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史第七章精神分析课件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241312590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PPT 页数:170 大小:3.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史第七章精神分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70页
心理学史第七章精神分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70页
心理学史第七章精神分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 精神分析精神分析第七章 精神分析n精神分析产生于精神分析产生于1919世纪末叶世纪末叶n创始人: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创始人: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n含义含义q是一种治疗技术(非学院派)q是一种心理学理论或学派(潜意识理论)q是一种思想文化思潮或运动精神分析产生于19世纪末叶n特点特点q从产生条件看,不是传统的学院心理学。q从研究对象看,不是研究正常的人。q从研究内容上看,重在探讨潜意识。q从研究方法上看,不是采用有控制的实验室实验法,而是运用临床观察法。特点n精神分析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心理学,对西方的哲学、神学、社会学、伦理学、美学和文学艺术等都有广泛的影响。精神分析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心理学,对西方的哲学、神学、社会学、n多次登美国时代周刊,1999年最后一次登上杂志封面,被评为20世纪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n人类史上三次对集体自我的巨大打击:哥白尼、达尔文和弗洛伊德;n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三位犹太人:马克思、爱因斯坦和弗洛伊德。多次登美国时代周刊,1999年最后一次登上杂志封面,被评精神分析运动发展的逻辑驱力模式外在逻辑内在逻辑自我模式关系模式自体模式自我心理学客体关系学派自体心理学古典精神分析神经精神分析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存在精神分析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诠释学精神分析后现代精神分析精神分析运动驱力模式外在逻辑内在逻辑自我模式关系模式自体模式n n第一节 精神分析的思想渊源与历史背景精神分析的思想渊源与历史背景n n第二节 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n n第三节 其他早期精神分析家的观点其他早期精神分析家的观点第一节 精神分析的思想渊源与历史背景第一节 精神分析的思想渊源与历史背景精神分析的思想渊源与历史背景第一节 精神分析的思想渊源与历史背景一、社会历史条件一、社会历史条件n资本主义社会的病态现象n维多利亚时代的性道德压抑的社会病态现象一、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社会的病态现象二、文化思想渊源二、文化思想渊源n(一)哲学和心理学思想的影响(一)哲学和心理学思想的影响n1.叔本华叔本华:无意识的意志构成了世界的本原。n叔本华和尼采的哲学都是非理性主义非理性主义。二、文化思想渊源(一)哲学和心理学思想的影响n2.哈特曼的无意识哲学n无意识是心理的不可分割的部分,是生命的源泉和动力2.哈特曼的无意识哲学n3.享乐主义哲学n人的行为是由趋乐避苦的欲望引起的n未来的享受主义:人对未来能否得到快乐的预见是决定现在行为的动因。3.享乐主义哲学n4.4.心理学思想心理学思想n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思想n莱布尼茨的单子论n赫尔巴特的意识阈n费希纳的“冰山”假说4.心理学思想n1818世纪初,德国哲学家世纪初,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莱布尼兹创立了单子论。创立了单子论。他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单子构成的。单子是一种他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单子构成的。单子是一种具有广延性的精神实体,是活动与能的核心,它具有广延性的精神实体,是活动与能的核心,它力求自身的实现。力求自身的实现。n一个世纪后,德国哲学家一个世纪后,德国哲学家赫尔巴特赫尔巴特的灵魂动力学的灵魂动力学把莱布尼兹的无意识与动力观点发展成为意识阈把莱布尼兹的无意识与动力观点发展成为意识阈限的概念。限的概念。n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费希纳费希纳从赫尔巴特那里接从赫尔巴特那里接过无意识阈限的概念,进一步强调无意识的作用。过无意识阈限的概念,进一步强调无意识的作用。n(二)科学思想的影响(二)科学思想的影响n布吕克:心理是一种物质能力,源于神经细胞。n达尔文的进化论(二)科学思想的影响n(三)心理病理学的背景(三)心理病理学的背景n中世纪及以前:迷信观 n文艺复兴时期:q生理病因说q心理病因说心理病因说(三)心理病理学的背景n两术两术q(1)麦斯麦术:动物磁液q(2)布雷德术:额叶疲劳n两派两派q(1)南锡派:暗示 q(2)巴黎派:神经症两术第二节 弗洛伊德的古典德精神分析弗洛伊德的古典德精神分析第二节 弗洛伊德的古典德精神分析一、生平一、生平n西格蒙德弗洛伊德nSigmund Freudn1856-1939n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n潜意识理论发展的里程碑式人物n与马克思、爱因斯坦被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三大人物一、生平西格蒙德弗洛伊德n弗洛伊德1856年出生于奥地利摩拉维亚(现属捷克)的弗莱堡市的一个犹太家庭,父亲是一位心地善良、助人为乐但资本微薄的犹太商人,他虽然经商,但为人诚实、单纯。所有的这些性格,对弗洛伊德有很大的影响。n母亲是父亲的第二个妻子,当时才21岁,他是同母所生8个兄弟姐妹中之长兄,而他还有两个异母的哥哥。