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种类及格式幻灯片课件

上传人:20****08 文档编号:241304048 上传时间:2024-06-16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13.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文种类及格式幻灯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公文种类及格式幻灯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公文种类及格式幻灯片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文种公文种类类及格式及格式1公文种类及格式1公文种公文种类类2公文种类2?15个主要文种的具体应用?几种常用文种的区别?如何正确选用文种3?15个主要文种的具体应用?几种常用文种的区别?如何正确选用共15种: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4共15种: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15个文种的具体应用个文种的具体应用(一)决议、决定、命令(令)文种适用范围发文机关 行文关系决议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较高层级党的机关下行文决定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各级党政机关下行文命令(令)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较高层级行政机关及其法定代表下行文515个文种的具体应用(一)决议、决定、命令(令)文种适用范围1.决议:以会议名义发布返回61.决议:以会议名义发布返回62.决定: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返回72.决定: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返回73.命令(令):包括公布令、行政令、嘉奖令等83.命令(令):包括公布令、行政令、嘉奖令等8(二)公报、公告、通告文种 适用范围发文机关行文关系公报 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会议公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及其中央委员会联合公报:政党、国家统计公报、环境公报等:国家或省区市职能部门公开发布公告 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及被授权的部门公开发布通告 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各级行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公开发布9(二)公报、公告、通告文种适用范围发文机关行文关系公报公布重4.公报会议公报:发布主体为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及其中央委员会104.公报会议公报:发布主体为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及其中央委员会1联合公报:发布主体为政党和国家11联合公报:发布主体为政党和国家11统计公报:发布主体为国家或省区市职能部门返回12统计公报:发布主体为国家或省区市职能部门返回125.公告返回135.公告返回136.通告:公开,不重大146.通告:公开,不重大14(三)意见文种文种适用范围适用范围发文机关发文机关行文关系行文关系意见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各级党政机关 下行文: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上行文:就有关工作事项提出建议;平行文:就某项工作事项提出意见15(三)意见文种适用范围发文机关行文关系意见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7.意见167.意见16(四)通知、通报文种 适用范围发文机关行文关系通知 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各级党政机关下行文平行文通报 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各级党政机关下行文17(四)通知、通报文种适用范围发文机关行文关系通知发布、传达要8.通知发布传达通知: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188.通知发布传达通知: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批转转发通知批转性通知:发布下级机关来文(现基本不使用)19批转转发通知批转性通知:发布下级机关来文(现基本不使用)批转转发通知转发性通知:转发上级或平行、不相隶属机关来文20批转转发通知转发性通知:转发上级或平行、不相隶属机关来文批转转发通知印发性通知:可以用来发布15个主要文种以外的其他文种,也可以用来发布“意见”等主要文种返回21批转转发通知印发性通知:可以用来发布15个主要文种以外的(五)报告、请示、批复文种文种 适用范围发文机关发文机关行文关系报告 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各级党政机关 上行文,不要求上级答复请示 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各级党政机关 上行文,上级应予答复批复 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各级党政机关 下行文22(五)报告、请示、批复文种适用范围发文机关行文关系报告向上级10.报告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询问。事后报告返回2310.报告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询问。事后报告返回2311.请示请求指示、请求批准。事前请示返回2411.请示请求指示、请求批准。事前请示返回2412.批复答复请示。针对请示批复2512.批复答复请示。