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第十二章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课件

上传人:vosvybf****vycfil... 文档编号:241299520 上传时间:2024-06-16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8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第十二章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M第十二章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M第十二章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第十二章 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1第一节第一节 民国教育方针与政策民国教育方针与政策一、教育部的成立及对教育的维持与改革一、教育部的成立及对教育的维持与改革1912年年1月月3日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孙中山就任日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孙中山就任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任命蔡元培为教育总长任命蔡元培为教育总长,1月月9日日成立临时政府教育部。教育部成立后,立即着手对清末成立临时政府教育部。教育部成立后,立即着手对清末封建专制主义教育进行改革。封建专制主义教育进行改革。19121912年年1 1月月1919日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了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了普通教育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暂行办法通令和和普通教育暂行课程之标准普通教育暂行课程之标准,针对针对清末封建主义的教育宗旨、学制、课程等进行了许多重清末封建主义的教育宗旨、学制、课程等进行了许多重要的改革。要的改革。第一节 民国教育方针与政策一、教育部的成立及对教育的维持与2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的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清末的各种学堂一律改称学校清末的各种学堂一律改称学校,监督、堂长改称校长监督、堂长改称校长;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各种教科书务必合于共和国宗旨各种教科书务必合于共和国宗旨;清末学部颁行的教清末学部颁行的教科书一律禁用科书一律禁用;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高小以上学校的体操科应注重兵式体操高小以上学校的体操科应注重兵式体操;中等学校为普通教育中等学校为普通教育,文实不必分科文实不必分科;清末学堂的奖励出身一律禁止等等。清末学堂的奖励出身一律禁止等等。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教育要求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教育要求,并以法令并以法令的形式巩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教育成果。的形式巩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教育成果。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的主要内容:3普通教育暂行课程之标准普通教育暂行课程之标准1111条:条:规定初等小学的课程为规定初等小学的课程为修身修身、国文、算术、游、国文、算术、游戏、体操五个科目戏、体操五个科目;高等小学的课程为修身高等小学的课程为修身国文国文、算术、中华历史、算术、中华历史地理、博物理化、图画、手工、体操地理、博物理化、图画、手工、体操(兼游戏兼游戏)等等8 8个科目个科目;中学的课程为中学的课程为修身修身、国文、外国语、历史、地、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理化、图画、手工、法制、理、数学、博物、理化、图画、手工、法制、经济、音乐、体操经济、音乐、体操,女生加家政、裁缝等女生加家政、裁缝等;同时还具体规定了各级学校各学年的科目以及同时还具体规定了各级学校各学年的科目以及每周各科目的教学时数每周各科目的教学时数,颁行了各级学校的暂行颁行了各级学校的暂行课程表。课程表。普通教育暂行课程之标准11条:4上述两个文件,是民国初年改革封建教育上述两个文件,是民国初年改革封建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对保障政体变更之际普通的纲领性文件,对保障政体变更之际普通教育的顺利过渡和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教育的顺利过渡和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用。