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控制与物料定额管理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1300218 上传时间:2024-06-16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570.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库存控制与物料定额管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库存控制与物料定额管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库存控制与物料定额管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章库存控制与物料定额管理第八章库存控制与物料定额管理2本章主要内容库存控制物料消耗定额管理物料储备定额管理物料编码管理2本章主要内容库存控制38.1 库存控制库存控制什么是库存,是指那些暂时处于闲置状态,用于将来目的的物料。库存现象由来已久,但是把库存问题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还是20世纪以来的事情。以往人们为了保证生产和消费的顺利进行,总认为物料存储得越多越好,但伴随着物料供应的日益丰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我们越来越注重库存的控制。38.1库存控制什么是库存,是指那些暂时处于闲置状态,用于48.1.1 库存控制概述库存控制概述库存控制库存控制是以控制库存为目的的方法、手段、技术以及操作过程的总称。它是对企业的库存量(包括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以及产品等)进行计划、协调和控制的工作。48.1.1库存控制概述库存控制是以控制库存为目的的方法、5一、库存的利弊一、库存的利弊现代物流理论认为“库存是一个必要的恶魔。”也就是说,库存的存在有利有弊。(一)、库存的作用(一)、库存的作用1库存使企业能够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企业通过设立库存,可以实现企业采购、运输和制造方面的规模经济。2库存能够平衡供给与需求3库存能够预防不确定的、随机的需求变动以及订货周期的不确定造成的供应中断。4库存能够消除供需双方在地理位置上的差异5一、库存的利弊6(二)、库存的弊端(二)、库存的弊端反过来,库存也会给企业带来不利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包括:1占用大量流动资金2产生库存成本3掩盖了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总之,持有库存要发生一定费用,还会带来其他一些管理上的问题,因此,库存的作用及其弊端之间有一个折衷、平衡的问题,这也就是库存管理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6(二)、库存的弊端7二、库存控制的目标二、库存控制的目标最好的库存控制就是平衡库存成本与库存收益的关系,决定一个合适的库存水平,使库存占用的资金带来的收益比投入其它领域的收益更高。库存控制的目标就是防止超储和缺货,在企业现有条件约束下,以合理的成本为用户提供相适应的服务,即在达到顾客期望的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库存成本。7二、库存控制的目标8三、库存分类与库存成本三、库存分类与库存成本(一)、按库存的作用分类1周转库存由周期性批量购入所形成的库存就称为周转库存。这里有两个概念,一个是订货周期;另一个是订货批量。2安全库存由于需求和提前期等方面存在着不确定性,需要持有超过周转库存的安全库存。设置安全库存方法有两种,一种方法是比正常的订货时间提前一段时间订货。另一种方法是,使每次的订货量大于一个订货周期的需要量,多余部分就是安全库存。安全库存的数量除了受需求和供应的不确定性影响外,还与企业希望达到的顾客服务水平有关,这些是制定安全库存决策时的主要考虑因素。3调节库存调节库存是用于调节需求或供应的不均衡、生产速度与供应速度不均衡、各个生产阶段的产出不均衡而设置的。4在途库存8三、库存分类与库存成本9(二)根据用户对物料需求的重复次数来分,可分为单周期库存和多周期库存单周期库存。单周期需求也叫一次性订货,这种需求的特征是偶发性和物品生命周期短,因而很少重复订货,如报纸,没有人会订过期的报纸来看,这就是单周期需求。2、多周期需求是在长时间内需求反复发生,库存需要不断补充,在实际生活中,这种需求现象较为多见。9(二)根据用户对物料需求的重复次数来分,可分为单周期库存和10多周期需求又分为独立需求库存与相关需求库存两种属性。独立需求独立需求是指用户对某种物料的需求与其它种类的库存无关,表现对这种物料需求的独立性。这种需求变化独立于人们的主观控制能力之外,因而其数量与出现的概率是随机的、不确定的、模糊的。相关需求相关需求是指与其他需求有内在相关性的需求,根据产品的结构关系和一定的生产比例关系,企业可以依次精确地计算出它物料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它是一种确定型需求。如原材料、零件、组件等。需求量和时间则由MRP系统来决定。10多周期需求又分为独立需求库存与相关需求库存两种属性。独113、按库存的参数确定性与否可以分为确定型库存与随机型库存对于确定型库存而言,库存模型的参数是确定的。所谓确定是指物品的需求量是已知和确定的,补充供应的前置时间是固定的,并与订货批量无关。当这两个条件得不到满足时,确定型就不再适用。另一类模型是随机型库存模型,所谓随机型是指物品的需求量和补充供应的前置时间至少有一个是随机变量。如果可以根据统计资料得出在任一给定时期需求量的概率分布,则称之为概率型库存模型。