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维修保养课件

上传人:20****08 文档编号:241307003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维修保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维修保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维修保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制动间动间隙自隙自动调动调整臂整臂维维修保养修保养12021/2/21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维修保养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维修保养制动间隙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维修保养手册维修保养手册可靠可靠Reliable 耐用耐用Durable教研室教研室 编编22021/2/21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可靠 耐用教研室 编22021/2/2 目目 录录1、产品标识说明;、产品标识说明;2、产品结构分解;、产品结构分解;3、产品工作原理;、产品工作原理;4、产品使用维护;、产品使用维护;5、产品失效判定;、产品失效判定;6、气室使用要求;、气室使用要求;7、常见故障处理。、常见故障处理。32021/2/21 目 录1、产品标识 “隆中隆中”牌一代制动间牌一代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隙自动调整臂,在产品的壳在产品的壳体及控制臂盖板上均有体及控制臂盖板上均有“LZ”英文标识英文标识(“LZ”是是“隆中隆中”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的缩写母的缩写),从从2009年起生年起生产的产品产的产品,在盖板上有在盖板上有“隆隆中中”汉字字样汉字字样,字体为隆中字体为隆中集团注册之商标图案。集团注册之商标图案。“隆中隆中”牌二代制动间牌二代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隙自动调整臂,在产品的壳在产品的壳体有体有“LZ”标识标识,在盖板上在盖板上有有“隆中隆中”汉字字样汉字字样,字体字体为隆中集团注册之商标图案。为隆中集团注册之商标图案。1、产品标识说明产品标识说明1.1 标识介绍标识介绍42021/2/21 “隆中”牌一代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在产品的壳体一一代代调调整整臂臂二二代代调调整整臂臂Q37B前桥前桥1103174 0002流水号流水号生产月份生产月份批次号批次号生产年份生产年份0912113 0002流水号流水号生产月份生产月份批次号批次号生产年份生产年份H586B后桥后桥注册商标注册商标注册商标注册商标1.2 标识内容标识内容52021/2/21一代调整臂二代调整臂Q37B前桥1103174 0002流2.12.1一一代代调调整整臂臂结结构构1 铆钉2 螺盖3 轴承4 锥形离合器5 离合器弹簧6 齿轮7 轴套8 O型圈()9 蜗杆10 油杯11 壳体12 加强圈13 止推垫片14 止推弹簧15 调整端螺盖16 闷盖17 复位弹簧(内)18 复位弹簧(外)19 齿条 20 O型圈()21 涡轮 22 密封垫 