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健康教育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1300492 上传时间:2024-06-16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2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急健康教育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应急健康教育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应急健康教育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卫生应急健康教育1心肺复苏的急救2应急、健康教育、应急健康教育;3应急健康教育的目的;4 应急健康教育的方式与原则;5 应急健康教育的内容;6 应急健康教育工作目标;卫生应急健康教育内容1.1心肺复苏(CPR)定义:挽救心跳、呼吸骤停病人的方法,即为心肺复苏法。它是在生命垂危时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急救措施。一、心肺复苏的急救一、心肺复苏的急救一、心肺复苏的急救1.21.2常见心肺骤停的原因各种器质性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心肌梗塞、冠状动脉痉挛、急性肺栓塞、II度或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瓣膜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心包填塞、主动脉瘤破裂、二尖瓣脱垂、脑血管意外的等。现场伤害:如溺水、触电、电击、严重创伤、大失血等。药物中毒:如洋地黄、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苯妥英钠、钾盐、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已酰胆硷、锑剂、吐根硷、受体阻滞剂、异搏停、氯喹等。一、心肺复苏的急救手术及麻醉意外:如咽喉部、颈部、纵隔、心脏、胃肠、胆、泌尿道、眼部等手术、低温麻醉特别是当体温降30以下时。酸碱平衡与电解质紊乱:如酸中毒、高钾血症、低钾血症。诊断或治疗性操作:如心导管检查、心血管造影、起搏器故障、颈动脉窦按摩、压迫眼球、内腔镜检查及导尿等。心心肺复苏的急救肺复苏的急救1.1应急应付急需、应付紧急情况。需要立即采取某些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以避免事故发生或减轻事故后果的状态,有时也称为紧急状态;同时也泛指立即采取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对于已经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抗旱救灾、应急避难等等。1.应急、健康教育、应急健康教育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 件或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包括生物、化学、核和辐射恐怖袭击事件、影响公共卫生安全的毒物泄露事件、放射性危害事件、影响公众健康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 件。1.1.1突发公共事件1.1.21.1.2突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突发性和意外性;(2)、多元性;(3)、频发性;(4)、危害性;(5)、综合性和系统性;(6)、群体性(公共性);(7)、阶段性;(8)、国际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事件种类事件种类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1)发生或者极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2)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3)发生传染病菌(毒)种等丢失;(4)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与化学中毒、核和辐射损伤事件;(5)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6)自然灾害发生后,可能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7)发生或者可能发生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1.2.1预警事件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级)、重大(级)、较大(级)和一般(级)四级。事件分级预警级别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可划分为特别重大(级)、重大(级)、较大(级)和一般(级)等预警级别,并分别以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识。预警事件的预警级别预警事件的预警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范围,包括可能构成或已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其报告标准不完全等同于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判定标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确认、分级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1.1.2.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一)传染病1、鼠疫:发现1例及以上鼠疫病例;2、霍乱:发现1例及以上霍乱病例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发现1例及以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病人或疑似病人4、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现1例及以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5、炭疽:发生1例及以上肺炭疽病例;或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3例及以上皮肤炭疽或肠炭疽病例;或1例及以上职业性炭疽病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范围8、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病例,或出现2例及以上死亡。9、麻疹: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麻疹病例。6、甲肝/戊肝: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 例及以上甲肝/戊肝病例 7、伤寒(副伤寒):5 例及以上伤寒(副伤寒)病例,或出现2 例及以上死亡 12、登革热:1周内,一个县(市、区)发生5例及以上登革热病例;或首次发现病例。