上述两个文件,是民国初年改革封建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对保障政体5二、民初教育方针的确立二、民初教育方针的确立19121912年年7 7月召开的临时教育会议上月召开的临时教育会议上,讨论和通过了讨论和通过了新的教育宗旨新的教育宗旨,并于同年的并于同年的9 9月月2 2日由教育部颁布日由教育部颁布实行。实行。“注注重重道道德德教教育育,以以实实利利教教育育、军军国国民民教教育育辅辅之之,更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完全否定了清末的封建教育宗旨完全否定了清末的封建教育宗旨,充分体现了资充分体现了资产阶级教育关于人的智德体美和谐发展的思想。产阶级教育关于人的智德体美和谐发展的思想。民国教育方针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实行了的资产阶民国教育方针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实行了的资产阶级国民教育宗旨。级国民教育宗旨。二、民初教育方针的确立6三、封建教育的回潮三、封建教育的回潮第一,恢复尊孔祀孔;第一,恢复尊孔祀孔;第第二二,改改定定民民国国元元年年临临时时教教育育会会议议确确定定的的教育方针。教育方针。“爱爱国国、尚尚武武、崇崇实实、法法孔孔孟孟、重重自自治治、戒戒贪贪争、戒躁进。争、戒躁进。”第第三三,重重新新确确定定儒儒学学作作为为学学校校教教育育的的基基本本课程。课程。三、封建教育的回潮7第二节第二节 壬子癸丑学制壬子癸丑学制一、学制的形成过程一、学制的形成过程在在19121912年年 9 9月月3 3日,教育部正式颁布学校系统日,教育部正式颁布学校系统令,即令,即“壬子学制壬子学制”。到。到19131913年年8 8月,又陆续月,又陆续公布了小学校令、中学校令、师范公布了小学校令、中学校令、师范教育令、专门学校令、大学令、教育令、专门学校令、大学令、小学教则及课程表、中学校令施行规则小学教则及课程表、中学校令施行规则、师范学校规程、高等师范学校规程、师范学校规程、高等师范学校规程、公私立专门学校规程、大学规程、公私立专门学校规程、大学规程、实业学校令等法令,形成一个新的学制系实业学校令等法令,形成一个新的学制系统,统称统,统称“壬子壬子癸丑学制癸丑学制”。第二节 壬子癸丑学制一、学制的形成过程8二、学制体系二、学制体系这个学制规定这个学制规定,普通学校教育系统期限为普通学校教育系统期限为1717或或1818年年,分为分为三段七级三段七级。第一阶段是初等教育第一阶段是初等教育,分为两级,初等小学四年分为两级,初等小学四年,高等小学三年高等小学三年,共七年。初等小学为义务教育。共七年。初等小学为义务教育。宗旨宗旨:以留意儿童身心之发育以留意儿童身心之发育,培养国民道德之培养国民道德之基础基础,并授以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并授以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能。二、学制体系9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只中学校一级只中学校一级,四年。四年。专门为女子设立女子中学校。专门为女子设立女子中学校。宗旨宗旨:完足普通教育、造成健全国民。完足普通教育、造成健全国民。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为一级为一级,分预科、本科。预科为分预科、本科。预科为3 3年年,本科本科3-43-4年年,共共6 6年或年或7 7年。年。宗旨宗旨:教授高深学术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士闳才养成硕士闳才,应国家需要。应国家需要。此外此外,下设蒙养院下设蒙养院,上有大学院上有大学院,不计在年限内。不计在年限内。除普通教育外除普通教育外,与之并行的有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与之并行的有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只中学校一级,四年。10M第十二章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课件11壬子癸丑学制的特点:壬子癸丑学制的特点:第一,缩短了学制年限。第一,缩短了学制年限。第二,女子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法定教育权。第二,女子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法定教育权。第第三三,取取消消对对毕毕业业生生奖奖励励科科举举出出身身,废废除除清清末末高高等等教教育育中中的的所所谓谓保保人人制制,大大学学不不设设经经科科,有有助助于于消消除除教教育育中中的的封封建建等等级级制制、科科举举名名位位思思想想和复古气息。和复古气息。第四,规定一学年度为三个学期。第四,规定一学年度为三个学期。壬子癸丑学制的特点:12三、课程标准三、课程标准 首首先先,废废止止了了癸癸卯卯学学制制中中的的“读读经经讲讲经经”课课。突突出出近近代代学学科科和和资资本本主主义义文文化化在在教教育育中中的的地地位位,但但同同时时对对中中国国传传统统文文化化也也采采取取批批判判继继承承的的态态度度。