弗洛伊德1856年出生于奥地利摩拉维亚(现属捷克)的弗莱堡市n他4岁时全家迁居到维也纳,他的一生几乎都是在那里度过的。在上中学前,弗洛伊德是在家里接受父亲的教育的。9岁通过了中学入学考试,17岁时以全优的成绩毕业于吉姆那森学校,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n1873年,弗洛伊德从大学预科毕业前夕,面临着一生职业的抉择。他对成为政治家及达尔文的进化论均感兴趣,但作为犹太人行医是可供选择的几种职业之一。他4岁时全家迁居到维也纳,他的一生几乎都是在那里度过的。在上n他在自传中曾说:n“毕业之前,在卡尔布鲁尔教授的课上,听他朗诵歌德那美妙的论自然的散文,遂决定成为一名医科学生。”他在自传中曾说:学习医学学习医学n1873 年,他进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在大学期间,他曾做过布伦塔诺和布吕克的学生,在学习生物学、医学、病理学、外科手术等课程上花了大量的时间。n1881年3月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之后他本打算进大学从事神经医学的深入研究,但因犹太人背景而未能如愿,便在布吕克教授的生理研究室(在这里,他和布洛伊尔相识并成为密友)从事理论研究工作,后在布吕克的建议下离开生理实验室。学习医学1873 年,他进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在大学期间,他n1882年7月进入维也纳全科医院工作,先任外科医生,后任内科实习医生。n1883年5月转到精神病治疗所任副医师。n1885年春天,弗洛伊德被任命为维也纳大学医学院神经病理学讲师。n1885年8月,在布吕克教授推荐下获得一笔留学奖学金,前往巴黎在沙可门下学习催眠,并在沙尔彼得里哀尔医院实习。n1886年2月返回维也纳。由于经济原因他以神经病学家的身份私人开业行医。1882年7月进入维也纳全科医院工作,先任外科医生,后任内科学术理论学术理论n1895年,弗洛伊德将自己与布洛伊尔共同研究歇斯底里病症的成果写成歇斯底里研究(癔症研究)一书。这本书的出版,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一次使用了“精神分析学精神分析学”这个概念。学术理论1895年,弗洛伊德将自己与布洛伊尔共同研究歇斯底里n1897年,在其父亲去世后的一年,弗洛伊德开始了他的自我分析,主要方法是对自己的梦进行解析。认为心理障碍是由于性紧张累积而引起的,这种分析结果导致1900年梦梦的解析的解析一书的出版。遭到大量批评,出版后的8年间只售出600册,只获得209美元的稿费。1897年,在其父亲去世后的一年,弗洛伊德开始了他的自我分析n随着梦的解析一书的出版,精神分析运动逐渐发展起来。这时在弗洛伊德周围聚集着一批年轻的学者,1902年成立了星期三心理研究小组,或称维也纳精神分析小组,1908年发展成立心理分析学会,当时参加的人后来都变成了杰出的分析学家,包括阿德勒、兰克、费登和荣格。随着梦的解析一书的出版,精神分析运动逐渐发展起来。这时在n弗洛伊德将荣格视为自己的继承者,然而,此时精神分析小组内部出现了裂痕,主要原因是阿德勒、兰克和荣格等人均因与弗洛伊德理念不合而逐渐发展了他们自己的理论和风格,而这一事实又不为弗洛伊德所理解。于是,原先的精神分析小组因冲突而瓦解。兰克被开除出弗洛伊德圈子,阿德勒于1911年离开这一小组建立了个体心理学,荣格于1914年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建立了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将荣格视为自己的继承者,然而,此时精神分析小组内部出n1904年出版的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病理学可能是他流传最广的一本著作。这本书探讨了种种有缺陷的心理作用,比如遗忘、失言、笔误、错放东西等等都暗示潜意识的冲突和愿望。n1905年,他发表了三本重要的著作。多拉的分析,详尽阐述了如何用梦的解释去揭示并治疗精神神经症的种种症状;玩笑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无意识动机能够间接表现出来的许多方式。性学三论,关于婴儿期性欲以及其与性倒错和神经症之间关系的观点。1904年出版的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病理学可能是他流传最广的n1909年,受美国克拉克大学校长霍尔之邀,弗洛伊德及其弟子参加该校20年校庆和举办系列讲座,弗洛伊德本人也被授予名誉博士学位,并与美国心理学届名人詹姆斯、铁钦纳、卡特尔等人会晤,这标志了精神分析理论终于赢得国际上的承认,是他唯一的一次访美,同时他公开露面也仅有这一次。1909年,受美国克拉克大学校长霍尔之邀,弗洛伊德及其弟子参n1913年弗洛伊德的图腾与禁忌出版发行,这本书的重要性仅次于梦的解析。通过对乱伦恐惧、情感矛盾等许多特征的研究,弗洛伊德声称他发现了三大真理:梦是无意识欲望和儿时欲望的伪装的满足;俄狄浦斯情结是人类普遍的心理情结;儿童具有性爱意识和动机。这些发现为精神分析学奠定了基础。1913年弗洛伊德的图腾与禁忌出版发行,这本书的重要性仅n1920年他26岁的女儿去世。也许最为严重的问题是由于两个儿子参加战争所带来的恐惧。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弗洛伊德在1920年建立了死本能理论,即死的愿望,生本能或存活本能的对立面。1920年他26岁的女儿去世。也许最为严重的问题是由于两个儿人生后期人生后期n1923年春,他被诊断患了口腔癌,这与他每天抽20支雪茄的习惯有关,即使在癌症被发现后他也没改变这一习惯。n19231939年,他接受了33次手术。虽然非常痛苦,但他拒绝使用止痛药。他的头脑仍然十分清醒,并继续为病人诊疗和著述。人生后期1923年春,他被诊断患了口腔癌,这与他每天抽20支n1933年纳粹执政后迫害犹太人,他们在柏林公开烧毁弗洛伊德的著作,理由是他夸大性问题来毁灭灵魂。n弗洛伊德在1938年维也纳被占领仍不愿离开维也纳。最后,由于他女儿A.弗洛伊德被捕,她的房屋屡遭纳粹匪徒抢劫,才同意去伦敦。后来他的四个妹妹都在奥地利遭纳粹分子杀害。n1939年9月23日,弗洛伊德卒于伦敦。