23 控制臂盖 24 连接环 25 控制臂 26 控制臂组件 27 螺钉 28 连接套 2 2、产品结构分解、产品结构分解、产品结构分解、产品结构分解62021/2/212.1一代调整臂结构1 铆钉 9 蜗杆 2、产品结构分解622.2二二代代调调整整臂臂结结构构1 铆钉2 螺盖3 轴承4 O型圈(I)5 隔套6 大斜齿轮7 离合器弹簧8 离合器9 蜗杆10 油杯11 壳体12 加强圈13 调节螺母14 闷盖15 止推垫片16 止推弹簧17 调整端螺盖18 O型圈(II)19 蜗轮20 密封垫21 控制臂盖 22 控制臂23 螺钉24 连接环 25 齿环26 O型圈(III)27 心轴28 齿轮29 压簧30 小斜齿轮72021/2/212.2二代调整臂结构1 铆钉7 离合器弹簧18 O型圈(I概述:概述:当蹄片与制动鼓之间当蹄片与制动鼓之间存在超量间隙时,则凸轮轴在存在超量间隙时,则凸轮轴在制动过程中增加了超量间隙制动过程中增加了超量间隙“B”B”角,此时的调整臂回转角,此时的调整臂回转行程可划分为三个部分:正常行程可划分为三个部分:正常间隙角间隙角“”、超量间隙角、超量间隙角“”及弹性角及弹性角“”。而。而“隆隆中中”自动调整臂在制动过程中,自动调整臂在制动过程中,能够自动识别这三个行程,并能够自动识别这三个行程,并只对超量间隙进行调整。只对超量间隙进行调整。3、产品工作原理、产品工作原理82021/2/21概述:当蹄片与制动鼓之间存在超量间隙时,则凸轮轴在制动过程中3.1.1 起始位置起始位置 控制臂控制臂“25”被固定在支架上,齿条被固定在支架上,齿条“19”与控制环与控制环“24”的槽口上端相接触。的槽口上端相接触。槽口的宽度决定了刹车片与制动鼓之间的设槽口的宽度决定了刹车片与制动鼓之间的设定间隙值。定间隙值。3.1 一代调整臂一代调整臂3.1.2 转过间隙角转过间隙角“”调整臂转过设定间隙角调整臂转过设定间隙角“”,此时齿条,此时齿条“19”向下运动,与控制环向下运动,与控制环“24”的槽口下端的槽口下端接触,制动蹄张开,当存在超量间隙时,刹车接触,制动蹄张开,当存在超量间隙时,刹车片与制动鼓尚未接触。片与制动鼓尚未接触。92021/2/213.1.1 起始位置3.1 一代调整臂3.1.2 转过3.1.3 转过超量间隙角转过超量间隙角“”调整臂继续转动。此时,齿条调整臂继续转动。此时,齿条“19”已和控制已和控制环环“24”的槽口下端接触(控制环与固定的控制的槽口下端接触(控制环与固定的控制臂被铆为一体),不能继续向下运动。齿条驱动臂被铆为一体),不能继续向下运动。齿条驱动齿轮齿轮“”旋转,单向离合器在这个方向可以相旋转,单向离合器在这个方向可以相对自由转动。转过角对自由转动。转过角“”后,凸轮轴带动制动后,凸轮轴带动制动蹄进一步张开,致使刹车片与制动鼓相接触蹄进一步张开,致使刹车片与制动鼓相接触。3.1.4 转入弹性角转入弹性角“”当调整臂继续转动时,由于刹车片与制动鼓已当调整臂继续转动时,由于刹车片与制动鼓已经相接触,作用在凸轮轴和蜗轮上的力矩迅速增经相接触,作用在凸轮轴和蜗轮上的力矩迅速增加,蜗轮加,蜗轮“21”作用于蜗杆作用于蜗杆“”上的力(向右)上的力(向右)随之增大,使得蜗杆压缩弹簧随之增大,使得蜗杆压缩弹簧“14”并向右移动,并向右移动,从而导致蜗杆从而导致蜗杆“”与锥形离合器与锥形离合器“”分离。分离。102021/2/213.1.3 转过超量间隙角“”3.1.4 转入弹性角“3.1.5转过弹性角转过弹性角“”调整臂继续转动时,齿条被控制环限制仍然调整臂继续转动时,齿条被控制环限制仍然不能向下运动而驱动齿轮转动。这时由于锥形不能向下运动而驱动齿轮转动。这时由于锥形离合器离合器“”与蜗杆与蜗杆“”处于分离状态,整处于分离状态,整个单向离合器在齿条的作用下一起转动,直到个单向离合器在齿条的作用下一起转动,直到刹车片完全抱死制动鼓。