113、按库存的参数确定性与否可以分为确定型库存与随机型库存12三、库存控制三、库存控制为了控制库存,由库存过程可知,可控制订货进货过为了控制库存,由库存过程可知,可控制订货进货过程,也可控制销售出库过程。但是,控制销售出库过程,也可控制销售出库过程。但是,控制销售出库过程,意味着限制了用户的需求,影响了社会需求。所程,意味着限制了用户的需求,影响了社会需求。所以最好采用通过控制订货进货过程的办法来控制库存以最好采用通过控制订货进货过程的办法来控制库存量。这样,不但可主动控制库存量,而且不影响社会量。这样,不但可主动控制库存量,而且不影响社会效益。效益。具体而言,库存控制要回答以下问题:如何使库存具体而言,库存控制要回答以下问题:如何使库存成本最优?怎样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库存?如何使生产成本最优?怎样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库存?如何使生产和销售计划相平衡,以满足交货要求?怎样避免销售和销售计划相平衡,以满足交货要求?怎样避免销售损失,提高客户满意度。归根结底,就是要确定什么损失,提高客户满意度。归根结底,就是要确定什么时候订货、每次订货订多少、以及确定库存检查周期时候订货、每次订货订多少、以及确定库存检查周期等问题。等问题。12三、库存控制138.1.2 库存成本的构成库存成本的构成库存成本的构成一般可分为以下三个主要部分。1.库存持有成本,即为保有和管理库存而需承担的费用开支。具体可分为运行成本、机会成本和风险成本三个方面,如图82所示。运行成本:主要包括了仓储成本,库存越高,仓储面积越大,仓储成本也越高。此外,运行成本还包括仓库中的设备投资成本和日常运作费用(水、电、人工等)。机会成本:风险成本:顾名思义则是从风险的角度出发来考虑的,首先是保险费用,为了减少库存的损失,大多数的企业会为其库存的安全保险,其费用就是库存成本。同时企业可能会应为库存的不合理存放而造成损耗或报废,例如食品过期、存放过程中破损、产品滞销、失窃等等,这些损失同样是库存的风险成本。138.1.2库存成本的构成库存成本的构成一般可分为以下三1414158.1.3 库存策略库存策略库存策略是指决定什么时间对库存进行检查、补充,每次补充的数量是多少等,如表82所示。订货点和订货批量随着物品的出库,库存量会下降到某一个点,此时,必须有货物的补充入库,否则,不能满足需求,造成经营或生产损失。这个点被称为订货点,每次采购所订购的物料数量称为订货批量。订货提前期 指为了在某一时刻能补充存储,必需提前订货,这段提前的时间称为订货提前期158.1.3库存策略库存策略是指决定什么时间对库存进行检16图83库存订货点模型图根据仓库存货的检查周期、订货点、订货批量、最大库存等决策变量的组合有以下几种常用的库存订货策略:1.连续性检查的固定订货量、固定订货点策略(Q,R)策略(如图84所示)该策略的基本思想是:对库存进行连续性检查,当库存降低到订货点水平R时,即发出一个订货指令,每次的订货量保持不变,为固定值Q。此策略适用于需求量大、缺货费用较高、需求波动性很大的情形。16图83库存订货点模型图172.连续性检查的固定订货点、最大库存策略(R,S)策略该策略亦属于连续性检查类型的策略,即需要随时检查库存状态,当发现库存降低到订货点水平R时,开始订货。订货后使最大库存保持不变,即为常量S,若发出订单时库存量为I,则其订货量为(S-I)。该策略和(R,Q)策略的不同之处在于其订货量是按实际库存而定,因而订货量是可变的。172.连续性检查的固定订货点、最大库存策略(R,S)策183.周期性检查策略(t,S)策略(如图85所示)该策略是每隔一定时期t检查一次库存,并发出一次订货,把现有库存补充到最大库存水平S,如果检查时库存量为I,则订货量为(S-I)。183.周期性检查策略(t,S)策略(如图85所示)198.1.4库存控制新策略库存控制新策略一、一、JIT库存管理方法库存管理方法JIT(准时制)产生于1973年,它是由丰田英二和大野耐一在日本丰田汽车公司首先采用的。所谓准时制所谓准时制就是指按照顾客要求的时间、地点,按照其需要的数量,生产或提供其需要的产品或服务。运用到库存控制上,就是“按需储存”,这种按需储存的方式是以需求为动力,拉动储存计划,需方需要什么品种,需要多少,什么时候需要,什么地点需要,完全由需方向供方发出指令,供方根据需方的指令,将需方的品种按需求的数量,在所需的时间运送到指定的地点。不多送,也不少送,不早送,也不晚送,运送的品种要保证质量,不能有废品。198.1.4库存控制新策略一、JIT库存管理方法20JIT库存管理目的库存管理目的可以概括为:零库存;零交易;零缺陷;杜绝浪费。JIT供应方式的优点表现在:供应方式的优点表现在:实现生产线现场零库存:生产线需要多少,就供应多少;实现最大的节约;最大限度地消除废品损失。2021JIT库存管理的实施库存管理的实施JIT库存通过JIT采购来实现,JIT的采购是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供应恰当的数量,恰当的物品。要实现JIT采购,必须与供应商建立更加稳固的合作关系,保证交货及时准确,因此要求:采用较少的供应商,甚至单源供应。对某一种原材料或外购件只从几个甚至一个供应商采购,JIT的采购认为对每一种原材料或者外购件最理想的数目是一个。但是,这种方法有可能带来由于意外发生供货中断事故以及对供应商依赖过大的缺点。对供应商的选择需要综合进行评价。由于JIT采取较少的甚至单源供应渠道,因此,对供应商的要求比较严格,需要综合进行评价。21JIT库存管理的实施22对交货的准时性要求严格。JIT管理思想为“按需储存,按需采购”,一切以生产为服务,要求交货严格按计划执行,以免生产中断。信息交流更加重要。由于JIT采购的特殊性,使得信息沟通变得更加重要。小批量采购。JIT生产要求零库存,采购需要实行小批量采购,强调“准时性”。小批量采购要求增加配送运输的批次,工作量和成本比较大,所以比较大的生产企业例如汽车制造厂等供应商一般就在汽车制造厂周围设置生产厂或供应点。也有由第三方物流公司负责供应商的物料库存、配送、运输管理即通常所说的“VMI管理”。22对交货的准时性要求严格。