(中小学修身课)(中小学修身课)其其次次,提提高高了了唱唱歌歌、图图画画、手手工工、农农业业等等课课程程的的地地位位,关关注注对对学学生生的的美美感感和和情情感感教教育育,注注意意课课程程的应用性、平民化和手脑协调发展的特色。的应用性、平民化和手脑协调发展的特色。三、课程标准 13四、学制的调整四、学制的调整第一,学制结构上进行了局部调整。第一,学制结构上进行了局部调整。首先表现在初等教育方面,由单轨制改为双轨首先表现在初等教育方面,由单轨制改为双轨制。(国民学校、高等小学和预备学校)制。(国民学校、高等小学和预备学校)其次是调整大学预、本科的年限和设置办法。其次是调整大学预、本科的年限和设置办法。第二,经学教育内容的增添与复废第二,经学教育内容的增添与复废四、学制的调整14第三节第三节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蔡元培的教育思想蔡蔡元元培培(1868186819401940)字字鹤鹤卿卿,号号孑孑民民,浙浙江江绍绍兴兴人。人。19171917年年任任北北京京大大学学校校长长,以以“思思想想自自由由,兼兼容容并并包包”的的理理念念对对北北大大实实行行了了全全面面改改革革,因因此此而而成成为为北北大大“永远的校长永远的校长”。第三节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15二、二、“五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并举的教育方针1912年年4月月发发表表了了对对于于教教育育方方针针之之意意见见1、军军国国民民教教育育 2、实实利利主主义义教教育育 3、公公民道德教育民道德教育 4、世界观教育、世界观教育 5、美感教育、美感教育二、“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16(一一)军国民教育军国民教育军国民教育,其军国民教育,其社会意义是社会意义是“强兵强兵”。因为当前国势衰弱,屡丧国土与国权,国因为当前国势衰弱,屡丧国土与国权,国内的军阀也凭借武力实施专政,民权得不内的军阀也凭借武力实施专政,民权得不到保障,所以必须提倡军国民教育。到保障,所以必须提倡军国民教育。军国民教育军国民教育从个人发展的角度说就是体育从个人发展的角度说就是体育。他强调要改变旧文人孱弱的形象,因为他强调要改变旧文人孱弱的形象,因为“健全之精神,宿于健全之身体健全之精神,宿于健全之身体”。(一)军国民教育17(二二)实利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其实利主义教育,其社会意义是社会意义是“富国富国”。蔡元培指出当今世界的竞争,不仅在武力,尤其蔡元培指出当今世界的竞争,不仅在武力,尤其在财力方面。所以就必须提倡实利主义教育,以在财力方面。所以就必须提倡实利主义教育,以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经济。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经济。实利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从个人发展的角度说就是智育从个人发展的角度说就是智育。在。在普通教育中,他把物理、化学、博物学、算学、普通教育中,他把物理、化学、博物学、算学、历史、地理、金工、木工等科都列入实利主义的历史、地理、金工、木工等科都列入实利主义的范围。范围。(二)实利主义教育18(三三)公民道德教育公民道德教育蔡元培认为,实施军国民教育和实利主义教育虽蔡元培认为,实施军国民教育和实利主义教育虽可以富国强兵,但可以富国强兵,但兵强则可能借以欺凌他人,国兵强则可能借以欺凌他人,国富则可能助长腐化堕落富则可能助长腐化堕落。所以必须提倡公民道德。所以必须提倡公民道德教育。教育。从个人而言,蔡元培认为在人的知、情、意中,从个人而言,蔡元培认为在人的知、情、意中,意志是人生的主题,而德育正是决定人的意志的,意志是人生的主题,而德育正是决定人的意志的,辨明善恶决定了人们行善的意志。辨明善恶决定了人们行善的意志。他指出:他指出:“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三)公民道德教育19(四四)世界观教育世界观教育这是这是培养人超乎现世之观念的最高层次的教育培养人超乎现世之观念的最高层次的教育。由于实体世界由于实体世界“无以名之无以名之”,所以世界观教育也,所以世界观教育也不是通过一般说教可以完成的,只能是一种超越不是通过一般说教可以完成的,只能是一种超越型的精神境界的修养。型的精神境界的修养。按蔡元培的话:按蔡元培的话:“消极方面,使对现实世界,无消极方面,使对现实世界,无厌弃亦无执着;积极方面,使对于实体世界,非厌弃亦无执着;积极方面,使对于实体世界,非常渴慕而渐进于领悟。常渴慕而渐进于领悟。”可见世界观教育不可言可见世界观教育不可言传、只可意会,说不出具体的方法和内容来。传、只可意会,说不出具体的方法和内容来。(四)世界观教育20(五五)美感教育美感教育美育,即美育,即“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为目的者也”。蔡元培指出,美的特点,一是具有普遍性,任何蔡元培指出,美的特点,一是具有普遍性,任何人都可以认同并共享,无法歪曲或独占。二是具人都可以认同并共享,无法歪曲或独占。二是具有超越性,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能使人得到有超越性,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能使人得到精神境界的超脱,从而向实体世界过渡。