针对请示批复25(六)议案文种适用范围发文机关行文关系议案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各级人民政府平行文26(六)议案文种适用范围发文机关行文关系议案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13.议案主体法定2713.议案主体法定27(七)函文种文种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发文机关发文机关 行文关系行文关系函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各级党政机关平行文28(七)函文种适用范围发文机关行文关系函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14.函来函2914.函来函29复函复函30复函30(八)纪要文种适用范围发文机关行文关系纪要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各级党政机关印发参会单位和其他相关单位,根据会议需要确定发放范围,无固定行文方向31(八)纪要文种适用范围发文机关行文关系纪要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15.纪要3215.纪要32几种常用文种的区别几种常用文种的区别?决定、命令(令)、通报决定、命令(令)、通报这3个文种都可以用来表彰先进。命令(令)适用于国家行政机关,是最高级别的奖励,发布层级高。决定主要用于表彰在某一地区、某一系统内有较大贡献、较大影响的先进集体和个人。通报则用于一般性的表彰,发布层级较低。基层单位表彰先进应多用通报而少用决定,更不应用命令(令)。33几种常用文种的区别?决定、命令(令)、通报这3个文种都可以用?公报、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这5个文种都可以用来发布或部署需要周知的事项。公报、公告和通告属公布性文种,面向社会公开发布,但发布层次和发布范围不同;通知和通报则属机关内部行文,但发布内容和要求不同。34?公报、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这5个文种都可以用来发布或部署公报发布层次最高,只能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及其中央委员会、政党或国家、国家及省区市职能部门发布。公告的发布主体只能是国家行政机关及被授权的机关。通告的发布主体可以是行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通知可以用来提出工作意见和要求,应用最普遍。通报侧重于说明、介绍情况,可以不提任何要求。35公报发布层次最高,只能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及其中央委员会、政党?请示和报告这2个文种都用来向上级机关反映情况。请示是事前行文,属于请求性公文,需要上级机关答复,目的在于向上级机关取得指示、批准。报告是事后行文,属于陈述性公文,不需要上级机关答复,目的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或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36?请示和报告这2个文种都用来向上级机关反映情况。请示是事前行如何正确选用文种如何正确选用文种?一看行文方向。?二看行文目的。?三看公文内容。37如何正确选用文种?一看行文方向。?二看行文目的。?三看公文内公文格式公文格式38公文格式38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组成。39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主要区别条例原条例原办法介质A4纸型,每页22行*28字16开纸型,每页20行*25字A4纸型,每页22行*28字要素名称密级和保密期限密级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发文机关标志版头发文机关标识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印刷版记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附注印发传达范围附注要素增减共18个共17个共17个无主题词主题词份号份号无发文机关署名发文机关署名无附件说明无附件说明页码无无条例与原条例、办法公文格式的主要区别条例与原条例、办法公文格式的主要区别40主要区别条例原条例原办法介质A4纸型,每页22行?纸型:自2012年7月1日起,公文统一为A4纸型,每页22行,每行28个字。?版头:包括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主体: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版记:包括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版心之外:页码。党政机关公文格式41?纸型:自2012年7月1日起,公文统一为A4纸型,每页22公文一般格式公文一般格式37mm28mm26mm35mm用60g/m2-80g/m2的胶版印刷纸或复印纸,纸张白度为80%-90%,用纸幅面为国际标准A4型纸,成品尺寸为210mm*297mm。版心尺寸为156mm*225mm(不含页码),每页22行,每行28个字。行间距为3号字的7/8个(约4.85mm)。225mm156mm35mm7mm4.85mm2行4mm42公文一般格式37mm28mm26mm35mm用60g/m2-(一)版头: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1.份号2.密级和保密期限3.紧急程度4.发文机关标志5.发文字号6.签发人43(一)版头: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返回37mm28mm1.份号:公文印刷份数的顺序号。用6位3号阿拉伯数字,顶格标注在版心左上角第1行。Word排版时用半角黑体字,从000001编排起44返回37mm28mm1.份号:公文印刷份数的顺序号。用6位32.密级和保密期限:公文的秘密等级和保密的期限。涉密公文应当根据涉密程度分别标注“绝密”“机密”“秘密”和保密期限。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注在第 2行。标注保密期限时,密级的两字之间无空格,密级和保密期限之间用隔开。452.密级和保密期限:公文的秘密等级和保密的期限。