JIT管理思想为“按需储存,按需23应用应用JIT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时需要注意的问题1严格拉动的概念2高效率、低成本的物流运输方式准时管理方法要求供应商小批量、高频率运送。但是小批量、高频率运送将增加运输成本,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准时管理方法要求积极寻找集装机会。另外,需要采用使小批量物品的快速装卸变得容易的设备。3与供应商长期、可靠的伙伴关系4决策层的支持5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3应用JIT时需要注意的问题24二二 渠道中库存的管理渠道中库存的管理(一)渠道及渠道库存概念分销渠道按渠道的级数划分通常有四种形式:零级渠道:制造商消费者一级渠道:制造商零售商消费者二级渠道: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三级渠道:制造商代理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在物流供应链中,企业整体库存包括企业自身的库存以及渠道库存。渠道库存是指各级渠道例如地区分公司、自营店、特许加盟店、联营专柜、批发代理商等中的库存。必要的渠道库存是正常销售的保证,而过量的渠道库存则会造成商品积压,资金难以回收。24二渠道中库存的管理25。当信息到达源头制造商时,所获得的需求信息与实际市场需求信息差异很大。同时由于库存费用占库存物品的价值的20%40%,因此渠道中的库存控制是十分重要的。25。当信息到达源头制造商时,所获得的需求信息与实际市场需求26(二)渠道库存管理要求1.减少重复库存2.减少安全库存量3.降低物流成本4.减少牛鞭效应影响供应链的下游库存点和上游库存点共享供货需求信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合作,减少或者消除牛鞭效应。26(二)渠道库存管理要求27(三)渠道库存的管理供应链中的需求变异放大原理与库存波动(牛供应链中的需求变异放大原理与库存波动(牛鞭效应鞭效应the Bullwhip Effect)其基本思想是:当供应链的各节点企业只根据来自其相邻的下级企业的需求信息进行生产或供应决策时,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会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产生逐级放大的现象,达到最源头的供应商时,其获得的需求信息和实际消费市场中的顾客需求信息发生了很大的偏差,需求变异系数比分销商和零售商的需求变异系数大得多。由于这种需求放大效应的影响,上游供应商往往维持比下游供应商更高的库存水平。这种现象反映出供应链上需求的不同步现象,它说明供应链库存管理中的一个普遍现象:“看到的是非实际的”。27(三)渠道库存的管理28“牛鞭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效应产生的原因(1)更新需求预测为了安排生产进度,计划产量,控制库存和计划物料需求,供应链中的企业通常都会预测产品需求。而预测通常是基于企业直接接触的顾客的购买历史进行的。当下游企业订购时,上游企业的经理就会把这条信息作为将来产品需求的信号来处理。基于这个信号,上游经理会调整需求预测,同时上游企业也会向其供应商增加订购,使其作出相应的调整。因此,这种需求信号的处理是“牛鞭”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2)批量订购在供应链中,每个企业都会向上游企业订货,并且会对库存进行一定程度的监控。由于入库的物料在耗尽以后,企业不能马上从其供应商那里获得补给,因此,企业经常都会进行批量订购,在再次发出订购之前保持一定的存货。运输费用高也是阻碍企业频繁订货的障碍之一。卡车满负荷载重时,单位产品运输成本最低,因此当企业向供应商订购时,他们都会倾向大批量订货以降低单位运输成本。通常供应商难以处理频繁的订购,因为处理这些订货所消耗的时间与成本相当大。宝洁公司估计,由于订购、结算和运送系统需要人手运作,处理每笔订货的成本大约在35到75美元之间。若企业的顾客都采用定期订购模型,则会导致“牛鞭”效应产生;如果所有顾客的订购周期均匀分布,那么“牛鞭”效应的影响就会最小。2829(3)价格波动价格波动会促使提前购买。制造商通常会进行周期性促销,如价格折扣、数量折扣、优惠券等,这些优惠实质上是一种间接的价格优惠。制造商的价格优惠会促使其分销商提前购买日后所需的产品,而提前购买的结果是顾客所购买的数量并不反映他们的即时需求,这些批量足以供他们将来一段时间使用。这种促销对供应链来说可能会成本很高。当制造商的价格处于低水平时(通过折扣或其它促销手法),顾客常会购买比自己实际所需要大得多的数量;当制造商的价格恢复正常水平时,顾客由于有足够库存,因此在其库存消耗完之前,他们不会再购买。结果,顾客的购买模式并不能反映他们的消耗消费模式,并且使其购买数量的波动较其消耗量波动大,从而产生“牛鞭”效应。(4)限量供应和短缺博弈当产品供不应求时,制造商常根据顾客订购的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限量供应,客户会在订购时夸大实际的需求量;当供不应求的情况得到缓和时,订购量便会突然下降,同时大批客户会取消他们的订单。对潜在的限量供应进行的博弈,会使顾客产生过度反应。这种博弈的结果是供应商无法区分这些增长中有多少是由于市场真实需求而增加的,有多少是零售商害怕限量供应而虚增的,因而不能从顾客的订单中得到有关产品需求情况的真实信息。29(3)价格波动301.VMI管理管理VMI(VendorManagedInventory)意为供应商管理用户库存,VMI是一种在用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性策略,以对双方来说都是最低的成本优化产品的可获性,在一个相互同意的目标框架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这样的目标框架被经常性监督和修正,以产生一种连续改进的环境。