刹车片完全抱死制动鼓。3.1.6 向回转过弹性角向回转过弹性角“”制动开始释放时,调整臂向回转过角制动开始释放时,调整臂向回转过角“”。在回位弹簧在回位弹簧“17和和18”的作用下,使得齿条向下的作用下,使得齿条向下紧贴控制环紧贴控制环“24”的槽口下端。此时,锥形离的槽口下端。此时,锥形离合器合器“4”与蜗杆与蜗杆“9”仍处于分离状态,齿条仍处于分离状态,齿条可以驱使单向离合器总成自由转动。可以驱使单向离合器总成自由转动。112021/2/213.1.5转过弹性角“”3.1.6 向回转过弹性角“”3.1.7 向回转入间隙角向回转入间隙角“”随着刹车片作用于制动鼓上压力的释放,随着刹车片作用于制动鼓上压力的释放,作用于凸轮轴和蜗轮上的力矩消失,蜗轮作用于凸轮轴和蜗轮上的力矩消失,蜗轮“21”向右施加给蜗杆向右施加给蜗杆“”的力消失,弹的力消失,弹簧簧“14”复原,推动蜗杆向左移动,使得蜗复原,推动蜗杆向左移动,使得蜗杆与锥形离合器杆与锥形离合器“”重新啮合。重新啮合。3.1.8 向回转过间隙角向回转过间隙角“”调整臂向回转过角调整臂向回转过角“”,齿条,齿条“19”向向上运动,与控制环上运动,与控制环“24”的槽口的接触从下的槽口的接触从下端变为上端。端变为上端。122021/2/213.1.7 向回转入间隙角“”3.1.8 向回转过间隙3.1.9 向回转过超量间隙角向回转过超量间隙角“”调整臂继续转动回到起始位置。此时,调整臂继续转动回到起始位置。此时,齿条齿条“19”已与固定的控制环已与固定的控制环“24”的的槽口上端相接触,受其限制不能继续向槽口上端相接触,受其限制不能继续向上移动。当调整臂回转时,齿条驱动齿上移动。当调整臂回转时,齿条驱动齿轮轮“”转动,此时单向离合器和锥齿转动,此时单向离合器和锥齿离合器均处于啮合状态,使得蜗杆离合器均处于啮合状态,使得蜗杆“”随齿轮一起转动,蜗杆驱动蜗轮随齿轮一起转动,蜗杆驱动蜗轮“21”,蜗轮驱动凸轮轴,而凸轮轴的,蜗轮驱动凸轮轴,而凸轮轴的转动使得超量间隙减小转动使得超量间隙减小,自动调整臂工自动调整臂工作结束。作结束。注意:注意:反复反复1到到9的制动与释放动作,的制动与释放动作,直到将制动鼓与刹车片之间的间隙直到将制动鼓与刹车片之间的间隙调整到正常间隙调整到正常间隙“A”。132021/2/213.1.9 向回转过超量间隙角“”注意:反复1到9的制动3.2.1 起始位置:起始位置:控制臂控制臂“22”被固定在支架上,小斜齿被固定在支架上,小斜齿轮轮“30”右侧与齿轮右侧与齿轮“28”左侧接触,在小左侧接触,在小斜齿轮斜齿轮“30”与调节螺母与调节螺母“13”之间有一定之间有一定的间隙的间隙“H”,这一值的大小决定了制动蹄这一值的大小决定了制动蹄片与制动鼓的设定间隙值片与制动鼓的设定间隙值。3.2 二代调整臂二代调整臂3.2.2 转过正常间隙角转过正常间隙角C:调整臂转过角调整臂转过角C,此时齿环,此时齿环“25”带动齿轮带动齿轮“28”逆时针转动,齿轮逆时针转动,齿轮“28”同时驱动调节蜗同时驱动调节蜗杆杆“30”一起转动,小斜齿轮一起转动,小斜齿轮“30”在压簧在压簧“29”的作用下,边旋转边向左侧移动直到与螺的作用下,边旋转边向左侧移动直到与螺母母“13”接触,此时小斜齿轮接触,此时小斜齿轮“30”与螺母与螺母“13”之间的间隙之间的间隙H转移到了调节蜗杆转移到了调节蜗杆“30”与与齿轮齿轮“28”之间了,这时制动蹄也随之张开,当之间了,这时制动蹄也随之张开,当存在超量间隙时,制动蹄片与制动鼓尚未接触。存在超量间隙时,制动蹄片与制动鼓尚未接触。