1933年纳粹执政后迫害犹太人,他们在柏林公开烧毁弗洛伊德的重要著作重要著作n歇斯底里症研究,与约瑟夫布鲁尔合著,1895n梦的解析1900n日常生活之精神病学1901n性学三论1905n图腾与禁忌1913n论自恋1914重要著作歇斯底里症研究,与约瑟夫布鲁尔合著,1895n超越快乐原则1920n自我与本我1923n幻象之未来1927n文明及其不满1929n摩西与一神论1939n精神分析概要1940超越快乐原则1920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主要思想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主要思想n(一)潜意识论(一)潜意识论n主张人的心理有三个层次:q潜意识:潜意识:不能进入或很难进入意识中的经验,包括原始的本能冲动和欲望,特别是性的欲望。q前意识:前意识:意识中可召回的部分,能够进入意识中的经验 q意识:意识:心理的表面部分,是同外界接触直接感知到的一纵即失的心理现象。意识潜意识前意识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主要思想(一)潜意识论意识潜意识前意识n意识只是前意识的一部分,二者虽有界限,但不是不可逾越的;n前意识扮演着“稽查者”的角色,严密防守潜意识中的本能欲望闯入意识中;n潜意识始终在积极活动着,通过伪装伺机渗入到意识中。支配着人的一生意识只是前意识的一部分,二者虽有界限,但不是不可逾越的;n意识不过是无意识过程的产物,无意识的精神活动远比意识的精神活动更为重要;n精神分析的主要研究对象:无意识现象无意识现象,特别是潜意识现象。意识不过是无意识过程的产物,无意识的精神活动远比意识的精神活n(二)精神分析的方法(二)精神分析的方法n1.1.自由联想法自由联想法n让患者处于身心放松状态,鼓励其说出脑海中涌现的任何思想观点和感情经验。n然后,精神分析者根据患者所报告的材料加以分析和解释,直到分析者和患者都认为找到了病根为止。(二)精神分析的方法n自由联想法是从催眠术中演化出来的。最初,自由联想法是从催眠术中演化出来的。最初,布雷尔在用催眠术治疗安娜的过程中,与安娜布雷尔在用催眠术治疗安娜的过程中,与安娜发现了发现了“精神宣泄精神宣泄”的的谈话疗法谈话疗法。n后来,弗洛依德采用这种谈话疗法来治疗病人,后来,弗洛依德采用这种谈话疗法来治疗病人,逐渐创立了自己的自由联想法。逐渐创立了自己的自由联想法。自由联想法是从催眠术中演化出来的。最初,布雷尔在用催眠术治疗方法的使用方法的使用n精神分析家在使用这种方法时,让病人在一间安精神分析家在使用这种方法时,让病人在一间安静的房间里,放松地躺在一张躺椅或床上。病人静的房间里,放松地躺在一张躺椅或床上。病人背向分析家,在分析家鼓励下病人回忆、自由联背向分析家,在分析家鼓励下病人回忆、自由联想,并将所想到的谈出来。想,并将所想到的谈出来。n在运用这种方法过程中,关键是要求病人把所想在运用这种方法过程中,关键是要求病人把所想到的一切都讲出来,而不管这些想法是什么。到的一切都讲出来,而不管这些想法是什么。n这种方法的目标是把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引起病人这种方法的目标是把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引起病人变态行为原因的东西揭示出来变态行为原因的东西揭示出来。2024/6/17 42方法的使用2023/8/9 42弗洛伊德的宝贝弗洛伊德的宝贝2024/6/17 43弗洛伊德的宝贝2023/8/9 43n在弗洛依德看来,自由浮现在心头的任何东西,不论是一个词,一个数字,还是一个人名,一件事情,都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是与前后联想的东西具有一定的因果联系的。在弗洛依德看来,自由浮现在心头的任何东西,不论是一个词,一个n2.2.梦的解析法(释梦)梦的解析法(释梦)n弗洛伊德看来,梦的实质就是被压抑的无意识欲望的一种变形的满足方式。n梦境q显梦:真实体验到的梦;q隐梦:梦的真正意义。n梦的形成是从隐梦到显梦的伪装过程;n梦的解析则是从显梦到隐梦的破译和探测的过程。2.梦的解析法(释梦)心理学史第七章精神分析课件n梦的工作方式梦的工作方式 q(1 1)凝缩:)凝缩:指将几种隐意用一种象征表现出来。q(2 2)移置:)移置:指梦中的情节发生转移,用不重要的观念替换重要的隐意。q(3 3)象征化:)象征化:以具体的视象代替抽象的思想。q(4 4)润饰:)润饰:在梦中或醒后陈述显梦时会有意无意地将梦中杂乱的材料加以修饰或条理化。梦的工作方式 n一个关于“原始人”的梦,做梦者是一位正在学习临床心理治疗的女学员、基督徒。通过对这个梦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梦常见的运作机制。n 我梦见了原始人。一位生活在南美洲丛林中的原始人,一个男人。他勇敢、坦诚、武功高强。我似乎知道他并不是南美洲的人,他来自北美洲,在牧羊人的引领下来到南美洲。他是一位“领头羊”,带着羊群。我感觉到自己是他家里面的人,但又不是一家人。总之我是他家族中的一个成员。n 这个原始人在丛林中采集果实,他喜欢采摘一种树上生长的坚果深咖啡色的外壳、里面有蜜汁很好吃的果子。我看见他吃了许多这样的果子。有一天,他终于不行了,倒下了,好像要死去的样子。我急忙抱着他,向他的嘴里灌苏打水,他醒了过来。一个关于“原始人”的梦,做梦者是一位正在学习临床心理治疗的女梦境解析梦境解析梦境解析n3.3.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法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法n对正常人的小过失进行分析,同样可以揭示潜意识愿望。n错误行为可以分为三类q(1)口误、笔误、读误和听误q(2)遗忘(如遗忘名字)q(3)误放、误取和失落物件等:一本书的例子。3.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法n(三)本能论(三)本能论n概念:概念:人的生命和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原始冲动和内驱力,决定心理过程方向的先天状态。n特点特点q根源性:根源性:身体的状态或需要q目的性:目的性:需求满足,消除身体欠缺状态q对象性:对象性:满足的事物或手段q动力性:动力性:取决于身体的欠缺程度(三)本能论n本能的划分(种类)本能的划分(种类)n早期早期 q性本能(力比多):性本能(力比多):与性欲和种族繁衍相联系的冲动,人类心理和行为的根本动力,促使人通过各种方式来寻求满足;q自我本能:自我本能:有助于个体自我保存的原始性冲动,趋向于避开危险,保护自我不受伤害。本能的划分(种类)n晚期晚期 q生的本能:生的本能:指以维持生命为目标的本能,将自我本能和性本能合并,代表爱与建设的力量,其目的是生命的生长与增进。q死本能:死本能:指以死亡为目标的本能,代表了恨与破坏的力量,目的是死亡或回复到无生命、无机物和生命的解体状态。晚期 n(四)人格论(四)人格论n1.