精神境界的超脱,从而向实体世界过渡。蔡元培说:蔡元培说:“美感者,合美丽与尊严而言之,介美感者,合美丽与尊严而言之,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而为津梁。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而为津梁。”美育美育是引导人由现象世界通向实体世界的桥梁。是引导人由现象世界通向实体世界的桥梁。(五)美感教育21(六六)五育之间的关系及评价五育之间的关系及评价“军国民主义者,筋骨也,用以自卫;实利主义军国民主义者,筋骨也,用以自卫;实利主义者,胃肠也,用以营养;公民道德者,呼吸机、者,胃肠也,用以营养;公民道德者,呼吸机、循环机也,周贯全体;美育者,神经系也,用以循环机也,周贯全体;美育者,神经系也,用以传导;世界观者,心理作用也,附丽于神经系,传导;世界观者,心理作用也,附丽于神经系,而无迹象可求,此即五者不可偏废之理也。而无迹象可求,此即五者不可偏废之理也。”(六)五育之间的关系及评价22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思想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思想,是是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心的德、智、体、美诸育和谐发展的思想心的德、智、体、美诸育和谐发展的思想,这在这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是首创。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是首创。它适应了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改革封建教育的需它适应了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改革封建教育的需要要,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取得政权后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取得政权后,为巩固政权和为巩固政权和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而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而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顺应了当时社会变革的潮流。顺应了当时社会变革的潮流。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思想,是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心的德、智、体、美23三、改革北京大学,实践大学教育思想三、改革北京大学,实践大学教育思想(一)抱定宗旨、改变校风(一)抱定宗旨、改变校风明明确确指指出出,大大学学是是研研究究高高深深学学问问的的场场所所,而而非非升升官官发发财财的的阶阶梯梯。对对学学生生提提出出三三点点要要求求:一一曰曰抱定宗旨,二曰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长。抱定宗旨,二曰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长。要要求求学学生生改改变变求求学学动动机机,重重在在砥砥砺砺德德行行,严严格格要要求求自自己己。应应有有研研究究学学术术的的意意趣趣,更更要要有有研研究究学术的人格。学术的人格。三、改革北京大学,实践大学教育思想24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蔡元培认为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蔡元培认为科学院的研究所应注重精深,而大学的研科学院的研究所应注重精深,而大学的研究所应注重博大,具有普及性和有利于培究所应注重博大,具有普及性和有利于培养人才。养人才。学校建立了一批文理科的研究所,教师和学校建立了一批文理科的研究所,教师和高年级学生参加,已毕业的学生也可以回高年级学生参加,已毕业的学生也可以回校参加研究。学校经常举办学术活动,开校参加研究。学校经常举办学术活动,开展讨论、讲演等。学生自己也组织了一些展讨论、讲演等。学生自己也组织了一些研究会(如新闻学、哲学等),还办了研究会(如新闻学、哲学等),还办了北大月刊、新潮等刊物。北大月刊、新潮等刊物。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蔡元培认为科学院的研究所应注重精深25(二二)贯贯彻彻“思思想想自自由由,兼兼容容并并包包”的的办办学学原则原则蔡蔡元元培培认认为为,大大学学之之大大,就就体体现现在在“囊囊括括大大典典,网网罗罗众众家家”上上。他他主主张张,无无论论何何种种学学派派,只只要要言言之之有有理理、持持之之有有故故,即即使使观观点点彼彼此此相相反反,也也应应让让他他们们并并存存发发展展。他他提提出出以以“循循思思想想自自由由原原则则,取取兼容并包主义兼容并包主义”为办学方针。为办学方针。