该策略的关键措施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原则中(1)合作精神(合作性原则)。在实施该策略时,供应商和用户(零售商)都要有较好的合作精神是首要的,供需双方的相互信任与信息透明才能够使相互之间保持较好的协调运作。(2)使双方成本最小(互惠原则)。VMI不是关于成本如何分配或谁来支付的问题,而是致力于减少总成本的问题。(3)框架协议(目标一致性原则)。通过框架协议,使双方都明白各自的责任和目标。如库存放在哪里,什么时候支付,是否要管理费,要花费多少等问题都要回答,并且体现在框架协议中。(4)连续改进原则。通过连续的改进,不断找出合作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使合作的成效不断提高。301.VMI管理31供应商管理库存的策略可以分如下几个步骤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的策略可以分如下几个步骤实施:第一、建立顾客情报信息系统。要有效地管理销售库存,供应商必须能够获得顾客的有关信息。第二、建立销售网络管理系统。供应商要很好地管理库存,必须建立起完善的销售网络管理系统,保证自己的产品需求信息和物流畅通。为此,必须:(1)保证向己产品条码的可读性和惟一性;(2)解决产品分类、编码的标准化问题;(3)解决商品存储运输过程中的识别问题。目前已有许多企业开始采用MRPII或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这些软件系统都集成了销售管理的功能。通过对这些功能的扩展,可以建立完善的销售网络管理系统。第三、建立供应商与分销商(批发商)的合作框架协议。供应商和销售商(批发商)一起通过协商,确定处理订单的业务流程以及控制库存的有关参数(如再订货点、最低库存水平等)、库存信息的传递方式(如EDI或Internet)等。第四、组织机构的变革。这一点也很重要,因为VMI策略改变了供应商的组织模式。31供应商管理库存的策略可以分如下几个步骤实施:322.联合库存管理(JMI)联合库存管理是解决供应链系统中由于各节点企业的相互独立库存运作模式导致的需求变异放大现象,提高供应链的同步化程度的一种有效方法。联合库存管理和供应商管理库存不同,它强调双方同时参与,共同制定库存计划,使供应链中的每个库存管理者(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都从相互之间的协调性考虑,保持供应链相邻的两个节点之间的库存管理者对需求的预期保持一致,这样就消除了需求变异放大现象。联合库存管理比较典型的模式有以下几种:(1)地区分销中心联合库存管理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各个销售商只需要少量的库存,大量的库存由地区分销中心(配送中心储备)减轻了各个销售商的安全库存及服务水平的压力,地区分销中心起到了联合库存管理的功能,既是一个商品的联合库存管理中心,也是需求信息的交流中心和传递枢纽。(2)供需联合库存管理模式:将渠道中各方包括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原有各自的独立库存转变为双方或多方联合库存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3)第三方物流联合库存管理模式:由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仓储配送管理,是一种既为渠道各方提供了联合库存管理,同时又承担送货的业务模式。322.联合库存管理(JMI)338.2 物料消耗定额管理物料消耗定额管理物料消耗定额物料消耗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组织条件下,制造单位产品或完成单位工作量,所必需消耗的物料数量标准。主要包括原材料消耗定额、辅助材料消耗定额、燃料消耗定额、动力消耗定额等。是综合反映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物料消耗定额的作用:物料消耗定额的作用:1、是企业计算物料需要量和物料需求计划的重要依据;2、是进行物料发放管理的重要依据,是成本核算的基础;3、是促进企业合理使用和节约物料的重要手段;4、是推动企业提高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和工人操作技术水平的重要手段。338.2物料消耗定额管理物料消耗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348.2.1 物料消耗的构成物料消耗的构成物料消耗的构成一般包括三个部分:(1)产品有效消耗:产品有效消耗,也就是构成产品净重的消耗,是指构成产品(零件)净重的原料消耗。(2)工艺性损耗:工艺性损耗指在生产工艺过程中使物料原有形状和性能改变而产生的一些不可避免的损耗,如烧蚀、切削、锯口、边角料等。如果在工艺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废气、废液越多,其工艺性消耗就越大。因此,企业应不断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尽量把工艺性物料消耗降低到最低限度。(3)非工艺性损耗:非工艺性损耗指产品净重和工艺性损耗以外的物料损耗,也称无效损耗。它是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的废品,运输、保管过程中的合理损耗和其他非工艺技术等原因而引起的损耗。它包括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非工艺性损耗和流通过程中的非工艺性损耗。这部分损耗主要是材料供应不合理或管理不善造成的,每个企业都应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这部分消耗。