涉密公文应当如密级不标注保密期限,则按照国家秘密保密期限的规定执行,即按照绝密级30年、机密级20年、秘密级10年认定。不标注保密期限时,密级的两字之间应空1字。46如密级不标注保密期限,则按照国家秘密保密期限的规定执行,3.紧急程度: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根据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分别标注“特急”“加急”,电报分别标注“特提”“特急”“加急”“平急”。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注版心左上角。如需同时标注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则依次自上而下分行排列。密级的两字之间不空格时,紧急程度的两字之间也不空格。473.紧急程度: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根据紧急程度,紧急公不标注保密期限时,密级的两字之间空1字,紧急程度两字之间也空1字。48不标注保密期限时,密级的两字之间空1字,紧急程度两字之间也空返回没有份号和密级时,紧急程度的两字之间空1字,标注在版心第1行。有份号没有密级时,紧急程度的两字之间空1字,标注在版心第2行。49返回没有份号和密级时,紧急程度的两字之间空1字,标注在版心第35mm4.发文机关标志居中排列,上边缘距版心上边缘35mm。字体要庄重、大气、美观,推荐使用小标宋体,字体颜色为红色,字号应不大于上级机关的发文机关标志。推荐使用小标宋体推荐使用小标宋体5035mm4.发文机关标志居中排列,上边缘距版心上边缘35mm发文机关标志的位置不因份号、密级发文机关标志的位置不因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等要素的增减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等要素的增减而发生变化。而发生变化。35mm51发文机关标志的位置不因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等要素的条例规定,发文机关标志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文件”二字。二字。条例规定,发文机关标志也可以使用发文机条例规定,发文机关标志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52条例规定,发文机关标志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原条例规定,发文机关标志可以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括号标明文种的形式,条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括号标明文种的形式,条例取消了这种发文机关标志。53原条例规定,发文机关标志可以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标志可以并用联合发文机关名称。如有“文件”二字,则相对于发文机关名称上下居中排布,字体与发文机关名称相同。54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标志可以并用联合发文机关名称。如有“文件发文字号下方4mm处印一条与版心等宽(156mm)的红色分隔线。行政机关不加。4mm55发文字号下方4mm处印一条与版心等宽(156mm)的红色分隔联合行文时使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4mm56联合行文时使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4mm56联合行文时,签发人姓名按发文机关排列顺序从左到右、自上而下依次均匀排列,回行时与上一行第一个签发人姓名对齐,一般每行排列2个姓名,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与发文字号处于同一行,下边缘距下方的红色分隔线4mm。2行两个签发人姓名中间空1字4mm签发人姓名为2个字时中间空1字57联合行文时,签发人姓名按发文机关排列顺序从左到右、自上而下依上行文的发文字号居左空1字。6.签发人:上行文应标注签发人姓名。居右空1字,“签发人”用3号仿宋体,签发人姓名用3号楷体。58上行文的发文字号居左空1字。6.签发人:上行文应标注签发人姓7.标题8.主送机关9.正文12.成文日期10.附件说明11.发文机关署名14.附注13.印章(二)主体: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597.标题8.主送机关9.正文12.成文日期10.附件说明1115.附件附件6015.附件607.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用2号小标宋体,编排于红色分隔线下空2行,分1行或多行居中排列。2行617.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用2号小标宋体,编多行排列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多行排列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长短适宜。可使用梯形。62多行排列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长短适宜。可使用梯形可使用倒梯形可使用倒梯形。63可使用倒梯形。63可使用菱形可使用菱形。64可使用菱形。64不可使用矩形。65不可使用矩形。65不可使用沙漏形。返回返回66不可使用沙漏形。返回668.主送机关: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同类型机关统称。用3号仿宋体,居左顶格编排于标题下空1行,回行时仍顶格,最后1个机关名称后加全角冒号。678.主送机关: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多个主送机关时,同级同类机关之间用顿号,同级不同类机关之间用逗号。返回返回68多个主送机关时,同级同类机关之间用顿号,同级不同类机关之间用9.正文:公文的主体,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用 3号仿宋体,编排于主送机关名称下1行,每个自然段左空 2字,回行顶格。公文首页必须显示正文。自然段之间不空行。699.