142021/2/213.2.1 起始位置:3.2 二代调整臂3.2.2 转3.2.3 转动超量间隙角转动超量间隙角Ce:调整臂继续转动,此时小斜齿轮调整臂继续转动,此时小斜齿轮“30”继续逆继续逆时针转动,由于调节蜗杆时针转动,由于调节蜗杆“30”左侧被调节螺母左侧被调节螺母“13”限位而停止轴向移动,这时大斜齿轮限位而停止轴向移动,这时大斜齿轮6被驱被驱动开始逆时针转动,此时由于大斜齿轮动开始逆时针转动,此时由于大斜齿轮“6”、离、离合器合器“7”以及离合器弹簧以及离合器弹簧“8”组成一个单向离合组成一个单向离合器,可以自由转动,制动蹄片在凸轮轴的作用下继器,可以自由转动,制动蹄片在凸轮轴的作用下继续张开直至与制动鼓接触。续张开直至与制动鼓接触。3.2.4 转入弹性角转入弹性角E:当调整臂继续转动时,由于制动蹄片与制当调整臂继续转动时,由于制动蹄片与制动鼓已经接触,制动鼓此时产生的反作用力依动鼓已经接触,制动鼓此时产生的反作用力依次由制动蹄片、凸轮轴、涡轮次由制动蹄片、凸轮轴、涡轮“19”,最后传,最后传递到蜗杆递到蜗杆“9”,使得蜗杆,使得蜗杆“9”克服止推弹簧克服止推弹簧“16”阻力向右移动,直到蜗杆端面与壳体端阻力向右移动,直到蜗杆端面与壳体端面接触,这时,蜗杆面接触,这时,蜗杆“9”与离合器与离合器“8”分离。分离。152021/2/213.2.3 转动超量间隙角Ce:3.2.4 转入弹性角E3.2.5 转过弹性角转过弹性角E:调整臂继续转动,小斜齿轮调整臂继续转动,小斜齿轮“30”继续继续驱动大斜齿轮驱动大斜齿轮“6”逆时针转动,由于离合逆时针转动,由于离合器器“8与蜗杆与蜗杆“9”脱离处于自由状态,于是脱离处于自由状态,于是整个离合器完成一起转动,直到制动鼓被制整个离合器完成一起转动,直到制动鼓被制动蹄片紧紧抱住,完成制动过程。动蹄片紧紧抱住,完成制动过程。3.2.6 向回转过弹性角向回转过弹性角E:制动开始释放,调整臂向回转过角制动开始释放,调整臂向回转过角C,小,小斜齿轮斜齿轮“30”驱动大斜齿轮驱动大斜齿轮“6”、离合弹簧、离合弹簧“7”、离合器、离合器“8”一起顺时针转动,由于一起顺时针转动,由于三者处于空载状态,小斜齿轮三者处于空载状态,小斜齿轮“30”在压簧在压簧“29”的作用下,始终与螺母的作用下,始终与螺母“13”接触。接触。162021/2/213.2.5 转过弹性角E:3.2.6 向回转过弹性角E:3.2.7 向回转入间隙角向回转入间隙角C:随着制动蹄片作用于制动鼓上压力的释放,随着制动蹄片作用于制动鼓上压力的释放,作用于凸轮轴和涡轮作用于凸轮轴和涡轮“19”上的力矩消失,涡上的力矩消失,涡轮轮“19”向右施加给蜗杆向右施加给蜗杆“9”的力也消失,的力也消失,止推弹簧止推弹簧“16”推动蜗杆推动蜗杆“9”向左移动,使向左移动,使得蜗杆得蜗杆“9”与离合器与离合器“8”重新啮合。重新啮合。3.2.8 向回转过间隙角向回转过间隙角C:调整臂向回转过角调整臂向回转过角C,齿环齿环“25”带动齿轮带动齿轮“28”,齿轮,齿轮“28”驱动小斜齿轮驱动小斜齿轮“30”着顺时着顺时针转动,由于大斜齿轮针转动,由于大斜齿轮“6”通过离合弹簧通过离合弹簧“7”、离合器离合器“8”与蜗杆与蜗杆“9”咬合一起,小斜齿轮咬合一起,小斜齿轮“30”边旋转边向右移动,压簧边旋转边向右移动,压簧“29”被压缩,被压缩,小斜齿轮小斜齿轮“30”与齿轮与齿轮“28”接触,此时小斜齿接触,此时小斜齿轮轮“30”与齿轮与齿轮“28”之间的间隙之间的间隙H,又转移到,又转移到了小斜齿轮了小斜齿轮“30”与调节螺母与调节螺母“13”之间了。之间了。