348.2.1物料消耗的构成358.2.2 物料消耗定额的构成物料消耗定额的构成358.2.2物料消耗定额的构成36影响物料消耗定额的主要因素:影响物料消耗定额的主要因素:生产技术装备;产品设计结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自然条件;物料质量条件;工人的技术水平和操作。降低物料消耗定额的途径:降低物料消耗定额的途径:改进产品设计;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材料代用;回收利用废旧物料;加强设备维修和不断改造老旧设备;综合利用;深化企业改革,开展节约、降耗运动。36影响物料消耗定额的主要因素:378.2.3物料消耗定额的制定原则和方法物料消耗定额的制订,包括“定质定质”和“定量定量”两个方面。“定质”,即确定所需物料的品种、规格和质量要求;“定量”,即确定物料消耗的数量标准。原则意义1.先进、合理性原则采用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确定先进合理的物料消耗定额。先进合理的物料消耗定额应是在保证产品质量和工程质量以及工作质量的前提下,最经济合理的物料消耗量标准。2.全面、完整性原则在物料消耗定额的制订中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其中主要涉及到的因素有四个:单件净重、毛坯重量、工艺定额、材料利用率。3.经济、效益性原则在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物料、节约物料和降低产品成本,尽量采用以廉代贵,综合利用,提高材料利用率,尽量考虑就地、就近组织物料供应,以降低运输费用和便于管理,以求降低物料消耗。378.2.3物料消耗定额的制定原则和方法物料消耗定额的制38制定消耗定额的方法主要有经验估算法、统计分析法、实际测定法和技术分析法四种。经验估算法这种方法是根据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的实际经验,结合参考有关技术文件和产品实物,通过估算制定物料消耗定额。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由于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准确性较差。一般是在缺乏必要的技术资料和统计资料时采用。统计分析法这种方法是根据对实际消耗的历史统计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研究,并考虑计划期内生产技术等因素,经过对比、分析、计算来确定物料消耗定额。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必须有齐全的统计资料为依据,否则会影响定额的准确性。一般是在有比较齐全的统计资料的情况下采用此方法。38制定消耗定额的方法主要有经验估算法、统计分析法、实际测定39实际测定法这种方法又称写实法,是指运用现场秤、量和计算等方式,对工人操作时的物料实耗数量进行测定,通过分析研究来制订物料消耗定额。这种方法测定的准确程度取决于测定的次数和测定的条件。这种方法切实可靠,但受生产技术和操作水平以及测定人员的影响,一般是在工艺简单、生产批量大的情况下采用。技术分析法这种方法也称技术计算法,是根据产品设计和工艺的需求,按照构成定额的组成部分和影响定额的各种因素,在充分考虑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分析和技术计算,制定出经济合理的物料消耗定额。这种方法制定的物料消耗定额较准确,但工作量较大。一般是在产品定型,技术资料较全的情况下采用。39408.3.2 物料储备定额的确定物料储备定额的确定1)以期定量法)以期定量法计算公式为:经常储备定额=(平均供应间隔天数+验收入库天数+使用前准备天数)*平均每日需要量可简写为:Q=CT其中:Q表示周转库存储备定额C表示平均每日需要量T表示周转储备天数,主要包括供应间隔天数、验收入库天数、使用前准备天数。408.3.2物料储备定额的确定1)以期定量法41 定货提前期 定货提前期 定货提前期 定货提前期数量时间安全库存量均衡消费 消费加快 消费减慢定货点定货点 不变定货点 升高,订货量不变定货点 降低 增加定货量T最大库存批量TTT41定货提前期定货提前期定货提前期定货提前期数量时间42供应间隔天数,是指上一批进货到下一批进货之间的天数,即前后两次进货的间隔天数。影响供应间隔天数的因素很多,如供应条件、供应距离、运输方式、订购数量等。一般根据上期实际供应间隔天数计算出加权平均天数后,再按计划期供、产、销等情况的变化加以适当调整后确定。某种物料供应间隔天数的计算公式为:可简写为:验收入库天数。物料到货后,还不能直接进入仓库储存,需要验收后才能入库储存。验收入库天数主要取决于物料验收的工具、人员以及采购条件等情况,一般可根据技术分析、实际经验或验收能力确定。42供应间隔天数,是指上一批进货到下一批进货之间的天数,即前使用前准备天数,是指某些物料在入库以后,投产使用之前,还要经过一定的准备时间。如干燥、清洗等。平均每日需要量,等于在一定时期内完成一定数量产品所需物料总量,除以完成这些产品所需时间。一般计划期预计每日需要量是按计划期全部需要量除以日历天数(一月按30天计算)求得的。总之,用以期定量法确定经常储备定额的优点是方法简单,计算工作量小;缺点是没有从经济合理的要求出发,做出必要的定量分析。为了充分考虑企业本身物料储备的最优经济效益,可以用第二种方法,即经济订购批量法来确定周转库存储备定额。43使用前准备天数,是指某些物料在入库以后,投产使用之前,还要经442)经济订购批量法经济订购批量法经济订购批量法,是指以某种物料的经济订购批量为依据来确定储备定额的方法。由于采购一次商品,就要花费一次定货费用,包括采购差旅费,手续费等。当一定时间内的采购总量一定时,每次采购的批量大,采购的次数就少,定货费用越少;反之,采购批量小,采购的次数就多,定货购费用越大如图810所示。所以,采购批量与定货费用成反比例关系。