人格结构人格结构n早期早期q潜意识q前意识q意识(四)人格论n晚期晚期q本我(伊底本我(伊底 )idid:指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结构部分,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构成,能量直接来源于肉体。q深渊和兴奋q完全非理性q快乐原则快乐原则q人格的深层基础,它的本能冲动是整个人格系统的能力来源 晚期q自我自我egoego:本我与现实的接触中分化出来的那部分人格结构。q现实原则现实原则q理性的、能够审时度势的、会选择适当的对象和途径来满足本我的本能冲动q能量来源于本我,且是为本我服务的q自我与本我=骑手和马自我ego:本我与现实的接触中分化出来的那部分人格结构。q超我超我supersuperegoego: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监督者。q至善原则至善原则q幼儿期,父母道德观念、行为准则的内化q自我理想(善)和良心(恶)q由对本我的压抑而形成,能量来源于本我超我superego: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监督者。心理学史第七章精神分析课件n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n自我自我在其中伺候三个助人:本我、超我和现实。n如果自我自我的力量强大,就容易促使人格的三个子系统保持平衡,使人格得到正常发展,否则会产生自我自我的焦虑,容易导致神经症和人格异常。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n2.2.人格发展人格发展n(1 1)口唇期()口唇期(0 01.51.5岁):岁):口唇区域n得到适当满足,则具有乐观、慷慨、开放和活跃等积极的人格特征;n得不到满足,则具有依赖、悲观、被动、猜疑和退缩等消极的人格特征。2.人格发展n(2 2)肛门期()肛门期(1.51.53 3岁):岁):肛门区域n排便训练过于严格,儿童会形成过度控制的行为习惯,如洁癖、吝啬和强迫的人格特征,也可能造成儿童的反抗,从而形成过度铺张浪费、越轨的人格特征;n过于随便,儿童成年后容易形成肮脏、浪费、凶暴和不守秩序等人格特征。(2)肛门期(1.53岁):肛门区域n(3 3)性器期()性器期(3 35 5岁):生殖器岁):生殖器q恋母情结(俄狄浦斯情结)q恋父情结(厄勒克特拉情结)n以上三个阶段称为前生殖阶段前生殖阶段,是人格发展的最重要的阶段,为成年后的人格模式奠定了基础。(3)性器期(35岁):生殖器恋母情结n来源于古希腊罗马神话与传说。传说底比斯国王拉伊俄斯受到神谕警告:如果他让新生儿长大,他的王位与生命就会发生危险。于是他让猎人把儿子带走并杀死。但猎人动了恻隐之心,只将婴儿丢弃。丢弃的婴儿被一个农民发现并送给其主人养大。多年以后,拉伊俄斯去朝圣,路遇一个青年并发生争执,他被青年杀死。恋母情结来源于古希腊罗马神话与传说。传说底比斯国王拉伊俄斯受n这位青年就是俄底浦斯俄底浦斯。俄底浦斯破解了斯芬克斯之谜。被底比斯人民推举为王,并娶了王后伊俄卡斯特。n后来底比斯发生瘟疫和饥荒,人们请教了神谕,才知道俄底浦斯杀父娶母的罪行。俄底浦斯挖了双眼,离开底比斯,四处漂流。这位青年就是俄底浦斯。俄底浦斯破解了斯芬克斯之谜。被底比斯人n三岁开始,在四或五岁达到高峰n性别角色的认同无意识的n婚姻关系三岁开始,在四或五岁达到高峰n埃勒克特拉(Electra),是阿伽门农(迈锡尼国王,特洛伊里希腊联军统帅)和克里特尼斯塔(阿伽门农老婆,阿格斯的公主)的女儿,她怂恿他弟弟谋杀了母亲克里特尼斯塔和继父阿基斯萨斯为父报仇,之后终身未嫁。埃勒克特拉(Electra),是阿伽门农(迈锡尼国王,特洛伊n(4 4)性潜伏期()性潜伏期(5 51212岁)岁)n力比多受到压抑,没有明显的表现;n兴趣从家庭成员转向同伴,特别是同性同伴,倾向于避开异性同伴。(4)性潜伏期(512岁)n(5 5)生殖器期()生殖器期(12122020)n力比多的压抑逐渐解除。n开始试图与父母分离,建立自己的生活,逐渐发展出成年人的异性恋。(5)生殖器期(1220)n危机或力比多的变异:q固着固着:不论在每个人格发展阶段满足过多或过少,都会使力比多停滞在那个阶段,从而使个体在成年后表现出该阶段的人格特征;q倒退倒退:个体在人格发展过程中遇到挫折时会从高级阶段返回低级阶段,表现出低级阶段的人格。n固着和倒退是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危机或力比多的变异:n以潜意识心理和性生理、性心理的发育为依据,建立了第一个系统的心理学的人格理论,揭示了人格结构和人格发展的深层原因和动力。n重视早期经验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n重视行为的历史原因;n重视行为或人格的发展的重要性。以潜意识心理和性生理、性心理的发育为依据,建立了第一个系统的n缺点:n过分强调性本能和潜意识的作用,忽视理性意识和社会文化环境的作用。缺点:n(五)焦虑与心理防御机制论(五)焦虑与心理防御机制论n1.1.焦虑焦虑n(1)早期q焦虑是由被压抑的里比多能量转化而来的q力比多难以找到正当的发泄途径所产生的一种有害的反应。q神经症焦虑q本我是焦虑的根源(五)焦虑与心理防御机制论n(2)晚期q焦虑的根源是自我q自我对冲突所引起的结果的反应,是个体把冲突看做一种危险的或是不愉快的信号而产生的反应。q焦虑防御机制神经症(2)晚期n焦虑的发展阶段:n原始焦虑原始焦虑阶段:出生创伤,自我被动体验n后续焦虑后续焦虑阶段:信号的焦虑,只要遇到无法应付的情形或自我意识到力比多的涌现使自己可能再次陷入被动无能的状态,就会以焦虑为信号,调动内部已经形成的防御机制来应付。自我主动体验,并以信号来调动自我的防御机制。n焦虑是早期创伤经验早期创伤经验的反复出现。焦虑的发展阶段:n焦虑的类型:焦虑的类型:n现实焦虑现实焦虑:以自我对外界现实现实的知觉为基础,源于知觉到所需要的对象的缺乏,或存在客观的真实的危险。n相当于恐惧,有助于有助于个体的自我保存。焦虑的类型:n神经性焦虑神经性焦虑:以自我对来自本我本我的威胁为基础。也以现实焦虑为基础,因此,人们只有当认识到自己的本能需要的满足会遭到现实的危险时,才会恐惧自己的本能。神经性焦虑:以自我对来自本我的威胁为基础。也以现实焦虑为基n n三种形式:q漂浮的焦虑漂浮的焦虑:一种普遍的疑虑,可以附在任何思想上;q变态恐怖焦虑变态恐怖焦虑:附着于特定对象上,对其的恐惧程度远远超出实际的危险;q惊恐反应惊恐反应:没有明确原因的突发反应,反应本身与危险之间也没有任何必然联系,个体只是能通过此反应来释放本我的本能冲动,以减少本我对自我的压力,减轻焦虑。三种形式:n道德焦虑道德焦虑:以自我对来自超我超我尤其是良心的谴责的知觉为基础。n当个体知觉到自己的行为可能违反自己信奉的道德原则时,会体验到罪恶感和羞耻感,从而使个体的行为符合个人的良心和社会道德规范。道德焦虑:以自我对来自超我尤其是良心的谴责的知觉为基础。n个体的焦虑状态往往是两种或三种焦虑的混合状态。