172021/2/213.2.7 向回转入间隙角C:3.2.8 向回转过间隙角3.2.9 向回转过超量间隙角向回转过超量间隙角Ce:当制动蹄片与制动鼓之间存在当制动蹄片与制动鼓之间存在超量间隙时,调整臂继续转回到起超量间隙时,调整臂继续转回到起始位,始位,齿环齿环“25”继续带动齿轮继续带动齿轮“28”顺时针转动,由于小斜齿轮顺时针转动,由于小斜齿轮“30”被齿轮被齿轮“28”在轴向限位,在轴向限位,最后只能驱动大斜齿轮最后只能驱动大斜齿轮“6”转动,转动,由于大斜齿轮由于大斜齿轮“6”通过离合器弹通过离合器弹簧簧“7”与离合器与离合器“8”咬合,离合咬合,离合器器“8”又与蜗杆又与蜗杆“9”咬合,故带咬合,故带动蜗杆动蜗杆“9”转动起来,进而驱动转动起来,进而驱动涡轮涡轮“19”转动,涡轮转动,涡轮“19”与凸与凸轮轴同步转向,以此减小制动蹄片轮轴同步转向,以此减小制动蹄片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如此反复多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如此反复多次制动与释放的过程,最后将制动次制动与释放的过程,最后将制动间隙调整到设定值。间隙调整到设定值。182021/2/213.2.9 向回转过超量间隙角Ce:182021/2/21 4、产品使用维护、产品使用维护4.1.1 安装前需确保制动气室推杆处于安装前需确保制动气室推杆处于 初始位置,备有弹簧驻车制动的气初始位置,备有弹簧驻车制动的气 室(后桥气室),制动系统气压应室(后桥气室),制动系统气压应 保持在保持在0.6MPa以上,以使气室推以上,以使气室推 杆处于初始位置。杆处于初始位置。4.1.2 把调整臂安装在凸轮轴上后,把调整臂安装在凸轮轴上后,需要保证调整臂上的箭头标记需要保证调整臂上的箭头标记 方向应与气室推杆推出方向一方向应与气室推杆推出方向一 致。致。4.1 调整臂安装调整臂安装192021/2/21 4、产品使用维护4.1.3 用用SW12扳手顺时针旋转调整臂端扳手顺时针旋转调整臂端 部的蜗杆六角头部的蜗杆六角头(注意:不能使(注意:不能使 用电动扳手,风动钻),用电动扳手,风动钻),使调整使调整 臂上加强圈孔与气室推杆臂上加强圈孔与气室推杆U形叉形叉 的轴销孔自然正对,然后将圆柱的轴销孔自然正对,然后将圆柱 销轻松插入销轻松插入U形叉孔,锁上开口销。形叉孔,锁上开口销。4.1.4 用隔圈、螺栓或垫片、卡簧将调整用隔圈、螺栓或垫片、卡簧将调整 臂固定在凸轮轴上,此时应确保调臂固定在凸轮轴上,此时应确保调 整臂的轴向间隙整臂的轴向间隙A=0.50-2.00mm。202021/2/214.1.3 用SW12扳手顺时针旋转调整臂端 4.1.5 将控制臂向制动方向推动(控制臂上将控制臂向制动方向推动(控制臂上 有箭头示意推动方向)直到推不动为有箭头示意推动方向)直到推不动为 止。止。注意:此时控制臂上指针应指向开口注意:此时控制臂上指针应指向开口或控制臂上的刻线与控制臂盖上的刻线或控制臂上的刻线与控制臂盖上的刻线对齐。其操作目的是使自动调整臂正常对齐。其操作目的是使自动调整臂正常工作、免受破坏。工作、免受破坏。212021/2/214.1.5 将控制臂向制动方向推动(控制臂上注意:此时控制4.1.6 安装调整臂支架,随后将控制臂紧固在定位安装调整臂支架,随后将控制臂紧固在定位 支架上支架上。4.1.7 间隙调整间隙调整 4.1.7.1 用扳手顺时针转动调整臂蜗杆六角头直至摩擦用扳手顺时针转动调整臂蜗杆六角头直至摩擦 片与制动鼓接触,然后再逆时针方向转动蜗杆六角片与制动鼓接触,然后再逆时针方向转动蜗杆六角头头3/4圈(反向转动时会听到咔咔声)。圈(反向转动时会听到咔咔声)。注意:不能使用电动扳手、风动钻!注意:不能使用电动扳手、风动钻!4.1.7.2 施加若干次制动,刹车间隙自动调整至正常范施加若干次制动,刹车间隙自动调整至正常范围,至此安装过程结束。围,至此安装过程结束。备注:调整臂的自调整功能是否正常,可通过蜗杆六备注:调整臂的自调整功能是否正常,可通过蜗杆六角头在每次制动即将结束时自动旋转观察确定。角头在每次制动即将结束时自动旋转观察确定。