由于每次的采购批量大,平均库存量也大,因而付出的费用就大,如保管费、包装费、存货占用资金的利息、商品损耗等费用;反之,采购批量小,平均库存量小,储存费用就少,所以,采购批量与储存费用呈正比例关系。关系如811图所示。442)经济订购批量法4545总成本=变动储存成本变动订货成本商品总自身价值=储存成本订货成本商品价值46总成本=变动储存成本变动订货成本商品总自身价值46式中TC:总成本;Q:一次订货量(一次进货批量);K:一定时期(年)单位存货的(变动性)储存成本;S:一定时期存货需求总量;F:平均每次进货费用(即单位订货成本);P:购买商品的单价;Q/2:一定时期存货平均持有量;:变动储存成本(即储存成本);S/Q:订货次数;:变动订货成本(即订货成本);SP:购买货品的总价值。47式中47可计算出最佳经济订货批量为经济进货批量下的总成本为年度最佳进货批次48可计算出最佳经济订货批量为48例:GH公司预计年耗用A材料6000千克,单位采购成本为15元,年单位储存成本9元,平均每次进货费用为30元,假设该材料不会缺货,试计算:A材料的经济进货批量;经济进货批量下的总成本;经济进货批量的平均占用资金;年度最佳进货成本。根据题意可知:S=6000千克,P=15元,K=9元,F=30元A材料的经济进货批量:49例:GH公司预计年耗用A材料6000千克,单位采购成本为15经济进货批量下的总成本经济进货批量的平均占用资金5050513)ABC控制法控制法ABC控制法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巴雷特于19世纪首创的,已广泛用于存货管理、成本管理与生产管理中。所谓ABC控制法,也叫ABC分类管理法,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企业的存货划分为A、B、C三类,分别实行分品种重点管理、分类别一般控制和按总额灵活掌握的存货管理、控制的方法。ABC分类管理的目的在于使管理工作分清主次,抓住问题的重点,集中主要精力解决主要问题,以提高存货资金管理的整体效果。513)ABC控制法52存货ABC分类的标准主要有两个:第一、金额标准;第二是品种数量标准。第一个标准是最基本的,而第二个标准仅作参考。存货按ABC分类的基本特点。属于A类存货,金额巨大,但品种数量较少,一般来说,其品种数占全部存货总品种数的10%左右,而价值最高可达70%左右;属于C类的存货是品种繁多,但金额却很小的项目,通常,这类存货的品种数占70%,而价值却只占10%左右;而B类存货则介于二者之间,品种数与价值都在20%左右。三类存货在品种数与价值量上的特点,可以从图812看出。52存货ABC分类的标准主要有两个:第一、金额标准;第二是品5353542.安全储备定额的确定安全储备定额的确定安全储备定额是为了防止物料供应过程中可能发生到货误期或来料品质不符等不正常现象,保证生产正常进行所必需储备的物料数量标准。它是一个常数储备量,动用后必须及时补足。但安全储备量并不是所有的企业,所有的物料都要建立。对于货源充足,容易购买,供应条件较好的物料,或可用其他物料代用的物料,可以不建立或少建立安全储备定额。安全储备定额,主要是由安全储备天数和平均每日需要量决定的。其计算公式为:安全储备定额=安全储备天数*平均每日需要量安全储备天数,也称平均误期天数,一般是考虑供应条件确定的,也可根据上年统计资料中实际到货平均误期天数来确定的。平均误期天数,就是以历次到货的误期天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出的天数。542.安全储备定额的确定553.季节性储备定额季节性储备定额季节性储备定额,是指企业为克服某些物料供应的季节性(如棉花)或生产消耗的季节性(如空调)因素影响,保证生产正常进行而建立的物料储备数量标准。如水果类产品的生产容易受到季节性的影响,这类物料就应根据季节性的要求确定库存水平。凡是已建立季节性储备的物料,一般不再建立经常储备和保险储备。季节性储备定额季节储备天数平均每日需要量季节性储备,是为了适应进料、用料的季节性特点而建立的储备。季节性储备天数,一般是根据生产需要和供应中断天数来决定的。553.季节性储备定额568.4物料分类与编码管理物料分类与编码管理8.4.1物料分类物料分类一、物料分类的概念一、物料分类的概念 物料分类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为满足物料物料分类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为满足物料生产、流动的管理需要,选择适当的分类标准生产、流动的管理需要,选择适当的分类标准或特征,将物料集合总体科学地、系统地逐级或特征,将物料集合总体科学地、系统地逐级划分为大类、中类、小类、品类、品目、细目划分为大类、中类、小类、品类、品目、细目直至最小单元的过程。直至最小单元的过程。568.4物料分类与编码管理8.4.1物料分类57二、物料分类的基本原则1、要明确分类物料集合体所包含的范围;2、必须提出物料分类的明确目的。由于物料分类的目的不同,要求不同,因此物料分类体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每一个分类体系都是围绕着一个特定的分类目的而形成的。3、必须选择适当的分类标志。物料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特征均可以作为物料分类的标志。物料具有本质和非本质的属性和特征,为了保证分类的同一性、稳定性、,必须选这最稳定的属于本质性的特征作为分类别标准。57二、物料分类的基本原则58三、物料分类标志1、以物料的用途作为分类标志:许多按商品用途划分的类目名称已成为专有名词,如食品、医药品、饲料、文化用品、交通工具等。以物料用途作为分类标志,便于分析和比较同一用途商品的质量和性能,从而有利于生产企业改进和提高商品质量,开发商品新品种,扩大品种规格,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也便于经营者和消费者按需对口选购。但对多用途的商品,一般不宜采用此分类标志。2、以原材料作为商品分类标志:商品的原材料是决定商品质量、使用性能、特征的重要因素。