正文:公文的主体,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用3号仿宋体,编排一级标题用黑体一级标题用黑体二级标题用楷体二级标题用楷体三级标题用仿宋体三级标题用仿宋体70一级标题用黑体二级标题用楷体三级标题用仿宋体70二级标题不应用仿宋体应用仿宋体加粗正文不应用仿宋体加粗71二级标题不应用仿宋体加粗正文不应用仿宋体加粗71市委公文中的印发转市委公文中的印发转发类通知,通知正文发类通知,通知正文用用3 3号楷体号楷体印发转发的文件正文印发转发的文件正文用用3 3号仿宋体号仿宋体返回返回72市委公文中的印发转发类通知,通知正文用3号楷体印发转发的文件10.附件说明用3号仿宋体,在正文下空 1行,左空2字编排“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若公文有 2个或以上附件,需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顺序号。附件名称后面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名称较长需回行时,与上一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齐。7310.附件说明用3号仿宋体,在正文下空1行,左空2字编排“附12.成文日期:署会议通过或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在发文机关署名下 1行,用3号仿宋体,数字统一为阿拉伯数字,写全年、月、日。11.发文机关署名:署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用3号仿宋体。13.印章:公文中有发文机关署名的要加盖印章,且要与发文机关署名相符。印章用红色。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和电报可以不加盖印章。纪要也可不加盖印章。7412.成文日期:署会议通过或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在发文批转、转发类公文发文批转、转发类公文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编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编排在批转、转发通知的排在批转、转发通知的末行下方,而不在批转、末行下方,而不在批转、转发公文的末行下方。转发公文的末行下方。75批转、转发类公文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编排在批转、转发通知的单一机关行文且不加盖印章时发文机关署名长于成文日期时,右空2字编排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首字比发文机关署名首字右移2字。发文机关署名短于成文日期时,右空2字编排成文日期,发文机关署名首字比成文日期首字左移2字。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空1行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在发文机关署名下1行编排成文日期。发文机关署名过短时,3个字时每字中间空2字,4个字时每字中间空1字。76单一机关行文且不加盖印章时发文机关署名长于成文日期时,右空2单一机关行文且加盖印章时单一机关行文且加盖印章时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约空3-4行)编排发文机关署名,署名下1行编排成文日期,成文日期右空4字编排,发文机关署名以成文日期为准居中排列。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印章上边缘距正文或附件说明末行1行之内,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居印章中心偏下位置。右空4字一般空3-4行1行内77单一机关行文且加盖印章时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约空3-4行)编联合行文且不加盖印章时最长的发文机关署名长于成文日期时,右空2字编排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首字比最长的发文机关署名首字右移2字。最长的发文机关署名短于成文日期时,右空2字编排成文日期,最长的发文机关署名首字比成文日期首字左移2字。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空 1行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在发文机关署名下1行编排成文日期。先编排主办机关署名,其余发文机关署名依次向下编排。参照最长的发文机关署名适当增加其他署名的字符间距2字2字2字78联合行文且不加盖印章时最长的发文机关署名长于成文日期时,右空联合行文且加盖印章时联合行文且加盖印章时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约空3-4行)编排发文机关署名,署名下1行编排成文日期。成文日期右空4字编排,发文机关署名按发文机关顺序依次排列,最后一个发文机关署名以成文日期为准居中排列。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印章上边缘距正文或附件说明末行1行之内,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居印章中心偏下位置。依次按发文机关署名顺序一一将印章加盖发文机关署名之上。公文加盖首个印章的页面应当同时显示正文、发文机关署名和印章。右空4字1行内79联合行文且加盖印章时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约空3-4行)编排发多家单位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标志可以单独用主办机关名称,4个及以上机关联合行文时标题中的发文机关名称可以简略,但发文机关署名需署所有会签机关的名称。根据印章大小和发文机关数量确定每排发文机关署名数量(每排排列2-3个),最后一个印章端正、居中下压相对应的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印章之间排列整齐、互不相交或相切,每排印章两端不得超过版心。可省略可省略不可省略返回返回80多家单位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标志可以单独用主办机关名称,4个14.