侧的上、下肢外展,伸展,倾斜板下降一侧的上、下上、下肢外展,伸展,倾斜板下降一侧的上、下肢可见保护性支撑样伸展动作肢可见保护性支撑样伸展动作1.仰卧位倾斜反应(tilting-supine reac2.2.俯卧位倾斜反应俯卧位倾斜反应(tilting-prone reactiontilting-prone reaction)6 6个月出现,终生存在个月出现,终生存在(1 1)检查方法:)检查方法:俯卧位,倾斜板向一侧倾斜俯卧位,倾斜板向一侧倾斜(2 2)反应:)反应:头部挺直的同时,倾斜板抬高一头部挺直的同时,倾斜板抬高一侧的上、下肢外展,伸展,倾斜板下降一侧的上、下肢外展,伸展,倾斜板下降一侧的上、下肢可见保护性伸展和支撑动作侧的上、下肢可见保护性伸展和支撑动作2.俯卧位倾斜反应(tilting-prone react3.3.膝手位膝手位/四爬位反应四爬位反应(four-foot kneeling tilting reactionfour-foot kneeling tilting reaction)8 8个月出现,终生存在个月出现,终生存在(1 1)检查方法:)检查方法:四爬位,推动小儿躯干,破坏其稳定四爬位,推动小儿躯干,破坏其稳定性,或四爬位于检测台上,检查者将检测台一侧抬高性,或四爬位于检测台上,检查者将检测台一侧抬高而倾斜而倾斜(2 2)反应:)反应:头部和胸廓出现调整,受力侧上、下肢或头部和胸廓出现调整,受力侧上、下肢或检测台抬高侧上、下肢外展、伸展,另一侧出现保护检测台抬高侧上、下肢外展、伸展,另一侧出现保护性伸展和支撑动作。性伸展和支撑动作。3.膝手位/四爬位反应(four-foot kneelin4.4.坐位倾斜反应坐位倾斜反应 (sitting tilting reactionsitting tilting reaction)前方约前方约6 6个月,侧方约个月,侧方约7 7个月,后方约个月,后方约1010个月,终生个月,终生存在存在 (1 1)检查方法:)检查方法:坐位,用手分别向前、左右、后方坐位,用手分别向前、左右、后方推动,使其倾斜推动,使其倾斜 (2 2)反应:)反应:为了维持平衡,出现头部和胸部立直反为了维持平衡,出现头部和胸部立直反应的同时,分别出现两上肢迅速向前方伸出;倾斜应的同时,分别出现两上肢迅速向前方伸出;倾斜侧上肢立刻向侧方支撑、另一侧上肢有时伸展;两侧上肢立刻向侧方支撑、另一侧上肢有时伸展;两手迅速伸向后方做支撑动作。通过上述反应,保持手迅速伸向后方做支撑动作。通过上述反应,保持身体的平衡。身体的平衡。4.坐位倾斜反应(sitting tilting reac坐位反应坐位反应6个月个月7个月个月10个月个月坐位反应6个月7个月10个月5.5.跪立位倾斜反应(跪立位倾斜反应(k kneeling-standing tillting neeling-standing tillting reactionreaction)约约1515个月左右出现,维持一生个月左右出现,维持一生 (1 1)检查方法:)检查方法:取跪立位,牵拉一侧上肢,使之倾斜取跪立位,牵拉一侧上肢,使之倾斜 (2 2)反应:)反应:头部和胸部出现调整,被牵拉的一侧出现头部和胸部出现调整,被牵拉的一侧出现保护反应。对侧上、下肢外展,伸展。保护反应。对侧上、下肢外展,伸展。5.跪立位倾斜反应(kneeling-standing t6.6.立位倾斜反应立位倾斜反应(standing tilting reactionstanding tilting reaction)前方前方12m12m,侧方,侧方18m18m,后方,后方24m24m,终生存在,终生存在(1 1)检查方法:)检查方法:站立位,用手向前方、左右、站立位,用手向前方、左右、后方推动小儿,使其身体倾斜后方推动小儿,使其身体倾斜(2 2)反应:)反应:为了维持平衡,出现头部和胸部为了维持平衡,出现头部和胸部立直反应立直反应以及上肢伸展的同时,分别出现以及上肢伸展的同时,分别出现腰腰部部向前方、左右方向、后方向前方、左右方向、后方弯曲弯曲以及以及脚脚向前向前方、左右方向、后方方、左右方向、后方迈出一步迈出一步6.