(二)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26另一方面就是网罗各方面人才来北大执教。聘另一方面就是网罗各方面人才来北大执教。聘用教员的惟一标准就是学术造诣,其他如思想用教员的惟一标准就是学术造诣,其他如思想倾向、学术派别、年龄资历、个性特征等等都倾向、学术派别、年龄资历、个性特征等等都是次要的,甚至可以根本不顾。反之,对于学是次要的,甚至可以根本不顾。反之,对于学术水平不够的,不论名望有多高,背景有多大,术水平不够的,不论名望有多高,背景有多大,一律裁减。一律裁减。另一方面就是网罗各方面人才来北大执教。聘用教员的惟一标准就是27(三)(三)教授治校教授治校,民主管理,民主管理首先建立了评议会,每首先建立了评议会,每5 5名教授选举评议员一人,名教授选举评议员一人,全校共全校共1919位,校长担任评议长,凡涉及校务全局的位,校长担任评议长,凡涉及校务全局的兴废举措,均需经评议会审核通过。兴废举措,均需经评议会审核通过。第二第二,设立了教授会,各系共设立了教授会,各系共1111个学科教授会,系个学科教授会,系主任由各学科教授公举,任期三年,其职责是分管主任由各学科教授公举,任期三年,其职责是分管各学科的教务和教学工作。各学科的教务和教学工作。(三)教授治校,民主管理28(四)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四)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1.扩充文理扩充文理,改变,改变“轻学而重术轻学而重术”的思想的思想2.沟通文理沟通文理,废科设系,废科设系蔡元培认为,学与术是相互关联而又有所区别的,蔡元培认为,学与术是相互关联而又有所区别的,学为理,术为用。学为理,术为用。“学为基本,术为支干学为基本,术为支干”。按。按学科划分,文、理科是学,法、商、医、工、农皆学科划分,文、理科是学,法、商、医、工、农皆属于术,教学的目的和方式各有不同。一所高校既属于术,教学的目的和方式各有不同。一所高校既搞理论又搞应用是难以搞好的,他主张仿效德、法搞理论又搞应用是难以搞好的,他主张仿效德、法等国的制度,等国的制度,“治学者可谓之治学者可谓之大学大学,治术者可,治术者可谓之谓之高等专门学校高等专门学校。两者有性质之别,而不必。两者有性质之别,而不必有年限与程度之差。有年限与程度之差。(四)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29在重文理两科思想的指导下在重文理两科思想的指导下,蔡元培进行了学科调整,为蔡元培进行了学科调整,为加强文理两科加强文理两科,将北大原有的文、理、法、商、工等多科,将北大原有的文、理、法、商、工等多科,改为文、理、法三科。商归入法科,工科并入北洋大学。改为文、理、法三科。商归入法科,工科并入北洋大学。更可贵的是更可贵的是,他看到文理分科造成的流弊他看到文理分科造成的流弊,进一步主张进一步主张“沟沟通文理通文理”,1919”,1919年,又取消三科界限,在全校设立年,又取消三科界限,在全校设立1414个学个学系,要求文理兼习。废学长系,要求文理兼习。废学长.设系主任设系主任。在重文理两科思想的指导下,蔡元培进行了学科调整,为加强文理两303.改年级制为改年级制为选科制选科制(学分制)(学分制)与沟通文理思想相联系与沟通文理思想相联系,在教学制度上在教学制度上,蔡元培主张选蔡元培主张选科制。科制。他认为这种制度可以使学生在掌握专门精深知识之余他认为这种制度可以使学生在掌握专门精深知识之余,能够旁涉种种其它的学问能够旁涉种种其它的学问,有利于学生打破专守一门的有利于学生打破专守一门的偏见偏见,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他认为选科制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他认为选科制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知教育者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毋宁展个性。”3.改年级制为选科制(学分制)31四、教育独立思想四、教育独立思想(一一)教育独立主张提出的历史背景教育独立主张提出的历史背景1.1.反对军阀对教育的控制反对军阀对教育的控制2.2.反对宗教和帝国主义奴化教育对中国的控制反对宗教和帝国主义奴化教育对中国的控制19221922年年3 3月,蔡元培发表教育独立议,提出教育月,蔡元培发表教育独立议,提出教育一是要独立于政党,二是要独立于宗教,应当完全交一是要独立于政党,二是要独立于宗教,应当完全交给教育家去办,保有独立的地位。给教育家去办,保有独立的地位。四、教育独立思想32(二二)教育独立的具体内容教育独立的具体内容 第一,第一,经费独立经费独立,要求政府划出某项固定收入,专作教,要求政府划出某项固定收入,专作教育经费,不能移用。育经费,不能移用。第二,第二,行政独立行政独立,专管教育的机构不能附属于政府部门之,专管教育的机构不能附属于政府部门之下,要由懂得教育的人充任,不能因政局而变动。下,要由懂得教育的人充任,不能因政局而变动。第三,第三,思想独立思想独立,不必依从某种信仰或观念。,不必依从某种信仰或观念。第四,第四,学术和内容独立学术和内容独立,能自由编辑、自由出版、自由采,能自由编辑、自由出版、自由采用教科书。用教科书。第五,第五,脱离宗教而独立脱离宗教而独立,以传教为目的的人,不得参与教,以传教为目的的人,不得参与教育事业。育事业。(二)教育独立的具体内容33The end!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