13、流行性出血热:1周内,同一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高发地区10例)及以上流行性出血热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10、风疹: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等集体单位发生 10 例及以上风疹病例。1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 3例及以上流脑病例,或者有 2例及以上死亡16、疟疾:以行政村为单位,1个月内,发现5例(高发地区10例)及以上当地感染的病例;或在近3年内无当地感染病例报告的乡镇,以行政村为单位,1个月内发现5例及以上当地感染的病例;在恶性疟流行地区,以乡(镇)为单位,1个月内发现2例及以上恶性疟死亡病例;在非恶性疟流行地区,出现输入性恶性疟继发感染病例。15、流行性乙型脑炎:1 周内,同一乡镇、街道等发生 5 例及以上乙脑病例,或者死亡 1 例及以上。14、钩端螺旋体病:1 周内,同一自然村寨、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 5 例及以上钩端螺旋体病病例,或者死亡 1 例及以上。17、血吸虫病:在未控制地区,以行政村为单位,2 周内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 10 例及以上,或在同一感染地点 1 周内连续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 5 例及以上;在传播控制地区,以行政村为单位,2周内发生急性血吸虫病 5例及以上,或在同一感染地点1 周内连续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 3 例及以上;在传播阻断地区或非流行区,发现当地感染的病人、病牛或感染性钉螺。18、流感:1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3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5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或发生1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19、流行性腮腺炎: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20、感染性腹泻(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中发生20例及以上感染性腹泻病例,或死亡1例及以上。21、猩红热: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猩红热病例。22、水痘: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水痘病例。23、输血性乙肝、丙肝、HIV: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发生3例及以上输血性乙肝、丙肝病例或疑似病例或HIV感染。24、新发或再发传染病:发现本县(区)从未发生过的传染病或发生本县近5年从未报告的或国家宣布已消灭的传染病。25、不明原因肺炎: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疑似聚集性病例是指7天内在小范围(如一个家庭、一个社区等)发现1例确诊病例,并同时发现1例及以上疑似病例,提示可能存在人际传播或因共同暴露而感染。在上述条件下,发现2例确诊病例的,判定为聚集性病例。聚集性病例一经确认后,应当于2小时内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并根据事件进展及时进行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二)食物中毒:1、一次食物中毒人数30人及以上或死亡1人及以上;2、学校、幼儿园、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5人及以上或死亡1人及以上。3、地区性或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发生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5人及以上或死亡1人及以上。(三)职业中毒:发生急性职业中毒 10人及以上或者死亡1人及以上的。(四)其他中毒:出现食物中毒、职业中毒以外的急性中毒病例3例及以上的事件。(五)环境因素事件:发生环境因素改变所致的急性病例3例及以上。(六)意外辐射照射事件:出现意外辐射照射人员1例及以上。(七)传染病菌、毒种丢失:发生鼠疫、炭疽、非典、艾滋病、霍乱、脊灰等菌毒种丢失事件。(八)预防接种和预防服药群体性不良反应:1、群体性预防接种反应:一个预防接种单位一次预防接种活动中出现群体性疑似异常反应;或发生死亡。2、群体预防性服药反应:一个预防服药点一次预防服药活动中出现不良反应(或心因性反应)10例及以上;或死亡1例及以上。(九)医源性感染事件:医源性、实验室和医院感染暴发。(十)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2 周内,一个医疗机构或同一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有相同临床症状的不明原因疾病 3 例及以上。(十一)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1.2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促使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在应急事发生前或发生后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宣传和教育系列活动。1.3应急健康教育 2 2、应急健康教育的目的、应急健康教育的目的深入开展卫生应急健康教育活动,做好应急预案的宣传和解读,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应急防护知识,增强公众的防病意识与能力,消除恐慌,稳定社会,实现科学、理性地应对突如其来突发事件;增强公众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公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综合素质。通过开展应急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能力,增强公众的卫生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以及对食品食用卫生等生活科普知识的认识。