立位倾斜反应(standing tilting reac立位倾斜反应立位倾斜反应12个月个月18个月个月24个月个月立位倾斜反应12个月18个月24个月平衡反应出现及存在时间平衡反应出现及存在时间名称名称出现及存在时期出现及存在时期仰卧位倾斜反应仰卧位倾斜反应俯卧位倾斜反应俯卧位倾斜反应膝手位倾斜反应膝手位倾斜反应坐位倾斜反应坐位倾斜反应前方前方坐位倾斜反应坐位倾斜反应侧方侧方坐位倾斜反应坐位倾斜反应后方后方跪位倾斜反应跪位倾斜反应立位倾斜反应立位倾斜反应前方前方立位倾斜反应立位倾斜反应侧方侧方立位倾斜反应立位倾斜反应后方后方 6 6个月个月终生终生 6 6个月个月终生终生 8 8个月个月终生终生 6 6个月个月终生终生 7 7个月个月终生终生 1010个月个月终生终生 1515个月个月终生终生 1212个月个月终生终生 1818个月个月终生终生 2424个月个月终生终生平衡反应出现及存在时间名称出现及存在时期仰卧位倾斜反应 二、姿势运动发育二、姿势运动发育二、姿势运动发育(一)姿势运动的控制(一)姿势运动的控制 (6 6项)项)1 1身体形态身体形态2 2肌力的作用肌力的作用 (原动、固定、拮抗、协同)(原动、固定、拮抗、协同)3 3肌张力的作用肌张力的作用 (静止、姿势、运动)(静止、姿势、运动)4 4平衡功能平衡功能 (1 1)躯体感觉系统的作用)躯体感觉系统的作用 (2 2)视觉系统的作用)视觉系统的作用 (3 3)前庭系统的作用)前庭系统的作用5 5运动系统的作用运动系统的作用 6 6运动的协调性运动的协调性(一)姿势运动的控制(6项)1身体形态(二)姿势运动发育的特点(二)姿势运动发育的特点 1.1.仰卧位姿势运动发育特点仰卧位姿势运动发育特点 由屈曲向伸展发育由屈曲向伸展发育 从反射活动到随意运动发育从反射活动到随意运动发育 手、口、眼的协调发育手、口、眼的协调发育(二)姿势运动发育的特点 1.仰卧位姿势运动发育特点 1.1.头向一侧或正中、屈曲(头向一侧或正中、屈曲(1 1个月)个月)2.2.头向一侧或回旋、伸展(头向一侧或回旋、伸展(2 2个月)个月)3.3.非对称伸展、翻身(非对称伸展、翻身(3 34 4个月)个月)4.4.屈曲、手口眼协(屈曲、手口眼协(5 56 6个月)个月)5.5.四肢自由伸展四肢自由伸展(8(89 9个月个月)人体发育学第三章-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粗大运动发育规律)课件婴儿仰卧位运动发育特点婴儿仰卧位运动发育特点分期分期年龄年龄特点特点第第1屈曲期屈曲期第第1伸展期伸展期第第2屈曲期屈曲期第第2伸展期伸展期 06周周715/16周周47个月个月8/912/14个个月月四肢、躯干呈半屈曲位四肢、躯干呈半屈曲位(主要为对称性屈主要为对称性屈曲曲)躯干上部、上肢伸展躯干上部、上肢伸展(可有非对称伸展可有非对称伸展)躯干稳定、用手支撑,躯干稳定、用手支撑,(对称性屈曲对称性屈曲)可呈立位可呈立位(自由伸展自由伸展)婴儿仰卧位运动发育特点分期年龄特点第1屈曲期06周四肢、(二)姿势运动发育的特点(二)姿势运动发育的特点 2.2.俯卧位姿势运动发育特点俯卧位姿势运动发育特点 由屈曲向伸展发育由屈曲向伸展发育 抗重力伸展发育抗重力伸展发育 由低爬向高爬的发育由低爬向高爬的发育 (二)姿势运动发育的特点 2.俯卧位姿势运动发育特点1.TLR姿势,瞬间抬头(姿势,瞬间抬头(1个月)个月)2.臀头同高,臀头同高,TLR姿势,姿势,瞬间抬头(瞬间抬头(2个月)个月)3.抬头抬头45度,两肘支撑(度,两肘支撑(3个月)个月)4.抬头抬头45度度90度,胸离床(度,胸离床(4个月)个月)5.抬头抬头90度两手支撑度两手支撑(56个月个月)6.腹爬腹爬(8个月个月)7.四爬四爬(10个月个月)8.高爬高爬(11个月个月)1.TLR姿势,瞬间抬头(1个月)(二)姿势运动发育的特点(二)姿势运动发育的特点3.3.坐位姿势运动发育特点坐位姿势运动发育特点全前倾全前倾半前倾半前倾扶腰坐扶腰坐拱背坐拱背坐直腰坐直腰坐扭身坐扭身坐与平衡反应密切相关与平衡反应密切相关是抗重力伸展以及相关肌群发育的过程是抗重力伸展以及相关肌群发育的过程(二)姿势运动发育的特点3.坐位姿势运动发育特点1.全前倾(全前倾(1个月)个月)2.半前倾半前倾(23个月个月)3.扶腰坐扶腰坐(45个月个月)4.拱背坐拱背坐(6个月个月)5.直腰坐直腰坐(7个月个月)6.扭身坐扭身坐(8个月个月)7.坐位自由玩(坐位自由玩(9个月)个月)1.全前倾(1个月)(二)姿势运动发育的特点(二)姿势运动发育的特点 4.4.立位姿势运动发育立位姿势运动发育 10 10个阶段个阶段 阳性支持反射阳性支持反射不能支持体重不能支持体重短暂支持体短暂支持体 重重足尖支持体重足尖支持体重立位跳跃立位跳跃扶站扶站抓站抓站 独站独站牵手走牵手走独走独走(二)姿势运动发育的特点 4.立位姿势运动发育1.阳性支持反射(阳性支持反射(1个月)个月)2.不支持(不支持(2个月)个月)3.短暂支持(短暂支持(3个月)个月)4.尖足支持(尖足支持(4个月)个月)5.立位跳跃立位跳跃(56个月个月)6.扶站扶站(78个月个月)7.