222021/2/214.1.6 安装调整臂支架,随后将控制臂紧固在定位 4.4.2.1 拆卸前需确保制动气室推杆处于初始位置,备有弹簧制动的拆卸前需确保制动气室推杆处于初始位置,备有弹簧制动的 气室(后桥气室),制动系统气压应保持在气室(后桥气室),制动系统气压应保持在0.6MPa以上,以上,以使气室推杆处于初始位置。以使气室推杆处于初始位置。4.2.2 拆下调整臂与气室上连接的开口销、圆柱插销,使气室与调整臂柄部分离。拆下调整臂与气室上连接的开口销、圆柱插销,使气室与调整臂柄部分离。4.2.3 拆下凸轮轴端部的轴向定位螺栓和垫片(或垫片和轴用卡簧)。拆下凸轮轴端部的轴向定位螺栓和垫片(或垫片和轴用卡簧)。4.2.4 用用SW12的扳手逆时针方向转动蜗杆六角头(转动时所要的力矩较大,会听的扳手逆时针方向转动蜗杆六角头(转动时所要的力矩较大,会听到咔、声),直至调整臂柄部从分泵推杆到咔、声),直至调整臂柄部从分泵推杆U形叉中脱开。形叉中脱开。4.2.5 拆下控制臂与定位支架相连的支撑螺栓、螺母、垫片,将调整臂从凸轮轴拆下控制臂与定位支架相连的支撑螺栓、螺母、垫片,将调整臂从凸轮轴中取出,完成调整臂的拆卸。中取出,完成调整臂的拆卸。4.2 调整臂拆卸调整臂拆卸232021/2/214.2.1 拆卸前需确保制动气室推杆处于初始位置,备有弹簧 4.3 常见安装问题常见安装问题4.3.1 先固定控制臂和定位支架,再对调整臂和气室推杆进行连先固定控制臂和定位支架,再对调整臂和气室推杆进行连接。这样会导致气室推杆安装孔与调整臂安装孔不能对正,接。这样会导致气室推杆安装孔与调整臂安装孔不能对正,这时安装人就会用手推或拉动调整臂或者气室这时安装人就会用手推或拉动调整臂或者气室,强行连接气室强行连接气室推杆与调整臂。推杆与调整臂。问题隐患:此安装方法直接导致:问题隐患:此安装方法直接导致:1)正常间隙角)正常间隙角“A”过小,过小,造成车辆出现制动发热的现象;造成车辆出现制动发热的现象;2)气室储备行程不足)气室储备行程不足,制动制动疲软;疲软;3)驻车制动气室解除制动时,又会向后强拉调整臂,)驻车制动气室解除制动时,又会向后强拉调整臂,容易导致控制臂断裂。容易导致控制臂断裂。4.3.2 调整臂安装中控制臂未推到位时,就将其固定。调整臂安装中控制臂未推到位时,就将其固定。问题隐患:此安装方法导致:问题隐患:此安装方法导致:1)正常间隙角)正常间隙角“A”过小,造过小,造成车辆出现制动发热、摩擦片异常磨损等相关问题出现;成车辆出现制动发热、摩擦片异常磨损等相关问题出现;2)左右制动力矩不平衡。)左右制动力矩不平衡。4.3.3 在车辆制动气压不足时(小于在车辆制动气压不足时(小于0.6MPa),安装备有弹簧驻),安装备有弹簧驻车制动的气室(后桥气室)调整臂。车制动的气室(后桥气室)调整臂。问题隐患:问题隐患:1)导致气室储备行程不足导致气室储备行程不足,制动疲软;制动疲软;2)解除制)解除制动时,又会向后强拉调整臂,容易导致控制臂断裂。动时,又会向后强拉调整臂,容易导致控制臂断裂。242021/2/21 4.3 常见安装问题4.3.14.4.1 在日常维护保养中经常用扳手拧动蜗杆在日常维护保养中经常用扳手拧动蜗杆“六角六角”,或者因为安装不当、,或者因为安装不当、制动器其他问题,导致车辆出现制动间隙过小、发热的故障,而经常用扳手逆制动器其他问题,导致车辆出现制动间隙过小、发热的故障,而经常用扳手逆时针拧动蜗杆时针拧动蜗杆“六角六角”,以此来放大制动间隙值。,以此来放大制动间隙值。误区指导:自动调整臂的结构特点中规定了只有在安装、拆卸、检测时误区指导:自动调整臂的结构特点中规定了只有在安装、拆卸、检测时,才允才允许手动转动蜗杆六角头,否则将直接导致调整臂内部机构早期磨损,车辆在后许手动转动蜗杆六角头,否则将直接导致调整臂内部机构早期磨损,车辆在后续使用中出现制动疲软的问题。续使用中出现制动疲软的问题。