这种分类标志特别适用于原料性物料和原料对成品质量影响较大的物料,但对那些有多种原料制成和成品质量及特征与原材料关系不大的商品则不宜采用。58三、物料分类标志3、以物料的加工方法作为分类标志。这种分类标志对那些可以选用多种加工方法制造且质量特征受工艺影响较大的商品更为适用,能够直接说明商品质量特征及风格。例如,茶叶按制造方法的不同,分为全发酵茶(红茶)、半发酵茶(乌龙茶)、后发酵茶(黑茶)和不发酵茶(绿茶);酒按酿造方法的不同,分成蒸馏酒、发酵酒和配制酒。对那些虽然加工方法不同,但成品质量特征不会产生实质性区别的商品,则不宜采用此种分类标志进行分类。4、以商品的化学成分作为分类标志。按化学成分的不同,可将所有商品分为有机商品和无机商品两大类。对这类商品进行分类时,应以主要化学成分作为分类标志。例如,化学肥料可按其主要化学成分的不同,分为氮肥、磷肥、钾肥。593、以物料的加工方法作为分类标志。这种分类标志对那些可以选用608.4.2物料编码运用的功能和原则物料编码运用的功能和原则物料编码之功能如下物料编码之功能如下:增强物料资料的正确性物料的领发、验收、请购、跟催、盘点、储存、记录等一切物料之活动均有物料编码可以查核,因此物料数据更加正确。至于一物多名,一名多物或物名错乱之现象不致于发生。提高物料管理的工作效率物料既有系统的排列,以物料编码代替文字的记述,物料管理简便省事,效率因此提高。利于电脑的管理物料管理在物料编码推行彻底之后,方能进一步利用电脑作更有效的处理,以达到物料管理之效果。608.4.2物料编码运用的功能和原则61降低物料库存、降低成本物料编码利于物料库存量的控制,同时利于呆料的防止,并提高物料管理工作的效率,因此可减轻资金的积压,降低成本。防止物料舞弊事件之发生物料一经编码后,物料记录正确而迅速,物料储存井然有序,可以减少舞弊事件之发生。便于物料之领用库存物料均有正确的统一的名称及规格予以编码。对用料部门的领用以及物料仓库的发料都十分方便。便于压缩物料的品种、规格对物料进行编码时,可以对某些性能相近或者相同的物料进行统一、合并和简化,压缩物料的品种、规格。6162物料编码的原则物料编码的原则 物料编码必须合乎物料编码的原则,合理的物料编码,必须具备下列基本原则:简单性分类展开性完整性单一性一贯性可伸缩性组织性适应电脑管理充足性易记性62物料编码的原则638.4.3 常用编码方法常用编码方法目前工商企业所采用的物料编码方法,主要有下列几种:1.阿拉伯数字法2.英文字母法3.暗示法4.混合法638.4.3常用编码方法目前工商企业所采用的物料编码方法64一、阿拉伯数字法一、阿拉伯数字法1连续数字编码法连续数字编码法 连续数字编码法是先将所有物料依某种方式大致排列,然后自1号起依顺序编排流水号。这种物料编码方法可做到一料一号,只是顺序编码除显示编码时间的先后,往往与所代表项目的属性并无关联。因为新购物料无法插入原有排列顺序的料号内,例如:1078为3/8“3/4”之六角铁制带帽螺栓,而新购的六角铁制带帽螺栓为3/8“1”,其物料编码无法插入(因过去没有库存或采用这种物料,故无编码),故只好以最后一个号码8974作为编号。两种物料本应排在一起,现在物料编码相距如此遥远,在物料管理、仓储管理上很不方便。642分级式数字编码法分级式数字编码法分级式数字编码法是先将物料主要属性分为大类并发其号码。其次再将各大类根据次要属性细分为较次级的类别并编定其号码,如此继续进行下去。在分级式数字编码法中,任一物料项目只有一个物料编码。表87为三种属性的阶级式数字编码法,共可组成36个(343)编码,这种方法的优点一方面显示编码的规律性,一方面达到一物料项目仅有一编码的目标,其缺点是无用空号太多,一方面显得浪费累赘,另一方面常导致物料编码位数不够用。652分级式数字编码法6566来 源(大类)材 料(中类)用 途(小类)1=自制 1=非铁金属 1=零部件 2=外购 2=钢铁 2=包装用料 3=委外加工 3=木材 3=办公用品 4=化学品 66来源材料用途1=自673区段数字编码法区段数字编码法 区段数字编码法介于连续数字编码法与分级式数字编码法之间。使用位数较级次式数字编码法更少,而仍能达到物料编码的目的。例如有64项,分为5大类,其情形如表88:A类 12项 B类 10项 C类 17项 D类 15项 E类 10项 合计 64项 673区段数字编码法A类12项B类10项C类168上述情形,如用阶级式数字编码法必须3位数,但如改为区段数字编码则仅需二位数即可,其情形如表89:分配编码 剩余备用编码 A类 12项(01-20)8项 B类 10项(21-37)7项 C类 17项(38-61)7项 D类 15项(62-83)7项 E类 10项(84-99)6项 68上述情形,如用阶级式数字编码法必须3位数,但如改为区段数694国际十进分类(国际十进分类(U.D.C.)这种方法于1876年美国杜威M.DeWey首创,其方法新颖而独到,可以无限制展开,颇受欧洲大陆各国的重视。1895年的国际图书馆学会决定杜威的十进法为基础,作更进一步发展,其后经众多数学专家的确究与发展,最后完成所谓国际十进制分类法(UniversalDecimalClassification),目前已有许多国家采用为国家规格。所谓国际十进制分类法是将所有物料分类为十大类,分别以0至9之数字代表之,然后每大类物料再划分为十个中类,再以0至9之数字为代表,如此进行下去按金字塔Pyramid形态展开。其情形如下:6应用科学62工业技术621机械的工业技术6218动力传动62188挟具621882 螺丝、螺帽6218822各种小螺丝62188221金属用小螺丝621882215丸螺丝621682215.3平螺丝694国际十进分类(U.D.C.)70采用国际十进分类的物料编码,如编码编至三位数字之后仍须继续延长时时,即应加以“.”符号以表示划分,国际十进分类法可无限展开,任何新物料之产生均可插入原有物料编码之系统而不混淆原有之物料编码系统,国际十进分类法所能运用之符号只有十个(0-9),故使编码趋长而又无暗示作用,实在美中不足。70采用国际十进分类的物料编码,如编码编至三位数字之后仍须继71二、英文字母法二、英文字母法 是以英文字母作为物料编码工具的物料编码法。英文字母中I、O、Q、Z等字与阿拉伯数字1、0、9、2等容易混淆,故多废弃不用,除此之外,尚有23个字母可利用。如以A代表金属材料,B代表非木材,C代表玻璃。