独站独站(10个月个月)8.牵手走牵手走(11个月个月)9.独走独走(12个月个月)1.阳性支持反射(1个月)(二)姿势运动发育的特点(二)姿势运动发育的特点5.5.步行姿势运动发育步行姿势运动发育婴幼儿特点婴幼儿特点8 8项项(1 1)由两脚分开)由两脚分开大足距大足距向两脚并拢向两脚并拢小足距小足距发展发展 (2 2)由上肢)由上肢上举上举到上肢到上肢下降下降发展发展(3 3)由)由无上肢的交替运动无上肢的交替运动到有上肢的到有上肢的交替运动交替运动(4 4)由肩与骨盆的)由肩与骨盆的无分离运动无分离运动,到有分离运动,到有分离运动(5 5)由小步跑,步幅不一致,到迈大步、有节律的步态发展)由小步跑,步幅不一致,到迈大步、有节律的步态发展(6 6)由)由缺乏骨盆的回旋缺乏骨盆的回旋到加强骨盆的回旋到加强骨盆的回旋(7 7)足尖与足跟接地时间短,主要为)足尖与足跟接地时间短,主要为脚掌着地脚掌着地(8 8)站立位的)站立位的膝过伸展膝过伸展(二)姿势运动发育的特点5.步行姿势运动发育婴幼儿特点8项步行姿势运动发育步行姿势运动发育步行姿势运动发育(三)姿势运动发育的顺序与特点(三)姿势运动发育的顺序与特点6 6项项 1.1.沿着抬头、翻身、坐、爬、站和行走的方向沿着抬头、翻身、坐、爬、站和行走的方向 2.2.先躯干先躯干近端,近端,后躯干后躯干远端远端 3.3.从泛化到集中、不协调到协调从泛化到集中、不协调到协调 4.4.先学会先学会抓,抓,后会后会放放下手中的东西下手中的东西 5.5.先能从坐位拉着栏杆先能从坐位拉着栏杆站起,站起,后会从立位后会从立位坐下坐下 6.6.先学会先学会向前走,向前走,后会向后后会向后倒退着走倒退着走(三)姿势运动发育的顺序与特点6项 1.沿着抬头、翻身、坐、自学为主自学为主年龄年龄头与躯干控制头与躯干控制翻身翻身坐坐爬站、行爬站、行走走新生儿新生儿2 2个月个月3 3个月个月4 4个月个月5 5个月个月6 6个月个月臀高头低,瞬间抬头臀高头低,瞬间抬头短暂抬头,臀、头同高短暂抬头,臀、头同高肘支撑抬头肘支撑抬头4545度度抬头抬头45459090度,头高度,头高于臀部、玩两手于臀部、玩两手双手或前臀支撑,抬头双手或前臀支撑,抬头9090度,手、口、眼协调度,手、口、眼协调随意运动增多,抬头随意运动增多,抬头9090度度仰卧位翻身仰卧位翻身至侧位至侧位仰卧位翻身仰卧位翻身至俯卧位至俯卧位俯卧位至仰俯卧位至仰卧位卧位全前倾全前倾事前倾事前倾扶腰坐扶腰坐独坐手支撑独坐手支撑阳性支持反射阳性支持反射不支持不支持短暂支持短暂支持足尖支持足尖支持跳跃跳跃 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特点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特点自学为主年龄头与躯干控制翻身坐爬站、行走新生儿臀高头低,瞬 年龄年龄头与躯干控制头与躯干控制翻身翻身坐坐爬站、行走爬站、行走7 7个月个月8 8个月个月9 9个月个月1010个月个月1111个月个月1212个月个月双手或单手支撑,双手或单手支撑,支撑向后成坐位支撑向后成坐位胸部离床胸部离床手或肘支撑,腰手或肘支撑,腰部离床部离床直腰坐直腰坐扭身坐扭身坐坐位自由坐位自由交交换体位换体位肘爬,扶站肘爬,扶站腹爬腹爬后退移动、抓站后退移动、抓站四爬、独站四爬、独站高爬牵手走高爬牵手走跪立位前移、独走跪立位前移、独走 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特点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特点 年龄头与躯干控制翻身坐爬站、行走7个月双手或单手支撑,支 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特点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特点年龄年龄头与躯干控制头与躯干控制翻身翻身坐坐爬站、行走爬站、行走1515个月个月1818个月个月2 2岁岁3 3岁岁独走稳、蹲着玩独走稳、蹲着玩拉玩具车走、爬拉玩具车走、爬台阶台阶跑步、跳跑步、跳踮着足尖走或以踮着足尖走或以足跟走,双足交足跟走,双足交替下桂替下桂 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特点年龄头与躯干控制翻身坐爬站、行走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