纠正方法:在日常维护保养中尽量避免拧动蜗杆纠正方法:在日常维护保养中尽量避免拧动蜗杆“六角六角”,延长调整臂的使用,延长调整臂的使用寿命,在出现车辆制动间隙过小的问题,应该及时检查调整臂型号是否正确、寿命,在出现车辆制动间隙过小的问题,应该及时检查调整臂型号是否正确、调整臂安装是否符合、制动器是否存在问题。调整臂安装是否符合、制动器是否存在问题。4.4.2 车辆存在制动复位慢、拖刹车的现象,判断为调整臂内部卡滞造成,要车辆存在制动复位慢、拖刹车的现象,判断为调整臂内部卡滞造成,要求更换调整臂。求更换调整臂。误区指导:调整臂在整车制动系统中只作为传导气室的推力,以及保证制动蹄误区指导:调整臂在整车制动系统中只作为传导气室的推力,以及保证制动蹄片与制动鼓之间的制动间隙值,调整臂安装在凸轮轴上,本身没有任何制动后片与制动鼓之间的制动间隙值,调整臂安装在凸轮轴上,本身没有任何制动后的复位动力,制动复位是依靠制动蹄片的拉簧、气室的复位弹簧完成。的复位动力,制动复位是依靠制动蹄片的拉簧、气室的复位弹簧完成。纠正方法:在车辆出现以上问题时,应该及时检查调整臂安装是否符合纠正方法:在车辆出现以上问题时,应该及时检查调整臂安装是否符合(特别(特别是轴向间隙)是轴向间隙),气室复位弹簧、制动蹄片拉簧、凸轮轴颈孔是否存在问题。,气室复位弹簧、制动蹄片拉簧、凸轮轴颈孔是否存在问题。4.4 常见使用误区常见使用误区252021/2/214.4.1 在日常维护保养中经常用扳手拧动蜗杆“六角”,或4.5.1 一级维护、二级维护,应一级维护、二级维护,应对调整臂加注对调整臂加注2号锂基润滑号锂基润滑脂一次;脂一次;4.5.2 感觉制动疲软时,建议检感觉制动疲软时,建议检测调整臂蜗杆六角头的逆测调整臂蜗杆六角头的逆时针力矩。逆时针旋转一时针力矩。逆时针旋转一周,若所测最小力矩小于周,若所测最小力矩小于18Nm,则表明调整臂已,则表明调整臂已损坏,必须及时更换调整损坏,必须及时更换调整臂总成。臂总成。4.5.3 检查控制臂上的连接套固检查控制臂上的连接套固 定孔磨损情况,磨损量过定孔磨损情况,磨损量过大,导致固定销钉与连接大,导致固定销钉与连接套配合松旷超的,则需要套配合松旷超的,则需要进行连接套更换。进行连接套更换。4.5 保养维护保养维护262021/2/214.5.1 一级维护、二级维护,应对调整臂加注2号锂基润滑5.产品失效判定产品失效判定5.1 外观判定:外观判定:5.1.1 检查壳体以及控制臂等部位,对于出现裂纹或者断裂的产品判定检查壳体以及控制臂等部位,对于出现裂纹或者断裂的产品判定 失效。失效。5.1.2 加强圈、连接套出现严重磨损的产品判定失效。加强圈、连接套出现严重磨损的产品判定失效。5.1.3 连接环与控制臂能够相对转动,则判定产品已失效,通常称为连接环与控制臂能够相对转动,则判定产品已失效,通常称为控制控制臂打滑臂打滑。5.1.4 将控制臂先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直至转不动为止,然后按逆时针将控制臂先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直至转不动为止,然后按逆时针 方向旋转,此时蜗杆六角头不能随之转动,则判定产品已失效。方向旋转,此时蜗杆六角头不能随之转动,则判定产品已失效。5.2 参数判定:参数判定:5.2.1 逆时针转动调整臂蜗杆六角头,力矩小于逆时针转动调整臂蜗杆六角头,力矩小于18Nm的调整臂判定为的调整臂判定为 失效。失效。5.2.2 逆时针转动调整臂蜗杆六角头,声音不连续、不清脆,而逆时针转动调整臂蜗杆六角头,声音不连续、不清脆,而“噗、噗、噗噗”的声音则判定失效。的声音则判定失效。272021/2/215.产品失效判定5.1 外观判定:272021/2/216.气室使用要求;气室使用要求;说明:气室推杆工作行程大于气室推杆总行程的说明:气室推杆工作行程大于气室推杆总行程的70%,将出现制动力过,将出现制动力过小的问题,造成车辆出现制动疲软的现象。