n将神经症焦虑转化为现实焦虑,以最终解除现实焦虑,否则会导致人格崩溃或心理疾病。个体的焦虑状态往往是两种或三种焦虑的混合状态。n2.2.自我防御机制自我防御机制n含义:个体无意识或半意识地采取的非理性的、歪曲现实的应付焦虑、心理冲突或挫折的方式,是自我的机能。8种:n压抑压抑:将引起焦虑的思想观念和欲望冲动排遣到潜意识中去。q原始压抑:个体在尚未意识到的某些内容之前,就已经将其驱赶到潜意识中。本能q真正压抑:对已经进入意识的本能冲动,迫使其回到潜意识中。n最基本的、最重要的防御机制2.自我防御机制n反向作用反向作用:用相反方式来替代受压抑的欲望。n投射投射:把自己内心中的不为社会接受的欲望冲动和行为归咎于他人。q如社会偏见、被害妄想、逆反心理反向作用:用相反方式来替代受压抑的欲望。外向攻击型儿童与内向退缩型儿童在画人测外向攻击型儿童与内向退缩型儿童在画人测验的表现验的表现n外向攻击型儿童在画人测验中较明显表现出的指针有:手臂过长、头过大外向攻击型儿童与内向退缩型儿童在画人测验的表现外向攻击内向退缩型儿童在画人测验的研究结果内向退缩型儿童在画人测验的研究结果n内向退缩型儿童在画人测验中较明显表现出的指针有:手臂过短、双腿并拢、手藏起来、缺鼻及断续的线段内向退缩型儿童在画人测验的研究结果内向退缩型儿童在画人n否认否认:个体拒绝承认引起自己痛苦和焦虑的事实的存在。重新解释n移置移置:个体的本能冲动和欲望不能在某种对象上得到满足,就会转移到其它对象上(对象移置),或是转变驱力(驱力移置)。否认:个体拒绝承认引起自己痛苦和焦虑的事实的存在。重新解n升华升华:将本能冲动转移到社会赞许的方面。q只有在自我是健康的、成熟的,且性本能得到部分满足时,才会采用n认同认同(自居作用):个体把他人的特征加到自己身上,模拟他人的行为。升华:将本能冲动转移到社会赞许的方面。n倒退倒退:个体遇到挫折时,以早期发展阶段的幼稚行为来应付现实,目的是获得他人的同情,减轻焦虑。q对象倒退&驱力倒退倒退:个体遇到挫折时,以早期发展阶段的幼稚行为来应付现实,n(六)社会文化观(六)社会文化观n基本观点:将人性和人类文明相对立n人性=人的本能,特别是性本能n文明或文化=人类社会生活本身n文明发展的动力只能来自对个人的本能的压抑和升华,或者,文明的发展要以牺牲个人本能需要的满足为代价才能实现。(六)社会文化观n原始人类的图腾禁忌和图腾崇拜,实际上源于人类祖先的俄狄浦斯情结。n宗教中的上帝是原始人类的父亲意象的替代,道德规范源于乱伦禁忌。原始人类的图腾禁忌和图腾崇拜,实际上源于人类祖先的俄狄浦斯情三、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评价三、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评价n“谁想在今后三个世纪内写出一部心理学通史而不提弗洛伊德的姓名,那就不能自诩是一部心理学的通史了。”(波林,1981)三、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评价“谁想在今后三个世纪内写出一n(一)贡献(一)贡献n1.开创了无意识的研究领域n2.开辟了心理学的新的研究领域,如性心理学、动力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等n3.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一)贡献n(二)局限(二)局限n1.非理性主义倾向n2.生物学化倾向n3.方法论上的局限n4.“泛性论”倾向(二)局限第三节 其他早期精神分析学家的观点其他早期精神分析学家的观点第三节 其他早期精神分析学家的观点一、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一、荣格的分析心理学n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nCarl Gustav Jungn(1875-1961)n瑞士心理学家n分析心理学首创人 一、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卡尔古斯塔夫荣格(一)荣格的生平(一)荣格的生平n n名门之后名门之后祖父(瑞士著名学者名医)外祖父(巴塞尔大主教)彼此怨恨父亲 母亲(神学博士牧师 暴躁多疑)(笃信宗教)科学+医学 神学+宗教 荣格(一)荣格的生平名门之后童年时期童年时期n敏感内向 孤僻幻想(“小木人”)n父母的争吵 n缺乏玩伴 恐惧不安的小荣格 n死亡和葬礼n现实压抑转移进入梦境 搅醒沉睡的精神世界童年时期敏感内向 孤僻幻想(“小木人”)神秘体验n“心中藏有秘密,对我的性格形成影响巨大。我认为这是我童年岁月的本质特征。我沉溺在自己的秘密中,一心探寻它的意义,却不知道想要表达什么。”神秘体验“心中藏有秘密,对我的性格形成影响巨大。我认为这是我可怕的梦n“一个人影从母亲房间里走出来,人头和身体逐渐分离,头漂浮在空中,此后,颈上又长出一个头,也逐渐与身体分离而从空中飘走。”n从童年时代起,荣格就有许多不敢告诉他人的梦和由此而产生的想法。可怕的梦“一个人影从母亲房间里走出来,人头和身体逐渐分离,头n小荣格经常躲到阁楼上,与他最好的朋友一块用木头雕刻的人像,在孤寂的时候,久久的对话。n他从莱茵河中找到光滑的长椭圆形黑色石子,再用涂料将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分染开。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将它装在裤子口袋,去哪里都带着。小荣格经常躲到阁楼上,与他最好的朋友一块用木头雕刻的人像n很久以后,荣格注意到,将上半部和下半部分开涂染的椭圆形玩偶之石与澳大利亚原住民的苏林加(祖先灵位)很相似。n在对现实的逃避中,他开始了与远古精神的对话。很久以后,荣格注意到,将上半部和下半部分开涂染的椭圆形玩偶之n“我坐在下面的石头上”,但是石头也可以说“我”并且想:“我躺在这斜坡上,他坐在我上面。”于是就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我是坐在石头上的那个人呢?还是被人坐着的石头?”这样的想法总是困扰着我,于是我会站起来,想分清楚到底谁是谁。n石头和他有种神秘的关系,可以在上面坐好几个小时。“我坐在下面的石头上”,但是石头也可以说“我”并且想:“我躺“神经症神经症”经历:经历:n11岁,从乡村学校转入一所中学,进人高级中学的学生多为学习优秀者,或出身于名门望族,此时的荣格感到无比的激动,但同时又有些自卑,这一方面是由于他刚刚从乡间学校来到巴塞尔这样一个大都会。“神经症”经历:n十二岁的荣格放学后回家,走到广场时突然被一个少年推了一下,脚底一滑,脑袋猛地撞在了柏油路边缘的石头上。一时间荣格有些意识模糊,也就在这一瞬间,他脑海吸闪过一个念头,即“你可以不去学校了”。