以AA代表铁金属,以AB代表铜金属.,英文字母在我国已经相当普遍,是可用的物料编码方法。71二、英文字母法72三、暗示法三、暗示法 暗示编码法是指物料编码代表物料的意义,可自编码本身联想出来。暗示编码法又可分为:字母暗示法数字暗示法1.英文字母暗示法:英文字母暗示法:从物料的英文字母当中,择取重要且有代表性的一个或数个英文字母(通常取主要文字的第一个字母)作为编码的号码,使阅读物料编码者可以从中想象到英文字文字,进而从暗示中得知该物料为何物。例如:VC=VariableCapaciter(可变电容器)IC=IntegratedCircuit(集成电路)SW=Switch(开关)ST=SteelTube(钢管)72三、暗示法732.数字暗示法:数字暗示法:直接以物料的数字为物料编码的号码,或将物料的数字依一固定规则而转换成物料编码的号码,物料编码的阅读者可从物料编码数字的暗示中得悉该物料为何物。物料编码代表的意义:例1:类小类形式长度厚度732.数字暗示法:74编码 电阻值 005 0.5 050 5 100 10 101 100 102 1000 103 10,000 104 100,000 105 1,000,000 74编码电阻值0050.50505100175四、混合法四、混合法 混合法物料编码系联合使用英文字母与阿拉伯数字来作物料编码,而多以英文字母代表物料之类别或名称,其后再用十进制元或其它方式编阿拉伯数字号码。这种物料编码方法较十进制元采用符号较多,故有不少企业乐于采用此种方法。例如:M=金属物料MB=螺栓、螺丝及帽MBI=带帽螺栓MBI-100=六角铁制螺栓带帽MBI-106-6=3/83/4六角铁制螺栓带帽MBI-106-8=3/81六角铁制螺栓带帽MBI-106-9=1/21六角铁制螺栓带帽75四、混合法76举例:如:产品的编码原则定为:一位字母C四位特征码两位顺序号则产品内销机-S195-S195长单机的代码可编为:CS19501内销机-S195-S195方单机的代码可编为:CS19502内销机-S195-S19545W的代码可编为:CS19503零部件的编码原则为:一位字母L八位特征码三位顺序号一位后缀用特征码表示产品及图号的缩写,后缀表示零部件加工的状态。76举例:77注意事项:1.如果使用字母和数字混和编码时,应避免使用字母O、I、Z等字母,以免书写时与0、1、2相混淆;2.编码中尽可能不用-、#、*等这些无意义的符号(只是为了区分编码的段,而没有任何含义),因为这些符号不便于电脑输入,而且会使编码太长;3.确定编码方案时一定要保留足够的空间以方便以后的扩充;为了使编码便于书写和录入电脑,编码在满足一定的要求下应尽可能简短;4.凡是库存中可能出现的物料都必须予以编码;5.每种物料只能有一个编码,同样,一个编码只能在库存中找到一种物料,一一对应。77注意事项:788.4.5系统物料编码的处理特点一、灵活地解决物料编码的修改问题物料的编码原则上不允许修改,但由于各种原因,如:制定物料编码原则时预留范围不够,需要扩充;新物料编码时物料的类别分配错误;随着企业的发展,使用物料类型的变化,原来的编码原则需要更改或细分等。当这些事情发生时都需要对现有的物料编码进行修改,否则物料的编码原则将失效。综上所述,物料编码的修改在很多情况下是因为物料的类别变化引起的,物料编码中所携带的物料类别信息越多,则物料编码越需要频繁地修改,以下举例说明。788.4.5系统物料编码的处理特点一、灵活地解决物料编79例:某企业的零件编码由5位数字组成,第一位是产品类型码,用“1”表示“单面台秤”,用“2”表示“双面台秤”,第二位表示“组件”,用“1”表示“齿轮组件”,用“2”表示外壳组件,后三位为顺序号,起初企业只有一个类型的产品叫“单面台秤”,用“01”表示“单面台秤齿轮组件”,“02”表示“单面台秤外壳组件”,单面台秤齿轮组件中的零件“大齿轮”的编码是“11006”。后来企业又陆续开发了一系列新产品,如“双面台秤”、“健康称”、“厨房称”,其中都用到了“单面台秤”中的一些部件,企业希望将这些组件重新分类,用第一位“0”表示通用件,将“大齿轮”(编码11006)归类到通用组件中,则其编码需改为“01006”。79例:80二、物料分类更加灵活、细致物料类别管理采用分级管理,用户可根据需要设置物料类别及细分类别,原则上对级次不限制。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物料的类别,达到统计、分析的目的。80二、物料分类更加灵活、细致81三、使用技巧如果完全按照顺序号进行物料编码,虽然编码简短,但不容易记忆,如果编码中携带了物料的类别信息,则不易修改。一般地,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采用二者结合的方法。有以下原则可参考:当物料种类比较少时,如1000种以下,可较多地携带类别信息如:600型扫描仪,编码为SCAN6001200型扫描仪,编码为SCAN1200P300Mhz处理器,编码为P2CPU300PHILIPS显示器,编码为CP001(CP表示电脑部件)IBM显示器,编码为CP002(CP表示电脑部件)当物料的种类较多时,如5000种以上,可不携带或少携带类别信息如:3/8x3/4六角铁制螺栓带帽,编码为:58723/81六角铁制螺栓带帽,编码为:58731/21六角铁制螺栓带帽,编码为:587481三、使用技巧物料编码操作步骤物料编码操作步骤 1成立编码小组。根据编码工作需要,可以从公司各部门(如开发部、技术部、质量部、资材部等)各抽出1人组成编码小组;并指定编码小组组长、其职责是负责整个编码工作。2搜集现有物料的所有种类及型号3将搜集的物料种类进行整理分类,确定出大、中、小类;并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新类别,需留一定的空位以便未来穿插。4确定大类、中类的位数及代号5确定小类的位数及代号。6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编码原则7对现有物料进行全部编码,并编制出编码对照明细表8制定物料编码管理方法。物料编码操作步骤8383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