小的问题,造成车辆出现制动疲软的现象。282021/2/216.气室使用要求;说明:气室推杆工作行程大于气室推杆总行程症状检测内容(1)状态检测内容(2)状态处理措施制动疲软1、车辆是否长距离下坡是制动鼓温度是否异常高是增加制动鼓冷却系统2、车辆制动气压是否达到0.6MPa/否排除车辆制动气压不足问题3、车辆是否安要求超载物品/否消除车辆异常超载4、调整臂是否同一家产品/否更换为同一家产品5、气室膜片密封是否正常/否更换气室膜片6、轮毂是否存在漏油的现象/是排除轮毂漏油的问题7、制动间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0.6-0.95mm)否调整臂是否已经失效是更换调整臂否重新安装调整臂8、检测气室推杆工作行程是否在总行程的70%内。否制动蹄片磨损情况是否正常否更换制动蹄片制动器上下蹄片间隙差是否合格(0.3mm内)否更换制动蹄片或者刮制动蹄片制动鼓内径在使用范围内否更换制动鼓制动鼓内圆周跳动是否合格(0.15mm内)否镗制动鼓内圆凸轮轴基圆是否磨损是更换凸轮轴制动蹄铁强度是否过低是更换制动蹄铁制动蹄铁滚轮是否磨损是更换滚轮制动蹄铁固定销是否磨损是更换固定销7、常见故障处理、常见故障处理7.1 制动疲软制动疲软292021/2/21症状检测内容(1)状态检测内容(2)状态处理措施制动疲软1、症状检测内容(1)状态检测内容(2)状态处理措施制动过热1、车辆是否长距离下坡/是增加制动鼓冷却系统2、车辆制动气压是否达到0.6MPa/否排除车辆制动气压不足问题3、车辆是否使用新蹄片/是无需处理,磨合后自动恢复正常4、调整臂是否同一家产品/否更换为同一家产品5、气室推杆复位是否正常否调整臂轴向间隙是否符合要求否增加调整臂轴向间隙气室复位弹簧是否工作正常否更换气室复位弹簧制动蹄片拉簧是否工作正常否更换蹄片拉簧凸轮轴是否转动自如否润滑或更换凸轮轴快放阀工作是否正常否更换快放阀继动阀工作是否正常否更换继动阀6、制动间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0.6-0.95mm),制动气室推杆行程是否30(这里以135中心距为标准)否调整臂安装是否符合要求否重新安装调整臂调整臂是否为原匹配产品否更换调整臂制动器上下蹄片间隙差是否合格(0.3mm内)否更换制动蹄片或者刮片制动鼓内摩擦面圆周跳动是否合格(0.15mm内)否镗制动鼓制动蹄铁是否强度过低是更换制动蹄铁7.2 制动过热制动过热302021/2/21症状检测内容(1)状态检测内容(2)状态处理措施制动过热1、症状检测内容(1)状态检测内容(2)状态处理措施制动跑偏或甩尾1、车辆是否存在偏载/是排除车辆偏载的问题2、左右轮胎气压是否一致/否排除左右轮胎气压不一致3、调整臂是否同一家产品/否更换为同一家产品4、左右轮制动蹄片是否同一家产品/否更换同一家制动蹄片5、是否同时更换左右轮制动蹄片/否同时更换左右轮制动蹄片6、左右轮制动力是否符合要求否对制动力较小的制动器检测符合性否按照制动疲软问题处理7、左右轮制动气室推杆复位是否一致否检测复位较慢的制动器工作符合性否按照制动发热中气室推杆复位不正常处理8、制动气室推杆工作行程是否一致,左右差不大于8mm(以135中心距为准)。否左右轮调整臂型号是否相同否更换同一型号调整臂左右制动气室输入气压是否一致否处理左右轮制动气压不一致问题左右轮制动器是否同一家生产产品否更换为同一家产品7.3 制动跑偏或甩尾制动跑偏或甩尾312021/2/21症状检测内容(1)状态检测内容(2)状态处理措施制动跑偏或甩谢谢观赏谢谢观赏谢谢观赏谢谢观赏322021/2/21谢谢观赏322021/2/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