附注:公文印发传达范围等需要说明的事项。用3号仿宋体,居左空2字加“()”编排在成文日期下1行。2字1行1行8114.附注:公文印发传达范围等需要说明的事项。用3号仿宋体,2字附注较长需要回行时,第二行首字与版心左边缘对齐。822字附注较长需要回行时,第二行首字与版心左边缘对齐。82请示、函等用于请示、商洽某项工作或某些事项的公文,应在附注位置标注发文机关联系人,联合行文只标注主办机关联系人即可。83请示、函等用于请示、商洽某项工作或某些事项的公文,应在附注位15.附件:公文正文的说明、补充或参考资料。另面编排,在版记之前,与正文一起装订。“附件”二字及附件序号用3号黑体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1行。附件标题居中编排在版心第3行(即“附件”二字及附件序号下空1行)。1行8415.附件:公文正文的说明、补充或参考资料。另面编排,在版记如附件与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编排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发文字号后标注并在发文字号后标注“附附件件”二字及附件序号。二字及附件序号。85如附件与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编排公文的发版记中的分隔线与版心等宽,首条、末条分隔线用粗线(高0.35mm),中间分隔线用细线(高0.25mm),首条分隔线位于版记第一个要素之上,末条分隔线与末页版心下边缘重合。粗线粗线细线35mm16.抄送机关17.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三)版记: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86版记中的分隔线与版心等宽,首条、末条分隔线用粗线(高0.3516.抄送机关: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知晓公文内容的其他机关。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同类型机关统称。用4号仿宋体,编排在公文最后一页的版记位置,左右各空1字。“抄送”后标全角冒号,冒号后标注抄送机关名称,回行时与冒号后抄送机关名称首字对齐,每行末尾均标句号。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名称后标句号。空1字空1字8716.抄送机关: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知晓公文内容的其他机关17.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公文的送印机关和送印日期。用4号仿宋体,编排在抄送机关下1行,版记末条分隔线之上。印发机关左空1字,印发日期右空1字,用阿拉伯数字标全年、月、日,后加“印发”二字。空1字空1字8817.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公文的送印机关和送印日期。用4号仿公文双面印刷时,版记应标注于公文的偶数页,如正文或附件末页为奇数页,则在其后加一偶数空白页,再于偶数空白页标注版记。89公文双面印刷时,版记应标注于公文的偶数页,如正文或附件末页为(四)页码18.页码:公文页数顺序号。用 4号半角宋体阿拉伯数字编排在版心下边缘之下,数字左右各放 1条一字线,一字线距版心下边缘7mm。公文双面印刷时,用骑马订或左侧装订,单页码居右空 1字,双页码居左空1字。7mm35mm空1字90(四)页码18.页码:公文页数顺序号。用4号半角宋体阿拉伯数奇数页居右空1字偶数页居左空1字91奇数页居右空1字偶数页居左空1字91完整文件示例份号用3号半角黑体字标注在第一行密级用3号黑体字标注在第二行37mm35mm上行文有签发人,签发人姓名用3号楷体上行文文号居左,和“签发人”三字均用3号仿宋体发文机关标志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可加“文件”二字,推荐使用红色小标宋体。紧急程度用 3号黑体字标题用2号小标宋体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用3号仿宋体2行2行1行附注用3号仿宋体右空4字1行之内35mm28mm26mm7mm1行156mm225mm92完整文件示例份号用3号半角黑体字标注在第一行密级用3号黑体字3号黑体标题用2号小标宋体1行1行正文用3号仿宋体页码用4号半角宋体字,左右各放一条一字线7mm抄送机关用4号仿宋体字,左右隔空1字,每行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后标句号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用4号仿宋体字,左右各空1字空1字空1字933号黑体标题用2号小标宋体1行1行正文用3号仿宋体页码用4号公文的特定格式公文的特定格式?信函?纪要94公文的特定格式?信函?纪要94信函发文机关标志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推荐使用红色小标宋体。30mm发文机关标志下方4mm印一条170mm红色双线距红色双线下3号字的7/8(约4.85mm)编排发文字号距红色双线下3号字的7/8(约4.85mm)编排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的首个要素2行最后一行距离红色双线为3号字的7/8(约4.85mm)20mm距下页边20mm印一条170mm红色双线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字号、标题、主送机关、正文等要素字体字号与一般格式相同首页无页码右空4字95信函发文机关标志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推荐使用红色小标宋体。版记中不标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也不标注分隔线当信函只有2页时,均不标页码96版记中不标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也不标注分隔线当信函只有2页时纪要发文机关标志推荐使用红色小标宋体。“出席”、“列席”、“请假”用3号黑体2行出席、列席、请假人姓名用3号仿宋体左空2字97纪要发文机关标志推荐使用红色小标宋体。“出席”、“列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