n晕病休学六个月n重回学校十二岁的荣格放学后回家,走到广场时突然被一个少年推了一下,脚n青春岁月 q怀疑宗教 反感神学 q耽于幻想 离群索居q兴趣转向:哲学自然科学 青春岁月 大学生活大学生活大学生活大学生活n大一:选择专业 神学or哲学?医学n大二:父亲去世 学习+打工 清贫困苦对人生的价值n大三:再次选择 专修外科or内科?选择精神病学作为生命中要从事的职业大学生活大一:选择专业 神学or哲学?医学n1900-1909 欧洲最负盛名的精神病医院:布勒霍尔兹利精神医院首席助理医师在此完成博士论文论所谓神秘现象中的心理学和病理学q1902巴黎之行 师从让内q1900梦的解析 一读二读q1905高级医生苏黎世大学的精神病学讲师q欧洲“著名的”“最有希望的”心理学家1900-1909 欧洲最负盛名的精神病医院:布勒霍尔兹利精n1906-1915与Freud的十年恩怨n1913-1946大师阶段 有名的学者和医生q1913-1916痛苦的自我分析q1919年后出访非洲美洲游历印度墨西哥 研究东方文化n1947年退隐苏黎世波林根塔楼n1961年6月6日 病逝于苏黎世库斯那赫特家中1906-1915与Freud的十年恩怨与Freud结伴而行的三部曲n1906年三月第一封信1915年最后一次争吵n十年间:相互欣赏相交笃深分裂反目“道不同不相为谋”n大致可分3阶段:q蜜月时光蜜月时光 q微澜渐起微澜渐起q彻底决裂彻底决裂与Freud结伴而行的三部曲 1906年三月第一封信19蜜蜜月月时时光光n1906年两人建立通信联系到1907年初次见面再到1909年的美国之行 q1906年3月 给Freud去信表明自己对他的赞同和支持q1907年给Freud寄早发性痴呆心理学一书,促成首次见面 畅谈13小时q每周通信,彼此交流自己正在进行的研究和最新发现q1909年 赴美之行 争执端倪 “乔治华盛顿”号轮船(克拉克大学 斯坦利霍尔 互相解梦“我可不想拿自己的权威冒险”)蜜月时光 1906年两人建立通信联系到1907年初次见面再到几位心理学家在克拉克大学,1909。前排左起:S.弗洛伊德,G.霍尔,C.荣格后排左起:A.A.布里尔,E.琼斯,S.费伦奇 几位心理学家在克拉克大学,1909。前排左起:S.弗洛伊德微微澜澜渐渐起起n1910年国际精神协会的成立到1912年里比里比多的变形与象征多的变形与象征q在书中首次将“精神分析”这个术语变成“分析心理”使自己的学说区别于弗洛伊德的学说:分析心理学 analytical psychologyq分歧日益增大 关系渐趋紧张 q“皇储”微澜渐起1910年国际精神协会的成立到1912年里比多的变彻彻底底决决裂裂n1912年9月从纽约讲学到1914年4月辞去国际精神分析学会主席职务 n1915年,两人大吵一顿后,破裂终于无法挽回,10年的交往也就此结束 彻底决裂1912年9月从纽约讲学到1914年4月辞去国际精神在我和弗洛伊德关系的破裂中,我对他和他妻子,姨妹之间三角关系的知晓成了非常重要的原因。此外,我也不能接受他把权威看得比真实更为重要的态度。在我和弗洛伊德关系的破裂中,我对他和他妻子,姨妹之间三角关系二人关系评说弗洛姆弗洛姆弗洛伊德是个理性主义者,他之所以了解无意识是因为要控制和征服无意识。相反,荣格是属于浪漫主义的,具有反理性主义传统。他怀疑理性和理智,代表着非理性的无意识对他来说是指挥的最深根源。在他看来,分析治疗的功能是帮助病人接触这种非理性的智慧源泉,并从这种接触中受益。荣格对无意识感兴趣是取一种浪漫主义的赞赏态度,弗洛伊德的兴趣则是取理性主义的批判态度。他们可以暂时相会,但有各自沿着不同的方向走去,分裂是不可避免的。二人关系评说弗洛姆弗洛伊德是个理性主义者,他之所以了解无意识n主要著作:主要著作:q无意识心理学无意识心理学(19121912)q力比多的转化和象征力比多的转化和象征(19121912)q心理类型心理类型(19211921)q分析心理学的贡献分析心理学的贡献(19281928)q寻求灵魂的现代人寻求灵魂的现代人(19331933)q集体无意识的原型集体无意识的原型(19361936)q人格的整合人格的整合(19401940)q心理治疗和实践心理治疗和实践(19541954)q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19581958)q记忆记忆.梦梦.反思反思(19611961)主要著作:弗洛伊德与荣格的分歧弗洛伊德与荣格的分歧n力比多的概念:个体动力的本原;生命力力比多的概念:个体动力的本原;生命力n潜意识的观点:阴暗面;积极作用潜意识的观点:阴暗面;积极作用n人格发展:早期经验;过去与未来人格发展:早期经验;过去与未来n梦:显梦与隐梦。梦:显梦与隐梦。弗洛伊德与荣格的分歧n(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思想(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思想n1.1.字词联想实验与情结理论字词联想实验与情结理论n字词联想实验:用一张单词表对被试进行测试,主试每念一个词,就要求被试迅速说出联想到的第一个词。n反应时的延长,对反应词的再现错误,对反应词的重复n情结指示词情结指示词(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思想n n情结理论:n情结是构成整体人格结构的一个个独立的单元,它是自主的,带有强烈的情绪,因而有自己的驱力;n情结是潜意识的,但足以影响意识活动;情结理论:n情结属于个体潜意识的范畴,它是集体潜意识或原型和个人经验相联合而形成的;n情结是人人都有的,但在内容、数量、强度和来源上因人而异。n情结主要来源于童年的心理创伤和道德与人性的冲突。情结属于个体潜意识的范畴,它是集体潜意识或原型和个人经验相联n2.2.人格结构理论人格结构理论n n人格的结构:n意识意识:人的心灵中唯一能够被个体直接感知到的部分。q自我是其核心2.人格结构理论n个体潜意识个体潜意识:一个人当前意识不到的个人生活经验。内容是情结内容是情结,即一组组被压抑的心理内容聚集在一起的情绪性观念群。如:地震q心理治疗就是要帮助患者从情结的束缚下解放出来。q(晚期)情结不只是消极的,是灵感和创造力的源泉。并非来源于童年经验,而是根源于集体潜意识。个体潜意识:一个人当前意识不到的个人生活经验。内容是情结,n集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种族潜意识)q在漫长的人类文化演变过程中世代积累的人类祖先的经验,是人类作出特定事件作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是个体始终意识不到的心理内容。q主要内容是本能和原型。q本能:先天的行为倾向;q原型:先天的思维倾向。集体潜意识(种族潜意识)n n主要的原型:q人格面具人格面具:人格最外层的那种掩盖真我的假象。一个人在公开场合展现出来的人格方面,使人能够对外部世界作出恰当的反应,以得到社会的认可。主要的原型:q阴影阴影:心灵中遗传下来的最阴暗的、隐秘的、低劣的方面。一方面,与个体潜意识有联系,包括一个人违背道德的所有的体验;另一方面,它与集体潜意识相连,包括心灵内部所有最受压抑的或不发达的部分。