促进社区对有健康的广泛支持,推动社区卫生服务,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条件,以达到提高社区群众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3.1方式;(1)发放资料、折页、宣传画、画报;(2)开展现场专题宣传活动;(3)得用宣栏、黑板报、科普画廊、(4)组级局部公众坐谈会、讨论会;(5)开展面对面的干预、咨询活动;(6)开展卫生应急知识讲座;(7)加强卫生应急知识培训;(8)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开展各类事件相关知识的宣传;(9)及时开展事件信息交的流、通报;(10)开通热线电话为群众提供咨询活动;3、应急健康教育的方式与原则应急健康教育的工作原则是:(1)统一部署、部门协作、群众参与、属地负责(2)预防为主、分级响应、针对有效;(3)反应迅速、尊重现实、规范维法;(4)科学有序、理性有度、实用易懂;3.2原则洪洪涝涝灾害灾害钉螺扩散及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钩体)病、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肠道传染病、疟疾等气候气候变变暖暖血吸虫、疟疾、登革热、乙脑、肠道传染病干旱干旱水源污染,肠道传染病(痢疾),老鼠向居民区迁移地震地震综合性问题(传染病暴发不多见)常见自然灾害对传染病影响肠肠道道传传染病染病霍乱、感染性腹泻、痢疾、伤寒、甲肝和戊肝虫媒虫媒传传染病染病登革热、疟疾、丝虫病、乙脑、恙虫病、黑热病、人禽流感、狂犬病疫苗可疫苗可预预防疾病防疾病流感、麻疹、白喉、脊灰其他其他斑疹伤寒、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疥疮、结核病、艾滋病、姜片虫病、血吸虫病(包括急性血吸虫病)、嗜曙红细胞性脑膜炎 常见灾后潜在暴发传染病冬春季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猩红热、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水痘、非典型肺炎,以及轮状病毒腹泻、甲型病毒性肝炎等夏秋季感染性腹泻、痢疾、霍乱、伤寒、甲型肝炎、戊型肝炎、大肠杆菌0157,出血性肠炎、钩端螺旋体病等 不同季节的传染病风险以卫生应急知识普及为重点,按照灾前、灾中、灾后的不同情况,分类宣传普及应急知识。4.1灾前教育以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种类、特点和危害为重点,掌握预防、避险的基本技能;4.2灾中教育以自救、互救知识为重点,普及基本防护手段和防护措施;4.3灾后教育以经历过突发公共事件的公众为重点,抚平心理创伤,恢复正常社会生产生活秩序。4、应急健康教育的内容不同阶段的健康教育策略;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程度、变化情况及公众心理变化,以全民普及防治知识为基础,及时调整宣传教育策略,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工作方案,及时组织更新相应的科普宣传内容,通过各种途径,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例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期 快速有效地利用各种健康教育形式宣传有关知识,制作必要的宣传资料,及时分发给群众,有针对性地宣传普及救护、传染病预防、饮食卫生、饮水卫生知识,做好有关人群的心理危机疏导干预工作。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地群众通报卫生状况,针对出现的灾情、疫情,加大宣传力度和频次,将有关卫生防病知识反复向群众宣传。并针对群众的心理问题,加大疏导力度,如开设咨询热线,增加咨询讲座次数等,倡导科学的防治方法和健康的行为,进行全人群心理疏导干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持续期重点是普及环境卫生知识,倡导健康为树立健康信念,提高群众抗灾防病的意识和能力,并做好相关疾病康复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期和恢复期 如果以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宣传为例;(1)疫情的形势(2)疾病的基本概念(3)临床症状(4)诊断与监别诊断(5)预防措施传染源普遍存在(破伤风、气性坏疽、军团病、弧菌溃疡)昆虫媒介暴露灾民抵抗力下降,易感人群人群疾病早发现、早诊治能力减弱药品、器械、材料短缺自然灾害期间传染病问题次生灾害的传染病问题次生灾害的传染病问题农村地区:当地原有传染病(较少)、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新传入传染病城市地区:当地原有常见传染病、新传入传染病偏僻地区:常见传染病、疫苗可预防传染病、新传入传染病滨海渔村与近海岛屿地区:海产品污染带毒热带、亚热带地区:寄生虫病等相对耐热耐冷的微生物变成优势菌群、寒热带疫病随气候迁移、沙尘协助微生物长距离移动植被、水系的改变带来病原微生物密度改变、大灾之后的大疫常因水异常而来人类和野生动物的移动带来人畜共患病的增加化学和物理的暴露导致毒理变化或新菌株的出现灾时微生物变化问题呼吸道传染为主的疾病,应经常打开窗户,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使用空调的地方,应确保空调系统的送风安全,保证充足的新鲜空气输入,并经常清洗隔尘网,必要时,可对整个供气设备和送气管道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所有排风要直接排到室外。空气消毒、家庭物品的消毒应使用有卫生许可证的消毒剂,按使用说明书进行。出现呼吸道感染病征的患者,应及时就诊,并戴上口罩,以免传染给他人。针对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的宣传内容对于肠道传染病;则要重点宣传饮用水和食物的卫生,严防病从口入关,提倡“吃熟食,喝开水,洗净手”,提醒居民少吃或不吃生吃、半生吃食品,瓜果吃前要去皮,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生活用水注意卫生;必要时对餐具和生活用水进行消毒处理。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需经消毒后才能排放。针对传播途径不明的传染病针对传播途径不明的传染病则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教育居民避免接触可能的暴露环境,并做好个人防护措施。个人防护: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衣服。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绢或纸巾遮掩口鼻,然后洗手。避免前往空气流通不畅、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注意均衡饮食,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加强锻炼,充足休息,增强身体的抵抗力。照顾或探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病人,应该戴上口罩,及时洗手、洗澡、换洗衣服。肠道传染病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接触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不接触可疑媒介(畜禽、昆虫、花鸟等)。不良气候及高危场所做好防护。定期做健康检查,动态检测人体健康状况。注意学习掌握相关卫生知识,提高自身防护意识。针对易感者的宣教内容 居民卫生应急健康教育覆盖率8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知晓率60%。5、应急健康教育工作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