造成个人的人际冲突和人类战争的心理机制。阴影:心灵中遗传下来的最阴暗的、隐秘的、低劣的方面。一方面q阿尼玛阿尼玛:男人身上所具有的女性特质。q阿尼姆斯阿尼姆斯:女人身上所具有的男性特质。q自性自性:整个意识和潜意识的人格的代表,又是其核心,是人格发展力争达到的最高目标。具有超越功能,即产生一种使对立面趋于统一的力量,从而使人格的各个方面保持和谐与平衡。阿尼玛:男人身上所具有的女性特质。功夫功夫主人公的原型主人公的原型n人格面具:斧头帮帮主n阴影:火云邪神n阿妮玛:哑女n自性:如来功夫主人公的原型人格面具:斧头帮帮主阿星的人格面具:黑帮帮主阿星的人格面具:黑帮帮主阿星的阴影:火云邪神阿星的阴影:火云邪神阿星的阿尼玛:哑女阿星的阿尼玛:哑女与阿尼玛情感交流与阿尼玛情感交流排斥阿尼玛排斥阿尼玛阿尼玛的支持力量阿尼玛的支持力量整合阿尼玛整合阿尼玛阿星的自性原型:如来阿星的自性原型:如来降伏阴影“想学吗,我教你啊”降伏阴影“想学吗,我教你啊”n 影片最后有一个场景,此时周围的人物都一对一对的在一起聊天逛街,彼此之间显得很和谐,和开始的时候那种不和谐形成鲜明的对比,看起来就像是这个世界都变了一样。其实,这是因为周星驰的内心世界变了,他的周围的人物世界也就发生了变化,也就是佛家讲的“心生则种种法生”,经过了一番“心灵蜕变”,周星驰的积极健康的“爱心”生出来了,所以他的世界也变得很有爱心,很和谐。影片最后有一个场景,此时周围的人物都一对一对的在一起聊n3.3.人格类型论人格类型论n两种类型:内倾型和外倾型n心理活动具有四种功能:即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n8种类型:外倾思维型、外倾情感型、外倾感觉型、外倾直觉型、内倾思维型、内倾情感型、内倾感觉型、内倾直觉型。3.人格类型论n4.4.人格动力学人格动力学n心理能量是一种普遍的生命力,可以进行转换。n流动方向:q前行:有意识地适应外部世界的方向;q退行:潜意识地满足内在要求。4.人格动力学能量流动的原则能量流动的原则n等量原理:等量原理:用于某种心理活动的能量较少或消失,意味着另一种心理活动的能量增加和产生。例如:一个人的人格面具过分发展,而阴影呈低度发展,那么心理能就会从人格面具模型流入阴影原型之中。熵增加原理:熵增加原理:两种心理能量之间的差距越大,产生的紧张就越大,持续的时间越久,解决后的满意感越强。因果原则因果原则&目的性原则目的性原则能量流动的原则等量原理:用于某种心理活动的能量较少或消失,意n5.5.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心理发展阶段理论n心理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个性化q童年期:前期和后期。q青年期:青春期到中年期。q中年期:中年危机。q老年期:死亡的意义。5.心理发展阶段理论n6.6.心理治疗观心理治疗观n神经症:人类企图自我调整的结果。咨询的目标不是解决神经症的症状。n治疗方法的特点:此时此地和心理建构观。n主要方法:倾诉表白法、解释法、教育法、和积极想象法等。6.心理治疗观n(三)评价(三)评价n1.1.贡献贡献n分析心理学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n荣格开创了个体差异研究中的新领域;n荣格的字词联想实验和情结理论对西方心理学的影响很大;n荣格式的心理治疗理论对其他学派的心理治疗家影响很大。(三)评价n n2.局限:n“集体潜意识”概念的不确定性;n具有神秘主义色彩;n过分夸大了潜意识的作用,非理性主义,唯心主义。2.局限:n(一)阿德勒的生平(一)阿德勒的生平nAlfred Adler(1870-1937)n奥地利精神病学家n个体心理学创始人n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n“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二、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二、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一)阿德勒的生平二、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n阿德勒于1870年出生于维也纳郊区一个中产阶级犹太人家庭,但富裕的家庭条件并没有给他带来快乐的童年。n在他的记忆中,他的童年生活是不幸与多灾多难的。他自己曾说他的童年生活笼罩着对死的恐惧和对自己的虚弱而感到的愤怒。阿德勒于1870年出生于维也纳郊区一个中产阶级犹太人家庭,但n他在弟兄中排行第二,长相既矮又丑,幼年时患软骨病,身体活动不便。他四岁才会走路;又患佝偻病,无法进行体育活动。在身体健康的哥哥面前他总感到自惭形秽,觉得自己又小有丑,样样不如别人。n他还被汽车轧伤过两次。5岁时,他患了严重的肺炎,甚至连他的家庭医生也对他绝望了。然而,几天后病情却意外地好转。他在弟兄中排行第二,长相既矮又丑,幼年时患软骨病,身体活动不n从此他想当一名医生。在后来的回忆中,他曾说自己的生活目标就是要克服儿童时期对死亡的恐惧。n进学校读书以后,开始他的成绩很差,以至老师觉得他明显不具备从事其他工作的能力,因而向他的父母建议及早训练他做个鞋匠才是明智之举。n不过在一些小事上,我们还是能看到他的不甘人后的一面。他曾自述过一件小事:从此他想当一名医生。在后来的回忆中,他曾说自己的生活目标就是n“我记得走往学校的小路上要经过一座公墓。每次走过公墓我都很惊恐,每走一步都觉得心惊胆颤,然而看到别的孩子走过公墓却毫不在意,自己感到十分困惑不解。我常因自己比别人胆小而苦恼。一天,我决心要克服这种怕死的恐惧,采用了一种使自己坚强起来的办法。我在放学时故意落在别的同学后面而间隔了一段距离,把书包放在公墓墙壁附近的草地上,然后多次地来回穿过公墓,直到我感到克服了恐惧为止。”“我记得走往学校的小路上要经过一座公墓。每次走过公墓我都很惊n1888年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1895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成为眼科和内科医生。1900年,弗洛伊德的释梦出版后,他读到了此书,并对其深有好感。他认为此书对于了解人性有很大的贡献。于是他在维也纳一本著名的刊物上著文为弗洛伊德的观点做辩护。或许正是这一缘故,当1902年弗洛伊德着手建立小组织“星期三心理学会”后不久,阿德勒就被邀请加入,成为弗洛伊德最早的同事之一。1888年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1895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n鉴于阿德勒在这个小群体中智力最为出众,弗洛伊德对阿德勒倍加赞誉,也非常信任。1910年,在弗洛伊德的推荐下,他成为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第一任主席,并负责该协会会刊的编务。但是,两人之间的关系其实在一开始就潜伏着有朝一日会裂隙的危机。阿德勒从一开始就不是弗洛伊德的忠实信徒,两人之间也从未建立亲密的个人关系。鉴于阿德勒在这个小群体中智力最为出众,弗洛伊德对阿德勒倍加赞n1907年,阿德勒发表了一篇论文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补偿的研究,并获得了很大的声誉,此时弗洛伊德还认为阿德勒的观点为对精神分析学的一大贡献。但是,当阿德勒进一步发展自己的观点并认为补偿作用是理论的中心思想时,弗洛伊德便不能容忍了。两人在理论方面分歧越来越大。1907年,阿德勒发表了一篇论文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补偿的研究n1911年,阿德勒连续发表三篇文章,阐述他对精神分析性倾向的反对。两人的矛盾激化,最后阿德勒辞去协会主席之职,率领他的几个追随者退出了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另组了“自由精神分析研究会”。n鉴于“精神分析”一词已为弗洛伊德使用了,1912年,他又把组织名字改为“个体心理学学会”。从那时起,阿德勒便致力于发展和完善他的“个体心理学”理论体系。1911年,阿德勒连续发表三篇文章,阐述他对精神分析性倾向的n1912年 发表论文“神经质性格”,奠定个体心理学派的基础。n1914年创办国际个体心理学杂志n1919年 建立“学校心理卫生中心”n1920年任教于维也纳教育学院,并成立儿童指导中心n1922-1930年间主持召开了五次国际个体心理学会议n1924年在维也纳召开第一届个体心理学大会1912年 发表论文“神经质性格”,奠定个体心理学派的基础。n1927年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n1931年在维也纳创办第一个个体心理学实验学校。n1932-1937年间任美国长岛医学院第一位医学心理学教授。n1935年定居美国,并开业为精神科医师。n1937年心脏病突发,逝于苏格兰阿伯丁市的街道上。1927年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n在阿德勒看来,各种心理疾病或障碍都是在阿德勒看来,各种心理疾病或障碍都是“生生活的失败活的失败”,是由于错误的,是由于错误的生活风格生活风格导致的。导致的。而错误的生活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个人专注于而错误的生活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个人专注于夸大了的夸大了的个人优越感个人优越感并缺乏足够的并缺乏足够的社会兴趣社会兴趣”。如果一个人缺乏对社会的兴趣和与他人的合作如果一个人缺乏对社会的兴趣和与他人的合作精神,而自己的生活目标又遇到困难不能达到,精神,而自己的生活目标又遇到困难不能达到,人的心理就不平衡,不正常了。人的心理就不平衡,不正常了。154 154 n阿德勒的治疗方式就是通过分析病者阿德勒的治疗方式就是通过分析病者的生活风格,帮助病者提高社会兴趣,的生活风格,帮助病者提高社会兴趣,面对现实,做出新的生活选择。面对现实,做出新的生活选择。155 155n这一点是个体心理学相当独特的特征,也是它广这一点是个体心理学相当独特的特征,也是它广受欢迎的重要原因,因为它通过提高人的社会兴受欢迎的重要原因,因为它通过提高人的社会兴趣,改变了人在生活中的价值观念,从而重新树趣,改变了人在生活中的价值观念,从而重新树立了生活目标,填补了信仰的空白。从这一点来立了生活目标,填补了信仰的空白。从这一点来看,个体心理学有一种类似宗教的作用,而这恰看,个体心理学有一种类似宗教的作用,而这恰恰是其他各派心理学忽视的东西。恰是其他各派心理学忽视的东西。n目前,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目前,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所喜爱、所传播。知、所喜爱、所传播。156这一点是个体心理学相当独特的特征,也是它广受欢迎的重要原因,n n主要著作:主要著作:n器官缺失及其心理补偿的研究(1907)n神经症的性格(1912)n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1919)n生活的科学(19267)n生活对你应有的意义生活对你应有的意义(19321932,中文译名,中文译名自卑与超越自卑与超越)主要著作:n(二)主要思想(二)主要思想n n个体心理学的缘由:n为了强调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实体,有自己的独特目的,不断在寻找人生意义和追求理想,并且是一个与社会和他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n要理解这样的个体,就只有通过理解他与其他社会成员联系的途径才能实现。(二)主要思想n1.1.追求优越追求优越q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核心q是人们行为的根本动力,也是支配个体行为的总目标;q既是与生俱来的,又是后天发展出来的;q是对自卑感的补偿;q方法:只追求个人优越,很少关心他人;追求一种优越、完善的社会,使每个人都获得益处。1.追求优越n2.2.自卑和补偿自卑和补偿q个人追求优越的动力根源;q(1907年)自卑与补偿是针对特定的生理缺陷的;q(1910年以后)针对人在生理和社会等方面处于劣势状态的普遍情境。q自卑和补偿是与生俱来的q大多数情况下是正常的健康的反应,可以驱使人们实现自己的潜能。但如果不能成功地进行补偿,就会产生自卑情结,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2.自卑和补偿n3.3.生活风格生活风格n生活风格:个体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n各不相同n五岁左右形成n途径:q出生顺序q早期记忆q梦的分析3.生活风格n4.4.社会兴趣社会兴趣n社会兴趣:个体对所有社会成员的一种情感,或是对人类本性的一种态度,表现为个体为了社会进步而不是个人利益而与他人进行合作。n根植于每个人的潜能中,是在社会环境中发展起来的,特别是早期的亲子关系。q儿童缺乏合作行为,与有一个不成功的母亲有关;儿童出现情感淡漠、对母亲的神经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